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

剧情片瑞典1966

主演:埃迪·阿克斯贝里,古德龙·布罗斯特,乌拉·阿克塞尔松

导演:扬·特洛尔

播放地址

 剧照

浮生 剧照 NO.1浮生 剧照 NO.2浮生 剧照 NO.3浮生 剧照 NO.4浮生 剧照 NO.5浮生 剧照 NO.6浮生 剧照 NO.13浮生 剧照 NO.14浮生 剧照 NO.15浮生 剧照 NO.16浮生 剧照 NO.17浮生 剧照 NO.18浮生 剧照 NO.19浮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44

详细剧情

《你生活在这里》描写20世纪初一个十几岁的孤儿流浪在瑞典北方的经历,他干了一种又一种活儿,一路上遇到一些奇妙美好的人物。

 长篇影评

 1 ) 孤独星球

此刻我正坐在北京的某所大学的寝室里,看完这部电影,然后分享了一张剧照在淫淫网上,并且饱受口腔溃疡的折磨。

可我不知道,也许某个病房里,某人正在脑中回放一生的剪影,和这个灯火明灭的世界做最后的道别。

每天早上我背着书包去教室,上完课后准点归来,打开浏览器,观察这个世界的点滴变化。每天一边吃食堂的饭菜,一边吐槽学校食堂的不靠谱。

可我不会理解,也许几万公里以外数以千万计的非洲儿童正饱尝饥饿和疾病之苦。那些关于贫困、疾病、痛苦的报道,对我来说不过网页上的一张黑白照片,或者某篇文章里的一个伤亡数字。

尽管这个世界上有一万个比口腔溃疡更重要的事情,但我不会因此而走上街头、不会试图改变,甚至不会和任何人聊起。

就好像片中握着兰博基尼钥匙的大叔不会在意,它这辆车的轮子可以让多人少家庭有一个遮风避雨的住所;能让多少孩子去上学。

恩,我煽情了。理智的说,我也不会在地铁上给一个乞讨的人超过5块钱,虽然那只是一场音乐会门票的二十分之一,但却能让他吃一顿饱饭。

所谓普通人,大体就是每天囚禁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追求自己的小清新和小生活。所谓孤独就是,除了真爱,我们永远关心自己胜过他人。

也许百年以后,我们为之纠结的痛苦的郁闷的欢乐的那些事情,都变成了一句简短的墓志铭。每个人的终点都只有一个,但是这并不妨碍在这个过程中争斗、战争、诋毁、谩骂……

据说宇航员在宇宙常常会感慨这个星球的美丽,蓝色透亮的孤独星球,唯有你生生不息地上演着生老病死的故事。别的地方,或者烈焰火海,或者冷寂黑暗。

《刺猬的优雅》里有句话说:“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那一刻你在干什么,而她那时候只是刚准备好去爱。”

