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爱之渐入佳境

爱情片大陆2014

主演:杨颖,陈赫,张鲁一,曹璐,王姬,姜瑞佳,句号,涂彦倪,姜武,毛阿敏,宋冬野,王宝强,蒋雯丽,王佳佳,佟大为,文章

导演:顾长卫

播放地址

 剧照

微爱之渐入佳境 剧照 NO.1微爱之渐入佳境 剧照 NO.2微爱之渐入佳境 剧照 NO.3微爱之渐入佳境 剧照 NO.4微爱之渐入佳境 剧照 NO.5微爱之渐入佳境 剧照 NO.6微爱之渐入佳境 剧照 NO.13微爱之渐入佳境 剧照 NO.14微爱之渐入佳境 剧照 NO.15微爱之渐入佳境 剧照 NO.16微爱之渐入佳境 剧照 NO.17微爱之渐入佳境 剧照 NO.18微爱之渐入佳境 剧照 NO.19微爱之渐入佳境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08:20

详细剧情

  文艺三剑客沙果(陈赫 饰)、黄小瓜(张鲁一 饰)、马呆(曹璐 饰)经历着同甘共苦的北漂生活,土豪马大姐(王姬 饰)的出现让他们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曙光。为了争取马大姐的投资,“微男”沙果开始了艰难的剧本创作。与此同时,美艳的“威女”车模陈西、小狗“莫愁”意外出现在了沙果的世界中。为了写好剧本,沙果倾其所有,黄小瓜、马呆怪招出尽;为了赢得爱情,沙果为陈西扑汤蹈火,而黄小瓜也邂逅了清纯的小青(姜瑞佳 饰),并且逐渐为爱走火入魔……在微时代的千变万化中,生活处处存在惊喜。  本片为顾长卫导演的转型之作,蒋雯丽、文章、姜武及导演本人均有客串出镜。

 长篇影评

 1 ) 《微爱之渐入佳境》:生活是最好的编剧

我们总是在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本文标题所回答的:生活是最好的编剧。虽然这个题目只是笔者突发奇想,和本文想表述的内容沾不上多大的边。
最近这些年,人们时常提起一个词语——接地气儿,这个词儿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解释了什么叫生活是最好的编剧。不论你是要创作电影电视还是文学舞台作品,接地气儿,总是会成为标准之一。我们能够看到,早些年,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喜剧系列作品——《大腕》、《手机》、《甲方乙方》等等——都是接地气儿的作品。虽然其中不乏为了艺术表达而做出的夸张成分,但其背后所表述的内容,是完全贴合生活中的实际的,只有善于观察生活的编剧才能写出如此怪诞又真实的剧本。他用了一种嬉笑怒骂的方式,来呈现我们的生活,当观众们在电视上看到那些熟悉的人事物,颇有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那么我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呢?当然就是本片,也是符合我前面所描述的一部“接地气儿”的作品。
我们大可以将本片拆成两部分。前一个小时,主要讲述了曾小贤饰演的文艺圈底层编剧沙果及其两个好哥们组成的梦想三贱客的艰辛追梦之旅。此为主线,主要为我们朦朦胧胧却又清晰明了的展现了一些文艺圈电影圈中的乱象。导演批判了中国的电影投资人为了植入广告、捧新人、玩概念、炒票房、请明星、迎合观众口味,以追加投资为筹码,强行要求不断改写剧本,最后写出了一个四不像的糟糕透顶的玩意儿。而当有新的明星和投资加入,之前的编剧和剧本,又被无情炒掉。
本片近乎指名道姓的嘲讽了伊利和蒙牛这两大乳制品厂家!还有横店影视城与北影厂,以及潜规则,都是导演把玩的内容。而在电影中被调侃的电影和影人,就更多:姜武与《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黄晓明,文章、王小贱和《失恋33天》,《泰囧》,《狼图腾》。其中失恋和泰囧都成了迎合大众口味与以小博大小成本电影赚取大票房的代表,不过在笔者听来,似乎顾长卫导演就是在无情嘲笑这两片。狼图腾就更惨了,被和对伊利蒙牛的嘲讽绑定到一起,化身《牛图腾》。还有近几年流行的惊悚题材,也被导演无情痛骂。然而不知是不是导演故意为之,这部微爱中的植入广告也显眼到令人发指,这又似乎加重了影片的嘲讽。对了对了,电影还把傍大款,煤老板等等和电影圈有关的东西都地图炮似的喷了个遍。真是大快人心!
后半小时,则是追梦失败的沙果同杨颖饰演的平面模特陈西的淡淡爱情,此为副线。此条线的出现,只是因为本片毕竟是一部爱情喜剧。愚以为,即使删去所有的爱情线索,全面为我们呈现那些众所周知的不能说的秘密,效果更好。
不过,某局和某圈的人显然是不会愿意的,大家没看见本片但凡一开始调侃电影圈,就会出现声音对不上口型的情况——除开后期配音语速不搭配的些微影响,主要还是台词被大量和谐的缘故。看来,想要显式的针砭时弊,在如今的社会语境下,是根本不可能的啊。
幸运的是,本片还是靠“朦胧美”,和极尽夸张恶搞之能事,为我们“不痛不痒”的呈现了一些出来,虽然不会刺痛某些人的神经,但刺激刺激观众的笑神经足矣。
在电影中也出现了两段默片,一处是为句号饰演的煤老板的婚礼而制,另一段则是片尾彩蛋,翻拍了大师卓别林的经典作品!句号cos的卓别林,还真有几分相似!一提到默片,不得不让笔者想起《一步之遥》,笔者甚至觉得,这也是在嘲笑《一步之遥》!
正因为这些原因,笔者才会感觉,电影前半截,真的不像顾长卫!

