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相亲

剧情片大陆2017

主演:张艾嘉,田壮壮,郎月婷,宋宁峰,吴彦姝,耿乐,谭维维,刘若英,王志文,李雪健,马嘉祺,张艺瀚

导演:张艾嘉

播放地址

 剧照

相爱相亲 剧照 NO.1相爱相亲 剧照 NO.2相爱相亲 剧照 NO.3相爱相亲 剧照 NO.4相爱相亲 剧照 NO.5相爱相亲 剧照 NO.6相爱相亲 剧照 NO.13相爱相亲 剧照 NO.14相爱相亲 剧照 NO.15相爱相亲 剧照 NO.16相爱相亲 剧照 NO.17相爱相亲 剧照 NO.18相爱相亲 剧照 NO.19相爱相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05

详细剧情

  岳惠英(张艾嘉 饰)的母亲去世之后,惠英最大的念想就是将远葬在乡下的父亲的坟迁回城里,和母亲葬在一起,这个念头让她和父亲的原配姥姥(吴彦姝 饰)之间爆发了巨大的矛盾。迁坟的事成为了惠英的心结,亦让她和丈夫孝平(田壮壮 饰)之间的感情产生了裂痕。  惠英的女儿薇薇(朗月婷 饰)是电视台的栏目记者,对姥姥的过去充满了好奇的她将这场“家庭矛盾”搬上了电视,展现在了大众面前,虽然出发点是善意的,可整个事件却愈演愈烈最后变成了一出闹剧。与此同时,薇薇和男友阿达(宋宁峰 饰)之间的感情因为阿达的青梅竹马的出现而遭遇了信任危机,这让她对等了外公一辈子也孤独的生活了一辈子的姥姥产生了莫名的亲近之感。

 长篇影评

 1 ) 《相爱相亲》中哪些片段或细节最令你感动?

爸爸开新车带着妈妈 聊天 妈妈哭了 说 不许让王太太坐这个车子

爸爸唱起花房姑娘

还有姥姥擦打湿的照片,却把外公的脸擦花了,无助的哭:收信的时候她要是知道是什么是不会让它淋湿的。

这叫命运。

姥姥说,我不要你了。

我知道我会老去,我满怀着期待,希望和我最爱的那个人共度一生,到老到死,恩爱白头,我偏要写着悲剧的故事,过着令人艳羡的安稳日子。祝所有人,想要的都得到,得不到的都放下。

 2 ) 你敢等那个人一辈子吗?

今年看片子的所有泪点,几乎都在电影《相爱相亲》里。这是我今年最喜欢的一部片子。好久没有这样爽快地哭上几回了。去市区办事的空隙,临时买了张票到影院,一个人包了全场。出来时我一直低着头,生怕工作人员嘲笑我红红的眼睛。我走去公交站台的路上,风很大,想到电影里的情景,眼泪又蹦了出来。

情绪很复杂,想到了太多太多东西。这部电影几乎包含了人这一生要面对的所有问题,尤其是女人。爱情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家庭存在有什么用?该如何与30岁和60岁的自己相处?这其中,参杂了背叛与理解、坚守与逃避、束缚与自由等等之间的博弈。

在看片子之前,我知道它得了很多奖:金马奖7项提名、釜山电影节闭幕电影、入选东京Filmex影展开幕影片,在豆瓣获得了8.4的高分。但真正吸引我走进影院的是导演张艾嘉对女性的生存状态,一贯细腻又温情地表达。51岁的张艾嘉拍过《20 30 40》,对于现在64岁的她,十几年过去了,我想知道她对女人的情感,有没有一些变化。

片中三个女人,快90岁的姥姥,60岁的妈妈,30岁的女儿。三人性格迥异,各自做着完全不同的工作。姥姥当了一辈子农民,妈妈是一个处在更年期快退休的学校老师,而女儿在电视台真人秀节目工作。如果不是一场“迁坟”之争,我想这三人几乎井水不犯河水,封闭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慢慢过下去。

姥姥可能抱着贞洁牌坊,带着她的所谓真爱,守着那个负心汉的孤坟终老。妈妈在多疑暴躁的更年期后退休,咒骂几句楼上年轻漂亮的王太太,生活最终归于平静,她只需要做的就是老去。女儿会和随便一个认识不久的男人偷偷领证,不会考虑领证第二天做些什么。

02

每个阶段的女人,都有她要操心的事情。每个时代的女人,都有她独特的价值观念。从片子开头到最后,包括出了影院回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真的有人会等一个人一辈子吗?