我们都会死的,那么去爱吧,爱每一个日出,爱那个给你擦鞋的小朋友,爱她或者他,喜欢什么就买吧。人生只有一次,Now or never。







 2 ) 生而为人是一种运气

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想不到有什么信念坚强到能够支撑起浮生漫长,觉得老去是某一个瞬间发生的事情,像旷野中被一道闪电击中,而那时的闪电,无非就是某一段求而不得的恋情。后来才明白,除了爱,世界还有一千种颜色,哪怕是最简单的喜怒哀乐,唯有真切的体会才能知其真味,一切试图超越时间规律的成长都是虚有其表。儿时听闻多次的道理和故事,待到真正经历的时刻,依旧会衍生出无限的思绪。缓慢的苦痛磨砺人的灵魂,快乐正因短暂难得才显得珍贵,经历了这些,才会明白时间的缓慢或迅疾,都有它的良苦用心。人类,一个生在食物链最顶端的复杂种群,从500万年前南方古猿直立行走开始,就在经历着膨胀堕落毁灭重生的轮回,而人类的文明,也在审视我们生存的空间到自我的审视的转变中,渐渐走上了进步的道路。 两大奥斯卡金像级导演联合YouTube,携手全球网民(显然没有中国),在2010年7月24日这一天,以人类的“怕”和“爱”为主题,集体创作了近4500小时的影片,经过剪辑,于是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部《Life in a Day》。 以往,看电影,是为了看他人的生活,可是这一次,我们看到的,不再仅仅是某个人的故事,而是作为整个人类的一生。2010.7.24,随机选择的一天,整个世界,从年轻到衰老从生到死。也就是说,我们将很难单纯的做一个置身事外的观众,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幸或不幸,都是屏幕里这些人类中的一份子。 2010.7.24,是我生日的后一天,那天,我大概在皱着眉头努力解决前一天剩下来的生日蛋糕吧,之后和往常一样读书码字看个电影然后睡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这样平凡的一天。然而,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没有任何的一天会是平凡的一天,每一天,甚至是每一分钟,都有出生和死亡,每一天都有可能是生日或忌日。《浮生一日》想要表达的,就是这样的主题。 观影期间哭了很多次,大多时候仅仅是一个镜头,一句话,就足够引起共鸣,在这些快速闪过的面孔上,我们比以往任何一次更加容易看到自己的模样,在谈到爱,谈到怕,无论肤色或是生活环境,我们迸发出的都是相同的喜悦和恐惧。爱很模糊,爱自己,爱女人,爱一辆兰博基尼或是一种早已失传的生僻语言,爱一只安心窝在你臂弯里的猫咪,还有那个深爱着一个姑娘却连着被拒绝两次的宅男,这看上去很反励志不是么,但你必须要接受,一切都带来负面的能量,包括爱。 What do you fear? 一个尖锐的问题,很多人,他们终其一生都没有勇气直视自己的勇气,所以当看到镜头下的人们坚定的说出自己的恐惧时,是很感动的。害怕长大的女孩,害怕失去爱人的男生,害怕再次被卷入战争的老人,害怕被丈夫抛弃的家庭主妇,害怕猫害怕狗害怕孤独,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害怕上帝并不存在的姑娘,她说:“我信仰他,可万一他不是真的呢?那样我们只能躺在泥土里,永远死去?”看起来,人的怕总要比爱来的更具体实在一些,遗憾的是,在这个世界里,你爱的人和物,总有一天会离你而去,而你所害怕的东西,总有一天会来临。 其实大多数的时间,我们是没办法感受到这个地球上有64亿人正和我们分享着相同的情绪和感受的,《浮生一日》带给我的,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来自人类的集体认同感,感到自己并不孤独,感到这道路上并不是独自一人,即使不同的种族、肤色、信仰,都无法改变我们面对爱微笑面对恐惧流泪这一种本能的反应。 作为一个纪录片,《浮生一日》其实是柔和的,它看似通过上帝视角解构了生命,但每一个视角中的上帝,却又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类美好和无害的一面,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更多的,却是战争、杀戮、歧视、疾病和死亡,所以,导演特意选择了一个由游行引发的踩踏事件放在影片的最后,人类的盲目狂热,是引起一切灾难的元凶。 太宰治临终前留下遗言:“生而为人,抱歉。”而我却觉得,生而为人是一种运气,因为人可以选择,即使是在极小的限度下,还是能够决定自己的生活,选择积极或消极,抗拒或是顺从。影片里那个妻子得了癌症的丈夫说:“一开始,我害怕你的癌症,后来你得了。之后,我害怕你复发,可你又复发了。现在,你正在康复,而我再也无所畏惧。”是这样的,人无法战胜恐惧,却能同它和解,而人生,正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如果你有鼓起勇气走到尽头,那时,你也能毫不心虚的说,你从此再也无所畏惧。

 3 ) 关于Empathy,关于Citizen Journalism


  Life in a day/我有一个梦想
  
  我必须承认,一直到真正准备看这部片子之前,我都是没有阅读剧情简介的。
  
  几天前,我妈看到我更新了想看这部片子的状态以后,给我发了一条信息,大意是说:她仔细看了看这部片子的介绍,专门查了一下2010年7月 24日我发给她的短信,然后告诉我,那是我抵达南非的第三天。她说那一天,我见到了南非AIESEC NMMU的负责人Varonique,我告诉她,自己很欣赏Varo极度淡定地对待麦当劳里骚扰我们的流浪汉的样子。显然,字里行间,我对这个所谓艾滋病 流行率全世界第一的陌生国度,又紧张又兴奋。看到我妈的这条信息,我的大脑一激灵,立刻就想起那天发生的一切,好像那些记忆已经存储成了大脑中一段又一段 视频,因为这一条提醒的短信,而鲜活了过来。啊,原来那一天,对我来说是不寻常的一个日子。
  
  好,现在用五分钟来回想一下。2010年7月24日,你在干什么?
  你记得吗?
  
