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已不再变老

记录片英国2018

主演:内详

导演:彼得·杰克逊

播放地址

 剧照

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2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3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4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5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6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3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4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5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6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7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8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19他们已不再变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6

详细剧情

《他们已不再变老》是由华纳兄弟影业出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导演彼得·杰克逊(《指环王》三部曲,《霍比特人》三部曲)执导的战争纪录片。电影聚焦于1914年—1918年一战士兵的日常生活。片中大部分史料均为首次公开,制作团队应用最顶尖修复、上色及3D 技术,将百年前影像进行全彩修复并重新加入声效,以英国老兵口述史为旁白还原一战士兵遭遇和感受,为观众呈现身临其境、极度真实的沉浸式战争体验。影片将于2019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一百零一周年纪念日)全国艺联专线上映。

 长篇影评

 1 ) They shall not grow old.

很震撼,以为会很无趣的其实很有趣,还是英国人特有的冷幽默~全方位介绍军队生活,从入伍到战争结束,展现真实的战争生活,太真实了,和电影里的英雄们干净帅气挺拔的样子完全不同。对比同期的决战中途岛真的是幻想出的样子… 他们入伍时候还是个孩子啊…哎…他们那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境遇。16-18岁,我还在学习谈恋爱玩游戏的年纪… 太苦了 一天都挺不下来… 那么无聊又无限训练又脏又只能服从的生活。他们说自己每个人只是一个巨型机器上的小齿轮,老兵们把这么苦难的生活现在可以轻松的开玩笑地讲述出来。 战地生活环境的艰难,让他们留下了满身病痛,超越了我能想象艰苦…不看真的想象不到。苦中作乐的样子让人动容,我总是会被这些影像感动,士兵笑起来露出一嘴黑色的蛀牙,每一个人都是… 而英国兵德国兵他们一起看球赛喝酒关系本来很好,而因为两国交战以后却要互相打仗射杀。后面的爆炸声炮声震得人心脏非常难受,不知道在现场的士兵怎么度过的… 满屏的尸体和残肢,对比的是他们昔日的笑脸,正在吃汉堡的我很想吐,在枪炮和尸体中生存 命悬一线。都是不到20岁的小伙子,却因为战争就要互相杀戮, 而大家都互相没有敌意恶意只是听从命令,德国俘虏还会帮着英国士兵抬担架。 我的心愿真的是世界和平,一个真善美的大世界。从今天开始我也要过节制的苦日子,不能一天只想着享受了… 创作团队真的很用心,彩色 3D 读唇语再配音 拟声,有这样的纪录片太好 太必要了,可能永远见不到战争的我们应该知道过去的战争都是多么struggle terrible, 原来我们想象的战争根本不是战争。我们国家应该拍不出这种感觉的片子… 在那样的环境里身体和精神都会崩溃,停战后大家没有欢呼只有身心麻木,所以才会有PTSD啊… 退伍军人什么都不能做受到的待遇很不好,他们不知道以后怎么办,也不再谈论战争。 看这样的电影会不停的流眼泪, Yes. They shall not grow old.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迷惑行为!

2019年11月11日,除了是光棍节、双十一狂欢节,还是一战结束101周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去看一部特殊的电影,挺好!

——《他们已不再变老》。

彼得·杰克逊执导的战争纪录片。

与以往战争纪录片不同的是,制作团队通过现代技术,将百年前的影像重新修复、上色,并且加入声效,然后再展现在观众面前。

电影里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比如,英国士兵和被俘虏的德国士兵谈笑风生。

有人说,战争就是普通人被政治家、野心家裹挟,不断丧命的一场巨大游戏。

不否认!

但并不是所有战争都能像一战这样,敌我双方上了战场是仇人,下了战场又亲如兄弟。

比如在越战中,北越的士兵和美国大兵能和平共处吗?

二战中,日本士兵能善待被俘的美国大兵吗?

归根到底,发生了那样的事,和这场战争的性质有很大关系!

