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尔曼夫妇

爱情片法国2017

主演:多莉亚·蒂利耶,尼古拉斯·贝多斯,德尼·波达利德斯,安托万高尔友利,克丽丝蒂娜米勒特,皮埃尔·阿迪提,扎布·布雷特曼,朱利安·波义塞利尔,让-皮耶·罗利特,杰克·朗,尼古拉斯·布赖恩松,Betty Reicher,罗纳德·格特曼

导演:尼古拉斯·贝多斯

播放地址

 剧照

阿德尔曼夫妇 剧照 NO.1阿德尔曼夫妇 剧照 NO.2阿德尔曼夫妇 剧照 NO.3阿德尔曼夫妇 剧照 NO.4阿德尔曼夫妇 剧照 NO.5阿德尔曼夫妇 剧照 NO.6阿德尔曼夫妇 剧照 NO.13阿德尔曼夫妇 剧照 NO.14阿德尔曼夫妇 剧照 NO.15阿德尔曼夫妇 剧照 NO.16阿德尔曼夫妇 剧照 NO.17阿德尔曼夫妇 剧照 NO.18阿德尔曼夫妇 剧照 NO.19阿德尔曼夫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04:20

详细剧情

  当著名作家维克托·阿德尔曼逝世时,一位记者联系上了他的妻子莎拉,希望能抢先报道这位伟大作家的一生。随着记忆的帘幕被缓缓拉开,维克托和莎拉这场近半个世纪的爱恋过程终于呈现在世人眼前。然而在甜蜜生活的背后,这对世人眼中的模范夫妻究竟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丈夫背后的神秘女子又究竟是谁? 当浪漫的爱情遭遇不忠的背叛,当真爱背后是熊熊燃烧的野心,他们究竟该如何解决婚姻的种种危机?

 长篇影评

 1 ) 张棋超影评

这是一部太令人沮丧的电影,靠毒品刺激维系情绪亢奋、用金钱物质掩盖双方的厌倦麻木、在废物后代面前为父母者的无力、个体自卑堕落猜忌对爱情造成不可修复的创伤、更有间隔不断的出轨操作…… 然而恰恰如此丧的电影,展示曲折的人生经历,演绎了一份浑厚深沉的爱情。 我可以看着你逐渐遗忘整个世界,但我不接受你开始逐渐遗忘我。所以,你来作我们爱情之中的祭品吧。因为在我们相遇的那一刻,我已经献祭了自己。

 2 ) 出轨以后怎么办?这部伦理片揭露了爱情的真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无论是亚洲还是欧美地区,市面上爱情片的重点,往往在于男女主角是如何在一起的

熬过了几十集,跨越了重重艰难险阻,男女主角终于和好了!结婚了!喜闻乐见!普天同庆!

于是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然后呢?他们真的“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吗?

没有人知道。

是不是因为婚姻的真相太过残酷,让人不忍卒读?很少有人愿意告诉我们,当爱情被柴米油盐消磨殆尽,两个人如何才能继续走下去

但是报姐今天要讲的这部电影做到了——阿德尔曼夫妇Monsieur & Madame Adelman

神奇的是,这部《阿德尔曼夫妇》居然是由一对真实的情侣自编自演的电影。

女主角多莉亚·蒂利耶是第一次做编剧、第一次当演员,同时这也是男主角尼古拉斯·贝多斯的导演处女作,却获得了凯撒奖最佳女主角最佳处女作两项大奖的提名。

影片以著名作家维克托·阿德尔曼的葬礼作为开场。

在这之后,一名记者找到阿德尔曼夫人,想要采访她,为逝去的作家写一部传记。

伴随着莎拉·阿德尔曼的回忆,这部电影就像一本小说一样,用14个章节向观众展现这对夫妻相爱相杀,分分合合之下漫长的一生

维克托和莎拉初识于巴黎的夜总会,莎拉对维克托一见钟情,主动上前搭讪。

“我像一只被灯泡吸引的蚊子,被加热到了燃烧点。”

维克托把莎拉带回家,但是因为喝得太醉,他什么都没来得及做就像死猪一样昏睡不醒了。

第二天早晨维克托醒来,看到莎拉正在修改他那篇被拒了的小说的手稿,他有些惊慌,这才知道原来莎拉是一位古典艺术博士

莎拉给他留下了各种详尽的联系方式,期待着维克托和她能够有后续发展。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维克托认为莎拉太过聪明强势、才华横溢,居然能一大清早就跟他谈论陀思妥耶夫斯基,这让他觉得自卑,而且很有压力