  在你冥想的时候,在我剧透和发表感想之前,我先摘录一下来自豆瓣的相关影片介绍:
  “两位奥斯卡金像级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和凯文·麦克唐纳(Kevin Macdonald)-联同全球最大影片分享网站YouTube破天荒合作,并得全球网民掌镜,在2010年7月24日,以「爱」和「恐惧」为题,集体创 作了愈80,000段,共4,500小时的影片。”
  
  作为一个混迹于新闻界的新闻民工,这段影片介绍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终于成功地渗透到了电影界。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你我共同参与的纪录片——演员可能是你,你,还有你。这本是一个概念简单,成本低 廉的尝试:只要你有任何拍摄工具,不管它是一部有摄像头的手机、简单的数码相机,还是高级的单反;不管你拍的是什么,只要它记录了你那一天部分的生活;你 就可以提交这段视频。最终,经过这些大导演们辛苦的剪辑,成为电影的一部分。
  
  电影,作为一种一向昂贵的艺术表达方式,打着“高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口号,终于在网络发达、视频分享成为潮流的今天,走向了“全民参与” (participatory)、回归生活的路线。我觉得这是社交网络时代进入高潮期之后,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为什么呢?有人会说,分享不是已经成为 一种平常的景象了吗?我们中的很多人不是都能有机会去旅行,去见识与自己的小世界所不同的人事物了吗?为什么我还要花掉人生中的一个半小时,去看这样一部 缺少专业性、脚本质量参差不齐的电影?
  
  很遗憾,首先,旅行不是从一个地方平移到另一个地方,从而显示你“开拓了眼界”和“增长了见识”。你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吗?你有没有不知不觉地 妖魔化他们?没有夸张,但是你只要随便做一下中国社交网络的调查,就能看到无数次“外国人如何如何”且没有给出任何原因的言论;当然,我也听到过美国人歧 视第三世界国家的饮食习惯;我还听到过北大男生拿同性恋开玩笑,好像他们是完全不同的生物……
  
  你总觉得,“他们”和“我们”是不一样的。那种轻而易举就能拥有的优越感,可能是来自不同的文化,来自不同的阶级,来自不同的现代化程度,来 自不同的语言。Life in a day这部电影可圈可点的地方,对我来说,不光是因为你可以看到平常轻易看不到的异国风情、人情事物,更主要的是,你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的公民们,他们 的差异与相似之处。比如,虽然大多数的中国人是无宗教信仰的公民(atheists),但是我看到阿富汗苦苦挣扎、没有水电的难民爸爸说:我相信上帝创造了我们,不是为了不管我们的(I believe God didn’t create us to abandon us)时候,还是忍不住动容; 你可以看到游历了190多个国家,在路上九年多的韩国人,一边说各个地区苍蝇大小不同,一边说到他想看到两个韩国统一的梦想;身在一个婚姻观向来保守的文明里,你可以看到世界那一头的纽约同性恋少年,给自己的外婆打电话,告诉她自己的性取向的直播;作为一个健康人,你可以看到身患癌症的美国母亲,她的小儿子喜欢玩的游戏,居然和我们的童年记忆惊人地相似……
  
  所有的排外,排斥,歧视,沟通破裂,战争,大概一部分都是来源于这里:话还没有出口,你已经在拒绝去理解对方了。那一种情感上的漠视,用社会 学家Sam Richards的话来说, 就是因为我们很难做到“踏出自己的小世界而走到别人的小世界里去。(step outside of your little tiny world and step into the little tiny world of others)”
  

(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看他关于Empathy的TEDtalk视频:http://www.ted.com/talks/sam_richards_a_radical_experiment_in_empathy.html)

时隔一年,我多希望我也曾拍摄下自己在2010年7月26日那一天的生活片段。如果你记得那一天发生了什么,恭喜你;不记得的话,也没有关系。希望life in a day给你一些小小的启示。


PS:
  在国外,或者可以翻墙看youtube的同学可以直接去

      http://www.youtube.com/lifeinaday?feature=etp-gs-lif-00 观看该片。


以上

 4 ) 片刻永恒

192个国家的youtube网友,4500个小时的各种视频素材。
每个人的2010年7月24日。


黎明以前,有人酗酒彻夜未眠,有人起得早早,工作或者通灵。
还有更多人睡着。睡在华丽的房间里,睡在颠簸的小船上,睡在冷清的大街边,或者醒着做梦,或者梦着笑醒。

你会怎么醒来?
被闹钟吵到给它一拳,被家人连拉带哄的叫起,被爱人的目光温柔的唤醒,低低地说一声我爱你?
也许可能爱人已经不在,所以只能在无人打扫的房间里,给她的牌位安静地上一炷香;或者爱人病得很厉害,医生正在来复查的路上,你已经无所畏惧,因为你以前最怕的是,是她患的病是癌症,后来最怕的,是她的癌症在治疗后会复发,这两件事,都发生了,所以,你已经无所畏惧。

