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第一人

剧情片美国2018

主演:瑞恩·高斯林,克莱尔·芙伊,杰森·克拉克,凯尔·钱德勒,寇瑞·斯托尔,派屈克·福吉特,克里斯托弗·阿波特,塞伦·希德,奥莉维亚·汉密尔顿,巴勃罗·施瑞博尔,谢伊·惠格姆,卢卡斯·哈斯,伊桑·恩布里,布莱恩·达西·詹姆斯,科里·迈克尔·史密斯,克里斯·斯万博格

导演:达米恩·查泽雷

 剧照

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2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3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4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5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6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3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4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5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6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7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8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9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43

详细剧情

  影片将聚焦美国传奇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生平,重点讲述他在1961-1969年间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月者的过程,同时也展现出人类在这次史上最危险的宇宙探索征途中所付出的难以想象的国家与个体牺牲。  影片根据詹姆斯·汉森的传记作品《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的人生》改编而成。  尼尔·阿姆斯特朗,是人类历史上首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他1930年出生,2012年逝世,是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宇航员。在美国航空航天局服役时,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个在地球外星体上留下脚印的人类成员。

 长篇影评

 1 ) 和预料完全不一样的登月片

电影在一个乍看颇让人不解的镜头下结尾。

当阿姆斯特朗登月归来、尚处于隔离间的时候,他的妻子珍妮特在几位官员的陪同下来看他。珍妮特穿得很正式,西装外套,细高跟,波澜不惊的脸上几乎看不到太过欣喜或是激动的情绪。她默默前来,和丈夫的手掌在玻璃的阻隔下相对,几秒的眼神接触,便是电影的终结。

极度含蓄的情感,就如同这部电影整体的表达一样。

我本来以为这部电影会是拥有不少振奋桥段的“大片”,毕竟故事背景太过传奇。

冷战期间,美国和前苏联的军备竞争日趋白热化,月球探索也是主要攻克项之一。阿姆斯特朗主修航空航天学,从军队退役后,他做过大量的试飞工作,后来便进入了如今大名鼎鼎的NASA,也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成为了一名宇航员。

1966年3月,阿姆斯特朗与大卫斯科特乘坐双子星8号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轨道对接,尽管过程中阿金纳对接舱实际发生了事故;

1967年1月,阿波罗1号发生大火,正在进行试飞的三位宇航员牺牲;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发射,阿姆斯特朗作为飞行员代表人类首次踏上月球,完成了著名的“人类历史的上的一大步”。

如今看来,登月是项壮举,但当时整个过程笼罩着冷战的阴影、失败和死亡的威胁、国民的怀疑,还有技术上的巨大阻力,能够顺利完成极其不易。当机械的轰鸣声送人类步入本永不可能涉足的太空,当无垠的星球展现在渺小得仿佛承载不了的想象力面前时,这本就足够激动人心。

事实上,众多的太空片也并没有回避人类的野心和脱离地球那刻的壮丽,但导演Damien在《登月第一人》中却选择了极其冷静和克制的白描。

就如同开头提到的情节那样,展现在观众眼前的阿姆斯特朗并不是英雄式传说,而是平凡生活中的父亲、丈夫和NASA宇航员。他一生的执念是小女儿的年少夭折,乃至最后把女儿的手链当做纪念抛在了月球上。他也有柴米油盐的烦恼,需要处理和妻子若即若离的关系,在听到同事牺牲的消息时无意识地捏碎了玻璃杯满手是血,一次次试飞和失败是他需要克服的工作,直到最后成功归来,阿姆斯特朗也并没有表现出太过强烈的如释重负或是欣喜若狂。他把所有深沉的感情都埋在了航空面罩背后,观众只能在几秒内一窥他内心的波澜起伏。

登月也是如此。Damien摘取了几个登月的重大节点,仔细地描述了失败和死亡,包括美国民间的反对声音,阿姆斯特朗等人的焦灼更加直观地让观众感知到过程的不易。他拍的不是浪漫英雄主义,而是半纪实式的传记篇,束缚和克制成为主题。

就连历史中最著名的,美国国旗插在月球上的时刻,电影中都避而不提,直接让美国媒体大肆讨论这部电影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是否到位。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阿姆斯特朗的确如刻画的那样低调沉默。据NASA的同事事后回忆,阿姆斯特朗一直寡言,他更愿意将事情完成而不是口头吹嘘。哪怕在成功登月后,他也尽力了避免了过多曝光,最后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辛辛那提大学担任工程学教授。

只有一前一后两处地方透出了影片深处的激情和浪漫。

当阿姆斯特朗第一次飞向太空执行任务,星空的光晕洒在他的脸上,地球被他们抛在身后,眼前是一片浩瀚,长达数分钟发射升空的轰鸣和眩晕晃动在这刻奇迹般地静止,阿姆斯特朗眼神中是一片虔诚和最深的向往震撼。

第二次则是他踏上月球的那刻。在他取下面罩的那几秒钟内,还是眼睛,沉静的眺望远比任何激动的言语都更适合诠释此刻的浪漫与不凡。

也许是有对瑞恩高斯林爱屋及乌的情感在,我挺喜欢这部电影的。与其说是登月片,人物传记片倒更合适些。

 2 ) 世间无处可放的哀思

曾几何时,主角身着宇航服的太空科幻片固定在每年第三季度上映,这几乎要成为一个传统了。接连两年缺席之后,今年宇航员主角终于回归。不过这一次不是科幻片,而是以真实历史为依托的人物传记片。