有吗?我身边好像从来没有过,我自己就不是一个长情的人。所有的心动爱恋,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深埋在心底,更多的是忘记了。今朝有酒今朝醉,你不好好爱我,我一定会去好好爱别人。爱情算什么,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呀,它没那么重要,他也没那么重要。

可片子里的姥姥不一样,她在最年轻的时候嫁给了那个男人,包办婚姻。后来他走了,去城里工作,跟别的女人相爱结婚成家。而她连张他的照片都没有,一等,就是几十年后,等来了他的棺材。姥姥也替自己打好了棺材,等着死后跟他合葬。

当城里的后辈们来迁坟时,她还是不愿意承认,那个男人心里没有他。一向波澜不惊的姥姥,手里拿着当年他给她的信,流着泪说:“你看他在城里,每个月都给我寄生活费,那次还多给了我五块钱,让我做身衣服,我做好穿着拍照片给他,可他......”她没有继续说下去。坐在她对面的女孩残忍地说出:“可他对你的不是爱,是义务,他对我外婆才是爱情。”

姥姥一辈子的委屈,岂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她还是要等。以前等他活着回来找她,现在她等着自己死了去见他。村口的贞洁牌坊上写着她的名字,这只是她那个时代的女人,为丈夫做的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那个时代的女人,表达爱意,可以用一辈子。

一开始,我觉得她可怜、蠢笨,对负心汉忠心耿耿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可到最后她对着他唯一的照片红了眼眶时,我觉得可怜的是我自己。能为爱坚守一辈子,我做不到。我太自私了,害怕受伤害,把自己的心保护好好的,不受外界的一点侵害。我怕失望,我怕没有结果。我的爱是功利的。姥姥孤苦终生,可她每天都活在她的爱意里,这世上没有什么,能比一生心甘情愿只爱一个人,这件事情更加伟大又孤勇的了。

我终究是爱自己多过别人。以前我喜欢的男人,经过一些小事的磕碰,心上就留下了疤痕,不敢再轻易触碰。我是软弱的,姥姥是坚强的。为了等他,她敢一辈子。我不敢。

03

张艾嘉扮演的岳慧英也在等。她的脾气很大,家里家外都是女强人。她嫁给了一个驾校教练,在家喋喋不休老公的身体和女儿的顶嘴。更年期的她,在各种琐碎的日常中,消耗了大半辈子。

在她看来,爱情就是过日子。老公身体健康,不跟楼上的王太太走得太近。女儿听话懂事,能多跟自己说几句贴心话。而她自己也能晚点退休,一直有事做。她就满足了。为来为去一个家。活脱脱的中国中年妇女的形象。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跟我母亲一样。我母亲在地里走过了大半生,她在学校里过了一辈子。她们几乎从来不提爱情这个东西,爱情没有饭重要,没有全家平安健康和谐重要。久而久之,对爱情和婚姻麻木,除了争吵,还有猜忌。

丈夫对她说:“你不记得啦,那时候我们说退休以后,买辆自己的车,一起出去兜风。可现在车有了,歌也有了,你却没有兴致。”后来岳慧英说了一句全片最让我感动的话:“我那天做了一个梦,我梦到一个男人的脸,我怎么都想不起来是谁。后来我想到了,是你年轻的时候。

我也有过类似的梦境,醒来发现自己老了,一阵空虚后,才最难过。我们老下去的时候,常常忘了最初的模样。岳慧英是相信爱情的,只不过她的爱,被日常掩盖,但一直在。她在等,只要还能听到那么一句话,她马上就能想起从前的爱情。像个十六岁的少女,看着心爱的他。

女儿薇薇完全不懂长辈们的感情,她也不想关注。她只喜欢在酒吧当歌手的男朋友。她们爱来的快,去的也快。心血来潮就去民政局登记,忘记带了身份证。等男友要去北漂时,她说:“我不会等你的,真的不会等你了。”

说完这句,两人都哭了,互相拥抱。也许就是那一刻,薇薇理解了姥姥的等待,为一个人等一辈子,是多么多么卑微又勇敢的行为。可她知道,她的爱只是一瞬间。她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等待那些瞬间的降临。