早晨,还意味着新的生命。这一天,世界上,有人摸着肚子想象孩子的模样,有人在妻子的产房里过于激动而晕倒,有人抱着新生的孩子又笑又哭。

这是一个周六。你要怎么过呢?
也许只是开着帅气的兰博基尼出去兜个风,也许是去和许久不见的父亲吃顿快餐把自己的学位照递给他看到他引以为傲的笑容听他絮絮叨叨的啰嗦;
也许和朋友设计一个求婚的场景,然后看着她接过戒子边哭边笑的搂住你;也许是跟妈妈商量,到底要怎么去跟一个暗恋很久的人表白;
有人结婚结得喧嚣有人结得低调,有人紧张非常地打电话,终于决定跟自己重要的奶奶出柜,奶奶的声音全然听不到,但是我们都知道,老人给了他最重要的安慰和鼓励,最后他说“……我也爱你,奶奶,真的爱你……奶奶,他们现在都叫我们gay,你不用用homosexual这样的词啦……是的,这不是一种病……”
有人庆祝银婚,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再次许下誓言,最后说的是“Yes, we do”;有人跟丈夫长期两地分居,为了聊一次skype都特地梳妆打扮,然后在关掉视频之后,低低哭泣。
这一天,仍然有很多人死去,天灾,人祸,都有人不能幸免。

最后一个女孩子,在一片雷雨中,在自己的车里,说了这样一段话:
2010年7月24日,现在已经快到午夜了,我快没时间录了。我工作了一整天……对,我知道,今天是星期六。
最糟的是……我一整天都在期待能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很棒的事,值得纪念的事,然后把它拍到视频里,告诉世界,即使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生些有意思的事。
可事实是,这样的事不是每天都有。对我来说,今天,今天一天都没发生什么。
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我在这里,我不想放弃生活。我不会坐在这里告诉你,我是个了不起的人,因为我觉得我不是……根本就不是。我就是个很普通的女孩,过着普通的生活,没什么有趣的事,也不是什么都知道。但是我想要做个了不起的人。
今天,尽管今天其实没发生什么大事,今晚,我还是觉得好像什么大事发生了。


这片子是昨晚看的,害得我不知道用了多少的纸巾,哭得七荤八素。
没有惊涛骇浪,没有动魄惊心,只有最真实的,生活。

活着本身,就是对天赐的生命,最好的珍惜和祝福。

 5 ) Mamihlapinatapai

一个小片段。

女孩儿说她最喜欢一个词是“Mamihlapinatapai”,来自南美一种叫Yaghan的已失传语言。

表达的是两个人同时都希望开始一件事情,但没有人愿意打破僵局的那一瞬间的感觉。

她说,“Could be like two people at a party wanting to apporach each other and neither quite brave enough to make the first move.”

让我想起Frances Ha里的那一段独白:

"It's that thing when you're with somebody, and you love them and you know it, and they love you and you know it, but it's a party, and both of you are talking to other people, and you are laughing and shinning, and you look across the room and catch each other's eyes, but not because you're possessive or it's precisely sexual, but because that is the person in your life. It is sad and funny, but only because this life will end, and it's the secret world that exists there, in public, unnoticed, that no one else knows about. It's like the another dimension that exists around us that no one have the ability to perceive. That's what I want out of a relationship."

 6 ) 就连你的呼吸,都被记录了下来

回家前去家乐福采购了,回家塞进冰箱,这些天来都在工作,连同今天上午的长居,也是在连轴转,真的很想有休息的欲望。我一边吃饭一边看完了《浮生一天》这部由全世界各地的网友通过自己的摄影机记录下来2010年7月24日这平凡的一天的影像,通过youtube上传,让Scott两兄弟收集起来,剪辑成了这么一部视野宽广,意义深厚的电影。且不说因为youtube在国内被block而导致没有我们的画面,仅仅是看着这些内容各异、拍摄方式各异的画面,你就知道——生活才是最好的导演,生活的亲历者才是最好的演员,生活本身是最好的置景和美术。然而仅靠Scott两兄弟,无论他们如何经验丰富,经费丰富,也无法穷极自己的能力去撑起“世界”“生命”这样庞大的主题。然后他们通过网络,通过人们与生俱来并因为英特网2.0时代而激增的表达欲,收集到了这样保罗万象的素材,把他们的聪明才智集中在剪辑和整合之上。

最后这个在暴雨中躲在自己的小车子里的女生对着摄影机自拍说,她一直想要在这一天里面拍摄一些特别的东西,但是因为打工了整整一天,根本没有办法拍摄。她很急切地希望这一天由特别的事情发生,自己是个特别的人,不想要自己每一天都这么平凡过着,不想自己的一生就这么静静过去。她说着说着就哽咽起来。然后她说,尽管,今天没有一件值得提起的事情发生,但是,她觉得,这个晚上,似乎有所不同。

