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自我空间

剧情片美国2001

主演:艾玛·汤普森,克里斯托弗·洛伊德,艾琳·阿特金斯,奥德拉·麦克唐纳,乔纳森·M·伍德沃德,哈罗德·品特

导演:迈克·尼科尔斯

播放地址

 剧照

抛开自我空间 剧照 NO.1抛开自我空间 剧照 NO.2抛开自我空间 剧照 NO.3抛开自我空间 剧照 NO.4抛开自我空间 剧照 NO.5抛开自我空间 剧照 NO.6抛开自我空间 剧照 NO.13抛开自我空间 剧照 NO.14抛开自我空间 剧照 NO.15抛开自我空间 剧照 NO.16
更新时间:2023-11-27 00:24

详细剧情

  薇薇安(艾玛·汤普森 Emma Thompson 饰)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博士,让年轻的她没有想到的是,上帝竟然给对生活和学术充满了热情的自己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经过医生的确证,她患上了卵巢癌,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末期,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  从悲伤、抗拒到最后的接受,薇薇安的内心犹如踏过了千山万水。尽管康复的希望渺茫,但她还是积极地接受了可能令她形销骨立的化疗治疗。在身体逐渐枯萎,头发接连落光的过程中,这位睿智的女性也不忘对自己的前半生进行捉摸和思考,她在有限的生命中看到了无限,最终调整好了心态,以平静之姿态,面对必然到来之死亡。

 长篇影评

 1 ) 一部关于西医制度的反思片

作为一个差点被西医害死的人,这部片子拍到我心坎里去了,深入刻划出当代西医治疗中的各种反人性和零尊严,把人完全当机器对待;

也反映了一些问题:

1.癌症治疗的两难:治疗癌症手段同时也摧残身体,这个paradox是否有意义;

2.很多疗法只是满足了医生做研究的用途,对治愈却毫无帮助,而无法治愈的时候,关怀和减轻痛苦才是最重要的;

3.研究肿瘤的是最聪明的一群人,他们崇拜癌细胞,反而觉得病人无需被安慰,相比于病人,他们更爱的是癌细胞,因为后者才是胜者与强者;

4.明明是晚期,只求减少痛苦,却依然不愿意上麻药,毫无怜悯之心;明明放弃急救措施,尸体还被折磨一番,毫无怜悯之心的西医。

西医医生是彻底的反人性代表。是的我很偏激。如果你经历过我所经历的,你也会看清楚更多事。是中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和另外一条自我拯救的道路。而在国外已经在拍电影反思这些的时候,我们却还在一味崇洋媚外,追捧西医、打压中医。

诗歌VS医学,humanity VS science,极致的矛盾对立。一个脑海中时刻浮现诗歌的中年女教授,面对疾病独自用心中的诗歌抵抗一切,能时刻站在第三者角度观察自己的人生。病床上的她重新走过了自己的一生,与自己的父亲、启蒙老师、自己的学生对话,与镜头前的你对话。最后能在老师的怀抱中,听着自己童年是喜欢的故事中离开,有善良的护士为她善后,也算是最好的送行了。

真的超喜欢Emma Thompson.

希望更多人能看明白这部电影,谨慎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

 2 ) 深知我心

深知我心

Wit
一部安静,残忍的影片.
它几乎是Emma的独角戏,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雷厉风行的大学教授,到形同槁木的病患,以及最后病床上静止了的生命.
毫无悬念,由生至死,毋庸置疑的理所当然,而又不会让人觉得无趣.全凭演技、独白与情感支撑起一部经典.
Vivian Bearing, 哲学博士,大学教授,主攻John Donne,苛刻严厉,说一不二,突然得知患有罕见卵巢癌. 片头Vivian与Dr. Kelekian的对话,Vivian的坚忍可见一斑,8个月实验性强度治疗不是儿戏,而是生命.
治疗期间,Vivian独处的时间里,安静到无法意识到时间的流动,时间过得那么缓慢,而又稀薄可见.回忆过往,Vivian再次认识了自己的生命.
E.M. Ashford 是Vivian的文学导师, 在她的回忆中,首次出现了John Donne的这首诗: “

