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谜案

犯罪片西班牙,英国,法国2008

主演:伊利亚·伍德,约翰·赫特,蕾欧诺·瓦特林,朱莉·考科斯,吉姆·卡特,亚力克斯·考克斯,伯恩·戈曼,多米尼克·皮侬,安娜·玛西,丹尼·萨帕尼,艾伦·戴维,Tim Wallers,James Weber Brown,Ian East,Charlotte Asprey

导演:艾利克斯·德·拉·伊格莱希亚

播放地址

 剧照

深度谜案 剧照 NO.1深度谜案 剧照 NO.2深度谜案 剧照 NO.3深度谜案 剧照 NO.4深度谜案 剧照 NO.5深度谜案 剧照 NO.6深度谜案 剧照 NO.13深度谜案 剧照 NO.14深度谜案 剧照 NO.15深度谜案 剧照 NO.16深度谜案 剧照 NO.17深度谜案 剧照 NO.18深度谜案 剧照 NO.19深度谜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0 22:56

详细剧情

马丁(伊利亚?伍德 Elijah Wood 饰)为了追寻偶像逻辑数学家亚瑟(约翰?赫特 John Hurt 饰)的足迹,来到牛津大学深造。他发现,寄宿的房东伊格莱顿太太(安娜?玛西 Anna Massey 饰)仿佛跟亚瑟交往甚密,而她的养女贝丝(朱丽?考克斯 Julie Cox 饰)却总是故弄玄虚。后来,马丁结识了壁球伙伴洛娜(蕾欧诺?瓦特林 Leonor Watling 饰),两人堕入爱河……   亚瑟演讲时,马丁作为唯一的提问者,引起了他的注意。后来,二人在房东家不期而遇,发现伊格莱顿太太被人谋杀。现场唯一的线索是一个圆圈。二人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此后又有一些人离奇地死去,而且他们的死因似乎还暗含着某个数学定律……

 长篇影评

 1 ) 认识论迷雾与《牛津谋杀案》

认识论迷雾与《牛津谋杀案》

文/空语因明

1】《牛津谋杀案》作为一个悬疑罪案影片,其中探讨了一系列根本的认识论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布置出了悬疑的情节,而且也作为线索揭示着悬疑片的类型实质,由此可以将该影片看作“元类型”的悬疑罪案影片。这种“元类型”是对观念的意义而言的,作为观念形式的组织方式。

2】作为认识论问题,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可知”,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必须将偶然获得的认识或未经审视的常识置于缺乏前提的情况中。这种情况的结构是“不知→可知+可知→不知”,这就是悬疑的状态。

2-1】《牛津谋杀案》呈现的首要问题就是“Can we know the truth”。其中,塞尔德姆教授与马丁讨论的大部分认识论内容就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他们首先将“数学作为一切模式的科学”从认识的典范放逐到认识的荒漠中,知识的必然假设成为偶然的,不确定的。然后他们讨论了不确定的状况,这时候常识不是知识,而是人们的自以为是:比如感觉的对象甚至在感觉之中都可以是自相矛盾的。眼前的事物不再那么确实,而是恍惚成了迷雾。

3】所谓悬疑就是经过认识论迷雾,让知性之光显现的过程。这就是悬疑的类型界说。为了使悬疑的效果足够显著,认识论迷雾要持续下去,直到知性之光呈现之时才消散。

3-1】《牛津谋杀案》是让这样的认识论迷雾直接通过问题的讨论呈现着,而对于悬疑片而言,认识论的迷雾往往是通过不那么直接认识论的方式演绎的。但无论如何,如果没有那种直击认识的迷雾,那么也就不成其为悬疑。

3-2】知性之光,当然不能外在于悬疑所营造的认识之迷雾,不然那就不成其为迷雾,而是漆黑一片。知性之光散照在整个认识论迷雾之中,它在此迷雾中反射与折射,最后通过某种方式在悬疑的末尾聚焦起来。

3-3】在《牛津谋杀案》中,最后呈现的知性之光看起来有些诡异,因为它是对知性的一种否定。这也是它作为元类型的一个特质。一般而言,为了营造悬疑之后的显著反差效果,知性之光的呈现与之前的认识迷雾比起来往往会被夸大,从而显得有些失实。悬疑效果越明显,那么它背离实情的可能就越明显,毕竟它更接近一种思维游戏。

4】悬疑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人们进行认识的固有缺陷。进行认识的缺陷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有待认识的事物被遮蔽;其二,观看者被假相迷惑。利用第一种缺陷布置悬疑是通过某种方式掩盖事实或不告知认识;利用第二种缺陷布置悬疑是通过某种方式去误导,或者观看者会自行陷入假相中。第一种悬疑方式,可以称其为“一贯线索的方式”;第二种悬疑方式,可以称其为“分化线索的方式”。

