小岛惊魂

悬疑片美国,西班牙,法国2001

主演:妮可·基德曼,菲奥纽拉·弗拉纳根,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

导演:亚历桑德罗·阿曼巴

播放地址

 剧照

小岛惊魂 剧照 NO.1小岛惊魂 剧照 NO.2小岛惊魂 剧照 NO.3小岛惊魂 剧照 NO.4小岛惊魂 剧照 NO.5小岛惊魂 剧照 NO.6小岛惊魂 剧照 NO.13小岛惊魂 剧照 NO.14小岛惊魂 剧照 NO.15小岛惊魂 剧照 NO.16小岛惊魂 剧照 NO.17小岛惊魂 剧照 NO.18小岛惊魂 剧照 NO.19小岛惊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4 04:23

详细剧情

二战结束,格蕾丝(尼科尔•基德曼)在英伦的小岛上独自抚养着一对儿女,耐心等待着丈夫从战场归来。儿女怕光,受到光照会发病,因此家里的窗帘常年拉得严严实实。就在这样一间阴暗的古宅里,格蕾丝迎来了三个新仆人。这三个人到来之后,却让格蕾丝寒了心...

 长篇影评

 1 ) 严重剧透 给看第一遍有疑问又不想看第二遍的朋友

    想看懂一部电影要看几遍,1遍外加豆瓣影评也就差不多了。我就这样想的,结果看完《小岛惊魂》发现豆瓣上的影评都不够完整的解释这部“真实”的电影。所以我马上又看第二边,有妮可在看第二边一点也不闷(有了钱一定要买个大房子,然后让妮可在里面走来走去)。本人水平有限写的像流水账,但希望能为大家解释不少问题。方便大家看这里分别从:背景,三仆人,维克多一家,男主(查尔斯)四方面视角来解释。

       背景:故事发生是发生在同一时间段的阴阳两界(后面会有我的根据),这点很重要。是整个故事“真实”的基石。1945 泽西岛发生了什么?1945年5月9日德军投降,泽西岛是唯一被德国占领的英国领土,长达五年(我问的百度)。维克多一家搬进来屋子应该是在德军投降后的几天具体时间就不数了,查尔斯则在最后的战斗中受伤昏迷差点挂了(没死,后面解释),妮可自杀是在投降的前几天也可能是前一秒(估计是得知查尔斯受伤活不了的消息才自杀的故事这样讲才带劲),三仆人1891年瘟疫死没什么好说的。


       三仆人:一开始他们谈话提到的辛普森,应是他们活着时的主人。“是个好人,估计和其他人一样死了。”再看第二遍一切台词都给人一种豁然开朗并且一句废话都没有的感觉,特别舒服。妮可开篇的尖叫,也是这种感觉这里表扬下后面就不提了。三个老死鬼来拜访刚死的七天的妮可一家(德军投降就在这几天里),并且想给妮可当佣人,这应该是死者对活着时生活的向往。对话中三仆人发现虔诚的又瘦又高的妮可并不认为自己死了(信仰使她太顽固,妮可的表演处处给人一种柔弱的刚强),而他们也不想过分的刺激妮可,避免哑巴仆人的悲剧发生妮可身上。这里说几个细节,一个是妮可开场的所有表现对得怪病子女的照顾,用餐的时间,听到声音头痛,习惯不用电等等都表达了妮可不认为自己和孩子们死了,以及本能的对死前生活的向往(更向往比较合适吧)和延续。这也解释了三仆人为什么死了还愿意再到活着时的地方来当仆人。另一个细节,当仆人中的贝莎看到姐弟俩的时候表现出的(好可怜,年纪轻轻的死了)感情和几天后看到妮可带男主回家时反应(连孩他爹也死了)是相同的。三仆人自始至终都在帮助着妮可一家。再就是邮差不会去翻已经没人住房子的信箱。


