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昆

记录片英国2018

主演:亚历山大·麦昆,伊莎贝拉·布罗,玛德莲娜·弗莱克维亚,裘蒂·洁德,凯特·莫斯,娜奥米·坎贝尔,葛蕾丝·琼斯,查理·罗斯

导演:伊恩·邦霍特,皮特·艾德盖

 剧照

麦昆 剧照 NO.1麦昆 剧照 NO.2麦昆 剧照 NO.3麦昆 剧照 NO.4麦昆 剧照 NO.5麦昆 剧照 NO.6麦昆 剧照 NO.13麦昆 剧照 NO.14麦昆 剧照 NO.15麦昆 剧照 NO.16麦昆 剧照 NO.17麦昆 剧照 NO.18麦昆 剧照 NO.19麦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0 12:20

详细剧情

  黑暗,骷髅,浪漫,天马行空,这是人们想到英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时,脑海中瞬时浮现的词汇。这位曾享誉全球,同时也争议缠身的时尚坏小子,于 2010 年在母亲葬礼前夜自缢身亡,年仅 40 岁,留给世人无尽猜想和怀缅。在他身故 8 年后,备受瞩目的个人纪录片今春亮相纽约翠贝卡电影节,以特殊的录像带形式,划分开 Lee(麦昆原名,亲友对他的爱称)短暂一生的不同节点,让人窥见一代奇才丰富曲折的内心。从伦敦东区普通的工人家庭到巴黎、伦敦等地的顶级秀场,反叛惊艳的才华令他一时风头无量,成为重塑流行文化观念的时代旗手。而在光环和盛名之下,抑郁症的长期压迫与亲故相继离世,也让他在世界最热闹拥挤的中心,体味着过山车俯冲般高速坠落的孤独。

 长篇影评

 1 ) 黑色不暗

纪录片的主观性成就了本片完整而无趣的故事线,模糊了麦昆生活中感情经历与私人记忆。故事由麦昆的五个不同秀场的名字组成,奠定了整个片子以他的工作为主的故事情节。有些遗憾,观影初衷是希望有更多关于他情感生活的画面。

总体来说,怪才的形象刻画的很到位。他的经典惊艳而不浮夸,带给人真实的黑暗性却毫无悲观。正因为此,他是属于黑色的,因为他看到人性的黑暗面并能够真挚而精准的表达出来。而这些亮黑色却反射的如此有质感,以至于那层与生俱来的、幽暗的伤感不自觉地脱落了,只剩下这耀眼的纯黑色,直逼人心。

影片结束时身边的老奶奶吸了吸鼻子,黯然泪下。麦昆自杀了, 或许正如高更一样,他们把这世上的琐事经历,完全的将灵魂输出,便迫不及待的进入到另一个世界追寻新的精彩去了。

 2 ) Commitment with Wings

I amshocked by Lee’s runway show ”Highland Rape”, a bold manifestation of “feminism”, his talent is second to none. I have been looking for the unusual artpieces created during his lifetime.

Lee held perverse view of women, and loved to torture us by his twisted and desperate Gothic aesthetic.

Lee’s strength of personality was phenomenal. He absorbed things like a sponge,and saw the beauty in the ugly. Nothing human disgusted him.

 3 ) 花吃了那男孩

TAPE ONE

——开膛手杰克尾随他的受害者(JACK THE RIPPER STALKS HIS VICTIMS)

请把话筒给Anna

靠失业救济金办秀

TAPE TWO

——高原强暴(THE HIGHLAND RAPE)

从在英国和苏格兰战争中被英国人强奸的妇女里得到灵感,“……send down loads of girls who look like they've just been raped”(推出一些看起来像刚受到强暴的女孩),它们看起来像犯罪现场的东西,因此他被贴上厌女的标签。

Judith Church,MP for dagenham认为不该出现这样的秀

但他通过时装展现他的诚实,讲述他和姐姐被姐夫虐待、家暴的童年

TAPE THREE

——外面荆棘密布(IT'S A JUNGLE OUT THERE)

接管GIVENCHY(真香警告!

