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

剧情片大陆2021

主演:黄轩,倪妮,王仁君,刘昊然,袁文康,祖峰,窦骁,张颂文,刘家祎,王俊凯,王源,欧豪,韩东君,张超,张云龙,胡先煦,陈坤,李晨,倪大红,田雨,谢孟伟,冯绍峰,刘诗诗,宋佳,宋轶,殷桃,安泽豪,袁泉,周也,欧阳娜娜,魏大勋,张雪迎,萱萱,埃里克·迪恩,乔什·怀特豪斯,奥田瑛二,白石隼也,池松壮亮,朱一龙,白宇,倪寒尽,许凯,张若昀,张建亚,赵露思,钟楚曦,雷佳音,郭子凡,欧阳卫熹,陈美伊,胡连馨,陈仟钰,夏梦,陈雨锶,俞灏明,王森,谷嘉诚,张宥浩,赵弈钦,刘畅,马天宇,史彭元,陈龙,韩昊霖,彭楚粤,王锵,刘冬

导演:黄建新,郑大圣

 剧照

1921 剧照 NO.11921 剧照 NO.21921 剧照 NO.31921 剧照 NO.41921 剧照 NO.51921 剧照 NO.61921 剧照 NO.131921 剧照 NO.141921 剧照 NO.151921 剧照 NO.161921 剧照 NO.171921 剧照 NO.181921 剧照 NO.19192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1 20:20

详细剧情

  影片以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1921年前后的故事,全景式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长篇影评

 1 ) 观1921有感

说实话我是准备深受感动去的,看完却只有无言以对。

两个小时的电影里面写满了不知所谓,金燕西式的陈独秀无风度,无气概,无文人傲骨,无志气使命,如同公子哥一般穿着时兴的西装挑着眉毛,歪着头问孙中山先生讨要教育经费模样,令人毫无违和感地穿越到金粉世家,看到金燕西歪着头挑着眉毛与父亲做着幼稚的抗争。

以李达为故事主线展开的1921建党前的故事,不知李达奋斗为何物,不知李达为何而斗争,满口的共产主义,满口的工人阶级,你甚至都不懂他的满腔愤怒来自于何,《共产主义宣言》导演哪怕只是认认真真看过一次,也不会出现如此浅薄切表现形式。

工人阶级受到压迫简单的表现为穿着体体面面,长得白白胖胖的工人挥舞着旗帜说着工人阶级万岁,闹着要革命要罢工,镜头也尽可能给了美女帅哥的工人阶级的亮相机会,无数的明星出现在镜头里,你看这个是欧阳娜娜,这个是刘昊然,这个是韩东君,这个是李晨……他们在演领导工人革命运动呢。

什么是工人革命,是在连续工作数十个小时的工资甚至买不回一块黑面包。是母亲干瘪的乳房已经无法提供给新出生的婴儿奶水。是一个人像一只狗一样被鞭打被侮辱,被刚踩过牛粪的鞋子踩上脸也要低下头舔着监工的鞋子去工作。

他们要的不多,他们要的只是活下去,让自己活下去,让自己的妻子活下去,让自己的孩子活下去。

三个馒头能让他们活下去的时候,他们不会反抗,两个馒头能让妻子子女活下去的时候,他们也许也不会反抗,一个馒头能让子女活下去的时候,他们有些人甚至还愿意去忍受,只有当没有馒头的时候,他们如何努力也活不下去的时候,这个时候才会奋起反抗,才会一呼百应。不抗争就会死的时候才会不怕死。

无数的工人革命之所以失败的理由也正是因为资本家洞察工人这种想活下去的心态,内部进行瓦解,当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相悖的时候,谁也不愿意当最后一个维护群体利益的人,他们很想团结,但又很想活下去。电影里表现的是一群白白胖胖,体体面面的人高喊工人阶级万岁,然后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则是一堆明星静坐示威,帮着伤员裹一裹纱布,还能和伤员一起拉着手唱歌跳舞,背景音乐再放一首俄国的三套车,最后再高喊一声他们答应我们的请求,答应涨薪了,这就是电影里所表现的工人革命胜利,你无法理解他们的一呼百应,你也无法理解他们毫无理由的坚定。

