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激战

动作片美国2021

主演:安东尼·麦凯,戴姆森·伊德瑞斯,恩佐·科伦蒂,艾米丽·比查姆,迈克尔·凯利,皮鲁·埃斯贝克,克里斯蒂娜·托内瑞·杨,巴比·洛克伍德,亨利·加勒特,维利贝·托皮奇,亚历山德拉·苏奇,尼克·威特曼,艾略特·埃杜萨,巴尔·瓦斯维尔斯

导演:米凯尔·哈弗斯特罗姆

播放地址

 剧照

末日激战 剧照 NO.1末日激战 剧照 NO.2末日激战 剧照 NO.3末日激战 剧照 NO.4末日激战 剧照 NO.5末日激战 剧照 NO.6末日激战 剧照 NO.13末日激战 剧照 NO.14末日激战 剧照 NO.15末日激战 剧照 NO.16末日激战 剧照 NO.17末日激战 剧照 NO.18末日激战 剧照 NO.19末日激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00:20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未来,一名无人机飞行员哈普(戴姆森·伊德瑞斯饰)被派往危险的军事区域,他在那里发现自己服务的是一名研究机器人的长官里欧(安东尼·麦凯饰),这名长官的任务是在叛乱分子之前研发出打败对方的装置。

 长篇影评

 1 ) 一堆评论说不好看的,就问你们是不是都看完了?

都看完了说明可看,如果不可看,半截就放弃了。做为一名普通观星者,不考虑那么多的内外因素,至少能让我有兴趣看完的片子就可以了,对比某些**堡垒,**门,这些直接都放弃的,算是不错了。看电影睡着的时候真有,不过那是印度电影(可以称作歌舞片),看一次睡一次,催眠神器。商业片看个热闹就好了,至少人家都在很认真的表演,而不是扔点小鲜肉去蹭流量。

 2 ) 世界核平连带伤害——《末日激战》

今天聊聊电影《末日激战》。

片名Outside The Wire (2021),别名末日战地(港) / 导线以外 / 火线之外。

Netflix出品的这部电影混搭了动作、科幻元素,一名无人机驾驶员哈普被派往战争前线,参与一次绝密任务,组织敌人获取发射核弹。

哈普原本在大后方哼着小曲丢着炸弹,一次直接违背上级命令,自行决定发射了导弹,造成己方人员的连带伤害。于是他被上级派往危险的前线,配合生化人里欧上尉,感受一下前线的残酷性。

在《末日激战》中,观众们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科幻电影的影子,人工智能自主意识造反、远超人类能力的生化人、炫酷的地面战斗机器人以及无止境的黑老毛子。

这些都是《机械公敌》《机械战警》《终结者》等常见动作科幻电影的元素,《末日激战》将这些点子整合了一下,套上一个炫酷又毫无逻辑的剧情,一部快餐式电影就此完成。

这是一部只有几分钟特效镜头和几分钟动作镜头值得看的电影。

简单圈一下可看的地方:生化人里欧上尉展示自己炫酷的身体、美苏两方战斗机器人互斗、生化人奎爷附体大杀四方以及两段轰炸建筑的镜头。

除此之外,影片秉持了以往的黑老毛子套路,讲述了一个毫无逻辑的老掉牙故事。

俄罗斯乌克兰又一次在美国爆米花电影中扮演了反派。

俄罗斯扶持的军阀控制了乌克兰境内的核武器,军阀渐渐脱离了莫斯科控制,想要向美国发射核弹。

美军于是安排犯过错、没上过前线的无人机驾驶员搭配明知不受控制的生化人,前往第一线阻止对方获得核武。

最应该讲究逻辑的机器人都不讲逻辑了,影片剧情更是通篇胡诌。

下面稍微列举几条影片中的硬伤,观众大概就可以知道影片是一个啥水平了。

影片开场做背景介绍时,说东欧发生一场战争,但显示的地图及坐标却是西班牙海岸外的帕尔马·德·马略卡岛(Palma De Mallorca)。

被成为背景板的乌克兰则没有任何辩解的余地,不管现实中乌克兰如何向西方缴纳投名状,西方都不会将乌克兰当做盟友,该抛弃的时候立马抛弃,丝毫不拖泥带水。

美军表示,军方无人机驾驶员哈普拥有“5.6万个飞行小时”。

稍微做一个简单算术题就知道,要积累这么多飞行小时,哈普需要不休息连续13年每天飞行12小时。而哈普加入部队才3年。

还有,上尉问哈普在哪里完成训练的。哈普回答说曾在帕里斯岛训练。

了解常识的话会知道,那里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基础训练的地方,空军基础训练在圣安东尼奥的莱克兰空军基地。

