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

悬疑片英国1949

主演:约瑟夫·科顿,阿莉达·瓦利,奥逊·威尔斯,特瑞沃·霍华德,伯纳德·李,保罗·赫尔比格尔,厄恩斯特·多伊奇,Siegfried Breuer,Erich Ponto,维尔弗雷德·海德-怀特,Hedwig Bleibtreu,Harold Ayer,保罗·伯奇,Martin Boddey,罗伯特·布朗,保罗·卡彭特,Reed De Rouen,西奥多·戈特利布,Paul Hardtmuth,Charles Irwin,莉莉·卡恩,格佛雷·肯,马丁·米勒,埃里克·普罗曼,卡罗尔·里德,Annie Rosar,K

导演:卡罗尔·里德

播放地址

 剧照

第三人 剧照 NO.1第三人 剧照 NO.2第三人 剧照 NO.3第三人 剧照 NO.4第三人 剧照 NO.5第三人 剧照 NO.6第三人 剧照 NO.13第三人 剧照 NO.14第三人 剧照 NO.15第三人 剧照 NO.16第三人 剧照 NO.17第三人 剧照 NO.18第三人 剧照 NO.19第三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2 16:23

详细剧情

二战后,美国作家马丁(约瑟夫?科顿 Joseph Cotten 饰)应好友哈里(奥逊?威尔斯 Orson Welles 饰)邀请到维也纳工作,岂料刚到达目的地就传来了哈里车祸身亡的消息。哈里葬礼上,马丁遇到了当地军官卡洛维,卡洛维很不客气的请他马上离开维也纳。马丁没有理会,决心留下调查出好友死亡的真相。   马丁找到哈里的女友斯科姆特小姐(阿莉达?瓦莉 Alida Valli 饰)一起调查事件的真相。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内幕越加扑朔迷离,首先是他们的房东遇害,接着马丁自己发现被人跟踪,而且他查出哈里死的时候还有个第三人在场。于是,一切关键就在于找出这个神秘的第三人。

 长篇影评

 1 ) 黑色电影的经典

近段赋闲,着实看了不少片子,整体感觉有些消化不良。不过看得多的重要好处就是有利于质量的甄别,几十部片子卷过,闭上眼睛想想哪部还记得便胜负立判。

以此标准论,《第三人》确实是经典的可以。也许这根本是废话,卡罗尔•里德的这部片子在影史上已经快被说滥了,但是也只有亲眼看过才能感受到这种力量,而且一遍不够,我连接看了两遍。

黑白电影有一种独特的光影魅力,Film noir即是因此得名,灰黑阴暗的街道,在煤气灯下映照出苍白,拉长摇曳的黑影飘过镜头,人物突出的眼神,这才是最纯正的黑色魅力。黑白的景象很纯粹,不会迷乱,处处设置都紧贴剧情的发展,单看每一帧甚至都有老照片般的慑人魄力。在这时,光的作用才最突出,看Orson Wells出现的那个不能再经典的镜头,人物隐藏在黑色的门廊内,只露出脚部,接着突然的灯光亮起,人物的脸部才完全可以辨识,真相大白,完美的影像把悬疑气氛刹那间拉伸到顶点。接着Joseph Cotten追去,被汽车挡住,Orson Wells的身影随着汽车的略去而消失,镜头再转向一边的深巷,微微倾斜,高大的反差打光投射在墙壁上的是长长的慌张逃离的身影,Joseph Cotten追上去,他的影子替代了Orson Wells的影子,Orson Wells则重新消失在广场的夜幕中,悬疑再次被提升。这段镜头也只能说是完美二字,展现了黑白电影的全部魅力,也是黑色电影的经典极致。况且还有最后那段下水道追逐戏,墓园的树林的固定镜头,无话可说。

英国是侦探故事的老祖宗,美国是黑色电影的老家,那么这种“中大西洋电影”(Mid-Atlantic Film)就结合了两者的精华,成为悬疑作品的典范。Joseph Cotten事业失败,投靠朋友却落得一场空,发挥爱好充当起了侦探角色,爱上了朋友的女友,在事实被揭发后又陷入朋友道义与社会道德的痛苦挣扎中,主线设置便足够曲折。既有英雄又有反英雄,Orson Wells的反面角色魅力十足,乖张的表演十分抢眼。Alida Valli面容姣好,所作所为让人又爱又怜,所有角色都性格突出。而整个故事的大背景,战后共管的维也纳,更是具备剧情发展所需的一切要素,对这个混乱场景的描写则充满表现主义的手法。整个舞台表面混乱实则秩序井然,所有情节都在随着创作的意志逐层展现,完美的控制着整步电影的节奏。谈到线索释放的技巧和结构,简直无可指摘。其中的人物关系,看了一位台湾影评人转述的《电影与历史》中的内容,分析出了一种关系意识形态的微妙处理。我自己当然是玩味不出这种深意,但仅论可以感知的电影元素,《第三人》就是一部教科书式的示范。看过两遍,在仔细玩味里面的小细节,和一些无关主体的笑料,像用猫的喜好来引出Harry的出场,文化重建委员会邀请Martins做的报告反映的美国通俗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冲突关系等等,也都巧妙异常。娱乐性,现实性,观赏性都在里面得到了体现和融合。

