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双镖客

剧情片其它1965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李·范·克里夫,吉安·马里亚·沃隆特,马里奥·布雷加,路易吉·皮斯蒂利,阿尔多·桑布雷利,克劳斯·金斯基,贝尼托·斯特凡内利,罗伯托·卡马迭尔,约瑟夫·埃格,Tomás Blanco,Sergio Mendizábal,Dante Maggio,Werner Abrolat,弗兰克·布拉尼亚,José Canalejas,萝丝玛丽·德克斯特,费尔南多·迪·莱沃,Robert Dryden,Bernie Grant,Jesús Guzmán,彼得·李·劳伦斯,赛尔乔·莱昂内,Gilber

导演:赛尔乔·莱昂内

 剧照

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2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3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4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5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6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3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4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5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6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7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8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9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04:20

详细剧情

  Indio(吉昂·马利亚·沃隆特 Gian Maria Volonté 饰)是一个穷凶极恶的通缉犯,他伙同他的团伙屡次作案,他有一个怀表,每次大开杀戒之前都会看一看表,表上有一个女人的照片。赏金猎人Manco(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饰)正在追捕Indio,而另外一个赏金猎人Colonel Douglas Mortimer(李·范·克里夫 Lee Van Cleef 饰)也在追捕同样的目标。两人一开始都看对方不顺眼,后来才决定一起追捕Indio。两人得知Indio准备去抢劫银行,于是定下计谋,让Monco加入Indio的团队,之后再和Mortimer来个里应外合。后来两人不慎被Indio所抓获。到底Manco和Mortimer能否除掉Indio,而Indio怀表里那个女人又和Mortimer有何联系?  本片为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翁内 Sergio Leone执导的“通心粉”西部片。

 长篇影评

 1 ) 命运荒野上的美国神话

西部片是什么?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纵马飞驰,骁勇雄伟的牛仔,或者背对背掏枪的生死对决?

安德烈·巴赞说,那些不过是西部片的浅层符号,既无法界定西部片的电影类型,也无法概括西部片的魅力所在,而西部片的本质,其实是神话。

神话之所以诞生,其首要目的就是响应一种「塑造群体共同意识」的需求。身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对外来移民的吸引与感召,靠的正是「通过个人奋斗可以实现理想」这样一个逻辑清晰、可执行性强的「美国梦」,几百年来这则人类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招聘广告添枝加叶更新换代,换过无数的排版、配色、投放渠道,主干slogan却始终不变。

而在那个时代,在那个「美国」作为一种群体记忆最初起源的时代,个人层面的奋斗史与国家层面的西部拓荒史完美契合。

曾经神话口口相传,后来载于卷帙,在电视与互联网泛滥之前,电影成了现代人类拥有的最好媒介。在文明与野蛮的争斗中,牛仔警长们对抗着印第安人与恶棍,他们身骑骏马、腰挎左轮,与火车轨道共同构建着现代秩序。

在雄伟的原野风光与交响乐中,西部片通过坚定的乐观主义,以及简单、粗粝甚至堪称童稚的剧情,将美国人民原本充斥着暴力、血腥、罪孽的西部拓荒史彻底地史诗化、罗曼蒂克化,并以此解释了「一个国家的诞生」。

西部片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类型片,因此语言、风俗、自然景观上的巨大差异丝毫不能阻止西部片在全球内范围尤其欧洲尤其南欧的流行,从地理到文化,与美国本土的距离反而容留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加之战后欧洲电影工业亟待复兴,易于模仿、成本低廉,关键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西部片因此成了欧洲人首选的山寨对象。「意大利西部片」,或者「通心粉西部片」,由此诞生。