4-1】采用第一种悬疑方式的影片,其线索虽然是一贯的,但是它在悬疑的过程中却不是那么明确的,或者说,处在悬疑之中,它必须不明确,其一贯性在于结局与开端的明确对应。采用第二种悬疑方式的影片由于不必担心悬疑的氛围过早消散,故而它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线索,但这个线索往往在结局中却不是真正有效的线索,它是分化出的,起误导作用的线索。《牛津谋杀案》采用的就是分化线索的悬疑方式。

4-2】对于第一种方式,观看者在看过之后往往会感觉恍然大悟,就像真的获得了某种明晰的认识那样满足;而对于第二种方式,一些观看者在看过之后,却大呼上当,就好像他们被悬疑的假相玩弄了似的。这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虽然悬疑片利用了观看者的认识缺陷,但是观看者大概出自自我肯定的本性,却不愿意看到这一点,同时也是出自自我肯定的本性,他们会不接受某些悬疑的设定。

4-3】《牛津谋杀案》就直接地呈现着人们的认识缺陷,这些认识缺陷对于常识的世人而言是一种陌生的难题,是一种非自我的困难。该影片的分化线索成功展开的前提也是利用影片中角色马丁的自我肯定的倾向,他在自我的认识中预设着未经真正审视的前提。他就是在自己的寻求清晰的倾向中,陷入了一个虚构线索,同时,作为观看者,所具有的是类似的倾向,并且陷入的是同样的虚构线索。

5】在悬疑的认识论迷雾之后呈现的知性之光也就是悬疑的情节得以解析的根据。这样的根据当然不能仅仅是事实而已,它必须是解释,从而,真正的根据也就是自然律。自然律包括物理律和心理律。作为心理参与的悬疑片,心理律大致上就是人性,其表现通达的现象是人生的遭遇,物理律也参与其中。对于生存着的人而言,认识论问题从来都不只是思维的问题,它是生存状态的问题。哲学的最基本真理蕴含在观念论之中,那就是“观念域是完备的生存现象域”(也就是说“存在即被思维,被感知”)。认识论迷雾,也就是生存状态的迷雾。

5-1】既然认识论迷雾也就是生存状态的迷雾,那么可以说悬疑就是透过生存状态的迷雾去看待其起源或根据。在《牛津谋杀案》中,塞尔得姆教授之所以布置那个认识论迷雾,目的在最后被揭示为他为了将他所关心之人从后者的生存状态迷雾中解放出来。一般的,悬疑片通过心理律寻求依据的时候也正是在解放生存状态的迷雾。

6】悬疑情节往往与罪案联系在一起。大概,“无知就是罪恶”,这样可以为悬疑与罪案之间的强烈联系确立一种理解。无知意味的是观念的缺乏,同时它也就是生存状态的缺乏。这样,对于生存者而言,无知作为罪恶也就理所当然了。正是由于这种联系,悬疑罪案片不仅弥漫着认识论迷雾,也弥漫着正义迷雾。正义是罪恶的克服,它是对生存状态之缺乏的补充。正义不是别的,它正是观念中的生存意义。

6-1】传言说,当年勃兰特·罗素问维特根斯坦,“你在思考逻辑,还是你的罪恶?”维特根斯坦回答道,“两者都有”。这样一个段子,或许让一些人为之惊异,故而才这么乐意把它当做奇闻来传播。我在这里摆出这个段子,倒不是觉得维特根斯坦的回答有多巧妙,而是由于它对于哲学而言太平常了,也是由于它契合着《牛津谋杀案》的主题。在《牛津谋杀案》中,在罪恶之前,一个合乎逻辑的想法促成了罪恶。贝丝听到马丁说,“你应该试试”。这个建议如此合乎逻辑,以至于贝丝很难拒绝它。这使得她杀了人。另外,在罪恶之后,对逻辑的思考实际上掩盖了实际发生的罪恶。塞尔得姆教授通过布置出一个具有逻辑序列的连环谋杀案的假相,从而掩盖了真正的犯罪者。实际上,如果没有那么一个合乎逻辑的建议,罪恶很可能不会那样发生。如果没有那种逻辑构造出的罪案序列,罪恶从一开始就会轻易地呈现着。逻辑不但促成了罪恶,也掩盖了罪恶。

6-2】对于《牛津谋杀案》中的情况而言,“无知就是罪恶”的意义不再那么单纯,而成为“如果无知,你就无法掩盖你的罪恶”。这大概也是学习法律的必要:首要的不是用法律去保证正义,而是用法律去保证不无知。

7】在一些悬疑罪案片中,逻辑属于正义的,是因为它能够揭发罪恶;但有时候,逻辑并非正义的,但它能够掩盖罪恶,从而营造正义的假相。翻云覆雨,正义成为无法得到保证的。这对于非游戏的现实而言,应该是不安的,但对于悬疑罪案片而言,倒是营造悬疑效果的路子。悬疑罪案片这样做并非反现实,相反,它正好呈现着现实:正义确实是无法得到保证的。悬疑罪案片营造正义迷雾,这意味着,观看者所期待的正义得不到保证。在公众生活中,正义的根据在法律中,而法律实际上是通过立场去起作用。正义的根据并非在逻辑中,而在于立场,立场是相对的,故而具体的正义也是相对而言的。相对的世界令人不安吗?可能是的,但如果你善于利用逻辑,那么你可以去掩盖这一点。