既然这是战争纪录片,那就从纪录的角度聊聊一战,并且盘点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那些迷惑行为。

一战之迷惑行为:开始。

虽然历史课本里详细地讲述了一战正式爆发之前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

比如: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实事求是的说,只要有国家存在,矛盾就会有,一直到今天也一样。

但值得大动干戈、兵戎相见吗?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枪杀。

随后,欧洲几乎所有大国加入战争。

在这之前,没有人会预料到会有战争的发生。

电影《他们已不再变老》中就有这样的讲述,一战爆发的消息传来时,英德两国的战士还在踢球。

一场正常的大战来临前,应该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比如,日本侵华、德国扩张、美国参加越南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等等。

首先是舆论攻击,其次经济封锁,最后宣战。

这些应有的程序,一战只占了最后一项——直接宣战。

所以,你能想象,前一天,大家很有可能是在伦敦、巴黎、柏林相识的朋友;下一秒,就要在战场上厮杀了。

一句话总结,一战就是几个国家领袖之间的不和而引发的战争。

一战之迷惑行为:结束。

一战开始的迷惑,结束的也迷惑。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型战争都有转折点。

一战是个例外。

前脚美国参战,眼看同盟国要处于不利地位,但很快俄国发生革命,退出协约国。

双方在1918年时,依旧不相上下,还在僵持。

虽然同盟国许多国家先后投降,但都是些小喽啰,德国仍然有抗衡协约国的实力。

可就在这时,德国自己内部瓦解了,基尔水兵起义。

德国宣布投降时,本土并没有受到一点伤害,是在外国的土地上受降的。

这在古今战争中实属罕见。

一战之迷惑行为:伤亡人数。

一战是古今中外,士兵伤亡比例最大的战争。

二战的伤亡人数自然最多,这毋庸置疑。

因为其中平民伤亡很多,另外二战的波及面要比一战大得多。

但如果只是就战场上的伤亡来讲,一战多于二战。

索姆河战役,双方伤亡134万人。在一天的时间内,英军就阵亡6万士兵。

凡尔登绞肉机,死亡人数超过25万,50多万人受伤。

这种伤亡程度,真的是骇人听闻。

为什么一战会死那么多人呢?

这与一战发生的时代有关,刚好处在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之间。

在战术上,是传统骑兵步兵冲击的打法;可在技术上,大炮、坦克、毒气弹先后登场。

所以,可怜的士兵就成了为后来战争趟路的炮灰了!

一战之迷惑行为:一起过圣诞节。

“谈笑风生”算什么?

你能想象战争期间,德国人、法国人、苏格兰人在平安夜一起过圣诞节是什么情形吗?

去看看电影《圣诞快乐》就知道了!

但这不仅仅是电影的剧情,在一战期间,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这也证实了这次战争只是政治家的骚操作,而双方的百姓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一战之迷惑行为:战事推动缓慢。

一战开始时双方对峙线和最后结束时双方的对峙线,变化并不大。

就拿索姆河战役来讲。

双方打了一百多天,伤亡一百多万人,在战役末尾英军仅仅推进了7英里。

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欧洲列强都在科技上旗鼓相当,你有坦克,我也有坦克,你有毒气,我也有毒气。

这个时候,就是拼人力和意志力的时候了!

一战之迷惑行为:战后处理。

一战的战后处理可以说是一团糟。

法国为了复仇,恨不得将德国从地图上抹去,正是这种极端的做法,才给后来的二战埋下了伏笔。

德国水兵大概没想到战后协约国会那样对待他们,如果知道是那种结果,他们估计会打到只剩最后一颗子弹吧!

欧洲国家的战后处理大多是停战签约,胜利的一方对待失败的一方不会赶尽杀绝。

即使当年的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也没有将法国肢解,只是将拿破仑本人流放。

协约国对德国的处理,尤其是法国,实在令人不解。

《他们已不再变老》,对战争的反思自然是首位的。

好莱坞战争电影最基本的主题就是反战,但反战的程度与这场战争的正义性是有关系的。

反战最猛的是越战,因为那就是一场对别国的侵略战争;

其次是一战,谈不上正义与否,一场世界争霸战争;

最后是二战,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我在想,我们拍不出来有反战思想的电影,是否和这个也有关系呢?


