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

爱情片法国2017

主演:路易·加瑞尔,斯塔西·马汀,贝热尼丝·贝乔,米沙·莱斯科特,格莱高利·嘉德波瓦,费利克斯·基赛勒,亚瑟·欧瑟,马克·弗赖兹,霍曼·顾皮勒,让-皮埃尔·莫基,圭多·卡普里诺

导演:米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

 剧照

敬畏 剧照 NO.1敬畏 剧照 NO.2敬畏 剧照 NO.3敬畏 剧照 NO.4敬畏 剧照 NO.5敬畏 剧照 NO.6敬畏 剧照 NO.13敬畏 剧照 NO.14敬畏 剧照 NO.15敬畏 剧照 NO.16敬畏 剧照 NO.17敬畏 剧照 NO.18敬畏 剧照 NO.19敬畏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30 12:24

详细剧情

  影片由奥斯卡最佳影片《艺术家》的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执导,聚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影坛,要讲述戈达尔和女作家/演员安妮·维亚泽姆斯基之间真实的爱情故事,由路易斯·加瑞尔出演五月风暴时期的戈达尔。

 长篇影评

 1 ) 非要什么标题

你想像电影一样是不同的,你会搭错车,进食,购物,没有旁白,但是如果你爱我,一切就不一样了。

真写意,记者招待会都是在山林风谷中。

短发与毛毡帽

我觉得他们只是不接纳我,但我本来就只是一个报复自我的物化。

我想象捧着一束花,呆呆的看,但我并不知该放到哪里。想着早起的哀怨,也不过如此罢了。

世人的尴尬境地放到哪里,纵是旁观者

自己开心和丈夫一起苦闷?独自抛下逃跑对吗?

今天不太顺利,坐下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上文第一句,背后好像是几个法国人,椅子靠背很松,倾斜度很高,试图调整未果,身后女人不久后换了位置。我不是一直是一个把不舒服扼杀在摇篮的人吗?奇怪。

 2 ) 重要的是我们在敬畏号上,而不是结果

革命从来不是抽象的东西,但艺术却是高度概括性的存在。

艺术家真的能逃过政治化的命运吗?或者说政治化后的艺术是不是只能成为一种propaganda?看完Le Redoutable,我不禁想起这个话题。不是什么新颖的题目,但在这部影片里,则成了一切的始与终。

“不选择政治,也是一种政治化的态度,”电影中的戈达尔如是说,一语击中要害。要么选择政治,要么选择电影,要么用创作取代革命,要么用革命取代创作,这在如今是多么可笑的观点,在六十年代的巴黎,甚至世界,却是那么强有力的表达。无论合理与否,那是一种态势,一种急于改变一切的热忱。每个人都被卷入,没有局外人,要么左脚穿鞋,要么右脚穿鞋,可最终我们渴望的或许不过是赤脚。我喜欢这个关于革命的比喻,幽默,顽皮又不过分傲慢。

戈达尔个人艺术生命的转折点是以一种大多数艺术人难以理解的方式进行的,他想要使艺术成为真正革命性的东西,不为任何阶层说话,不代表任何一派,因此他才那么欣赏发动运动的学生身上的那股子年轻的热情。“值得赞美的是学生运动,是运动,不是学生,”这句话由戈达尔说出来,恰如其分。最终他自己杀死了那个从前的戈达尔,却忠于了自己,虽然这个站在“敬畏者”号上的自己显得尖酸、刻薄、冷漠而且愚蠢。但是深彻地了解自己的愚蠢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

然而,戈达尔绞尽脑汁想要摆脱的阶级身份却是他无法抗拒的,在那个凡事都需要划分阵营的年代,你不可能做一个旁观者,你的生活不是拍电影,没有人会为你念旁白,被误解似乎是正当的,也应该习以为常,电影中每次戈达尔眼镜摔碎都是他在革命中尴尬身份的暗示。他所热爱的学生们鄙视他,觉得他是敌人,而戈达尔自己既无法认同以前自己所属的那个肤浅愚昧傲慢无知的中产阶层,却也根本不理解工人阶级为何物,他成了被孤立的人,成了那个真正“赤脚”的人。他的革命注定不同寻常,因为他即背离了原先的群体,也无法适应新的集体。他终究还是一个浮浅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罢了。他把自己置于两者的夹缝之间,既不能往前,也不能后退。这样的身份尴尬性似乎是知识分子在革命中最容易形成的状态,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托马斯·曼《魔山》中的汉斯·卡斯托尔普多多少少都有与这部影片中塑造的戈达尔相似的地方。

