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记录片中国大陆2020

主演:内详

导演:范士广

 剧照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剧照 NO.1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剧照 NO.2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剧照 NO.3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剧照 NO.4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剧照 NO.5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4-24 20:23

详细剧情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摄制组,深入红区,拍摄武汉与上海两地病区医护与患者们的鲜活故事和危难之中激发的人性光辉,力求细腻呈现疫情下的动人故事。

 长篇影评

 1 ) 至暗之下也有光

我喜欢医生这个职业,从小我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站在无影灯下挥动手术刀挽留病人的生命。大学时候我经常自诩是个媒体人,因为在我私心里媒体人和医生的工作在某些方面是统一的:他们都是在用专业知识扮演着上帝,医生的判断关乎病人的生死,他们的决定关乎生命健康;媒体的决定把握舆论的命脉,他们的取舍决定了呈现给大众的导向。

这两集的片子里我没有记住一张医生的脸。镜头之下,他们展现给观众的最多的是一双双疲惫、模糊、希冀的眼睛,一个个匆忙、斑驳、坚定的背影。令人窒息的隔离服之内蕴含是真正人性的力量,是对生命的敬畏和怜悯。在英国,每天首相都呼吁人们待在家里不仅仅to save life,还有to protect NHS(国家医疗系统),大街上各处可见感谢NHS的标语,时刻告诉你在这样的疫情浩劫中最应该珍惜的就是这些苦读十年二十年,平时给你讲病情不耐烦的医生。绝望之中总有欣欣向荣的希望,苦难之下也有生生不息的救赎。

去年这个时候,我正在给毕业论文做最后的改动,我的论文题目是“纪录片《人间世》的创作思路与拍摄手法研究”。选题时候《人间世》第二季刚刚首播完,“有时是治愈,总是去帮助,常常是安慰”是我在论文中用到最多的一句解说词,这是美国医生爱德华特鲁多的墓志铭,用来概括一个医生一生的工作再适合不过。但此时它应该被献给每一个参与到疫情工作里的人。慌乱的时代需要有人能静下心来记录其中的故事,审视人心。媒体人应该要担负得起这样的责任,这是也应该是他们的信条。冒着与医生同样的风险被未知的病毒包围,没有强大的内心和信念不可能在疫区完成四十天的拍摄,是苦难赋予这样的人以力量和勇气。柴静在《看见》中所写的一句话很符合他们: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以越战的这首歌词缅怀逝去的生命:

进屋来

满屋人静

夜无声

家人深沉沉

我母亲床上睡着

怎知道

儿的归魂

 2 ) 真的太好哭了

今天无意间点开,和父母亲一起看了两集,在这个团圆的日子,总能想到在冬天和春天的那个武汉,不知道在这个节日,受伤的人和这座城市是否已经回到正规。

通过这样一个个具体而又细微的故事,我们希望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展示中国人面对疾病时的态度,展示中国医生在面临重重困难时,内心做出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展示在疾病之外,那些人性之光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展示那些还不够完美,需要社会凝聚共识,再一起努力改变的地方。 生活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想象的那么糟。

护理人员,医生,出租车司机等等,这些人平凡却伟大。纪录片记下的不仅仅是真实的场景,还有默默无闻的那些逆行者。

 3 ) 真实而感动

昨天刚刚看了,感人至极,非常真实。感谢为抗疫每个付出的人!

虽然只拍摄了上海和武汉的医疗团队,反映的却是整个在武汉的所有医务人员。

不避讳死亡的记实,直面鲜活的生命。面对死去亲人的无奈,面对不肯配合的病人,“救死扶伤”、“人文关怀”不是一句空话,体现在所有的医护环节。

面对糖尿病人和新冠病毒的并发症病人,人性的温暖、应治尽治在这记录片中体现得玲离尽致。

震撼,震撼!