一部优美的犯罪电影,完美的技巧和手法,难以形容。看那么多的电影,也无非是为了寻找像这样的自己深爱的片子,值得在日后不断的回映。有这种快感的时候,才会感觉到付出时间财力淘碟的回报,享受电影的乐趣,才有力量继续从浩大的碟堆中泛出一部又一部塞进碟机。

 2 ) 异常拉胯的英国影史第一(ง •̀_•́)ง

好吧,这是一部曾被评为英国影史第一的黑白电影,豆瓣上的影评也是多多赞誉有加。今晚看过之后,抛开比较出彩的摄影和某些隐喻不谈,总觉得这部电影其实非常拉胯,人物心理刻画矛盾浅薄和动机不足是致命伤:比如身为已经极度穷困潦倒而只能远道而来投靠老朋友的小说家男主马丁斯为啥总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像盛气凌人的纨绔贵族;而身为权威而又与他毫无瓜葛的少校警察为啥多是表现出对男主放肆行为不应该有的客气、忍让甚至是关怀;男主马丁斯,不但不像极度穷困潦倒之人,反而表现出了像硬汉侦探般的好奇心和毅力,他与老朋友哈里也是九年未见,从剧情看也谈不上多深的了解和感情,他对事件真相的敏锐和追寻与他自身的处境极不相符;此外,反派哈里叫男主远道而来的动机和考虑也是语焉不详,费尽心机制造了死亡假象却又反复“找机会”自我暴露,最终作死,真不知是为了个啥……而女主的存在对剧情完全就是可有可无,最后,她没有选择与男主在一起的最后结局也真不知道是想表达个啥ԅ(¯﹃¯ԅ)

 3 ) 友谊与正义,我全都要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七号影库(Theater7)

“意大利人让波齐亚家族统治了三十年,他们经历了战争、恐惧、谋杀和屠杀,但他们拥有了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人们彼此关爱,享受了五百年的民主与和平,但他们有什么?只有报时鸟”,可是我敢打赌,如今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民主和和平。