相关链接:

个人观影十佳(二):战争篇!

 3 ) 无论是战争电影还是记录电影,都应该做到像本片一样零吸引力

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主义电影的发展以及一系列的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声的先锋派电影运动,这些“浪潮”对当代记录电影也造成了深远而具有颠覆性的影响。当代著名电影理论家琳达.威廉姆斯于1993年发表的《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记录电影》一文,对后现代记录电影做出了深刻且具有启发性的系统阐释。

在电影出现的早期,理论家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去论证电影作为艺术具有强大的创造潜力,而非仅仅还原物质现实的戏法工具,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和理论的完善,事实证明电影非但属于主观意识的产物,创作者可以依据自己的表达诉求选择材料、选取角度、设计空间,还可以通过策略性的并置组接使影像产生令人信服的叙事以达到一定的意识形态目的(包括记录电影)。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相信:并不存在所谓的“真实电影”。到了后现代,对于影像的信任危机进一步加强,影像可以经过技术的拼贴、断章取义的截取放大、文字语言的引导重构改变其原有的含义,从而扭曲了真实,记录电影的存在价值和话语机制则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困境。

琳达.威廉姆斯引入了“新记录电影”的概念并且详细分析了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指出了后现代主义影片正通过放弃对表面真实的追求,通过带有戏谑意味的虚构和历史的残迹,重新发现或构筑出相对的却能够强有力地发挥作用的真实。

《他们已不再变老》显然是可以划入后现代主义记录电影范畴的,彼得.杰克逊无意向人们展示原有素材的历史真实感,他使用了影像修复技术、上色技术、3D技术将一百年前的影像转化为当今观众更惯于接受的格式,在以主观的拼贴组合,使影像和多为一战老兵的旁白叙述形成同步,影像和声音共同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线性时间逻辑。这种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带来的真实感和体验感是难以从断裂零散的史料中获得的。

彼得.杰克逊对历史影像的使用方式,令影片爆发出和展露出了比剧情电影还要强烈的叙述效力和虚构痕迹(蒙太奇手法、漫画插入、镜头移动的强调)。影像从开始时的黑白在士兵进入战场后过渡为彩色,战争结束后又还原为黑白,表现一种“逝去”,拉动着观众从历史的视角进入现实的视角,或者说一种在场,在从体验退回到历史视角。在信息爆炸、影像极度泛滥的年代,人们的视觉对各类震悚的历史影像早就习以为常,感知早已渐渐麻木,“真实”也就失去其原本所承载的警示价值,“记忆”也不再能称其为记忆。唤起感知、唤起记忆的唯一方式就是通感和共情,重现在场到不在场的过程。威廉姆斯在文章中重点论述的《浩劫》也正是采取了类似的手段,重新介入破碎的历史、用记忆唤起的零星碎片,过去和现在形成互文本结构,使过去的罪行在当下重现。

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任何当事人、调查者或者除影像资料以外其它形式的素材,而这些影像的内容,仅仅是依据口述的内容而刻意选择的,并不一定是叙述者亲身经历的场景,但两种媒介所指的吻合以及时间推进的连续性很好地掩盖了这一点,我们不知道那些老兵叫什么,他们现在的样子,甚至到影片结束也无法分辨清楚他们各自的声音,这恰恰形成了一种个人叙事,多个叙述者实际上聚合成了一个人完整经历,而一个人又浓缩了一战中一百万年轻生命的共同命运,以此消解了宏大历史叙事的虚无和符号化。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解释某段历史的过程中,往往会站在更为宏观的历史角度,为其赋予非同一般的概括性表达和总体性意义(通过教育、文化、传播媒介等途径),以契合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这其间未必会有扭曲篡改的成分,事件轴的起点和重点乃至中间的重要节点都是符合事实的,但点与点之间的连续性是被回避忽视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树立典型人物和浪漫化渲染转折性事件,完成全景式的官方历史修订,无数个体在洪流中的湮灭被默认成了理所当然。