 4 ) 《陌生的温暖》 —简析《人间世》的视听语言

《人间世》是一部记录人世间生死别离,病患与医生共同携手抗击死神的电视纪录片。《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在疫情期间也不畏困难,记录下抗疫的意义非凡时刻,记录下冰冷的病房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暖相依。 镜头语言能最直观地展现疫情中城市与医院的样貌,最真实的反应了医生与病患互相鼓励相互依偎的状态。在影片开头,导演采用了航空镜头拍摄疫情期间城市的清冷 并把空荡的街道和与死神斗争的战场穿插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展现了新冠病毒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在医院众多病人当中 一位八十多岁右腿坏死的老爷爷成了医生关注的焦点对象,当医生们对他的病情进行探讨时,导演运用了特写镜头拍摄钟表上时针的走动,隐喻着生命的流逝,也暗示着老爷爷情况的危急。在对12号病床截至问题探讨时,其中一名外科医生说:“医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的。”此时导演运用了近景镜头,拍摄几位医生沉重的神情,把医生内心的不甘展现在镜头前,这样的镜头运用体现了“医者仁心”的主题,也充分发挥了纪录片的最大特点—真实性。突破众多难关,医生们最终寻找出拯救12床病人的方案,在医生们推着病人走向设施健全的手术楼时,阳光照耀下来,影片色调变得温暖,不同于以往冷清而充满希望,太阳是希望的象征,医生则是传递希望那双手。 声音是纪录片中渲染气氛的强大工具。沉重压抑的音乐反映着医院中每个人真实的心理状态,在12床转院的过程中,背景音乐不单有以往的压抑,还变得非常急促,这是和死神的斗争,是生命的博弈。在12床病人安定下来后,五名医生在樱花树下的一张合照,通过背景解说词将“他们彼此不知姓名,也未见过对方的容颜。”这一信息传达给观众,这是医生的合作,也象征着中国人民在疫情中的合作,携手共度难关的伟大团结精神。 “柚子是保佑我们病人的。”在生命的战场中,医生与病患共度难关,虽有防护服的隔断,但阻拦不住医患彼此相连的心,卢文文医生,隔着手套,牵着昏迷中的12床病人,给予最大的鼓励,12床病人甚至未见过那位为了自己忙前忙后,夜不能寐的主治医生的容颜,但他们的心是贴近的,在冰冷的病床上,仍有温暖的陪伴。

 5 ) 眼泪不值钱,这片得9.3分我还是嫌低

很多人已经在想了,在新冠疫情这样的历史性事件之后,会有怎样的影视作品来呈现它?

最好的答案或许是:纪录片。

因为,与其让明星大腕深情演绎疫情中的“逆行者们”,不如让这些战“疫”第一线的医生护士在影像中真实出现,纪实镜头带来的冲击力无疑会更大。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便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用冷静却不冷酷的镜头为我们记录下2020年年初,那些医护人员的崇高,以及崇高背后的辛酸。

本文有剧透。

1

第一集《红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主任医师陈澍,即将要面临一个两难抉择。

12床病人的新冠肺炎虽然已经好转,但是糖尿病毒却让他的右腿迅速坏疽。如果不尽快截肢,接下来的脓毒血症会让他万劫不复,他根本等不到出院的那天。

但是隔离病房又完全不具备手术条件。

也就是说,要想对这位病人进行手术,势必得拔管,运到其他具备条件的医院中。然而一旦拔管,病人能不能在没有呼吸机的情况下活下去,又是一个未知数。

另一方面,这位病人已经81岁了。医生们是穷尽一切手段,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来保证他这根残烛上的火苗不灭,还是将精力机会留给其他更年轻的病人。这无疑又是一个两难选择。

有时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句话是片中对这些医护人员最准确的描述。它让我们知道,疫情中心的逆行者们每天都在与死神做博弈,可无奈之举得习以为常。

陈澍没有放弃这位81岁的老人。他联合多方医护人员和机构,极力促成截肢手术。

当天,隔离区小心翼翼地拔管转移。

路上麻醉师一丝不苟。

截肢手术中,主刀医生冒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坚持手术。

最终,这位老人坏疽的右腿被整个截下,闯过了鬼门关。

如果说陈澍面对的,是一位病人的两种生命危险,那么第三集《雷神山纪事》讲述的,则是以王维俊所在的ECMO团队,如何在两个病人之间抉择生命的故事。

ICU病房的5床和15床,是病情最严重的两个病人。他们都需要用ECMO这种体外呼吸机维持生命,但现实情况是,王维俊的团队中只有一台ECMO,到底先给谁用,让团队成员们讨论了整整80分钟。