也正是因为「古典时期」美国西部片的幼稚与程式化,进入「修正时期」乃至「仿讽时期」的通心粉西部片迅速完成了对传统的反叛,赛尔乔·莱翁内,正准备登上历史舞台。

莱翁内出身意大利电影世家,早些年给德·西卡打下手,在《偷自行车的人》剧组当副导演,顺便跑跑龙套。作为一个影史级别的大导演,他一生仅有7部作品,委实不多。处女作《罗德岛巨像》是一部追随当时好莱坞巨片潮流的跟风史诗片,莱翁内把他从《木马屠城记》和《宾虚》的助理生涯里面学到的东西一股脑地塞进了这部电影,伴随着精美的服化道和拙劣的特效,这部其实尚可的处女作从当时至今,都反响平平。

他接下来的一生属于两个彪炳影史的三部曲——由《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和《黄金三镖客》构成的「镖客三部曲」,以及由《西部往事》、《革命往事》和《美国往事》构成的「往事三部曲」,5部西部片,1部黑帮片,全都关于美国。

因为《美国往事》的缘故,长久以来我都以为莱翁内理应是个美国人,后来才发现不仅导演是个地道的「外国人」,那些关于西部关于美国的伟大电影通通是「外国电影」,被美国人票选为西部片影史第一的《黄金三镖客》至今都是IMDB上评分最高的「外国电影」。

对上述事实的震惊最终都归于对身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美国」的叹服。要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之后,反而是那帮美国佬说起这话来,真个实至名归。

站在二战后的废墟里,欧洲人把美国幻想成了希望、幸福、自由的同义词。少年莱翁内借由新闻报道、小说、漫画、西部片所了解到的美国,是一个由全世界人民共同建立的,前所未有的新型国家,一个宗教,一个熔炉,一个有史以来最宏伟的人类梦想集合体。那儿有史诗英雄,有牛仔游侠,有穿越整个大陆的铁轨,无始无终。

「作为一个欧洲人,美国既吸引我,又令我吃惊。我愈喜欢她,就愈觉得离她光年之远。我喜欢美国人身上蓬勃的朝气,那些层出不穷的矛盾也令我着迷。正是这种朝气与矛盾的混合,使她如此与众不同。

美国是梦幻与现实的混合。在美国,梦幻会不知不觉变成现实,现实也会不知不觉地忽然成了一场梦,我感触最深的也正是这一点。梦幻与现实总是相悖,唯有在美国,他们是如此鲜明地对立而又统一。

美国是格里菲斯加上斯皮尔伯格,水门事件加上马丁·路德·金,约翰逊加上肯尼迪。意大利只是一个意大利,法国只是一个法国,而美国却是整个世界。美国的问题是全世界共同的问题:矛盾、幻想、诗意。」

「矛盾」,其实也是理解赛尔乔·莱翁内的关键词。

莱翁内始终羡慕着约翰·福特那近乎天真的积极乐观。身为爱尔兰后裔,约翰·福特镜头里的主人公总是带有一种近乎宗教的崇高道德标准,雄姿勃发地向往并追求着梦幻未来。

但是莱翁内办不到,「身为罗马后代,我们始终背负着帝国衰亡后的伤痕以及强烈的挫败感。而我眼中的西部世界,除了暴力,还是暴力。」

他无疑是暴力的。

从金光闪闪的美国梦里醒来,放眼是危机遍布的荒原,印第安人已经远去,如今穿行其中的是独行杀手、赏金猎人和强盗悍匪。吹着口哨策马闲逛成了不要命的行径,下一秒你就会被景框外的冷枪连人带马一起撂倒。主角早早地脱掉了正义楷模的枷锁,道德标准甚至在三部曲中每况愈下——第一部里受到《用心棒》影响的游侠人设到了第二部,就成了个只为赏金卖命的猎手,到第三部,更是偶尔兼职诈骗犯。

但他也是温情甚至悲悯的。

巴赞曾经总结过,为了与主人公性格相适应,传统西部片从画面结构上就在明显地追求一种史诗性。没有特写镜头,几乎不用近景或者中景半身镜头,除非是为了捕捉某个英雄时刻。他们偏爱着全景和远景镜头,通过摇拍和移动摄影来否定景框,尽量贪心地通过运动塑造宏伟、更宏伟的空间感,把英雄与骏马置于地平线上,置于完整的自然,置于一场人与自然的殊死搏斗之中。