七号评分:7.97


剧 情 简 介

二战结束后,维也纳被分为了四个区,分别有英、美、俄、法管辖,在城市中心则是国际化的,由四个国家组成的巡逻队管理。

美国作家霍利(约瑟夫·科顿饰)受好友哈里邀请到维也纳工作。

霍利哼着小曲,如约来到哈里指定的住处,却发现家里没有人,楼上的邻居说哈里已经死于一场交通意外,棺材刚抬走不久。

霍利急忙赶到墓地,很多人正在参加哈里的葬礼,因为初来乍到,他一个人都不认识。

葬礼结束后,一个皮衣男人好心让霍利搭车,并邀请他喝酒聊天,霍利想了解下哈里的情况就答应了。

聊天的过程中,霍利知道了皮衣男子叫卡罗威,是个警察,不过他对哈里的死不是很在意,只是想从霍利这里打听一些黑市交易的情况。

霍利告诉卡罗威自己是作家,根本不知道什么黑市交易,而且这次来投奔哈里也没带盘缠。

没问出什么,卡罗威便安排霍利住进一家旅馆,并要帮他定第二天的飞机票。

到旅馆后,霍利结识了一个文化再教育司的官员,他知道霍利的职业后,想让他下周出席他们的现代小说讲座,并愿意承担霍利的开销。

霍利很高兴,警察不管,他便自己查出他好友哈里的死因,于是就答应了。

正在霍利思考从哪开始查时,有个叫克兹男爵的人来电话找他,并约他见面。

霍利根据克兹男爵的指示找到他,并向他了解哈里的情况。

克兹男爵是哈里在维也纳的朋友,也是目睹哈里发生意外的人之一,他声称哈里在家门口过马路的时候出了车祸,死前曾提起霍利。

霍利还得知,哈里发生车祸的时候除了克兹男爵外,还有一个罗马尼亚人,而哈里在车祸后还活着,但没有撑到救护车的到来。

此外克兹男爵还告诉霍利,哈里有个女友施密特,在剧院工作。

霍利认为要了解哈里的情况得先去找他的女友,辞别克兹男爵后霍利到剧院,找到了施密特。

通过施密特霍利了解到,哈里跟一个叫温克的医生也非常熟,车祸当天温克后来也到场了。

而施密特建议霍利可以去问问哈里的邻居,毕竟车祸发生在哈里家门口,邻居可能看到些什么。

因为语言不通,施密特决定跟霍利一同前往,协助交流。

结果邻居的一席话让霍利大为吃惊,邻居在车祸后就在窗口观望,他声称哈里被撞的头破血流,根本不可能还活着,并提到现场除了克兹男爵和罗马尼亚人外,还有第三人,到底谁在撒谎,而哈里又是否死于意外?……


影 片 浅 析

影片节奏偏慢,导演没想用情节来推动剧情发展,而是用光影来营造悬疑的氛围,少了故事性却多了文艺气息。

下水道那一段戏是影片中难得的几个高潮之一,场面调度和剪辑都非常好,“八面埋伏、四面楚歌”的展现充满想象力,加强了追逐时的紧张感。

影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镜头和摄影了,在1949年能有这样美的摄影真得特别了不起,加之于刻意为之的倾斜镜头,将这部悬疑电影变得非常的文艺,还要提一下片尾那一段长镜头,说不出的落寞和伤感,确实太美了。

说到演员就不得不提奥逊·威尔斯,他虽然是配角,但出现的每一秒钟都吸引着我的目光,并且他的出场经过导演精心设计,非常的惊艳,可能在之后提到这部电影,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极其生动的反派。特别是摩天轮那段经典的场景,有一段台词是奥逊·威尔斯自己写出来加进去的,这段台词也更突显了角色的性格,点睛之笔。

正义和友谊该如何选择,放在当下,可能很多朋友会秒选正义,毕竟与一两个为敌永远都比与大众为敌好得多。可要是放在战乱的年代呢?我不知道,人性在这种时候往往会被放大,谁都不能确定自己的道德观念能否在那时还站在制高点。

“往下看,如果下面那些小点中的任何一点停止运动的话,你会觉得伤心吗?哥们,如果我给你两万英镑,仅仅是让其中的一点停止运动的话,你会让我收起我的钱吗”,面对这样的灵魂提问的时候,谁又能马上给出答案呢?


台 词 精 选


有谁能在利益面前立刻做出选择?可是花着死人钱的你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4 ) 亲手建立的一座电影博物馆


两年四个月零十一天以前,也是我在维也纳玩的最后一天,基本上逛完了这个城市,正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看Tripadvisor。这个软件有一个非常棒的功能,就是可以定位你所在地方周围的景点。就这样我发现有一个评分很高的地方——电影《第三人》的博物馆,就在离我几百米的地方,只有周六下午开放,而那天正好是周六。不用挑了,就去这儿!
 
虽然没看过《第三人》,但是曾经一个朋友给我推荐过,一看标签是“惊悚”、“悬疑”,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我胆子小。
竟没想到多年后的这天,发现还有这部电影的博物馆,评价还那么高,于是怀着好奇的心情,我循着地图找到了这家博物馆。
 
果然不远,出了青旅前面路口右拐就到。

门口有标志,好找



 从博物馆出来后的感觉:1. 很棒!虽然剧情一窍不通。2. 全情投入自己的爱好,很牛! 3. 厉害!任性! 4.不虚此行!
 



参观完博物馆后两年四个月零十一天,我终于看完了这部电影——《第三人》。
 
看完电影后感觉:1. 很棒!2. 不惊悚! 3. 很悬疑! 4. 那家博物馆太棒了!
 
为什么说这个博物馆很棒?
它的主人,一对夫妇,出于热爱,搜集了很电影有关的各种版本海报、唱片、老照片、电影中的摆件,包括一直贯穿整个电影的音乐,用一种很特别的琴弹出来的音乐,甚至包括主人搜集来的电影老胶片。除了电影本身,我觉得博物馆的另一大贡献,就是真实反映了二战刚结束后,四国分治下的维也纳。主人收集了很多当时的报纸、票据、证件,真是一片混乱啊,物资紧缺,黑市横行,到处都是紧张的气息。对,就是光看那些发黄的新闻,都能感受到的恐怖气氛。
博物馆主人搜集的好物,满满的心血!