两人的病情险象环生,医生们最终决定,先给15床用上ECMO。

因为,5床的病情虽然更为紧急,但即使给他用上ECMO,也很难挽回生命;而15床的病情较为稳定,此时如果不给他上ECMO,很可能错过最佳时期,此后即使再用上ECMO,也难以起死回生。

拯救濒死之人,还是挽救可救之人,让王维俊陷入了这两人的死亡漩涡,但他又不得不扮演上帝,做出抉择。

之后,虽然王维俊等到了第二台ECMO,并且在万分危急的情形下,抢救回5床病人的生命,但最终,生命在展现它神迹的时候,同时显示了它无情残酷的一面。

15床病人康复出院,和王维俊相约去爬珞珈山。

而5床的病人,则在插入ECMO的51个小时之后,不幸离世。

不管是如陈澍这种面临一位病人的两种困境,还是王维俊这种面对两位病人的同一困境,都是《人间世》向我们讲述的更深一层的困境:这些逆行者,在与死神逆行相悖时,也在内心时刻处于伦理困境。

2

除了这些生死之间的转瞬即逝,医护人员们最常面临的,是绕不开的闷热防护服、长期与外界隔离、突发状况、以及患者不配合等困难。

手术服。

护目镜。

N95口罩。

外科口罩。

隔离服。

鞋套。

手套。

面屏。

所有防护装备全部穿戴齐全之后,医护人员们臃肿不堪,且闷热无比,极易出现不适症状。

有些护士在这样的装备下,开始呕吐,行动不畅,但她们还是坚持一个人走出隔离区,不让其他队友搀扶。就是为了省下一套防护装备。

对于为新冠患者动手术的外科医生来说,更为艰难。他不但得在极度闷热的情况下坚持手术,还得克服防护服中的水气导致的视线模糊。

闷热之外,是病患们时而出现的不配合治疗,尤其是老年患者。

人到暮年,遭此大疫,老人们一方面以为长期的治疗费用会拖累子女,另一方面也忍受不了隔离病房中的心理煎熬。

这让照顾他们的护士想尽办法,激发这些老年人的求生意志。

和他们道明医药费完全由国家承担,让亲人时常打视频电话给他们,都是护士们的日常宽慰工作。

由于新冠疫情爆发迅猛,即使各地的医疗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输进来,可还是力有不逮。

比如王维俊医生在组装ECMO机器时,就遇到各种零部件不齐全,耗材不够的情况,也正因如此,他才会面临5床和15床的抉择困境。

又比如医疗口罩问题,由于疫情区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口罩,致使管理口罩的医生时常遇到不能均衡分配的情况。

当然,对于医疗人员来说,他们面临最大的隐患,还是病毒传染的风险。

既然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而且每天都与患者密切接触,那这些每天都在悬壶济世的医护人员,就难以避免“生命危险”这四个字。

片中,一位武汉护士小姐姐,就瞒着家里人,从上海来到家乡抗击疫情。在奋斗一个多月,即将离开武汉重返上海的时候,她才怀着忐忑之心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告知实情。

环境的,物资的,伦理的,心理的,《人间世》在时而悲怆时而激昂的配乐下,让医护人员所有的压力和困境尽皆展现。

3

作为国内医疗题材纪录片的精品,《人间世》系列从2016年第一季播出之后,就收获过无数人的感动和泪水。

前两季9.6的高分评价,同样延续到了这次的《抗疫特别节目》,这从它高水准的制作和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便能看出。

其实,系列纪录片想要拍好,绝非易事,尤其是对新冠疫情这种宏大的时代事件来说,更为复杂。复杂在于,如何在纷繁的医疗事件中摘取核心和主线,以及如何在这种生死攸关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