大概是因为Scott兄弟发起的这个活动,选择了7月24日这一天,这个不是任何官方节庆的平凡的周六,让大家用摄影机记录自己的生活,让这个女孩感觉到了有所不同。的确,想象一些这一天,你的一举一动,一字一句,都被记录下来,就连你的呼吸,都被记录了下来,有声音,有画面,只要是麦克风和镜头所及,都被记录了下来,那么这一天,就和你目前在世上存在的过去每一天,都不一样。

大概我的日记也是如此。

 7 ) 《浮生一日》(Life In A Day)影评:我不想过没有存在感的生活

  《浮生一日》(Life In A Day)影评:我不想过没有存在感的生活
  
   By 灿若流樱(2014.2.24)

  “2014年7月24日,现在快接近午夜了,我快没有时间做这个了。今天星期六,我上了一整天的班,我知道这很疯狂。可悲哀的是我一天都期待着能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一些美好的事,一些值得感激的事,自己可以参与其中,向世人展示普通的一天,即使一个普通的人也会有不平凡的事情发生。但真相是好事不常有。至于我(泫然欲泣),今天一整天都没有发生什么值得一提的事(忍了忍眼泪)。我想让人们知道我在这,我不想过没有存在感的生活。我不是坐在这儿告诉你们我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因为我没觉得自己多好,一点儿也没有。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过着普通的生活,不是那种值得深入沟通的人,但我想成为那种人。而今天,尽管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但今晚我感觉到自己仿佛已经经历了一次涅槃。”
                                                        ——一个普通女孩的自白

看到上面那句话,会不会有种触动内心的感觉?
那现在的你再回答三个问题吧!
Question1:What’s in your pocket?(你的口袋或手袋里有什么?)
Question2:What do you love (the most)?(你最爱什么?)
Question3:What do you fear?(你害怕什么?)

   以上这段自白和三个问题来自一部名叫《浮生一日》(Life In A Day)的电影,影片的由来是导演发起一项活动:让全世界的人们用影响记录下他们的生活并回答3个简单的问题,他们共收到来自192个国家长计4500小时的录像,所有的录像都拍摄于同一天——2010年7月24日,然后剪辑成了这部长达95分钟纪录片形式的电影。电影的镜头有些很诡异,有些很奇幻,有些如自然风光片一样震撼,总之实在是太赞太美了。

    知道这部纪录片形式的电影是通过一个微信公共号,每天关注发现看到好多人都完成了作业:看这部纪录片并写下自己的感受。一天又一天过去了,看到大家陆陆续续教作业,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和紧迫感,我觉得自己也很有必要抓紧时间完成这份作业。其实,对于本身患有严重拖延症的我而言,说它是一个作业,仅仅是一个借口。真实的想法是看电影对我来说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有时候反而是一种享受。作为芸芸众生中相当普通的一员,在2010年7月24日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一天,地球上其他的人们都在干些什么?对此我是抱有极大的好奇心的。

  从拥有我人生中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开始,我陆陆续续地也看过不少电影,随着看的影片多了,我欣赏电影level和taste也慢慢提高了(纯属自恋,不服勿喷),有时候因为好奇而看一部电影,或是仅仅因为一个人而看某一部电影,如果好看算是圆梦和赚到了,如果电影很糟糕,会有一种时间被浪费的感觉,会忍不住发出感慨:世界上好看的影片那么多,有限珍贵的时间为什么偏偏浪费在这样的次品上。(看吧,我对别人的作品的要求总是这么高,而对自己总是一再纵容。)
  
  而《浮生一日》之于我,就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我想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可能还会看上一到两遍。只是不知道是因为电脑配置还是迅雷播放器的问题,播放时总会出现声音和画面不同步的恼人问题,这让我相当沮丧。我忍不住回想了2010年7月24日这一天,我在地球上哪个角落?干些什么? The sad part is 我是真的一丁点儿印象都没有了,只是凭理性判断因为是暑假可能在家中或是在学习准备考研,上政治课,但具体的细节再也无法想起。可能当时你以为特别难忘的一天,特备的moment,日后回想起来却早已印象全无。人啊,都是一个脑容量有限,健忘的生物。
  
  而贯彻全篇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你口袋或是手袋里有什么?你最爱什么?你恐惧什么?
  