 2 ) 大结局与蝴蝶效应无关

似乎不少人把结局判定为一个蝴蝶效应。。。个人认为其是这部片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最后几分钟以及最后几秒钟。。。。最后的最后马丁才认识到自己当初的一句话“you should try it“ 真正点出了这部电影的核心思想,之前贯穿全剧的数学哲学逻辑可以说是剧情的底子,也就是背景,最深层要表达的观点可以说是标准的后现代派,对科学本质的批判,我们所谓的科学,以追求真理(truth)的名义把人类从盲目的信仰中解放出来,自己本身又成了新的信仰,压抑差异,否定差异,对所谓“逻辑”的盲目信仰导致对逻辑的强制性依赖以及追求,所以,这个 you should try it,盲目的,对人之间,事物之间各方面的差异的忽视,导致了片中的悲剧。

所以说,结局道出的不是简单的蝴蝶效应,而是作者独特的讽刺手法对科学的进行批判,其实这部片不一定是要针对数学,可以是针对物理,也可以是针对化学,甚至是针对社会科学,重点是,科学创造概念,我们依靠概念理解事物,所以实际上是这些所谓的科学在“创造”现实,而不是人们认为的在“探索”现实,所以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现实”,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现象,之间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差异,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理解现象,我们常人对“现实”的判定与认同不过是被“科学”套上了总体化思路的结果而已,注定了悲剧。所以。。。说到蝴蝶效应,这个逻辑本身才是问题,。。如果认为大结局只是个蝴蝶效应,可谓是看2小时电影来讽刺自己。。。。。

 3 ) 看我的评论可以省一个多小时看电影

我是先接触混沌学派再看这部电影的,所以很认同这部电影的宗旨。

简单的讲讲来龙去脉吧:
一开始从维特根斯坦引出主旨:can we know the truth?小马丁认为只有数学的领域是能够追到真理的,所以他相信圆周率pai。老教授认为数学也是不可靠的。
主要人物:
小马丁:蝴蝶,花痴
老教授:肉体上搞过片中所有女性,精神上搞过片中所有男性
小护士:喜欢学者型,光屁股穿围裙很性感,rt很小巧,真想舔一口
beth:女花痴,闷骚,冲动型
房东老太:老教授的前前前前。。。。前任情妇,激光枪扫都硬撑住不死掉的老巫婆,没你就没这么多破事儿了
开车司机兼换器官小孩他爸兼数学医学双料爱好者:谁也没重视他,但是他非要自己跳出来,结果搞得大家都糊涂了。感觉他是维特根斯坦和海森堡一起托梦下凡来阐述自己“不知道”和“不可测”理论的冤大头,但是实际效果又救了小儿一命。
次要人物:
怪怪的室友:完全是来蹭饭的
侦探peterson:老实巴交的警察,没你们教授添乱也能自己搞定的中年男
切掉四肢的数学家:很佩服你的想象力,硬是从神经病的行为中总结了一套很复杂的模式,并惊叹这些模式是多么复杂精巧简直绝了,并进而崇拜神经病觉得他们是伪装的最聪明的人,并进而假装自己是神经病,并进而真的成功成为神经病了。
道具:
医院死老头,乐团死敲三角的,很傻很天真的弱智小朋友,一本写毕达哥拉斯学派历史的破书,报纸一张,照片若干,内裤几条

第一个死鬼:老太

不巧的是,房东老太婆就马上被杀,而且当时的拼字游戏正好是德文的圆。老太是女儿beth杀的,beth是因为马丁无意间的放电而杀她妈的,beth可能和老教授有一腿(也可能没有),但是老教授觉得欠了beth一个人情。因为beth他爹和老教授原配是老教授杀的,为了和房东老太达到长期乱搞的目的。beth求助老教授,老教授和马丁同时到达现场。老教授看了德文“圆”,就灵机一动引出series killer,其目的是为了为beth脱罪,并给出古字“1”。

第二个死鬼:医院老头

光死一个不够,不足以让beth完全撇清,所以老教授乘去医院看十三点同学的机会,在一个自然死掉的老伯伯身上做手脚,并给出两个半括号的古字“2”

第三个死鬼:乐团老伯

死的很凑巧,正好又有三角又有肺气肿,于是被本来已经可以收手的老教授利用,并给出古字“3”

第四帮死。。。小朋友:很傻很天真的英国小朋友

教授决定收手,并在报纸上披露密码答案,内心说道:打完收工。不巧却引发司机兼慈父的灵感,杀10个小朋友来为女儿提供器官。

大结局:

马丁很牵强的从老教授在乐团老伯死之前不知道第三个图案,一下子就跳到说老教授就是幕后黑手——完全不考虑其他可能性;然后老教授反咬一口,说都是你马丁乱放电,才让beth把持不住的引出这段破事儿——完全不考虑这事儿已经积累咕嘟了5年,甚至几十年,以及自己的傲慢和轻率的在报纸上公布消息。最后,一老一小两个数学家在日光的余辉中并肩而坐,含情脉脉,情意款款,互诉衷肠,小护士在千里之外哭:没想到前后遇到俩变态
就这么点破事儿,但是看起来的时候还是蛮开心的

 4 ) 从牛津迷案Los Crimenes de Oxford到阿凡达Avatar

看完电影“牛津谋杀案”,讨厌得要死。找来小说看看,虽然谈不到极其出色的侦探小说,而且有着数学家、逻辑学家一贯的枯燥,但枯燥得严肃、认真,自有思辨的活力。作为一个从小听着“毕达哥拉斯、哥德巴赫”伟名长大的女生,我能够充分理解一个数学家把幻想献给先辈的热情。
小说推荐指数:四星。
如果我有一个女儿,一定买这本书给她,从侧面激发她对数学的爱好,对逻辑的美的追求。

电影推荐指数:两星。
也不知道电影把数学家丑化成那样,是出于白痴们对数学、对一切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的无限崇拜,或是掩藏着恶毒嫉妒的诽谤。不过看看市场上热销的所谓科幻片多数有多么伪科学、反科学,就难免让人有掀起一场“焚书坑儒”运动的欲望。

对蝴蝶效应的滥用已经成为一个最扯的搪塞借口。天啊,混沌学中,那些非线性的关系也仍然是逻辑关系。可如果有人相信,书店里数学、药物学和社会新闻能够堆放在同一架上,中年护士熟读维特根斯坦,校车司机深知毕达哥拉斯的符号学,理性与逻辑也就无处容身。上帝啊,那不是牛津,那是天堂,还是九重云霄以上那一层,(绝不是老Seldom折腾的七重罪!)

还有,我要愤怒地控诉那些牵强、恶心的n角恋:22岁的留学生,上了中年护士的床,那个中年护士又和老年教授有一腿。还有一个晃悠在青春尾巴上的大提琴手,杀完人,居然有心情醋意纠结地勾引小白脸。天啊,如果编剧、导演们在我眼前,我一定会极其刻薄地问:“如此意淫,精虫一定都爬到大脑里,下半边不行了吧。”
Oops,作为一个未婚女性,好像不应该这么直接。那么巫女莎要祷告:“伟大的先贤毕达哥拉斯啊,把这些罪人都扔到火里烧死吧。”

昨晚去看了阿凡达(Avatar):一流的图像,三流的故事。Thank God,里面的三角恋没有引起情杀、汉奸等等常见文艺情节,给了苏泰一个冷兵器英雄的死亡。
宽容地说:从无谓地恐慌外星人入侵,到主动地检讨人类的侵略性,电影故事的变化就体现了一种人类的进步。
刻薄地说: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只能理解金融的贪婪——毕竟相比于任何科学,数学难度几乎限制在心算的金融学更容易被懒惰的大众理解。而科学,科学的积极性,只有积极、勤奋的人才能看到。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书蠹头”,我愿意相信绝大多数人仍然有着善良、和平的意愿——这也是煽情电影卖座之基础。只需要正确的科学引导,地球不会毁灭,生活总是越来越好。

就像牛津迷案的结局。谋杀案的发生是偶然的,一个错误;掩饰谋杀的过程是刻意的,出于真情。不告发,因为刑罚并不等于绝对的正义。在贝丝的案例中,法律的审判可能破灭了更多人的幸福。比如无辜的迈克尔。贝丝,甚至Seldom教授之下半生,必然生活在惶恐的检讨之中。这其实是作者,一个数学家的人文判断,他给罪犯、给读者都留下忏悔的余地。
数学、一切的科学,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进步。这种自我否定、自我救赎,是人类可以给予自己最宽容、也最严格的救赎道路。

 5 ) 让我们来谈谈这个长镜头

在长镜头下,剧中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剧中人实实在在的生活,剧中人横眉竖眼的姿态都只是一场闹剧……看客在长镜头外谈笑风生,欣赏着作品内波澜起伏的情节发展。
      
相对于蒙太奇,长镜头更擅长客观的表现情节发展,冷眼下的旁观即使融入了导演的隐性情感,也是一种整体风貌的表意行为,一种事物常态动作的完整动机揭示。没有剪辑的加工,长镜头更多强调生活的真实性,贬低情节的虚构性,通过瞬间性和随意性,不做任何解释的表现事物含义的多样性,让观众自行思考,自行选择。

以提倡真实、完整著称的长镜头在早期电影理论产生之时正好呼应了巴赞推崇的现实主义电影,通过粗糙的质感,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行为,真实的复述了客观世界。此时的长镜头不是画面,不是影像,而是真实。
       