看到了许多明星,看不到他们坚定的原因,看到了共产主义宣言,却看不到共产主义精神的产生发展演变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中间毫无联系的加上日本共产党的剧情,毫无必要的加上飙车比车技的剧情,让我怀疑是不是又穿越到了头文字D。毫无缘由毫无结果毫无关联的特务剧情,让我又怀疑是这片是谍战剧编剧出了大力。

毫无信念的台词,毫无演技的落泪,甚至都不知道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看不到满地饿殍,毫无希望的世界里有一群人跌跌撞撞去寻找新希望的模样,看不到他们痛苦挣扎,也看不到他们如何在绝望之中挣扎从而寻找到了新的希望。

强烈的痛苦之中会慢慢产生强烈的快乐,在否定和怀疑之中也会逐步走向坚定和坚信,走的人多了就有路了,这才是这句话的含义。

剪辑稀烂,关联稀烂,情节转折稀烂,站在房顶的黄轩画面拍的挺美的,嘉兴红船上的倪妮打伞拍的挺美的,我清楚地认知到那是黄轩演的黄轩和倪妮演的倪妮,嗯,都挺美的。看完之后很难受,很难受在一个难得的一个周五里在电影院里呆了两个小时,感觉很对不起陪我一起看的朋友。如果非要给这个片不算难看的评价的话,那依本人拙见lofter上的三段式小甜饼称为精彩绝伦也不为过。

最后祝愿祖国在建党一百周年的今天及以后越发繁荣富强。

 2 ) 观《1921》ppt有感

先友情提醒,如果没有什么必要的话,这个电影票的钱可以省下来买杯奶茶喝喝,大可不必去浪费掉!

这部电影看完之后真的无时无刻不在懊悔,为啥要去看呀……首先,导演的问题占最主要的部分,从整部影片的开头至结尾,共将近两个多小时,我没有明白主线是什么,也不懂看完之后收获到什么,只知道开头和结尾分别都运用了真实历史视频,emmm……所以开拍的只有中间一段 糊里糊涂没有主线的内容。最近刚刚好在上视听语言的专业课,虽然这门课我学得没有很好,可是连这么肤浅的我都能感受到电影在剪辑上的一大漏洞—衔接非常不到位!每一个片段和ppt似的,闪来闪去,在我刚要准备与角色感同身受的时候,biu的一下变成了第二天,在我刚准备有点无聊时,peng的一下又变成了你追我赶的追逐戏码。在镜头才扫到演员的脸上,准备给一个大特写时,停留时间居然不到1秒……呵!比如黄轩饰演的李达与韩东君饰演的革命者意见出现分歧后,李达有一段很长的沉默,之后在李达回头的时候,啪唧,画面切掉了,换成了新的场景???还有很多情节其实没必要存在的,比如,里面铺垫了许久的日本人反派,在上海跟踪李达许久,这个点明明埋的还挺好的,可是在反派还什么都没有做的情况下,很草率的就被人捅了一刀下线了??那你前面铺垫那么久,给他那么多镜头的意义何在呢??像在高中,语文老师就教过我们写作文,即使最精彩的都是开头和结尾,但中间的内容一定也要很精彩,要符合题目,点名主题。emm这部电影拍的就像我小学时写的流水账作文,毫无亮点可言,如果要说一定要找到亮点的话,那就是请来的演员都很好看,满足了视觉上的要求,but,这是爱国题材的电影,这不符合重点啊……

后来看完之后,也在和朋友吐槽,剪辑真的很鸡肋,朋友说,可能是演员太多了,每个人都要有点镜头,所以画面就会接的非常快,(黑人问号❓)那就不要请这么多不就好了?或者时长弄长点呗?啊这,导演可能需要再磨练磨练吧……

第二,我想说其中的一个在窗户的镜头,摄像机摇摄,从左往右,每个人都会有镜头,此时演员的表情情绪都不同,可是这段明明可以拍的很好的,然而演技却让我代入不进去,也不点名说哪些流量,有些人站在那个窗户前,仿佛一尊雕像,一动不动,哈哈哈哈哈看到那个画面时,不好意思,真有和朋友一块笑出声!老演员都带不动啊……

最后关于选角方面,这pa可以当成喜剧看,王源演邓小平,魏大勋演蒋介石,冯绍峰演孙中山,这个角色安排总给我一种陈赫演了毛泽东的感觉,让人无语至极……并且,这个人物放到中间的内容里也仅仅是几秒的客串,好像可以删去?