Death be not proud

DEATH be not proud, though some have called thee
Mighty and dreadfull, for, thou art not so,
For, those, whom thou think'st, thou dost overthrow,
Die not, poore death, nor yet canst thou kill me.
From rest and sleepe, which but thy pictures bee, 5
Much pleasure, then from thee, much more must flow,
And soonest our best men with thee doe goe,
Rest of their bones, and soules deliverie.
Thou art slave to Fate, Chance, kings, and desperate men,
And dost with poyson, warre, and sicknesse dwell, 10
And poppie, or charmes can make us sleepe as well,
And better then thy stroake; why swell'st thou then;
One short sleepe past, wee wake eternally,
And death shall be no more; death, thou shalt die.”
这也是整部电影的核心.生,死之间,是一个逗号,还是一个惊叹号? Ashford说, 生、死、永生,他们之隔着小小的逗号,只需经过小憩,我们将会永生.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协助Vivian治疗的Jason,一个医学院的年轻学生,恰巧大学期间修过Vivian的课.他英俊,聪明,野心,意气奋发,认为 “癌”是极为了不起的,完美的,因此潜心研究癌症.像我们都会在生活中遇到的男生一样,他们优秀出色,只是这样的他们,身上缺少一种personal feeling, 或 human kindness, 或是中文的人文情怀.这份人情关怀与善意,Vivian在病重后期一直期求着.

Vivian一直知道,自己的病不会痊愈,有段诗,她在检查时自言自语, : “This is my play’s last scene, here, heavens appoint my Phil grime’s last mile. And my race, idly, yet quickly run. Hath this last pace. My span’s last inch. My minute’s last point. And gluttonous death will instantly unjoint my body and soul. ”
极度恐慌时,Vivian自言自语, “我要躲起来”,躲开上帝,蜷缩成一小团.她已经渐行渐远.
E.M. Ashford是唯一来看望Vivian的人,当初德高望重的导师,这时却更像是慈母,脱掉了冬靴,躺上Vivian的病床,拥抱着她,就像是哄自己的孩子入睡,她朗读的不是John Donne的诗歌,Vivian不想再思考John Donne迷一样的诗,一本童话书才是最好的, “Now is the time for simplicity.”
Vivian在兔宝宝的童话故事里,渐渐睡去,泪流满面,是因为痛,还是感怀?

 3 ) 当薇薇安遇见约翰

Pompa mortis magis terret, quam mors ipsa (It is the accompaniments of death that are frightful rather than death itself). — Francis Bacon

观看《Wit》,是在北大医学部的伦理学课堂上。片中的临床工作者未尽知情告知(informed consent)义务,无视受试者耐受能力,缺乏积极有效的安慰沟通,无疑是临终患者痛苦的部分源由。

然而,女主角薇薇安突然被诊断为晚期癌症,面临死亡威胁,自始至终的心路历程更值得浓墨重彩。事实上,她是隐藏于统计学结论背后的极端个例。文学教授,事业成功,个性刚强,决不妥协,却内心封闭,孑然一身。一方面,她心思纤敏;一方面,她又身披尖刺硬壳——这样的她,注定脆弱时远甚常人。

幸运的是,她遇见了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她的研究课题,1623 年从鼠疫蔓延下死里逃生的圣徒。他曾留下这样的诗句「没有人是孤岛」,或许薇薇安一直以来都不以为然。可意料之外的局面,使她被迫重新审视过去,思考自己的处境——面对导师,面对学生,面对同事,无时无刻不如「孤岛」一般。而今这样仓促、痛苦的结束人生,难免与约翰一样,以为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

随着时间推移,薇薇安逐渐冷静,恐惧散去,喃喃自语又忆起多恩的诗句:「人们小憩一会,精神便得以永远晴朗,便再不会有死亡,死神你自己将死亡」。反复吟诵,心绪竟明朗起来,近在眼前的死亡也不再萧瑟。看上去不堪的人生,同样具有积极的一面。她的学生始终庆幸自己能够选到她的课程,并折服于她坚韧的品性。弥留之际,她严苛的导师来到病榻前,搂她入怀,满脸慈祥好像回到数十年前,劝她多多与人交流的时候。那一刻,她终于确信自己成了「大陆的一片」。

