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梁海战

动作片韩国2014

主演:崔岷植,柳承龙,赵震雄,晋久,李贞贤,权律,大谷亮平,李成俊,金明坤,鲁敏宇,金太勋,朴宝剑

导演:金韩民

播放地址

 剧照

鸣梁海战 剧照 NO.1鸣梁海战 剧照 NO.2鸣梁海战 剧照 NO.3鸣梁海战 剧照 NO.4鸣梁海战 剧照 NO.5鸣梁海战 剧照 NO.6鸣梁海战 剧照 NO.13鸣梁海战 剧照 NO.14鸣梁海战 剧照 NO.15鸣梁海战 剧照 NO.16鸣梁海战 剧照 NO.17鸣梁海战 剧照 NO.18鸣梁海战 剧照 NO.19鸣梁海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7 08:20

详细剧情

  1597年的朝鲜王朝危机四伏,朝鲜海军主力随着大将李舜臣(崔岷植 饰)被贬而遭受巨大打击,军纪溃散,只剩少量军舰。而倭寇伺机派出胁坂安治(赵震雄 饰),协同令人闻风丧胆的“海贼王”来岛通总(柳承龙 饰)的海盗军共同出击,势必攻克汉阳。危急关头,李舜臣力排众议,决定率领仅 剩的十几艘军舰前去鸣梁海峡迎战倭寇。李舜臣先是派遣部下任俊永(晋久 饰)去敌方汇合卧底俊沙(大谷庆彦 饰),又重振军心,以“勇者生,畏者死”的气概,号召与倭寇决一死战。 决战开始,李舜臣身先士卒,死守血岛,击溃“海贼王”好几拨先遣军,关键时刻任俊永的哑妻(李贞贤 饰)读懂他的唇语发挥作用,使得李舜臣将船成功获救。最终军民协力,重创了日本舰队,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长篇影评

 1 ) 历史上的的鸣梁海战

围绕鸣梁海战的争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中国网民认为李舜臣是副手,实际指挥是明朝水师提督陈璘。这是对史料不了解或者未读史料而造成的混淆。鸣梁大捷确实是李舜臣打的,也没有明军参与。陈璘指挥的海战是鸣梁海战不久之后的另一场露梁海战,这是由中朝联军打的。

是鸣梁海战还是露梁海战消灭日水军主力,鸣梁海战并没有史料宣称消灭日水军主力,恐怕是网上以讹传讹。鸣梁海战出名是因为其以少胜多,利用天时和地形设下伏击,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而日海军主力则是在露梁海战被歼灭。

另有观点对朝鲜水师以十二艘战船对日军一百三十余艘战船取得如此战绩表示不解。这也是对史料不了解,对当时海战不了解造成的。

首先李舜臣并非硬碰硬的以十二艘船去攻击一百三十余艘。而是凭借对环境和气候的熟悉,事先设下伏击地点,将日水军引诱至鸣梁海峡,在水下还设有木桩铁索。其次,李舜臣的十二艘是战船,另还动用了一百余艘民船,加以改装。而日军一百三十余艘也是战船,后来还跟有两百艘后勤船。这样数量差距并不是太大。龟船是全封闭结构,铁制护板,顶盖四周有尖刺,船头有大铳,不惧近战。日呈秀吉之对龟船的描述是:“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坚厚,铳丸俱不能入。我船遇之,尽被撞破。”。而史载日海军战法以投掷焙烙和焙烙火矢为主,并无炮火。对铁甲船难以造成伤害。在加上二百后勤船只几乎无战斗力,所以朝鲜水师以少胜多大捷。

关于朝鲜水师和日本水师舰船数量的争议。有诸多说法,更有一些说法完全脱离史料。依据史料记载,比较正确的是,朝鲜水师方面,战船12-13艘,另动用改装民船100余艘。日本水师方面,战船130余艘,另有后勤船200艘。

