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里希特 睡梦 音乐会

记录片英国2019

主演:马克斯·李希特

导演:Natalie,Johns

播放地址

 剧照

马克思·里希特 睡梦 音乐会 剧照 NO.1马克思·里希特 睡梦 音乐会 剧照 NO.2马克思·里希特 睡梦 音乐会 剧照 NO.3马克思·里希特 睡梦 音乐会 剧照 NO.4马克思·里希特 睡梦 音乐会 剧照 NO.5马克思·里希特 睡梦 音乐会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4-11 17:11

详细剧情

This film follows composer and performer Max Richter as he consolidates an ambitious performance of his critically acclaimed eight-hour opus, Sleep.   The film plunges deeply into the artist’s life and process, transcending the work to explore his legacy. Personal reflections from Max Richter, and visual archive from his long-term creative partner, the BAFTA winning filmmaker, Yu...

 长篇影评

 1 ) 世界愈快,愈要停下來聽李希特。

「人們的生活只會愈來愈忙碌,這是肯定的。這個世界愈來愈快,處在一個不斷成長的狀態。或許我只是一個反對這個機制的人。」——麥斯·李希特(Max Richter)

我不會忘記第一次聆聽麥斯·李希特(Max Richter)專輯《記憶之屋Memoryhouse》的情景。時值世紀之交,MP3、網路的出現,逐步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特別是那些及其瑣碎、卻不特別起眼的習慣。比如說,音樂從鐳射唱片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檔案;連實體都觸不到。而那時候,除了整體的聆聽音樂環境正值改變之際,音樂的風向也逐漸萌芽出一股曖昧不明的氛圍。麥斯·李希特的首張個人專輯《記憶之屋》才剛呱呱落地,不難想見彼時的風潮並不利於《記憶之屋》這樣的音樂發展;甚至可以說是太早。

在娜塔莉·瓊斯(Natalie Johns)執導的紀錄片《李希特舒眠曲Max Richter’s Sleep》裡,李希特與妻子尤利亞·馬爾(Yulia Mahr)回憶起《記憶之屋》剛發行時的情景;慘澹的成績幾乎讓這位音樂家一度想與市場妥協。尤利亞·馬爾提到:「如果他註定是一部失敗的作品,而且不是你想做的東西,你會恨自己;一部失敗的作品,如果他是你想做的東西,即使最終他還是失敗了,又有誰會在乎?」麥斯·李希特步入音樂圈的初期並不算順遂;《記憶之屋》甚至到了發行十年後才有了巴比肯的首演。若非DG後來的再版發行,相信仍有許多人未曾聽過這張專輯。

《李希特舒眠曲》由艾美獎提名的女性導演娜塔莉·瓊斯執導,從麥斯·李希特2015年的專輯《舒眠Sleep》所展開的全球巡迴為紀錄,足跡遍及北美、亞洲、歐洲及澳洲等地。影片的主場景是洛杉磯格蘭德公園(Grand Park)的徹夜演出;透過《舒眠》全球十多地巡迴的珍貴演出紀錄,以及麥斯·李希特、尤利亞·馬爾的親自口述,逐步解密這場號稱史上最龐大的現場與線上音樂會的誕生時刻。

《舒眠》音樂會的重點並非在於尤利亞·馬爾為此籌辦了兩年,又或者李希特一口氣譜寫了長達八小時的曲子;這場音樂會的真正意涵,在於提供觀眾一趟「睡眠」中的音樂體驗。無論你醒著、睡著,都可以親臨音樂會現場自由來去、隨心所欲。而這麼樣特殊的音樂會體驗,李希特從來自全球250多個單位的邀約,選出10多個地方演出;足跡遍及公園、教堂、歌劇院及電台錄音棚。此外,2015年當專輯《舒眠》正式發行當日,也在所有影音串流服務同步提供長達八小時的完整曲目,陪伴全球樂迷在「舒眠」的狀態下,完全了這個音樂史上的創舉。

《舒眠》音樂會的執行,遠比李希特原先想像的艱辛;他和樂手甚至不知該怎麼排練連續八小時的演出。無論是音響、收音、錄音,現場呈現在技術上都面臨極大的挑戰;線上首播的同時,Radio 3的鋼琴收音出現了狀況,李希特與現場工作人員必須立刻排除萬難。然而,樂手的體能與精力更是一大挑戰;八小時的音樂會中,李希特與現場的樂手們只能小憩片刻,喝杯咖啡填補體能。李希特時而信步走入人群,與或醒、或睡,或邊做瑜伽、邊思考的人群融為一體。李希特說:「我做這件事的目地是不想只服務那一小撮人(古典樂迷),而是透過通俗的語彙及主題,與觀眾及樂迷更親密的接觸。