贯穿电影的配乐就是这个乐器的声音:
<图片2>

普通周边:唱片海报照片
<图片3>

高级周边:老胶片。主人会播放给每个参观者看。


真实的历史


四国分治下的维也纳:(注释的内容)吉普车中四国的位置是永远固定的,美国人开车,英国人坐旁边,后排左右分别是俄国人和法国人。

 
对于每一位来参观的游客,主人都会热情的做讲解,还会用那架古老的放映机,播放那一段更古老的胶片。我想如果以前看过电影再去博物馆参观,应该感受会更深刻,不过今天看了电影,还是很感慨,一座博物馆是能给一部电影的最好的周边,最强的加持。
 
我觉得主人建这座博物馆的目的不仅是因为对电影的喜欢,还因为那栋建筑的地理位置,我记不太清了,主人好像解释过,前面的市场下面就是曾经维也纳的下水道,也是电影里最重要的场景。

最后一个参观的是博物馆的厕所。老建筑标配,非常破旧,灯光是粉红的,还连续不停的播放电影里的那首配乐,效果是很老旧的放音机,不得不说这是整座博物馆气氛最诡异的地方。

 5 ) 从史上最拉风进场说起

看过《第三人》的观众,如果问你们一个问题,全篇最喜爱的场景是哪一个,大概80%的人都会选择哈里·莱姆的进场,尤其是熟悉其扮演者奥逊·威尔斯的观众。《第三人》是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电影,但沉淀在我们记忆中的,是奥逊·威尔斯。这个直到影片后半部分才出场的“缺失的主要角色”,身上有着威尔斯本人的影子,狂傲不羁,随性而为(看过若干部威尔斯的电影后,发现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扮演“自己”)。他不仅成为全片最大亮点,还给这部影片带来了新一层的含义。我们不会忘记哈里在摩天轮上对马丁斯说的话:“如果那些小点儿永远停止移动,你真的会觉得遗憾吗?如果每停下一个点儿,我给你20000英镑,老兄,你真的会不要这笔钱吗?还是你会计算一下多少个点儿?” 以及威尔斯自己加进去的台词:“有个家伙说:意大利在博尔吉亚统治下的30年间,有战争、恐怖、谋杀和血腥,但是他们孕育了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他们有兄弟般的爱,他们有500年的民主和和平,可是他们创造了什么呢?布谷鸟钟。” 这句话已经和威尔斯一起载入史册,并被他本人和无数后世人复活。不过据说威尔斯后来打趣说,影片公映后,有瑞士人对他澄清:我们从来没有制造过布谷鸟钟! 传奇的奥逊·威尔斯值得大书特书,这里不再多说。至于《第三人》这部电影,也许由于威尔斯的出演,整体风格颇似这位导演,不同于同时代气氛阴郁的黑色电影,整个风格是轻快的、幽默的,很有英国黑色喜剧的特色。 音乐自不必说,轻快诙谐的调子从始至终伴随着剧情发展,尤其是几处阴谋味道浓厚的场景,音乐带来的反差提醒观众不将其看过一部普通的犯罪黑色电影。另外,惊奇、悬念与喜剧性的结合带来无比愉悦的观影感受。美国来的流行小说家信心满满的敲着朋友哈里的门,门房却探出身来,用蹩脚的英语告诉他,他的朋友的棺材刚被抬走了。 在我们最爱的那个场景中,马丁斯先生站在维也纳湿冷的石板路上,大声向那个躲在黑暗中的影子挑衅,他不知道他是谁,以为是派来暗杀他的。我们只看到一只小猫蜷缩在在他的鞋子上。这里的技巧很妙,哈里没有直接走到路灯下,而是通过一个抱怨马丁斯大喊的楼上的老妇人,窗里亮起灯的瞬间,光照亮到了黑暗里的人脸,于是我们看到了威尔斯,马丁斯看到了哈里。 我们不会忘记哈里脸上的表情,那是威尔斯式的,恶作剧式的,孤高又无奈的,甚至是喜剧性的。电影史上没有任何人物的进场,比得上这一幕。 电影的节奏环环相扣,十分紧凑,无一处多余,而且随着男主角探访事件相关人员(这一叙事方式颇似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不同的是,每一个人不仅是事件的讲述者,也都牵扯进这个阴谋里),显得愈加复杂,但时刻都紧抓着寻找“第三人”的主线。随着情节的推进,更多的真相被发现,更多的阴谋被揭露。我们始终被限制在男主角的认知中,由此产生的惊奇与悬念使我们深深陷入这个错综复杂的故事中。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制造惊奇/悬念的某些方式,可谓别出心裁,透着传统黑色电影少见的荒诞。 最明显的例子是哈里发觉自己身处险境,回到旅馆后莫名其妙上了一辆车,只说德语的司机沉默地在维也纳的废墟中狂飙,丝毫不理会后座已经乱了分寸的马丁斯恐惧地质问“你要带我去哪?你是不是收到要杀我的命令?”,就在车开进一间院子,我们以为马丁斯被掳到坏人的巢穴时,门打开了,原来这里是那个演讲地点。接着,马丁斯进行了一场一塌糊涂的演讲,郁闷的筹办人频频扶额叹气,以为马丁斯是美国来的畅销小说家,没想到却是个对文学一窍不通的二愣子。他俩在稍前部分说到演讲主题的时候也很有意思。筹办人告诉他,听众们希望他谈谈“信仰危机”,马丁斯却问:“信仰危机?那什么是?”筹办人以为他在开玩笑,说:“我想你是知道的,你是个作家。你当然知道啦,晚安,老兄。“ 另一个“在原本严肃的情境中插入荒诞笑料”的例子是卖气球的老人。那时警察们正在街道阴影里等哈里出现,远处墙上映着巨大的黑影,暗示有人走来,结果却是个卖气球的老头。警察们只能尴尬地背过身去,结果老头却执意向他们推销气球。 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警官给马丁斯科普假药危害的时候,幻灯片错放成了犀牛图片。比如马丁斯的手指被一只愤怒的鹦鹉咬伤了,随后安娜还问到了这个伤口。比如在摩天轮上,哈里说:“除了你,没有证据对我不利”,当时门开着,马丁斯慢慢抱住了门框,说:“我应该很容易被除掉。” 在风格上,一些场景颇有表现主义意味——强烈的明暗对比,如同废墟般的古旧建筑。据说这部电影最初计划在摄影棚拍摄,最后里德选择了在维也纳被战争蹂躏还未修葺的断壁残垣。 倾斜取景是此片一大标志,也许表达了一种氛围,也许代表着战后欧洲生活的失衡,或预示着本片的悬疑倾向,也许只是导演在构图上的一次探索。不过这种前卫的手法并没有受到所有人的认可,比如《罗马假日》的导演威廉·惠勒看过本片后,就送给里德一只水平仪,让他下次拍片时把它放在摄影机上。除了倾斜构图,还有令人联想到希区柯克的螺旋楼梯。这也许代表着迷惑与未知,在一个场景中,马丁斯本人正沿着螺旋楼梯向上跑,也许代表着随着发现哈里还活着,他逐渐被卷入这个“漩涡”里。 本片以哈里之死开篇,以哈里之死结束,生与死,成为本片的一个母题。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结尾的处理也十分耐人寻味。