她在等一辈子,我在等一句话,你在等一刹那。

这是三代人的爱情观。每一种爱情,都让我泪目。

04

《20 30 40》里,张艾嘉对爱情的看法是“我是一个被抛弃的女人”,而在《相爱相亲》里,张艾嘉借着姥姥的口,说出了那句“我不要你了”。不同的话,却是两个同样被遗弃的女人说出来的。

前者40岁,人生重新洗牌,她晨跑,微笑,跟每个人问好。后者快90岁了,对着爱人的照片凝望良久,最终鞠了一躬,回村守着一座空坟。我不知道姥姥有没有放下心结,但我知道她跟以前不一样了。

张艾嘉电影的女人本质上都是向上的。她们能很快从痛苦中抽离。就算前晚哭到深夜,第二天依然打扮地体体面面,去面对新的难题。

我在想,可能张艾嘉的心里,古往今来女人的命运是相通的。等待,永远是女人一生的宿命。等着爱人回归,重拾旧爱。等着孩子长大,得到他们谅解。等着自己退休,把忙碌停下。直到等来了死亡那天。

每个时代的女人,都有她的专注,也有她的豁达。但都是隐晦的。《相爱相亲》之前的名字叫《陌上花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路边的花开了,你可以一边赏花,慢慢回来。你不回来也没关系,我会一直等。

片里还有首歌,叫《花的话》,唱出了一切:

我在你出发的地方等你回家

你是我无怨无悔甘心付出一生的牵挂

 3 ) 三代人爱情的坚守

无论是姥姥、外婆和外公,还是妈妈、王太太和爸爸,亦或是薇薇、朱音和阿达,三代人对于爱情,都有自己的坚守。正是这份坚守,才让爱情显得更加难得与可贵。不一定非要每天相依相偎才是真正的相爱相亲,有时候坚守,也是爱。

姥姥和外公在乡下结婚,只有一张族谱,连结婚证都没有。外公在结婚第二年,就跑去城里闯荡,一去就是几十年,再回来的时候,已经躺在棺材里了。姥姥连外公的样子都不记得了,连他的照片都没有,只能用自己家乡的文字,把外公的名字写出来,裱起来挂在墙上,当做遗像。后面她收到薇薇寄给她的她和外公的合成照片,因为不小心淋了雨,她小心翼翼地用毛巾去擦,却没想到一擦,照片中外公的眼睛和脸就全糊了,让人格外动容。

她当然知道外公在外面又有了其他女人,还生了一个女儿,可她还是要守候,哪怕外公在她心里,只是年轻时的一道剪影,可她就是爱他。她会觉得,外公寄给她的家用里,多出来的那几块让她做新衣服的钱,就是对她的爱,那一封封看似冰冷的家书,也是对她温暖的爱。她要守着外公的坟头,守着外公以前住的家,这就是她对爱情的坚守。既然他生前无法和自己朝朝暮暮,那么死后她要和他相依相守。

所以面对慧英要迁坟,她死死坚守,这座坟已经是他对自己的最后一点念想了,现在连这最后的一点念想也要夺走,她不甘心!可是她在无数次赶走慧英,无数次托人给自己办结婚证,以及上过电视节目以后,终于明白,人都已经走了,守着坟头也没有什么用!看着人家有女儿有外孙的,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自己是多么的多余。最后她终于同于迁坟,说了那句,我不要你了,多么痛心啊!

其实她是明白了,真的爱他,就不要给他负担,让他去组建家庭,让他去享天伦好了,自己爱他是自己的事。那座坟,不过是她爱他的凭证,见证给谁看呢?一开始的负隅顽抗,不过是心底的一点坚守,到后来发觉,心里爱他就够了,只要心里还爱着他,他就还在,不管他的坟迁走没有,他都在。

妈妈和爸爸在一起也几十年了,妈妈在家里看上去十分强势,很多人家里都会有一个强势的妈妈,但她的强势就是故意刁难你,故意不让你好过吗?当年妈妈上了师范,爸爸则是跑去服兵役,一去也是好多年,可是妈妈一直在原地坚守着他们的爱情,每个周末都跑去爷爷奶奶家去做家务,一次不缺。当时妈妈可是大学生,多吃香啊,而爸爸只是一个穷当兵的,外公外婆肯定不肯统一,也是妈妈说什么都要跟着爸爸。