 2 ) 鸣梁之战

文/李逸之 我平生最敬重两个人,一个是宋武穆公岳鹏举,另一个是朝鲜忠武公李舜臣。第一敬他们精忠保国,忍辱负重;第二敬他们胆略过人,视死如生;第三敬他们谋识精通,韬略在胸。这二位大将在国为栋梁,在人为英豪,彪炳史册,万世敬仰。 相比他们的见识和经历,他们的时代和故事,我的生活仿佛一个在阴暗角落里闻着霉味度过一生的老鼠一般无趣和没有意义。岳飞的事迹从小是熟悉的,主要归功于说岳全传,但除了很久以前一部基于演义名为《岳云》的武打电影之外,再无在银幕上见过他的形象。想想不拍也罢,既无合适的导演,也无合适的演员,岳飞电影也许还未到时候。 李舜臣则是历史学到壬辰倭乱之后,才开始知道并了解这位名将。举国将倾,帝王猜忌,起于白衣,屡经磨难,一战成名,功盖天下,如果这还不够完美的话,也就只差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了。于是他真的做到了。岳飞将军在天之灵想必也会羡慕不已吧。风波亭阴风惨惨,岳氏父子忠心铁胆,竟落在奸臣庸主之手,不胜叹息。这两位大人物,何曾相似的人生,却用这相同又不同的结局释尽人间的悲凉,一个悲壮豪迈以死殉国,一个凄惨郁闷以死正名。虽然有此不同,他们二人的死却有一点是相同的,哪便是视死如归的不凡气概。 鸣梁之战乃忠武公在国破兵败之时,朝鲜国王不得已而启用后的第一战。“失去了大海,便失去了朝鲜”,对于大陆国家来说,未必能有深刻的体会,也许正如中原对于中国的意义,海洋对于朝鲜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朝鲜国自称东海蛟龙,以青龙自喻。青龙乃四瑞象之一,镇守东方,主春季,应震卦,主木色青。故其国尚青尚蓝,其重要建筑均以蓝瓦覆顶。失去大海的蛟龙,便如落在平阳的猛虎般,只能任人欺凌了。 水战之事,水文第一。鸣梁之战,李舜臣以寡敌众,必当通晓当地水文,逆水之时,布下疑阵,单船出战,将船居中,十一战船遥居不可速援之处。实乃故布疑阵拖延时间,水上空城计也。倭军主力,迫于抢攻汉阳之策略,行此险道,又素畏李舜臣之名,与其交战未尝一胜,知其善用水文地势,疑其布阵埋伏,主力逡巡不前,唯海贼之流,心高气傲,单军出击。朝鲜将船,退避湍流之后,血岛之前,占尽天时地理之优势。李舜臣帅将船踏入战场死地,反倒激出众将官无尽之勇气,单船奋力作战,巧借水势,竟独力将一整支日军先锋歼灭。实不可谓未有天助也。 日军主力此时方才惊醒,中了李舜臣的空城计,遂全军出击,意图以绝对的数量优势一举击溃朝鲜十二艘战船组成的战阵。可惜,午后水势逆转,李舜臣船队从位于下游转为居于上游,遂抓住战机,全军突击,利用朝鲜战船高大坚固的特点,借奔涌回潮正面高速冲入日军第一船队,撞沉敌舰无数。倭军主帅本就未必情愿走此险道,又失去强援,前阵又全军覆没,亦无法预测水文情况,心惊胆战,遂仓皇撤军。殊不知,此时水势再次逆转,如果日军坚持到傍晚,李舜臣必无一丝生机。可惜作战如对弈,大势已定,便心无战意,起了胆怯之心,再无取胜之理了。 此战充分体现了近海海战的特色,历来是经典的水战案例。但谋略总是死的,赵括将军也可以策划的精彩绝伦,但没有身先士卒的勇气,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胆略,没有孤军深入,托命与天视死如归的决心,什么样的妙计也都是泡影了。 此战并未歼灭日军主力,对朝鲜战局最大的贡献是倭军主力未能穿过鸣梁海道,及时配合陆军进攻汉阳,大战仍在继续。影片末尾处预告了第二部闲山之战的画面,那就只好坐等了。看着迷雾中慢慢现形的龟船,我心里暗想,果然很像龟,甚至还有个可以伸缩的头,居然是龙头,可见不是一般的龟,而是龟趺吧,龙的儿子。 几年前,我去参观过闲山之战的古战场,三岛夹峙之地,李舜臣在此地经营数年,岛上练兵营,训练场等处仍在,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刻有李舜臣的正式官职,曰“有明水军都督”,看来李舜臣是一品、二品的武臣,也算位极人臣了。至于闲山之战的过程,则是另外一种故事和战法,等下一部上映吧。总之,这个时点的李舜臣绝不是只率领12艘战船的寡兵之将。 影片结尾处,夕阳漫撒在安静的海面上,战船依次缓缓回归,一派和平唯美的景象。被夕阳染上金光的李舜臣意味深长的说道“如此深仇大恨,可如何是好”。这句话实乃整篇点睛之笔。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我也只好在深夜里长吁一声,如此深仇大恨,可如何是好? 20141213 补: 有百姓才有国家,有国家才有君王。——李舜臣 将领的忠义是要向着百姓的。——李舜臣 这两句台词果断没看到,某邪恶政权唯恐影射之心昭然若揭啊。

 3 ) 历史剧进退揖让多有不便

拍历史片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没有深厚的考据功底,没有广博的历史视野,都容易糟人诟病。但具备了这些还远远不够,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起伏,没有细腻入微的情境描写,更会被人吐糟谩骂。
这就不由让人想起《韩非子》里的一个比喻。齐王问画师,什么最难画,什么最容易画?画师说犬马最难画,鬼最容易画。犬和马是常人最容易见到的,画得好与不好一观便知。而鬼却从来没有人亲眼见过,谁也不能说你画的像还是不像。
历史不忍细看,拍得像了会被人说乏善可陈,拍得不像呢,又要被人说假大空。总之是一件苦差事。《鸣梁》的导演金韩民倒是乐在其中,前作是《最终兵器:弓》也是历史剧,评价不俗。时隔三年,拍的还是历史剧。当然本作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请的腕更大,场面更壮观,情愫也由“家恨”上升到了“国仇”。
崔岷植大叔的演技在《老男孩》中就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此,中年废材大叔的标签永远地贴在他的脸上。本片中出演民族英雄李舜臣,难免让人会不时走神。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李舜臣的戏份虽多,但其实情绪相对单一,无非是镇定如恒、大气凛然、善恶分明。这让崔大叔身上弥漫的黑暗气质没有了用武之地。
反方一号人物“海贼王”来岛通总的蛮霸气质呼之欲出。当然一半还要归功于道具师,他那幅杀气十足的兜旄带来的气场太震撼了(虽然几乎是照抄自武田信玄)。腾堂高虎面部表情僵硬,加滕清正则有些面色浮肿,怕是水土不服之故。也难怪,谁叫他们劈腿劈得太厉害了呢?
如何以12艘板屋船击退300多艘敌舰,创下世界海战史上的一个奇迹,这是片子的重心。剧本交待得很有层次,从第一梯队到第二梯队,再到发起总攻,总攻得以逼近主舰进行贴身围剿,被李舜臣集全船之炮炸开一路血路,再到双方围绕升旗展开狙击战。来岛的蒙面美少男神射手弹无虚发,枪枪命中。几乎要一枪致李舜臣于死地,千钧一发之时,一发冷箭贯脑而过,坠海身亡,渲染得很出色。最后主舰坠入旋涡,眼看着全船人员殒命殉国……两岸观望已久的老百姓驾着小渔船,齐心协力将主舰拉回,才得以逃过一劫。
尾声时来岛通总丧心病狂,亲自杀到板屋船上,结果被李舜臣枭首示众,大快人心。这里隐约能嗅出一点《赤壁》的味道。同样是描写海战,吴宇森的的历史巨制从拍摄手法、镜头语言上半点都不逊色,可惜的是吴导胃口太大,非要搞成上下部,而且闯完好来坞回来,难脱一口西洋腔,价值观、审美观都不中不洋,丢失了三国时代所赋予的朴素韵味。再拿出去年国内较红的一部《大明劫》来比较,有波澜壮阔的家国情怀,有炮火纷飞的大场面,可惜场面调度、镜头语言都还处于电视剧层次上,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4 ) 告诉你真实的鸣梁