而反叛者莱翁内恰恰相反,他不仅在西部片中大量地引入特写镜头,而且把这些细致的观察与凝视一视同仁地开放给所有人,英雄、恶棍,随时可能死去的小人物,甚至群像。他向来乐意用慢板的平移镜头去展现围观群众,展现他们无关紧要的身份、情绪以及所处环境,又或是对准战俘营里忍受痛苦与侮辱的南方士兵,用长久的凝视去展现他们的悲愤与屈辱。莱翁内可能塑造了一个暴力过于泛滥的西部世界,但也正是在此,「生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他因此是舒缓乃至的,在电影里肆无忌惮地使用着大量的慢板平移和特写镜头,这种「敢于纤毫毕现」的自信偶尔也会挑战观众的耐性,以致于当时有不少评论抨击他的「没完没了」。

在《黄金三镖客》结尾那段很可能是影史最著名的决斗中,他用了整整5分钟,74个镜头,来展现几秒钟的情节。「电影时间」与「故事时间」的比差被奇异地反向扩大,决斗的行为在抻长的事件中获得了庄严肃穆的仪式感,而观众作为仪式的观礼人,不得不屏住呼吸加速心跳,期待着那个生死悬念揭晓的瞬息。

为了这种仪式感,决斗的牛仔们如同角斗士被放入古罗马斗兽场一般,被镜头置于形形色色的「圆形」中,《黄昏双镖客》中少校的复仇发生在土墙围成的圆场,《黄金三镖客》的决斗则发生在凄凉山公墓这个巨大圆形坟场的中心。

在马丁·斯科塞斯看来,这是一种对意大利歌剧咏叹调的移植改良,尽管莱翁内本人对此予以了否认。

他是舒缓的,但也同样迷恋着「快」。尽管从无证据表明伊斯特伍德在三部曲中扮演的是同一个角色,但这个高大俊朗的牛仔总能凭借一手瞬秒一片的「快枪」技惊四座。因为《海斯法典》的缘故,美国西部片对于暴力的展示多有顾忌,他们往往把枪杀镜头分解,在一个镜头中有人开枪,在下一个镜头中有人应声倒地,但莱翁内喜欢把掏枪、射杀、倒地的动作放在一个镜头里展示,上一秒,牛仔背对一群敌人沉着冷静地喝着酒,下一秒,他转过身掏出枪「pia!pia!pia!」,例无虚发。

莱翁内的牛仔总是懒散而颓废,偶尔还会不务正业地思考起人生,但无论何时何地,他们掏枪杀人的时候,总是快地不可思议。

莱翁内的处女作反响平平,又恰逢意大利电影市场萎靡,为了赚钱养家,他不得不绞尽脑汁找电影来拍。当时意大利国内的西部片山寨风已经初见端倪,在看过黑泽明的《用心棒》之后,他毫不客气地把它改编成了西部片,因为预算捉襟见肘,实在请不起心心念念的亨利·方达,就找来当时初出茅庐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担任男主。《荒野大镖客》原名《Per un pugno di dollari》,翻译过来就是《为了赚点美元》。

黑泽明对这部电影大加赞赏,「拍得真不错!」同时大为光火,「但这完全是我的电影!」于是他把莱翁内和制片公司告上法庭,获得了该片在日本、韩国与台湾的发行权及该片全球票房的15%。

制片公司因此与莱翁内闹翻,拒绝支付其薪水。本不打算继续拍摄西部片的莱翁内一气之下召集原班人马,拍摄了《黄昏双镖客》,意大利名是《Per qualche dollaro in più》,「为了再赚点美元」。

最后,是伟大的《黄金三镖客》。在这一部的结尾,好人脱下自己的大衣,用一支香烟为垂死的南军士兵送终,然后他穿上了士兵扔在一边的墨西哥披风,策马走向了《荒野大镖客》的小镇。我们在「仪式感」里提到莱翁内对「圆」的偏爱,其实整个「镖客三部曲」首尾相连,最终也构成了一个圆圈。