李希特的好友,神經科學家大衛·伊格曼(David Eagleman)曾提出,人類即使處於睡眠狀態,身心仍有感知;這就是為什麼透過腦波掃描,我們可以清晰地觀察到腦部的活動。李希特以此為基礎,並透過醫學臨床的數據,量身打造一個適合「舒眠」的頻譜環境;《舒眠》的每一個音符、一個配器,甚至高音吟唱,都經過精密計算及設計。這樣的創作軌跡,和李希特早年與盧西亞諾·被里奧(Luciano Berio)研習「序列作曲」,甚至在13歲時愛上德國合成電子巨擘發電廠樂團(Kreftwerk)的音樂有很大的關聯。對李希特來說,音樂創作憑藉的不僅是創作者對生活與物件的感知,也是數學這門科學的實踐;他同時也舉德布西的作品為例。

《李希特舒眠曲》透過珍稀的鏡頭,貼身拍攝李希特有別於音樂會上的面相,也深入這位20世紀最重要作曲家的家庭生活;偕同妻子尤利亞·馬爾在林中漫步、感受日落,或分享一路走來的艱辛與堅持。導演娜塔莉·瓊斯也特別採訪了參與格蘭德公園那場《舒眠》音樂會的觀眾,有舞蹈家、設計師及指揮家,對於這場永生難忘的「舒眠」體驗對往後生活帶來的改變與影響。隨著monitor上的倒數時間,晨光初上的洛杉磯街景,音樂會在眾人的掌聲及李希特的謝幕中劃下句點。但是對李希特與尤利亞來說,不僅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尤利亞說:「當你嘗試改變現況,嘗試新的方法,一點一滴地看著它成長;唯有跨出那一步,才能瞥見萬物的可能性。」

而李希特說:「這是一個巨大的作品。」

的確,《舒眠Sleep》或電影《李希特舒眠曲》,都將被載入音樂史,成為一個難以逾越的紀錄。而那一夜與數百個陌生人共枕體驗《舒眠》音樂會的人群,無論喜不喜愛李希特的音樂,在未來也都將難以重臨這樣零距離的現場,尤其身處於疫情緊繃的當下,這樣的音樂會體驗在未來恐怕都是一種奢求。

 短评

"sleep"計畫的紀錄片,其實想看更多音樂家⋯⋯不過不錯啦~

8分钟前
  • Asyncoda
  • 推荐

Experience

10分钟前
  • Feixiang
  • 推荐

已验证,入睡效果绝佳

13分钟前
  • 咖古
  • 力荐

微博有长片

14分钟前
  • kulilin
  • 推荐

音樂不會說,電影還好。

18分钟前
  • alfredo
  • 较差

非常酷,很想体验这场“交互”。看到有人做瑜伽,有人相拥,有人睡着,有人静默……而我幻想临终时刻。“我们在另一端相见。”

22分钟前
  • 🍄
  • 力荐

像是回到原始人类社会的萨满集会,睡梦中的人们褪去现代性的防备,因为音乐而赤裸裸的集结。人们在睡眠状态里被类似子宫内频率的声浪再度催眠,包围着舞台的行军床像一个个棺材,死亡是长长的睡眠,而睡眠为什么不是短暂的死亡。我是绝对相信这一类游走在意识与潜意识边缘可以获得神秘体验的。生命,斐那波切数列,数学与音乐,宇宙的和谐。LA粉色的黎明,歌者在第八个小时的吟唱,被形容为美人鱼的声音,唤醒摩天大楼峡谷里的睡梦者。Max Richter 浪漫而温柔的创举,需要无比的想象力和意志力来执行。穿插着他的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让人了解艺术家的不易。结尾法国观众的评论各个充满诗意。cityplaza maxx厅的音响承载不了Max的赫兹

24分钟前
  • snowark
  • 推荐

A-

26分钟前
  • 暈塵
  • 推荐

5/9/2021 @ PREMIERE ELEMENTS [lifeisart]。不是一部好的紀錄片,寧願集中説創作過程總比現在好,女同伴侶那段尤如hard sell攻效般的訪問絕對是全片敗筆。anyway 確實睡了….想現場感受一次