而我们也都知道,戈达尔对自己艺术的改造注定是会失败的。这种改造是杜绝私欲的,要求人成为一个圣人,去关切那些苦难中的人民,人民不获救,所有人都没有资格享乐,更不容许逃避和自我麻痹。回想中国当时的现实,所谓权力斗争不过存在于权力内部,而那些无数被鼓动的人,则更多的是相信了、迷醉在了这个“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不愚昧肤浅、不自私自利的人”理想里。

戈达尔在寻求摆脱一种对主流政治的媚俗的同时,却被另一种激进的构想吸引了。当时谁也不知道革命会不会成功,有的人敢于以行动呼应他们内心真实信仰的更好的可能,有些人却也因此备受伤害,但更多的人对此嗤之以鼻。结果是这场革命忽视了人性的幽微之处,忽视了绝对民主带来的暴力和对知识的践踏,但它行进过程中的生命力和抗争精神,那种不满足于现状的的反叛者的勇气却值得敬畏。这也便是影片最后一幕戈达尔拍摄《东风》所表达的观点。

无论是艺术还是社会,在“敬畏者”号上,便意味着永远执着于改变和挑战现有的格局,为了更好。这是出于好的意图和正当的目的,无论事实证明它是对是错,是有效还是无效,都不能掩埋运动本身所揭示的东西。

而当我们回到艺术本身,或许摆脱政治性是可能的,因为惠特曼、T.S.艾略特、庞德,甚至艾伦·金斯堡都这样做了,用纯自由的文本,不让语境代替语境。但是他们本身却无可避免地卷入政治中,即使政治不认同他们,他们也无法回避,这同样也可以用来解读Le Redoutable中的戈达尔。

片中还有几个亮点值得提及。戈达尔、安妮一行人乘车从康城返回巴黎途中的争吵配上欢乐的背景音乐,讽刺效果一流,戈达尔在革命中身份的尴尬性再次凸显。而戈达尔回到巴黎后,突然的反色调的处理和背景中不断卡顿在最后几个音的肖邦夜曲,则像是一场冰冷的自我透视,使狂热瞬间冻结沉淀,效果类似于自我审视。