电影发展到如今,长镜头发挥的不仅仅是一种现实渐近线的作用,而是通过导演、摄像对其精准而严谨的移情布景、场面调度,追求一种情节、情绪的渲染和描摹,而非刻板的现实复制和影像化。一方面用真实的完整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另一方面用画面的多义和暧昧性提高观众的深层次情感体验和气氛渲染。这两方面的作用一般由两种手段实现——运动长镜头和固定机位长镜头。
       
固定机位因其缓慢抒情的节奏,多被用来烘托环境和人物情绪,是一种暗藏汹涌的“以静制动”,侯孝贤《悲情城市》中文清和妻子听到兄长丧讯时的固定机位长镜头,于隐忍中彰显悲痛。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里开头长时间的黑屏固定镜头,展现的是人类本初的混沌形态。情绪的渲染作为隐性的抒情,在很多成熟文艺片中都有运用,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牛津谜案》中的运动长镜头,所以对固定机位长镜头不做过多阐释。
       
运动长镜头在很多好莱坞电影或成熟的艺术电影中时常用在故事开头或情节脉络发展的中端,通过隐性但又客观的场面调度推动情节发展,介绍故事背景。奥逊•威尔斯指导,拉塞尔•麦蒂摄影的《历劫佳人》在影片开头就通过复杂性度极高的长镜头,运用当时一切技术达到横移、升降、跟拍的效果,完美地于俯拍、平拍、特写间介绍了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下混乱、肮脏的故事背景,影片开头特写的手榴弹被放在长镜头下的汽车中,长镜头下的每一秒都有着汽车爆炸的危险,如此牵动人心缺不做客观评价的刻画,也只有长镜头才能担当。类似的通过片头主人公的对话、运动、走位来介绍人物性格、故事背景的影片还有《蛇眼》、《好家伙》等影片,它们都通过从狭窄的空间内严谨而又有节奏感的空间调度使长镜头成为极为自然的点睛之笔,没有刻意的显露,于羚羊挂角间推动情节发展。说到情节发展,犯罪、悬疑片的情节发展更是重中之重,稍微一个动作的暗示也许就是最终谜底解答的关键。这种隐性的美学构想最好的载体当然是长镜头,在长镜头灵巧高明的场景人物调度中,暗藏着案件丝丝扣扣的线索与可能性。《牛津谜案》片头00:19:36—00:22:07的长镜头就是一种将出场人物之间的偶然与必然相串联的“长镜头”盛宴。为什么打引号,因为这是一个伪长镜头,仔细分析下还是看得出剪辑的痕迹。但是导演将之做成长镜头的形态也正是因为看中了长镜头“述而不作”的功能:
      
死者的女儿beth流下的暗藏玄机的眼泪;公交司机在Blackwell Bookstore买的书;小护士性急地叫到一辆出租准备离开;Martin同学遇到sheldom教授后仓皇的躲避;行走匆匆把怪异纸条丢进垃圾桶的sheldom教授;怒气冲冲回案发现场准备收拾细软回家的Martin。3分钟的长镜头将每一个犯罪嫌疑人有序的串联起来,人物关涉的偶然或必然,导演并没有指名道姓,而是将破案决定权交给了观众。缓慢的节奏、时空的连续统一、照相本体的记录功能,观众满怀期待,希望在后来的剧情中验证自己是否推测到了真相。
       
回归是否是长镜头的大前提,我认为这是至少由六个镜头拼接起来的伪长镜头:
                         
第一个镜头 00:19:35—00:19:54
Sheldonian Theatre剧场内横摇镜头的尽头出现beth暗藏玄机的眼泪,接着跟拍一名演奏人员径直走出Sheldonian Theatre,最后摄影机推向演奏人员的后背并移开。
       
由黑色后背形成的隐性剪辑早期在希区柯克的《夺命索》中就有所运用,全篇5处隐性剪辑有4处是由“后背剪辑”完成的。所以,很容易就能看出此处导演剪了一刀。
       
最近我正好去牛津。该段长镜头主要是在Broad Street完成的,所以我在Broad Street上没事晃了晃,发现Sheldonian Theatre的正对面并不是Blackwell Bookstore,如果摄像机由演奏人员后背直接推向公交司机,其中并没有剪辑,那么公交司机的地理位置变化根据电影画面来说,就是从Sheldonian Theatre门口径直走向对面的Blackwell Bookstore,但实地考查很容易就发现,Sheldonian Theatre正对面并没有Blackwell Bookstore,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才是真正正对着Blackwell Bookstore的。所以我猜测,第二个镜头便是公交司机衔接着演奏人员的后背在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的门口开始的。
                             
第二个镜头 00:19:55—00:20:21
公交司机从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的内院走出,径直走向Blackwell Bookstore的门口。观众可能会问为什么导演不直接把公交司机安排在Sheldonian Theatre内院而安排在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nce内院开始走位,我认为长镜头相对蒙太奇虽然是客观、记录性的,但仍然是摄影师或导演其有所偏爱的对场景进行选择性加工。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nce正对着Blackwell Bookstore,统一时间内的直线路程更容易于简单明了中表现线索,如果从Sheldonian Theatre内院走向Blackwell Bookstore,人物弯弯曲曲的路程延长了一倍,拖延了拍摄节奏,不利于在有限的时空内表现浓缩的暗示。这是从整体角度考虑,从技术角度考虑,Sheldonian Theatre的院门是有台阶的,摄像扛着摄影机走楼梯很容易发生画面的不平衡晃动,而没有台阶的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nce的院门显然更适合摄像的拍摄。
                             