约翰·多恩也是不屈不挠的抗争者。留存的 54 篇诗歌、十四行诗,足足有三分之二在探讨死亡,简直沉溺其中,不可自拔。约翰虔诚的信仰,残酷的经历,引导他执着于对生命的思索。在他眼中,死亡从摧枯拉朽的劲敌,成为医治生命疾病的唯一手段,乃至通向主的最终道路。薇薇安与他际遇相逢,相信多少能感同身受。

《死亡诗社》里提到:「我们读诗写诗,并非因为它好玩。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歌、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感谢文学,感谢约翰·多恩,他们引导薇薇安了望生命的彼岸,意识到死亡不过是生生不息的转瞬即逝——

恰如当年,导师对她的谆谆教诲:「Death is a comma, a pause… It’s not wit, it’s truth.」

参考资料

1. 约翰·多恩作品《No man is an island》。
2. 约翰·多恩作品《Death, be not proud (Holy Sonnet 10)》,汪剑钊译文。原文为「And death shall be no more; Death, thou shalt die」,影片中引用版本为「And death shall be no more, Death thou shalt die」,前后差了一个逗号。
3. 杨腓力谈约翰·多恩的《丧钟为谁而鸣》。

 4 ) 去生活吧!图书馆里没有你想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昨天,跟随着电影《抛开自我空间》感受了死亡。

电影讲的是48岁的文学女教授薇薇安被医生发现卵巢癌末期,几乎无治愈的可能,而她在这最后的时光中是如何反思自己的人生的。

1

在薇薇安刚开始进医院检查时,因为Doctor这个词的一语双关(既有医生的意思,又有博士的意思)而出现了一个小笑话。

医院人员:(Doctor?)(你的医生是?)

薇薇安:Yeah, I am a Doctor of literature. (是的,我是一名文学博士。)

薇薇安在放射性检查室一边被扫描,一边说:“我是一名文学教授,我研究的方向是……”既像是跟工作人员说,又像是喃喃自语。因为工作人员根本没有任何回应。

薇薇安生命中最大的自我定位就是“文学教授”这个角色。她既没有结婚,也没有生孩子,甚至连男友都不曾交过。

没有面临死亡威胁时,她沉浸在这种对文学的追求和对教学的严谨中自得其乐,而突然,她只能在医院,因为治疗头发全落光,不能去上课,只能在医院经历各种治疗和检查。在死亡的威胁下,她最急迫地面临着自我危机:我是谁?

最开始,她毫不犹豫:即使我生病了,我还是文学教授。

慢慢的,她开始明白,在死亡面前,没人在乎你是谁。对于医院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要了解的是你的病症,至于你的社会角色,那一点也不重要。那么,除了文学教授,她还是谁呢?

薇薇安在医院的病床上,臆想着和学生们上课的情景。她对文学更多地是从智力上的分析和研究,而不是从生活中体悟和感受。

薇薇安回忆起在大学学习时她的导师曾把她叫到办公室对她的作业做了一次点评。点评完之后,她的导师对她说:“不要去图书馆,那里没有你想要的。去生活吧!”

然而,她走出办公室,看到草地上的欢乐的学生们,一时不知所措,最后还是选择了去图书馆。

2

一如她当文学教授时,生病时的薇薇安依旧坚强,依旧不妥协。她刻苦地和病魔斗争。在微乎其微的生存希望下,她选择使用最大剂量的药,这史无前例。尽管副作用很大,她依旧奇迹般地坚持着。

然而,当想到一些场景时,她流泪了。

她想到曾经有一个学生和她之前的对话,有点搞笑,也有点悲伤。

学生:教授,我能和您谈谈吗?

薇薇安(正忙着批改作业):说吧!

学生:我能延期交我的期末论文吗?

薇薇安:为什么?别告诉我你的外祖母死了。

学生:您知道了?