1997年在巴黎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 Arts,Paris)举办主题为The Search For The Golden Fleece(寻找金羊毛)的高定秀,看到顶着比成吉思汗高级的牛角Naomi、鸟翅膀形状的金色羽毛头饰、坐在房顶赤裸上半身挥着翅膀的男孩,灵感来自GIVENCHY的LOGO(像希腊图案的白、金标志)

离开GIVENCHY的神圣大厅,做属于麦昆自己的秀

1997年在伦敦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London)举办主题为IT'S A JUNGLE OUT THERE(外面荆棘密布)的秀,秀场意外着火,烧毁了一辆废旧的汽车,却巧合地变成走秀的一部分,成就了一场经典的秀。

TAPE FOUR

——沃斯(Voss)

越来越富有,与钱而来的是毒品

Voss秀,关于死亡,美丽和重生。破碎感撕裂感,每一件衣服你都会对其有破坏欲,你想扒下model身上的衣服,你想听到衣服上成千上百碎片掉落和地面碰撞的声音,像大秀最后,封闭的秀场中央那个巨大的玻璃箱,四面玻璃散开倒地,碎片四溅,裸露的肥胖女人,黑压压的飞蛾,你不会感到丑陋,只是觉得兴奋和感到一阵快感。(大秀上有个model扛着一个房子的造型让人想起2021FW LV男装秀上的一件衣服)

2006秋冬大秀卡洛登的寡妇(WIDOWS OF CULLODEN)运用全息投影,空灵震撼。

TAPE FIVE

——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PLATO'S ATLANTIS)

Issie去世,在巴黎皇宫体育馆(PALAIS OMNISPORTS,PARIS)举办主题“幽蓝女士”(LA DAME BLEUE)的秀来纪念已故好友。

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关于海洋(好像看到刘雯了)、怪异的鞋子(Ladygaga穿的那双恨天高),数字时代进入时尚界。

母亲去世

2010.2.11麦昆在母亲葬礼的夜晚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4 ) 末场表演

重温了McQueen的纪录片和秀场。从一切事物提取灵感的能力 与时间和潮流一决胜负的魄力 每一件作品透露出的真诚的自我表达、悲惨的命运,以及他内心独自承担的孤独 压抑 狂躁 愤怒 不安 美梦 幻想……这些隐藏在他那些精工细作的面料下面的东西 无一不深深刺痛我。如果他不是时装设计师 他会是一名优秀的导演 也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如果他不是天才 他也许会是个幸福的 充满活力的 健康的人吧。

2019.11

让人心碎的《麦昆》。

他的天赋是比他人丰沛几十倍的情感,他真的知道他是谁 他要什么 他想做什么样的衣服 他想表达什么。他在这个令人悲伤的世界中尽情表达着愤怒又创造了美丽,人们在他一场接着一场的秀中唏嘘感慨 但没有人真的理解他 他的眼睛是孤独而不快乐的。

近乎偏执的专注和热爱 真的是让人肃然起敬,如果他当时真的在最后一场秀时自杀 也许才是他人生最完美的谢幕表演。

电影拍的非常好 纪录片形式 穿插了一些他生前的视频 好友及同僚的访谈 以及重要的几场秀的回顾,配乐和剪辑以及后期制作都满分。从纪梵希那场秀我就完全控制不住感情了,到最后他totally insane感觉整个影厅都是崩溃的声音。结束大家沉默地离场 每个人都是一张过度悲伤的脸,看见不少人拖着行李箱 也许和我一样特意来伦敦看。谢谢Curzon放映这部电影。

以后可能反而不想买这个牌子了 我想他的本意就是极度严肃的艺术,把什么骷髅戴在身上却不了解其中的含义真的太愚蠢。

洗了个澡情绪缓和了点 解释下我写的最后几句话:一、Lee本人并不希望有人在他死后继续他的品牌。二、Lee的设计非常严肃 具有强烈的故事性 而我们现在穿戴无论AM还是McQ都只是符号化了他用过的一些元素 比如骷髅首饰大家觉得很酷 但是他的作品和“酷“真的没什么关系 更多是直入人心的思考。三、Lee说这个世界让他很难受 但他短暂的一生没有一刻不在创造美给这个世界 实在太让人心碎了 当今的“时尚”或者“潮流”可能根本无法承担他的作品的分量。不judge别人至少我自己以后会对这个牌子充满复杂感情…