 2 ) 《用生命绽放——“微爱”黄小瓜》【严重剧透】

《用生命绽放——“微爱”黄小瓜》

“大雪纷飞,我满眼苍茫,蓦然凝望,你踏雪而来……我的心,爱意浓浓,我的血,杀气腾腾!……为爱殉情,我心已决!我的爱人,不要悲伤”——黄小瓜

文/冰汐Y

初看这个名字“微爱之渐入佳境”,不知所云。不过“渐入佳境”是一个带有积极意味的词语,再加上电影的前期宣传,以为这部戏走的是搞笑逗比的欢脱路线。

的确。影片前半部分看得让人笑到胃痛。

鲁一君拍这部电影真是蛮拼的,颠覆了以往的男神形象,彻彻底底地疯狂了一把!(虽然我们从骑马舞开始,就已经知道你的逗比属性,但是对于不了解你的小伙伴,确实是惊艳_(:з」∠)_~了一把)

黄小瓜和阿呆以及沙果,是号称梦想三剑客的好兄弟。他们一起来北漂,各自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在偌大的北京城里相互依靠,相互鼓励。黄小瓜想当一名演员,想做制片人,做自己的电影,那是他的一个梦。为了这个梦,他拉着阿呆和沙果四处找投资。影片并没有展现他们多少次碰壁,而是一开场就找到了出资人。有钱的老板掌握着话语权,黄小瓜太想做出这部电影了,所以无论老板提什么要求,都尽力满足。他为了使沙果写出剧本,使出了浑身解数。此时的他,为了能得到投资,什么都肯干。

北漂的拼劲儿在黄小瓜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影片前半部分的顺风顺水,简直美好得让人不敢相信。果然,现实会给你当头棒喝。

当黄小瓜得知自己被人换掉的时候,他一个人回到了住处,躲在黑暗里抽烟。

沙果问他怎么回来了,他只是笑,笑的肆无忌惮,眼圈却是深深的血红。他一贯洒脱乐观的样子全然不见,只剩下一个被现实重创的北漂青年。那种绝望的眼神,与之前意气风发的姿态对比,更显示了他心中的伤痛。他有一个演员梦,从他看上沙果写的剧本开始,他就想着有一天能够出演男主角。为此,他四处求人,低声下气,将自己的尊严埋在心底。他妥协,他退让,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连沙果也讽刺道,我们究竟是梦想“三剑客”还是“三贱客”。他努力了那么久的事情突然破灭,就仿佛一场笑话,他又回到了那种一无所有的境地。