一路这么多年走过来,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爸爸妈妈一直坚守着他们的爱情,可是日子好了,他们的感情却慢慢变淡了,日子也少了激情,每天淹没在柴米油盐里,不再有灵魂深处的真实表达。还有那个学车的王太太,跟爸爸走的那么近。其实每一个强势的人心底里,都有一颗比谁都柔软的心,妈妈看到爸爸写的卡片后,趴在熟睡的爸爸旁边看着他,是啊,他们已经多久没有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了。

正如爸爸说的那句,每天相依相守就是相爱吗?并不是,姥姥几十年没见过外公,一直守在原地,也是爱;当年他去服兵役一去好几年,妈妈守在原地,也是爱;但他们这么每天柴米油盐的,几乎不怎么说话,这不是爱!妈妈最后也终于明白,不一定非要一切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不一定非要让外公的坟迁过来,自己不一定每件事都要操心。放下一切烦恼,和爸爸一起开车环游,不让王太太坐车,这才是他们的爱情!

薇薇和阿达呢,阿达为了梦想来到这座城市,原本只是路过,却因为遇到了薇薇,所以选择留下来,坚守他们的爱情。可是他留下来,就只能在酒吧里唱唱歌,至于自己的梦想,完全找不到了,这样的他和薇薇守在一起,真的是爱情吗?阿达躺在棺材里让姥姥照相时,内心的感慨何其痛苦啊!自己的音乐梦想,是不是也已经进入了棺材,早就死亡了?这样舍弃梦想坚守的爱情,是真的爱情吗?

小时候的死党朱音来到这座城市,再次唤醒他内心对音乐梦想的渴望。朱音睡在阿达的床上,她的孩子也叫达达,还叫阿达为阿达爸爸,阿达还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给了她们,看似他是和朱音有暧昧,其实不如说那是在支持自己的理想,既然自己无法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那么就让她去吧。可是和薇薇私奔到姥姥那里,经历了一切之后,他发觉自己内心还是放不下音乐,

最后阿达选择去北京,重新追求自己的理想,说等自己安顿好之后,让薇薇过去。薇薇说她不会等他。可无论是薇薇过去找他,或者是不去,薇薇都会等他的。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一吵架就分手了,根本不明白等一个人的心情。动不动问有房有车吗?工作怎么样,有多少存款,真正的爱情啊,首先是你爱他这个人,不管他贫苦富裕,两个人都相互坚守,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无论是姥姥、妈妈还是薇薇,或者是我们,只要种下了爱情,就必须要为它坚守,无论是等待、贫穷或者其他,都要不离不弃,这才是真正的爱情,一辈子只够爱他这么一个人。而不是异地几年就忍受不了寂寞,选择分手,在一起穷得过不下去,就嫌他没用,跟别的人走。没有曾经刻骨铭心地坚守,怎能换来白首不离的爱情?


欢迎关注纯原创公众号:鱼纹

 4 ) “我不要你了”

我在去《相爱相亲》之前看了不少的评论文章,看完之后也看了一些,大部分的评论都对姥姥充满了无限的的怜悯,说她把牌坊立在了心里什么的。在外人眼中,姥姥的一生只有等待,她在牌坊上留下了“曾氏”,连真名是什么都无人知晓,最后爱人的尸骨还要被他人夺走……这难免令人感慨,姥姥的一生就是旧时女子悲剧的缩影。

但电影里总还表现了一点别的东西,姥姥没有外公的照片,就用自己家乡的文字绣了外公的名字;她守着一堆家书,从多寄的5块钱里揣摩着男人的心意。迁坟的时候姥姥说我不要你了,似乎有种居高临下的决绝。如果以这种态度倒推回去,就会发现这个老人也不是被软弱可欺的旧时女子。

她为阻止迁坟扑在坟上,后来开始在亡夫的坟前栓篱笆;她答应去电视台说出自己的故事,后来说完了也直接要求离开……姥姥做的这些,在最初都有人提醒(薇薇、阿达)没有意义,但她依然去做了。这和姥姥等待一生的悲哀似乎截然不同。薇薇在和姥姥聊天的时候说要和男朋友私奔,姥姥说了句“好”。足见这老人家心底还有些坚韧,还有些为爱冲一把的小傲娇。那句“我不要你了”,更是她作为一个女人选择的尊严。