电影以高司令的亡命驾驶开场,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展,他表演技术的舞台已经从陆上搬到了天上。在莫哈维沙漠降落以后,他大概还赶得及晚上回城里的酒吧弹钢琴。以前他要上天不需要这么麻烦,拉着喜欢的女孩去天文台唱歌跳舞即可。不过要登陆地球以外的星体,比如月球,就不得不用到更复杂的技术。像《月球旅行记》那样,制造一台新阿姆斯特朗回旋喷气加速式阿姆斯特朗炮,把人发射到月球,或许是条路子。但是一发入魂就不要想了,“炮弹”要经过几次解体和重组,才能把人安全送上月球,再安全带回地球。

片中高司令扮演的阿姆斯特朗执行的那次飞机试飞任务发生在1961年,其时阿波罗计划已经提出,不过要到八年以后才能梦想成真。占据全片较大篇幅的是为阿波罗计划进行技术积累的双子座计划。阿姆斯特朗是该计划中极不多见的非军队出身宇航员。其实他曾参加过朝鲜战争,只是此时已经离开军队很多年了。在受训成为宇航员的过程中,阿姆斯特朗和埃里奥特•希以及爱德华·怀特成为好友。

影片为数不多的笑点之一设置于前半段主角开始训练不久。阿姆斯特朗还没有成为登月第一人,先成为了训练仪第一受害者。镜头一转,阿姆斯特朗吐完了从厕所出来,迎面遇到怀特。本来以为主角要遭到奚落,没想到后面的人一个比一个吐得厉害。相比之下,阿姆斯特朗算是不太狼狈的。不愧是男人中的男人、天字第一号男人(First Man),连吐都吐得这么精彩。

经过漫长的训练,阿姆斯特朗和伙伴们吐哇吐哇的也都习惯了,终于可以上天了。1966年,阿姆斯特朗乘上双子座8号,跟搭档携手完成史上第一次轨道对接。但是这次任务因为飞船突然失控高速旋转而不得不中止。好在两个宇航员平安返回了。

虽然结果早就知道,但是在镜头的引导下,观众还是忍不住要为主角捏一把汗。整个影片氛围最紧张、主角处境最险恶的,是双子星8号的这次任务,而不是最后的登月。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尝试一下4D影厅,跟着镜头一起摇摆,应该会更加身临其境。像我这种没条件的,只能自己给自己的身体加摇晃的效果。

本片中高司令极力收敛锋芒,去贴合原型人物不苟言笑的状态。一同被收住的还有他的男神气场。不过再度与他合作的导演还是舍不得放过他的美貌,哪怕戴着具有大幅加重脸盲症效果的宇航员头盔,标志性的长睫毛还是要隆重展示给观众看一下。

渡过上述危机之后,感觉主角也该时来运转了,结果却并没有。阿波罗计划的航天任务提上了日程。阿姆斯特朗的好友怀特作为阿波罗1号的三名宇航员之一,在航天器进行测试时葬身于突发火灾。实际上令人压抑的死亡气息并不是由此刻才开始蔓延的,早在影片进行未至中点时,主角的另一名好友埃里奥特•希就因为乘坐的训练机坠机而身亡。

甚至阿姆斯特朗参与登月计划的动机,也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个死亡事件有关。小女儿凯伦的去世对于阿姆斯特朗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是他从不跟任何人分享自己对此的感触。表面的冷漠不代表真的无动于衷,阿姆斯特朗选择了最与众不同的逃避方式——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航天事业中。

虽然我们都知道登月是“人类的一大步” 但是影片并非全然以一种歌功颂德的姿态在展现这项工程。大多数时间里,观众看到的是它如何费力不讨好。如果费的只是财力物力也就罢了,关键还搭进去了数条人命。因此影片也展现出了当时民众对此的质疑。

阿姆斯特朗是所有人当中最淡定的,他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说不定悲壮的结局正是他所向往的,那样一来就无需继续承受痛苦。阿波罗11号即将发射,临行前,阿姆斯特朗在家里一言不发地收拾行李。他的妻子珍妮特对他大发雷霆,命令他跟孩子好好道别。

珍妮特在片中戏份颇为吃重,虽然她不是技术人员,没有直接参与到登月项目中,但是导演似乎在营造这样一种感觉:阿姆斯特朗两次平安返回地球,冥冥之中都受到了妻子的影响。她用她强大的生命力牵引着丈夫,就像地球牵引着月球。

双子星8号遭遇突发状况时,在家中密切关注动态的珍妮特发现广播信号中断,直接冲到控制中心,把阿姆斯特朗的同事臭骂一顿,逼他们恢复信号,随后危机解除。最后这一次临行前的交流,发生于阿姆斯特朗收拾行李时,也许他早就打定主意要带上女儿的手链,也许他是受到妻子的启发,觉得应该向孩子们妥善地道别,这不仅针对地上的两个孩子,也适用于天上的凯伦。在月球放下女儿的遗物,也就放下了因为死亡而产生的种种执念,回到地球时,终于可以迈出新生的一大步。