当初买票时,抱着对于建党一百周年的敬畏之心和对于观赏爱国电影的爱好,我都做好一起随着角色慢慢进入1921的时代,去体会以往革命者的辛酸艰辛历程,然而现实让我真的只把重点放在颜值上……已经除了颜值以外,没有可以吸引我的点了!论爱国电影,至今为止,《建军大业》,《八佰》,我真的哭的稀里哗啦,虽然都有流量客串,但奈何人家演技好啊!电影剪辑也很流畅,节奏把握非常到位,《八佰》看完出来甚至花了三个多小时都没出来那个感觉…《1921》我看完之后甚至骂了它近三个小时🗣

最后的最后悄悄说一句,《1921》里我最爱刘昊然的演技👀

 3 ) 自由的味道 真好(有部分剧透)

晚上看完电影 突然就想骑自行车吹吹晚风回家。不知道是想排解自己的文艺之心 还是被这电影打动。

昨天就想去看的 奈何七一买不到票 很多单位包场做学习内容。因为我很爱这种没有商业广告的电影 可以用中式唯美的拍摄方式了解段青年启蒙的星火思想 国家每到这种时刻就会出来几部特别有文艺手法的作品 就想借着这个节日感受一下红色氛围 也能聊表爱文艺的心。

电影里的人真好 真挚 热烈 纯真 情切。

且不说用了多少明星 他们在电影里都只是演员 每一个转景都切换的流畅。尤其是田雨飙车那场戏 完全不输谍战片的追车镜头。小宋佳和倪妮很美。女演员们状态都很棒。

演员很多 但是扮演的角色都入目三分 我完全没有出戏 我倒没注意他们谁是谁 我只注意了 他们演的一个个革命者的角色都曾真实的存在过。我开始理解建党是这样的 星星之火指的是思想。

有几个镜头让我感动 真情实感的即兴表演让我落泪。

第一个是黄轩饰演的李达 虽然我有个人情节喜欢黄轩 但他在里面演的真挚。当他看到新娘的眼神动情时;与妻子谈论火种时摘掉眼镜擦细碎泪水时的那种无奈和心酸;看到朝阳的拥抱着微笑着呐喊时。我感觉他演活了李达 那就是李达本人。

第二处是毛泽东第一晚来到上海 在街头被簇拥着误入了一个法国聚会的派对 他开心的 兴奋的像个孩子。结果在进门的时候被拉出去了。他愤怒 他看到派对里面觥筹交错的流光溢彩 他奔跑 他不断的奔跑。我个人能理解导演的思想 就是在奔跑中他逐渐开智 他开始理解为什么要革新 从对父亲的叛逆到烧书的学生运动 到抵制日货 到他明明在中国的土地进不去这个派对的时候 他变了 他跑到大桥上的时候他也就从一个热血青年蜕变成一个青年领袖。

这片中有大量奔跑的镜头 包括倪妮饰演的角色 都影射到青年血液的力量。

影片花了120分钟讲述了一群青年人从无到有的热血到组织了一个无产阶级团体并革命斗争的故事,他们和我们一样 可爱又有生命力。

片中邓恩铭等三人也像现代年轻人一样喜欢新事物。他们在大世界照哈哈镜时候可爱模样引得全场笑点。他们也喜欢打听朋友的八卦故事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这与之后他们酷刑至死形成鲜明对比 片场鸦雀无声。相信没有一个观众看到这里心里不耿耿于怀。但他们探求真理 追求光明 他们的牺牲 是值得敬佩的。

偶尔想来一百年不易 如果那些可爱的人现在也在 也会同我们一样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美好吧。

最后说一句 导演选角很用心 无论是演员的长相和性格都和历史人物很近。演员也都很出色。陈坤演的陈独秀暴躁又撕裂,眼神刚毅又不失灵动,完全爆发出来陈独秀自传中对自己性格的剖析。