服饰篇

我记得导演和主创曾经说过,这部戏的布景和服饰有其本源可寻,于是乎我找到了这些,这是18世纪一位朝鲜画师的作品,表现得是鸣梁海战的场景,其中我们的确找到了影片中的服饰的复原。

http://img31.mtime.cn/mg/2014/10/08/125847.92779222.jpg
http://img31.mtime.cn/mg/2014/10/08/125925.58400310.jpg
画作中戎服细节再现,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一开始所描绘的这些兵士并非是朝鲜人而是明人,而后世的画家因为某些原因将明人的戎服“穿”到了朝鲜人身上,这有可能么?答案是有可能的。不才还是了解一些李朝军制的,朝鲜时代的军队,其士兵的装束我们在《大长今》、《不灭的李舜臣》,甚至导演的前一部作品《弓》中都有表现,壬辰以前朝鲜兵制和明朝类似,也分五军营制掌控全国八道,其中基层士兵的着装就是白衣配黑、褐色半臂,图中的这种甲胄制式是军官才能有的,即便其他的甲胄有也是优先配给王家主力的由两班子弟选募得“甲士”而非普通由良人组成的兵,而通篇画作中几乎这样的甲胄战了多数岂不是笑话。其次,这里展现的是李舜臣的水军,在吃不饱穿不暖一切供给靠自足情况下配给如此制式化的甲胄岂不是笑话。因此,这里所表现的只能是明朝军队。那原因为何呢?因为明朝当年出征的水师中来源广泛,其中相当部分并非是驾船而来,比如战死的水师先锋邓子龙其麾下的士兵是自行招募旧部而不是真正意义的水军,另外的例子还有武举出生的广东人参将吴广以及福建参将带水兵充陆兵的许国威,其率领的士兵也是自行招募,只有提督陈璘、吴淞参将王元周(最后抵达的)、游击福日升、陈蚕、季金、梁天胤(未来的及赶到)等部是带领原属于自己麾下的各卫所水军或者临时招募的沙船船民驾船北上。而整个露梁海战中也因为该陈璘麾下水路明军前后抵达的近一万四千人,而船只只有一百余艘,且因为来不及建造更多的福船(参加顺天、露梁海战的福船只是个位数,或云三艘或云六艘),多为中小型的鸟船、沙船、唬船,所以将明军配置到李舜臣的板屋船上、而将明人惯用的器械火器一并带去充当炮手和杀手。从而既解决李舜臣军队中人员不足问题(同样有监视朝军的作用),同时也解决了明人多船不足的问题(相对而言)。而导演有意无意地将此服饰提前了一年,有往本国脸上贴金的嫌疑。

http://img31.mtime.cn/mg/2014/10/08/125211.93499796.jpg
《征倭紀功圖卷》局部,明朝提督刘綎下的一位随军画师的作品,表现的是露梁海战胶着的战局。
 
http://img31.mtime.cn/mg/2014/10/08/125417.18594838.jpg
《征倭紀功圖卷》局部2,明朝提督刘綎下的一位随军画师的作品,表現的应该是顺天战役中明的监军(王士琦)升帐。


船只篇

朝鮮的戰船

http://img31.mtime.cn/mg/2014/10/10/113310.81639983.jpg
鳴梁海戰中朝鮮主力戰船-板屋船

http://img31.mtime.cn/mg/2014/10/10/113510.85761838.jpg
板屋船的祖宗-唐代海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狄仁傑之神都龍王》裏面的唐船大致的结构)

 鳴梁海戰中朝鲜船制皆出中国,一曰板屋船,其制源出唐代出现的海鹘船,用于沿海作战所用,至宋时亦有。其船平底,前低后高,树两帆,两舷设桨,可藏兵百人。而板屋船就是在此基础上增一楼橹而已,余者几乎不变。一曰龜船,其船为朝鮮世宗大王朝便有,只是将原有船形加设穹顶完全封闭其上以海藻和木钉铺遍防止敌方跳帮,所以龜船可以說其制還是參考中原的艨艟。

鸣梁海战战术篇

关于作战细节,李舜臣的一系列作战中所坚持贯彻的就是号令,即纪律和团队,从不允许麾下单打独斗。在其编队中,龟船的作用是突击和搅乱作用,板屋是队列和炮击作用。有一个被历史学家忽略的细节,炮击的位置,李舜臣的板屋以及龟船炮击的位置处于日船的壳体下部,其中以桨为主,因为一旦船桨被击毁,日本船只的操控必然混乱。这一措施相当成功地运用到了鸣梁中,甚至在这次没有龟船参与的战役中,两船相交之际,李舜臣命令收桨让板屋船体随海流硬挤进两艘安宅之间撞断对方船桨或直接撞翻,待穿过日军队列后重新编队实施炮击。(所有日本船只的船底均是倒梯形截面,朝鲜船底为U型底,稳定性一看便知。)这一点应该在影片中没有表现出。李舜臣的战术之所以成功还归功于日军船手众体系下各自为战的原因,整个七年战争中藤堂高虎是做为船手众总大将的,但事实是除了漆川梁战役中日军船手众各将较好贯彻了统一的思想外,其余均是各自为战。而水战经验丰富的九鬼嘉隆因旗舰日本丸被击破遭到斥责,相当一段时间是不被重用的,而九鬼的出生和本片来岛的出生一样,在加藤,肋坂,龟井等武士出生的丰臣嫡系船手众看来是没有资格并列的海贼大名。而李舜臣的船队因为统一的战术和纪律这一点也是日军不具备的。李舜臣的霹雳做法其实并不少见,对于战斗中不执行将令擅自脱队突击的将吏和保存实力而活下来的将吏其处理手段也非常独断,而某种层面上李舜臣的权威意志也导致了其入狱的磨难,而好友也纷纷离他而去。李的战术的确是成功的,但其一贯的骚扰和游击策略其实对于人员本就缺乏的三道水军而言是有风险的,某种程度上李舜臣的战略一直围绕着为自己的水师寻找足够的给养而行动,这一点是韩国学者一直避谈的。至于是否真的有用铁索阻拦日军的战船撤退,本人保留自己的意见,原因同样是当时战争中朝鲜十分缺铁。

写在最后

关于当时李舜臣面临的困难,我曾在金薰的《孤将》一书体会到。而查找相关的史料也逐渐整理出当时一些有趣的幕后花絮:

李舜臣所面临最大的难题:粮食和兵员
粮食匮乏一直以来困扰着中、日、朝三国所有的人员,对于李舜臣的水军来说首先其归属陆军元帅权栗之下,而权一直希望水军必须把所有行动告知其,而不允许擅自行动。此外,不管是陆军还是水军当时朝鲜兵役措施非常残酷,以至于逃兵众多,有粮食的家庭宁愿用粮食来抵充自家的军役,而在于朝廷看来水军中的人员招募远不能比得上陆军,因为水军中一半的人员将来是用于划桨的格军,而不能直接参战。直到明朝水师的来到,陈璘的部队中并非全是水军,因为把相当比例的两广和福建的陆军派驻到朝鲜水师中充当“杀手”和“炮手”。