 3 ) 谈不上致敬,只是让你更了解戈达尔

1968年2月的某日,戴高乐的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宣布解雇法国电影资料馆创始人亨利· 朗格卢瓦馆长的职务。当天晚上的《电影手册》杂志社接到了数百份反对这一举动的抗议,这场怒火很快燃烧到了整个电影、娱乐和文化界。从法国到美国,从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再到希区柯克,全球的电影人在这一刻互联,来声援这位伟大的“电影国际主义”者。朗格卢瓦所代表的是电影的精神,美国电影协会随即宣布支持这位世界上第一个电影档案家,并声称如果不恢复他的职务,美国八大电影公司将停止向法国输送影片。有关电影的抗议也不再仅仅是电影人的专利,索邦大学的学生最先聚集,抗议随后迅速的延续到了全法各地。那一年,全球的电影人宣布抵制“戛纳电影节”,而那一年的戛纳电影节也在开幕仅仅九天之后,就仓促结束。 而在今年5月20日的戛纳,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新作《敬畏》在电影宫举办媒体首映。这部回忆1968年戈达尔和他当时的妻子安妮的影片在首映前也因为“恐袭”的威胁而推迟将近50分钟。当一九六八年五月的精神重回戛纳电影宫的时候,电影宫似乎还没有做好迎接它的准备。 《敬畏》以戈达尔前妻安妮-维亚泽姆斯基所写的《一年以后》这部书为蓝本来讲述戈达尔,书中的故事发生在1967至1970年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戈达尔经历了五月风暴、《中国姑娘》的拍摄、“维尔托夫”电影小组的成立以及与安妮恋情的终结等等。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2012年凭借 《艺术家》拿下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敬畏》是他再一次去将镜头对向大师的作品。而与其它回忆录式和致敬式电影不同的是,《敬畏》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喜剧的元素。《敬畏》并不是一部向戈达尔的致敬,而是一部喜剧电影。电影通过玩弄众多戈达尔的经典语录和他标志性的特征来达到喜剧的效果。而在美学上,也神似戈达尔的《轻蔑》,无论是话痨式的戈达尔、或是戈达尔与安妮之间的关系还是整个影片的剪辑节奏。 影片首先展现的是一个固执的戈达尔,五月风暴以后的戈达尔坚持电影的集体创作应服务于政治诉求,他的观点渐渐与身边的所有人背道而驰。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幕,戛纳电影节流产以后,戈达尔在返回巴黎的车上与六名乘客就电影的意义和作用而唇枪舌剑。面对所有人的不认可,戈达尔开始憎恨除了他妻子之外的所有人,甚至开始否定雷诺阿、弗朗茨-朗、约翰-福特这样的电影大师。戈达尔反对越南战争,关注巴勒斯坦。然而,当坚守五月精神的戈达尔试图走进革命的学生之中时,他却一次次被学生们所抛弃。最初是因为他被认作是美国消费主义的代言人,接着他的今天的“犹太人”是昨天的“纳粹”的言论又引起了全场的轩然大波。 电影的第二条的线索是戈达尔与前妻安妮-维兹曼斯基的私人生活。艺术家的私人生活一直是众多导演所关注的题材,从塔可夫斯基的《乡愁》到费里尼的《八部半》再到安东尼奥尼的《放大》,无一不外的展现了艺术家在面对所爱他们的爱人时不羁的态度。《敬畏》同样展现了戈达尔面对安娜时艺术家式的作风,电影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走向终结,而艺术同样无法拯救他们的爱情。直到安妮答应意大利导演费里尼去拍片的那一刻,戈达尔才恍然大悟。之后,戈达尔试图在酒店中自杀,幸好安妮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不幸的发生。 回溯戈达尔的生平,在五月风暴以后直至七十年代末这些年间,戈达尔试图将社会运动思想注入到电影当中。他与高林一起成立了“维尔托夫”电影小组,在这期间,戈达尔制作了一系列政治题材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也诞生了像《一切安好》这样优秀的作品。回看戈达尔的过去,他像是一个复杂而让人无法捉摸的未知体,但谁都无法否认他对电影所造成的影响。 原载:凤凰网娱乐 http://ent.ifeng.com/a/20170523/42936825_0.shtml

 4 ) 高达的命怎么就不能革了?

(又是因为短评下不下了只好写在长评区了,算不上影评,几句碎碎念而已)

1. 好像不踩两脚这个片子显不出自己看过戈达尔哈~~我自己带着并不高的预期,看完倒是有点喜欢上这片子了,它拍出了长久以来我对戈达尔的一个直观印象:革命在他那还就是请客吃饭,就是一边喝着咖啡抽着烟,一边跟漂亮姑娘吹出的牛逼。同时它也拍出了我对戈达尔的一个终极疑问:假如疙瘩觉得别人都是傻逼,那有没有可能他自己也是个傻逼尼?或者客气点说,他也有犯傻逼的地方和时候?

2. 这片子有简化、矮化、庸俗化的倾向吗?就算有,那又怎样呢?耍一耍疙瘩当年玩过的小伎俩,那又如何呢?渎神了?不管戈达尔自己乐不乐意、承不承认,他已经被摆在神坛上供起来很久了,用(至少那个时期)戈达尔会用的语气说,他戈达尔的命怎么就不能革了?