在这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下,我们可以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结果、格局变化、重要战役以及协约国胜利对世界新秩序的重建的影响。但这种不连续的叙事让我们忽视了士兵如何被征召、战争个体在战壕中的生存状态,他们如何饮食、如何排泄,他们等待炮弹落下时的心理折磨、面对战友肢体碎裂时的巨大恐惧,以及,如同噩梦一般的战争结束后,个体在正常社会中的边缘化,坠入另外一个更为持久永恒的噩梦。这些同样是历史的一部分的片段,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被细致地还原了。它们的真实性并不值得被怀疑,因为这些细节一定是真实的,只不过始终没有被人注意,战争过后的他们忍受着麻木和创伤,而一百年后的我们却能够称赞并庆幸着胜利。影片并不致力于论证真实,而着力于唤起人们对真实的正确认识和感知,就像《浩劫》完全抛却既有的证据和史实在现实中再造真实,重新刻写原文已被磨灭的石碑。

纵观整个电影史,从来不乏战争片,大多数都以炮制宏大激烈的战争场面满足大众娱乐需求为诉求,或通过考究细致的战争元素对位让军迷们过把瘾,亦或是用戏剧共情手段唤起人们自我沉浸式的虚假人文关怀。但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如何被运作的,能对社会、对个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好像已经越来越暗淡,剩下的只有历史符号构成的伟大篇章,那些一战中的年轻生命、犹太屠杀中的人类同胞,好像只属于过去。影片结尾旁白说到:别人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我们。但所幸有这样的作品,能为我们提供理解的方式,帮助我们尽最大可能地去理解。

 4 ) 鼠疫的寓言(简评)

颛桥万达9号厅(上映3D版),8.1~8.2分 “鼠疫是怎么一回事呢?也不过就是生活罢了”——加缪 1,开篇画面由小到大,和结束图像由大变小,很明显的隐喻历史在某一时刻或许能向我们缓缓走进,但注定又会悄无声息地退至岁月长河的无边黑洞。遗忘是人类的天性,我们的记忆来不及填满多余旁人的悲欢离合

2,我很赞赏敬佩制作团队对历史的虔诚,也无比高兴在大荧幕上看到如此多首度公布(甚至修复上色)的黑白珍贵影像(与旁白的契合度如此之高,剪辑功力!)。但从电影的角度来说,90分钟无间断的台词轰炸,以及略显单调的纪录堆积,并不算一部最优秀影片的标志

3,由黑白迈入彩色,仿佛让我迷失了时间的坐标与纬度。那段冲锋夹杂的长段叙事,让我对战争恐怖的底线,有了毛骨悚然的感同身受,影史上这样赤裸裸的恐惧也是不多见的

4,正如那些天真的未满19周岁的孩子们把战争误看做了一场游戏,最无法饶恕到也无可指摘的是那无数的普通百姓将逝去的生命与血腥的战争当做了别人酒足饭饱后的闲言碎语。不是他们无法感同身受,也不是他们愿意主动遗忘,只因为这残酷的世界只容得我们拥有小小的时间,来顾及并满足自己那无穷无尽的贪婪和欲望

所以,他们的痛苦和悲伤,就让他们随风而去吧

战争就像瘟疫,它不会让生活变得更好,也不会让生活变得更坏

人性也是一样吧

 5 ) 历史终会证明,这场战争不值得

战争很残酷,但是更残酷的是无数的士兵牺牲的毫无意义,那么多煎熬痛苦恐惧坚持,最后means nothing。把影片最后一段老兵们战争结束回家后说的话摘录下来:

“人们根本就不讨论那场战争,他们对发生了什么完全不感兴趣,他们对战争也完全没有概念。” “所以我们这几百万人也不配到一句‘非常感谢’,你到野外泥地里滚了一圈回来,连礼教都丢了,还奢求什么感谢是吧!” “我们和平民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你可以和战友倾诉,他们都理解。但和普通人,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他们无法理解那个和自己一起踢足球的好朋友就在自己身旁死去的那种感受。” “普通人只知道我们回来一身的泥和虱子,但他们无法想象,坐在战壕里等炮弹落下的那种心理折磨。” “人们无法理解战争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他们可能把战争看做是一段连续的骑兵冲锋吧。” “刚开始战争还算合理,人们在马背上比比剑,但后来就发展出了可怕的东西,人们意识不到军事装备的威力!在战场上人的生命分文不值。我们没有人是英雄。” “我们是怎么熬过来的?一部分是出于对战争的恐惧,害怕别人察觉到自己的恐惧,还有就是对人性的信仰,战友之间的信任,不能让彼此都失望。” “历史终会证明,这场战争不值得。” “唯一真正惹毛我的一件事,那时我复员了,走进一家商店,店员是我认识的一个小伙子,他说:‘你最近都去哪啦?上夜班吗?’”