 

李舜臣和元均矛盾
李舜臣是一个很固执的将领,这在他和元均的书信往来中可见,元均热衷于拉帮结派并且曾在李舜臣战胜后派遣儿子要求分享战利品,而的确元均在唐浦海战中作为偏师帮助过李舜臣,但也就是因为其热衷参与党争而被李舜臣不啻,李舜臣本质上也是对党争相当反感的,甚至一度和领参议柳成龙停止书信往来。

 

李舜臣是否有民本思想
这点不清楚,但其日记中事无巨细地记录当时种种混乱的状态可以反映出其内心的焦虑,甚至其因为某个岛的守令(守岛官)打了其麾下饿极了而私自屠宰狗的水军而大怒几乎将守领打死。但在《孤将》一书中的确表现了其在珍岛右水营驻地时独自面对珍岛的思想波动:如同百年前三别抄事件一样选择拒绝上命独自承担攻击倭寇的责任,而不惜与朝廷和明国为敌。

(三别抄事件是高丽王朝时期权臣崔氏私人武装,在元朝逼迫朝鲜臣服时拒绝服从国王命令而占据珍岛对抗国家和元朝军队。)

 


 5 ) 李舜臣鸣梁大捷:实际是日本打败朝鲜水师(转载)

韩国举行庆典宣传著名“鸣梁大捷”

据韩国“国际新闻”网站10月12日报道,韩国2014年“鸣梁大捷”庆典于10月9日至12日在全罗南道海南郡举行,庆典再现了世界海战史上以少 胜多的著名战役“鸣梁大捷”,共有44万人次的游客前往海南郡观看了这次庆典。按照一般的宣传,“鸣梁大捷”是明朝神宗万历年间朝鲜王朝抗倭名将李舜臣在 朝鲜半岛鸣梁海峡重创日本丰臣政权的一场海战。公元1597年10月26日,李舜臣将军利用鸣梁海峡的特殊地理特征,以12艘“龟船”击退130余艘日舰(也有说法是300多艘),创下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李舜臣鸣梁大捷:实际是日本打败朝鲜水师

龟船实际上就是一艘适合沿岸航行的船只,很难想象这么小的船是怎么运作上百名士兵与水手。

龟船实际是没有远海战力的近岸船

其实这一伟大的让人难以置信的战绩只是韩国单方面的说法。我们知道李舜臣的主力战船是龟船。那么400年来不断被歌颂,被神话的龟船到底什么样子呢?真实的龟船甚至都不是真正的海船。因为龟船的造型和那么小的风帆和10来个桨橹根本无法不可能去征服大海。

龟船是木头制作只有30多米长,需要10-20个桨撸行进的沿岸防卫船。这个船并没有传说中的装甲,只在一些特定部位有一些薄铁皮,并且在船外钉有竹钉和铁钉 护着用来防止登船跳帮,里面有50个兵,再加上50个-70个水手。由于这个船内部空间非常小,人员又多,所以内部非常拥挤。

龟船上只有二踢脚威力的小型火铳

那龟船上有什么超级武器可以以一敌十呢?主要就是朝鲜五大名铳。包括天字铳,地字铳,玄字铳,黄字铳和胜字铳。什么是火铳,实际上就是一个喷子。这里的胜字铳是个单管 喷子,仿制的是“鸣梁大捷”爆发之前2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的火器,就是20-30MM口径和50多厘米长,5斤多重的一根铁管,铁管里面可以填塞1两粗火药和1个7钱重的小铁子或铁砂,在后部点燃火绳后,轰的一声巨响,黑烟弥漫。这种原始发射方式的火铳射程最多就是10-20米,在中国民间都是拿这 个轰兔子或者结婚的时候放着听响的。在朝鲜还有3斤重的小小胜字铳,那更是没有什么用处了。现在韩国的景福宫和陆军士官学校博物馆里都有实物,如果有兴趣 可以去参观。

朝鲜的大炮是什么样子的呢?那就是天字,地字,玄字和黄字系列。其中天字实际上就是大号火铳,同时也是朝鲜最大的火炮,大约 400-700斤重,口径115-130MM,可这个东西后坐力很大,一旦开炮是咣,咣的往后飞,还不够士兵们往回抬的。所以一般只用在守城,这要敢放在 船上,后坐力就能把船板给凿烂了。至于精确度那更是一点没有,连个瞄准工具都没有,射程也是几十米到100米的最大距离。

地字和玄字就是比天字小1号的火铳,大约50-200多斤,100MM的口径。

李舜臣鸣梁大捷:实际是日本打败朝鲜水师

这就是朝鲜大炮,实际上很小,而且发射的不是炮弹,而是把巨型火箭插在炮筒里发射,很难相信这东西有十余里的射程,要知道300多年后的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国军使用的美制75MM山炮最大射程也没有超出20里。


神机箭只是神话根本没有实战能力

但是朝鲜火炮的主要功能不是发射炮弹而是发射箭,这个功能还被拍成过电影叫做神机箭。比如最大的天字号大炮,可以发射大将军箭,就是一种箭长11.9尺,镞长7寸,全重50斤的巨箭。地字发射将军箭,长9.23尺,重33斤。玄字发射次大箭,长6.37尺,重7斤。

用脑袋想想,就算是最大的天字号大炮,也才700斤。才能装多少火药?靠什么能把一支重达50斤的巨箭给发射出去呢?而且这个箭有11.9尺长,把箭塞进大炮,那外面还露着2/3呢,就是勉强发射出去,估计也打不了20米。准确度那根本就不用去想。

到了1815年朝鲜还出了一本书叫做戎恒必备,在这本书里说朝鲜神器天字,地字和玄字火铳可以把炮弹打出10余里以外。我只想说在援朝抗日战争结束近200年以后的1803年,当时已经横行世界的大英帝国最强战列舰胜利号上的最强68磅大炮的平射有效距离也不到400米,而12磅大炮才不到200米平射有效距离。

所谓大龟船有36个射击孔,左右各8只橹[桨]。按照编制是一大船,配备船长1人,白刃手20人,射手10人,炮手24人,水手10人,桨手100人,旗手 10人。1个全罗道水师营的编制是龟船2只,战船2只,其他兵船和杂役船13只。装备地字铳11支,玄字铳27支,黄字铳27支,百字铳27支和胜字铳23支。