      维克多一家:钢琴家在纳粹投降后的拍卖上得到了刚自杀不久妮可的房子(根据《战马》剧情意淫而来,可能性很高)。维克多跟父母来看房子,在钢琴房中看到了背诵全文的姐姐被吓尿了,哭声惊动了妮可。这里有个细节妮可问姐姐的小男孩去哪时姐姐回答可能在楼上参观(这说明钢琴家正准备买下妮可的房子)。为什么是姐姐先与活人有接触,从之前妮可教姐弟俩圣经的段落就能看出妮可对信仰的固执(这里不讨论死后上天堂下地狱的问题,片中不止一次提到书不一定都是对的。)姐姐和弟弟的对信仰都有点叛逆的感觉。姐姐更是在第一次吃仆人贝莎做的饭时就和弟弟说妮可那天发疯了(就是妮可杀孩子再自杀的那天),所以是姐姐最先看到维克多。至于妮可在最后在三仆人一点一点的引导下才摆脱了固执看到了与巫婆在一起的维克多一家,接受了死亡的现实。这里说下弟弟和妮可见活鬼时,活鬼们的反应。维克多在住下的第一晚就碰到和他睡在同一张床上的姐弟俩(可怜的维克多),吓的维克多先是躲到窗帘的后面,后又不让姐姐关窗帘。最后维克多胆是越来越肥竟然敢和姐弟俩抢床睡,还摸了弟弟的脸。维克多作为一个活人成功的吓吓尿了已经是鬼的弟弟。这与姐姐在一旁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这里要提一个细节就是白衣镣铐鬼,那是姐弟俩活着时姐姐吓编出来弟弟玩,绝对的亲姐姐啊。在姐姐看到三仆人墓碑时与弟弟的对话中就能印证)。妮可因不能接受残酷的现实所以暂时看不到活人但她能听到一点声音,在惩罚姐姐的第三天妮可听到了维克多一家在收拾新买的房子是放出等声音,并大闹杂物室,维克多一家同时也发现了妮可,姐姐还听到维克多一家决定要将屋子里所有的窗帘拆掉(估计是巫婆的主意)的话。这时的妮可还只是固执的认为有其他人闯进了她的屋子(并提到了德军之前来抢屋子但没成功)。到了晚上妮可听到了钢琴声。这里很有意思是,证明了故事是发生在统一时间轴的阴阳两界:首先是从开篇妮可的尖叫(可以看做是妮可刚自杀后的鬼叫)到三仆人上门再到维克多一家上门看房子,决定住下,发现有鬼请巫婆,收拾房间,惊动妮可大闹杂物室,决定拆除窗帘,最后拆除窗帘。这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平铺直叙的不存在倒叙,插叙。时间顺序是严谨的。从钢琴事件部分的就很好的体验到严谨的时间轴给影片怎么加的”真实”感。细说下就是维克多的父亲弹琴时听到了妮可的开门声,琴声嘎然而止。妮可进入琴房,而现在的妮可还只能听到声音而看不到维的父亲。维的父亲也只看到门被推开而看不到妮可进来,习惯性的去关门(这时妮可的感觉门就是自动关死的,很诡异)。妮可进到琴室小心的把钢琴锁了起来(关完门的维的父亲发现钢琴莫名的锁了起来,被吓到)。妮可锁好钢琴看了周围没“人”就再次开门准备出去(刚关完门的维的父亲就在又开的门边)。所以一人一鬼就门的一张一合之间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吓尿的维的父亲猛地一关门把门外妮可撞到在地,并锁了门去检查并打开了锁起的钢琴(检查钢琴可能有点牵强这里有种更合理也略复杂的解释:阴阳两界相交节点就是门。妮可从门穿过进入了阳界的琴室并锁琴,被撞出门外再找钥匙打开的门进入的就是只是自己阴界的琴室,所以琴没有变化)。钢琴事件动摇了妮可的固执,但她也只认为自己是活 见鬼了,而不是见 活鬼了。她决定让仆人找墓地,自己去找穿过迷雾去找神父。