莎拉对维克托展开了锲而不舍的追求,她不管不顾的疯狂给他打电话,虽然维克托深知自己被莎拉吸引,但因为恐惧,他始终无法迈出下一步

于是莎拉设计了一场欲擒故纵——她当着维克托的面亲吻他的朋友,还和他的亲兄弟约会。

圣诞节,哥哥带着莎拉回家见父母。维克托终于在嫉妒的驱使下忍不住亲吻了莎拉。

这一吻不要紧,大半夜的,全家人都被吵醒了,于是他俩干脆玩了一出甜到炸的雨夜私奔。

恋爱后的两人就像两个傻孩子,总是腻在一起,她帮他改稿,他带她四处游玩……

他用一条丝巾蒙上她的双眼,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与她共舞……

法国人的电影往往是细腻而浪漫的,而他们的爱情观却往往是能让人大跌眼镜的。

当你以为一切都步入正轨的时候,电影突然告诉你,维克托还有个红发小女友,也就是说这么久以来他一直同时交往两个女人,莎拉居然也是知情的。

维克托跟那个女孩分手后,莎拉带他回家见父母,这个犹太家庭其乐融融的友好氛围让维克托深受触动,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觉得自己也该是个犹太人,于是他将自己的姓氏改为莎拉的犹太姓氏“阿德尔曼”,以莎拉的祖父母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并且大获成功。

再之后他们终于结婚了,不过你以为接下来的生活就会安稳了吗?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莎拉生孩子的时候,维克托居然躲在医院储物间和自己的粉丝啪啪啪……

随着维克托越来越有名气,挣了不少钱,夫妻俩搬进了豪宅,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然而夫妻之间的关系,似乎随着财富的增多而变得疏远了。

他频繁的外出宣传新书,她整日呆在家中百无聊赖,两人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维克托觉得她变得无趣了,两人爆发了无尽的争吵

因为害怕丈夫会因此离开,莎拉开始靠毒品来维持激情,她回到了从前活力四射的样子,夫妻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他们会一起蹦迪,还时不时的和朋友聚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再次发生逆转。莎拉变老了,却浑身散发着成熟女人的魅力,更优雅也更美丽。

而维克托却面临着一个无数男人都为之焦虑的问题——秃头,他逐渐变成大腹便便的中老年人,写作灵感也日益枯竭。

维克托越来越没有名气,他开始像他母亲一样酗酒,对莎拉的行踪充满猜忌,无时不刻不在怀疑她出轨了。

在莎拉的生日那天,他干脆花钱召了一个男妓,还非要亲眼看着莎拉跟小狼狗不可描述。

可以,这真的很法国人。

这次莎拉算是彻底被气到了,她提出离婚,并很快改嫁给了一个IT公司的大老板。

维克托恋恋不舍的想要挽回莎拉,他花了五年时间写了一本小说来描述他和莎拉的这段恋情,这也确实奏效了。

小说成为世界畅销,莎拉也被感动的愿意回到他身边。

她坐在她新任丈夫的房子里,笑着对他说“来吧!”,两人再次牵着手私奔,一如当年热恋时的模样

不过故事并没有就这样结束,影片最开始莎拉就抛出过一个问题:是她杀了自己的丈夫吗?

除了这个疑点,结尾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大反转,这里报姐就不跟你们剧透了。

有许多人说,这是一部让人细思恐极的恐婚电影

维克托的一生其实都是在莎拉的控制之下,他在一开始就担心他会被莎拉“阉割”,失去了自我,然而最终也确实是这样。

在这段女强男弱的关系里,是莎拉塑造了那个身为作家的维克托,也是莎拉的举动在主导着两人关系的亲疏。

但是也不可否认,莎拉是深爱着维克托的,并且为了这份爱,她不断退让:她忍受他烂到爆的床技,她对他的不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为他放弃了学业。

“二十年来,我一直担心他会离开我,

是这种担忧让我爱他这么久 。”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场婚姻其实也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