不得不讲 这部片子作为礼赞片 它的价值很高了 非常具有红色美学思想和教育意义。

原创禁止商用及二次转载。

请与作者联系。

 4 ) 专访黄建新:《1921》和《建国大业》是两种电影

(上映前、看片前做的采访,原标题“黄建新的辩论和进取”,后来调整了下,辩论就没了。希望下次有机会再辩。)

如果问近十几年中国主旋律影片的代表人物是谁,灯光和目光会自动聚焦在黄建新身上。

从《智取威虎山》《建国大业》,到《我和我的祖国》《1921》,黄建新一直在这条路上开拓。跟八九十年代相比,他创作风格的转变,也仍然是媒体和影迷讨论的长久话题。

黄建新自己似乎并不认为是转变,他在做的,依然是拍电影。他认为自己拍的电影,也并没有那么特殊

一个月前,《1921》的面纱尚未揭开,凤凰网娱乐Ifeng电影独家专访导演黄建新、联合导演郑大圣和制片人任宁,聊了聊《1921》的创新和制作,也听黄建新讲了他的进取和辩论。

导演黄建新、制片人任宁

联合导演郑大圣

第二篇章

2009年已经是十二年前,《建国大业》在9月上映,172位明星138分钟内轮番登场。史无前例的全明星阵容,震撼了当年的观众。

影片最终拿下4.3亿票房,成为那一年的国产片票房冠军。

《建国大业》在各方面都是昂扬的进取姿态,突破了许多模糊的界限。观众得以见到伟人毛主席踹翻洗脚盆,周总理掐着腰、扯着嗓子批评下属“没脑子”,那是冯玉祥将军遇难后的一场戏。

这部电影讲述了1945到1949年之间的风云变幻,如此恢弘,也留下了许多细腻时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建国大业》似乎一直是同类题材的天花板,后来者难以超越。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三部跨度8年,中国电影市场急速发展,但3部票房都在4亿档。从叙事上看,“建”字头的影片也涵盖了我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大部分时间段。

《1921》带来了变化。

前三部都是纵向的,用了编年史结构。《建党》从1911年10月10号武昌起义开始,写到1921年,跨度10年。《建军》是两年,1927年四一二开始,写到1929年的古田会议。《建国》从1945年抗战胜利写到1949年。

《1921》就是1921年。

时空变化,带来叙事推动力的变化。黄建新说:“《1921》是以人物为核心构置的电影。”

“编年史影片”涉猎历史人物众多,角色是节点人物,而不是贯穿人物。《建党伟业》直到影片中部才开始出现共产党人物,因为毛泽东1917年才到北大,所有的人物都是线性的点状表达

黄建新解释:“比如袁世凯宣誓就职(建党伟业),他想当皇帝,跑到天坛去祭拜。我给他一个行为你就理解了,他只用这个行为。《1921》是以人物为中心,角色的丰富性、心理活动、行为逻辑、个性表达,都要有。他得是一个综合、立体的角色表达,跟线性点状对比,这是两种电影。”

《1921》的制片人任宁补充:“《1921》会有更多历史重要人物的生活化、年轻化的一面,更多的是细节化、真实化的挖掘。”

黄建新:“《1921》我们的目标就是冲这个去的。为什么历史的重任落到这批人身上?怎么没落到别人身上?这里面是有道理的。”

选演员、打草稿

在《1921》的前期筹备中,剧组花了九个月的时间选演员。

他们在办公室的墙壁上贴了电影涉及的历史人物的照片,演员的照片不停贴在旁边对比,正面、侧面。特效师还会进行模拟化妆,预测妆发能够带来多少加成。

制片人任宁告诉Ifeng电影:“比如说张国焘是方脸,我们不会去找一个圆脸或者尖脸的演员,这样一来就会发现(合适的)很少,然后再去选。”

联合导演郑大圣认为比相貌更重要的是神采:“你看黄轩很斯文,干干净净的,但是他的斯文底下有耿介,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即便做了种种筛选,演员仍然需要一个个面聊。

跟黄轩的沟通持续了几个月,他饰演李达,要把头发剪成板寸,拍摄周期三个月。作为贯穿全片的人物,必须全程在组。黄建新说:“演员要做出很多牺牲。”

单次面聊时间最长的是张颂文,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认识,黄建新和张颂文聊了7个小时。“就是聊所有的理解,有时候是聊戏外的。聊完了以后大家就知道,我们其实很容易朝一个方向努力,能攒到一起。”