 6 ) 这种电影你还不打5星?

其实这部电影吧,它值得5星。我不是某些人眼中的传统“豆瓣文青”,遇到看似高深的东西就打高分,对于这部电影为什么值得五星,我的观点如下:

1. 电影里所出现的影像画面都是拥有超过100年历史的真实影像,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真实存在过的,并非捏造也并非表演出来的;

2. 这部电影采用尖端技术将原始黑白影像逐帧上色,为了尽可能接近真实颜色,制作团队使用当时英军和德军的军帽军服在自然光下采样,做到尽最大程度还原颜色。为了让枪炮声音真实,导演找来了电影里出现过的大炮和其他武器进行声音采样。除此以外,原始影像资料并非当今电影稳定的24帧,动作流畅程度会根据摄像师拍摄时手摇的速度而变化,所以同一个摄像师拍摄的内容也会时快时慢,制作团队需要一段段来调整画面的流畅度,画面总内容达到了100小时,录音材料达到了600小时。因时间流逝而造成的人物变形或是画面模糊不清,制作团队需要逐帧修复画面,工作量无比巨大;

3. 导演认为,那个时候父辈们亲历战争并非是黑白的,既然今天的技术能做到添加色彩,我们怎么能继续用黑白画面来讲述他们的故事?这些在博物馆里躺了百年的黑白影像变成彩色的那一刻,所有距离感都消失了,电影里的人仿佛从100年前来到了观众的身边,此外电影还采用了3D技术,将这样的感受进一步发挥到极致。

《他们已不在变老》,不论是内容的讲述,还是先进技术的运用,或是它对电影工业未来发展的影响,都应该是满分,这样一部史无前例的作品,它展现的是导演对这段历史的执着和对电影制作毫不妥协的态度。

然而,豆瓣有人给它打了1星。

这部电影在双十一国内正式上映前,豆瓣的分数达到了9.1分,上映一天后分数降到了8.8分。让我不禁联想到昨天看的一期奇葩说,辩论的题目是”博物馆失火了,名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样东西,你选择救哪样?” 蔡康永提到了一个观点 “若你是一个会走进博物馆的人,这个时候你怎么可能会去救猫而舍弃一幅承载了一段人类文明和历史的名画?”,当然会有人反驳,猫是眼前的生命,出于怜悯之情,一切生命平等,人类应该拯救。那么倘若这时候这只猫变成一只蟑螂你还救么?

纪录片这种题材的电影,一般只有“会走进博物馆”的那些人去看,然而现在这样的纪录片在电影院里上映了,“进博物馆里选择救猫”的一类人也跟风去看,当然看完以后他们还是会选择救猫。

 7 ) 《他们已不再变老》:活着,在技术中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572.html

选择在11月11日上映,是对于那段历史的纪念——1918年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巴黎北部的康边森林福煦将军的行军火车上,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正式结束。只是当这部2018年的电影推后一年国内公映,101周年纪念日似乎在多出一个“1”字里显得有些尴尬,和时间尴尬的还有影院排片量——每天几乎只有一个场次。纪念日、排片量构筑的尴尬,似乎抽取了时间的在场性意义,当时间不在现在在场,是不是就变成了一种历史?