      查尔斯:因无法忍受被德军占领而出去打仗的男主,在战争的最后时刻身受重伤昏迷。在两人雾中的对话中男主提到他时常流血,此时男主有点懵逼对自己的是生是死没有概念,只依稀记得自己流了很多血。对话中女主还说有人说男主已经死了(应该是误报但这应该直接导致了女的绝望和悲剧)。两人回到屋子后男主开心的见到了孩子当被孩子问到杀过人没有时,男主回忆到了无数的死尸并马上发现自己原来死了(见过残酷战场,有再强大的信仰也没用,也早已坦然面对生死)。但男主只认为是自己死了,女主和孩子们还是活的。所以男主接受了阴阳相隔的设定男主开始远离女主也不一起吃饭,男主觉得他可以在临死前看到自己的妻儿已经很幸福更不忍心告诉她们自己要死的事实。仆人们也想让女主接受阴阳相隔的设定,怎奈女主对孩子的爱,对男主的爱,对房子的爱是如此固执,无法接受。巫婆的通灵术使妮可在女儿身上看到了真正的活人,妮可终于被吓尿了,失手打了女儿。这让女儿想起了妮可发疯那晚可怕的情景(只想到被伤害还不是被杀害),决定去告诉她的父亲。男主身体在渐渐好转也预示即将清醒(活过来)和之后的一夜生死炮。卧室,妮可对查尔斯道歉说她不应伤害孩子,查尔斯说你应该向孩子们道歉。激动的妮可表示自己可以为孩子们去死,听到死字的查尔斯立即表示自己只是回来看看,之后还要继续去打仗,此时查尔斯依然认为自己已经死了,而妻女还活着,去打仗只是离开借口。只是不忍心让他的家人再次难过因为她们在战争中已饱受折磨(重伤昏迷在使查尔斯游荡在迷雾中找回家的路而不知道德军已经投降,而妮可知道的因为妮可等到了胜利却等不到查尔斯,这样的胜利惨如失败)。影片因为是直叙,我们看不到妮可之前生活的艰苦但是一个单身母亲带来两个生病的孩子生活在敌占区,更重要的妮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的坚强(信仰和固执)都是都在影片中表现了出来。当妮可听到查尔斯准备再次离开的时候,妮可的内心开始坍塌,在查尔斯面前妮可的在前半部影片中塑造坚强不复存在,这时的她只是个柔弱的女人。此时的妮可开始歇斯底里抱怨查尔斯为什么要去打仗,为什么不能想其他人一样苟活。查尔斯表示男人就该战死不能投降(这里我不知如何评价)。妮可听到查尔斯这回答开始崩溃仿佛回到了悲剧发生时的最痛苦时候,整个岛的沦陷,也没有查尔斯在身边,自己除了咬牙坚持也毫无办法。这时的查尔斯看到痛苦的妮可才明白自己之所以看到妻儿是因为她们也死了,从而开始痛哭。倒在床上的妮可又说了很多。一夜后查尔斯的消失,说明重伤昏迷查尔斯苏醒了,自然就从阴界消失了。


     之后妮可在三仆人的开导下接受了现实并赶走不速之客维克多一家。妮可对孩子说到上帝是在告诉她不应放弃要更好的做个母亲还有查尔斯已经战死不会再回来,可以理解为妮可自知犯下的罪行不可能得到查尔斯的原谅并且阴阳相隔。屋子成了最后的属于妮可的东西。
     结尾写的很仓促,原谅我从零点写到早上七点,实在没力气整理了。这只我对影片的理解,出问题的地方还请大家指出。
       
 
 

 2 ) 他们都是The Others

英文的名字《The Others》非常好,翻译过来就差了些。
《小岛惊魂》这个名字只能算是香港片的水准,远远没有把原作的更高层面的东西表达出来。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The Others——别人对于我们来说都是The Others。这个前提是:我们一开始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为自己是“人”,那么The Others就是“鬼”。一如,任何问题,我们也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利益上,认为自己是对的,The Others都是错误的,是有害的。
这个角度非常有意思。在我们根深蒂固的思想里,一切以“我”为主,以我为对;一切The Others都是入侵的,有害的。

除了这个有些哲学意味的命题,这部影片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手法也非常值得一提。
《The Others》的角度与《第六感》类似,都是一开始就从主人公的视角看世界。Grace从一个恶梦中醒来,故事从她的视野中展开。扑朔迷离,一桩一桩奇怪的事情,观众也被迷惑其中。
自己开关的门,突然想起的钢琴声,偏执的母亲,可以看见其他东西的孩子……我们也被这些东西弄得紧张得喘不过气来。三个仆人是不速之客,也是Grace眼中的The Others。怪异的行为,模棱两可的语言,鬼鬼祟祟的行为——这一切都是Grace眼中的真实。我们也认同了她眼中的世界,与她产生了共鸣。
最后事情真相大白,导演一下子把我们从Grace的视角中拔出来,我们站在了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视角,眼前的迷雾驱散了——原来如此。每个观众都发出这样的惊呼。
换个视角,以前肯定的世界颠倒错置。我们建立于原来视角的观点、认识、情感全部被出卖了。我们开始嘲笑原来的自己。

很喜欢这部影片,它让我想到许多许多。

 3 ) 又看了一次....分析格蕾丝一家死于战中还是战后?