哈普在电影中大部分时间都穿着托盘防弹背心,但很明显他的背心太薄了,没有任何托盘。

因为他的背心上面没有装弹药、收音机、急救或任何其他装备的袋子,背心在他走路的时候会弯曲。所以他一直穿着毫无用处的背心。

猎鹰安东尼·麦凯 (Anthony Mackie)在这里如愿以偿成为了空军上尉/队长(Captain)。

而且他还会cue美国队长的经典台词。这就是内容不够,官方玩梗来凑。

世界核平连带伤害,

迷之剧情仅剩动作。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3 ) 毁灭吧,累了,赶紧的

这真是科幻的外衣都没有的谍战片。就是一个科幻的马甲。什么人工智能的猎鹰。只想问一句,真的有这个必要吗?把他换成战后创伤老兵的人设有什么区别吗?人类就不能站在宏观视角看待人类啦?瞧不起谁呢?机器人枪战算是打斗亮点。但是都有机器人了,为是什么不是炮战?

黑美国政治已经是老梗了,没有新意可言。然后一开始就抛出这个杀2人救38人的电车困境也不那么成立。最后人工智能猎鹰电路都被打坏了,说胡话:最后杀200万人救1亿。跟他杀2个救38有啥可比性,你怎么知道杀这200就能救一亿呢?万一不能,这200万死的有点冤。然后你又不想让政府搞人工智能投产。你到底想要哪个?这种多个诉求的不清导致全片都没有主题。人设都很崩塌,连主角带猎鹰,人物逻辑和个性都不是很立得住。

再一个无人机导弹能阻止核弹发射井,咱也是没想明白。全片都进行到一个半小时的时候,鸦眼攸伦,那个梦想成为海贼王的男人有了一个惊艳的出场,然后就死了。那这个BOSS立不立真的有这个必要吗?最后主角在夕阳中人生有了升华和新的感悟而结束。请问他升华啥了?本来就是个战场抗命的技术员。发现社会险恶,人工智能靠不住?还是我本身就很傻被人工智能骗了?对,整个影片跟人工智能也没啥关系,他都随便开枪杀人,骗你拆个防火墙追踪器的也不算个啥。

总之这样的世界,都是精神不正常,都炸死倒对了。

 4 ) 唯一值得看的就是,影片开始的战争场面。

我的评分:6.5

影评:

2030年人类战争开始使用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和美国特种兵一块去参加在中东的一个战斗。其中一个更智能的机器人,跟人一模一样,去执行任务的故事。豆瓣评分五点几分?影片确实是没啥意思,唯一值得看的就是,影片开始的战争场面。但剧情较差,我是快进看了前一半,后边连看都没看。不建议看。

 5 ) 如果《Outside The Wire》中Anthony Mackie的角色是为了证明机器人不只能当炮灰般的士兵,还能担当有决策权的军队高层,又或者他干脆把自己“改装”成了一枚行走的核弹

如果《Outside The Wire》中Anthony Mackie的角色是为了证明机器人不只能当炮灰般的士兵,还能担当有决策权的军队高层,又或者他干脆把自己“改装”成了一枚行走的核弹

//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一年十一月的评述链接

以及相关“电影人”评述豆列(应该需要登录豆瓣)

//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doulists/all

还有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www.douban.com/doulist/152095448/(电脑页面 可点击“香港电影魔鬼辞典”各条目开头的“李翼的广播”链接 进入比较“人性化”的排版:(

2021年的《末日激战Outside The Wire》,本质上还是个类似终结者系列,包括核爆元素的故事。我之前评述终结者时反复强调,前两部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把一个末日大战争,通过时间穿越的方式,以及巧妙的人设,变成了几乎是两个角色之间的战斗,即使续集的预算大幅度上升,卡梅隆依然保持着这样的精简结构,从而把预算都花在了最实处,而不是去渲染未来战争,以及“民用”的场景。

从《终结者2:审判日》来看科幻动作电影“最高杰作”的有余与不足

//movie.douban.com/review/14724367/

《末日激战》至少有一点与之类似,就是一场末日大战,聚焦成了两个角色间的争斗,但除此之外,还是有接近当代地缘政治军事“现状”的战争戏份,以及一些一眼就能看出是机器人士兵的参战……

而这样一来,可能就更接近2009年的《终结者2018 Terminator Salvation》。

想来就算是预算充足的美剧,以及奈飞的网络电影,都不太可能像美国大制作电影那样,制作出一个全电脑特效的机器人主角,同时还安排大量的戏份。于是安东尼·麦凯 Anthony Mackie的角色,其造型更接近于2014年《机械姬 Ex Machina》中的机器人外观设定,而且只是惊鸿一瞥,也就是说,在影片绝大多数时间里,他跟戴姆森·伊德瑞斯 Damson Idris扮演的人类主角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

而且据说是麦凯的角色找上伊德瑞斯的角色,因为后者违背长官命令,为了救三十多人的命,而擅自用无人机攻击,牺牲掉了两个士兵的性命。而“麦凯”之所以找他,似乎只是因为他觉得“伊德瑞斯”跟自己是同样一类“人”。