黄小瓜透着绝望和迷茫的眼神,颓丧而失落的表情,深深刺痛了我。如果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他们希望,如果是一开始就拒绝投资,如果没有希望,他们就不会有从云端坠落般的巨大失望。

之后他消失了。

再次露面的时候,带着巨额现金。

或许,他的梦想时刻提醒着他,不要放弃。他卖了家里的房产,有了资金,虽然微薄,但是聊胜于无。他将全部家当都压在这部戏上,为了梦想,拼了!

当他拍着胸脯说,我要做主演,我就是投资人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这个北漂青年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之前的挫折也许让他伤心失望,却没有浇灭这团火焰,反而激起更强的斗志,想要与命运争上一争。

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团火焰,只不过有些人的被冷水浇灭了,有些人的渐渐燃尽了。而黄小瓜肯拼,肯赌,愿意破釜沉舟。

他站在陈西的天台上,那一刻,天地只剩下他一人。

他放肆地笑,放肆地叫,放肆地呼喊,那是属于他的舞台。

此时,背景音乐恢弘大气,波澜壮阔,让观众的心都跟着澎湃起来。

鲁一君说过,他最喜欢舞台了。电影里穿插着一段段话剧式的表演,满足了我们眼球,也是对鲁一君的福利吧。

鹅毛般的大雪坠落,黄小瓜站在舞台中央,将生命融入了角色,谱一首壮美的赞歌。天地之间,舞台之上,你就是主宰,你便是王。

狼人的狂性,狼人的咆哮,狼人心中的爱与恨,疯狂与挣扎,尽在鲁一君的表演之中。那坚定而炙热的眼神里,闪烁着雪花的光。

那眼神饱含太多的深情,太强的心念,让人不由得心都化了。既是剧中人黄小瓜对梦想的执着和信仰,也是鲁一君内心对舞台,对话剧,对表演,浓烈的爱。

“你,踏雪而来”这是最让我感动的句子。就如同紫霞仙子那句“我心爱的人会踏着七彩祥云来娶我。”一般,凄美而苍凉。仿佛天地肃杀,万籁俱寂,宇宙间仅有一人与他脉脉相望,天地洁白,那人便是他心中最圣洁的那道光芒。

镜头在舞台与天台之间不断切换,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越下越大。背景音乐的节奏也逐渐加快,越来越激昂。仿佛是一首盛大的交响曲,是最后的狂欢,是激情的战鼓。飞蛾扑火,灿若夏花。那是黄小瓜的生命在绽放的声音。

 3 ) 《微爱之渐入佳境》:我在北京,挺好的

2011年春,我在北京结识一帮青年,他们生活在文艺的国度里,张嘴是蒙太奇、闭嘴是毕加索,他们没有柴米油盐的琐碎和车贷房贷的压力,只有一腔热血和文艺之心,滚烫而闪耀。


之后几年,我几乎没见过他们,只关注他们QQ的心情,从“今天我又见到姜文了,好激动”、“跟哥们组了一个乐队,超牛逼”到“还是自己的家乡有味道”、“老家的房子怎么这么贵”,短短的时间,曾经记忆中的他们生活好像换了人间。有一个哥们的心情:“买房了,得努力挣钱了。”此后,再也没有更新过。


这些生活中的事情像极了顾长卫电影《微爱之渐入佳境》里的情节。


这是一部出乎意料的片子,本以为是一个拍给90后观众看的小妞电影,结果电影商业属性外壳下承载了太多导演的私货——梦想照不进现实。曾经看过一句话:“很多导演一生都在拍一部片子。”其实,顾长卫也是这样的,从最早的《孔雀》到《立春》,再到现在这部片子,他都是讲述生活与理想的矛盾和纠缠,只是时间和地点换了,但是这种焦灼的状态依然存在。