转自瑞秋的评论:“艺术家的不幸就是艺术的大幸”,最后的感谢列表演完屏幕一片猩红的时候我就在想,有些天才带着伤痛走过短暂的一生,在悲伤中创造出这些奇迹般美丽的事物,然而对于他们而言,哪怕是短暂的幸福也不曾拥有过。就像麦昆那位妆发设计的朋友说的一样,他本应拥有更多幸福,而他没有。

2018.8

 5 ) 关于美的教育

麦昆实在太有名气,所以即使是像我这样对时尚毫无sense也无任何style的土妞也曾在各大购物网站或时尚杂志上浏览过他的作品,对其惊世才华有过浮光掠影的片面印象-暗黑、个性、离经叛道…

McQueen最早是圈内大神推荐的,它以时间、经典秀场为线索,以亲友访谈录展开的叙事结构算不上精彩,但足够令我们窥见这位天才设计师的短暂却璀璨的人生一斑。

他崭露头角的经历,让我们看到普通人眼里成功人的特质-天赋、勤奋、always push himself for everything.下篇几个经典秀场令人讶异他是如何输出灵感,如何能够从黑暗中发现并缔造他关于美的时尚,即使是不懂时尚如我,也能从他的秀场感受到愉悦的美的教育,就像McQueen本人说过的,好的秀场不是时装秀,而是一场行为艺术。

本片向我们揭示了McQueen他“带着情绪的美”的天才创造力,也让我们了解到他的独孤感、长期伴随的压力及情绪问题等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温度。

 6 ) 美丽呀向死而活

看完里面出现的几场大秀真的就是如他所说的“either feeling repulsed or exhilarated",到后期他的作品里面的沉重越来越深邃,“emotional”这个词也被他贯穿到底。中间出现了很多西方媒体对他的报道评价,“bad boy”大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坏小子,坏男孩是前中期的他,一个创造力十足表达欲旺盛的艺术家。再到后期他瘦削不再像之前那样冒着生命力,越来越像个设计师。

但他依然从他自身的痛苦中提取出灵魂赋予给他的作品,显而易见的变化,从高原强暴直白的伤痛再到幽蓝女士那场无言的悲痛。好像每个艺术家总是这样,心里盛装着越来越多的悲苦却越来越少直白的表达,越来越含蓄内敛,但是总能从他的作品窥见一角苦楚孤独甚至是孤立无援,看到他们内心的矛盾,看见他的挣扎,看见他们试图自我和解。如果说黑色,死亡,冲击是他很多作品的第一感觉,但是总体看。我总会感觉到Lee对创伤的关怀,前者是风格后者则是内核。看完大概你会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爱他。

 短评

没有人发掘了McQueen,因为他自己发掘了自己。或许是对这个世间有太多的情绪和牵挂,于是在透过时装完成了某种“使命”以后,他找到了一种更为宽慰的方式。纪录片中那些设计跨越屏幕变得活灵活现,从一件件没有温度的成衣最终成为了包含自由、激情和活力的精神传递。这是他留给世界最好的遗产,也让这份纪录变得炽热而真诚。

7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一部主角是天才的平庸纪录片,大概就像平庸的我在旁观天才

9分钟前
  • 玄辂Hyunlu
  • 推荐

可能是头一回,在T台上,展区中,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时装秀的情绪冲击。不仅是材质与色彩的碰撞,传奇与幻想的叠加,还是欲望与伤痛的角力,反叛与自毁的交锋。大胆,乖张,感伤,忧郁,顽皮,狰狞,辉煌,窒息,如此特立独行,如此惊世骇俗。精致的头骨,鸟,蝶,生死都在喘着粗气,才华是谷底斑斓的尖刺,刺穿凡俗,也刺穿一世的安宁与欢愉。时光打回二十几岁,巴黎与未来给了这群年轻人一段多么美好而勃发的生机,真是再动人不过了。但奈何我们非要知道,阴晴圆缺,聚散离合。@欧盟影展,弥补湾湾最后一日的遗憾。四星半。