有时莎拉是光芒四射的那个才女,维克托则是落魄作家;有时她又是游手好闲的无业主妇,他则是功成名就的大人物。

两人的关系就像是跷跷板,此消彼长,永远达不到平衡。

总是会有一方,需要努力的追上另一方的脚步。

厌倦、争吵、恐惧、猜忌、和好,周而复始。

到了最后,到底是控制与被控制,还是势均力敌,这都不重要了。

因为这就是婚姻该有的模样啊。

 3 ) 爱情是一种幻觉

不知不觉整个五月就这样过去了,我没有更新,两份工作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每天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挤不出空隙,感觉高估了自己。

我负责运营的其中一个号,定位特别垂直小众,领导可以说完全不重视,以往的历任编辑也大多敷衍了事,在我入职之前,阅读从未上万。上个月,我在这个号上写出了一篇10w+的文章,忍不住为自己鼓掌。

员工大会上我拿到了奖金,被热切的HR敦促发表“得奖感言”,我只说了一句,“好好干吧”,同时在心里默默觉得“在座各位都是垃圾”。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是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心思,支撑着人继续做自己在做的事情。

言归正传,今天主要是向大家推荐我最近看的一部电影。

《阿德尔曼夫妇》,豆瓣评分8.7

虽然被很多电影公众号冠以“年度最佳爱情片”“45年相爱相杀”“法国人的爱与性”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这部电影到现在标记“看过”的,还是不足3000人,也许大家都很忙吧。

看完之后,我花了很长时间来想,到底应该怎样形容这部电影,但说实话,我到现在也没想出来,所以只能竭尽所能,描述我观看时及观看后的感觉了。

电影的开头是一场葬礼,棺材里躺着的是一位著名作家,许多不相干的人为他痛哭流涕,曾与他共度大半生的前妻却面无表情。

一位传记作者找到前妻,想从侧面了解这位作家的传奇生涯,却从前妻口中,得知了一个又一个足以惊动世人的大秘密。

(从这里开始会有大量剧透)

如果把影片剧情上的一些关键词,用时下流行的网络小编语气罗列出来,应该可以说是相当有噱头、有看点了,拍网大一定赚钱。

“女子为追求心上人,竟勾引男方亲哥哥”

“妻子分娩,他竟然在和别的女人啪啪啪”

“担忧丈夫对自己失去兴趣,她在孕期染上毒瘾”

“作家写书影射生母,逼亲妈跳楼自杀”

……

那些整天把“三观”挂在嘴边的人,估计看不完全片,就会七窍流血原地爆炸。

你可以说这部电影堆砌了一段情感的多种可能,也可以说爱情本身就是一种幻觉,很多时候与所谓的“真实”毫无关联,我更倾向于后一种。

女主形容自己第一次见到男主时,觉得他身上“散发一种天然的魅力”。

而在我这个观众眼里,对方只不过是个不成器的、头发乱糟糟的、自以为是的、喝醉了的文学青年,女主对他完全是“色迷心窍”。

男主初识女主时,告诉朋友自己觉得她“太高”,“太懂文学”,向心理医生透露,她的强大会“削弱自己的男性特征”,不愿和她产生太多交集。

所以一开始,这是一段看起来女主占下风的关系,而女主一点一点征服男主的过程,在这部章节体的电影中,占了十四章(含尾声)中四章的篇幅。

为了得到男主,她的策略包括吻男主的朋友、睡男主的哥哥、顶撞男主的父母、忍受男主糟糕的床技、以要带男友见父母为由挤走男友的炮友……几乎是连哄带骗才当上男主的正牌女友。

当然了,这些策略说起来也都是营造某种幻觉,假装“我没那么在乎你”,假装“我很有趣,而且是你喜欢的那种有趣”。

好不容易忍辱负重上位,凭借自己的才华扶持男友登上作家圈一把手,却依然要面对男主的水性杨花拈花惹草。

自己生头胎时,她的丈夫却在和书迷乱搞。

以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子就会好过,男主却开始嫌她“无趣”。

女主回忆,自己是因为“一直担心他会离开自己,所以爱了他很久”,也是这种对方比自己优越的“幻觉”,支撑着她忍受他不堪的一切。

斗转星移,权力关系倒置,男人开始显老,女人却越发气质出众。这个心理上从未断奶的大龄儿童,开始嫉妒妻子的美貌,阴阳怪气地为妻子准备了一份“生日礼物”……

也许所有的幻觉都在这一刻崩塌,那个曾粗鲁地挂断她电话的英俊男子,用丝巾蒙住她双眼领她共舞的浪漫爱人,早就在时光里灰飞烟灭了,虽然我们往往只能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但当现实非要踩在你脸上时,好像除了转身离开也无计可施。