《登月第一人》时代背景是上世纪60年代,最近几年的好莱坞电影,涉及那一段历史的,总是免不了要提到黑人民权运动,沾一点政治正确的光。不过本片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向来是不好这一口的,从他的前作就可见一斑: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全是狗屁;什么有情人终成眷属,门儿都没有。想尽办法也要往刁钻、灰暗、丧的路子上走。当然本片对于黑人还是略有提及的。集会抗议美国航天计划的民众里,有一支就是黑人组成的。

另外本片还有一个好莱坞电影大俗套,就是关于总统的刻板印象。一提约翰逊,那就是扩大越战的的凶手;一提肯尼迪,那就是高瞻远瞩的明君。真实历史中,时任总统尼克松曾与月球上的阿姆斯特朗在电话里谈笑风生,还去探望过返回地球以后受到隔离的三位宇航员,结果这位后来因水门事件名声扫地的总统在片中压根儿没被提及,反倒是肯尼迪的演讲录像最后又被放了一遍。美国人最待见和最不待见的总统,恰巧是60年代的一头一尾,同时也分别是阿波罗计划的最早倡导者和成功见证者。

今年是阿波罗11号登月49周年,通常人们都会认为整十整百年份更有纪念意义,这部电影似乎放在明年“献礼”更加合适。不过最近登月、太空旅行的话题确实又热起来了,倒不是因为NASA又有了多少新动作,而是马斯克的民营火箭屡有突破,绕月旅行的船票都已经成功卖出去了。或许未来也会有人以马斯克的客户为主角拍一部传记片,片名就叫《自费登月第一人》。

 3 ) 一支小心翼翼的太空舞蹈

《登月第一人》是“高司令”瑞恩·高斯林与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第二次合作,该片以全新的视角,为观众呈现了登上月球的第一个人类——尼尔·阿姆斯特朗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一面。

高司令与达米恩·查泽雷上一次合作的《爱乐之城》曾经横扫颁奖季,票房口碑双丰收。

不过在这之后,高司令主演的《银翼杀手2049》、《登月第一人》都是叫好不叫座。据说《登月第一人》的成本有7000多万美元,北美票房仅4000多万,可惜了一部好片子......

虽然是一部讲述历史壮举的传记片,《登月第一人》却不是那种励志、高燃的影片风格,某些飞行场面甚至给人一种太空惊悚片的感觉。

太空探险至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航天先驱们还处于在黑暗中摸索的阶段,意外随时都可能降临。

影片中空间逼仄的登陆舱、星罗棋布的仪器表盘,与《普罗米修斯》、《星际穿越》等科幻片的航天器相比简陋十足,这种简陋强调了一种危险性,也为影片基调添上了一层悲壮感。

了解航天知识的影迷可能知道,宇航员训练中最痛苦的一项就是离心机。为了适应太空环境,宇航员们必须坐在一个高速旋转的“大摆锤”里,锻炼自己的抗重压和抗眩晕能力。

在《登月第一人》中,不仅有类似的抗眩晕训练场景,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队友还在一次任务中遇到了航天器自转的故障。

航天器在太空中失去控制,开始疯狂的高速自转,即使宇航员们接受了专业训练,在这种旋转强度下也只需几分钟就会失去意识。

这段戏不仅配乐惊悚,镜头也多次切到POV第一视角拍摄。透过舷窗,蓝色的地球与漆黑的太空在旋转中交替掠过,即使在屏幕前的观众,恐怕也会有一丝眩晕感。

探索宇宙的过程是残酷的,需要无数人类精英们前赴后继,付出血与泪的代价。

这些NASA麾下的宇航员,每一个都是学霸中的学霸,精英中的精英。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是队员们学习理论课,发现教科书的第一章就有600多页。

用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话说,在冷战时期的宣传中,大众可能以为宇航员都是威风凛凛的王牌飞行员,实际上他们是一群谦逊内敛的航天工程师。

从这一点来说,出演过《亡命驾驶》、《银翼杀手2049》等影片的高司令是扮演尼尔·阿姆斯特朗的合适人选,他身上的阴郁气质与这个沉默寡言的精英型角色高度一致。

影片中的阿姆斯特朗绝对理智、目标专一,甚至有些不近人情。这一点从他多次打断同事的安慰,以及对家人的忽视中就可以看出。

事实上,阿姆斯特朗一直肩负着生活与工作带来的双重压力。他的女儿早夭,成为了心中永远的伤痛,而昨天还在一起喝酒的战友,第二天可能就死于飞行事故。

在这种压抑、紧绷的精神环境下,《登月第一人》中的阿姆斯特朗显然不可能像《壮志凌云》里的麦德林那样潇洒豁达。

现实中的阿姆斯特朗同样为人低调,也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因为他不喜欢成为一个传说。

又因为过于专注事业而忽视了家庭,阿姆斯特朗与首任妻子珍妮特于1994年正式离婚。他后来回忆说:“我很抱歉,我们的婚姻成为我成功的最大代价。”

影片中的珍妮特由克莱尔·芙伊饰演,作为宇航员的妻子,珍妮特有着独立、自我的性格,并不甘于做丈夫的附庸。

在我们看来,这个角色甚至有些“政治觉悟”太低,明明丈夫的训练已经很紧张了,她还拿子女教育的事情摆忙添乱,不明白“舍小家为大家”的道理。

但是这种有人情味儿的形象,恰恰是影片所要传达的价值观。

也许在导演看来,历史人物的传记片并不是一场造神运动,我们需要铭记前人的功绩,但不该苛求他们牺牲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