公众号:电影套盒(laodianyinghualang)

 6 ) (ZZ)尼采的“超人”·Olsen wells的魔力——黑色经典《第三人》

一直很喜欢黑色风格的影片,也许那源于十四五一个人个性转折时期(他们说人的性格最后一次能变化转折便是在十四五岁)沉迷古龙小说。古龙小说就具备一切黑色电影的元素——基于原罪,人性本恶编制的套中套阴谋圈套,外表冷漠,内心沧桑的男人,或貌似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实则内心激荡,不乏赤子之心的男人,女人则基本上都是冷艳神秘的蛇蝎美人。所以后来人人称羡的芭比娃娃型的性感女神Marilyn Monroe我从未觉得迷人吸引,反而是那种female fatale(致命美女,蛇蝎美人)比较吸引我,像Lana Turner(90年代的黑色影片《洛城机密》,当年这部片还是Titanic的有力竞争者呢,其实当年的金球奖,最佳影片不是大名鼎鼎的后者,而是前者。它就是以40年代为背景的,里面有整容成当红明星的应召女郎或交际花,guy pierce饰演的警察错把Lana turner本人当作仿冒的交际花,当场被她泼酒。影片中Kim Besinger饰演的交际花就是典型的female fatale,她也凭借该片战胜Titanic中的老Rose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Rita Hayworth, Lauren Bacall, Babara Stanwick等。后来著名导演德帕尔马还曾以female fatale为名拍过一部影片,当然是典型的黑色片,也算是向这种类型片和类型角色做个致敬吧。

其实我并没有系统的看过黑色电影,因为那些老片子很难找。但对那些上世纪四十年代形成文艺潮流的黑色类型片,一直有种心向往之的感觉。那种基于原罪,人性本恶的对社会人性的认知—人无法战胜自身弱点,更无法与社会黑暗面对抗的调调,似乎深刻又不乏现实感,所以不流于抽象;神秘曲折却并不故弄玄虚。