3. 看到(路易·加瑞尔扮演的)戈达尔一脸疑惑地抱怨中国那边居然讨厌《中国姑娘》,说我拍得一坨翔,天知道我笑得有多开心~

4. 我特别好奇,疙瘩本人宅在瑞士的家里,有没有看过这片子呢?这片子以后要是能出戈达尔的评论音轨,那绝对无敌。

5. 我原以为斯塔西·马汀的肉体是全片唯一的精华,看完之后要改口说那只是最精华的部分而已了。我的天哪她也太好看了,不禁遐想在大银幕上观看这么标致的肉体是什么效果——IMAX最好,对了,高达对IMAX会作何评论?好奇 again。

 5 ) 用电影杀死“戈达尔”!这太“让-吕克”了!

电影分两种,让-吕克·戈达尔之前的,以及之后的。

作为法国新浪潮的鼻祖、旗手,戈达尔开创新的电影形式,甚至可以说,他创造了一种电影类型——就叫戈达尔片。


戈达尔的电影形似散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把三类传统影片做了富有个性的结合,外加一些他特有的小花招,以强化叙事效果,形成风格。

1968年,震动欧洲的五月风暴开始时,语言学、符号学大师罗兰·巴特为声援学生运动曾说:“如果我们不能颠覆社会秩序,那么就让我们颠覆语言秩序吧。”

年轻的戈达尔作为新浪潮的开山鼻祖之一,相应了这次颠覆号召,他对电影语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使用大量跳接、省略、拼贴、嵌套、浅化场面调度,致敬默片、音画错位、不规则的灯光使用等让他的影片一下子把电影从叙事到结构、元素都急速带入到了全新的领域。


《精疲力竭》和《轻蔑》两部影片仿佛新的电影《圣经》让戈达尔红遍欧美,震动影坛。

天才、智者、大师等美誉纷沓而至。

日后,他与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共同创立了引领电影新浪潮的《电影手册》,强调“个人影像风格”或“视听语言方式”,提倡电影“作者论”,对欧美电影发展影响至今。

作为享誉世界的大师,你能想象现实生活中的戈达尔形象吗?


醉心于书籍文本,遨游哲学幻境,博古通今,温文尔雅?

扶着镜框,桀骜不驯的把弄着手中的摄像机,暴君般的指挥着演员?

NO!

最近有部极具韵味,又恶趣味十足的怪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戈达尔。

致敬满满,却又嘲讽不断,就连片名都不竭余力的调侃——

《敬畏》(对照戈达尔的影片《轻蔑》)!


《敬畏》(Le Redoutable)?!

敬畏谁,敬畏什么,片名叫做《敬畏》,可全片却是对戈达尔在1968年那段生活和思想,包括婚姻生活的全盘否定与质疑。

正话反说,影片表现的就是一个从敬畏到轻蔑的过程。

用一个又一个愚蠢的戈达尔形象,分离戈达尔的本我和超我,让观众看到一个作者论下自我的戈达尔。


《敬畏》讲述了戈达尔沉迷左倾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深受阿尔都塞霸权理论影响,积极参与五月风暴的经历。

现实中,他和自己的电影缪斯,妻子安娜·卡里娜刚刚离婚。

随后,戈达尔拍出了带有自传隐喻的影片《轻蔑》,该片描述了年轻的导演和新婚妻子去拍摄电影的过程中,从热恋到厌恶,最后离婚的故事。


而这部《敬畏》无疑是对那段戈达尔过往的高度提炼和延伸。

在《敬畏》中,主线故事是戈达尔和19岁的新婚妻子安妮之间感情的起起落落,最后戈达尔以自杀未遂宣布了两人关系的彻底崩裂。

影片一开始,展现了两人感情的甜蜜,眼神中全是爱意,安妮更是把戈达尔看作偶像,敬他为神。


可当五月风暴越演越烈,戈达尔陷入批判一切的精神迷宫,不停参与极端的革命活动后,两人的关系生出间隙。


敬畏感逐渐消散,轻蔑之心不断膨胀。

《敬畏》中,通过呈现两人的爱情始末,把戈达尔塑造成了一位极度自我,傲慢无礼,同时又懦弱,爱猜忌的“小媳妇”形象。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所谓的革命中,戈达尔极为矛盾。

在他看来,新就是年轻人,那些学生思潮是他的最爱,面对学生的指责他唯唯诺诺,即使有人嘲讽他的电影是资本主义的垃圾,他也全盘接受。

而面对权威,老人时,他时分鄙夷,甚至骂一位反对革命的老人的妻子为“婊子”。

在和主流电影界同人谈话时,更是刻薄且无礼。

为了革命,他让所有人都开始讨厌他,他以为妻子安妮是懂他的,可最终安妮也变成了他革命的“对象”。


《敬畏》最独特的地方在于,

用戈达尔的方式“杀死”了戈达尔!