前些天和盆友偶尔聊到这部片子,于是又看了一次,还是觉得非常与众不同,一直觉得片子隐藏讲述的其实是战争和灾难带给人类精神的创伤,而这部片子除了故事之外表演摄影的确也都非常不错,或许唯一不足的是片子的悬疑恐怖气氛节奏太重(也就是过于商业化),反而削弱了隐藏的主题。

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其实这个故事背景如果不是设定于二战结束时期,情节上一样讲的通,但是这个故事的背景设定却偏偏是二战刚刚结束,事实上格蕾丝一家死亡的原因就很值得讨论,到底是如片中所说是战后,还是战中?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大约是10年前,那时我认为是母子三人死于战后,不过这次观影之后,更倾向于小岛沦陷之后不久战争并未结束他们就已经死了,而且死于占领区德军的一次搜寻:
片中最后两个孩子躲在衣柜里被灵媒发现,姐姐按住弟弟的嘴让他不要大声出气;在此之前有母亲因为生气而责骂姐姐“不要这样出气”都是一个隐喻。
其实这都是一家三口生前在这座大宅子里生活(躲藏)时的写照:只能躲在黑暗中、只能在关上一扇门之后才能打开另外一扇门、有时候甚至不能大声出气......母亲在孩子面前假作坚强,粉饰太平、为了让不懂事的孩子安静藏匿,编造有病、不能见光的谎言,故作镇定每日绣花、每日还教他们读书,,,屋子里有钢琴但是似乎从来没有弹奏过。

母亲生前对孩子的谎言总结起来就是:你们两个有病,所以不能光天化日之下到外面玩耍;小岛并没有沦陷;父亲会回来;死后甚至以“战争已经结束,我们的新生活又开始了”这样的谎言来支撑自己。

片中三个佣人第一次来到家中时老妇人有意的用手摸窗台上的灰尘,暗示那时候格蕾丝一家死了应该已经有段时间了,或许故事开始发生的时候已经是战后,因为新住进来的一家人没有任何标志暗示他们是德国军人或是平民,应该只是和平年代的英国当地人。

片中有一个设定应该就是阴阳两界的通灵是无规律的,而死去的人都会停留在她死亡时的那种状态:
所以在结核病施虐时三位不愿离开的忠仆依然守着老宅(其他的应该都走了,只有他们三个的墓碑在此)。
格蕾丝的丈夫战死沙场,他的意识里就是“战争还没有结束”,所以他还要回去战斗的地方。
而格蕾丝,虽然实际上是在大宅子苦苦躲藏支撑想要活下去,但她心里面一直坚信战争会胜利,侵略者会被赶出去,丈夫会回来,孩子们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所以虽然失手杀死了孩子,但她的灵魂一直守着自己的梦想。

说到这里,我想说格蕾丝杀孩子的事实真相很有可能是,她们一家所居住的城堡(说是城堡也不过分吧?)很可能战时驻扎了德军,而且是驻扎了不短一段时间,格蕾丝在小岛沦陷时不愿意离开家园(其他仆人都走了),她带着孩子在城堡里的众多房间里东躲西藏,(因为这里本来就是个小岛,她相信德军不久就会离开)而德军很快发现了房子里好像藏有人(OTHERS),开始搜索(就好像他们搜索OTHERS一样)最后在一次搜索中差一点发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不愿意被发现抓捕的格蕾丝(也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躲避中精神高度紧张已至崩溃)用枕头闷死了两个孩子,然后开枪自杀。

片名“OTHERS"很有深意,在格蕾丝心里,不只是三个仆人、新房客这样的不速之客、外来人,更是迫使深爱她的丈夫也不得不抛家离妻去打仗、留下她们孤儿寡母留守空宅、最后还不见天日的苟活的侵略者。

 4 ) 关于丈夫角色的分析(有剧透)

