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英格兰

犯罪片英国2007

主演:托马斯·图尔格斯,Andrew,Shim,乔·哈特利,薇琪·麦克卢尔,斯蒂芬·格拉汉姆

导演:西恩·迈德斯

播放地址

 剧照

这就是英格兰 剧照 NO.1这就是英格兰 剧照 NO.2这就是英格兰 剧照 NO.3这就是英格兰 剧照 NO.4这就是英格兰 剧照 NO.5这就是英格兰 剧照 NO.6这就是英格兰 剧照 NO.13这就是英格兰 剧照 NO.14这就是英格兰 剧照 NO.15这就是英格兰 剧照 NO.16这就是英格兰 剧照 NO.17这就是英格兰 剧照 NO.18这就是英格兰 剧照 NO.19这就是英格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7 16:22

详细剧情

这是一个关于英国“光头仔”群体的故事。1983年的英国,正处于一个动荡时期。12岁的叛逆少年沙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群“光头仔”,在同他们大打出手后沙恩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令沙恩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人竟成为他日后最好的朋友甚至亲如一家人。他们一起,在一个灰色的年代里分享自己的成长和喜怒哀乐。

 长篇影评

 1 ) 理想的破坏--《这就是英国》

  1982年,我还没有出生。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已经开放了开放了开放了)。英国和阿根廷因为一个小岛的归属权开战。肖恩的父亲就死在了这场战争之中。

  但是一切似乎应该和战争无关。肖恩为了太过宽大的牛仔裤,杂货店老板不允许他进入杂货店,高年纪的同学找他的麻烦而困扰。可是一切又似乎和战争有关,肖恩厌恶任何人提起这场战争。为此不惜与比自己高大的人争斗。

  但是肖恩遇到了伍迪这群“光头仔”。他们哄他开心,带他去打猎。即使胖子艾达因为肖恩的受宠而愤愤不平,却终是和解。他们就是这样轻松而快乐的青年。吸烟,喝酒,抽大麻。他们穿窄腿裤,格子衬衫,细背带,马丁靴。

  简单的生活从康博的出现而改变。一个暴戾而又热烈的领导者。他带着从伍迪那里分离出的人追逐他的信仰。肖恩选择的了康博。

  他们抢劫,涂鸦,整晚的狂欢。一切看起来这样充满着乐趣。

  直到康博被洛儿拒绝。

  支撑着康博的并非他所谓的信仰,理想国度,民族的骄傲……而是对洛儿执着的爱意。只是洛儿拒绝了他。

  所以当他发现米尔克有着几乎完美的生活的时候,嫉妒心有如蛇踞。

  一切就这样不可收拾。

  肖恩面对着大海的时刻,一脸迷茫。他并不了解这个世界。他扔掉了旗子,带着他曾找到同伴的理想。

  这是一部会将你的心一点点揉碎的电影。所以我分了三次才有勇气将它看完。

  对外表的不自信,别人的嘲笑,不被认可,找到同伴的归属感,同伴之间的分歧,失去同伴。

  这些十几岁都会有的小伤感,就一点点让你回忆起往昔。带些快乐地伤感起来。然后随着美丽的英伦风景一点点的碎掉。

  那灰蓝色的大海,将所有的情感都淹没。

  你很爱你的父亲。

  是的。

  但是你失去了他。

  ……是的。

 2 ) 可以原谅,但无法遗忘的叛逆青春

看完这部带有自传体性质,关于狂燥暴乱的叛逆青春的电影,让我想起了红旗飘飘、绿装招摇的岁月,那无比欢腾,自以为无比幸福的那一代人的燥动青春,这在以前的历史中是从未出现过的集体情绪释放。

光头党笃信自由主义理念,抵抗霸权,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与主流文化保持刻意距离。而那一代奉行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的信条,将自己的每一分子、每个基因都分配给了值得奉献的事业,消耗掉所有的才华和激情,忍受着长期无穷无尽的恶劣环境和政治不稳定因素的折磨,无法逃避,无处可去,时刻准备,以博得我们所谓的精神领袖和伟大导师的膨胀的政治好感。