薇薇安:我猜的。别耍滑头,期末论文要如期交上。

薇薇安离开教室,留下学生,眼里泛着泪花。

薇薇安一边流泪,一边想:我对他做了什么呀?

生命中最重要的回忆,竟然是有关于爱。

她不懂爱,她研究的诗歌往往情感满溢,然而,她却止于图书馆,不愿走向生活。她不愿意对学生通达人情,对学生毫不妥协。

讽刺的是,给她治疗的年轻医生,竟然是曾经上过她课的学生。他年轻而有雄心,把癌症当成未知而神秘的东西来探索。他把薇薇安当成重要的医疗研究对象,而不关心她的感受。

而薇薇安曾在课堂上无情地批评不听课的学生,也丝毫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

3

黑皮肤的护士长不懂文学,然而,她是将薇薇安看作一个需要关爱的人的。也只有她留意到,薇薇安住院期间,没有人来看她。

她说:“如果你需要有人说话的话,我随时都在的。”

关于心脏停止时要不要抢救,护士长不希望薇薇安继续受苦,告知真实的情况。主治医生当然希望延续她的命,不管她被插上多少管子,因为她只是他们的研究对象。

薇薇安说:“我一直毫不妥协。然而,如果心脏停止了,那就随它去吧!”

薇薇安妥协了!

如果死亡必须来临,那就接受吧!与其插满管子,神智不清地活着,至少可以安静体面地离开。

4

死亡必须来临,只是早晚的事情。

大多数人在面临死亡威胁之前,只会沉浸在自我追求和实现中。而这种追求往往会被物化成一个理想、一个目标、一个雄心壮志。

当文学学生薇薇安稚嫩地感受到文学像谜一样的魅力,她投入这种理想化中,一步一步走到了令人尊敬的教授的位置。然而,她的内在是刚硬的,她毫不妥协。毫不妥协是什么意思?看似是优点,其实也是缺点。在事业上,无疑她是成功的;然而,在生活中,她不容变通,她不沾人情,她与爱隔绝。

电影中,薇薇安的导师则很好地融合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爱。她热爱生活,对学生薇薇安告诫:“去生活吧!图书馆里没有你想要的!”这是多么发人深省的告诫呀!

文学仅止于文学的话,那文学便是死的。只有文学来自于生活,文学才是活的。

电影的最后,薇薇安的导师去城里看外孙,顺便去了薇薇安的办公室才知道她生病了,然后就赶来医院来看她了,此时的薇薇安已经陷入极度痛苦而无法自制,导师温柔地坐在床边上,抱着她,从包里拿出买给他孙子的童话书,给她念了一个童话故事:

从前,有一只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于是,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了。”

“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要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如果你来追我,”小兔子说,“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鱼,游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鱼,”妈妈说,“我就变成一个渔夫去抓你。”

“如果你变成一个渔夫,”小兔子说,“我就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一个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温暖快乐的童话平息了薇薇安的痛苦,她平静地睡着了,脸上的泪痕慢慢干了。

 5 ) 死亡终究还是让我最恐惧的一件事

这学期在上一门课《Grief Loss Bereavement》上课经常被老师讲的故事打动不能自己。期中作业是找两部关于死亡失去的电影或小说,做对比。找了这部片子来看。不得不说,太沉重了。没有翻译,英文的14行诗就已经晦涩,智慧的Bearing教授的自我剖析也很深刻,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让我不能承受之重。真的太沉重了。

这可能有我自身心理问题。John Donne的诗歌里把死亡描绘的举重若轻,只是一个逗号,很快的停顿一下,就进入永生了。但面对着生命一点点枯萎一点点消逝,我依旧觉得残忍无比。不管多么坚强刚硬的人,到了这一步,对于死亡对于生命迅速的逝去无能为力的时候,都会落泪,都会害怕,沮丧。Bearing教授如此。凡人都如此。

对于死亡的恐惧,是一个黑洞。无法自拔,无路可退。埃玛 汤普森是个勇敢的人,用那么大力气去讲这个过程。但真的吓到我了。最后还是要谢谢她的。让我再次鼓起对生命烈焰般的热爱。