电影资料馆放映《第三个人》这部黑色经典,恰逢4月4号,这么一个数字充满黑色色彩的日子,是宿命还是有意为之。也许只是偶的胡思乱想而已。

这是一部配音的片子。开始放映时,看得出大家都有些许失望。不过很快就被带入情境和氛围。其实片子的节奏、叙述方式、人物、故事都说不上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却不知不觉带着你往下走,忘了原本要赋予的种种审视和评论。也许原本就是这样,往往优点越突出的人或事,缺点也会越突出。就像所谓双刃剑理论,一个人的优点就是他的缺点—聪明难免自作聪明,自尊独立难免自负任性;单纯乐观的人难免有幼稚肤浅之处。反而是那些优点并不突出的人或事,却是浑然天成恰到好处。也许这正与孔子倡导的中正平和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吧。

还是回到影片吧。因为N年间N次读到过这部经典影片的介绍,所以Olsen Wells未死的情节早就知道了。不过片子的节奏、故事讲述还是非常好。影片背景是二战后被美苏法英几个战胜国托管治理下的奥地利维也纳,这样提供了一个混乱无序状态的背景。那时的电影不像现在的片子热衷于用各种喧嚣的外景、声音制造气氛,而是情节本身的环环相扣自然的让人进入那种背景状态。

人物设置也很巧妙。由男一号—一个写作二流西部牛仔小说的作者,写的似乎大都是暴力黑色色彩的小说,也涉及侦探情节。这为他后来坚持要对事件一查到底也提供了说法。虽然大多数人并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但恰巧是负责的军官的一个

随从曾经读过他的书,算是他的粉丝,在上司面前为他说好话,虽然没起到什么作用,但推荐他作为作家为相关讲座做演讲,却为他留下来调查打下了基础。

这个男一号,更多是作为故事的引子和线索。通过他的所见所闻,采取的行动逐步揭开了整个事情的真相,同时当然也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但真正主宰故事,最重要的人物是Olsen Wells扮演的那“第三个人”。为什么叫“第三个人”?是因为Olsen Wells扮演的影片一开始就死了,举办葬礼的那个神秘人物,他死的那个晚上,据说是被两个熟人抬着走向路边。可是他的门房却说看见是三个人抬着他。可两个当事人都声称当时只有两个人。这就引起了男一号——死者发小的怀疑。

正是这个一直没有露脸的人,才是影片的核心和关键。编剧并不急于告诉观众他是个怎么样的人。而随着故事发展,男一号的台词,官方的资料,让一个非常独特,难以定义的人物逐渐清晰的浮现在观众面前。男一号是一个大多数的普通人,温和良善,但缺乏胆魄,没有非凡的意志毅力。而这个隐藏的“第三个人”是一个类似于尼采的“超人”,从小就是个叛逆的坏小子,但绝非荷尔蒙的傻乎乎冲动,而是异常狡黠聪明,总是惹是生非,不按牌理出牌,却永远可以摆脱困境。男一号却总是那种傻乎乎为其挡子弹的小伙伴。他如今变成了一个在战后乱世中凭着自己非凡头脑手段如鱼得水,靠售卖掺假的盘尼西林获取暴利的黑道枭雄。

这个人,很难用好坏对错来判断、评价。这个亦正亦邪,有着特殊魅力的男人不仅让男一号—他的发小难以背叛,那个落难时被他帮助过,装死后又置之不理的演员女友,对他更是难以忘怀。Olsen wells仅有的一次正面出场,与男一号在游乐场的见面,使得他特殊的个性魔力在银幕上弥漫开来。他的那种洒脱大气,游刃有余,无所谓的范儿,当然也有那种视他人为无物,缺乏善良和是非的“超人”论点。太过聪明的人总是这样,把社会道德、主流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看作狗屎,就像:大魔如希特勒,小魔如汉尼拔博士,再低一层的就是所谓雅贼之流。至于那些文化流氓—泡良高手,就是不入流的虾米了。当男一号指责他倒卖假盘尼西林,让无数无辜的人患病残疾,乃至死亡。他在摩天轮上说,你看下面有成千上万的人,从这里看只是蚂蚁。如果死掉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就赚取数千上万美金。你会怎么做?短短几分钟的出场,他的眼神、气场,那个超聪明,藐视一切,自认主宰一切,纵横捭阖的男人就活脱脱的出来了。当然他的“坏”,他的魔力,绝非那些扮酷蔫坏的坏小子们所能企及。至少,Olsen wells只有一个。就像《现代启示录》里的Marlon Brando一样,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的出场,但却是气场超强,无可替代的。但这样的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非源于他的坏,要知道,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而是他的不可一世,藐视一切。希特勒难逃一死,也只因他狂妄到与全世界作对。