光头党尽情地舒展个人的言论和自由,强调自己的被重视与参与政治的权利。而那一代的政治是领导我们前进的唯一信仰,武装我们的有力武器,是带给我们自由的领袖的恩赐,我们必须全身心地给予。哪怕一句话,一个不同的意见,都是通往幸福大道上的绊脚石,遭遇批判和劫难。那一代是被革命的招唤任意利用的工具,他们活着的目的不是为了圆满和自足,存在和发展,那个站在神坛上的人的意志,整个阶级的最高目的,才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那仅有的闪着光亮的洞察人生的睿智思想,委以革命的形式,被无情地消耗与打击。这究竟是具有充分的意义,还是一种集体的游戏。

我一度怀疑自由这个词是不是泊来词,我们是讲究意境的,是不是只有小自在,却没有大自由。我并没有崇洋媚外的思想,中国的地广人少,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传统政治,近代以来,更是皇帝一人的专制,解放后幸福成长的我们,不还是从小被教育成专政的利益永远都是凌驾于个人自由的,以便于统治阶级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才华。

不管是光头党愤怒的表达,还是我们那一代的激情演出,都是有关于青春和成长,随着纯真的流逝,幻想的破灭,内心的迷茫,都有种难言的愧疚,内心巨大的触动似乎连提起都伤筋动骨。这样的时代因为混乱另人着迷,所以当我看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两部电视剧后,一直都想写点什么,并不是要批判和颠覆以前的时代,只是用我有限的理解去看待那个时代的传统意义,关于他们沸腾的精神生命。

无建功立业之志,无崇高伟大之事,老庄穿透时空的智慧,独特的人生哲学现在看来显得尤为珍贵,在自然的世界里悠游,保守精神的自由宁静,保守心性的本然状态,虚静恬淡,逍遥无拘,是为人生之大快乐。

 3 ) this is England


  This is England,准确的说这是导演西恩.潘德斯的英格兰,是他那段岁月的记忆,正如姜文记忆中的那个北京,费里尼眼中的罗马,暧昧不清,却刻着时代的印记,然后记录的是自己惨淡灰色的时间。

 

  虽然没有标明是导演的自传电影,但是从导演35岁的年龄来推断,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英阿福克兰战争发生时的他的确只有十二岁,如果不是导演的故事,那么也是在他那个年龄,所看到的所感受的,来自那个世界的冲击。

 

  十二岁的沙恩,父亲在福克兰战争中牺牲,和母亲生活,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欺负,这时,他遇到了一帮小光头党,他们之间那种友好互助的氛围感染了他,于是他加入了。

 

  其实沙恩加入的这个光头党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光头党,从某种角度上看,他们更类似更早一点的嬉皮士,或者说更像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嘴中的混混,他们偶尔会在一个废墟上砸东西发泄,不过他们更多的只是聚在一起寻开心,沙恩受到他们所有人的爱护,他所能感受到的温暖都来自这个集体。

 

  只是有一天,老大伍迪以前的朋友康保来看望他们,然后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讲,希望他们之间有人能够跟他们一起进行维护英格兰的恐怖行为,他们其实才是真正的光头党,种族主义者。

 

  缺少父爱的沙恩突然对这个极其凶悍的男人产生了父亲般的依恋感,于是他选择了跟着沙恩,而伍迪和他的兄弟们则选择了退出。

 

  影片有着浓烈的画面,他们就在镜头中走来走去,他们在墙壁上涂鸦,内容无外乎充斥着种族主义之类的字眼,他们骚扰巴基斯坦移民的工厂,他们是光头党。

 

  只是影片的结尾太仓促,康保原来和伍迪的女友洛儿在很久以前有过一段感情,正是对洛儿的思念帮他度过了三年的牢狱生涯。可是当他再次找到洛儿的时候,洛儿却说过去的那段感情对她来说是恐怖的回忆。康保不能接受,他崩溃了。

 

  他找到伍迪那帮人中的一个黑人,要从他那里买毒品,然后在他们的基地里,一帮人狂欢,这时的康保在酒精和毒品的作用下,疯狂的殴打那个黑人,然后把所有人都赶出了房间。

 

  他把黑人打死了,而沙恩则一直躲在门外哭。

 

  因为,沙恩失去了一个精神上的父亲,他的精神崩塌了。

 