沙果,一个“北漂”编剧,和他的兄弟黄小瓜、阿呆组成“梦想三剑客”,一心想拍一部叫做《与狼同居的日子》的电影,但是,他们与自己的理想始终一步之遥,甚至在追梦的过程中,他们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强大的生活面前,理想变得一文不值,他们一次次的被生活碾压,最终逃离了北京。


电影中的悲剧人物是黄小瓜,他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惨败之后,回家变卖家产凑足钱来北京排练话剧,而后在癫狂的排练之中坠楼而死。这和顾长卫的第二部电影《立春》中的王彩玲是相似的,王彩玲也曾穿着歌剧服装跳楼自杀,最后还是败给了生活。


在黄小瓜的世界里,生活和梦想是二元对立的,他会觉得放弃梦想就是向生活妥协,这也是他所不能接受的,但是,在房东大姐的“这是北京,这是CBD”的吵吵声中,梦想已经把他们剥光了,只剩下尊严,也许他们不知道,房东大姐曾经是唱歌剧的,也曾在《为了艺术为了爱情》中激情澎湃。


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在世俗生活中苦苦挣扎着。黄小瓜为艺术牺牲,阿呆为了艺术出卖兄弟和灵魂,沙果遭遇了爱情失败和理想破灭,回到家乡开饺子馆。生活永远是最厉害的编剧,它用一个叫岁月的东西,磨平你的棱角,冷却你的激情,然后在它的戏剧里给你安排了一个最世俗的角色,平平庸庸,直到终老。


顾长卫聚焦的是当代年轻人的状态,并用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整个电影呈现出来,嬉笑之中有深情,贱浪之中有真爱,但是批判力度不及《孔雀》和《立春》,电影给了观众一个光明的结尾——女神回归,事业渐入佳境。也许,这些情节只有电影中才能产生,这时候,电影才是一个造梦的工具。都说艺术模仿生活,但生活要比艺术难的多,姜文说,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太阳照常升起。但更多的人的太阳并没有升起,他们也只会再给家人打电话时说:“我在北京,挺好的。”挂下电话,泪流满面。


2010年冬,我考研失败,回家途中遇见一个老乡。

他问,哥,你是干啥的。

我说,我还是学生。

他给我让了根烟说,当学生好,我早就不上学了,现在在北京开老挖,今年挣了30多万,家里让我相亲,准备在县城买一套房子……

 4 ) 这尼玛也叫电影

这个年头没节操的人太多了,但是能同时做到没节操、没下限、不道德和不要脸的人应该不多,这部电影就是很贱很有腔调的告诉你:“我就是用胶水把从垃圾箱里捡来的几个剧本粘一粘就拿来骗你们的钱了,怎么着?”
看了一半的时候我以为这部电影是反映中国电影界存在的种种问题,看到最后我发现这部电影是集合了中国电影界存在的种种问题,而且自我感觉良好。
这么随意的剧情你们真的写了剧本了吗?最多是一个小学肄业的导演用了一泡尿的功夫写出来的吧,确定不是记录一个小学五六年级班级元旦晚会排练小品的失败经历?确定不是一个广告合集中间插播了小学五六年级班级元旦晚会排练小品的失败经历?
这尼玛也叫电影?又被刷新三观了