14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3.5;拍法十分中规中矩,且过多依赖他人口述,总体比较浅表,内容是大众常识堆砌;传主的光芒制胜,这种燃烧的天才之光,会激起内在潜能无限,却也耗尽能量,终如焚毁的蝴蝶翅翼,给世界留下最后一丝美,然后黯然离去。

1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SIFF-6 麦昆的一生是如过山车般燃烧的一生,极尽绚烂,直面灵魂的黑暗与死亡的深渊,才得以成就麦昆不可替代的传奇性。

23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C/ 前半段平庸得和好莱坞思路无任何不同,尤其是上流秀场里插入的现实关怀以及平民色彩描绘极其做作。后半段还是拍出了点日落大道式的死亡美学。机械臂与精神病院两场秀很惊艳。看到汤姆·福特恍然大悟《夜行动物》开头的出处。大概McQueen内心深处比Susan还有更多彻骨的孤独。

26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这种天才的故事,真是太容易让人感动了。像大多数天才一样,麦昆以超凡的天赋透支的着自己的生命,创作出一系列足以震撼所有人的杰作,并迅速离开我们。从纪录片的角度,以麦昆生命中的几个重要结点与秀来串起他的一生,思路很清晰,也很好看。100多分钟看得人内心波澜起伏,看完甚至一冲动打开浏览器想买个打折围巾什么的做纪念。不过,最终还是关掉了。电影是电影,生活是生活,买不起,真是买不起。

3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骷髅与浪漫,天马行空的麦昆,拥有惊世之名却比烟花还寂寞。巨大的才华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痛苦,艺术家的不幸才带来了艺术的大幸。GUCCI那场秀感动得我灵魂出窍~~~~~~

3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10.28 全场坐满。来看一个天才的悲剧。很难说,如果他没有走上这样一条时尚“快车道”还会不会成为天才。那些亮眼造型无一不是由自身挖出的痛苦具象。然而他遇上太多恶人,他又有太多弱点。简单的纪录,浓厚的忧伤。好忧伤。

38分钟前
  • arlmy
  • 推荐

所以「过慧易折,情深不寿」不是诅咒而且定律。麦昆的艺术充斥着撕裂感,潦倒与高贵,光明与阴鸷,空灵与沉重,纯真与虚伪,炽烈与冷漠,一切对立在他的T台上都能成为统一。他的存在,让人深信,有的人果真是为某件事而生。他大概是折堕天使吧,因为贪恋包裹着莎乐美胴体的七层纱,不惜用灵魂同魔鬼交易。每织就一件华服锦衣,就有一片灵魂灰飞烟灭。这个时尚帝国最会玩闹的孩子,像是用整个生命写了一个绝美到悲壮的童话,不是破茧成蝶,不是凤凰涅槃,而且用毁灭成就永恒。

41分钟前
  • 喵尔摩丝
  • 力荐

又一个生日差一天然后自杀了的用生命创作到自杀的人;2012年刚到纽约的时候正是MET在展出他,观展人数破纪录,连带MET的会员销售翻几番,但那时我还不知道他是谁;原来他来自London East且非常执着于identify,混杂的地方真的是刺激idea(所以我也喜欢我住的London East),想象一下一个极其好学的呆萌小混混哈哈;好的创作者不会把自己藏在术语和流派后面,他们只会confess (playfully),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情感,让创作的世界共通,也因为这样“裸露”自己而极易受到攻击;偏爱真诚(不是没礼貌的直白)一定是人之本能吧。PS. 他的秀都好棒啊!