在故事上表现为大量的“戏仿”,《敬畏》借用了戈达尔的《精疲力尽》和《轻蔑》中的大量电影元素,包括故事和人物设置,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的目的。

全片最明显的一大段戏仿来自戈达尔与妻子安妮在戛纳的海边小屋度假的一场戏。


当时正处革命高潮,戈达尔自然不愿离开巴黎,而且海边小屋是资产阶级名流的房产,那些看起来布尔乔亚十足的生活气息让他不耻。

而安妮却安逸其中,对戈达尔的革命行为越加看不惯,轻蔑感开始动摇她对戈达尔的爱。


这一段的高潮是一大帮人拥挤在回巴黎的小车上,戈达尔嘲讽了一车的人,希望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导演,

懂艺术的朋友;

不懂电影,作为普通观众的司机;

为你凸显自我的革命的决心,他一一怒怼所有人,无论作为好友还是陌生人,这些言语都极为偏激,不近人情。


一个落寞的特效给到生无可恋的安妮面部,爱情在归家的小车上被拉扯到四分五裂。


而现实中,

在拍摄《小兵》杀青后,戈达尔开车载着妻子,影片中安妮的原型卡里娜从日内瓦返回法国,抵达巴黎后,

戈达尔问:“在哪儿下车?”

卡里娜回答:“别让我下车。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了。”

对比现实和电影,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又大笑不止。

影片的高潮也是一段明显的戏份,安妮摆脱了戈达尔的控制,接受邀请出演女主角,


戈达尔之前就因为对方要安妮出演裸戏而拒绝,对方修改剧本后,加上安妮的强烈要求,最后只能妥协。

可探班后,面对活力十足的剧组,帅气的意大利男主演,戈达尔醋意大发,暗示安妮肯定出轨,贬低了安妮的演员天赋和付出。

两人的婚姻彻底走到了终点。


现实中,也是因为一部电影让两人的婚姻终结,

令人吊诡的是,戈达尔多次在自己的影片中要求女演员全裸出演,包括好莱坞女神碧姬芭铎。

他甚至说过,“他们(观众)就爱看这个(裸体)”。


现实,戈达尔的那部《蔑视》,配合这部《敬畏》,简直就是一杯味道浓烈的调和酒,果汁成分和底酒高度融合,一口下去,过喉烧心。

《敬畏》用了太多的戏仿,模糊了现实和虚构的界限,以强烈的互文引发了多个场域的文本共振。

那些戈达尔爱用的“小花招”在《敬畏》中也层出不穷。

戈达尔和妻子在观看默片电影时,接着荧幕对话的口吻相互“配合”对话;


戈达尔在遭受打击,情绪低落后,影片突然曝光过度,变成失去色彩的底片特效画面;


具有欺骗性的副标题、分章节叙事结构;


对话中,台词和潜台词,人物说的话和内心想法同时打在荧幕上;


戈达尔用摄影机假装自杀时的“枪声”画外音;

包括大量的以字幕代替镜头,


这些特征性无疑是对戈达尔风格的高度戏仿。

在故事里,特别是角色上,戈达尔谙熟布莱希特的“间离”方法,他追求的是,让观众和剧情、角色和感情上拉开距离,使观众不完全被剧情吸引,诱使他们“理智地评价所见到的事物的思想含义。”

在《敬畏》你,戈达尔和安妮两位主要人物奉行了间离的表现方法,用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的。