 6 ) No man is an island

特别经典、需要细细品味的电影,Emma的演技和John Donne的诗歌相得益彰。看电影的私心,是想知道文学研究究竟对人能有何种意义。影片似乎在说明,文学对于Vivian是一种信仰,可到了生命最后,紧靠信仰本身似乎是不够的。

全片最催泪的一幕是她的导师来看她,抱着她给她读书。导师已经有了五岁的曾孙,而她还是孑然一身。我们面对病痛、死亡时,最害怕的其实还是孤独。另外,影片似乎也在暗指医疗中缺乏人文关怀,只有深色皮肤的护士给了Vivian最后时刻需要的关怀与爱,实习医生看着发病痛苦的女教授,连一句安慰的话和一个温暖的手势都没有。这怪他吗?他们都是这样被教育出来的。他说,总想着生死意义这种事人会疯掉的,那么不想就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吗?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将来等我当了老师,给学生讲metaphysical poets一定要看这部电影。

不知道剧名为什么翻译成这个名字,不过也暂时想不到更合适的译名。

 短评

片子没超过100分钟,却让人看的感觉很慢很慢,女主得病之后的身体、心理状态就这么直白的展现在观众眼前,你能看到那痛苦、恐惧、无奈,Emma Thompson演的太棒了,一个人的独角戏,不过电影整体文艺性太强稍显沉闷。

3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艾玛汤普森动容的表演,让人勇敢面对痛苦,让人平静接受死亡~

6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Isn't it grand? It's not the grand beauty; it's the grand embarrassment. Non è la grande bellezza, è il grande imbarazzo.

7分钟前
  • 望月封道
  • 力荐

#观影手记# 1259 你要冷静客观理性的分析,你要掌握最多的知识最新的技术,你更要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我以为我坚强无比可以独自面对一切,但其实我真的需要你躺在我身边,给我温暖一抱。有时候选择死亡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Emma Thompson太伟大。

9分钟前
  • 青山眉黛
  • 力荐

Death is a comma, a pause… It’s not wit, it’s truth.

10分钟前
  • Klaith
  • 推荐

我虽只有这短暂的一眠,醒来却已成就永生,死亡将不复存在,“逗点"。当下人物置身不同时空场景的叙事方式,十四行诗对死亡的面对。叙事手法限制了化妆对病人状态的真实把控,但艾玛·汤普森还是将癌症患者的细节特点(呕吐、呻吟、蜷缩、生理痛苦)表现的非常准确。对诗歌的伴有哲学思维的专业解构显得有些晦涩难懂。

14分钟前
  • 虚空尽无
  • 推荐

2016103 藉由约翰邓恩的十四行诗在临终前完成对于生死吊诡的解读,“恩师来望”是参透生命的纯粹,而“抢救闹剧”则是彻底断绝对于死亡的畏惧。这是一场异常冷静的生死观讨论,作为联合编剧的艾玛汤普森才如泉涌,而迈克尼科尔斯这一次也将“导演”的角色扮演得润物无声。

17分钟前
  • NeonBible
  • 力荐

人生最后一程,难熬却又必须经历。女主角Emma的演技一流。

20分钟前
  • 蛮荒之地
  • 推荐

Emma Thompson实在是非常钟情于演绎高知女性,比如《儿童法案》,可能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吧。女主角是位哲学教授,研究17世纪诗歌的学者,罹患卵巢癌,晚期。片中多次引用了John Donne的诗Holy Sonnets,And death shall be no more, death, thou shalt die.