 5 ) 《微爱》顾长卫为票房拼了

《孔雀》1000万、《立春》310万、《最爱》6000万,这七千多万票房花费了顾长卫导演七年的时光,然而从七千万到一亿却只用了一个圣诞夜的时间。七年7000万和一夜3600万,顾长卫导演仿佛一夜开窍,找到了那把让票房数字飘红的金钥匙。但就票房数字而言《微爱》绝对是顾长卫最成功的电影,尤其在当下的国产电影市场,口碑好赚不到钱就等同于耍流氓、瞎胡闹。
一直以来,顾长卫的电影都是口碑极佳票房欠佳,虽然文艺青年对他的作品趋之若鹜,但他的电影就是叫好不叫座,这首日的3600万票房也终于可以让他扬眉吐气一回,谁说文艺范的导演就不会赚钱。
什么是票房的保证?当下的年轻人到底喜欢些什么?顾长卫导演是下了一番心思的,《微爱》中的主要元素几乎个个切中要害,微信、约炮、文艺青年,这是电影的起因和主要人物;青年屌丝奋斗史、爱情公寓加内地特供鬼故事,这是电影的主要故事线索;苦追女神而不得加北漂梦的破碎,这是电影情感的推进动力;屌丝逆袭女神是故事的大团圆结局。唯有王彩玲的化身包租婆能够让人依稀看到点儿顾长卫导演的影子,其余通篇都看不出此电影是出之于年近不惑的顾长卫之手。
看完全片最大的感受是,导演这次是真的拼了,很难想象如若不是有一颗年轻而悸动的内心,怎么能拍出这等青春洋溢的电影。
都说姜文的电影暗喻、讽刺、黑色幽默,但这几个词放到《一步之遥》里显然有失偏颇,但用来形容《微爱》却恰如其分。嫩模、编剧、女大款,几个小人物反应的却是整个大环境,人心浮躁、世道险恶,为理想而努力奋斗、为爱情而不顾一切,终究敌不过每个月7000块的房租。有人为理想埋头苦干、有人为理想投机倒把、有人干脆为理想去死,转来转去才发现不过是原地踏步,等你终于想明白了,懂得拼死一搏永远都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才发现那些最最宝贵的东西是根本不需要你去努力争取的,苦苦求而不得的不如干脆放弃,属于你的早晚都会自己跑过来,比如那个让你朝思暮想的女神,给她点儿空间,就算她打算向你冲过来,你也得给她留点儿冲刺的距离。别把梦想逼得太紧,退后一步留点空间,只有懂得把握分寸,人生才会多一点儿美好。这是《微爱》所传递的人生智慧,虽然电影表面看起来嘻嘻哈哈,但内涵和思考空间确实成熟且理性的,像是一个过来人想要借由这个有点儿“潮”的故事想要表达的。
前三分之一是爱情公寓,中间三分之一是惊悚故事,后三分之一破碎的北漂梦,虽然故事有点儿凌乱,但好在接地气儿,知道观众想要在电影院里看什么,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讨喜之处。