对此,《人间世》从疫情中多个角度来组织整部纪录片。

第一集的“红区”,是为让我们一开始便了解疫情区严阵以待和生死攸关的形势。

第二集的“相逢”,是为展现这一宏大的历史事件中,不同人之间的相识和相守。

第三集的“雷神山”,则以新冠疫情中最为标志性的隔离治疗区,来辐射整个第一线治疗团队的生死百态,为民奔波。

第四集的“面孔”,以采访的模式作为总结,记录下这些勇敢可爱的逆行者们。

这种大开大合的结构,总是会落到影像中医者仁心的细微动作,而这些动作在沉稳有力的旁白中,被不失温度地讲述。让我们为此而哭,也为这些时代逆行者们默默祝福。

“看这部纪录片时,眼泪是不值钱的”。这大概是弹幕中奉献出最诙谐,却最有力的称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6 )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

2020年伊始中国经历了什么?武汉经历了什么?最后,世界经历了什么?

时间过的可真快,马上2021年元旦了,我们是否还记得2020年春节在家闭门不出,居家隔离的日子呢?

印象最深刻的片头是一个男医生穿着防护服背对着我们,整个画面和科幻片里的巨人一样,一架小小的飞机缓缓的从他身体飞过。疫情面前,医生护士就是我们的英雄,和科幻片里的英雄一样,守护世界和人民的安全。

看到第五集,我终于理解了!这次的疫情,医生和护士是多么的不容易,真的太感动了!!一定要看第五集。护士姐姐们对病人说:我就是你们的女儿。护士照顾新冠病人也是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心血,倾注了感情。病人的离去对医护人员的精神冲击也是很强烈的。这和面对普通的疾病离世还是挺不一样的。她们的爱真的照亮了整个病房。

我在远离武汉和上海的地方,闭门在家,感受不到医院里的焦灼。只知道不能出门,会得上新冠肺炎,会死的。

没有这些医护人员和城市里的志愿者,这次疫情,我们也不会这么快挺过来。国家的支持,让我们每个人都很自豪与庆幸生在中国!使我们更加的热爱祖国,感谢祖国!更要感谢那些誓死而归的逆行者,感谢他们用汗水和疲惫换来整个城市与国家的安康。他们是最伟大的人!

没时间吃饭,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呼吸困难,汗水浸湿脸庞,口罩勒红了脸,不停的照顾治疗病患。

我们不能忘记当城市开始重新运转,都是这些白衣天使,科研人员争分夺秒的照顾病患,研究病毒。

有个医生刚出生的儿子取名胜冠真的好可爱!

疫情时期真的好紧张,作为在家不出门的小市民的我,真的知道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吗?真的了解他们是多么的辛苦和伟大?

至少,看了这个纪录片,真的让我了解到了!

中国,加油!

 7 ) 自由呼吸的感觉,真好~

整个国家倾覆全力在抗疫,全民基本信息数字化,透过网上信息共享能够查询到各种想要知道的情况,电视和微博都能了解到武汉的实时。 全国最优质的医生护士都奔赴那边,政府相关人员把好每一个关卡,志愿者们出自己的一份力。

而普通老百姓能做到的就是自觉在家,少出门,不给添麻烦就是最好的帮忙。

年头的这场疫情,是全民参与的。

回首当初,病毒一波波袭击,来势汹涌,恍惚回到03年非典时候,但又比那个时候好的不止一点。

恐慌的人,每天都能接收到外界的新增人数,即使待在家也总感觉这不舒服那不顺畅,一个小小的咳嗽都能吓自己一身冷汗。

可就是这样的中国人,居然也能从其中找到一些苦中作乐的活法,让自己每天不太难过,既快活了自己也娱乐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本来想把中国人逼疯的新冠没有看到它想要的画面,而是看到众人发动脑筋,在乏味的日子里造作呀。

我们笑着,感动着,也咬着牙坚持着,此刻大家众志成城,尽管身处不同地方,身体无法连接一起,但我们的精神是一致的。

战胜它,摘掉口罩,站在太阳底下,自由呼吸。

“有时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里面说的一句话,我觉得不仅仅是代表着医护人员,更是每个在当时没有退缩的中国人。

我很庆幸,我是中国人。

我很开心,我们阶段性胜利了。

我很期待,不远将来一切都能变好。

 8 ) 它很感人,但还不够

多年以后,当我们和孩子们提起2020年,绕不过去的一个关键词,一定是:新冠肺炎疫情。

如果孩子们问你:为什么这次疫情这么难忘呢?