然而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远远没有。

片子我是上周五看的,刚结束了一周的两份工作,困得要死,原本只是想随便看点什么放松放松,所以挑了新出资源的片子里豆瓣评分比较高的一部。两个小时的时长,我有很多次想暂停去眯一会儿,却被峰回路转的剧情走向勾着,一边打哈欠一边往下看,一直到片尾曲播完。

托两位主创的福(影片的男主也是这部电影的导演,他和女主共同完成了剧本),在关于这部电影的某一种幻觉中,这个故事是活的,而我是死物,在那两小时里,时间只从我身边经过,并不会产生任何后果。

写这篇文章花了我两小时的时间,和电影的时长差不多。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了我关于这部电影观感的形容,当然,也有可能是另一种幻觉。

想象你一点一点地往气球里灌水,直到某一个节点,气球里的水超过了乳胶伸展的极限,气球爆炸,水花滋啦溅你一身,然后你把气球拎起来,看到里面还有残存的水,顺着你的手流下来,然后想象你就是那个气球。

我贫瘠的语言无法到位地描述这种平缓累积之后突然释放的震撼,也许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也没办法。

回头想想,女主在回忆过往时,明显有意向传记作家粉饰了一开始自己完全处于下风的那一段,也许是为了在外人面前保留一点尊严,也许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过一点。

明明是对方只想来个一夜情,却非说成是“一见钟情”。

明明是对方还没来得及脱裤子就醉得不省人事,却说成是“你要学会抵抗男人的兽性”。

男人死了,他们的关系当然也荡然无存,但这些幻觉留了下来,而且也许比当时要更令人着迷。

然而对于传记作者来说,这次对话中出现的众多“大新闻”里,最具有爆炸性的并不是大作家的淫乱性事,而是那些为他赢得巨大声望的作品,作者另有其人,甚至连让他一战成名的获奖作品、他的名字,都有弄虚作假之嫌,人们眼中的大作家,也不过是一种集体幻觉。

“我跟你说的这些,你一个字都不能写,就算写了我也会否认”,选择性地抖完包袱之后,阿德尔曼夫人轻松地说。

“可读者有权利知道真相!”传记作者抗议道。

“读者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需要一个读者,那就是我爱的男人”。

在我看来,这不是什么女权电影,也不是什么情感大戏,而是在讲述一个牛逼的人如何从容不迫地和她的幻想、和她触手可及的世界相处。她的真实是唯一的真实,她的幻想与他人的幻想完全无关,这种高度提炼的从容不迫使女主莎拉这个角色几乎带有一种传奇性。

我并不想评论她的价值观或是选择,借由这部电影“看”这个角色,已经给我极大的满足感,也许还滋生出了一些瞻仰般的崇敬。其实要我说,在这段看起来是“倒追加倒贴”的关系里,女主比男主实在强太多,《阿德尔曼夫妇》的片名,“妇”应该摆在“夫”前面。

如果爱情本身就是一种幻觉,那么爱情的美好程度、强烈程度,跟构建这种幻觉的人的幻想能力必然是直接挂钩的,更唯心一点来说,你允许自己多纯粹,你的爱情就会有多纯粹,生活、工作也是一样。

说起来,最近炒得很火热的崔永元手撕范冰冰事件,也给我类似的感觉。

我小时候也许也崇拜过这个一脸坏笑的叔叔,听说他后来过得很惨,但只在近期尝试炮制热点文章时,才仔细看了他过去和现在的一些事。

“我就是要公报私仇,我不想当什么民族脊梁,我就想当个好丈夫,好爸爸”,且不论他的做法正当与否,我也无意站队,只是相比对得起xx对得起x,对得起自己的人,更让我佩服。

《阿德尔曼夫妇》的最后,传记作者问莎拉,“既然你不让我写,又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么多?”