在擅长且热爱闪回的莱翁内手上,即使是凶神恶煞的反派都时常忧郁地沉溺于前尘往事,偏偏伊斯特伍德始终潇洒地来去,他没有名字,没有过去,似乎也不怎么在乎未来,他只是孤傲又怡然地行走在自己的命运荒野上,无始无终。

 2 ) 世界在变,西部在变,牛仔也在变

  这部电影中的西部,不再是蛮荒的西部,现代科技力量把四通八达的火车带入了这个当年的蛮荒之地,也让现代社会制度在这里开始扎根.比如法律制度.如果你跟不上时代的潮流,那就只有给时代淘汰,比如那个死都不肯给铁路让路的老头.所以上校Mortimer换下军装,成为一个赏金猎手,因为这里不再是无法无天的西部,不再需要军队这样强大的强制力.Monco呢?可能早就摸到了时代的脉搏,早已成为赏金猎手了.他们可能主观上只是赚取赏金,但客观上成为法律在当地的代言人.
  Gian 无恶不作,杀人时连小孩和女人都不放过,另两位呢?Mortimer追捕通缉犯时,甚至还向受到惊吓的女人表示歉意, Monco呢?他本来可以出其不意的杀了通缉犯,却还等对方来了帮手之后,正大光明的面对面的干掉对手."好牛仔"和"坏牛仔"的界限在一开始就分得如此清楚.电影中还有一个细节更能说明问题,Gian让Monco(实则卧底)独自一人走进一个他们一伙认为非常危险的村子,(Gian肯定曾经血洗过这个村子).经历了一番有惊无险后,Monco平平安安的走进村子里的一间酒吧,让这帮家伙惊异不已,也让Gian确定对方是一个赏金猎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好人",而对方太像"好人"了.
  电影中精彩的镜头很多,我最喜欢这一个,一个中国侍应走进Mortimer的房间,一会就帮Mortimer收拾了所有的行李,拿到门外.(我想,这时所有的观众肯定和Mortimer一样奇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到了门口才知道,原来是Monco在没有得到他同意的情况下,帮他搬家!真是Sergio Leone独特幽默感的极至爆发!之后,两人竟以互踩对方鞋子为对阵的开场,真像旁边观看的孩子所说的,这是孩子的把戏!(实际上,所有的男人其实都是孩子!)之后的那场互相枪击对方帽子的戏,更是精彩至极!酷到极点!
  电影的结局确实是出人意表,也是非常精彩的.本来占尽上风的Gian因为自己的过分贪婪,使自己和自己的手下全都命丧黄泉."贪婪"确实是一种罪过.Mortimer为自己妹妹报了仇,(Gian就是他的仇人).了了心愿,觉得此地再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他把所有的战利品(尸体和保险箱里的钱)全部留给了Monco,纵马远走.Monco本来就是年轻气盛,此时更觉春风得意,带着一堆尸体,向着领取赏金的路途上奋力驰骋.
  愿他们都一路走好.

         
        

 3 ) 黄昏双镖客

顶级的西部片,纯美的西部片也不是没有这个级别的,但是莱昂内的好象制作都比较精良,投资比脚大的样子。克里夫好象才是第一男主角,可他外貌过于凶恶,不适合演正派有智慧的角色,可能和正派主角演得少也有关。莱昂内确实是天才,从113分两镖客相遇时那猫叫也看得出来。有一个小小的漏洞,土匪从藏钱的地方逮到双镖客的时候,应该检查一下钱丢没丢。
著名的莱昂内西部三部曲之一,重看了一遍,时间久远到现在已经无法分辨当年我是否看过这部片子了。现在看来,这部片子可以看成是伊斯特伍德所扮演西部人物的启蒙,剧中他所扮演的人物还莽撞青涩,想靠出众的枪法,做几回赏金猎人,赚了钱回去过个安稳的生活,甚至有点像东邪西毒里的洪七。但是他碰到了李·范·克里夫所扮演的搭档兼导师,知道了在枪法之外还有智慧、冷静,此后的伊斯特伍德的孤单英雄也更加成熟。