刘昊然饰演刘仁静,几乎是最早定下来的。

黄建新对Ifeng电影说:“已经有很多表演经验,但岁数很小且优秀的演员并不多,一般都得二十七八岁了,刘昊然那时候才22岁,像他这样的很少。”

任宁认为刘昊然有很天然的少年气,适合当时年仅19岁的刘仁静。黄建新也很赞同,笑着说:“对,他眼睛一亮的时候,你觉得哎这不是个小孩吗。”

人物众多、演员众多,拍摄也充满挑战。

联合导演郑大圣介绍:“排期表就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这么多演员同场同框,每一个人的档期、行程,包括路途时间的计算,都得双向来调。黄导就看监视器、看期表、看电脑,很多时候他要自己来排。有些戏是不能改的,但有些得调整,戏随人。日夜、内外,哪怕是机位的变化,黄导都能够腾挪。”

电影在拍摄时就已经同步进行剪辑,但直到Ifeng电影采访时,剪辑上还在做微调。

郑大圣透露:“黄导特别重视节奏,他一直跟我说,主流电影的灵魂是情感的、心理的拍点。剪辑的时候,你就看到黄导在那帧帧计较,有时候增减两三帧,感觉上就有很大差别。”

黄建新也罕见地分享了他对电影创作流程的理解:“写文章拿笔,电影到了拍摄才是真正开始写草稿,前头(的剧本)都是提纲,都没到电影叙述的位置上。因为视觉叙述跟文字叙述有巨大差别,所以全世界才会打XXX导演作品。”

他认为后期剪辑,才是一部电影真正开始创作:“转换成视觉思维的时候,才能算完成电影。很多电影不太具备电影属性,它是一种文学描述,但剪辑、取舍,它的对位不是文学剧本,对位的是视觉打草稿的过程,是它拍完的素材。当代电影,摄影机都是主观的,摄影机是那支笔,它跟文学描述就分家了,电影本质是这样一个东西。”

“如果两种情绪并行了,有时候为了主旨,剪辑上你要舍去一个。这对导演很难,大家舍不得扔的就是这个。”

不特殊,但也确实特殊

话题终究要聊到“主旋律电影”。

从黄建新主导的作品来看,主旋律矩阵里,除了重大历史革命题材,近两年还出现了像《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短篇合集式、小人物视角影片,《长津湖》又从战争类型片上做了补充。

黄建新不认为这是一种刻意的模式,而是认为这是市场发展的表现

“你看60年代的电影,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加浪漫主义的表达,很少有别的。现在是中国电影类型最多的时候。我们所拍的是其中的一个,可能占据篇幅相对较大。我就看五月份上的戏有50多部,什么都有。所以就很自然,百花齐放。”

但《1921》这朵“花”确实受到了重视和帮助。

任宁介绍,《1921》最早在2016年就有了规划,当时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部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上海电影集团。2021年恰是建党一百周年,任宁说:“这么一个时刻,我们每个电影人,一辈子只会遇到一次。”

《1921》去年七一开拍,“疫情期间,进行这个拍摄是非常不容易的,无论是我们外景地的协调,还是到各个地方,公安局、武警,包括我们有小学生来出演艺术团,都给了很多支持。”

一大在上海的会址、展览馆,也对剧组做了开放。

任宁说:“以前是不允许任何的剧组进去拍摄的。没有中宣部、国家电影局、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支持,我们是完不成这样一个电影的。”

黄建新补充说:“全世界的电影都是这样,没有支持,你就还原不到历史的真实。美国部队系统还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是给电影支持的,《壮志凌云》就是美国空军支持的。”

采访的最后,他总结近年来的主旋律电影,《智取威虎山》《湄公河》既是主流的,也是商业类型的。《建国》《建党》《建军》是用了“史诗”的拍法。《我和我的祖国》是短片合集,有一个国民心态的结合体。

“所以它(主旋律电影)实际上是多样化的,有无数种方法去做电影,《1921》只是百花丛中的一种。”