被牌坊“操控”的苦,是她终其一生只能用“曾氏”这个名字,这是旧时女子的苦,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但姥姥对外公的等待又是否只是卑微,这倒也不一定。毕竟在姥姥看来外公多让她穿个棉袄也是深情,她对于爱的理解,本来就混杂了责任和其他的东西。她选择等待,也许只是因为她的骄傲,虽然最后只等到了男人的尸骨。但这等待本身,并不是卑微的决定。

《相爱相亲》里的女人与等待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妈妈在爸爸当兵的时候等过他好几年,薇薇在男友去北京之后也要等他,只是因为结局不同,人们看待等待的态度就有所不同。在微博的无主情书里,等待是一件很卑微的事,已经很少有人能大声说出自己在幸福得等待着什么人。但女人的等待是很有仪式感的,好像薇薇告诉男友自己不会等他,又告诉妈妈说在等他。或许在薇薇心里,等待的压力太大,稍有差池就会搭进自己的一生。因为姥姥,她对这种代价也很清楚,才会对男友说不会等他。这是女人的小心机,因为选择等待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这让我想到《冰上恋人》里亚树对于等待的自白。亚树说,在刚刚开始异地恋的时候,自己虽然很寂寞,但也很快乐。她很欣赏那个在等待中坚强可爱的自己,爱着那样的自己;但后来她开始失去信心,感觉越来越软弱,失去了对抗孤独的勇气,也越来越不喜欢自己。但后来她想通了,要成为那种自己喜欢的人,要成为坚强的、优秀的、可爱的女人。我不会被孤独打败,这就是她的骄傲。

 5 ) 一份献给当下中国人的最好礼物

杨德昌曾说:虽然压力或紧张是生活里很不好的一个部分,但是那也是让生命延续的重要原因。这个才是人生。

这一句话俨然成为了“中国台湾新电影”在某一个层面的注脚。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一批海归派电影人的带动下,台湾电影开始聚焦都市中的平凡家庭,将中产阶级的焦虑以及中年危机的城市通病,当作时代命题,从而打破电影作为宣传工具的旧文化形态,拉开艺术反省时代的序幕。

2007年,杨德昌去世。他的挚友侯孝贤说了句:“杨德昌走了,他带走了台湾新电影。”其实侯孝贤忽略了一个传承者、同样是海归派的张艾嘉。

张艾嘉在《相爱相亲》的片场

与侯孝贤一样,张艾嘉也是“新电影”的见证者与参与者。这个70年代就成名的文艺女青年,可以说是伴随着台湾电影一同成长。台湾新电影运动伊始,她便参与演出了《光阴的故事》、《海滩的一天》这些新电影的开山之作。

1980年代初期,张艾嘉也开始尝试导演电影,获得诸多奖项的肯定,当之无愧的电影才女

也许正是因为受到过“新电影”的熏陶,张艾嘉的作品总是带着杨德昌那一代电影人的艺术烙印。她的新作《相爱相亲》尤为明显,像是对传统的一次致敬,亦是对旧时光的一次追忆,依然是对“生活”的爱不释手,对细节的魔鬼式雕琢——

电影取了一个很温馨的片名“相爱相亲”,却以一场死亡作为了开头。

岳慧英(张艾嘉饰)年迈的母亲过世了,临终前在女儿耳边断断续续地说了些遗言。慧英带着母亲的“遗言”,以及丈夫尹孝平(田壮壮饰)、女儿薇薇(郎月婷饰)一同回到老家,将早已过世的父亲的坟迁回城里与母亲合葬。

但迁坟的计划,却被慧英口中的姥姥(吴彦姝饰)百般阻挠。原来,姥姥是当年父亲在老家时有过婚约的原配。父亲进城后,结识了慧英的母亲,两人相爱并且结婚,成为了法律上的合法夫妻。

因为封建时代农村的闭塞与不开化,一个男人就这样荒唐地拥有了两位妻子。这其中的情感矛盾与时代变革成了整部电影最大的戏剧冲突。

通过一场合法夫妻权的争夺战,三个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女人成了故事的三个焦点,她们各自的生活与情感也在不断的交集中铺成开来。

