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

剧情片大陆2017

主演:王学圻,白威,陈西贝,陈瑾,墨阳

导演:苗月

 剧照

十八洞村 剧照 NO.1十八洞村 剧照 NO.2十八洞村 剧照 NO.3十八洞村 剧照 NO.4十八洞村 剧照 NO.5十八洞村 剧照 NO.6十八洞村 剧照 NO.13十八洞村 剧照 NO.14十八洞村 剧照 NO.15十八洞村 剧照 NO.16十八洞村 剧照 NO.17十八洞村 剧照 NO.18十八洞村 剧照 NO.19十八洞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1 20:20

详细剧情

  王学圻在片中饰演的主人公杨英俊是一位退伍老兵。故事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大背景,通过杨英俊以及杨家的几位堂兄弟在脱贫的过程中发生的观念上以及生活方式上的改变,用诗意的电影语言描叙当下乡村居民的内心世界。

 长篇影评

 1 ) 脚踏实地,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

通过影片,我才明白什么叫做精准扶贫,它代表了什么.

01 简介

《十八洞村》是由苗月执导王学圻、陈瑾领衔主演的电影,于2017年10月13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这是一部反映现实题材,小成本制作的电影。

《十八洞村》 以真实故事为原型讲述了苗族人杨英俊及其所在的村人共同努力下,改变生存环境的故事。带着眼镜的志愿者小王前来进行扶贫工作,他与帮扶脱贫的对象们发生了一系列故事。把人们的苦乐悲喜爱情荣辱交织在一起。

《十八洞村》以“扶贫”为题材,而十八洞村是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影片也将是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编剧兼导演苗月三易其稿,最后才确定了故事框架.

为了正式拍摄《十八洞村》,导演在2016年8月第一次到十八洞村走访,到2017年4月28日开机,开机后的四个月时间里,剧组为拍摄好当地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走访了很多湘西村寨,整个剧组全部进驻到十八洞村这个山村里,9月28日完成全片的制作,一共历经13个月,拍完之后又进行过多次修改完善。

02 当地的独特的文化

十八洞村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多雨,又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热偏少光。因为自然环境的特殊与恶劣,农地少,出行难,信息闭塞,再加上许多旧有风气造成的农民惰性,是造成当地农村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

十八洞村有婺源乡村建筑模式,又有兔耳岭的自然景观。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脉中段,湘黔渝交界处的湘西花垣县 。地处素有花垣“南大门”之称的排碧乡西南部,紧临吉茶高速、209和319国道,距县城34公里,距州府38公里,距矮寨大桥8公里,高速出口5公里,全村辖4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225户939人,属纯苗聚居区,苗族风情浓郁,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

03 影片的特点

真实还原村民生活,陈瑾所穿的衣服是从十八洞村庄里搜集而来,而当地村民个子都比她矮,她穿在身上显得裤脚很短。

麻姑

影片中大量使用花垣县当地方言,这对于北方人陈瑾来说无疑是挑战。而四川话和花垣县方言同属西南官话,陈西贝成了陈瑾的台词辅导成员,两人利用空闲时间花了不少功夫练台词。

04 人物特点

陈瑾饰演的苗姑温柔、坚强、踏实的感觉。

王学圻饰演的杨英俊,有着倔强、坚韧的地道苗家大哥性格。

杨英俊

主人公杨英俊,生在土里,长在土里的典型代表,当过修飞机的兵,之后本来有机会去当油田工人,然而选择了回到土地上种地。跟之前的战友碰面对话,战友说:“你也该出来了。

杨英俊常常说的一句话是“种了一辈子的地”,并且也有大篇幅的镜头描写杨英俊在土地上插秧的镜头,仿佛他半个身子也插进了土里,将绿油油的秧苗插进土地里。

05 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①杨英俊拒绝被公家识别为贫困户-----他有他的尊严

在听见 ,妻子说家里被挂上一块牌子。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呢?是因为村干部把他家确定为“精准贫困户”了,他急着回家要摘掉贫困户的牌子。

他无奈的是小孙女得了脑膜炎,只有三岁的智商,却对命运誓不低头。他的脾气硬,当得知自己被列入扶贫对象之时,强烈的自尊心,驱使他采取拒绝的态度。

因为杨英俊扯掉了扶贫工作组在他家门框上钉的贫困户牌,工作组的小龙被认定工作不合格而离开十八洞村回了城。

当杨英俊的老婆翻开记录本,她一笔一笔地算,他们家每年收入在8550元的时候。起初,杨英俊有点意外。因为他每年省吃俭用,几乎看不到钱,没想到东加西加居然有大一笔。当他听到年收入一万元以下都算是贫困户时,他才总算认识到政府没跟他们开玩笑。

一心一意种地,为什么越种越穷呢?杨英俊种了一辈子地,他明白其中原因,因为村里的地太少了,仅够自家吃,如果有个大事,积蓄一下子就没了。

这时,驻村干部小王的一句话点醒了他“谁说种地,不能脱贫致富?”