 5 ) 1921·鲜肉谈/角色演员跑马灯

通篇的演员/角色闲聊。

相比十年前《建党伟业》的内港台老中青全明星,这部的阵容的确区别明显,只能说新生代济济一堂?当然这和内容也有关,时间圈在1921,不像《建党伟业》改朝换代诸多大事记,没那么多历史角色可发挥。1921更多属于年轻人吧,和一个新生的政党一起。所以年轻人演年轻人也倒没什么问题。虽然(鲜肉)我并不能认得太多,数星星仍是观看本片最大的乐趣之一。(只是作影视文化的消遣,历史和革命前辈当然是崇敬感怀的,望豆瓣能放出我这篇没营养的影评🙏)

南陈北李。陈坤演陈独秀,最早看到他狱中剧照,面庞沧桑又眼神锐利。刮了胡子又觉得好熟悉的陈坤。十年前他演周恩来。感觉他状态仍是比较年轻。李晨演李大钊,记得当时还发一篇通稿专讲他为了角色剃短头发……反正演的毫无记忆点。

谁能扮演教员,我觉得都是很大的光荣。而且任由你顶流扎堆,演教员就是C位哈哈。第一次看王仁君演毛是在《古田军号》,就很有好感。范儿和气场都好足,走起路意气风发。是近些年我比较中意的青年教员形象。相比《建党伟业》,《1921》中毛的戏份窄很多。而且主场景都发生在上海。也简单刻画了在湖南他和萧子升的意见向左。大多时刻他是一个很年轻很活力的青年状态。他跟陈独秀说起自己探索十余载仍一事无成时,也是给荧幕前迷茫的青年一点鼓励。在狂欢的法国人队伍里被揪出来拦住,是很有趣的一处,受委屈的不甘心。然后用力从法租界跑到外白渡大桥,这一段有点儿感人。就是被那种青年的拼搏志气感染到。

片中和杨开慧一起的情节不多。就是赴上海分别的一段。周也算是演过杨开慧中最有一丝“刁”气的吧。当然了我觉得年轻演员有自己鲜明的表演个性是好事。而且我真是吃她娇嗔的小儿女样子😂。

和毛同行的何叔衡,这次存在感比较强。张颂文演出了一个老学究+新派知识分子+革命者的多重色彩。而且有些地方,比如跟在毛杨后面作电灯泡,演得很有趣可爱。

本片的一大从李达王会悟夫妇视角展开,十年前黄轩演刘仁静,十年后成李达。怎么说,和倪妮一对璧人,被信仰包裹的伉俪情深让人艳羡。另外片中有一段设家宴请毛吃饭的情节,比较温馨细节。

两人结婚一场戏闪过许凯和史彭元,算认出来。宋佳演陈太太高君曼,中年妇人扮相,不过还是很美。这两年新竞的小童星韩昊霖扮演童年陈鹤年,演得不错。袁泉客串一位女校校长,只理发店烫头情境下的一场戏,依然是一贯知性大方的知识女性形象。

只拍一大的话影片内容显然无法充盈,所以引入了日共和特高课在上海的周旋戏码,对马林赴华轨迹也略展开。以此来烘托大时代风云气。史实真实性如何不清楚,不过是十足的大片儿范儿。十里洋场自然有大亨凑热闹,此次又是倪大红扮演的黄金荣。我也是第一次在意到原来他还做过法租界总探长。田雨演其手下一个头目,戏当然还是比较好,他这个角色就是历史书上闯进一大会场的那个密探。谢孟伟演跟着他的一个青帮打手,全程一脸戾气发狠。镜头很多,说实话戏也不错。因为潘嘎之交的热梗流行,我又对他关注很多。另外一直觉得嘎子很高大魁梧,没想到在王老师面前还低了一截。

片中集会大场面拍了烟草工人大罢工。尬戏大王欧豪演罢工领导李启汉,说实话一开始还有点不敢认。感觉他是突然成熟了些?总之这次表现还算可以了些,还有个原地邪魅一笑的镜头,可能对表演是开悟了一点🤣。罢工工人里有俞灏明徐佳跑龙套。看片尾字幕有曹骏,没看见。

另外有刘仁静闪回出现的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的场面。欧阳娜娜演陶玄,张雪迎演缪伯英。其他像几个北电中戏上戏女生演的“五四四公子”,都不太认得。