 4 ) 冲着Clint Eastwood去看结果迷上了Lee Van Cleef

比起青涩耍帅又常常出言不逊不尊重别人的青年(叫人old man/hey,shorty),我更喜欢Colonel这个角色。

❶Colonel一身黑首先就很酷炫(比clint民族风长披肩更好看)黑帽黑衣黑裤黑靴,把自己的枪也擦的锃亮一支一支(pistol/shotgun/rifle)分门别类地放好,不像clint就是pistol打天下。Colonel就是退伍军人范儿,超正!MAN!烟斗也比雪茄更讲究。总体来说是一个生活认真仔细/干活麻利/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尊重女性/超有魅力的real man。枪法也比东木君好太多+开箱技术一流(我怎么没想到Colonel轻松开了保险柜就能更轻松地开个上锁小木箱)

❷1966年的老电影比现在大部分so called 电影都好看!片头就能看出来,男人在野地里骑着马吹着口哨哼着小曲,忽然间一声枪响男子应声倒地,然后主创名单跟着枪声出场,酷炫!BGM也是一听难忘那种。关键是每个角色都刻画地很生动,几笔就能抓出特点 eg——街边的小孩(贪婪)酒楼老板(矮又善妒)老板娘(风骚)Indio(阴狠狡黠)还有发电报的老头/唐人店小二/被摘星的警长/见钱眼开又胆小如鼠的银行行长...都有对话或镜头让这些小角色出彩。主角就更不用说了。主角有充分的慢镜头+眼部特写,一举一动哪怕一个背影都是slow motion

❸Sergio Leone导演真是超用心啊!美国人说这种是通心粉西部片,我觉得通心粉既便宜又好吃so why not?Sergio像是作为outsider观察美国历史/西部电影,加了自己的意大利背景与美学知识,所以比美国人更能细致观察到西部片的美学本质——善恶较量/男人间的公平对决。再说大家也看够了无所不能的西部牛仔英雄,看着比主角更出彩的Lee Van Cleef就能充分体会智慧比脸更有魅力。这种双雄片真是超有火花!

❹看完这部就想看第一和第三部,外加再玩RDR2。这游戏完全就是大镖客系列电影里的效果嘛。那小酒馆/扑克局/小旅店/快枪手对决....hmm,应该把RDR2拿出来再玩会儿

 5 ) 长枪客

作为《荒野大镖客》的第二部,这部译名为《黄昏双镖客》的作品延续了第一部电影的风格,在原有演员的再次演绎下,出现了新的“长枪客”。这个人物个性鲜明,使用的枪无一不是长枪管儿的枪械,是一个善于瞄准的沉稳的狙击手。这部电影很容易让人习惯性的和第一部联系,其实两个故事并没有关联,只不过伊斯特伍德的角色是从第一部延续下来的,那个坏蛋依然在第二部里扮演坏人,只不过是另外一个坏人。片中歹徒的械斗和两名镖客之间的夜晚互射都非常的精彩,最让人感到兴奋的就是片子最后的圆圈儿场地内的决斗,片子最后,长枪客在忧郁的黄昏夕阳里渐渐远去。

 6 ) 一如即往的让人昏昏欲睡

拿赏金、劫狱、抢银行、复仇。简单的主线情节,但是无关的人物实在太多。像是旅馆老板娘、沿街拉活的小孩、先知,这些角色的台词和出镜未免显得过于多,从而拉慢了整个影片的节奏。或许我们已经很难拿当今这种快餐年代的审美再去看一部60年代的电影了吧。

说实话,很难写出一部影评,因为它就是一部西部片而已,你如果非要想从其中获取什么意义的话,相信会失望的。影片唯一一处串起主线的怀表声也让人觉得过于牵强。因迪奥这家伙明明就是见色起意,强奸女方,难道就是因为这种一时的色胆,就对怀表上的人物如此深深幻念吗。我觉得影片如果非要强调这点,完全可以采用另外一个更好的故事对其进行包装,造势。而不是指望一个草草的背景交代就撑起整个电影剧情的基调背景。