影片的开头是一个假葬礼,片子最后是他的真葬礼。镜头、景别都差不多。连参加葬礼的人都是那几个,尤其是他的女友和男一号。同样是那个女人走过去,开头那一次她对于男一号自然是有点神秘的,后来那次却是颇为伤感的。最后男主角感性占了上风,下车等女人。她却旁若无人的走了过去,留下男主角点起了一根烟。不过她会不会接受他,却并不明确。毕竟虽然她男友的死与男主角密切相关,但她后来也知道了男友的所作所为,虽然她从未因此怪过他,恨过他。他对她,毕竟是好的,为她办假护照,使她免于遣送回国。他的温柔和特别,也让她面对男一号温柔和关心时退避。女人,始终是感性的动物,一个男人即便是罪大恶极,只要他爱这个女人,对她好,她都很难做到理性的大义灭亲。正如吴三桂之于陈圆圆。王佳芝在最后关头的愚蠢决定,也只因她误以为“他是爱我的。”。反之,如果他负心,薄情寡义,那即便这个男人在其他方面都很卓越出色,她也会欲杀之而后快。

性格决定命运:那个聪明过人,不可一世的男人轰轰烈烈的走到了坟墓,少年时他就已露锋芒;那个普通温吞的也将普普通通,温温吞吞的活下去。这就是人生。

最近听说这部片要重新翻拍了,两位主角锁定的是Leonardo DiCarprio和Tobey McGuire。我想外形气质纯良的后者应该是扮演男一号,气质黑色霸气些的前者大概是扮演Olsen Wells的“第三人”。对此我不敢像很多手里准备好板砖随时准备砸的评论家一样,永远带着灰色的悲观主义发表预测和评论。不过,现在的影片往往喜欢把节奏加快,这样貌似进步,其实与黑色电影缓缓渗入的张力、黑色的力量是背道而驰的。很多失败之作便由此诞生。反之,很多近年的成功之作,不论是以40年代黑色电影经典时代的《洛城机密》、还是背景现代的《蛇蝎美人》等都没有刻意加入现代背景和元素。

另外,当年Olsen Wells那样的巨匠能“屈尊”扮演一个只有短短几分钟的角色(虽然这个角色份量非常重,甚至其实比男一号重要。),但他毕竟是个导演出身的才子,懂得影剧的内在力量;他也不是一个靠演戏确立自己位置的artist。但是Leonardo DiCarprio呢?他能做到只出镜短短几分钟吗?不然的话,就势必加戏。那样的话,原本躲在暗处,若隐若现,恰到好处的第三人,大概就会变成第二人,甚至会变成第一人。如果变成第一人,故事和片子的节奏和戏剧张力还能在吗?

 短评

3.5。在下水道大戏的最后,我还可笑地猜想着他又一次不死,结果就那么优雅地在落花飘叶中结束了,讽刺死我这坨被传统悬疑片惯坏的心。气氛不见得有多好,下水道的人影全无惊心步声全片最佳。寄情于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反派,随着一个曾经徘徊的女人果断离去,了无感想,太渺茫了。

4分钟前
  • Ocap
  • 还行

在维也纳也坐过那个摩天轮,嘻嘻。

7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推荐104分钟的版本。这算哪门子黑色电影,明明是个文艺片嘛!

9分钟前
  • 陆秋槎
  • 力荐

四国势力的对立,地上地下的对立,甚至意识流和通俗的对立。无处不在的对立导致单一与匮乏:拥有百年和平就没有文艺复兴,试图睥睨众生须泯灭博爱人性,扶稳道德天平却痛逝今昔深情。正像电影配乐里齐特琴激越无奈的单一,又如最终长镜那不平衡构图所营造的匮乏,这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困境【10】

11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废墟上的摩天轮,隐于地下的污水迷宫,二战后断壁残垣的维也纳成为光和影的舞台,构图真是太绝了。初看以为是悬疑片,再看又觉得是爱情片,最后发现是政治片:夹在美苏之间的老欧洲便是那第三人。

1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重看#奥胖实力抢镜,虽然出场戏份并不多,但戏眼全在他身上,包括那些倾斜+仰视的镜头,也渗透了其个人风格,只能说他的全能天才魅力的确无可抵挡。地面上的残垣断壁、地下暗道如迷宫,正是战后龙蛇混杂的环境,四国割据/瓜分的状态——正是绝佳黑色电影的背景;表现主义遗风浓郁——影子投射于墙的惶惶,螺旋楼梯的无穷无尽,夜雾中依稀涌现的人影,街上响起的急促脚步声,隐匿在阴影里的脸部。这一切不仅仅是一桩谋杀案,更折射美苏对立+互相与欧洲的关系,三流小说家的美国身份设置和场景放在维也纳都显得意味深长。故意提问“怎么看乔伊斯”是格雷厄姆·格林有意为之。夜戏/下水道追逐戏太棒;哈里惊闻四方声音与霍利在街上看到无数眼睛偷窥呼应。