于是,他坚持自己种地。

②杨英俊与妻子的感情---相濡与沫

还有一个画面,让我感动。是他杨英俊与妻子的感情。

像他们如此恩爱、夫唱妇随的夫妻,着实不多。杨英俊坚持在家种地。妻子,就是一个最大原因。

在杨英俊回忆中,他们夫妻在经济压力下,也是为了孙女,下定决定,让妻子出去打工。可是,麻姑在上了火车之后,陷入了恐慌,在人群中哭着喊着要回去,就像离别再也不见面一样。可以看出夫妻二人的感情非同一般。

杨英俊让妻子给山上的弟弟装袋米,妻子便准备了米、酒、鱼。

【树叶说】

主人公的妻子是那样体贴。人的一生能找这样一位可以与自己相濡以沫的爱人,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我挺佩服主人公拒绝认定为“贫困户”的勇气,而他选择在家种地,更是对自己有一份期待。而新一代的年轻人,要么是出去打工,要么是留在家里吃老本。在他们眼里,这片土地跟不上时代,不能再浪费青春了。

 2 ) 挺真实

电影第一个镜头就是在梯田插秧,朴实无华的乡村气息,虽然全片描述的大都是乡村小事,但人生境界也都是从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中升华而来,看完之后,剩下的唯有当初的那份平淡与淳朴,如果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应该会爱上这画面和氛围,怀念过去,也展望未来。

很喜欢这类电影,风景秀丽,人物淳朴,故事真实。朴实无华,很舒服,正能量。

 3 ) 值得一看

冲着两位主演王学圻,陈瑾去看的。 先说想吐槽的地方吧。片子的配乐有时候让人特别出戏,还有部分片段和影片特别不搭,晃动快节奏镜头很有荒诞黑色喜剧的feel。有的角色可能是配音,口型对不上。 好的地方,把湘西的小村庄拍的很美,我是个很怕鸡的人,拍的大公鸡我竟然也觉得挺威武帅气。陈瑾和王学圻两位演技还是有保证的,很有老夫老妻的感觉,就是方言说的不够地道。 片子本身三星吧,多一星给两位喜欢的演员。

片子确实票房注水,主旋律影片现在都要刷票房,真的非常尴尬。唉,觉得这是对用心参与创作这部电影的人的不尊重。

 4 ) 醉美苗乡—微观人物关系中的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这项交付于当代中国的历史使命,落到每个人的身上,则各会有不同的故事。本片取景于湘西苗寨,优美的梯田风光与恬静的乡村生活令人神往,也在此情境中展现了一代十八洞村人淳朴动人、笑中带泪的奋斗画卷。本片同时以细腻的笔触让我们得以用微观的视角看待中国的脱贫攻坚,接触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不论是具有硬朗军人气质、一辈子坚持守在水田里、觉得当贫困户丢人的杨英俊,还是失语但乐天、最后父女团聚、家族矛盾化解的留守老人杨英连,或是与矿洞子交“一生孽缘”、最后请求“山神”饶恕自己、改头换面的杨“懒”等,都是众多脱贫故事中那些更为全面与真实的人性写照。脱贫攻坚政策本身就带有深刻的中国乡土本色与文化烙印,它在一点一点地破除乡村人民的农耕思维,也让中国古老的乡村更加有活力,让人们对未来生活更加怀有期盼。

小王同志也是众多驻扎一线的基层脱贫干部的生动代表,他们身怀使命与人民嘱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与广泛调动多方面资源。但他们也怀揣巨大的身心压力,或是个人仕途上的不得意。也许对一些人来说,他们就矢志要带领乡村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不惜奉献自己的青春。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众多无私伟大的脱贫干部,他们甘为人民的孺子牛,而视自己的前途与眼前的幸福为次要之物,这样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如果说中国人为什么真能做成一些事情,制度优势那当然不能忘提,但制度之中那些广大有血有肉、处江湖之远而思其民的人民先驱,我想也是极为重要的。

本片为2021年寒假期间社会实践项目要求的必看影片。看完这部电影,确实为我对我们的实践地——湖南花垣十八洞村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了解,算是补了线下不能前行之憾。也让一直存留于我脑中的宏观的“脱贫攻坚”卸下一些拘谨与政治之色彩,而更加鲜活与具体,从而让我减少同历史时空的疏离感。本片是中国的主旋律电影与乡土电影的突出代表,外国人毕竟拍不出来,所以给个五星鼓励下。