讲完家长里短、升级训练,登月任务自然是影片最后的重头戏。

在登月任务开始前,导演刻意安排了一段戏,让NASA的官员念提前写好的悼词,再次突出了这次行动的悲壮感。

毕竟我们虽然知道结局,当时的人们却并不知道。

接下来的重头戏,导演也把镜头运用的极具美感:

当搭载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的登陆舱在月球表面盘旋时,那画面和配乐都像极了一场小心翼翼的舞蹈。

当舱门打开,镜头由舱内探出的那一刻,影片的声音戛然而止,给观众带来一种奇特的临场感。

本片最具争议的地方,是导演故意没有拍宇航员在月球上插美国国旗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高司令饰演的阿姆斯特朗望着一处环形山默默流泪,然后把夭折女儿的手链丢在了月球上。

这当然是一个浪漫化处理的场景,真正的宇航员在执行这样一项重大任务时,不太可能夹杂着私人情感。

而面对质疑,达米恩·查泽雷澄清说,这只是艺术上的取舍,不是一份“政治声明”。

其实这个细节再次表明了影片无意造神,无论这个“神”是阿姆斯特朗本人,还是美国政府。

除了这些,影片中也提到了关于登月计划的一些争议。

比如当时就有很多人认为,在还有那么多穷人的前提下,钱应该用到其他更有用的地方,而这个理由恰恰是人类近几十年再也没有登上月球的原因之一。

减缓探索太空的步伐,无疑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好在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登月的故事拍成电影吧。


本文为《暴走看啥片儿》特约稿件,作者大海里的针。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qichangxiong@baozou.com

 4 ) 一场追光之旅

在电影《2001太空漫游》里后期,有一段长达十分钟的绚烂光影,有人说那象征着主演走入异世界的路途,也有人说那是追寻光亮的终点。最后主演在镜子里看着自己老去,变为“超人”,轮回至胚胎,远远看着蓝色的,发亮的星球。

对于光的本质,光的理解,这些神奇光束在《登月第一人》得到了延展,致敬,并被导演赋予了具象化意义。

影片首先在铺垫时期即对光线进行了充分的捕捉。

开头阿姆斯特朗驾驶试验机里冲出平流层的,舱内是光,浩瀚蓝天是光,天穹以外是黑。

室内大量手持摄影都基本来自于夜晚,此时屋外,长廊是黑,舞动的夫妻,旋转的留声机,玩耍的孩童是白。

湖泊边森林旁是黑,举目远眺的云层里月光是白。试验的沙漠,舱外,环境永远都被阴暗化。

摄影机永远呆在暗处,让周遭的黑暗框住叙事主体,让观众明显感到甚是幽闭恐惧和孤独。

经过铺垫期后,随着配乐的推进。光越来越以宏大的形式出现。从电梯上升中准备入舱的高司令,玻璃倒影里出现了他的脸。而这一倒影很快被月球上高司令宇航头盔的银色土地和阳光倒影所呼应。

整个登月过程虽然有配乐烘托,但却被拍摄的极其隐忍,我们鲜有看到摄影机出现在第三视角重现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可见导演并无想法普普通通地还原这一历史。

摄影机,依然恪守着他在本片最开始埋下的伏笔职责,呆在暗处。

登月的瞬间,只给了一些黑白交替的混沌镜头。舱内是黑,天穹是黑,只有银色的土地是白。

在月球上发呆的阿姆斯特朗,远处的地球是白,宇宙是黑。使命由此完成,影片达到高潮

《登月第一人》其实就是一场引导诸位追光的旅程。

“光”在本片一开始象征着月亮。我们在地球看着狡黠月色,想着我们必须要登月,虽然我们还有其他事,但是绝非为了登月而登月,而是我们可以see things. see the light. 这是当年壮举,也是本片的推进原动力。

然而光似乎永远在被追却永远被追不到。地球上我们想要去象征着光的月球,到了月球,地球又成了光,太阳依然是光。而其他的一切仍然维持黑暗。

“光”在这里也就不再仅仅代指月亮。他回到了它的本身意义,代指一切我们能看到的事物,而且我们对这些东西在人类的血肉本质里,充满向往。向往激发着我们,探索世界的尽头。

电影所带来的逆光旅行是短暂的,但是对光亮的好奇,和想把它攥在手心的欲望是无休无止的。实验失败也好,人员伤亡也好,亲属离世也好。都不能阻止我们追光的路途。可喜的是我们成功登月,可悲的是我们发现这只是诸多光束里的一道光。世界仍然是黑暗的,追光欲望也永远不会停止。

月球上的人看着我们,我们看着月球上的人。我们思念嫦娥,嫦娥也知道蓝色星球有人想她。

永远前进到有光的地方,也永远进无止境。

 5 ) “登月”和“第一”都不是重点,关键是“人”

影片气氛非常隐忍和克制,甚至有些沉重,但却很对我的胃口。

阿姆斯特朗的三次飞行任务,都刻意强化了座舱内的憋仄、拥挤和压抑。镜头在狭小的空间里转换,与此同时,是无休止的震颤、浓重的喘息、金属摩擦的异响和舱外飞溅的火光。观众亦彷佛一同置身于这个黑暗与颤抖的斗室之内,感受着孤独,感受着痛苦,感受着恐惧。