你或许可以给他们看这部纪录片。

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之后,《人间世》拍摄团队,和援助的医护工作者一起,进入了武汉,拍摄下了最珍贵的素材,制作了这4集纪录片。

在国内疫情逐渐平缓的今天,重新回头看这些视频,对很多人来说,或许有点残忍。

但如果我们要在这场疫情中,记住一些什么的话,这部纪录片,提供了很好的选择。

记住什么?

我们必须记住,在遭遇这场疫情时,我们曾面临的困境

以及面对困境,我们所展示出的勇气无私的互助精神

面对未知的病毒,开始时,一切都显得措手不及。

对医生来说,每天都在和死神抢时间,抢人。

想象一下,你是一辈子都在治病救人的医生,但你突然面对的情况是:

病人在你面前一个个死去,而你束手无策。

这是一种怎样的惨烈?

这边心跳停了在抢救 那边又在叫着第二个病人心跳停了 第三个病人心跳又停了做到后来都怕了刹不住车的一个个看着他们(走掉)

这种灾难电影里的情节,就真实地发生在抗疫最前线。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这句关于医生职责的名言,在这场疫情面前,成为了现实的写照。

很多时候只能是安慰

但是真正要解决很大的问题

这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在新闻通报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数字。

但在这些医护人员面前,却是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生命的逝去。

一个护士说:

那天有位病人去世了

但他锁在柜子里的手机却响个不停

她没办法去接那个电话

另一个护士哭着对镜头说:

每一次有病人离开的时候

我们都觉得我们做的不够

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去把他们给抢回来

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这些医生、护士在经历了疫情之后,很多都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才能从绝望的情绪中走出来。

连见惯了生死的医护工作者,都觉得无力。

更别说,那些被感染的重症病人,他们心里遭受的打击,有多大了。

他们中有很多人,拒绝配合治疗:不吃饭、也不吃药。

尤其是在老人中,这种现象就更为普遍。

为什么?

想象一下,你突然得了一种来源不明的病,不知道自己活下来的机会能有多高。

刚刚从昏迷中醒来,身边围绕着一群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医护工作者。

更不用说,在这之前,你已经听说了自己的邻居、朋友,甚至亲人,还有同病房的病人,一个又一个地离世。

对一个老人来说,要有多强的求生的意志,才能稳定情绪,不精神崩溃,才能在大难不死之后,继续积极地配合治疗?

在这场灾难中,病人们面临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绝望。

在重症病房里他看到很多失败的病人

这些病人对他求生的欲望

或者说内心的打击很大

甚至于出现严重的精神症状

对于这些被求生欲望薄弱的病人,护士们能做的,是安慰、鼓励。

以及让他们和家人取得联系,获得更多情感的支持。

这位老奶奶,在和儿子视频通话后,终于恢复了信心,开始吃东西,配合治疗。

挂断电话,她说:我对不起你们。

我们知道,她不是故意为难护士,她只是在可怕的病毒面前,不相信自己还能活下去,只想早点离去,不给别人添麻烦。

还有很多时候,连医生们都会开始动摇:自己究竟该不该救他们。

比如说,有一个81岁的老爷爷,重症,医生好不容易把他从鬼门关前拉回来。

但因为并发症,他原有的糖尿病导致右腿坏死。

如果不尽快进行截肢,那么他存活的机会,将会越来越低。

但因为医疗资源紧张,在这个医院,没有条件进行手术。

并且因为高龄,手术成功的概率很低,不到50%,没有医生敢接。

这时候,负责他的医生该怎么办?

让他继续在镇定剂下昏睡,痛苦会减轻,但存活的几率越来越小。

让他苏醒过来,可以尽全力争取一个手术机会,但存活的概率,也非常小。

面临这样两难的选择,连医生都开始动摇:

「我觉得让他醒过来好残忍,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做了一件好事,还是做了一件坏事。

另一个医生安慰:「你做了该做的事。」

结果如何,医生也没有把握。

但只要有一线生机,就尽百倍努力,这是医生们的态度。

幸运的是,最后这位老人,转移到另一家医院,得到国内顶尖专家的治疗。

手术成功,他活下来了。

还有一些时候,医生们面对的是更难的选择:两个危重病人,救哪一个?