带有纪录片类型的叙事方式,人物突然打破第四面墙,对着观众道出内心想法的叙事方法,都是一种明显的间离。


影片里,戈达尔多次提到,我不是“戈达尔”,甚至不是“让吕克”,

“我只是在表演一个叫做戈达尔的人”,

而妻子安妮也反复的说,“那个戈达尔已经死了”

间离,就是要让观众对所描绘的事件,有一个分析和批判该事件的立场,调动观众的主观性,推倒舞台上的“第四堵墙”,破坏荧幕上的幻觉,突出戏剧的假定性。

《敬畏》里,有人反复提及生活和电影之间的关系,


普通观众,甚至是大师们都希望电影高于现实,不要高度再现现实。

而戈达尔却希望电影就应该是现实,电影就应该原汁原味的表现革命,表现风暴中年轻人的反抗精神。

《敬畏》靠着故事上的戏仿,

人物上的间离,

对事件或物进行了陌生化处理,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观众对之产生惊讶感和好奇心。

把戈达尔和五月风暴,这些事件和人物作为历史的,暂时的,去表现,主观-客观、主体-客体之间的界限便不断被画出又抹除。


塑造一个戈达尔,又杀死他!

《敬畏》干地就是这个事儿。

主题是什么呢?

片尾,戈达尔实现了电影革命的梦想,建立了“小组”,不写剧本,每天拍摄前,和所有人讨论该如何拍摄。

面对不懂拍摄的人,戈达尔无奈的摸着自己越加靠后的发际线,哼哼唧唧的说,


“少数服从多数吧”。


为了革命理想,他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灵魂——电影。


因为革命,戈达尔变成了朋友、妻子、同行眼中的对立面,可他依然难以融入激进的学生群体,


最后,他还必须放弃思想,放弃梦想,放弃电影。


可结果呢?

《敬畏》有着丰富的文本内涵,但这样展现戈达尔,左派思潮,一定会引发激烈的口诛笔伐,让评论超越了影片本身,夹裹着历史和意识形态等东西,最后和这部电影一样,变成一个巨大的迷幻泡沫,


你要么跟着它膨胀,

要么装作看不清,

或者直接戳破,

可最后发现里面空空荡荡。

 6 ) 一部具有恶搞讽刺意味的浪漫爱情喜剧

今年戛纳电影节上,有两部电影都不约而同地涉及到新浪潮活化石导演戈达尔,一部是阿涅斯瓦尔达的纪录片《脸庞,村庄》,另一部则是这部《敬畏》。新浪潮祖母瓦尔达在那部纪录片里亲身前往戈达尔家里,却无奈遭遇闭门羹,她老泪纵横的样子不免让人心酸,同时也让人猜测戈达尔私底下的性格与为人处事。而这部改编自戈达尔前妻安妮·维亚泽姆斯基自传《一年之后》的新片里则充满了不少关于戈达尔本人一针见血的刻画。

总觉得要拍摄一部人物传记片,导演对尺度的把握相当重要,尤其对象是一位尚在世的重要人物。不知戈达尔有没去看过这部揭自己老底的影片,也不敢猜想他看过后的复杂心情。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尽管片中刻画的戈达尔是一副刚愎自用、桀骜不驯的形象,以及最终众叛亲离的下场,然而他在电影革新及推动电影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仍是首屈一指的,而在影片中导演也充分交待出戈达尔在经历《中国姑娘》失败之后逐渐向政治实验电影转变的艰难过程。

与其说是人物传记片,我觉得更像是一部具有恶搞讽刺意味的浪漫爱情喜剧。这位奥斯卡导演依然采用戏仿的方式来重现电影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一段历史,准确地说,应该是带有鲜明戈达尔标签的新浪潮作品。这里的革命性应该有两种含义,其一这种电影流派彻底颠覆了在它之前的叙事手法与美学风格,其二则较为逼真地还原了法国60年代所经历的革命时期。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数1968年五月风暴时学生上街游行,以及戛纳电影节被迫中止的两段。尽管导演运用的是比较戏谑的手法,比如先后多次让男主角的眼镜摔破营造出喜剧不断的效果,但是服装与美术设计做得相当到位,时代感强烈。