飞向太空,对于我等看客来说只是一场秀。但对于太空人,却是一次赌上生死的未知旅程,杨利伟也曾在升空过程中遭遇共振濒临死亡。在双子星任务火箭升空一段,影片的视角锁定在太空舱内,表现形式极具灾难片风格,进入太空后两人相视一笑,分明是一场劫后余生。第一次看时口不能言,第二次便忍不住流下泪来。我们都知道,成为一名英雄很难;而现在我们看到了,成为一名英雄很难。

太空的辽阔、壮丽、深邃和宁静,无论看多少次都仍然让人沉醉。土星升空和鹰号着陆的两个大场面音乐出色。尤其是着陆过程中“警报-目光-月面”的剪辑和BGM共同营造的紧张感,看到人呼吸停滞。打开舱门一刻万籁具寂,月球上的画面引人入胜。

已经数不清全片给了阿姆斯特朗的眼睛多少个镜头,从最初的游移,到沉稳,到在黑暗中也依然闪着坚毅的光。这部影片重点不是“登月”,而是“人”。月球上苍茫寂静,只有阿姆斯特朗回望地球的孤独身影。在那个无人注视地方,他不再是一个英雄,而只是一个父亲。喜欢结尾一幕,没有话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8分,181220@北京

 6 ) 月光照不亮归家路

《第一人》并不是一部充满着如许探索宇宙精神的电影,所以不用期待它多么波澜壮阔,一波三折。电影也没有多么渲染国家大义的主旋律或是美苏之间如火如荼的太空竞赛,肯尼迪的演讲只是电影里的惊鸿一瞥,苏联的种种进展也不过是整部电影背景里的一个杂音。

这只是关于阿姆斯特朗登月的一部记录性质的电影,关于阿姆斯特朗为了登月而忍受的,付出的,还有失去的。

他有着一双一直望向月球的眼睛,正是那份执念让他成为了宇宙的先驱。可是,与此同时,他忍受着失去女儿,失去战友的苦痛,与家人,与世界慢慢产生距离,终于,当他触碰到月球那一刻,他已离家如此之远,以至于看不见来路了。

这是一部悲剧。

1.触碰天际的个人传记

《登月第一人》在描写阿姆斯特朗的生活训练之外,选取了几个在他登月准备进程中重要的事件节点着重进行了描写。这部电影如同美国有些媒体所质疑的那样,它将整部影片的重心聚焦到了尼尔和家人,朋友身边,所以主旋律的意味倒是很淡,不过这是导演在对这个大事件进行演绎中刻意选择的侧重点。整部影片看下来,悲剧的意味反倒是浓重一些。

影片的开头应该就是阿姆斯特朗的X-15飞行试验,那个时候的阿姆斯特朗还是一个试飞员。(X-15是一种火箭动力的飞行器,最高飞行高度可以到达大气层边缘)开头那一段,其实很有星际穿越开头的感觉,不过两个片子的风格和气质则有着极大的差异,毕竟《第一人》不是科幻片,所以全片被笼络在一种迷蒙而低画质的氛围之中,让人感觉仿佛真的回到了1960年代的美国一般。

而影片除了阿波罗11号的登月之外,另一个着重描写的部分就是阿姆斯特朗参与的双子座(Gemini)8号任务。这次任务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轨道飞行器的对接,不过之后对接后的飞船姿态失去控制,不得不提前使用返回系统调整姿态,虽然保住了两人的性命,却也让这次任务提前结束。

在影片中这段的笔墨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甚至超过了阿波罗11号任务,全程极为克制地用镜头展现舱外的状况,绝大部分都是阿姆斯特朗和同伴在载人飞船内的所作所为与视角,甚至你很难看到整个宇宙或是地球,因为你只能通过一个狭小的舷窗去观察。

这段中也大量插入了阿姆斯特朗妻子珍妮特的担忧与控制室内工作人员的关注,多角度的协同推进使得这部分剧情成为了全片的高光点之一。

另一个重要的节点便是阿波罗1号在测试时的起火事故,三名机组人员无一幸免,该事在nasa航天史作为极其重要的教训,帮助改进了之后的几代火箭。如在片中阿姆斯特朗所言,现在出了问题,之后在太空才能不出问题。只是可惜这次的问题是用几名优秀的航天员作为代价的。

当然,本片的重头戏自然是登月,事实上,相比于双子星8号,登月反倒是波澜不惊,这段着重于登月之路与月球上阿姆斯特朗的沉思,返程倒是极少描述。正像我所说的,去月球的路,没有太多波折,然而归途,他重返地球的经历,却远不止地月之间38万公里的行程。

本片的结尾倒是很有意思,以first man为题,便不再赘述他成功之后的种种,尚在隔离期与妻子见上一面作为收尾,配合我后面要提到的,倒也是有趣的谢幕。

2.那串并不存在的手链

亲情,是本片的另一个着重点。

阿姆斯特朗最爱的,是他的女儿凯伦。

可是凯伦小小年纪就得了脑瘤,漫长的治疗只能让她痛苦地苟活着,最终,凯伦还是死于了并发的肺炎。

凯伦的手链,成了阿姆斯特朗对女儿最后的留念,他为了成为宇航员而拼命训练,只能偶尔回家和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相伴。