看影评时,看见不少人在讨论丈夫这个角色,以下是本人的观点:
      有的网友说丈夫一直在房子外面的森林里呆着,原因是两个小孩跑到房子外面说要去树林里找爸爸。个人觉得丈夫是死后头一次回来,看看妻子和孩子,并和他们道别;而且丈夫回来时并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已死去。
     首先是丈夫和妻子在树林相遇的场景。首先是妻子喊得的丈夫的名字,接着丈夫也叫了妻子的名字,两者都是很诧异的语气,不敢想相信眼前的场景。因为妻子以为丈夫在战争中丧生了,不可能再见到;丈夫则已经意识到自己死去了,但发现妻子却能看见他,这令他很诧异。接着当妻子抱住他的时候,镜头则转拍丈夫手里的包掉到了地上,双手并没有马上抱住妻子,而是不知所措(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其它电影中两个恋人相见的情景,肯定是马上拥抱在一起)。按照常理,丈夫以为活着的妻子是不应该看到并拥抱他的,此时丈夫可能意识到妻子也已经死去了。
      妻子问丈夫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才回来,丈夫则说自己一直在回家的路上。大家看影片可以发现本片中的鬼魂是没有所谓的超能力的,在鬼的世界里和常人一样,也需要衣食住行,这也说明了丈夫是长途跋涉才回到家的。
      回到家后丈夫见到了孩子,和孩子拥抱在了一起。丈夫此时留下了眼泪,这眼泪既是团聚时欣喜的泪水,也是得知孩子死去痛苦的泪水。孩子死去的现实令他难以接受,所以妻子叫丈夫吃饭时,丈夫并没有出现,而是重重的关门声,并且多天躺在床上,也不说话。
     后来当女儿告诉他,妈妈之间的一个晚上也曾打过她,此时丈夫才意识到孩子竟是自己的妻子亲手杀死的,当丈夫要求妻子向孩子道歉时发现妻子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杀死了孩子,丈夫实在是难以接受现实,所以才要离去。在离开时和妻子的谈话,丈夫也说了自己此次回来就是和妻子和孩子说声再见,这也说明丈夫回来之前一直以为家人还活着。
PS:有网友说丈夫这角色是在讽刺战争,本人觉得也对!