李舜臣鸣梁大捷:实际是日本打败朝鲜水师

朝鲜军队实际上并没有鸟枪,后来从1593年开始生产数量也非常稀少,是明朝后来在1597年最后决战之前大量援助给了朝鲜佛郎机炮和鸟枪。图为日本火枪。


朝鲜基本没有鸟铳是明朝后来援助

当然会有人说龟船上还有鸟铳啊,1个朝鲜水师营还有430支鸟铳。但是李舜臣自己写的乱中日记第167页明确的说,郑氏所造鸟铳妙于倭铳.可惜数量太少才30只。(1593年9月14日)。朝鲜名臣柳成龙在记鸟铳制造事说:旬月之中,都城失守,岁出于升平百年,民不知兵而然,实际由于倭贼有鸟铳之利,而弓矢莫能与之相交故而。也就是说朝鲜本身是不会制造鸟枪的,制造鸟枪就是从1593年才刚刚开始,而且制造过程非常缓慢。

后来是明朝的援助才提升了朝鲜水师的装备水平,现在我们如果可以到朝鲜或者韩国看,那场抗日战争所遗留下,现在还可以在博物馆展出的佛郎机炮和鸟枪基本上都是中国军器局和兵仗局制作的,上面都是有铭文的。正是明朝的援助才把朝鲜水师从14世纪的装备水平一下子提升到了16世纪。到1597年的露梁海战,每个朝鲜水师营终于配备上了30门佛郎机炮和430只鸟枪,但是光有武器,朝鲜还不行,他造不了那么多弹药,所以明朝还大量援助火药,鸟枪铅弹,炮弹和铅皮水铁弹丸给朝鲜,才解决了朝鲜水师的弹药问题。

日本战船相当于中国福船高大坚固

日本出征朝鲜的主力舰多为安宅船,这种船相当于中国的福船,分大中小三号,大体分为500石,1000石和2000石。船身被厚木板包着,船上的屋顶有箭楼,士兵可站在箭楼上利用枪眼居高临下使用铁炮(鸟枪)和喷火筒作战。是真正的海船,船上火力也不差于朝鲜,怎么说鸟枪也比火铳强。而且日本水军主力船上也有火炮。

李舜臣鸣梁大捷:实际是日本打败朝鲜水师

图为日本安宅船舰队正在航行中。


日本第二次侵朝长驱直入所向披靡

在日本与明朝的和平谈判破裂以后,双方重新爆发战争。中国万历25年,日本庆长2年,公元1597年2月,日本发布军令摧毁全罗道和忠清道的抵抗力量。日本军队主力在5-6 月渡海进入朝鲜。在7月15日的漆川梁海战中毁灭性打击了朝鲜水师。在陆地上的南原城和黄石山城都迅速击败朝鲜军获胜。

随后日军将领加藤清正,黑田长政和毛利秀元率领大军继续按预定目标推进。到9月中旬,朝鲜在全罗道的抵抗仅存在于南部小块地方。战斗力仅有朝鲜水师仅剩的12艘船只。而此时,日本陆军正在继续推进,而日本水军则沿海推进。

鸣梁海战实际是李舜臣伏击日本前锋

日本水军在藤堂高虎,加藤嘉明,安治胁坂等将领带领下,正在全罗道沿海推进,日军前哨在9月7日抵达兰浦达洋面,在这里与李舜臣的12艘战船遭遇。朝鲜水师开始诱惑日本水军。9月16日,在获得了发现朝鲜军主力的消息后,藤堂高虎带领中型关船30艘甩开大部队开始追击,准备与朝鲜水师决战。结果被朝鲜水师 引诱到一片陌生水域,此时海水退潮,日本水军前面的几艘船被朝鲜埋在浅海底的铁索和木桩挡住去路,遭到朝鲜水师掉头围攻。导致来岛通总等数十名日本人阵亡,那几艘搁浅的战船也被放弃。

在这次海战中的朝鲜水师损害轻微,但是众寡不敌,所以傍晚开始急速退却。日本水军不熟悉路况,无法继续追击朝鲜水师,也是害怕再中这样的圈套。第二天,也就是9月17日,藤堂高虎和胁坂安治再次来到战场上巡视,没有发现朝鲜水师。

李舜臣鸣梁大捷:实际是日本打败朝鲜水师

朝鲜龟船上桨手和炮手是混在一个操作面的,一旦开战,这里将挤满上百人,场面必定非常混乱。而且朝鲜所谓的炮实际上就是大号火铳,而且还是发射箭的。


日本水军主力到达后朝鲜水师已经逃跑

日本水军一看朝鲜水师已经退去,继续前进攻克朝鲜水师的大本营。一面突进到全罗道西岸地区,支援日本陆军的攻击。此时日本军队的作战目标和扫荡全罗道朝鲜水师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开始在顺天,泗川,昌原,蔚山修筑城墙要塞,准备与南下的明军决战。

鸣梁是日获胜控制制海权摧毁朝鲜军港

鸣梁海战就是在日本水陆大军进军全罗道的过程中,李舜臣在预定海区引诱并且伏击了日本水军的前锋部队,只是使日本前锋稍微受到一点损失,随后为保存就离开撤退。日本水军夺取了该地的制海权和摧毁了朝鲜水师的基地,这么看实际上是日本取胜,损失日本损失了几艘船,死了几十个人,但是日本达成了摧毁对方水师基地,夺取制海权,掩护陆军前进的战略目标。但是在现代韩国的说法里,这场战斗变成了,李舜臣的12-13艘战船迎战日本133艘战船和200艘运输船,并且击沉31艘日船,击伤92艘日船,杀死日军9000人,阵斩对方主将的巨大胜利,并且拍出了“天军”和“鸣 梁海战”两部票房大片。要知道整个日本舰队也只有7200人,藤堂高虎2800人、加藤嘉明2400人、胁坂安治1200人、来通总600人和菅平右卫门们长200人。另外,李舜臣自己写了的乱中日记也只写有“贼船有三十只撞破”而已,不要说击沉的记述,就是撞伤敌舰的记述也没有。

韩国现在完全没有告诉大家,这次战斗结束后,李舜臣舰队是向北方退却了,而且被日军摧毁了水师基地,日本水陆军顺利完成既定计划的事情。朝鲜水师就算全是龟船,那12艘龟船上,也仅有200多个只能打7钱铁子和射程不超过30米的大箭。靠什么打沉打伤对方的133艘战船和运输船?韩国电影的表现手法是李舜臣水师火箭万箭喷发打败了日本舰队,实在不想再说什么了。

李舜臣鸣梁大捷:实际是日本打败朝鲜水师

朝鲜记载自己的火铳火炮随便一个什么型号就是射程800步,上千步。要知道200年后横行天下的大英帝国海军战列舰上的68磅巨炮的平射有效射程也不超过400米。图为英国海军68磅炮。


李舜臣从来谈不上在海上切断日后勤线

但要说什么李舜臣切断了日军的后勤线路更是扯淡,从来也没见过日军缺乏过从本土运输来的军械和兵员过,也从来没见过李舜臣独自到过外海大洋之上过,还妄谈什么切断了日军的后勤线路?