影片的线索人物慧英,是全中国成千上万个家庭主妇中的一员,拥有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小康之家,丈夫是驾校的教练,女儿是电视台的记者,她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教初中语文。

慧英平凡而保守。

她的工作平凡到与所有人从小到大经历过的教师无甚差别,衣着举止端庄、教学经验丰富,与同事相处融洽。同时,她又很保守。班级的同学欢送即将退休的她,她却毫无喜色反而擦掉黑板上的“不吉利词语”;为了应付市里面的考核,她会跟同学们预演示范课的流程;电视台来采访她迁坟的事情,她不停地用手挡住镜头……总之,知识分子的优缺点,都能在慧英身上找到。

但她性格也很固执,这似乎也是很多人民教师的通病,尤其是在对家人的约束上会有着淋漓尽致的展现。

她希望对整个家都有着绝对的掌控,家里清爽整洁,所有物品的摆放循规蹈矩(相比女儿的房间就有些杂乱);她对女儿的私生活管控得很紧,每天深夜她躺在床上听到女儿回家的开门声才能安心入睡;她对丈夫也时常起“疑心”。丈夫一旦对哪个年轻貌美的女学员比较上心,她就会在一旁死死盯着并且各种阴阳怪气。

不得不承认,慧英虽然执拗,但骨子里无时无刻不透着一股可爱劲儿。

丈夫孝平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他回忆当年自己当兵入伍后,还在谈恋爱的慧英就主动去他家帮他照料父母,后来慧英考上大学成了天之桥子,自己却退伍也没能顺利转业,慧英的父母怎么都不肯两个人再来往,是慧英凭着一股顽固劲儿才说服父母,嫁给了他。仅凭这一点,就看得出慧英是个好女人,她是我们父母那一代安贫守道的典型代表。

慧英身上有着中国传统社会母亲的影子

可是身为在互联网中成长一代的女儿薇薇,却不理解母亲。

薇薇思想开放,向往独立自主的生活,所以对母亲的管束相对排斥;她交了个玩摇滚的男朋友,为了在一起曾有过和他裸婚的冲动;她根本就不想参与大家的纷争,只是出于好奇举着相机到处拍……她不含杂质的青春气息,给上面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带来了转机。

而薇薇的转变,也是从与姥姥的相处开始的。她远没有母亲的心思那样复杂,她也不像父亲那样亦步亦趋,她选择了自己去观察、去倾听、去感受。这也是新一代年轻人的处事方式,不喜欢拐弯抹角,说话做事都要直接了当。

也正是这股直来直往、傻里傻气的活力,让姥姥知道了外面的世界究竟是啥样,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该如何交流。薇薇也从姥姥对爱忠贞不渝的态度中,对“责任”一词有了似懂非懂的感悟,最终与爱人许下了诺言,与母亲达成了和解。

薇薇通过家里的大事而获得成长,很多年轻人都有相同的经历

最后谈谈全片的灵魂人物——姥姥,她应该是旧时代悲剧下的受害者。

她没有文化,不懂法,只能拿着族谱两袋特产去县里找说法;她不让迁坟,不想理慧英,却被大大咧咧的薇薇以及她的小男朋友打开了话匣;她对待往事始终一言不发,却铁了心要去城里的电视台说一说自己的故事,谁劝她三思她都不回头……

因为她相信“爱”啊。

这是一个如今听起来很俗的词,但在那个贫穷凄惨的年代,爱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因为有了爱,她可以守着一间破屋,膝下无子嗣地度过无数春秋;因为有了爱,她可以在薇薇问她要不要跟男朋友私奔的时候当机立断地表示支持;因为有了爱,她对丈夫进城后的事情毫不关心,只是不断惦记着他每个月给自己捎回来的几块钱,那些岁月里的细节,每每想起都是甜的……

所以不难理解,影片的最后,姥姥为什么会说出那句“我不要他了”,因为她的爱人早已经住在了她的心里,纵使没有一张照片,没有一座孤墓,都已不打紧了。

吴彦姝的每一出戏都让人揪心

其实,对于《相爱相亲》,我个人是觉得有些小瑕疵的,只是写到这里也已经被思绪感动到,不想在“拙见”上多费笔墨了。

简单说,就是张艾嘉真的很会拍,这部《相爱相亲》也真的很有“台湾新电影”的 遗风 。但这样的故事,以内地做背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当然,这个故事首先就改编自重庆的一个真实事情,张艾嘉也在影片中加入了很多类似“媒体曝光”、“真人秀炒作”、“机关办事效率”、“城市化大改造”这些接地气的话题,可还是会觉得在一些情节上过于浪漫主义了。