29分钟前
  • KLY
  • 较差

8/10. 體驗大於一切。深夜場,螢幕里的人們都在熟睡,我始終情緒穩定著,感受著這股詭秘的力量,像浪潮般湧來,又褪去。愛侶在睡夢中攀扶著,自稱向來喜歡獨行的女人在中途醒過來開始抹淚。清晨,一位年輕人坐定,伸了個大大的懶腰,演奏進入高潮,女聲唱腔如聖母瑪利亞的救贖那般,把每個人從夢中接到現實世界。這是百人暗夜的結束,也是電影的結束。新的一天開始了,人們睡眼惺忪地依偎著。月亮退下,日夜反復,我開始落淚。想起來蔡明亮在美術館放映電影的夜晚,同時也想起來大家圍坐在草地,聽他唱老情歌的夜晚⋯通通都是我不可得的浪漫。這部紀錄片是我眼中夢境、音樂與行為影像最美妙的結合,謝謝藝術家與參與者那一夜的溫存,謝謝。

34分钟前
  • 粥豆
  • 推荐

标记

38分钟前
  • 瓷猫猫
  • 推荐

我睡過了

42分钟前
  • stanza
  • 力荐

一定要,边睡边看,特别适合;睡过的地方,就电影循环播放,继续睡,继续看…… 原来,它是一部美术馆电影啊,哈哈哈哈哈哈

44分钟前
  • 陈好康
  • 还行

待到日出时看得各种鸡皮疙瘩起,从此bucket list里又多了一项:在上汽文化广场之类的地方睡上一回。没想到Richter前大半生能穷到让老婆营养不良的程度...写配乐也纯粹是为了恰饭再写自己喜欢的sleep,新古典音乐人真是太不容易了,也亏得还有电影这门载体能让精英们跨界恰饭

45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第一次在作品之外了解了Max和Yulia的家庭。三十多年工作和生活上合作相伴,还能保持和谐温暖的相处氛围,真是令人艳羡。

49分钟前
  • _wish_
  • 推荐

聲音與畫面未能融合,畫質粗糙招數不多的影像看得生氣無奈。整個作品主軸應該圍繞在Sleep的創作過程與展演過程,但不知為何成果很瑣碎還有些偏題,還特別注重在美國某表演場(其他場次都不重要就是了?)。 昨早去按摩,才頓悟原來上週日觀影時的熟悉感,來自於聽了N回的按摩曲⋯⋯

50分钟前
  • hahahalea
  • 还行

三十儿熬了夜,初一中午跑去南港的电影院睡觉。npy之前跟我說在電影院裡面不用太苛責自己一定要看完,睡著也是電影的療癒功能,對我啟發很大,於是後來看藝術片我都睡得很坦然。覺得古典樂還是有階級屬性的,營造睡眠這種人人都能進入的場合,使音樂不分階級地侵入特別用心了。在密閉的影廳裡感受聲浪的席捲,被環繞被擁抱,被按摩,被喚醒 特別美妙。不知道素材有意挑選還是採訪的時候就有所設計 參與實驗的人的用語描述都特別優美 值得以後寫樂評的時候重新拿出來學習。聽樂團的弦樂演奏想起尋人啟事那句歌詞 撫摸你的背

52分钟前
  • twilight
  • 推荐

6.5/10

53分钟前
  • Valuska
  • 还行

3.5。作为18年在纽约“睡过”的表示确实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片中穿插的16mm家庭电影部分如果再多一点就更好了

55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睡眠的节奏+散文诗的结构,在一种浮浮沉沉、半梦半醒、欲语还休的气氛里,李斯特完成他盛大的自我挑战,现场观众+银幕前的你我都成了这场集体行为艺术的参与者,而电影也成功在不同的叙事主体之中编织出了台前到幕后、形式到意义的全貌。电影映完后,全场关灯,观众铺好瑜伽垫在银幕前伴着音乐呼呼大睡一小时更是别样体验。闭上眼,星空海妖空谷漩涡交叠出现,慢慢玩味出片中说的“故事都在观众身上”的含义:哥本哈根冷冽的九月,我们这群抱着毛毯专门来电影院睡觉的都市夜归人,用虚空的浪漫对抗平淡的生活。

60分钟前
  • 德小科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