 5 ) 作为吃货眼中的十八洞村的故事

还好没错过,这是自己观影结束后的直接感受。

其实这部电影,早有耳闻,而在心理学的说服角度来说,当我们已经提前得知将要被劝说的信息,那我们就会更大程度的不会被劝说,相反,会对将要遭到说服的观念,产生某种程度的逆反。

十八洞村于我,就是如此。

电影上映那一年,就听说过了,但问题是,头脑中的拒绝剧本开始生效,直接略过了这一部电影,甚至想要了解的心情都不曾有过。

真的应了那一句“偏见让我们离真相更远”。

但现在不一样了,为什么呢?首先,自己变得有一些不一样了,从今年4月辞职,开始全职的准备跨专业考研开始,到今天上午结束了最后一门考试。在备考期间,将自己曾关注的将近300多个公众号全部取消了关注,因为只关注,但又不看,有一点像,囤书欲,仿佛买了书,知识就在口袋里了一样。而信息太多的结果就是,寻找所需信息需要被太多的因素干扰,很可能自己准备看A但在寻找的过程中,看到了B,就沉迷于C中忘记了A的初衷……

所以,将300多个公众号取消到20多个,感觉每一个都无法再删除的时候,效率一下提高了许多。甚至提升了幸福感。

扯远了,拉回来,再说到自己怎么又会遇到十八洞村,并想要看这部电影。

考研需要准备政治,政治就有时政,时政就需要关注今年发生的大事,关注大事,当然需要权威的平台,微信公众号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和求是,这三个公众号,是我这几个月来几乎每天都在看的。

既然说到了政治,自己之前对政治的刻板映像就是枯燥乏味。也是偏见,这真是一个充满了偏见的世界啊,我们明明没有真正的去实践,去感知,却在头脑中装入了太多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左右我们的行动和态度。

而有幸遇到了徐涛老师,发现,自己仿佛从没认识过政治一般,第一次初识政治,并在此过程中喜欢上了政治,其中最抓我眼球的是扶贫,2020年决胜一年。

新华社推了一篇十八洞村的故事,漫画形式展示的,当时看完就落泪了,想着考完研再看电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2020年,我们实现了全面脱贫。2020年,我也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如此如此想要做并且付出行动去做的事。

结束完考试,回到家,突然觉得有些不知道做什么,因为在家备考,这段时间以来父母都看的是无声电视,就想全家人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的看一部电影好了,看什么电影呢,脑海中闪过了十八洞村,就它了,中文电影,父母都能接受。

看完之后,感慨普普通通的坚持的伟大。而普普通通的坚持,做下来了,也就不再普通。

二来,和父母一起看的电影,其中也讲到了影片中年轻的孩子几乎都外出务工,却无法陪伴父母,一年与父母待几天就要离开讨生活。

那不就是我吗?之前总是被别人的规则牵着走,为什么不能制定适合自己的规则?高中的时候,老师说去大城市好,北京清华名校好,一定要冲出新西兰,来到北上广……大学就轻松了,就可以好好玩了……

其实这话从初中老师就开始说了,说,上高中就轻松了……

学习了心理学才明白,老师说的这些刺激,都是外在刺激,而外在刺激,是很难激发内在的动机的,况且对于并未经历之事。

又扯远了,所以自己一直也有一个离父母遥远的地方去生活的“理想”,我也确实这么做了。工作两年,工作忙,过年都在出差,没空回家,才体会到,真正做到在身边陪伴的可贵。

一家人在一起,一起打赢这场仗,这样的感觉也不错啊。

所以为什么要被定义而不去定义呢?

就像两个扶贫工作者对于脱贫这件事的解读,前者说,被认定为贫困户,是帮扶的对象,而后者则是,一起打一场脱贫攻坚战。

但最为重要的是,看完电影后的行为改变,那就是在网上搜索酸鱼的做法,以及在某宝下单了同款酸鱼。

啊,真的好饿。

2020.12.28 12.20am

 6 ) 『十八洞村』种地把自己种贫困了

『十八洞村』

一部响应国家号召几乎毫无宣传的影片,

上映前几天,

用全国5%的排片却能拿下25%的票房,

其中原由自己领悟。

但此片的人文性、民族性、现实性还是值得一看的,

电影围绕“一辈子本本分分种地,却把自己种成了贫困户”细致展开,

对于政策等方面巧妙的简略带过,

将艺术回归于生活,

重在每个角色的刻画,

使得电影非常写实,

但内容的冗长和节奏的拖沓成了影片的累赘。

【7分】

 短评

两款美不胜收的海报让我心里挂念着这部电影,如今也终于冲着看看清新自然的乡村景色而来观看这部电影,可惜,正片的故事于我略显无趣,看得一度犯困,风景空镜也少于预期,好多还是夜晚阴暗的画面……《十八洞村》的正能量:“小南瓜是我们的根,我们要管他一辈子。”“你活五十岁,我们就活一百岁。你活一百岁,我们就活一百五十岁。” ……现实新闻里的负能量:家穷养不起小孩,自己杀了孩子然后再自杀……