  影片拍摄了新生命的诞生,包括婴儿的出生、小鸡的破壳,长颈鹿的出生;处在青春期的少年戴着耳机坐在户外的长椅上喝啤酒;无所事事的少年学狼嚎叫;清晨醒来的情侣互相表达爱意“I love you!”;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routine要做:醒来,翻滚,伸懒腰,起床气,下床找拖鞋,洗脸,刷牙;日本小男孩泰成在爸爸的呼唤声中起床上厕所,给死去的妈妈上香、敲钟、问好;女同性恋替对方刷牙;15岁少年人生中第一次剃须,因为不习惯,刮破了脸出血(这个对于男生来说是不是确实是值得记录的时刻?);头顶大筐的越南仆人进行庆典仪式敬神毗湿奴;刚刚做了心脏病大手术的老爷爷向那些照顾自己的护工和医生表达深深的谢意,“No job is too big or too small.(工作不分贵贱。) ”等自己康复了一定要好好享受生活,做一些勇敢且疯狂的事情。
  
还有生命在妈妈肚子里跳动的声音(两个小宝宝头对头趴在妈妈肚皮上听婴儿跳动的样子实在是太有爱了。);开着兰博基尼豪车的中年男人相当自豪地说自己口袋里有一串钥匙,钥匙上有一个很可爱的logo;还有随身携带手枪、注射器等危险品的crazy people,那个黑人男孩说不管你相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crazy people随身带着一些crazy things,还当真被他说中了;还有处在社会最底层带着14个孩子不能外出打工的男人,他的妻子去世(我怀疑是生孩子难产死的),大儿子20岁是个智障,即使这样,他说我还活着,我始终上帝不会遗忘他们的,对上帝仍然充满了虔诚的信仰。患了癌症而又复发的妈妈和难以理解闹脾气的小男孩鲍比,以及坚强勇敢的爸爸的一天,爸爸对闹脾气的儿子说:“我们这是一个欢乐的家庭录像。”妻子对丈夫说:“我最爱的的是you two silly boys”,丈夫说:“以前我怕你得癌症,你真的得了,后来我怕你癌症复发,你真的复发了;现在我什么也不怕了,只希望你活着。”他拍下了妻子因为化疗全身插管后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后背。全家人健康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热带雨林里,用巨大的树叶搭一个避雨的房子的一家人,对于他们而言,哧溜哧溜地爬上树的顶端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远赴迪拜打工13年把赚来的钱寄回家的园丁,看到他一个人吃饭的落寞身影,鼻子发酸;打算向心爱的女生表白,遂打电话向妈妈求问,但遭到拒绝的青年;男友向自己求婚的big surprise让女生激动地吻自己的男友,并向镜头展示自己shining的钻戒;在摩西文化中,妻子每天向丈夫下跪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女人深以为然;丈夫觉得女人就应该尊重自己,因为这是他们的文化(如果对比这个,我觉得我们现在男女相对平等的state实在是太幸福了,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忙着照顾两个小婴儿的妈妈和总是拿着DV拍摄超喜欢惠特曼诗歌的丈夫,他拍下了惠特曼的诗歌集《Songs of mystery》,说自己的宝贝以后如果学习惠特曼自己会超幸福的;戴上头盔爬人梯罗汉的勇敢小萝莉(这个法国小女孩实在是美翻了,怪不得我还是想要一个女儿,女孩实在是太美好。);和爸爸一起体验冲浪感受到刺激被吓哭的小男孩(外国的小孩拥有一个喜欢极限运动的爸爸不知道是不幸还是不幸呢,害怕极限运动的我真的不理解啊!);分居两地只能通过视频聊天约会的青年夫妻,妻子为每一次视频约会认真梳洗、打扮,但他们只能通过简短地通话倾诉衷肠,看着依依不舍摆手道别的女孩和结束后她留下难过的泪水真的有些心痛(异地恋、异国恋、异星球恋都伤不起!);在一次“Love Parade”中人们陷入了狂欢之中,有至少18个人被挤压致死,但其他人都没有意识到悲剧的发生。
   在外面漂泊18年骑自行车周游世界的朝鲜人奥宽润,迄今为止已经去过190个国家,被车撞过6次,做过5次手术,在餐馆的菜中见到苍蝇早已见怪不怪了,还很有心情地比较各国苍蝇的大小。他说:每次剪头发都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理完发,他又要开始崭新的旅程了。他让我想到了去年看的一本书《不去会死》的作者,一个周游世界的日本人。不管怎样,羡慕也好,不解也罢,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尊重别人所作出的选择。他说临死前这么多年在地球上不同角落见过的人的面孔应该会浮现在我的眼前吧。他应该是对大千世界充满无限好奇和憧憬的人吧,他来到世界的使命不是让南朝鲜和北朝鲜统一,而是就是看看自己所在的世界。我时常恐慌觉得别人的生活无比精彩,而自己的人生乏善可陈。(这应该是很多有着蠢蠢欲动的心的人的共同想法吧!)这几天我想了很多,其实人的精力、时间、和生命都是有限的,最多做两到3件自己觉得了不起的事就够了,所以不要只看到被屏蔽的世界,那只是冰山一角,重要的是自己有一颗平和而又强大的心。