另一个令我深思的部分,则是男女主角共同经历的那段感情,从甜蜜融洽如胶似漆,到裂痕出现难以沟通,再到最后无法挽回,让人觉得不胜唏嘘。原来大导演心目中爱情的地位远不如狂热的电影梦想来得珍贵,这很可能也是由戈达尔本身的性格造成。他过于自信与盲目自大的做派,导致事业失败后性格突变,破口大骂周遭的朋友,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唯独太太一直身边默默支持力挺。然而他倔强和不留情面的性格也令她陷入两难处境,最后她得以脱身去意大利拍电影后,更成为两人分道扬镳的契机。

感觉导致两人最终分手的原因并非表面上所描述的男强女弱,女演员配不上天才横溢的导演,而是两人所追求的理想出现了分歧。到后段很多场景里,观众都可以看到太太对丈夫的主张和观点茫然所措,形同陌路的感觉开始冒出头。没有共同理想往往是关系中难以维持下去的致命因素。

谈到演员选角,不得不对两位男女主角的演技赞赏有加。路易·加瑞尔的造型跟戈达尔年轻时相当神似,加上他故意模仿的口音,令这个角色的真实度倍增,而出演过《女性瘾者》的斯塔西·马汀更让我刮目相看,那种复古味十足的发型和面容,让人恍如时光倒流至六七十年代的影片里。她的侧脸特别耐看,有数个两人在家中打情骂俏的场面拍摄得相当有新浪潮韵味。

相信戈达尔的忠实影迷会在这部迷影之作里感受到接连不断的趣味与惊喜。形式上来看,导演不断抄袭并重新演绎戈达尔的拍摄手法:配标题的段落、跳跃剪辑、让演员对观众说话、负片效果、诗朗诵对白、奇怪的字幕等等。而当中最为瞩目要数模仿戈达尔名作《周末》和《一切安好》里的超长平移长镜头,摄影机对准男主角和他几位朋友聊天漫步走过大街,身后的墙上写着一句戏谑的法语,可惜在香港电影节上看的版本没有翻译出来。而从情节来看,这部恶搞细节纷呈的喜剧也正好在致敬新浪潮电影之余,用高级的手法讽刺了戈达尔一把,正好为《脸庞,村庄》里老泪纵横的瓦尔达奶奶报了一箭之仇,有点大快人心。

 短评

导演用戈达尔风格的影像构建戈达尔的影像(新闻、漫画随意插贴,超长推轨横摄,音画非完全对位,红蓝黄色块铺张,打破第四面墙),影片展现的是一个走下神坛,醋意浓浓的戈达尔,这让那些用散落碎片捏塑起一个他们自己一厢情愿想让其成为那个戈达尔的影迷们感到了侮辱,但这可能就是真实的戈达尔。

8分钟前
  • titwo
  • 还行

他需要一副不会碎的镜片、一双不会滑倒的皮鞋,以及一位知己般的女人。现实却是他粘了一手指胶水、废了一整卷胶片,带着一份注定破碎的爱情上了敬畏之船。潜艇下沉到艺术的深海,他的生活也置于密闭的真空。戈达尔的刚愎变成爱情中的毒药,自负成为创作里的独裁。他为爱情死过一次,又因电影重获新生。

12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非常轻浮、浅薄、符号化,装B之作,摄影布景演员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14分钟前
  • 浅蓝大肥猫
  • 较差

一个傻了吧唧的戈达尔。

15分钟前
  • Xao
  • 还行

馬汀的肉體,在我的眼裡真是完美~構圖、配色佳。加瑞爾真會‘毀’自己⋯

1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有一点做得好,就是影片的自反性:将叙事嵌入了这次叙事本身所描绘和记录(或恶搞)的现实中,因此呈现的效果是超过了简单的布景模仿,而稍稍触及到了戈达尔本人。同时,如果观众能够看到最后能产生厌恶——戈达尔自相矛盾摇摆不定恰如我们每个人——电影其实就及格了。但整体还是有些肤浅。