第三个镜头 00:20:22—00:21:02
公交司机从Blackwell Bookstore外走向店内画面颜色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太阳光变成白炽灯的色温,公交司机的外套颜色由明变暗,这就是很好的证据,说明在书店内,又开始了新的镜头。有网友说这并不是理由,他们认为“摄像机不像人眼能迅速无缝切换,摄像机需要一个对白平衡和感光度进行重调的过程,所以你在看的时候会有一闪的感觉,但实际并不是分开的剪辑。”我认为这并不构成理由,因为如果这是摄像重调过程才导致的,那Martin同学从书店内走到书店外,白平衡又需要从新调节,为什么这时的画面却没有颜色变化的?

第三个镜头正反面跟拍了公交司机、Martin同学、sheldom教授。是人物牵连最多的一个镜头,但纵观整个镜头,流畅自然,灵巧偶然中把3个人物顺连在一起,一点都不穿凿附会,足显导演和摄像的功力。也这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也正好应对了影片中sheldom教授在新书发布会上的一番言论 “There is no way of finding a single absolute truth, an irrefutable argument that might help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mankind.Can we know the truth?“长镜头下的真实是有多义性和暧昧性的,客观的呈现真实导致的结果可能是有无数真实,因为它不限制,述而不作。所以,这就是长镜头运用在悬疑、犯罪片中的好处。
                           
第四个镜头 00:21:03—00:21:20
把纸条扔进书店外的垃圾桶后,镜头对准了教授行走的双脚,这又是类似“后背剪辑”的技巧,把全景换成特写,最容易混淆观众视觉,此时也是转换场景和镜头的绝佳时期。我在牛津闲逛的时候,从Blackwell Bookstore到Martin与sheldom教授相遇的The Bridge of Sighs,真实地理距离不是影片中1秒的瞬间。从Blackwell Bookstore所在Broad Street向东步行1分钟,再在十字路口向东拐向Catte Street才能看到The Bridge of Sighs。所以,sheldom教授的双脚在这里又成为了“真实的谎言”。
                         
第五个镜头 00:21:21—00:21:36
仍然是跟拍,不过这次是跟拍骑着自行车的Martin一人。不用我启发了,对,这又是“后背剪辑”技巧,只不过这次的“后背”变成了“蓝色卡车”, Martin骑自行车经过蓝色卡车时,蓝色卡车作为障碍物很好的起了“一叶障目”的功能,故事场景从Catte Street转换到了犯罪现场所在的民居,经过实地走位我可以负责任的说,The Bridge of Sighs所在的Catte Street附近没有民居,Martin骑车绕过蓝色卡车转弯的设计,就是为了转场换镜所用的。
                       
第六个镜头 00:21:37—00:22:07
Martin停好自行车路过一棵大树,一瞬间身影被大树阻挡,大树发挥的又是隐形剪辑点的障碍物作用。至于这里为什么要剪辑,我们下面再说。
        
镜头跟拍Martin走向民居后便舍弃了Martin这个跟拍对象,自成一视角,由平拍的地面飞向空中,径直伸向案发现场的窗户,从窗户进入案发现场,扫视完屋内状况后,画面终于定格在死者的脸上。至此,这个华丽的伪长镜头终于落下帷幕。
      
现在再来说说为什么导演会在Martin路过大树的时候剪辑,观众也许会认为这段没有剪辑必要,在这个伪长镜头里,剪辑大都是因为遇到地理长度障碍才只能割爱一剪。但这里显然没有地理长度问题,却有技术问题,这里的剪辑是为技术服务的。跟拍马丁骑车到停车,也许只需要轨道和斯坦尼康,但从地面飞向空中就必须用到吊臂这种大家伙了。在大树处剪辑,笔者认为是一种换器材的暗示,从地面飞上天,如果一直用轨道不可能实现,如果一直用吊臂又显得杀鸡焉用牛刀的多余。所以不如简单处用轨道,难处用吊臂。而这个简单与难处的切换正是大树的剪辑点。


附:《牛津谜案》00:19:35--00:22:07剪辑点简表
  
序号 起点 形式 简述
1 19'54" 隐性剪辑 演奏人员径直走出Sheldonian Theatre, 摄影机跟拍其后背并移开。
  
2 20'21" 隐性剪辑 公交司机从街外走进Blackwell Bookstore。摄影机跟拍其后背并移开。

3 21'02" 隐性剪辑 教授把纸条扔进垃圾桶,摄影机推向教授双脚并移向街角转弯处。

4 21'20" 隐性剪辑 骑自行车绕过蓝色卡车,摄影机推向卡车移入下一个画面。

5 21'36" 隐性剪辑 Martin被大树阻挡,摄影机推向大树移入居民区。

----------------------
看完地吸引力,发现自己半年前写的这个东西好傻,现在的电影,就算是长镜头,也很多是后期做的。我当时真的想多了。

 6 ) 你是那只蝴蝶么,马丁

ILLUMINATI、UFO、new world orlder... ...