在他登月临走之前,他甚至都不愿意和儿子们做最后的道别,只是坐在那里,像一个发言人似的回答他们的问题,你会回来么?我只能告诉你数字。你会回来么?我试试吧。

然而,他把自己女儿的手链带上了太空,扔入了东环形山中,这是他对女儿最后的一点怀念。

这,只是电影里的描述。那串手链,大概并不可能被带上月球,而他对女儿的那份怀念却绝对是真的。我在想,如果阿姆斯特朗当年真的带着女儿的遗物上了太空,他是会让女儿的记忆永远安静地躺在月球呢?还是让这遗物化作女儿的记忆永远留在身边。

只可惜,逝者如斯,我们再也不能追问他一切的真相了。那串手链,真实也罢,虚假也罢,在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漫步的那几个小时之中,他一定曾回想过自己的一生,自己的爱人,亲人,还有那个不幸的女儿。

孩子,爸爸登上月球了。

3.登月,永世的隔离

只可惜,对女儿的追忆,在片中是阿姆斯特朗留给大家关于亲情最深的印象。

更多的时候,他是一个内向,又沉默寡言的人,他有着自己的野心,有着很多思绪,但大多时候,却只是保持沉默。

他如此向往着月球,片中不止一次出现他拿着望远镜看向月亮的镜头,那是一种狂热,也是他坚定地活下去,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的支柱。

就比如,他并不比同伴身体更好,于是那些高难度的平衡训练,他要做过一次,再来一次。

然而,对于月球的向往和恐惧,对于工作的狂热和认真,却成为了他和家人的膈膜。他爱着他的家人,不过因为工作的缘故,无法陪伴在他们身边,于是当他告别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

我在想,他在临走之前的态度,究竟是什么意思。那种冷漠,究竟是因为长期无法照料的疏远,还是知道自己可能一去不回,所以刻意地保持着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无论如何,他的这种态度都让人感到一种心酸,曾经那个和孩子闹在一起的大人,如今竟不敢与孩子告别...

而影片结尾,阿姆斯特朗夫妇隔着玻璃无言的相望,更是蕴着一些忧伤。

因为,登月之后,他再也不是曾经的那个阿姆斯特朗了。

真实的阿姆斯特朗,登月后应酬不断,更加疏忽了妻子和孩子们的照料,于是两人最终在1991年离婚。这段最终分崩离析的爱情,就像是影片里的那层玻璃,透明,却如此决绝。

4.鸣叫的螺丝钉,月球的第一眼

电影里面,我最喜欢的三个镜头/场景。

第一个自然是火箭发射的场景。我很喜欢火箭发射,星际穿越,王立宇宙军,甚至是秒速五厘米里面种子岛的发射,都是充满着极尽的力量与浪漫,每一次火箭的发射,就是人们探索太空的脚步又向前走了一步,而在这部电影中,全片都在尽力去呈现真实,所以这个发射没有那么美丽,却更加震撼。

第一人
王立宇宙军
秒速五厘米

第二个,是电影中数次出现的,在飞船起飞时鸣叫的螺丝钉。那大概是一种飞船的铆钉在受到周围船体部分形变的挤压后,摩擦出的声响。这个声音,让我如同宇航员一样,瞬间充满了对太空的恐惧。

你们的性命,就在这小小的螺丝钉之上,它的弯曲,它的变形,对于广袤的宇宙无足轻重,然而却是你的一生。一个人究竟是需要多大的热忱,才会走上这样一条艰难的道路。

第三个,是登月舱打开那一瞬间,从狭小的舱体跃出的镜头。

那个镜头,让我沉醉良久,我知道那些宇航员们为之奋斗的究竟是什么了,那是一种从逼狭的世界探头看向更大世界的一个视角,你知道,未知是如此广袤,所以无论经历了多少困难,只要得见那一眼,便足矣。

5.何言你心伤

影片里,高司令和芙伊展现出了相当棒的演技,高司令的悲伤,沉默,腼腆,很合适地锲入了阿姆斯特朗这个形象之中,在他失去女儿后哭泣的那段表演,感人至深。

而马上就要成为新的龙纹身女孩的芙伊,也是非常抢戏,和丈夫阿姆斯特朗逐渐的疏离感刻画得入骨三分。

我记得电影中有一段的镜头,绕着两人旋转,一会儿在阿姆斯特朗脸上,一会儿又在詹妮特脸上,每次的切换,那镜头就会模糊一个瞬间,我们看不清两个人的脸,就像他们不会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

而最后,当两人被玻璃窗分开,我多么想让阿姆斯特朗说那么一句,我爱你,然而他一句话也不说,以为仅仅一个亲吻的动作就是最好的,可是这远远不够,远远不够,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并不比妻子操持家务,独自抚养淘气的孩子更重,或许登月有无数的荣耀,然而荣耀光彩的背后,是否是更无尽的空虚。

詹妮特,在媒体的灯光面前强做出欢颜,但她知道,这些人终将夺去他熟悉的丈夫。

阿姆斯特朗,他也知道他会载入史册,不过他面对这个世界,都像是在月球上戴着那个反光的头盔一样,谁也看不清他的内心。只有当他怀念女儿时,某一瞬间他才会卸下伪装。

然而镜头里,那个扔向环形山谷底的手链越来越远,如此模糊,最后被黑暗吞噬。

阿姆斯特朗,也留在了月球,孤独一人,找不到回来的路了。

 短评

模拟登月的主观镜头晃得我口吐白沫!中规中矩的传记电影,跟惊艳的处女作相比感觉导演退步了,但一些小细节还是很抓人。看完印象最深刻的:一是大气的配乐,二是高司令逆天的眼睫毛刷...