但,时间却以诡异的方式在场,第25分钟,起先黑白的画面忽然就在渐变中成为了彩色,军装、大地、野草,甚至天空,都在染色过程中还原为一种现实的场景,甚至在行军中抽着烟的士兵海说了一句:“跟我来。”然后走向镜头的方向,还抬起头看了看镜头。抽着烟、带着微笑、对着镜头,以及从黑白到彩色的渐变影像,都已经从“纪录片”的属性中挣脱出来。在没有看过电影相关背景的情况下,疑心这不是所谓的纪录片,而是“伪纪录片”,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还没有彩色电影,当然更没有同期声这种对默片的根本性变革。后来才发现,这完全是彼得·杰克逊的一次“复原”:电影聚焦于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日常,片中的大部分史料为首次公开,但是当彼得·杰克逊拿到100多个小时的原始影像之后,他开始了一场巨大的计划:运用最顶尖的修复、上色及3D技术,把黑白画面填上色彩,除去画面中的噪点和划痕,将早期16格的帧数调整至标准,再配上英国老兵上世纪60年代回忆时的采访录音和环境音效,如此,才会从25分钟开始,百年前的影像会变成彩色,才会说出“跟我来”,才会面对镜头微笑。

才会把时间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拉出来,让每一个人在场。但是,当画面在技术中“复原”,当一战不再是历史中的记录,当人物和场景鲜活起来,是不是真的会有“身临其境、极度真实的沉浸式战争体验?”彼得·杰克逊如此处理,似乎就是为了响应片名,这个来自于英国诗人劳伦斯·比尼恩《谨献给阵亡将士》中那句“They shall grow not old.”的片名,就是为了说明战争虽然远去,但是那些死去的人,那些经历过的人,却永远不在老去,他们构成了战争中的“现在”:抽烟、微笑、行军,以及对话,都让时间回到了过去,也正是这种复原时间的技术,使得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这场距离我们已经100年的战争——甚至在101年的时候,依然如此,更可以预料的是,在时间再往前推而拉长的距离中,现在永远在场。

当然,对于彼得·杰克逊来说,这种时间在场更有其私人意义,在最后,字幕打出来的是:“纪念我的祖父。”彼得·杰克逊就是将这部电影个人化,以献给1910年-1919年在英国部队服役的祖父,纪念亲身经历了战争的英格兰战士——彼得·杰克逊没有见过祖父,他或许在被自己的技术复活的在场中看见了自己祖父的影子,“我和爸爸一起长大,从小就听他讲祖父的故事。我自己也是一战的孩子,我父亲在那之后移民到新西兰,遇见了我母亲。”时间被激活,历史被复原,人物不再老去,但是为什么片尾又变成了黑白的影像?祖父的那张照片以及那些战士的肖像,最后却回归了历史——如果让人物和场景一直复活,让祖父用动态的方式讲话,是不是不会在“纪念我的祖父”的黑白画面中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100小时的原始影像,600小时的采访录音,最后让一战的战士“不再变老”,彼得·杰克逊让他们既要走出历史,又要走不出历史,既要在场又要不在场,这本身的矛盾在技术的熟练运用中却成为一种悖论:为历史而记录是一种对于历史的真正书写,并不是黑白的一定是真实,并不是无声的一定是还原,但是历史的影像保留在那里,是具有历史“真实感”的存在,当改变了色彩,改变了声音,让他们毫无距离地走进观者的现实,是把历史祛魅化的同时又将其“赋魅化”,一方面将历史从神秘、隐秘中解救出来,使之具有现实性,但另一方面,用技术消除了真实感,拉近了和现实之后,影像又变成了技术主义下的产物,如一种科幻产品,陷入到新的、甚至是一种虚无感的伪历史中。

列几乎是用快进的方式看完的,除了电影虚构的史诗场景之外,故事的思想性和开放性几乎无从谈起,而那些虚构的史诗场景靠的就是技术,所以彼得·杰克逊一直沉湎于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甚至走向了偏执的技术主义,而在这部本应展示一战历史日常的纪录片里,用如此的方式来解读一战,来复原历史,无疑也陷入了技术主义的窠臼之中,25分钟的诡异时间里,登场的完全是一个技术原教旨主义者,而不是那段让人思考的历史。毋庸置疑,在电影里,彼得·杰克逊的观点是明确的:“我奉献了青春的每一个部分,助力于一项工作:经历一场野蛮的战争。”所有的青春——一战时那些战士的青春,都献给了历史上最野蛮的战争,而这场战争也是最无聊、最无用,却是将生命视为一种游戏的战争。