“因为想知道真相的人,都很努力啊”,她有所保留的“爆料”,是一种倾诉,或是一种施舍,再或者,只是无所谓,也都是别人的难题了。

自我的极致,是既能内心强大到足够应对所有质疑,又能在能力范围之内只做能说服自己的事。

与诸君共勉,晚安。

如果这部电影被我形容得不好看了,请原谅我,因为真的很好看。

要资源可关注“电影渣”,后台回复片名吧。

 4 ) 这虚实相生的生活

(文/杨时旸)

作家维克托·阿德尔曼创作了一本又一本书,而他的妻子莎拉创作了他——某种程度上说,维克托,这位功成名就、熠熠闪烁的文学明星其实是莎拉的作品,终其一生,她都在修正、斧凿、规整自己的丈夫,把他从一文不名推上盛名巅峰,在他一次又一次失控的时刻将他拽回轨道,而这一切,外界并不知情。《阿德尔曼夫妇》弥散一种神秘魔力,讲琐碎日常,讲夫妻一生,讲一位作家的波峰波谷,讲青春年少和野心,讲暮色将至与死亡,它在看似平缓的叙述中,一直牵引观众,把平凡都幻化成奇绝,然后又让人们从奇绝和耸动中看到普遍的生活真相,所有人的爱情或许都能从中找到对标的时刻。

这部法国电影使用了一种经典的叙述模式,记者的来访和莎拉的倾诉,故事在当下的对话中展开,回溯了过往的一生,而这场对话是在维克托的葬礼之后,于他的书房进行的。这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反差,门外都是慕名而来的宾客,说着虚妄的致辞,祭奠一个被维系起来的著名符号,而屋内,却进行着一场彻底剥落人设的对话,打掉了所有光环、包装与虚名,显露出的真相让记者瞠目结舌。《阿德尔曼夫妇》是一个爱情故事,从两个浪荡青年在酒吧相遇开始,历经试探、相爱、婚姻与撕扯,共同面对现实生活的窘迫、成功带来的眩晕、激情退却后的厌倦以及难以舍却的相濡以沫。

正是因为作家的设定,让这个故事生出了别样的光彩。通过这个身份得以探讨了真实与虚构,而这一点正是这部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里所说的真实和虚构有多重指涉,首先,有关维克托创作的小说内部的状况,他书写了一个犹太人的故事,作为非犹太人故意启用了一个犹太人的笔名,以此获得盛名,在此之后,所写的故事也都虚虚实实环绕自己的家庭成员和现实生活,在收获财富和名望的同时也把有些人的人生推向了死角。第二层,有关于维尔托自身身份。在莎拉对记者的讲述中,直到最后,一切似乎都已经显露无疑,那些杰作其实都由莎拉悉心编辑和改写过,没有她的默默润色,维克托的作品不知道是否会获得如此成功,而时至他暮年时拿出的作品,甚至都是莎拉所写,只不过署了维克托的名字,彼时,维克托已经时而清晰时而糊涂,忘记自己写过那些草稿又漏掉了哪些笔记,他稀里糊涂地将妻子递过来的手稿付梓出版。一切都混沌起来,他的名望中有多少真实又有多少虚构?而这些真假参半之中是否涉及道德,关乎欺骗?而第三层,则从具体的维尔托与莎拉的故事中蔓延出去,指向了所有人的生活。我们都在生活中扮演几重形象,职场中,生活里,家人眼中,朋友心里,还有,只有我们自己知晓的时刻,那些秘而不宣的角落,而这些形象有些维系了一生,有些被中途撞破,而这一切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出于需要而自我虚构的?当然,还有一层,关于维克托死亡时刻的叙述,在众人心中,这位神志不清的老人在散步时意外坠崖,终此一生,但在莎拉的讲述中,是她有意没有阻拦,甚至鼓励他继续向悬崖边走去,这到底是出于爱意让维克托得以解脱,还是出于多年来积攒的厌弃?而有关这死亡一瞬的叙述,甚至对于他们一生的叙述又是否可靠呢?如果说,莎拉在此之前就默默虚构故事,她的讲述中到底哪些是真实的回忆,哪些又是玩笑般地虚构呢?这一切都成为了一场叙事圈套。

当一切讲述完成,那位记者在暮色四合中面对幽微灯下的莎拉,他的形象几乎成为了每一位观看者的缩影,震惊、拒斥、惶惑、理解、释然,这心理过程其实是从旁观者到代入自身经验的过程。当被带领着纵览一生,似乎区隔到底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构已经无关紧要,这宏大的混沌感才是生活的本真。

这故事从爱情出发,一步步闯进宽阔又纵深的生活,看起来洞悉一切的作家其实不过也在迷途,而旁人以为的追随者其实才是清醒的引航员,从这个意义上说,莎拉是一位“元作家”,把丈夫的肉身与精神,才华与愤怒,希冀与绝望,以及对于生活的所有体验都化作了自己的素材,她把一生变成了一次漫长而沉郁的创作,吞吐狂喜和悲伤、告别与死亡。