 5 ) 观影闲谈之大师级音效

       电影全片用钢琴演奏配乐,在展现恐怖气氛的同时又带有一丝古典和高雅,与那个时代相匹配。而音乐在电影中始终以先慢后急、先低后高的节奏,画面和音乐结合的也是相得益彰,电影中始终是昏暗的色调,白雾弥漫,好像导演将这间别墅独立出来,将观众慢慢的、 一步一步的引向故事情节的发展,沉浸在故事中无法自拔。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小岛惊魂》的导演亚历桑德罗·阿曼巴,竟能将电影的节奏和配乐搭配的如此巧妙。全片并没有杂乱无章,而是通过有序的节奏来展现电影的进程,这一点真的处理的非常完美。
       导演在电影中通常用脚步声、东西的移动声来促进情节,又以舒缓的钢琴奏乐在适当的时候来舒缓观众紧绷的精神。每当电影进程相距大约十分钟时,电影便有起伏点,适当的时间、合适的氛围,既使吸引观众的身心融入电影情节无法自拔,又使得不会让观众精神一直紧绷,视觉疲乏。如:
       在十三分钟时,在当格蕾丝向贝莎米尔丝太太讲述房间的规矩时,音乐显示出低沉、缓慢、略显恐怖的钢琴奏乐,好似格蕾丝对贝莎米尔丝太太的警示。同时,格蕾丝决定留下三人,也是故事的正式开始。
       然而到了大约二十五分钟时,安向弟弟尼古拉斯介绍维特时,随着尼古拉斯恐惧的呼吸声,配乐逐渐紧促,而当安向维特对话时,配乐则缓慢、压抑,两者相互交加,将恐怖的气氛推到了一个新的顶端,当维特的手摸到尼古拉斯的脸时,紧张而恐怖的气氛一下子爆发出来,高昂、急促的音乐伴随着尼古拉斯的哭声将观众的情绪提升到了极致,给观众一种受到压迫、恐惧不安的感觉。
       在三十二分钟时,格蕾丝听到楼上脚步声和移动桌椅的声音,以为是莉迪亚发出的声音,但是当她看到莉迪亚正站在屋外和贝莎米尔丝太太交谈时,才意识到楼上另有其人。音乐始终展现出悬疑、不安的效果,压抑的钢琴声配合风铃声、好似鬼哭的风声和踩在地板上“咯吱咯吱”的声音,反复渲染紧张的气氛。这里应该算是整部电影的高潮了,格蕾丝意识到除了她们还另有人的存在,电影由此开始紧张起来。
       在四十二分钟时,也许是为了紧张情绪之后的舒缓吧,导演让格蕾丝和贝莎米尔丝互相讲述了彼此的故事,配以悠长、舒缓、略带悲伤的钢琴曲,格蕾丝在片中多数以严厉、悲伤、神经质的形象,而此时也体现出格蕾丝更多的人情味。而且让观众了解到了她们的故事的同时也为莉迪亚哑巴的真相埋下了伏笔。
       在大约五十三分钟时,格蕾丝为了去找神父,独自出行在迷雾中,背景一片白色,除了脚步声就是格蕾丝急促而恐惧的呼吸声,远处有人缓缓走来时,音乐变得使人紧张,好像把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而当格蕾丝确认来者是自己的丈夫时,音乐由紧张转变成了悲伤,我想这也揭示了他(她)们两个都已经是死人的伏笔了吧。
       大约六十六分钟时,安身穿白裙,头戴面纱,结果格蕾丝透过面纱看到了一个怪眼的老妇人,情急和恐惧之下,格蕾丝掐住了安的脖子。此时随着安的挣扎,音乐又高昂到了一个新的顶点,凄惨、悬疑、恐惧。
       在七十五分钟时,伴随着安的睡醒,突然发现窗户上的帘子都被摘了下来,一声尖叫后,电影发展到了最激烈的桥段。剧情、画面、音乐、声音,一切都变得非常急促、紧张。将格蕾丝夫妻俩相聚、分离的悲伤感冲的一干二净,导演在剪辑上果然干净利落,不会让无用的情景多出一秒。
       在九十分钟时,也是影片最终的高潮所在,全片所有的矛盾点都集中在了这短短的十分钟里,格蕾丝和她的两个孩子发现了真相。“我们没死!”三人爆发出无力、惶恐、恐惧的咆哮,这也是电影中音乐最后的激昂。
       电影中除了扣人心弦的配乐外,大多数时间异常寂静,只有互相对话声和脚步声,没有多余的声音。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床头低语一般,可以更好的沉浸进去讲述一件故事,不会使观众有过多的急躁感。
       叙事风格总体相对平缓,并没有过多的视觉冲击和刻意地营造恐怖气氛,但潜移默化的剧情和配乐大大提高了影片的故事内涵。令人欲罢不能,回味绵绵,不禁叹息感慨。
       不得不说导演实在是太有天赋了,竟然能展现出如此精彩的剧本,而支撑剧情完美发展的除了演员们的演技外,毫无疑问,是能够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其中的配乐。