 

说实话看完电影,我脑子里面闪过的是原来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真理”“任何事物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以引起地球那边的一场风暴”“哲学和数学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杂乱的、无序的...”电影的信息量远比我所记住的这些话语要多得多。估计原著《Los crimenes imperceptibles》的信息量要更大吧。

有人喜欢把本片和丹老头的《The DaVinci Code》去比较,我倒觉得本片更像David Fincher手中的《Zodiac》。小帅哥去牛津拜见名导师,这里恐怕要交代一下牛津的导师制度——导师制是一种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的教育制度——十九世纪以来牛津又以贯彻该制度而与世独立,小帅哥的家境应该是不错的,因为去牛津的外国学生除了要品学兼优外还要缴纳高达两万英镑的高额学费。本片的小帅哥是Elijah Wood,虽然只有1米68,但是并不妨碍佛罗多巴金斯在《魔戒》中给我们留下的好印象,值得惊艳的是小帅哥得出场用闪回的方法交代了前因,并且交代了他与老教授在思想中的冲突,要知道这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已经68岁高龄的John Hurt出演本片的男2号,人如其名,老戏骨的出场戏的确hurt了小帅哥求学的信心。这期间有交代了两位女主人公,老太太的女儿和美丽的女护士。故事基本上就是在这几人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林立的牛津校园中展开的,场景不乏RadicliffeSquare或者铜鼻小巷(BrasenoseLane),以及圣玛利教堂(St.Mary'sChurch)。

第一个被谋杀的人是小帅哥入住的户主,那个老太太。从后来的解释看来,英国警察的水平照LAPD之类的美国警察差许多,这让我们这些看遍《c.s.i》或者《24 hr》的美剧迷们智商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崇高。不过放心本片的一个标签就是智商,犯罪分子巧妙的留下了一个○。老教授和小帅哥一同目睹犯罪现场,成为警察关注的对象。

第二个被谋杀的人是老教授的朋友,本片为什么用很大一部分描述了老教授的另一个朋友,一个类似于《灵数23》中金凯瑞扮演的数学疯子一样,不断的思考类似于数学逻辑关系的问题,最后走火入魔了,虽然最后死的不是他,但是这种完全陷入数学中的人大概生不如死了。在这段期间,老教授和小帅哥已经成为“欢喜冤家”——并肩作战的“战友”了。并且小帅哥还遇到了女朋友小护士,估计是因为电影篇幅的影响他们二人的关系发生的出奇的快,呵呵,我倒也希望有这般的艳遇。这次留下的符号是交叉的两段弧。

小帅哥在与女护士的交往中发现原来女护士还与老教授交好,这使得他自己陷入了一种错综的信任危机之中。

第三个被谋杀的人是老太太女儿所在乐队的三角铁手,当然又是在警察眼皮底下被人谋杀的,当然显而易见这次的符号就是△。无法想像接二连三的离奇死亡之中的关系,小帅哥陷入了一场头脑角力之中,然而这并不是黑板上的方程式,每一个微小的计算失误可能导致的都是人命,小帅哥压力更大的。

最后一个被谋杀的可以根据前三个符号推论出来,但我们阻止不了命运的发生,我们觉得这一切十分悬疑,但又错综复杂,信息盘根错节,但条件又合情合理。一切按部就班的发展着,顺应的没有逻辑的命运还是严密的数学逻辑?电影思辨的更多只是打上了哲学与数学的幌子。在我看来,提出的是一种人类对于命运的哲学态度,是人类对未知命运的惧怕以及强烈的操纵欲望。人类陷的越深谜团就越大,但是当谜底一点点揭开的时候,你会发现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不过简单的最极端形式有时又是一种复杂,老教授最后问小帅哥“你是那只蝴蝶么,马丁”意味深长。

电影留给我的感受只有两个,一个是上面写出的观后感想以及开篇提出的一连串“ILLUMINATI、UFO、new world orlder... ...”字符,感兴趣的同学大可以深深探讨一下这些名词背后的含义,以及这些事物对当代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神秘影响;另外一个感受就是本片的小帅哥实在艳福不浅,Leonor Watling扮演的小护士实在是太惹火了,为数不多的出场让我惊艳,裤裆下面的阳物为之蠢蠢欲动,不过俺们知识分子要做本姓展,名获,字禽的柳下惠,但是钻研过度的话就枉看本片啦,哈哈。

 短评

超棒啊这个,巴赫跟这片儿的风格搭配完美了!