要是真有李舜臣从玉浦海战到釜山浦海战,四个月期间十战十胜,消灭了胁坂安治、加藤嘉明、藤堂高虎、九鬼嘉隆等率领的日本水军,阻断了日本军事物资的运输通道。如果朝方掌握了制海权,再加上金时敏仅用3800人就打败细川忠兴的2万日军,其他日军也陷入了义兵的游击战争中。那朝鲜还请求明朝援军干什么?日本水军都在海上已经被干掉了,日本后续部队和物资根本送不上来,就是半岛上的日军也已经饥寒交迫,焦头烂额了。

李舜臣鸣梁大捷:实际是日本打败朝鲜水师

按朝鲜兵书的说法,这种只有不到2米长的,724斤的火炮可以把33斤重的炮弹打到800步以外。如果真是这样,那其威力要比百年后那些3000斤,6000斤红夷大炮要大的多的多。


真正摧毁日本水军主力的是明朝水师

在那场战争中真正对日本水军进行重击的是露梁海战。在这场最后的大决战中,中国明朝水师精锐尽出,明军一个水师营,大福船4艘,中型海苍船和小型苍山船,配备4门前装大发熕,40门佛郎机炮和碗口铳,68支鸟铳,500个喷筒,2000只火箭和登船近战的标枪,勾廉枪,过船钉枪。

海战时,先是前装大发熕和佛郎机开火,到了近距离碗口铳,鸟铳和火箭开始射击。靠的再距离近一些,就是喷筒和火球了,最后就是勾廉枪,过船钉枪,钩住敌船,进行跳帮,用标枪,军刀白刃战了,这个才是哪个时代海战的典型方法。

如果按照朝鲜那样就拿着几只打出7钱小铁子的喷子就想靠纯粹火力战打沉数十艘大船?就是把一艘1000石的大船摆在哪里不动?20多个人拿着那种小喷子在20-30米外随便打,打一天能打沉吗?

李舜臣鸣梁大捷:实际是日本打败朝鲜水师

明朝的大型佛郎机炮,只有大号佛郎机才有可能在海上重创对方舰队,而不是朝鲜那些百十斤的小炮。


露梁海战李舜臣打下手明军才是主力

露梁海战那才是货真价实的打败了日本水军主力。这场大战的日本水军岛津义宏,立花宗茂和高桥直次带领500只战船,17000日军出战。

迎战的明军水师是陈璘,王元周领导的600只海船和19400名明军。李舜臣的朝鲜水师只不过是打下手的,才100只船和7000士兵,李舜臣和明军将领邓子龙都是担任伏兵角色,分别埋伏在露梁海峡北侧和南海岛附近的观音浦。

明朝海军提督陈璘才是统帅和担负正面决战任务,日本水军在向外突围的时候在观音浦打死了前来封堵的李舜臣和明军将领邓子龙。

露梁海战舰队决战是中日水师大战

但是随后明军水师主力压上爆发舰队决战,在明军佛郎机炮轰击和近距离投掷火球的攻击下,日军大败,损失战船200多艘,而日军只捕获2艘明军战船。露梁海战和中途岛海战就是是日本海军300年不败神话的一头和一尾。

李舜臣确实是一个水师高手,在那个朝鲜面临亡国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全国一片惨败的情况下,还能打出胜利,鼓舞了朝鲜军民的士气,确实非常厉害。但是没有必要做过分的夸大。在明军水师进入朝鲜以前,李舜臣实际上就是在沿海搞袭击或者伏击战,战果实际上都不大。而他的战绩也是来自于自己的记述,全部记录在他的乱中杂录中,无论是对手日本,还是联军明朝都缺乏这些光辉耀眼战绩记录。

李舜臣鸣梁大捷:实际是日本打败朝鲜水师

韩国非常重视宣传,现在李舜臣的名字在世界上,甚至在中国也远比那些实际在朝鲜抗日战争中担任绝对主力的明军将领出名。现在韩国海军军徽也采用了龟船的标志。


大明水师提督陈璘名气远不如丁汝昌

直到明朝水军大举入朝,露梁海战爆发,李舜臣才是第一次参加外海大海战。而且只是担任埋伏的副将。可是由于缺乏宣传,如今世人皆以为露梁海战是李舜臣一手全面指挥的。

今年是纪念甲午战争的周年,在想念起北洋水师和大清水师提督丁汝昌的时候,是不是也能为那支大明水师和那位大明水师提督陈璘树立一座塑像呢?毕竟陈璘取得了到现在为止,中国5000年文明最大的海战胜利。在为失败者扼腕惋惜的时候,请不要遗忘那些辉煌的胜利者。