其他一大代表,袁文康演李汉俊,也是比较平稳。袁也是一步步比较扎实成长为电影咖吧。王俊凯邓恩铭,很少年,其实感觉他可以演稍微有点沧桑感的角色了。刘昊然演刘仁静,也就那样吧,说话时你察觉不出和秦风有多大区别。胡先煦包惠僧,听何叔衡讲故事时眼泪汪汪,他擅长的。窦骁陈潭秋,像他演过的瞿秋白忧郁。祖峰十年前还绷着褶子演五四学生,此次演董必武。两人镜头都很少。陈公博和周佛海两位变节汉奸,张超和张云龙两位光鲜帅哥,在一橱窗前会晤握手,场面让人发笑。两人各携一位佳丽,钟楚曦和宋轶。他们参加一大就像富家子出游吧,是不同的一路人。关于一大日期的彩蛋,大东旅社的殉情男女,也是拍了,不过直接从报纸上念出来,没有安排像《建党伟业》很戏剧隐晦的情节。另外《建党伟业》中饰演陈公博李励庄夫妇的佟瑞欣叶璇也都在片尾演员表,叶璇是看到了,就是尼克尔斯基乱敲宾馆房间出来的那个女人。佟瑞欣则没注意到。该片中对张国焘刻画加了点异端的意味,不像《建党伟业》里泛泛正面。

留法青年团给了几个镜头。王源演17岁的邓,另朱一龙白宇等,数赵露思演得不自然。郑爽演的向警予镜头删除,没有换人补拍。

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冯绍峰刘诗诗,一般过场吧。耿乐陈炯明,全片难得出现的一个军阀。未发迹的蒋中正,拍了他和陈果夫叱咤股票交易所的场面。比较有趣,而且魏大勋的确给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片中还有毛回忆逃避父亲追打的一段,殷桃安泽豪演毛父母。这里应该出现之前官宣过的焉栩嘉饰演的少年毛。因为之前网络上争议删掉了,换做了王仁君的声音演出。另外演员表中的马天宇张婧仪等,都没注意到。删的戏和人物应该有很多。

影片结尾交代了几位未见到革命胜利一大代表和杨开慧的结局。收束则又是一通大混剪,剪的镜头应该有《建党伟业》《建军大业》《长征》《勇士》《大决战》《决胜时刻》等,还有彩色的开国大典录像。潦草没甚新意。

就这样吧,也不知打这么多废话有什么意思😂建党百年到底还是个大日子的。郑大圣首拍主旋律,感觉也比较认真。影片质感一尘不染,男俊女靓光彩照人,美得不可方物。可能某种程度上未能真正拉近与当代青年的距离吧。也只是沦为热闹一场了。

 6 ) 期待了三四年的电影,总要说点什么。

正如某些观众所说,令人感动的不过是历史本身。

是的,在我这里好像也是。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我要哭的时候居然是接近片尾,看到写着"李大钊就义""何叔衡牺牲"这些的字幕。

作为表达历史和价值观的艺术作品,这部电影的表达效果确实比较差。

不过全明星阵容的演员不是原罪,甚至都不是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倪妮、黄轩和张超真的有让我入戏。而且四年前的建军大业看得我几度落泪,那里也是全明星阵容。

问题在于,这细碎散乱的剧本,有头无尾的逻辑,详略不当的呈现。

 短评

3.5 从历史的纵深去探寻历史的广度,而非《建党伟业》那般走马灯叙事,让1921年的周遭时空显得丰满。国际化(共产国际、日本、法国),以及类型化(谍战部分),可圈可点。虽说没能突破此类叙事的天花板,但黄建新年近古稀,做成这样实属不易。拍摄这样一部青春气息十足的电影,正如片中那个超越时空的小女孩一般,的确有些超现实主义了。

10分钟前
  • 拜见冥王
  • 推荐

开头陈坤扔宣传单,还以为是金粉世家片场…加了很多没必要的人物支线,挺影响主线叙述的。不过女演员们的状态都挺好,美!

11分钟前
  • 惊蛰
  • 还行

黄轩、袁文康非常棒,张颂文、倪妮也很可。没想到泪点在李达和王会悟天台唱国际歌时就出现了,更没想到这个情节是演员现场发挥。有些表演和细节确实做得不错。

13分钟前
  • nananana
  • 推荐

还是有几个段落让人印象深刻的,群像之中黄轩和倪妮最佳,但全片没高潮,略显零散… 日本特务那条线除了盯梢,意义是啥呢?