有些点确实也让人拍案叫绝,比如耿乐这个丧事专业哭托,实在接地气

在接受许知远的专访时,张艾嘉说自己如果当初一直待在美国没过回国,那她一定会发展成一个正宗的嬉皮士。这个大龄女文青,看待世界的方式永远是充满“爱与自由”。

这种精神如果放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内地,再适合不过。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就像片中的结尾,在薇薇的鼓励下,她的男友决定去北京追逐摇滚梦。殊不知,玩摇滚的早已经没有了梦,如今大家更在意的还是“五险一金”。

以及,张艾嘉对中国的农村状况还是没有深入了解,当然这也与文化背景不同有关。在一些民智不开化的地方,要迁一座坟出去,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如果最后,薇薇的男友选择留下来,安心驻唱、平淡生活,我会给满分

当然,我无意诋毁一些人与事,只是真正的现实往往都伴随着残酷与无奈。我更情愿将《相爱相亲》看作当下国人缺失的一种美好,它教大家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爱别人。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像薇薇的男友一样,在高山间呐喊,自由追逐自己的梦想;每个人也都希望像孝平一样,有一个爱自己的妻子,有一个懂事的女儿,中年时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以载着妻子,唱着《花房姑娘》,一路驶向远方……

《相爱相亲》,也许有些不合时宜,但却是给国人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巴塞电影,尽享每寸光影

 6 ) 《相爱相亲》中哪些片段或细节最令你感动?

当姥姥收到照片

当雨打湿了熟悉的脸庞

颤抖的双手想抹去你脸上的白点

却变成模糊一片

那一刻我终于不可遏制

那么多年

那么多夜

都从来不曾这样撕心裂肺哭上一场

原来我早已不再记得你的模样

只是守着一堆信

守着一个名

守着一本家谱

守着一副棺材

不敢期待

只能等待

陌上早已花开

只是你

再也不来

——致姥姥

 短评

极喜欢这部电影,情绪饱满而不尴尬,音乐温柔且没有目的性。泪点是合理的、有情绪的积累的、层层递进的,到最后的时候我几乎无法自抑的捂住脸哭出声来。电影让人联想到《20 30 40》。不管是什么样子的女性,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残忍而天真,温柔且执拗。

8分钟前
  • 颜小兽
  • 力荐

姥姥等外公等了一辈子,她把牌坊立在了心里,用黯淡的一生刻下曾氏二字;慧英等孝平等了几年,她把婚姻藏进了算计,用不安的半生提防外敌入侵;薇薇对阿达说我不等你,她把自由包裹住爱情,用易逝的青春拴住对方脚步。多少女人在爱情面前自动缴械,束手就擒,甘心做岁月的俘虏,梦里都是他年轻的样子。

1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清苦的时候感情还好一点,现在只能对陌生的脸表达爱…2017华语最佳。

1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爱的教育,也是张艾嘉娓娓而谈,文艺片架势的“爱的代价”。触动最大的点,并不是什么结尾车内花房姑娘对话,而是火葬场的颅骨,陌生的踮脚仰望,还有照片上被抹去的容颜。不同世代女性对爱与家庭的追求与理解,固然是很好的剧本架构,但始终有设计的痕迹(电视栏目,城市拆迁建设,证明你爸妈是爸妈)

20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写得不错制作精良的电视电影

2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什么“迁祖坟”、“大闹电视节目”这些,难道不是八点档的剧场版。是我太挑剔了吗,城里的戏在河南取的景,但姥姥的村子明显不像。每个角色又都那么标签化。结尾也还是照例走大团圆路线。想写实,又不真实,让人感觉很奇怪。而且我不喜欢这种“解决问题”类型的电影。活着这个问题根本是无法解决的。

27分钟前
  • Mango
  • 还行

张艾嘉竟然拍了部自己的《一一》,探讨三代人的情感矛盾,情绪把控并没有被戏剧性的情节乱了分寸,反而有种力透纸背的细腻真实。张艾嘉的角色拿捏最精准,没人能逃过抛物线的人生,重要的是得学会如何在困境中自处。结尾新车那场戏可以说是年度最催泪场景,“现在车有了,歌也有了,你倒没兴致了。”