 6 ) 电影中的鸣梁海战不是奇迹是神迹

看电影之前,我对历史上真实的鸣梁海战基本没什么了解。唯一的印象只是记得中学历史课本里曾提到,十六世纪末有过一场战争,中朝联军打败了丰臣秀吉。因此,对于电影剧情介绍的李舜臣12艘残舰打败日本330艘船的舰队,我是相信的,以为那就是真实的历史结果。我期望在银幕上看到的,是一代名将怎样运筹帷幄,以少胜多,众将士如何众志成城,视死如归。那一场大海战,想必悲壮而惨烈。大多数观众应该都是这么想的吧。
真的没想到能笑场。
虽然走出放映厅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片根本就是个垃圾。我还是希望先别急着下烂片的结论,梳理一下观影的过程,看看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人物形象的苍白和情节逻辑的不可信。
李舜臣的扮演者崔岷植是韩国顶尖的演技派之一,在片中只有一个表情,阴沉沉地板着脸,连话都懒得说。作战会议上,面对质问众寡如此悬殊为什么不撤退的将领,他一言不发;抓到因同袍死光而恐惧欲逃的士兵,他仍是一言不发直接拔刀斩首,结果导致了不满将领的暗杀,如果说这个算军纪严明有情可原的话,他把将士召集起来烧了大家睡觉休息的营房就不明所以了。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的典故,《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也烧了房子,他还沉了船,那是在大军出战之前,背后有河,因此自陷绝境,退无可退,以此激发将士决死一战的勇气。朝鲜水师所在地前面是海,后面是陆地,不是死地绝境,而且还没出战呢你半夜起来烧掉了营房,后果是大家只能睡露天地了,想逃还是可以逃,而且你李舜臣为什么只烧别人睡觉的房子不烧自己的,这是为将之道吗?这是昏聩无能刻薄寡恩。这样的举动之下,随后什么必死即生的演讲毫无说服力,告诉大家你们去死吧能提升士气才怪。
大战之前,李舜臣唯一表现出的将军的一面,是去看了鸣梁海峡的地势,知道了有个漩涡,这个漩涡后来成了他的救星。唯一表现出人性的一面,是他砍完逃兵后做了噩梦。
主角如此,其他角色就不用说了。
然后是重头戏61分钟的海战。
朝军12条船排成一字阵列迎敌,据说有人看到此处内心爆燃。然后11条船都停下来当观众,只剩李舜臣一条船上前,送死你自己去。以此前李舜臣对将士的态度,这种结果情理之中。这也是全片最合情理的因果链。
然后就是各种神迹了。
李舜臣一条船独立大海一夫当关,第一轮火炮齐射就打掉了日军第一波攻击舰队的一小半,大概有四五条日船被直接炸飞,还有几条被漩涡缠住。然后就按照这个套路继续,包括接舷肉搏。大部分时间海战都是李舜臣自己在打。从电影场面看来,击沉30多艘,击伤90多艘,杀敌4000余,这其中多数是李舜臣一条船的战果,另11艘船主要是当观众,上来后日本舰队全体就被吓跑了。最终朝鲜水师12艘战船无一损毁。
日舰队后来撤退看上去是个合理的选择,对方一艘船就干掉了他小半支舰队,12艘全上来那不是被围歼了。
情节这么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李舜臣的韬略,为此前笔者吐槽的种种来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转折。李舜臣的杀手锏就是,把恐惧转化为勇气——到了这份上这个是合乎情理的,如果我是朝军一员,看到我军一艘战船可以对抗对方几十上百艘不落下风,尽管也爆炸,人也不断死,但是人也不减少,船也不见坏,反而对手船一沉七八条,人一死就几十上百,那还有什么可怕,大家抄家伙一起上吧。
这种神逻辑面前,场面再惨烈,音乐再悲壮,你让我信你那我还不如信春哥。
整场海战,电影叙事没有建立起一条自然合理的因果逻辑链,夸张过度,破绽百出,唯一可赞的是韩国电影的制作水平。
电影后半程有两个让我震惊的情节不得不提,这应该是导演为了表现军民团结别具匠心的设计。
一处是千里眼顺风耳或者心灵感应什么的我一直也没搞懂。日军久攻不下决定采用火攻,赤壁之战里有这招,船里载满火药稻草,只是船上有人操纵,相当于肉弹。朝军探子恰好混进了这艘火船,可惜身负重伤无能为力,这时他看到了在岸边山崖观战的妻子,挥手大喊,要她尽快向朝军示警,一个在海上,一个在陆地,相距往少里说也有千八百米,那是战场,炮声,水声,风声,然后他妻子就听到了(当时我还想莫非是读唇语,但在那个距离看嘴比花生米也大不了多少,她没有望远镜如何看到的)。她还是哑巴,喊不出声,情急之下,就脱下了外衣猛摇,其他围观的百姓顿时都明白了,立刻加入进来一起摇。远处的朝军在船上看到这种情景也立刻明白了,排炮齐发,千钧一发之际把火船炸飞。这叫心有灵犀一点通。
另一处是日军撤退后,李舜臣的船也陷进旋涡,眼看就是灭顶之灾,岸上围观的百姓跳上数条小船,生生把大船拽了回来。一条小船上有六七个人,两人划桨,剩下的拉船,那是在水里,两个人划桨向前的力道大过了四五个人拉船向后的力道,那是1597年,九十年后的1687年牛顿才提出了三大定律,所以导演就可以认为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存在于这个世界。
导演你不拍科幻片真是浪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是造梦工具,电影可以不拘泥于现实,甚至完全抛开现实,比如魔幻片和科幻片,《鸣梁海战》号称自己是源于真实事件的古装历史片,不属此列,那么,它营造的世界,真也好假也好,至少应该是一个比照当时的历史境况,符合人们认知和常识的世界,有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叙事逻辑,有合乎情理的规则。当这些最基本的原则都被置之不顾,服装道具再精致再考究又有什么意义,跟中国的抗日神剧又有多大的区别。
看电影之前我是相信鸣梁海战12艘船打败300艘的说法的,看完之后,我产生了怀疑。用了几个小时百度,搜索当时战争军备情况,战船类型,船载火炮射程,火枪弓箭射程等等,结论是,以少胜多是可能的。公元前480年萨拉米大海战,希腊舰队400战船大战波斯1200艘战船,以折损40余艘的代价击伤击沉波斯200余艘战船。公元663年,唐军120艘战船与倭军400余艘在韩国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
对于鸣梁海战,没有搜到关于作战过程的资料,都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按照当时的武器装备水平,电影中那种场面,那种打法,那种胜利是不可能的,这不科学。这个说法记载于朝鲜史书,并无其他相关史料佐证。网易军事频道“精兵堂”栏目有一篇文章《李舜臣鸣梁大捷:实际是日本打败朝鲜水师》(文中还提到了之后的露梁海战,网址http://war.163.com/14/1014/20/A8HV9BD600014J0G.html,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文章认为:
鸣梁海战实际是李舜臣伏击日本前锋——日本水军在藤堂高虎,加藤嘉明,安治胁坂等将领带领下,正在全罗道沿海推进,日军前哨在9月7日抵达兰浦达洋面,在这里与李舜臣的12艘战船遭遇。朝鲜水师开始诱惑日本水军。9月16日,在获得了发现朝鲜军主力的消息后,藤堂高虎带领中型关船30艘甩开大部队开始追击,准备与朝鲜水师决战。结果被朝鲜水师 引诱到一片陌生水域,此时海水退潮,日本水军前面的几艘船被朝鲜埋在浅海底的铁索和木桩挡住去路,遭到朝鲜水师掉头围攻。导致来岛通总等数十名日本人阵亡,那几艘搁浅的战船也被放弃。李舜臣随后即向北撤退。日本水军夺取了该地的制海权和摧毁了朝鲜水师的基地,达成了掩护陆军前进的战略目标。
鸣梁海战真实历史到底如何,现在看已经无法确证。但在电影里,历史真实不重要,不过用多么少的军力取得了多么大的胜利,只要你能把这个过程合情合理地表现出来,我自然相信,根本不会再去费力搜索想自己搞清楚。
《加勒比海盗》中的海战看上去都要比《鸣梁海战》靠谱。
真正的英雄,用不着夸大其词也是英雄。黑泽明的《七武士》也是以少胜多,关键是令人信服。《鸣梁海战》这样的电影,对真正的英雄是一种侮辱,绝境中的胜利如果是这么赢的,李舜臣泉下有知也会跳出来吧。
我讨厌韩剧,但对韩国电影没偏见,看过的很多,有些还非常喜欢,比如《春逝》、《黄海》、《阳光姐妹淘》等等。中国电影跟韩国的差距,恐怕不止十年。《鸣梁海战》导演金韩民,看过他的上一部票房大片《最终兵器*弓》,那个也有夸张成分,但故事还流畅,人物也相对丰满,弓箭是朝鲜族的骄傲,其战斗场面大多为单兵作战,拍得很具观赏性。从《鸣梁海战》看,这个导演驾驭不好大场面,61分钟激烈热闹有余,没有层次感,场面调度是失败的。