  是的,就这样的结尾,谈不上很牛的作品,那只是一段历史,嫁接在主观意识上的历史。这样的故事是关于青春的是关于残酷的是关于瓦解的是关于那双稚嫩却早熟的眼睛的。

 

  导演没有为光头党辩护,只是在默默的说,人濒临崩溃的时候是需要一种理论让自己强硬起来,不管它是什么。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还不如他们,起码,他们还有信仰。

 

  也有人拿这部片子和《猜火车》对比,只是猜火车里的人是这部片子里的配角,他们就是伍迪那一帮人,他们就这样混乱不羁的过着自己的生活,而看着那些真正的光头党进行着自己的疯狂。

 4 ) 十分

一个少年光头党的成长史,彻头彻尾把我感动了,最爱的今年电影
结尾像极了四百击,不过意义不尽相同
关于八十年代的电影,用歌自然考究,雷鬼、朋克、或是新浪潮,首首入耳;而抛开电影听必定俗套的new age钢琴配乐为洋溢全片的乡愁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分,我爱英格兰

 5 ) 我们曾经,抑或现在就是Shane

片尾,当Shane将代表着自己曾经稚嫩信仰的乔治十字旗扔进冰冷的大西洋海水里的时候,他的心是否也如不列颠群岛阴霾的天气一样压抑?

我们也会如同Shane一样,轻易地被情绪所影响,偏执地为信仰而极端,疯狂地为政治而牺牲:我们会自诩,我多么伟大高尚,我就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而回归现实,我们发现我们对任何一个的伟大的理想都无能为力,在这个地球上微小地如同一只蚂蚁。

这如同:理想中我们对chei顶礼膜拜,口号中我们高呼要像chei一样为了理想而战斗,而现实中,我们只能在某些场合把印有chei头像的tee穿在身上,仅此而已。

我们太容易用现实的怒火沸腾起理想的热血。一句句激情的演说,一次次激情的号召,一个个激情的口号,都能使我们一起弹冠相庆,一起群情激奋,一起失去控制,一起撕心裂肺。我们可以高呼自己无罪,然后靠荒蛮行为,一边宣泄自己的失落抑郁,一边把自己打造成为忠者义士。我们与以爱国之名破坏亚裔工场,抢劫亚裔商店,欺负亚裔少年的Combo一伙,又有多少性质上的差别呢?从身边越来越多狂热地崇尚军事铁血,高呼灭日灭美的90后身上,我们又是否能依稀看到Shane的些许影子呢?

也许,我们需要一种博大的人文主义关怀,人,就是人。也许,我们需要的,只是阳光,空气,水,还有,爱。也许,我们革命不了世界,但可以完善自己。如同三岛由纪夫的《go!大暴走》片头的设问一样:国家是什么?民族是什么?再美丽的花朵,换个名字,依然美丽。

这里是英格兰?那又怎样。

当Shane和妈妈再一次翻看父亲照片的时候,Shane也许明白,没有任何政治抑或是信仰,是可以让自己得到精神上的寄托或者解放的。父亲是政治的牺牲品,而自己,其实也是。

虚无而盲目的信仰,在现实的磨砺下,抑或更加虔诚,抑或一瞬破灭。我们的祖父辈如是,父辈如是,我们80后如是,90后如是。

重要的是,回归现实,我们的价值何在?我们的理想何在?

 6 ) 因父之名

12岁的时候你有着怎样的仇恨,期待交什么样的朋友,能做些什么
如果几十年后回想你最极端的想法,会不会与当时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呢
那是在1983年的英国,士兵战死在海外,政客鼓吹着野心,孩子们穿着喇叭裤
12岁的Shane思念在马岛战役中去世的父亲,他无法忍受任何对父亲的侮辱
他无意中结识了一群年龄大他很多的朋友,他们光头、背带裤、穿着黑色马靴
男孩抽着大麻,喝着酒,但是却仍是孩子般放肆地玩闹,并无恶意
女孩化着黑色烟熏,五颜六色的彩发想向世人昭示成熟,他们率直热闹地活着
Shane成了他们的宠儿,小个子的他在这里找到了友情和归属感,当然还有爱
当他吻上那个大他很多的女孩时,她说:你看起来像是4岁,接吻却像40岁一般老练
故事总是在最快乐时峰回路转,这时出现了极为危险的人物Combo
他是很极端的Skinhead,宣扬种族主义,希望把移民全部赶出英格兰
他们叫嚣着失业率和民族精神,这像是现在德国的Neo-Nazi“Auslaender Raus!”
Combo利用Shane对父亲的想念,让他加入,整个电影开始让人不安
终于,在一系列极端的行动之后,Combo失去了控制,把牙买加裔的伙伴打个半死
目睹一切的Shane开始痛哭,他后悔面前所发生的一切,直到他恨恨地把十字旗扔进大海里