2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小时候我爸爸一直跟我提这片,后来才知道是第三个人。奥逊威尔斯出场真是牛逼,配乐也牛逼,最后下水道戏也牛逼。

2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哈哈Orson Welles的角色真有趣演的也好,从一个幽灵变成一只老鼠,不过只是为了在那样没有出路的年代生存下去。充分利用光影和构图的摄影很有看头,但实在觉得滑稽配乐多的有点烦。

2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CanalStudio4K修复版,遗失在维也纳废墟中的光阴,在黑夜的映衬下重返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年代。美国来客充满失落和疑惑的欧洲之行,在友情与正义的博弈下变成了战后分裂城市的巨大隐喻。唯不常间断的配乐,隐隐传达着某种积极轻快的氛围。各种影史经典段落不必细数,结尾一幕如烙印在心头。

31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和资料馆的朋友们分享一下那个笑声。笑声来自我右边两个位置的一位外国友人。好奇的我问了和他一起来看电影的中国学生他是谁。原文转述:“他吗?他是北航。。。哦不。。。北理工的一个老师。”(非常朴实的改口,笑,每个人笑点都不同,大家彼此包容。倾斜的正反打镜头体现了人物心理的局促不安,真棒

36分钟前
  • 湖光酱
  • 力荐

BJIFF 资料馆。满场不合时宜发出“哈哈哈哈哈”杠铃般大笑的大哥,你要火了你造吗

37分钟前
  • Feixiang
  • 推荐

饰演马丁斯的约瑟夫·哥顿表现很出色。由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开始,再运用倒叙、蒙太奇的手法,夸大意外曲折给人们造成心理变化,而最终引出绝不平凡、让人惊讶的结局。

42分钟前
  • 会笑的昨天
  • 推荐

这部电影最好地证明了光和影就是上帝的魔术啊,配乐挺带感的(有点略多)。奥森威尔斯的出场真是,啧啧。二战后的维也纳各种辖区的背景非常有意思。另外,看看人家的下水道!

4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一开始就猜出了第三人是谁……又歌颂了一下西方的下水道。

5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个人以为这部经典电影的问题可能在于,导演让居于反咖的威尔斯太有魅力,无论出场亮相那一刻,还是“瑞士钟表”的华丽台词,结果观众不自觉地移情于哈里,也就必然削弱了对马丁大义灭友之正义与暗恋女主之美好的心理期待,但叙事上偏偏又只能以约瑟夫科顿为主线核心而占据大量镜头时间,观众始终处在一种进退维谷的情绪状态,他们既不能去同情卖假药坑害儿童的肮脏哈利,又没法很喜欢三流通俗小说作家的正义马丁,最后一幕的长镜头也只能构思奇佳却情绪滞后,既谈不上伤感,俩人本来也不是观众期待的天作之和;又不能说解气,因为马丁在道义上确实没做错什么……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78309294/

51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据说奥森威尔斯出演时间也就十来分钟。因为下水道太臭了,他才懒的去。结尾那个隧道里的站立的背影,是助导演的。结尾伸手去打开井盖的特写是导演出演的。但奇怪的是,很多人都会认为奥森威尔斯才是真正的电影主角,如同题名。

52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三十年的文艺复兴与五百年的报时鸟

57分钟前
  • 小老鼠
  • 推荐

故事本身并无多大吸引力,男主角也不讨喜,但胜在场面调度从容,后期剪辑利落(下水道戏),就连黑白摄影也极富层次,尤其是我男神的出场,从台词暗示到局部展示,最后灯一闪,打在脸上45°角邪魅一笑,惊艳全场,威尔斯戏份不多但演绎张弛有度无愧于全能天才。

1小时前
  • 喻鸣
  • 推荐

Welles出场设计牛死了。只有我觉得Welles长得像M么?

1小时前
  • 狮子真好吃啊
  • 推荐

波齐亚统治意大利三十年,荒淫无道,但他们有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而那些享受了五百多年民主自由的人们得到了些什么?报时的小鸟?虽然是流氓逻辑,但掷地有声。PS:第三人不是第三者,抓住第三人的最终变成了第三者!

1小时前
  • 花二刀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