“1914年离开的人,都不会承认是同一场战争。”这正是战争带来的缺失意义,战争是敌对双方的交战,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似乎没有胜利者,所有人都是失败者。当初开战的时候,英国的年轻人像是对待生活本身一样,以为战争就是日常,“我们和一队德国人打完了场英式橄榄球,正聚餐到一半突然有人送来了开战的消息……”他们“以为是第一次去看戏”,有的人甚至说:“我喜欢这种服役生活。”于是,很多还不满19岁这个服役年龄的孩子都纷纷要加入部队,有的17岁,有的是“3个月零16岁”,有的甚至只有15岁,但是,他们说:“15岁比14岁知道得更多。”于是,这种“更多”变成了投入战争的激情和斗志。参战的一大原因是爱国,但似乎那些老兵的声音里少了这一种爱国主义,“这是对无聊工作的一种解脱。”——当参战的孩子说着这样的话,当这些声音变成了对历史的书写,彼得·杰克逊似乎要做的是凸显这场战争以及参战人本身的荒谬性,从而解构战争的神圣性意义。

但是,在这种解构里,历史的书写和技术主义膜拜下的复真一样,变成了一种对于历史的缺省。从加入部队到训练,从奔赴前线到激战,似乎整个过程中,无论色调还是谈话的语气,都没有对于死亡的恐惧,对没有对于战争的非人质疑,而是像在游戏中一般,感觉到新鲜,感觉到刺激,感觉到轻松:训练6个星期后被派往海外,士兵们“兴高采烈地走了”;进入军队第一件事是:泡茶,用汽油罐盛水,然后加热,大家一起喝茶;在战壕里正在聊天的一个同伴头“像鸡蛋一样被打碎了”,但是画面里是一张露出笑容的脸;战场上抓住了两个德国俘虏,却像对待朋友一样,在“我们与上帝同在”中和他们友好相处;在战争间隙时期,大家开始打拳击放松,欢声笑语充满了军营……

在整个过程中,的确有战争带来的恐惧和死亡,在战壕里安身,战士们看见了挂在铁丝网上的死尸,“这是世界上最荒凉的地方。”几个星期没有洗澡,身上长出了跳蚤,他们用火烧跳蚤,喜欢听噼啪噼啪的声音;前线弥漫着腐烂的味道,死尸身上都是苍蝇和蛆虫,那些大老鼠吃着士兵的腐肉;当毒气飘过来,他们用面罩抵御,而眼前的天空变成了绿色和黄色,有些人没有面罩眼睛就瞎了;“大部分炮弹比声音还快”,当听到呼啸的炮弹,逃已经来不及了,一声爆炸刚刚鲜活的士兵便血肉横飞;最恐怖的是那场“试火”战,一个排准备冲出战壕迎接敌人,等待的一个小时里,他们想到的是:“我们迟早会阵亡,所以一点也不害怕死亡。”孤注一掷的背后是对死亡的漠然,所以出击之前要喝朗姆酒,“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当他们开始占领高地的战斗,一批批人在身边倒下,死亡变成了偶然和随机,而生存下来的人同样像活在死亡中,“人们说死的时候会想起过去的事,可是我只有19岁,没有过去。”没有过去,就只有现在,只有现在的生和死,只有现在的偶然和随机:一个士兵受伤了,同伴向他开枪,是为了结束他的痛苦;那些死人被组成了肉体防御墙,在进攻中助力;一个德国士兵的肺露在了外面,他没有死,却没有了意识;在火焰喷射器的强大攻势下,23个士兵被烧伤,他们的喊叫被炸弹声所覆盖……

“空中是地狱,你的部队也是地狱。”其实在炮火连天的战场,在死亡处处的前线,每一个地方都是地狱的存在,但是当最后只剩下生和死,战争的意义其实已经被消解了,而当战争变得无意义,那曾经参战的激情又变成了讽刺:战争是令人恐惧的,战争是荒谬的,战争是无用的。甚至直到战争结束,当那些士兵成为了胜利者,他们却感觉到“好像我们被解雇了”,战争结束,回家,然后吃妈妈做的菜,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甚至有朋友问:“你最近去了哪里?”“我昨晚加班了。”无意义而取消了战争的意义,取消了英雄的存在,甚至取消了战争的时间——彼得·杰克逊用这样的方式消解战争,但是当一切都被消解,回归到一种无意义的游戏中,“他们已不再变老”也仿佛从纪念变成了嘲讽,而“历史终将会证明”也变成了历史什么也无法证明——不在场的历史,谁用历史的方式来书写?