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将人类历史上如此重大的事件拍成了格局如此之“小”的一部电影,无关乎那“一大步”,只关乎这“一小步”。一个夹杂在事业和家庭双重压力甚至是摧残下的普通人,被国家和时代推上了人生的风口浪尖,犹豫与执著,痛苦与忍受,空虚与释怀,剧作赋予阿姆斯特朗身上的复杂性彻底打开了本片的视野,不再拘泥于太空奇观和主旋律俗套,你甚至可以认为电影最终的情绪落脚点是怀疑和消极的,这在登月后的电视新闻与隔窗相望两场戏达到顶峰,世界只记得你在月球上的光芒,没人关心你在地球上的牺牲,巨大的付出到头来只是服务于政治斗争,丢在天外的悲伤依然自己承受。

10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去到离家最远的方位,却来到离女儿最近的地方。成为星球上最尊崇的人类,也成为宇宙间最孤单的男人。登月这一小步延伸人类探索的疆域,也拓宽一个男孩的视野。释放全部人类的想象,也愈合一个男人的创伤。登月的感受无法传递给任何人,失亲的悲伤也无法和任何人共享。跨过星河的距离,仰望死,回望生。

1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很喜欢导演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反个人英雄主义,反类型处理都很有追求,比如说本来应该是全片最高的登月时刻,变成了IMAX版的宽画幅,导演却选择了消声处理,剩下了阿姆斯特朗一个人站在无声的月球上,把小女儿的手链留在了那里,这个父亲形象瞬间变得让人感动,理解了这个人物之前偏执的性格。没有戏剧性的高潮或者煽情,只有一个角色的内心流露。达米恩·查泽雷在拿了奥斯卡之后,竟然还没有放飞自我,可能只要还是拿好莱坞主流制片公司的钱,就很难彻底的飞起来吧,不过这种反类型的处理方式已经开始朝着独立范儿的文艺电影方向前进了。

1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3.5 做对了很多也做错了很多。从很私人的角度来讲登月,出色的音效设计、手持摄影和大量主观视角尽量缩短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距离,使得那些成功或失败的任务都拍得惊心动魄特别抓人,但又在情感表达时显得过犹不及,最后的煽情大招也落入俗套。而通过加入家庭和社会的视角展现对这项任务的反思,增添了层次感但也一定程度削弱了情感内核的力量。应该能拿到不少奥斯卡技术奖项提名,音效摄影配乐剪辑都很好。

2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A / 依然是拒绝对观众给出单一答案的Damien Chazelle。假如说前两部展现的更偏向于理想现实二元间的摇摆与模糊,这次制度、社会与家庭更多层的撕裂则完全处于隐伏状态。而真正的突破在于,这种混沌的克制之下,影像与声音纯粹的心理摄取能力被如此肆意地释放了出来。一个被太空斑驳光影切割震颤的Neil居然完全抽离于这个好莱坞架构以一种仿佛超验的贯彻的姿态,惶然、阴郁而又不乏理想主义浪漫与悲情地直冲寰宇,“降临”并“重叠”于我如月球表面般空茫一片的脑海中。私人Chazelle最佳。/ 二刷:阿姆斯特朗的《死囚越狱》。月球,不过是人类最大的镜面而已。

24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从爱乐到爱月,这是高司令的一小步,却是他演技提升的一大步。

29分钟前
  • 加印
  • 推荐

弦乐美好,制服性感,调色暖人,不出意外、采分点全有的优秀命题作文,优等生。是我NASA女孩的porn。要批判大国题材的建议别进电影院。

32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

除了音效【剪辑】以外,其它没有任何惊喜的地方,高司令让人捉急的演技对人物本来就浅薄的个人感情内核毫无助益和提升,NASA和家庭生活也完全脱节,人物都没啥精气神,过目即忘。除了公关奥斯卡,完全没有拍的必要。

34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较差

好想石头姐来演高司令的妻子,结尾隔着玻璃也有一股暖意,期待入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这个片子不是怪光陆离的科幻片,更不是眼花缭乱太空灾难片,是遵循历史事件本身,围绕家庭和个人展开的登月故事,人命第一,家庭第一,情感第一,登月倒像是小事,事无巨细的日常生活细节,踏出第一步的心理体验,看似他为美利坚,为全人类登月,说到底只是为家里人登月,只为这超越太空的远距离的牵挂。

3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沙泽勒提供了同版本故事的最人性化approach 感谢老搭档配乐和调色师全程保驾护航 月球的尘土压到最灰暗 记忆才鲜活

43分钟前
  • 乔治洗衣机
  • 推荐

不敢相信这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的导演之手,80%的平庸戏,是靠配乐、摄影、剪辑和音效都挽救不回的…最后月球表面的空镜头加分,让人思索我们可能一直忽略的问题,像一面镜子看到自己。

4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脱离了爵士乐的Chazelle依然不可小觑(又出现了whip pan!),两场太空任务成功让人绷紧神经,IMAX月球行走相当震撼。整体算是压抑版《太空先锋》,手持+胶片让年代感立现且提升代入感,Claire Foy戏份不多但场场出彩,不过其他配角仍然不够丰满,对女儿羁绊拍的也很生硬