14分钟前
  • 游在南方的鱼
  • 还行

三星给教员奔跑的那段戏。除此以外,毫无亮点。

16分钟前
  • 洋睪郡东
  • 还行

这几天看了篇评论说主旋律电影正在走向主流电影,带着这样的疑惑,我来看了点映,但最后一行红字显出来的时候,我觉得有些失望。因为片子并没有燃起心里的那股热流,如果主旋律无法做到这点,它就无法成为主流电影。老演员很多都是龙套角色,但就那么一两个镜头的光彩依然盖过了那些稚嫩却毫无斗志的主角团。演毛泽东的小伙子还不错,但是杨开慧实在有点……那个时代可以这么撒娇么?相比倪妮把握的就比较克制了。还有日本的那条线除了和马林有交集,和主线的关联度弱了很多,砍了说点其他的不是更好么。

18分钟前
  • 六月雪
  • 还行

半分,大型PPT,原来是一个女人保护了13个大男人[doge]剪辑混乱,或许换一个词能更准确,剪辑稀碎,流量男演员的演技真的是尬,不说多了,大家感兴趣自己去看吧[doge]

20分钟前
  • Forrest
  • 很差

看了天台描述火种花絮,两位好演员之间相互成就,最主要还是即兴表演。黄轩清唱国际歌,倪妮泪流满面的笑容都印象深刻。影视作品中很少有描述李达夫妇的,这次1921主线从这对伉俪展开,值得期待。

25分钟前
  • 菠萝🍍
  • 推荐

很不错!好看

28分钟前
  • 四十四次日落
  • 很差

优点:题材好,排场大。 缺点:口碑不错的演员明星不少,可是效果很差。许多画面,人物显脂粉气。许多场景,透着假惺惺。似乎是想表达很多,但看下来什么也没表达好。感觉现在大制作的影视作品,看起来就很糊弄。这个电影也是,硬件貌似很到位,情节却又很敷衍。

29分钟前
  • 扶摇直上
  • 较差

什么都讲了 但又什么都没讲

30分钟前
  • Dex
  • 还行

天台描述火种那段即兴表演得也太棒了吧,有真实的情绪演出来真的不一样。好的演员互相感染互相成就,挺感动的。

31分钟前
  • 吃五碗的小白
  • 力荐

相较于《觉醒年代》,演员略显稚嫩,表达的主题过于壮阔,人物太多,对历史不精通的人来说,有点困难

33分钟前
  • 迷茫的丫丫
  • 还行

艺术夸张得稍微有些过头。三星是给倪妮和黄轩。

37分钟前
  • 莫天蓝
  • 还行

两星半吧,很多支线和镜头都很多余,太碎了。

40分钟前
  • 细枝末节
  • 还行

邓恩铭最后受刑的时候,有触动到

45分钟前
  • 糯米小桃子酱
  • 推荐

一般。。。日本间谍那条线感觉讲了个寂寞,国内共产主义组织和共产国际的矛盾也没展开,虽然加入了谍战要素但是完全感受不到悬疑感和紧张感; 还是不知道小女孩的设置有何意义,一开始还以为是新婚夫妇对未来自己孩子的一个投影但好像又不是; 对人物的塑造大多是通过台词而不是通过情节、事件,显得有些命题作文式的机械呆板; 后面叙事节奏直接崩了,收尾过于混乱匆忙

47分钟前
  • 骆驼的披风
  • 还行

令人感动的是历史本身而已。

49分钟前
  • Dizzy
  • 还行

最令人感动的是李达站在屋檐上拥抱太阳的那段,黄轩的眼神戏太给力了,什么叫共情能力,这就叫!看这段我被感动了。

52分钟前
  • 初商月
  • 力荐

剪的有点碎 没想到里面演技最浮夸的是陈坤 大部分演员的细节处理挺戳的(比如润之接过译本前用手抹了一下衣服)外国人的戏份有点多 飙车戏略违和 曹郁的摄影很不错 总体还行

53分钟前
  • 🧳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