 6 ) 为了撕同行,顾长卫是真拼了

乱炖、拼贴、生硬的转折,通篇的北京采风和微信广告。即便如此,还是想给顾长卫的《微爱之渐入佳境》点个小赞。
为了和同行撕X,老同志是真拼了。广邀明星客串、架起机枪扫射,唯恐漏了哪个大腕儿。据说第一次拍纯商业片的顾导,鼓捣出了一台企业年会风格的电影。如果有娱乐圈内部场,还真不知道谁的脸会青,谁的脸会绿。
在《微爱》的字典里,是没有“节操”二字的。主角用陈赫,绝对是明智之选。顾长卫用实际行动表明,在偌大中国找不出一个演技派年轻人的危急存亡之秋,可以通过修改戏份,让主角本色出演。沙果与生俱来的贱,就写在“曾小贤”的脸上,直接做自己,就算入了戏。
影片一开始,尿急的陈赫跑到厕所,拉住同样尿急的姜武拜码头。姜武直接回了一句:“憋着泡尿呢,能让尿先飞一会儿么。”直接拿人老哥开涮。
佟大为演的保安误将陈赫认作小偷,陈赫贱贱地回了一句“no education”。佟大为劈头盖脸回嘴:“你才没文化呢,我上过新东方。”顾长卫唯恐观众不接梗,还硬是借陈赫之口,带出了《中国合伙人》。
《失恋33天》也是顾长卫火力集中的目标。AB陪着陈赫去看精神科,文章扮演的大夫往那儿一坐,AB一张口“你不是王小贱么,王大夫。”在纠正无数遍未果之后,文章对着AB扔下一句,“黄大夫,黄晓明的黄。”
若是《微爱》仅限于此,就都还好。但顾长卫还拿自己说事,对圈子里的乱象动刀。譬如镜头掠过北影厂,旁白配了一句“文艺青年的批发市场”,就这么狠狠地嘲笑同辈的过往。又譬如电影投资人围坐,“让男主角叫小奶牛干娘叫小蛮牛干爹”、“冰清玉洁(四姐妹)一定会给中国电影带来清新之风”、“现在投资电影就像15年前投资房地产”之类的话语,早已不是单纯的调笑了。
整部电影里,毛阿敏扮演的横店一枝花和蒋雯丽客串的包租婆,其实是两个有意思的角色。如果横店一枝花代表了向上的活力,所谓草根的逆袭。而包租婆的形象,则是纸醉金迷的表象里掩藏的人性余晖。从被亲一口之后那句“我的妈呀贵圈真开放”,到最后唱歌剧,乍看是对《立春》的反讽,最后要是要拖一个光明的尾巴。至于顾长卫自己客串的烤鸭师傅,聋哑人的设定,也是有意为之。
顾长卫是聪明人,对外宣传的口径是“把这个时代都植入进去”。只有“大数据”,才能掩盖影片本身的支离破碎。不提站着跪着还是躺着,单单罗列世间万象,博观众一笑的同时,就试图把钱挣了。
为此,才有“你潜规则我吧,别潜规则我女朋友了。对我做什么都行。”或是陈赫往AB肩头一靠,“我也是你的女人啦。”之类的桥段。也是同样的理由,讲几个带颜色的笑话,最后的收尾,还是要往梦想与现实上靠,再得出“生活真是最牛逼的编剧”的结论。
不知道老同志这么低姿态猛火力能收获多少票房,至少在影院里,观众是由衷的欢畅。可笑完了,想想曾经参与过《红高粱》、《霸王别姬》,拍过《立春》的导演,竟变成这个样子,大概“把这个时代都植入进去”,终归连自己也未能幸免。

 短评

喧闹的商业元素下依旧顾长卫的文艺腔调,整体感觉就是极力打算商业化却丢不掉文艺青年标签的混合体。顾长卫标志性的魔幻现实主义,陈赫每次剧作时写作风格变化,现实遭遇跟着变化,好比《与狼人同居》对比现实的与狗相依,多种元素杂糅,总结:其实生活才是最好的编剧。几位明星客串亮点,张鲁一惊喜

6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微爱》绝对是年末最多味的火锅!看得我是又哭又笑又惊悚好吗?!全片也是充满了对文艺圈反讽和自嘲的意味。顾长卫一直都是时代感极强的导演,但这次真的是让我惊艳了!!!五颗星推!

8分钟前
  • 樱桃瘦丸子
  • 力荐

断断续续,零零散散,情节碎片化,人物单薄无力,故事简直瞎扯,还带着点北漂生活苦逼式的无病呻吟。影院观感年度最差,没错,就这部了。

9分钟前
  • 方枪枪
  • 很差

下半身开始的爱情,渐渐上了脑。大概是牛魔乱舞的中国电影圈写照,以致压垮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戏份。玩的不够奔放不够低俗不够露骨,讲北漂,结果真被那些最省事和没特色的城市人流空镜头给吞噬了。没有失恋33天那样的粉饰美化,可是,小贱男依然大行其道。以及,顾长卫老师应该去看【如何拍摄发短信】

14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看到二流微电影一般的片名就有不祥感,果然只有二流微电影水平。讲电影圈小编剧与投资人的事。顺带给微信等十多个品牌打广告。一边恶搞国产电影一边卖弄情怀鸡汤。各种混搭。看完只记得男主角一张东尼大木(不是周杰伦)的脸和杨颖的下巴。作为一点也不像顾长卫风格的顾长卫作品,非常失望,只能给一星

18分钟前
  • 汪金卫
  • 很差

最不像顾导风格的一部。笑点什么的是有了,大多是陈赫的扮贱风,真正差的是一个主题。全片其实如同一个个小品,想到哪编到哪,语言段子类型明星一锅炖,中间还不免吓唬观众一把。要说还挺只适合在贺岁档观看的。

23分钟前
  • 老罗Lazzaro
  • 较差

一个摄影师出身的导演,能把片拍成CCTV电影频道质感也是一件蛮惊悚的事.....