在德语中祖国是Vaterland,祖国被认为是父亲一样的威严、伟大
Skinheads的行为其实就是“因父之名”,一切都打着对民族狂热捍卫的旗号
就像是Shane对父亲充满迷惘的想念,用这种方式来证明父亲死得值得
突然觉得英国人是很极端的民族,极端的傲慢冷静克制事不关己
又是极端的暴力,像是压抑久了之后迸发,惨白的脸在一顿拳脚之后泛起了剧烈的红

这是导演12岁时候的亲身经历,这样一部独立制作的影片是他个人的祭奠也是对那个时代的反省
真希望中国多一些对于6、70年代个人经历的追忆,哪怕锐利一点,让人感到疼

 短评

说教太多,没什么深度。

4分钟前
  • 黑胖砸儿
  • 还行

2008-05-25

5分钟前
  • ♣ 9
  • 还行

什么时候能出个this is beijing?

9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推荐

暴力与信仰在鲜血里沸腾后又慢慢冷却,肖恩的童年如同英国的荣光般一去不返;说到底这其实是导演的祭奠,对自己的,对他人的,亦或对是整个英格兰的。

1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其实没说出来什么。

15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我喜欢前20分钟 男子汉的情谊~!

19分钟前
  • [不老林]
  • 还行

@悠 @Steven 推荐看看。

20分钟前
  • .
  • 力荐

原来不是我不喜欢暴力,那些烂片里的暴力真的很傻逼

24分钟前
  • 六兔
  • 力荐

令沙恩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人竟成为他日后最好的朋友甚至亲如一家人。他们一起,在一个灰色的年代里分享自己的成长和喜怒哀乐

25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中英两国的民族软肋竟然如此相似,是因为同样强胜过么? 另,电影有一盘相当多元化且优质的OST。

26分钟前
  • 推荐

英国黑帮版浪潮

28分钟前
  • 误机大王阿雷
  • 推荐

这是一部描叙subtlety的电影。岛国的光荣和梦想,狭隘与虚伪,矜持的警戒以及慌乱的敌意,就这样通过一个少年的成长故事从侧面折射得很现实。且不提里面的粗口和姐弟恋,这样类似于新纪录片的风格,也算是英伦一贯的风格。恩,我认为它是可贵和发人反省的。OVER.

30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Recommended by my English friend Daniel.个人很喜欢的电影,因为够英伦,虚伪和浪漫,暴力和崇拜,反映了一个年代英伦的颓丧和迷惑,悲伤和快慰。我们都曾有过信仰,不论关乎种族、国格、偶像或者感情,只是最初的狂热是否还在?。非常喜欢配乐。

3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奔着蠢小狼去的 带着乔治【说了不是了!!!】回来了....以及我真的受够补蠢狼的档了敢出场超过1分钟吗你敢吗!!!!!!!! /A\

36分钟前
  • Y
  • 推荐

1980年代初英伦小镇的破败生活,十二岁的孩子,还不明白什么是光头党,就要承担这么悲怆、凝重的生活,和浓妆艳抹的“坏姐姐”激情拥吻、漫浪牵手,是多少人的梦想,难道还不及虚妄的激情和虚无的荣誉?长大后,他会醒悟的,长大后,也许他就是“猜火车”的一代。钢琴配乐满分,凄恻、绵长、幽怨、柔情,久久回荡。

3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老了

39分钟前
  • 空羽
  • 还行

竟如此深刻;还有就是里面有个口音我终于是完全听不懂了。。。发指啊

4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看完难过,喜欢配乐

43分钟前
  • 掀桌超人|2U4U
  • 推荐

这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电影。我们到底信仰的是什么? 小男孩的表演非常出色,配乐很不错。

47分钟前
  • mOco
  • 推荐

skinhead

50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