相比伊斯特伍德,我更喜欢上校。对方更加睿智、稳重,重情重义,为了给妹妹复仇,放弃军人的优越地位,而选择做一名赏金猎人。伊斯特不过就是一名江湖浪人,单纯地想拿赏金,并且不愿意和其他人分享。不过如果你也拥有和他一样的枪法,估计也是一名桀骜不驯的镖客吧。

整体而言,音乐8分,剧情5分,人物塑造7分。

 短评

《黄昏双镖客》的故事存在很多明显瑕疵,比如枪手乔混入匪帮做卧底时的理由等,但是这些似乎很容易地就被赛尔乔·莱昂内给淡化了。在他所塑造的都极具特色的各种人物面前,故事的漏洞和轻微的逻辑不畅很快被角色酷酷的外形和观赏性极强的声画给瞬间淹没,这是一种迷人的形式。

9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东木头在本片里可能充当了影史最帅麦高芬,坚毅勇武的范·克里夫与癫狂失魄的沃隆特的纠葛才是重点;无论作为编剧还是导演的莱昂内已经趋于成熟,个人风格彻底确立:先用数个不同景别的偏静态的特写,待到情绪累积到临界点时甩出个动感十足的爆发,这样的编排连续出现,真叫一个过瘾。

1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至此可以发现莱昂内的镖客三部曲始终都在进步,人物性格渐丰满,剧情开始复杂,而其作品在西部片中的独树一帜或许来源于不同于美国的意大利西部,导演手法的愈加缓慢和莫里康尼的精彩配乐是完美的组合,使得原本无限粗犷的类型片有了文学性。不觉之中年轻英俊的伊斯特伍德和莱昂内已经成为彼此的招牌。

12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两个男人黑夜里互射帽子的段落真是太浪漫了。配乐优秀到哪怕它有点喧宾夺主但你仍然会说服自己这是恰如其分。

1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双镖客比第一部大镖客真是好看太多,正反派人物的刻画都更加饱满情节设置也悬念丛生引人入胜,调度也很有看头。不过最后20分钟前的那个转折很突兀。莫里康内配乐继续煽,东木继续骚。

2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比[荒野大镖客]好!剧作好太多了! 莱昂内式的特写和剪辑。作为一种揭示结构的“闪回”。毒品。六十年代。卧底故事。

2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西部片英雄的暴力行为,从没脱离普通人的生产生活。他们的行事动机和其他拓荒者也没有太大区别:总体就是为钱,女人和家庭。他的精神世界里没有武士的道和侠客的义。大体反对权威,有契约精神,与恶劣环境相处融洽,吃喝嫖赌抽,无读书识字的需求,无结交上流的兴趣,他们是英雄世界中最纯粹的农民阶级

27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刘德华VS贝克汉姆

32分钟前
  • 24格
  • 推荐

匪首决斗前总要看看怀表上的女孩,他把自己的生死与女孩的神魂联系在了一起——你让我活着我就顺从你的旨意继续痛苦地活下去,你让我死去我就能与你在另一个世界重逢——戕害了女孩是他一生中最想救赎的罪恶,最终死在女孩家族兄长的手上,也算得偿所愿了。【9】

37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上海电影博物馆今晚放的《黄昏双镖客》是莱昂内西部片的巅峰之作,也是此次回顾展中最好看最激动人心的一部。前4部都有点啰嗦冗长,有些手法(如闪回)意图过于直白,但这部却堪称完美。记得20年多前国内影院曾放过配音版,译名是《赏金杀手》,那时的感动,今晚得以重温,这就是经典的永恒魅力!