27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较差

要说这片子是挺 low的,要不是看到了蒋雯丽,很难想象是顾长卫拍的。一锅大杂烩…段子合集,网罗了各种网络流行语;神奇的在一个半小时玩儿了好几种类型片…但必须说,它真的很好笑!!文艺青年的梦想被黑了个遍。“北影厂门口就是文艺青年的批发市场”好喜欢这句啊哈哈

31分钟前
  • 放开那个浪味仙
  • 较差

电影人的尊严在哪里?演员们的演技在哪里?孔雀立春最爱的那个顾长卫在哪里?电影尴尬得令人不敢直视。与其这么四不像,还不如干脆再拍得飞一些。

33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很差

电影的拙劣让人不可思议这是位从艺三十多年电影工作者的作品,《微爱》有爱情,有梦想,有荒诞,有悲情,甚至还有惊悚等等,但却未有一个方面能让人有感于有亮点,一位本有着自已鲜明风格从摄影师转型的50后导演,却非要摒弃过往,转型拍这么一锅狗血喜剧乱炖的戏中戏,有遗憾更是对其随波逐流的失望。

38分钟前
  • 梦里诗书
  • 较差

这是2014年的喜剧之王,是2015年的城市之光

39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第五代讽刺着大数据时代,同时又受惠于大数据时代。返老还童,拍学生作业,尿着尿着就把钱赚。

4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较差

竟然出乎意料的好看…………

45分钟前
  • 🥯˶╹ꇴ╹˶🥯
  • 推荐

顾长卫没有陈凯歌卫道士般的使命感,反而有对新鲜事物永葆好奇的童真,捣鼓出一部不敢让人相信是50后导演拍的作品。电影话题时髦,格调轻松,甩掉学院章法,无忌自我破坏,众客串穿越乱入。陈赫演屌丝还真不赖。对质量甭较真儿了,看能不能在贺岁档另辟一条蹊径吧。

5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卯足了劲儿去接地气,却离现实越来越远。装疯卖傻、冷嘲热讽、多视觉风格混搭,整体就是微电影质感的段子集。硬生生的搞笑、硬生生的伤感、硬生生的电影梦,顾长卫玩一次就够了吧。

55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很差

豆瓣高冷狗一贯的姿态就是评论里说着还行然后给个1星2星彰显高贵身份。更恶心的是自以为是的不看电影直接上来就骂题材骂演员骂导演然后给1星。豆瓣能不能设置一个心理测试机制来屏蔽这种心理变态乱给分?

58分钟前
  • 睾跪
  • 力荐

原来我一直以来用的都是单机版微信。

1小时前
  • 芥末蘸酱
  • 很差

压根不是爱情片,或者只是打着爱情片的幌子。前面很差,无论形式还是台词,都是那种想前卫又前卫不起来的土爱情剧。不过到了后面,故事再次回到顾长卫的老路:被现实击毁的文艺梦。以梦想三剑客各自的选择去探讨这个话题,才发现顾长卫不过是打着年轻人的旗号又讲了个老故事。张鲁一的天台戏算个小升华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商業片為什麼就不能好好拍呢,一定要如此bad taste才證明自己放下身段嗎?而且墮落、毫無幽默感之餘卻仍要裝出一副針砭電影圈時弊的姿態,不得不說有些土炮和噁心

1小时前
  • 五色全味
  • 很差

导演一反常态,用网络剧、微段子的形式拼凑出一盘快餐,迎合生活在微时代中小市民的需要。和主人公“沙果”笔下不断转换的剧本契合,影片的类型片走向也在不停转换着,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吐尽北漂一族的梦幻与心酸,讽刺了贵圈的丑陋与媚俗。玩票性质,如果一味做这种糖衣艺术的话,没理由去看。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