  在回答“你爱什么”“你恐惧什么?”这个问题时,很多人给出了很温暖很人性化的答案,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登山者(他有一种尼古拉斯凯奇的感觉)说“我害怕失去这片美丽的土地(I’m afraid of losing this place.)”;一个泡在游泳池游泳的小女孩说“我害怕长大(I fear growing up. )”,一个少女说:“我害怕强盗、强奸犯。”;一个中年女人回答:“我害怕孤独,我害怕我爱的人离开我,如果有一天他们都不在了,我不知道自己还撑不撑得下去,因为我害怕也不愿意connect people.”是啊,每个人都应该是害怕孤独的吧,但是不愿意和人建立联系的人却越来越多了。一个中年男人说:“我害怕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死在家中,过了一个星期才被发现。”
  
  漫天的孔明灯,又载着人们怎样的秘密心事和默默期许?

  四处散落的璀璨烟火,在它那短短的一生极尽美丽着,留下炫目的光芒。

   影片的最后,这一天还剩下4分钟时开始录像的小女孩说:“2014年7月24日,现在快接近午夜了,我快没有时间做这个了。今天星期六,我上了一天的班,我知道这很疯狂。可悲哀的是我一天都在期待着能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比如一些美好的事,一些值得感激的事,自己可以参与其中,向世人展示在这普通的一天,一个普通的人也会有不平凡的事情发生。但真相是好事不常有。至于我,今天一整天都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我想让人们知道我在这,我不想过没有存在感的生活。我不是坐在这儿告诉你们我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因为我没觉得自己多好,一点儿也没有,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过着普通的生活,不是那种值得深入沟通的人,但我想成为那种人。而今天尽管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但今晚我感觉到自己仿佛已经经历了一次涅槃。”

  我相信导演剪辑时把这个放在最后是别有用意的。在平凡的每一天,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出生,有人死去;有人表白成功,有人失恋;有人求婚成功,有人夫妻分居两地;有人迎接新生命的诞生,有人为怀不上而苦恼着;有人开着兰博基尼享受着生活,有人去在为生活苦苦挣扎着;有人只是单纯的夫妻度假,而有人却见暌违三年未见的爸爸;生活是多样的,有精彩感动的瞬间,有在喷泉中光着脚丫奔跑的惬意,有情侣亲吻的深情,也有疾病不请自来的痛苦,但更多的是没有任何值得一提事情发生的平凡一天,我想对片尾的小女孩说:亲爱的,不哭,也不要害怕自己没有存在感地活着,对于所有看到这部影片的人来说,你是最特别的存在。”(4118字)
  

 8 ) 原来,时间很快,快到一生只够好好爱一个人。

其实我喝不出来咖啡的好坏,它们不过是苦,非常苦,甜,有点甜而己。

有那么一段日子,我的早晨是从下午两点开始。大约是工作的第四年,失恋后的第二年,没日没夜的写着一段自己努力试图忘记的日子,喝着劣质的速溶咖啡,每天六杯。一天几千字,一部电影,然后就习惯了疼痛,算是给自己安慰。不是买咖啡面包就不会出门,在有夕阳的傍晚打开窗透透气。

总之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一段一时。过得像吸血鬼一样。但却因为跟别人不一样而自鸣得意。我享受在大多数人都辛勤工作开始忙碌一天的时候安静的睡觉。这样日子久了也会腻,而且这样的日子被定义成颓废。总是自己很累才能睡觉,甚至失眠开始光顾我。尝试了达芬奇式时间法。有效,但心脏好像跳得不那么规律。


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梦想鼓舞我,真害怕它有实现那一天,或许我会很失望,或是很失落。

后来时间把我带到了别处,依然离梦想尚远。

此刻如果出门,我的包里装着手机,钥匙,钱,咖啡,记事本,水写笔,一只打火机。
如果走在街上突然有一个人跳出来问我,你爱什么?我会行色匆匆告诉他“对不起,我赶时间。”
如果一个朋友坐在我对面,问我你害怕什么?我会装做很轻松的回答“陌生”,然后看向别处。
我拒绝融化,但全球正在变暖。我渴望2012,但末日终究是个传说。我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力气改变身边能带给我伤害的人或事,甚至没有勇气改变自己。

浮生一日,你将如何度过。


你会在睁开眼睛的时候对你爱的人说一句I LOVE U吗?
你会关掉电视电脑手机为爱的人做一餐饭吗?
你会戴着婚戒逛超市吗?
你会看到动物感受亲切,放生吗?
你会在不会病的情况下心怀感恩努力奔跑吗?
你会一个人出现在加德满都街头吗?