 6 ) 是谁说的死了就一了百了

在评论此片之前,我想先花点笔墨讨论一下影片的类型。虽说将影片进行性质分类的必要性并不是那么大,仍会不自觉地对影片贴上一些标签,只不过每个人对于相同的影片类型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和划分依据,可能还有一些概念比较模糊,区分起来不那么清晰。对我来说,恐怖片与惊悚片的区分就曾让我产生迟疑。
仔细想来,恐怖更强调视听效果的冲击性,而惊悚更注重氛围的营造以及心理恐惧的滋长与蔓延。相较于前者赤裸裸的直观震撼和对感官刺激的强力挑战,后者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所给予观众的吸引力是更致命的诱惑——可能没有尖叫,甚至沉默安静的连一根针掉下来都听得很清脆,却能在让人倒吸一口冷气,心跳骤然加速,身体不由自主猛然向后靠;可能没有可怕或令人作呕的画面,甚至空白或漆黑一片,却能使人如身临其境般与剧中人物一起左顾右盼、胆颤心惊,后背直冒冷汗,大气却不敢出,不敢掉以轻心。
不能让人感受到恐惧点的恐怖是失败的恐怖,没有营造心理恐惧的恐怖是低层级的恐怖,而惊悚则是恐怖的升级版,是需要充沛想象力和敏锐感知力的高层级的恐怖。然而,若惊悚是影片唯一的卖点,而没有具体背景与完整剧情的支撑,只是为吓人而刻意为之,那么也不能算是上乘的惊悚片。于是,添加悬疑元素便成了丰富影片内涵最有效的手段,甚至有时悬疑的成分超过了惊悚,却使悬疑与惊悚之间形成了微妙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小岛惊魂》便是这样一个例子,尽管惊悚点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多,叙事风格也偏平淡缓慢,浓重的悬疑色彩仍使其精彩绝伦,令人欲罢不能,回味绵长,令人唏嘘感慨。
影片在观众的疑惑中推进情节发展,观众又随着故事的推进不断发掘新线索、新疑点,不断修正、否定甚至推翻先前的一切猜测,如此循环下去直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若能得到“啊,原来如此”的感叹,便是一部成功的悬疑片。在看《小岛惊魂》的一个半小时中,我曾冒出许许多多有关事实真相可能性的猜测,比如Ann有妄想症、人格分裂症,三个仆人要赶走Grace一家霸占房子,房子受了巫师的诅咒,被禁锢的鬼魂闹事是恶作剧或是向人类报复等等,但始终无法通然解释,总有疑问盘旋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当结尾突然揭晓答案,再冷静下来仔细回想,到豆瓣上看大家的理解和补充,疑问一个个迎刃而解,这才发觉,之前竟然有如此之多的铺垫,原来那些匪夷所思的规定和疾病、阴霾灰暗的背景色调、人物间不知所谓的对话等等种种细节都是别有深意,一切都在为真相提供合理而完美的注解。不禁感叹,即便在看片时不停运转脑筋,却还是不够仔细,洞察力不够,线索的联系能力和解读能力不够,以至于忽略了那么多tip,误读了那么多trick。
然而,最出乎我意料的却是,在这个真相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心酸的故事,蕴含着一个普通家庭对战争的控诉。当一个人对生仍有留恋,死得痛苦,死得怨恨,死得不甘,死得冤枉,那么是否会真的如电影中的Grace一家那样,逃避自己已死的现实,宁愿相信只是做了一场噩梦?Grace爱她的两个孩子,毋庸置疑,她说“I will die first.”的时候是如此真心实意,那又是什么迫使她狠心亲手杀死孩子?是丈夫阵亡的噩耗对她的打击太大,导致精神崩溃,失去常性,还是为了避免孩子落入纳粹手中遭受凌辱,又不愿向纳粹屈服,这才痛下杀手?无论哪种,都令人感到压抑与悲伤。在Grace一家最需要的时候,他们所信奉的耶稣和圣母没有解救他们,当他们死去,灵魂没有到达所谓的天堂、地狱或是往生。生前的幸福生活因为战争而彻底摧毁,死后不但延续着生时的痛苦,还要与活人分享同一个生活空间,生前没有被鬼吓倒,死后倒是要适应被活人吓,哪来的解脱?抑或是痛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阳界与阴界根本没有宗教中所宣扬的区别。
此片的画面与音响处理得相当简洁干净,诸位演员的出色表现更为此片的成功增加了不少的砝码。妮可·基德曼饰演的女主人Grace,是个傲慢严肃的独裁者,她对儿女和丈夫倾注了所有的爱,承受了所有的压力,在家中发生怪诞事件时所表现出的神经质和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令人印象深刻。但比起妮可·基德曼,倔强聪明的女儿Ann、胆小乖巧的Nicolas、神秘的女管家Miller夫人和恍惚虚弱的男主人Charles也毫不逊色,正是这一系列鲜活生动的人物和表演使得影片愈加引人入胜。
btw,还是回到影片情节,虽然许多疑问得到了圆满的解释,但还是有令人无法透彻的地方。但凡电影有涉及到超自然的灵异事件和空间的描绘,考验的是编导自圆其说的本事,但凡电影中不明确给出解释的疑问,考验的就是观众自圆其说的本事。关于丈夫Charles的出现,在豆瓣上就能看到许多争论,互不能说服对方,唯一肯定的是,出现在Grace他们面前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魂。依我所见,从他的身体情况可以看出他在失去意识前是处于受了伤、十分虚弱的状态,因而无论说他植物人、昏迷或是已经战死都是有可能的。找回去的路是因为想念家人,不同的是,如果未死便是灵魂出窍,心愿达成自然要回魂,已死便是游魂,是Grace令他意识到战场也就是葬身之地才是灵魂的归宿。至于妻子杀死孩子再自杀令他无法原谅妻子,也可以看作他离开的原因之一,但肯定的是他已经接受了所有的关于自己和家人的事实,而不是刚出现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说到底,就凭Miller夫人说的“书上写的未必都是真的”,观众就不必拘泥于以前看过的任何一部无论中外的书或影视作品,大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能自圆其说就行,因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短评