18分钟前
  • Derridager
  • 还行

庸俗化革命也是时代症候之一

21分钟前
  • 妖灵妖
  • 还行

作为狗蛋儿黑慕名前来观影。其实各位看完愤而给低分的朋友的评价已经让我感到乐不可支了。我很少干这么狭隘的事,但今天必须快乐地狭隘一回(更新,在被戏仿手法恶心了数次后突然能接受并看下去了,看佢自黑太好笑了,满意(我对狗蛋儿的心理阴影实在是太深了

24分钟前
  • Virgil
  • 还行

創作者當然可以「笑」當時的Godard,連他在80年代尾也要來一次重構自身,但抽空了各種問題,難道Godard 只是一個和戀愛、生活過不去,陷入中年危機的藝術家嗎?(這就是回到平凡人的方法?),正如我不明白電影為何要「戲仿」他的電影裡各種片段,一個以「主流」製作成功的電影導演,真的能去拍Godard嗎

28分钟前
  • 何阿嵐
  • 还行

开心就好

3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看好70周年纪念大奖。全场欢腾。阿扎维修斯真是戏仿吐槽高手,这片子模仿戈达尔的手法,比他「艺术家」模仿默片的完成度还好。黑戈达尔之余顺手黑了五月风暴,最后连带着把68年戛纳电影节黑了个透。看样子可以发个个人年度十佳了#2017个人观影十佳#

33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哈哈哈哈哈,实在太搞笑了。片子又可以叫做《戈达尔和他碎了无数次的眼镜》。用戏访戈达尔的风格,塑造了一个又丧又蠢、大男子主义、自我中心、还有点小可怜的戈达尔。听说导演拍完电影,第一时间寄给戈达尔,请他提提意见,但戈达尔没鸟他,还好戈达尔没看。。。。

34分钟前
  • 余小岛
  • 还行

带领的人和跟随的人都洋洋得意;创造的人和重复的人都满心欢喜。

36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还行

本届戛纳个人最佳。手法复杂多样,花式间离让人目瞪口呆。戈达尔、伍迪艾伦都成为哈扎纳维希乌斯的食材,包裹在一个爱情的外壳里,简直外香里嫩。路易·加莱尔奉献了顶级表演,把戈达尔这个智商超高情商超低的怪咖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对电影制作探讨极深刻,也是一次历史回望。

38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满屏全是小聪明,却无任何可回味的智慧。愈发觉得Michel Hazanavicius是个饶有趣味的投机主义者。

42分钟前
  • Amelie
  • 还行

黑的漂亮,仿的漂亮,Stacy Martin更漂亮。你问我资辞不资辞,批判1968我怎么能不资辞?(导演Q&A说戈达尔艺术上天才政治上he sucks简直太对了,Stacy Martin真人比银幕上还漂亮!

46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人有轻蔑你有敬畏。基本就是个恶搞喜剧,导演在迷影复古以及喜剧方面的才能尽情发挥,一方面完全复原戈达尔作品的形式,美术、剪辑,间离……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的恶搞和吐槽,比较嗨

4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关于戈老头中年时期的纯爱故事:从“我一开始就知道她会离开我”,到最后“我那么努力让全世界其他人都不喜欢我,然而你居然也抛弃了我”。细节各种致敬,导演特别特别懂,夜车反光、唱片卡带、裸戏吐槽、潜台词字幕、与观众对话都是神一样的梗,太可爱了。作为被戈老头嫌弃的影迷的一员,表示满足。

50分钟前
  • Nouvelle
  • 力荐

本来困得不行,笑精神了,太搞了。从头到尾一脸丧的戈达尔,哈扎再次把形式玩出了新花样,用疙瘩的方式刻画出一个自私刻薄、大男子主义、可怜可爱的疙瘩形象。“政治就是左右脚,最终都会想光脚”、“我连疙瘩都不是,我只是扮演他的演员,而且是个烂演员!”、“谁TM会去戛纳这种电影节?”女主真美呀

5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形式玩儿出花样的小品喜剧,比起主竞赛更适合作为开幕片或者70周年献礼,斯塔西马汀比原型好看太多了,简直理想型。

56分钟前
  • 郭连凯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