如果我走得太快,我会停下来等等灵魂。
如果没有爱情,我会继续活,但没办法快乐。
我微乎其微,但却有选择的力量。

没有人不孤独。


 短评

"我最怕你得癌症,但你得了,然后治疗后我又怕你复发,结果又复发了,所以,我现在没有什么怕的了。"

5分钟前
  • 张维托
  • 推荐

如果有神的话,他每天看到的人生景象就如这电影一样吧。像这种片子,创意出来就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筛选和整合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我们如此相同、我们如此不同。生老病死、恐惧与爱,一天之内的种种,神奇的世界。当然,中国不属于世界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观影盘点期,看过补脚印

11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很喜欢那个擦鞋的小男孩,抱着那个one laptop per child的laptop说自己对wikipedia的热爱

12分钟前
  • stefanieguo
  • 力荐

一天又晃过了,期待发生点什么,但就像大多数日子一样,什么都没发生

13分钟前
  • fr2p
  • 力荐

http://video.sina.com.cn/v/b/59863368-1093625892.html

17分钟前
  • Fan要坚强
  • 还行

我彻底被最後那段片段的女孩感動了

18分钟前
  • 陳小明
  • 力荐

知道哪些镜头会被奥斯卡金像级大导演选上吗?真实的,细微的,平民化的,最好有点突出,比如环游世界了,跳伞啥滴··· ··· 影像中的生活,就是你我。

21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纪录片,挺平凡的,但这就是人生,不是吗?

25分钟前
  • 炫3D
  • 还行

众生浮世绘,平常一日;一沙一世界,一日一生。我以百分之百的诚意,推荐这部电影,它其实不是电影,它就是生活本身。最真实的感动,永远来自于最平凡的生活。这是上帝的杰作,远胜于人造的故事。

26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真难看。这都算电影的话,新闻联播就是五星电视剧了。

27分钟前
  • celestebook
  • 较差

还是那句话,最深的感动总是来自最平凡的生活,哪怕只是短短几秒的镜头,或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中间哭了好几次。看完最大的想法就是一定要环游世界!东村这家电影院真不错,还有student tuesday,另外怎么最近老领到海报\(≧▽≦)/

2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不平凡的,期待那些惊天动地的事情能够降临在某一天的自己身上,然而当这种期待越来越无力,越来越疲乏的时候,我开始渐渐意识到,我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角,那些平凡而又不出彩的日日夜夜,虽然没有预想的神奇和美妙,却足以点亮我的一生

31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当世界只剩下这床头灯,你那边是早晨已经出门。

34分钟前
  • 张天翼
  • 力荐

爱。死亡。新生。恐惧。幸福。失落。等待。贫穷。疾病。犯罪。狂欢。自然。生命。

38分钟前
  • jiyun
  • 力荐

最后小女孩讲得前半段是真话最后两句就伪了。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其实和你的生活没啥不同,最重要的是你平时根本就不想也不会关心别人的生活,这样的片子给大家提供了宣泄和博爱心泛滥的机会。就像爱的大游行一样,本来是讲爱的结果踩死人了。

42分钟前
  • 琧婯
  • 还行

人生苦短,你最怕什么?其实在一切发生之前,很多东西很可怕,但当一切发生了,一切也便如此了,别人能承受的、能经历的,你也可以。浮生一日,平淡无奇,死亡、暴力和眼泪抵挡不了爱的力量。一部美好的纪录片,兼具形式与叙事,温馨,大开眼界。★★★★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从前我害怕你会得癌症,后来你得了。我怕你会复发,后来你复发了。我想,我没有什么好怕的了。泪奔……

48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以「爱」与「恐惧」为主题,一个跨越五大洋七大洲全球参与的集体创作,当然,这类型的纪录片,往往是背后的意义大于本身。只可惜平台建于youtube,少了一个叫中国的神奇国度。1天,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一天的生活,一生的画卷,看尽生活百态,感受生老病死,尽管琐碎,但这就是生活。★★★★

49分钟前
  • Q。
  • 推荐

1,真心想吃素;2,再次证明中国存在于另一个神奇空间;3,过于无序的视频堆积拼贴;4,大开眼界;5,出柜的小给超级Cute...

53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