这应该是本片在人设上最重要的设计,但两主角间的差异却很小,当然彼此间的“雷同”不仅仅是在肤色上。

另外就如上文提到过的,本片中的真正具备机器人外观特征的角色,只是一些“群众演员”,戏份与地位,几乎就类似于张艺谋电影《英雄》中那些官吏与士兵,或者更准确的说,就好比是美剧《太空堡垒卡拉狄加 Battlestar Galactica》中的那些以真正机器形态示人的机器人……

如果麦凯的角色,跟这样的机器人,有很多互动的话,可能更有意思一些,而现在这么处理,给人的感觉,那不过是用来营造一下“未来”氛围的,而且显得有点欠缺诚意,这当然不仅是特效层面。

其实把麦凯的角色处理成跟一般机器人不同,这本身就有一个“潜在”的情节点,比如说人类开始时是把机器人当士兵,也就是纯粹的炮灰,但接下来机器士兵升级了,变成了像麦凯角色那样高级军官的样子,但那真的只是充充样子,因为人类军方高层并不相信机器人,还是认为后者只适合当炮灰,而不放心“提拔”成真正有决策权的军官……

而麦凯的角色就要改变这样的人类偏见,甚至认为比起有着复杂情感的人类来说,冷静的机器人更适合指挥战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要通过一场具体的战事,来证明自己优于人类的指挥能力……甚至于就算没有战争,也要制造一场战争出来,证明他身为机器人的优越性。

至于核弹的内容,之前的《恐惧的总和The Sum of All Fears》《末日戒备 The Peacemaker 》,甚至是美剧《24小时》里都有很大篇幅涉及,过程中还常常真的核爆过,而不只是最后一秒钟拯救于“有惊无险”中。

而麦凯的角色,他最后的动机,当然也会让人联想起《终结者2》结尾施瓦辛格老师自沉牺牲的场景,后者确实非常让人动容,而“麦凯”这边,因为这个动机是最后才从他嘴里说出来的,之前缺少铺垫和呼应,于是感动程度便不免会打不小的折扣。

在我看来,机器人和核弹的故事,如果要特别一点,除非是讲一个机器人干脆把自己改装成了一枚行走的核弹,当然TA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另当别论……

另附:假如《死亡诗社》中的“罗宾”如“德普”《教授》般得了绝症,而“道别”的凯蒂遇上了《蒂凡尼的早餐》中的“赫本”

//movie.douban.com/review/14818749/

 6 ) 毫无意义的一个剧情故事

剧情生硬的不要不要的,实在对不住基本还算精彩的枪战、机器人对射,尤其是终结者里欧的单挑表演,这三星也是给这几点。至于剧情实在是太辣鸡了。

双手沾满鲜血的无人机资深操作员哈普忽然变成圣母表,这很生硬。菜鸟哈普居然能干掉终结者级别的生化电子人里欧,这更是扯。反正很不喜欢哈普的假装无辜和纯洁。

美国明明有里欧这样的终结者级别的生化电子人,为何还需要人肉士兵和蠢笨的机器人去送死?按片中里欧的恐怖武力值,有一百名估计能占领全世界了吧!

再说主题。有时候觉得,人类的小聪明、贪婪自私、自以为是和残忍好斗,毁灭一下其实不是坏事。几个大国在小国背后挑唆搞事,小国的脑残国民分成若干派系互相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这种戏码在人类的三千年文明史中几乎天天都在上演,今天也不例外。至今人类依然没有找到和平共存共荣之路,目前的世界,各国的差异和对立是越来越大,各国都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战争的警报根本没有解除,这非常令人遗憾和担忧。

本片的主题似乎是说杀人无数的圣母表哈普阻止了生化电子人里欧试图毁掉欧美几个大城市从而拯救世界的举动。但是每个观众都清楚其实啥都不会改变。

假如里欧成功,欧美遭受重挫,或者欧美疯狂报复。或者俄国接替美国的角色,片中小国只会继续陷入更黑暗的世界。

按本片剧情,里欧失败,故事继续回到开头,继续是欧美和俄国在背后挑唆,片中小国继续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所以,影片基本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四颗核弹飞向美欧大城市,接着迎来人类核冬天,可能更有警示教育意义。