结局不赖。前面看得昏昏欲睡

5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推荐

第三代鬼遇到二代鬼

9分钟前
  • 叶扬 | 独眼
  • 还行

新版doctor who第一任胡博士Christopher Eccleston演亡夫,还真有点认不出来。演小女孩的Alakina Mann跟孤儿怨中的Isabelle Fuhrman颇有几分相像,都是那般老气横秋。

1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居然有点反类型片的意思,用传统的手法一直进行着铺垫,对观众善意的误导从始至终,直到最后来了个反传统的起底:人吓鬼这种事情真是太可爱了;雾霭/晴朗的天气对比用来暗示两个世界的不同颇有好莱坞老电影那种黑白/彩色对比的韵味。

1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我们害怕的也许是自己.我们逃避的也许是真相.

18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与《x6x》为同一套路 xxxxx 但在运作上却仍有差距 妮可基德曼的演技可圈可点 “唯己不知”的惊悚感觉 表达很到位 只可惜珠玉已成 次席只能抱憾了

21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人和怪物遭遇,人吓得大叫:鬼呀。同样,怪物也吓得大叫:人呀。各自落荒而逃。这一桥段被拍成了喜剧,就是《东成西就》同样的桥段如果处理成悲剧,则是《小岛惊魂》。

25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Nico太美了啊啊啊啊啊啊

28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话说这片名翻译得实在太次了(▔/﹏\▔) 差点因此没看。。。

32分钟前
  • バカ蓝蓝
  • 推荐

你能很确定自己的存在么?你能很确定自己没有死在某一个瞬间?你能很确定周围看到的人都是活着的么?OMG……哲学的存在观本身就是最大的恐怖点了!

37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小户型才是王道!

41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推荐

除了最后结局看着还有点感觉(类似第六感),前面都太过冗长。看的我毫无耐心。相比第六感,吸引力减低了很多很多。很多地方只是故弄玄虚,很没有意思。妮可的演戏的感觉,还真是很符合她的长相。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总觉得抬手之间,有点话剧一般的大起大落,在电影里这种演法显得很不自然

43分钟前
  • 杉爷
  • 较差

说实话我想给六颗星。这根本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惊悚恐怖片,也并不属于《闪灵》的同类。它惊人且震撼。其中对生的眷恋悔过以及对死亡和孤独的恐惧让我看到最后甚至掉眼泪了。同类型的片子里这部算得上是翘楚。

47分钟前
  • 喃 大 丢.ai
  • 力荐

因为听说是另一部第六感,所以从片子一开始就不停纠结到底谁死了谁死了姐姐死了还是弟弟死了还是妮可死了还是女管家死了还是哑女仆死了还是大家都死了……结果……好吧

49分钟前
  • 弥呀
  • 推荐

比起直白控诉纳粹的作品,我更喜欢本片这样的呈现方式,更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罪孽深入一个时代的骨血。人们之所以喜欢鬼故事,是因为那其中有至死不改的执着和留恋,我们宁愿世上有鬼,死后有灵魂,是因为活着的人不愿忘记,不愿这样纯粹的精神和感情无所寄托。

53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从不看鬼片,不过这部电影打破了寡人的陈规~~~真的非常好看~~~

57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比希区柯克式的电影强的地方在于注重了演员演技的诠释,弱的地方是父亲的出现,没有起到渲染恐怖、引发悬念或深化主题的任何一项作用

58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看完«第六感»再看这片,索然无味啊。反过来,估计效果也差不多~~

60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我觉得这部片子可谓经典,那是的我,只觉得这片子的结尾怎的如此精彩。

1小时前
  • 范小奚
  • 力荐

以往恐怖片都是“闹鬼”,而小岛惊魂则是“闹人”,影片破天荒的从鬼魂角度解读老宅发生的灵异事件,看到影片最后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口中不断碎碎念“This house is ours”,突然明白了为何以往的恐怖电影中鬼魂总是对老宅恋恋不舍,对于这些留恋尘世不愿离去的Ghost来说,其实搬进来的人才是入侵者吧。

1小时前
  • Se7en丶小七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