 5 ) 一部有灵魂的爱情片

本片是写实风格的电影,丰富的细节流露着真实的情感,浪漫极了,几乎写尽了爱情。 记忆很容易流逝,当莎拉深情地说:多希望看到从前的你,那该多好啊!每次都能和他(她)再重来一遍,应该就是爱情不灭的真理了吧。 正如势均力敌才会相爱相杀,而相濡以沫是智慧,根本不是爱情。 莎拉是古典文学博士,维克托也是得到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奖)的。影片中莎拉的智慧在于看见了维克托的简单,而不只是才华。 至于30页手稿,可能表达的是彼此看见了对方,也因为同频,才将两人维系了一生。 遇见真正的爱人,会激发出一种想用整个人生去探索彼此的激情,发掘自己究竟爱什么,为什么爱他,爱他的什么...有意思的是,如果自己也不全明白为什么的话,这种吸引力会延续终身。 当对方是爱的本身时,才可能遇见爱情(看电影时一直纳闷,怎么导演这么了解女性,原来男女主角都是该片的编剧)。 有了婚姻的约束,爱情密度的维系则更需要本能或灵魂深处的力量。而且在婚姻场景中,爱的各种表达方式,也是需要通过不断升华去感悟的。 维克托在刚认识莎拉时怕被阉割的桥段,是符合法国独立女性的女权价值取向的。是智慧式的融入,还是阉割式的榨取,就是本片灵魂的样子,而另外一种模式则像《消失的爱人》。 当下主流的爱,其实就是别人来爱自己。而真正的爱是需要有能力输出的。如果在心理、思维都不具备独立性,也只能嗷嗷待哺了。还好,爱本来也是需要学习的。 女人是活在回忆中的,当维克多连名字都记不起来的时候,对莎拉来说他已经离去。接下来的一幕,也是影片的巅峰,浪漫到达了极致…… 当带着最爱的人的鼓励与陪伴,踏向终点,该有多幸福! 而独占最爱的人的信任与记忆,到永远、到唯一该有多满足呢! 男人真爱的表达为升华,女人真爱的表达为融合,因为吸引的本质如此。 戛然而止的收尾密度太低,只是激发了人思维中的自然完成系统,而本片却未入俗套。 最后,爱情中男人主动是一种假象,女人才是真正的猎手……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影评,欢迎大家指正。

 6 ) 性爱与女权

一部颠覆我三观的影片,从时间线上讲述了男女主角长达几十年的爱情。用女主视角来写两个人从一见钟情到恋爱到结婚生子到暮年的故事。带有浪漫主义的同时极具女权主义,导演将性与爱完全剥离开讲,最后影片的反转也是令我措手不及,引发深思。女主身为犹太人,是非常聪明的人,爱情中身为智者,她希望完全掌控男主,一但发现男主逐渐脱离她的控制,她就会利用其他的事情重新掌握主动权。到最后,甚至男主连自己的死亡都决定不了,而女主永远站在上帝视角,站在制高点上,看她自己这一生所做的成功结果。

 短评

作为法国的通俗片类型,随随便便聊得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莫迪亚诺,布莱希特,索尔贝娄……我们的电影怎么办?

3分钟前
  • 蟹眠眠
  • 推荐

虽然是三流小说的质地,但抵不住时间是翻云覆雨的手,万语千言尽在不言中。法国人当真是用一种理解政治的方式面对爱情,时刻开战,永不放弃,全情投入,保持体面。

4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女权个几把啊女权。“长久”是两个蠢人或两个智者之间才能发生的事。我不认为一个聪明人会热爱一个蠢蛋,终生与之纠缠不休。就像你不会爱上大猩猩一样,物种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女主和男主蠢得势均力敌。而真正的女权,是精神和人格的独立,不是花一辈子工夫控制一个蠢男人,把他当玩具,而是远离他,去度过自己有意义和价值的一生。这种所谓的对“两性政治”的阐释,还停留在“欢喜冤家”“亲密敌人”的抖机灵层面,毫无新意。

8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结束后前排的情侣热吻三分钟 边上的monsieur也深情地吻了他的madame