22分钟前
  • mome
  • 推荐

你要问死神的名单上都有谁?我恐怕不能提前告诉你。但我能提前告诉你的是,帕特的《镜中镜》一定储存在死神的歌单里。不信?去问阿萨亚斯或者洪尚秀。仔细观察影片的第一组镜头,你会发现作者在不对称的构图中早已暗示了女主角将要《抛开自我空间》去探索更为广阔的命题:平衡。而这一结果显然是通过她与“上帝”的对话来完成的,同时这也暗示了本片是一部主题先行的作品。这部由回忆、疼痛和冥想构筑起来的话剧最终是以严肃而又不失幽默的词汇串联起了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影片将那些很煞风景的东西——死亡、焦虑、罪过、恐惧和颤抖以及绝望之类,透过女主角的独白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现在,我依然听得见爷爷临终前用气顶起来的那些话。亦如巴雷特所提前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些很煞风景的事物令一个有生有死、受苦受难的人得以完整。

23分钟前
  • Muto
  • 推荐

HBO出品虽然制作上太类似于电视电影,但是尼克尔森+汤普森的剧本太牛,真正意义上的「哲学电影」,乐观、冷静而自嘲的看待短暂的一生,即使仓促也比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真正「有意义」,尊严才是高于生命的人的主宰。

26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关于死生的独白,从晦涩复杂的John Donne绕回到Runaway Bunny这样简单的童年原点,同《午宴之歌》的表现形式很像。艾玛婶在这里竟然还有点神似KST。

31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只有经历过痛的人,才能够深切理解他人之痛。痛,使我们谦卑。使我们从昔日的冷漠狂妄自诩中幡然警醒,照见自身的渺小脆弱,学会柔软臣服、怜悯与慈悲。痛,使众生真正平等了。任何形式的骄矜,在痛的面前,都一击即溃。只有领悟痛的那一刻,我们才真正是一个人了。

32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影后的演技其实是还好而已……看过House m.d.里的病人就知道,群众演员有时候也是很厉害的。而且我一直在纠结汤普森的眉毛其实是化妆盖住的。“生死”这个课题很好,只要是相关主题的电影/纪录片我一定看,一定程度上是我想“参考”他人的生死观,以完善自己的。本片这种温和看淡的态度还挺常见的。

34分钟前
  • 席德
  • 还行

Emma Thompson演活各式各样的角色。不过看她饰演女学者/女知识分子总特别具有说服人的力量。

38分钟前
  • ISA
  • 推荐

“心灵病房”,看得挺难受的,生命逐渐消逝枯萎的过程,之前那么自信强势的文学教授最后成了蜷缩在病房里的光头“小怪物”,临终前听着儿时的童话。生命是场轮回。

43分钟前
  • 厚藤与草梧桐
  • 推荐

睿智、自嘲的幽默、对生命的探索,一切都那么真实动人。

4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生产再也不为我们服务,而是我们在为生产服务。医学也并没有为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从某种角度说去,它只是规定了我们该追求什么。当一切终结,连死亡都失去了意义..

45分钟前
  • 丰饶之海
  • 还行

深入刻划出西医治疗中的反人性、零尊严,把人完全当机器对待,1.癌症治疗的两难:治疗高血压手段同时也摧残身体;2.很多疗法只是满足了医生做研究的用途,对恢复却毫无帮助,3.研究肿瘤的是最聪明的一群人,他们崇拜癌细胞,并且觉得病人无需被安慰,相比于病人,他们更爱的是癌细胞,因为后者是胜者与强者,4.明明是晚期,只求减少痛苦,却依然不愿意上麻药,明明放弃急救措施,尸体还被折磨一番,毫无怜悯之心的西医。西医是彻底的反人性代表。诗歌VS医学,humanity VS science,一个脑海中时刻浮现诗歌的中年女教授,面对疾病时独自用心中的诗歌抵抗一切。病床上的她重新走过了自己的一生,与自己的父亲、启蒙老师、自己的学生对话,与镜头前的你对话。最后能在老师读着自己童年喜欢的故事中离开,也是最好的送行了。

46分钟前
  • Estelle
  • 力荐

作为医学生惊叹于这部电影的精准。疾病、治疗、死亡,医生的心理,患者的思想状态,自我认知的颠覆,被剥夺的尊严,难以忍受的疼痛,艰难的一丝丝呼吸,最后回归孩童般的脆弱。没有刻意煽情,没有矫揉造作,一切都是以最平常的姿态出现。是的,死亡一点也不伟大,也不辉煌。

51分钟前
  • 老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