6分钟前
  • lisa|离
  • 力荐

喜欢这个电影的感觉

11分钟前
  • 嘉沐難再續.K
  • 还行

魔性数学。魔戒班底。维特根斯坦。斐波那契数列。毕达哥拉斯教派:圆、鱼、三角、四元体……峰回路转结局。真正的真理不是数学,而是荒唐、混乱、随机性、无序性和深深的痛苦。John Hurt肉体上搞过片中所有女性,精神上搞过片中所有男性。护士,空着围裙,那个胸器走错片场了吧啊喂!

12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节奏不流畅,无必要情节过多,名不符实。如果不是故事重心和一般推理有所区别大概会毫不犹豫的只打一星。另,霍比特人真的不是我的菜……

13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较差

第一次看此片的时候我还是去团委实习的时候,眼瞅着要下班了,就找了个据说是悬疑的片子来看,事实上此片真的是悬疑,因为有凶杀,就一定有凶手,非常不可惜的是,我还没看到揪出凶手就下班了;节奏慢得一塌糊涂;不出意外我绝不看第二次

16分钟前
  • miss z
  • 较差

我觉得一个好电影是应该让人看完了好好思考,而不是让别人告诉你这里是这样的你理解错了。有好的地方有不好的地方。我觉得应该是这个档最好看的电影了吧。。。

21分钟前
  • Cadenza
  • 还行

弗罗多拯救了世界,也敌不过奶牛。

26分钟前
  • 安东
  • 还行

原来真的有一部佛罗多去牛津上学的电影。妙啊!

30分钟前
  • 火火火火花袭人
  • 还行

又有个“超级长镜头”,我第一时间就判断对了凶手,不过,这样自行命题又推翻假说有意思么?ps.只有在大波妹身上吃意面,我才尝出了伊格莱希亚的私人口味。

32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19:35秒开始的那个长镜头拍得好,唯一让我喜欢的就只有这里了。这片子拍得非常玄乎,让我这个数理不好的人看得非常蒙擦擦,说不懂也算是懂了,但对于里面所讲的数学的迷人之处还真是完全没有感受到所以也没有被它所吸引就是了。嗯,尽管有个长镜头跟迷人的风景但实在是三星不下来,两星!

36分钟前
  • nikki
  • 较差

19分半左右开始的,从beth开始到她母亲的死状结束的一分半的长镜头,几乎概括了所有嫌疑犯以及犯罪原因(证物细节)。

3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这绝对是部被低估的作品,威尼斯金狮导演+魔戒fodo+象人老戏骨+西班牙美女。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承认我是傻逼,因为全片所包含的数学、哲学、混沌学和逻辑学我完全不懂,但是导演却很完美的兼具了学术性、节奏性、故事性和男主角的性,故观赏性极强。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激动人心的古典式推理了。

44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糟糕的剧本,一个长镜头轻易让人识破真相,就那么几个人物而已,而且还都是一根筋。但从电影语言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很精彩,很精致,无论摄影、灯光和场面调度都很有水准,可惜剧本和表演都不入流。阿莱克斯·德拉·伊格莱希亚电影总是形式大于内容。★★★

4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不是很深度,也很偶然。。。水平没这么高就用偶然解释一切。。。凑合吧,除了那个女主角,哈哈

51分钟前
  • Lucifer@CCC
  • 推荐

stupid, intellectual wanna be.

54分钟前
  • 高光光
  • 很差

西班牙导演跑到牛津拍了一部致敬与夹私齐飞的英伦谋杀片。所谓致敬,有希区柯克的母题偏好镜头语法和女主角(安娜玛西演过狂凶记)、克里斯蒂式的脱罪手法ABC。所谓夹私,吐槽英美痴迷极端性格的同时却找了身材火辣的瓦特林出演了片中唯一的道德……不过教授那个替凶故事和片长出卖了结局。

55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编剧或是参考了足够的资料,去编造一个尽量合理的故事。但对数字是否绝对符合真理这个观点上,依然不能百分之百赞同。”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而不是事物的总体“,第一个符号是圆,第二个符号是交叉的半圆,第三个符号理应是背靠背的半圆。数字或图像的找规律并不绝对,但事实是绝对的。7分。

57分钟前
  • DrBlackWatson
  • 还行

新年第一部。险些因为评分错过。数学逻辑学解密,悬疑气氛很棒,而且难得的优雅、富有哲理,意外结局。电影技法上几乎无懈可击,毫无冗余,十多分钟处一个长镜头出现了了全部嫌疑犯。约翰·赫特魅力十足。一个有趣的地方是老头儿在V字仇杀队中演独裁者,此片中却出现了一个V面具原型盖伊·福克斯的扮相

1小时前
  • Whisper
  • 力荐

假模假式,案情却一点都不精彩

1小时前
  • 锦瑟
  • 较差

太多的运气使得案子可以连续下去,于是那些我压根不懂的符号一个个冒出来... 片子的镜头用的很不错,老头很演技,小Elijah终于冲魔戒里长大了和大波女大搞艳情...还有那蝴蝶效应理论再一次在物理学之外得到了验证...

1小时前
  • 盗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