 短评

2/28

4分钟前
  • Zorro
  • 推荐

军用版《第九区》+《疾速追杀》(部分班底实际来自《疾速追杀》和《惊天营救》 )+《机械战警》(麦凯智商过高,最先还以为是伤兵的超级改造)。都2036年了,还:MRAP没有遥控武器站;陆战队班排一级作战没有伴随式空中ISR或火力平台;美军机器人无重火力(维和配置?);APC没有车载支援火力(怕无人APC被骇后叛变?);陆战队单兵装具和火力配置寒碜到90年代水准(虚构城市迷彩太像真实存在的T型城市迷彩,整个单兵形象迫真90年代老学校风格)……视听水准不算差(涉及军事的CGI镜头还是蛮有诚意的),文本立意有新意(如对AI技术和战争机器的思考),只是执行端预算有限,导致影片表达不够干练,相比同东欧战争/科幻背景的《幽幂》,还有很大差距。本片算是奈飞的大数据分析后的作品,周末一爽还是可以的。

8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还行

低成本话痨电影,那点科幻元素比麦当劳肉夹馍里的猪肉都少……

11分钟前
  • 张小北
  • 较差

反抗军女首领道出了真谛

13分钟前
  • 小唧唧
  • 还行

网飞正常发挥,非常普通的战争片,所谓科幻背景就算了。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漫画,是未来都用无人机反恐与平息战乱,操纵无人机的都是些游戏高手,但是玩久了,就失去了实感,也不知是真的杀人还是游戏了。当然,这个片讲的也不是这个事,杂七杂八一大堆。

1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可能太累了,看到睡著,覺得不太好看,有些地方不是很能說服人.....。軍事機器人想藉由消滅/重創利用機器人去戰爭的母國來宣揚他的反戰思想這部分我不太能理解這個邏輯。

20分钟前
  • Lu
  • 较差

动作场面还凑合,stone island可以赞助下

24分钟前
  • 达斯佛™
  • 还行

昏昏欲睡。

29分钟前
  • 拔刀诀
  • 很差

旧道具再利用,旧桥段再拼接。人形机器怎么也该拿一支MAG啊。

31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美国队长与小熊软糖》❶“五角大楼为什么会挑我的脸来代表美国海军陆战队?他们为什么不把我做成金发碧眼、典型的全美大学校队壮男形象?心理战术。虽然我归属美国,但我的脸传达着中立性,能让人冷静。”❷“(美国军方)他们把这场战争合理化,因为这能满足其目的;俄罗斯想拿回以前的领地,美国想通过扩大这些国家的冲突来破坏俄罗斯的稳定;美国人的命就更值钱?”

32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不行,科幻片拍成这样太寒酸了,特效还没有抖音博主牛逼,《第九区》山寨版,配置不能再低了,没有硬场面,拿着一个概念神神叨叨,主旨终结战争,这跟猎鹰前两天那个《同步》的成色不相上下,科幻就只是个皮毛,仅有的几个场面都是不称头的枪战戏,这明显是netflix的节俭项目,小成本都够不上,我猎鹰是接不到大制作了么?!★☆

34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很差

别看阿毛平时总嬉皮笑脸的,这次一本正经扮严肃领导还蛮有威严的~当然也离不开Q美队的梗,执着地让下属喊他Captain,逼供的时候还“I can do this all day”。除此以外真是没啥看头,剧情不行节奏也不行,几次枪战虽然激烈但重复元素太多易造成审美疲劳,也就看看阿毛耍酷凹造型

35分钟前
  • 刷鞋大王
  • 还行

啰嗦啊

37分钟前
  • 荒林
  • 还行

Netflix 出品. 偏科幻题材的特工片. 设定在近未来世界 剧情则是围绕地缘冲突引发的局部战争中的核战阴谋展开. 机器人大规模装配 与人类士兵混编投入战争还是有点儿那种感觉的. 当然 AI 逆天 动作戏尚可 后半段机器人的反叛也有点深度.

39分钟前
  • Azeril
  • 推荐

你以为我是猎鹰(安东尼·麦凯)+冬兵(机械身体)+战争机器(美军背景),其实我是奥创哒!标准网飞大数据科幻网大,咔咔一顿猛料往上砸,角色一个也不讨喜,最后竟然《拆弹专家2》了一下子。战争桥段拍杂乱无章,战斗桥段还不错,日后会被剪出来像《惊天营救》在微博狂转的水平

41分钟前
  • 牛奶很忙
  • 还行

用屠殺無辜者來阻止戰爭,機器人的這種道德觀到底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

44分钟前
  • 横丫肠
  • 较差

除了一个生化人和一队机器人,这部不算科幻的电影告诉我们: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人类自己且一直在作死、美军是最大的恐怖分子、单打独斗再强也抵不过主角光环。

49分钟前
  • 龙皇
  • 还行

乌克兰杀场美俄机器士兵反人类对射,跑酷终结者上天入地屠通街,I can do this all day. 猎鹰这么快就接班美队喊口号了。批判美帝军事干预的主旨和故事都不差,动作场面赞,但结局差口气啊,邪恶的人类,可怜的机器人 : (

53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你是哪头的?

58分钟前
  • 大号煎饼
  • 推荐

I can do this all day.

59分钟前
  • 颍原真吾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