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有小时候农家生活的感觉,小孩子的感觉想想也挺悠然自得……对于大人,他们是不容易的……虽是田园生活,却也承载全部……

7分钟前
  • 模样
  • 推荐

影片含有精神的钙质,把目光聚焦在农民的身上,且在构造戏剧冲突的上很有看点有亮点。老戏骨王学圻在陈凯歌的《黄土地》知青形象还记忆犹新,如今再次塑造这样扎根在乡土上的农民形象,是他个人的艺术生涯的跨越,也是中国乡村三十多年的跨越。

9分钟前
  • 自由意志
  • 很差

挺有人情味的

14分钟前
  • 阿猫阿狗
  • 力荐

10/13@SFC百联滨江 编而优则导的女导演苗月+陈瑾是买票原因,路上看了眼tag“十九大献礼 精准扶贫”666。主旋律中的小清新,浓厚第六代遗风,剧作扎实淳朴且不乏幽默,对湘西贫困现状及原因有探索。中段低帧失手,陈瑾亦不够无知土味。风光配乐亦可虽略过lofty。

15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不得不说陈老师演得真地像那边的妇女

17分钟前
  • 水火火
  • 还行

万万没想到,我周五第一场电影是它,其实是一部被简介毁了的电影,虽然有些冗长和突兀,但是表现了国内电影少有的乡土性和民族性,还有真挚的人性和炙热的情感。国家政策的部分很少,也没有多少说教,制作人员很聪明,无论什么政策,都是一把撒向夹杂着酸鱼,老稻谷,苞谷酒生活的佐料,生活才是主食

20分钟前
  • 最皮的狗子
  • 还行

想起《那人 那山 那狗》了,不止是景色美

24分钟前
  • 暴富的女孩是我
  • 还行

幽默,里面那只差点被杀掉的大公鸡搞笑。

27分钟前
  • 阿烟
  • 力荐

想去看看。

29分钟前
  • 李湘
  • 力荐

走在路上被送票……但是挺不错的

34分钟前
  • 不识弯弓
  • 推荐

其实还是挺好看的,虽说是宣教片,说教意也浓,但不意味着没看头,《战狼2》不也是宣教片嘛!片子里的景色很美,辣子看着就香,晚上约湘菜吧?

39分钟前
  • 恋恋风尘
  • 还行

虽为响应精准扶贫政策而作,但气质并不讨厌,毕竟田园牧歌的乡村图景在当代电影已是稀罕物啦,农民的单纯和小九九很真切,村官高喊“种田也能种出大土豪”略尬,毕竟要想富先修路,想套现得开网店。前半段还用了王家卫式的跳帧手法,在主旋律领域里算先锋了。王学圻还稍嫌刻意,陈瑾真的毫无表演痕迹。

40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前半部分比较有意思

44分钟前
  • 通叔
  • 还行

两星全给片中的自然风光,我不相信农村有这么单纯

48分钟前
  • 苹果
  • 较差

自然风光和摄影很不错,表演也到位,湖南农村生活几处乐观主义笑点和泪点自然。就是太红太专。

50分钟前
  • cloud9
  • 还行

这样的献礼片,能拍成这样真的很不错了,旧时生活观念和村落家族与当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不是迎合而是从抵触到自然面对的过度,几乎没有说教味道。王学圻和陈瑾演得很棒,湘西风貌真的很美,片子太长后半段有些啰嗦,减分

53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不要被名字迷惑!是不错的小成本故事片,幽默,也有现实意义。“种了一辈子田,怎么还种成贫困户了?”“你家被评为贫困户,你高兴啊?!!”(大概意思)当然,最后的那点主旋律还是不能少的……

58分钟前
  • 凉凉冰淇淋
  • 推荐

整体感觉可谓非常之诡异。摄影美,不过鲜艳的太像广告了,正如片子一般华而不实。(哦对了,看完之后下单了一包酸鱼,不好吃的,哼。)

1小时前
  • 盗米者
  • 还行

因为《边城》,湘西很早就是想象中的地方。拍摄影片的目的不该成为被打低分的一个理由,支持百花齐放 🤓 2021 年重看了一遍,故事不单薄,景依然美

1小时前
  • henkilo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