在雷神山医院,有两个危重病人,都需要用一种叫ECMO的机器来进行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生命,为治疗赢取时间。

但因为疫情开始时,物资分配的混乱,雷神山有两台ECMO机器,却只有一件配套设施。

并且因为这种机器十分昂贵,凑到另一件配套设施,还需要一段时间。

也就是说:两个病人,只能选择救其中一个:

一个病人,情况更好一点,生存几率更大,给他用,活下来的机会更大。

另一个病人,情况更危急,除了新冠肺炎,还患有恶性肿瘤,即使用了ECMO,存活几率也不高。

但不给他用,则他的生命,危在旦夕。

先给第一个人用,活下来的可能性更高。但第二个病人,很可能「抢」不回来了。

先给第二个用,能延缓他的病情,但两个人都有可能救不活。

怎么办?这种伦理学的困境,几乎是医生们每一天都要面临的难题。

没有时间再犹豫了,最后,十几个专家讨论之后决定:救希望更大的那个。

而第二个病人,虽然过几天后,也用上了ECMO机器。

但抢救时机已经错过,最后,遗憾地离开了。

这样艰难的选择,相信还只是这场疫情中的冰山一角。

这也是这部纪录片,最让我们震撼的部分。

它让我们看到了,面临这场灾难时,我们面对的最真实的困境

以及在困境之中,人所表现出的挣扎与勇气

很多人说,这部纪录片提前透支了自己一年的眼泪。

你确实很难看这部纪录片时不流泪。

如果一部纪录片,仅仅停留在感人,仍然是不够的。

纪录片最重要的特质,是真实。

这个纪录片的slogan也是:以真实致敬生命。

但在这个纪录片中,我们能看到的仍然只是局部的真实。

这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开始初期,摄制组还不能进入武汉,所以更早之前,武汉是什么情况,这部纪录片无法呈现。

另一方面,《人间世》拍出了我们面对的困境,以及面对困境所做出的努力。

但这场困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疫情初期,是否有哪些不当的应对措施,加重了疫情的严重程度?

我们在这部纪录片中看不到。

也就是说,它缺少对这场疫情的反思

不得不说,只有感动,没有反思和追问,这是《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的局限。

但或许我们也无法苛责太多,能在如此短时间内,这么危险的情况下,拍出一档这么高水平的纪录片,已属不易。

没有一个纪录片可以做到完全的、百分之百的真实。

但作为一个观众,我们能做的,是在给这样的纪录片鼓掌的同时,仍然在心里保留,对更完整的真实的追问,对现实教训的反思。

 短评

刚看了已上线的两集,我要吹爆这个系列。其实最打动我的是第一集一群医生围着开会讨论截不截肢的那个片段。气氛冷静得出奇,“怪话”“丑话”“所谓不吉利的话”一个个说在前头,是活是死是左是右,真正拿主意的时候,该砍就砍,哪又有什么伤春悲秋和“圣母的眼泪”呢。使命和决定交给他们,本就是让他们用来劈波斩棘的呀。优秀的作品总能让人看见真实的惨烈之后带给人们同样真实的希望,厉害的作品在于,这个希望的来源不是画蛇添足的旁白,而是人物正在斗争的本身。是他们自身的蓬勃,而非解说的概括。当然,等这240分钟完全上线的那天,依然有人会说,guo家又来洗脑啦,镜头下的医生们“假装尽力”的样子好厉害。跟废物对线只会降低智商,真实自有千钧之力,历史的原本面貌应该由他们写就,而非像公鸡一样聒噪的文人。

9分钟前
  • 章北海
  • 力荐

真的感谢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基层工作人员。旁白文案不矫情也依然很感人,几次不由自主地流泪。【9.3】

13分钟前
  • 奶油小方
  • 推荐

这部是以细节为重,有很具体的案例来体现疫情。依旧很好哭。虽然但是,还是那句话,天佑中华。

15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哭得停不下来,人间都是这些普通事,普通却那么生动动人。活着,让人活下去是那么让人感动的事

19分钟前
  • 氢氧化钙
  • 力荐

“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做了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做了该做的事”

24分钟前
  • kt
  • 推荐

以前看这种纪录片觉得造作煽情。自从经历过方方日记之后,我终于清醒了。你的历史自己不记录,就会有别的人道听途说,歪曲事实,写成日记,占据历史浪潮的制高点。所以我们一定要自己拍纪录片,而且越煽情越好!危机面前,让那些吃人血馒头的方方们,在历史的浪潮中接受未来所有人类的批判吧!