为什么这样的电影能成票房大卖,以至于史上最高,恐怕要从文化和民族性上来探讨了。或者你也可以去看看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写的《乌合之众》。
这样的现象在中国一样屡见不鲜。在手撕鬼子抗日神剧人人喊打之后,出现了一批据说是比较靠谱的良心抗战剧,其中一部《红色》,豆瓣评分9.2,第一集中有段情节,一个我方战士,在上海市区,向日军巡逻队勇敢地冲了过去,单枪匹马,明火执仗,不用地形做掩护,一人干掉了十几个鬼子。这跟手撕鬼子有多大区别。
羸弱而无进取心的人才会靠意淫获得满足。当年义和团也是喝了神水画了神符就觉得自己刀枪不入了。

 短评

原来不仅仅是中国才有抗日神剧。2014.12.12成都万达影城(成华店)

4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鸣梁之后的露梁海战才是真正决定整个战争胜负的关键,在那场战斗中李舜臣阵亡了,一同牺牲的还有明朝老将邓子龙,而那场战争的指挥者是明将陈璘。戚继光干死的倭寇比李舜臣要多一百倍还不止吧,弹丸小国的几千人海战都能拍的有声有色,我泱泱大国号称百万雄师的赤壁之战却拍的跟屎一样。

8分钟前
  • Se7en丶小七
  • 推荐

形式大于内容,小人物的动作比较夺人眼球,两次比较小激动的地方一是僧人们的由静到凶狠搏斗,还有就是探敌兵的舍身炸船,没有什么特别要费脑的地方,看看潮汐看看船战就好,略单薄,但肯定烧了不少银子

12分钟前
  • ZHANG-ZHANG
  • 还行

老男孩大战海贼王,哈哈哈哈

14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歪曲历史

15分钟前
  • 海薛狄
  • 很差

被韩国的主旋律爱国电影煽得狂哭不止……我国啥时候抗日抗倭能拍出这水准啊?啥时候观影人次可以达到五分之一以上啊?眼见着三五年无望……继续哭(T_T)

18分钟前
  • 风向未来吹去
  • 力荐

还不错。旁边的妹子看得哭了....李舜臣盔甲上四条龙头上更是多得数不清这是要造反。

20分钟前
  • rena7
  • 力荐

棒子的狗血爱国

25分钟前
  • skywalker
  • 较差

燃燃燃燃燃,炸炸炸炸炸,太祖穿回三国杀杀杀杀杀!

28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力荐

利用民族自豪感骗票房的韩国抗日神剧

31分钟前
  • 夏生
  • 推荐

既然是史实就不要意淫了,当年大明带着逃到中国的朝鲜王室收复朝鲜半岛,才出了李舜臣这样一个英雄,别整得跟那场仗是高丽棒子的胜利一样。。。跟北韩一个德行,把朝战说成是自己英勇决口不提志愿军。

32分钟前
  • J号枪
  • 较差

被砍了二十分钟,所以感觉就是劈头盖脸上来一顿打,没有决定性的高潮胜利,只是一次以少打多的海上战役。李舜臣伟光正,高丽人民围观发功也是斯巴达思密达了……人物内心情感上,还不如《最终兵器:弓》

35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鸣梁是一场海上足球赛 还自带主场观众..

39分钟前
  • zjj
  • 推荐

不算佳片,但拍的就是精彩,一些韩国电影总有这种功力。海战太棒了,戏份够多,剧情转承启合都很棒,小漩涡呆萌呆萌的……

4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大概能体会到韩国观众的嗨点,毕竟是很民族自豪感的东西。影片起码能让这战争很热血,而bug或夸张的部分,其实也是服务于这种热血的,这样才更有燃点嘛。不过,这场战争总感觉拍的很乱。有点胡打胡有理。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见识到了这部破纪录影片的票房号召力,下到几岁儿童、上到大叔大妈,一个朝鲜最著名的民族英雄的故事最大的优势就是低门槛、强感召力从而观影人群广。可对我一个外人而言,未免太过个人英雄主义,bug略多。人物脸谱化,主角各种不死光环,狗血情节。韩国人的军教爱国电影。

48分钟前
  • zykmilan
  • 还行

选了一个化了烟熏妆还这么任性的做先锋,关白大人还真是眼瞎啊蛤蛤

5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意淫。

53分钟前
  • Echo
  • 还行

利用国民爱国心骗取票房的烂俗电影... 其实电影中心一句话概括 “我们还有龟甲战船” 完。

55分钟前
  • 孤独患者张先生
  • 力荐

在首尔看的第二部电影 看朝鲜人打日本人 总有种借刀杀人的感觉

56分钟前
  • DennisGerrard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