9分钟前
  • 墨鱼
  • 力荐

维克托两次和莎拉在一起都是在莎拉和别的男的在一起之后,嫉妒心作祟。莎拉可以因为维克托觉得自己变得无趣了而彻底改变生活方式,反过来维克托却做不到。这么一个男的,莎拉还默默在背后支撑他的事业几十年…如果这是爱,那爱真的是荒诞的。但还是荒诞不过婚姻,现实版的恐怖片。

11分钟前
  • 懒躺乱翻书
  • 还行

维克多是萨拉的作品

15分钟前
  • 路c
  • 力荐

一部严肃讨论脱发与婚姻关系的电影,尤其最后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你有考虑过植发吗?虽然贵,但值得。

18分钟前
  • 朱熠
  • 推荐

这才是「你一生的故事」,用坚韧和耐心,用深情和冷酷,用漫长的告别,诠释什么叫做爱情;为了那个人,我可以蒙上眼睛不顾脚底悬崖,可以全身毛孔张开只等他来接我再次奔逃,可以消耗掉自身所有能量,可以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他的文字;无数峰回运转,结尾「真相」还重要吗。

2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大多数人只在乎成名,而我喜欢秘密。”与读者无关,她用一点幽默和想象力,去为她唯一的读者、她爱的人写下一生的故事。深情、浪漫、狡黠,还有法式文学闲聊,两个极有魅力的人物。作为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太棒了!

25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女主角在片末最后几分钟的揭秘也没有知道男主是导演给我的冲击大…

29分钟前
  • 圆山中庸
  • 推荐

竟然是导演处女作?真·才气逼人。整个气质是诙谐、浪漫、狡黠的,意趣盎然却并不肤浅,点点滴滴都在揭示爱的深刻与复杂。关于我们的事他们统统都猜错,照理说这结尾是该毛骨悚然一下的,我却悲伤地嗨了起来。浓郁的长篇小说味儿,各种文学梗玩儿得溜溜的。女主角太正!秃顶会会员必看【喂】

30分钟前
  • 某四
  • 力荐

这个电影各个年龄段的妆简直润物细无声,法国化妆技术这么牛逼吗

31分钟前
  • 毛病小精灵
  • 推荐

持久的爱,只属于一个智者和一个蠢货。

34分钟前
  • Dao里个Dao
  • 力荐

最后几章,反转层层,情至深则爱无言。哪怕爱人不在,将爱情与回忆留在书本里发酵,哪怕无法辨识爱人面庞,像第一次见面时那样。说了无数次再见,像下次重逢时那样。只是目送他,将回忆留在最美好的时刻,霎时间泪如泉涌。黑莫迪亚诺和萨冈我还是不厚道地笑了。。。

39分钟前
  • Deepsea Baby
  • 力荐

在才能上,在爱情上,都被这个女人超越了。她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在谎言、秘密之上,堆积起了只有自己和丈夫的秘密城堡。比起妻子,丈夫简直进化的不完全,太过于脆弱又感性了。但她也说了,这个男孩很简单,是我需要的。

41分钟前
  • 纯Jun
  • 力荐

比起《阿德尔曼夫妇》,《魅影缝匠》就是一坨SHI

42分钟前
  • 桥本夏人🍤
  • 力荐

男主 一辈子到底有几天是清醒的啊

44分钟前
  • 大 蜹 蜹
  • 推荐

尼古拉斯·贝多斯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十分惊喜!当你以为这是一对高知夫妇的复古又浪漫的爱情回忆录时,错!看到结尾你以为是哈内克的《爱》式的绝望的爱意,错!最后五分钟告诉你,其实这是文学版的范霍文的《她》式的角色转换!莫迪亚诺等作家梗神吐槽,甚至还要吃勒克莱齐奥的醋哈哈好的

45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这地球上估计真找不到第二个像法国人那样,清醒的时候把性和爱剥离得如此哲学,晕厥的时候把爱和性馄饨的如此艺术。一面如胶似漆的云雨,一面针锋相对的撕扯,高潮的时候都夹杂着兽性的原始和人性的光辉。词穷了,真的不知道还能怎么形容~

5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很聒噪的一部电影,基本不是关于作家,而是关于他的妻子,当然故事是出自她的口。片中有鼓励吸毒的嫌疑,没吸毒生的娃是傻的,吸毒生的娃是正常的;粉饰了一生的爱情和婚姻,谋杀了老年痴呆的作家,最后还不忘告诉观众一切成就都是妻子做幕后写手斩获的,好吧作家死了你怎么说都行。可怜那个心理医生。

51分钟前
  • 瑶瑶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