28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张姐竟在河南拍了一部这样写实的电影,很久没看到如此丰富细腻的文本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情感归属,情与理的纷争,三代人的不同爱情观念,向死而生的生命豁达,家长里短的吵架拌嘴,婚姻关系,办证制度,媒体嘴脸…每对人物关系都耐人寻味,每位主演都很出彩。《306090》的女人故事,浓浓人情味。

33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我们为爱还在学。被爱,是这个时代赋予每个个人最伟大最实际的梦想。似乎被爱的人才是幸福的人。但离爱最近的时候,是选择去爱别人。

37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片尾车里那段田壮壮和张艾嘉贡献了近几年来华语电影最精彩的夫妻对话。

41分钟前
  • printemps.
  • 力荐

本以为会有更煽情的一面,没想到是如此踏实平和温暖的心态与姿态,本可大作文章的一些地方更是用类似轻喜剧的方式轻巧而过,剧本的细节处写的很厉害。中国人本应当会拍稀疏平常却又不平凡的情感与故事,但现在这类电影却十分罕见。遗憾的是概念性、符号化的设定与技巧性社会批判用的有点多了,可以再简单、淡然、专注些。

42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张艾嘉不但是中国最被低估的导演,很可能也是在世的最好的中国导演。这部电影通过一个家庭切入中国社会,探讨了三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自我抉择,有立场但不露锋芒,有温度但不气焰熏人。很简单的技巧被她用得出神入化。从黄建新之后,很久没有在中国大银幕上看到这样真挚写实的电影了。

46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李屏宾完全是挂名的吧,那些让人无语的正反打和慢摇是在干什么???三条线一条都没说清楚,郎月婷演技无限接近零,还跟《一一》似的全程抱着照相机……

47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有让人遗憾的地方,也有特别突出的地方,就好像田壮壮不露声色的表演,实在太厉害,也完全超越其他几人。张艾嘉有些细节处理得特别好,无论是情节的细节还是情绪的细节。整体上,这样的电影让人不舍得批评,三星半。

5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内地城市怎么拍都显得非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谁来拍都一样……可能还是我们太熟悉了拉不开距离吧……

55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评分虚高太多,很多处节奏不对,各种混搭与零碎的尬;可取之处是开头未道出口的遗言、拣拾骨灰的逼真场景与青空袅袅吐出的黑烟、姥姥皎洁发亮的眼神;待结尾踮起脚仰头看相框、雨淋湿的照片模糊了脸、“迁坟进城”与“抱坛返乡”的交错又扳回一局——这才使得那些尬都得到缓冲,毕竟,混搭与零碎的,才是生活本身啊。

57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好久没看过这样的国片今年目前最好的华语电影,在大陆港台都合作过的张艾嘉交出的这份作品可以说能贯通到中国人的情感虽然能看出在哪里拍的但城市乡村和三代女性的故事好像都能找到共鸣覆盖面广而精准。郎月婷戏份很讨喜,包括主演客串明星的表演也都很接地气,永远在滑轨的李屏宾的摄影,配乐有设计。

1小时前
  • seabisuit
  • 推荐

我不要你了。我不会等你的。不许王太太坐。张艾嘉的台词,细节和情感,是近年来大银幕中最具中国式的说话方式和情绪把控。最有趣的当属讽刺媒体、办证繁琐、三代女性对家庭、爱情、夫妻关系的层面描写,又好气又好笑,然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啊!#吴彦姝的表演真的太催泪!#

1小时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我们终于有了一部地道中国风味的类日本家庭剧情片。【中影太阳新天地】

1小时前
  • 私享史
  • 力荐

张艾嘉是个好演员,但真的没有导演才华。想到《如父如子》,都是用一个狗血的设定去抽丝剥茧家庭关系,但功力和是枝裕和一比太露怯了。看得出剧本有打磨过,可生硬之处还是太多了:郎月婷行为逻辑都是不通的,耿乐也很突兀。比田壮壮男配戏份提了金马男主更莫名其妙的是,这片的摄影指导居然是李屏宾?

1小时前
  • 凹凸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