39分钟前
  • 前海一支剑
  • 力荐

8.5,莱昂内真正确立风格的作品,那么多导演都学黑泽明,莱昂内为什么能从这些模仿者中脱颖而出,当然是因为他的超强构造视听语言的能力,特别是通过剪辑、音效营造氛围能力,这个就是天赋,别人学不来的,平庸导演哪里能设计出互相用枪打帽子以及决斗圆形构图这些惊人的想法,这才叫导演艺术。沃隆特演的这个大反派Indio应该可以进我的影史十大反派,演的真的相当有魅力。

41分钟前
  • мая
  • 力荐

1.莫里康内神配乐,首用电吉他,风铃与怀表(内在音乐转外在),以渐进式特写和渐次间断性闪回强化悬念揭示人物。2.莱昂内对男性情谊的钟爱,一如少年玩伴游戏时的天然默契:踩皮靴,射帽子,度想法。3.射苹果与比枪法时悄然转换的儿童视点—低机位远景仰拍。4.影片弥漫着一股难以割舍的怀旧与感伤。(9.5/10)【2021.6.15.SIFF大光明 4K修复版重温】二刷观感意外地不若初看好,不过剧情中的层层转折还是比较厉害,而这反复延宕、不断分叉、偏离原先简单方向的情节发展,恰是由(Mortimer与Indio的)猜疑所推动的~

4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对《大镖客》有多失望,就对《双镖客》有多喜爱,两位主角的魅力实在是溢出了屏幕,从双线并行到双雄互动,各种妙趣横生,配以莫里康内的配乐和精致的视听,气氛极好。怀表里的照片和乐曲,点明了复仇的命题,又给经典西部片对决加入了一份浪漫和情怀,妙极。

48分钟前
  • TWY
  • 推荐

莱昂内镖客三部曲第二部。双雄对一霸的剧情比上一部强百倍。配乐依旧经典大气。李·范·克里夫酷劲十足沉稳精准的老牛仔气场比当年年轻气盛的伊斯特伍德爷爷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一下子就盖过了后者的风头!一些段落非常经典,被后世无数电影借鉴。英语配音口型能对上,毫无违和感~

53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只看阵脚就知道是第一部的升级版,虽然莱翁的执导的作品不多,但部部都属于精良。在第二部中,莱翁的手法已经日臻完善,而且其中的诸多桥段也被后人所引用,包括香港的杜琪峰在内,无不受其影响。影片传承了典型英雄片的“英雄惜英雄”的套路,但其剧情的可看性却远比同类型的高出许多。

55分钟前
  • 黑骨精
  • 力荐

三部曲中 居然最爱这部

56分钟前
  • Cloudnine
  • 力荐

莱昂内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合作的“镖客"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李·范·克里夫一鸣惊人的代表作。导演在上集原有的风格上加强了人性的描写和角色之间撞击出的火花,使本片成绩更上一层楼,成为意大利式西部片的经典。故事本身像是杨子荣与座山雕的西部版,李·范·克里夫长得真像老年的伊斯特伍德

1小时前
  • stknight
  • 力荐

作为有典范意义的西部片,自然很是精彩,首先导演很是给力,拍摄了黄金三部曲,美国往事,革命往事,西部往事等为影迷津津乐道的影片,那时的克林特已经被叫做老家伙,同弗里曼有些相似,几十年来长相并未多大变化,比起阿兰德龙的变化,他们好多了

1小时前
  • 西来
  • 力荐

逻辑永远排在风味后头。这个系列俨然就是作者性和风格化的巅峰,莱昂内拍镖客的状态放在今天就是尼古拉斯·温丁、就是韦斯·安德森。牛仔精神的外套一被掀,其实都是玩命赚钱,无谓正邪,都是酷炫的庸人。颠倒顺序看可能缺点高潮,在重刷一遍终曲之前,这部是最爱。★★★★☆

1小时前
  • Ocap
  • 力荐

从第一部的狭路相逢进化到了第二部的恩怨情仇,伊斯特伍德对上克里夫在街道上互相博弈的场景甚为经典,虚焦闪回沿用到了西部往事中手法更为让人精湛,其中有关火车和有关警官的段子更是作是让人忍俊不禁;再者,两张扑克脸总比一张扑克脸来的有趣,不是么。

1小时前
  • 啊砸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