49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喜欢这部胜过鼓手和拉拉地。失去女儿的尼尔一直陷在一个悲怆的黑洞洞空间里,对家人朋友来说他就是个难以接近的遥远星球。女儿死前因化疗呕吐,他从训练机下来也吐得搜肠刮肚。他曾为女儿唱,“我看到月亮月亮看到我,透过老橡树枝叶,请让那照到我的光也照着我爱的人。”每次测试失败、思念难抑,他都仰头看月亮。痛苦能留在月亮上吗?等跨出那人类一大步,尼尔扔掉女儿遗物,能跨出从心之死地返回生地的一步么?人类已经征服月地之间的距离,但面对生和死、疏远心灵之间的距离,仍无计可施。喜欢的几段:1. 离家前夜,他被妻子逼迫坐下来跟两个儿子告别,但场面一点不温馨,反而僵硬尴尬,他回答儿子问题的口吻全是官方式的,跟之前记者招待会一样;2.最高潮的登月,所有声音隐去;3.隔离末期夫妻相见,没有狂喜,相对无言,手指落在玻璃上一个轻吻。

52分钟前
  • 张天翼
  • 推荐

脱离了音乐歌舞片的沙泽勒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电影的主角还是跟他前面几作类似,为了梦想与追求的男人执意继续甚至一意孤行,不惜伤害家人与普通人的幸福。这或放在一个虚构的普通人身上可以说得通,但阿姆斯特朗是登月的宇航员,完全脱离社会大环境和政治讨论专注个人内心的讲法只会让这个人物形象更加扁平(他对女儿的爱也会显得更加突兀)。终究,他不是在做一个普通人会去做的事啊。在两个多小时后,这个伟大的登月第一人形象,观众很难有更多的认识,他还是一个陌生的、甚至难以理解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疯狂的手持镜头试图贴近主角的内心世界就显得非常晕了。登月段落还不错,音效总体也不错,就是配乐感觉像是拉拉兰弃曲重编…

54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3.5 电影找到了巧妙的切入点来讲述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却依然四平八稳,缺少惊喜。尤其是本该在登月时造成的追思女儿的情感高潮,由于电影前半段的铺垫太少,还被突兀的几幕闪回打散,导致并未喷涌而出造成巨大的杀伤力,着实可惜。然而,依然要感谢《第一人》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人类历史上这惊心动魄的时刻。因为如肯尼迪所说:“我们选择在这个时代登月,还要做其他事,并不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很难。”

5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一部“反英雄主义”电影,讲述一个草根为了国家的面子工程经历了女儿夭折、好友遇难、家人反对、公众质疑等种种困难后,因为运气好而偶然成功的故事。 他不是什么英雄,他只是抱着必死的心理去执行任务,结果一不小心活了下来,又一不小心成了名垂影史的伟人。在那个充满太空狂热的年代,太空竞赛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科学意义。NASA知道三位宇航员可能有去无回,甚至提前为他们写好了遗书。然而他侥幸活了下来。站在月球表面上,家人的点点滴滴浮现在他眼前。他终于拿出女儿的手链,缓缓扔进陨石坑,和过去挥手告别,转身拥抱新生。对女儿的思念化作屡屡柔情,弥漫在月球大地上,他终于放下牵挂和执念,和自己握手言和,这一幕绝对是年度最震撼瞬间之一。难能可贵的是导演没有拍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插国旗的镜头,比某部举国旗、晒护照的电影克制不少。

6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航天电影本质都是灾难片,《地心引力》已经把这个逻辑演示得很清楚,所以《第一个人》说到底也就是《最后一个人》,有关这场劫后余生之旅,查泽雷在视听上呈现得已足够精彩。但我们都知道,影片没有办法去回避阿姆斯特朗他的内在情感和社会关系,但作为一个历史符号,一个意识形态焦点,一个无法担负起过度饱和的表征而不可避免的“俗套人”——他竟然也是个“人”。伦理关系表述对全片真正伤害是搅乱了灾难片节奏和力度——试想《地心引力》要是给观众不断插入地球上情感和营救会多么愚蠢。也许,这是本片题材一个天然内在矛盾,也是一部电影想获得受众所必须要做出的牺牲。

1小时前
  • Peter Cat
  • 推荐

特别漂亮:大量手持近景超近景,胶片颗粒极其明显,色调复古,在舷窗外、在喷射器分离之间,在登月舱打开的一瞬间声音戛然而止以及太空华尔兹竟然有看2001的错觉。特别真实:胶片的确还原出六十年代的太空技术的简陋粗糙,从飞行器试飞到测试再到阿波罗11号,对发射时颠簸、失控时的离心力以及月球地表是浸入试的描绘。细节和手法能看出导演的野心:三五个镜头交代丧女初试搬迁,干净利落;测试飞行入舱苍蝇和安全带失灵的细节都真实又压抑;丧礼和陨石坑中闪现的女儿的身影饱含深情。

1小时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力荐

登月之后的一个小动作,给这片加分不少,也是感动瞬间。整部电影还是挺风格化的,手持加特写,以及复古的影像。尤其是,这仍没有聚焦事件,而是放在了人物上,也会让叙事更散。不过最后整个的登月过程,还是相当沉稳大气。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