28分钟前
  • Surweek
  • 力荐

人间世真的是我看的最好的医疗纪录片了。

30分钟前
  • 喜极而泣
  • 力荐

这里没有happy ending,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有一个个能串联起过去一整年回忆的片段,就像它的名字,人在世间走一趟,看到的也不过是这人世间的一场戏。

32分钟前
  • galiluo
  • 推荐

大概能预想到是什么内容,但还是时常泪目。主流节目肯定是宣传为主,不过弹幕评论里各种骂方方的也没必要吧。的确,我们不能否认,在这次疫情中前线医生护士的付出,国家和人民的付出。我相信,即使没有这部纪录片,我们是如何挺过这场危机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这也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否认在很多人进不去医院最后死在家中的事实,疫情初期防护物资非常紧缺的事实,还有那个不可说的车牌号,热搜被撤的事实,等等等等。还有人记录下来给大家看,其实也是一种警醒。我们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也不是我们看不到就没发生过。

37分钟前
  • 等下吃什么
  • 推荐

总觉得缺少些对整个疫情的梳理,但是看到那个医生闷到呕吐哭着觉得自己浪费了一套防护服,这些星都是给他们这些普通人的。

39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感谢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基层工作人员,感谢我兔,感谢每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人渣不配称为中国人)。

41分钟前
  • 橙紫酱
  • 力荐

生命的本身就是奇迹

46分钟前
  • W.dong
  • 力荐

“有的人不敢做,总有医生敢接的。”第一集有心了,都是医护人员想尽办法拯救老年患者的真实案例。疫情不分国界,有的国家决定全民免疫、放弃老人,而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位长 者却都得到了全力以赴的救治。病人不分年龄、性别、职业……一视同仁,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作百分百努力——什么是人权?尊重生命,这才是最大的人权

50分钟前
  • Una
  • 力荐

有时是治愈 常常是帮助 总是去安慰!每一季的人间世都看得我眼泪在眼里打转,感慨颇多。这次抗疫特别节目,让我了解到深处红区的医务工作者是多么多么多么的不容易,致敬伟大的人们!

55分钟前
  • swags
  • 力荐

虽然《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是我目前看过的与“新冠疫情”有关的纪录片里豆瓣评分最高的一部,但给我的感触还是不及位列个人No.1的《金银潭实拍80天》。相较于《人间世》前两季,感觉除《防线》之外的前五集影像呈现的故事内容有些散。—— 第1集《红区》,第2集《相逢》,第3集《雷神山纪事》,第4集《脸庞》,第5集《武汉来信》,第6集《防线》: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上海的新冠疫情防控情况。

5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還是給5星吧。給援鄂醫護人員和在不可抗力下拍攝後半程疫情的拍攝團隊。窺見一個尾巴也是窺。

60分钟前
  • Anasa
  • 力荐

真的特别感人……能够好好活着,就是最大的奇迹。

1小时前
  • 国王KING
  • 推荐

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

1小时前
  • 高老官
  • 力荐

人间世真的太好哭了。在立意上,还是难逃主旋律的框架。不过,在此基础上,已经做得足够好了。第二集《相逢》很棒。结构清晰:人到武汉去—在红区对抗病毒—疫区人感恩援鄂医护人员;细节戳心:信、乡音、皮卡丘、集满医护人员名字的本子。对一个病愈的老太太印象最深,出了院,四下奔走,寻找太阳。

1小时前
  • 居无间
  • 推荐

8.1看得出仓促,时间少制作短,没有第一二部那么的精细和深度,不过也好没丢最具特色的细腻绵长。

1小时前
  • 索多玛的旅人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