44分钟前
  • 推荐

麦昆最具争议性和伟大的地方在于,和多数以后现代风格自居的服装设计师相比,他将目光从狭小的时尚圈探出,投向了历史生态文化各个角落,因此作品流淌出一种奇诡而稀有的美感。可惜高处不胜寒,在虚荣浮躁的业界,人们只顾着猎奇和仰视天才,缺少解读创意的专注,更看不见他始终被忧郁孤独浸没的内心。

47分钟前
  • 仲夏之门
  • 推荐

omg真正的艺术家,真实的还原,整个电影看似波澜不惊, 但非常精准的还原了McQueen从初出茅庐的羞涩,到混沌的探索设计方向,最后如朝阳绽放,以及走向黑暗凋谢的故事,期间的挣扎,反思,名与利的迷失,残忍的真实,刻画了一个艺术才华令人仰视,而真是人生却平凡如你我的McQueen

49分钟前
  • Wendy X.
  • 力荐

他和他的作品曾经给13岁的我带来的如被闪电击中般的震撼,那种影响力是不可替代、一生难忘的。我唯有感叹,何其有幸,亲眼见证了这位绝世天才生命最后一段路程的光辉。我曾经在网络不那么发达的十年前千方百计补过他所有的秀场录像,看过他的访谈传记不计其数。这部纪录片则有些太过浅显和表面了。

50分钟前
  • AilsonAir
  • 推荐

他的才华如同流星短暂却耀眼了照耀了整个时尚界。每当看着现在深陷西西里无法自拔的Dolce&Gabba,找不到风格的Dior以及不断退陈出陈的CHANEL,就让人好怀念永远特立独行的McQueen。他是难得的概念设计师,那些经典的符号必将如同那标志性的骷髅头一样睥睨于时尚史册。

55分钟前
  • 愚人一哥
  • 力荐

上次在上海某艺术馆看到地上零零散散放置了几根管子,正如这里麦昆把保鲜膜贴紧模特的身体,或者半露屁股沟,半露阴毛,这就是我无法理解的前卫艺术。天马行空,玩世不恭,极端的阴郁气质,至始至终的孤独,一个公开的同性恋,还有毒瘾,就这也无法掩盖他的独特才华,也能理解他最后的突然自杀。一度看成是艺术版罗纳尔多。8.1

58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还是有些太浮光掠影了。他的人生绝对远远不止这些

59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1.人从一份致命性的打击中熬过来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某种非常沉重的东西穿过你,好像留下了什么,但它逐渐被稀释,你就逐渐回到了生存中去了。Ise的死带来的是完美的“蓝色夫人”。母亲的死带来的是自杀。不可能每次能稀释掉致命性的遭遇,精神是有容量的。2.一种极致的热情催生的作品是可以跨越审美的倾向带来震撼的。只要它是极致的,它就会变成一种无可辩驳。3.沃斯的最后真的太美了。“颓废”“黑暗”这种半吊子的标签不足以形容,就是美。

1小时前
  • 海带岛
  • 推荐

一边是惊世骇俗狂放不羁的亚历山大·麦昆,一边是总穿着衬衫牛仔裤谢场还会害羞的李,像海报上的骷髅与鲜花一样,冲突割裂又美丽和谐地并存着。以生涯里程碑的走秀为章节串联短暂的一生,Voss那场秀天才炸裂才华漫溢,同时又悲伤痛苦绝望尽显,就像麦昆这个人的化身,不知是否他最满意的一场秀。在母亲葬礼前夜结束自己的生命,感同身受,特别明白他的孤独。浮生如秀,素材的组织中规中矩,是麦昆的秀和作品本身的能量使然。对于初步了解麦昆合格, 他本人一定比这部片子精彩万分。

1小时前
  • 神仙鱼
  • 推荐

麦昆大概是唯一一个,对于他自杀这件事我可以完全理解的人。到那个节点了,只能这么做。抛掉fashion的概念,Voss那场秀被当做一个大型艺术作品也完全立的住。其实每一场都爆炸好看的。他把时装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去表达自我。热爱他的骷髅头,蝴蝶和鸟类,真正的天才,致敬。

1小时前
  • 月歌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