 8 ) [翻译]《They shall not grow old》幕后花絮

翻译自IMDB上本片的Trivia(花絮)页面:

//www.imdb.com/title/tt7905466/trivia?ref_=ttco_ql_trv_1

- Peter Jackson (以下简称PJ) 没有对本片收取费用。

- 所有的视频片段原本都是黑白的,一个世纪以后才被PJ的WingNut Films上色。在一战爆发前十年,开始有人实验拍彩色电影,早期有一些关于一战的彩色影片,是用一种叫做"kinecolor“的技术拍摄的,不过这部片里没有采用。

- 剧组看/听了200个士兵的600个小时的访谈,以及100个小时的影片资料。PJ说只是做这一步就花了一年。

- 很多片段从未公开过,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里躺了很多年。

- PJ自己的祖父曾经参战。

- PJ决定不采用一般此类纪录片常有的旁白。他希望观众能够听到亲身经历过对抗的士兵的声音。

- 片名用的是Laurence Binyon的诗歌“For the Fallen“中的一句,不过稍有调整。原句是"They shall grow not old". PJ将语序调得比较常规,而不是Binyon那种诗意的"尤达式“的表达。

- 原有的片段拍摄于1910年代,那时音画同步录摄的技术还没有发明出来。那时候,底片由摄影师通过大概匀速的手摇而拉动。而要音画同步,稳定匀速或机械马达是必需的。因此,本片中的音效都是加上去的。

- 本片于2018年伦敦电影节首映,威廉王子在场。同一天,影片被发行到英国的各个学校。

- 本片故意不识别士兵和战场,因为那样会因为太多事实而框住影片,并拖慢节奏。影片要表达的是士兵的(普遍)体验。

- 影片开头是黑白,在战壕部分转成彩色。士兵们回家后又转回黑白。

- 《霍比特人》和《魔戒》的作者托尔金也参加了索姆河战役。

- PJ认为这是他最个人的片子,因为他向来对一战入迷,也因为他的祖父在他出生前就因战争创伤而去世,他深有感触。他的兴趣实在非常浓厚,纪录片开拍之前他就已经收藏了一大批一战军服和武器,可供参考。

- PJ是2015年开始受邀参与这个项目。

- PJ决心只用当年拍摄的片段和艺术作品来呈现这部纪录片,不要舞台剧式的搬演。话虽如此,他不知道该怎么表现战壕肉搏的激烈场景,这方面完全没有影片记录。幸好他收藏有一套杂志叫做The War Illustrated,其中有肉搏战的精彩铅笔画,就被用在影片中。这些画是在战争期间画的,PJ得以保持全片的时代特征。不过那些画本来的用途是宣传,英国士兵被塑造得很勇猛而德国士兵则很懦弱,这跟纪录片的叙述不符。因此图画被切过了,避免太明显的沙文主义。

- PJ受邀制作这部影片时,可以无限制使用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影片资料;由于BBC也是联合出品方,他同时可以使用BBC的电影电视图书馆。人家告诉他,只要影片尊重一战并且有趣,他想怎么做都可以。除了电脑对黑白片的彩色增强效果之外(PJ说如果时间再充裕一点会更好),他还想把片段的帧数调整到正常速度,使得片中人物的动作看上去是正常的,而不是一愣一愣的。一套精密的电脑算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连PJ都对效果感到惊讶。

- 当年在西线的英国士兵在战壕里烧火做饭十分小心,怕炊烟引来枪林弹雨。不过,他们发现连续高速开枪产生的热量,可以拿来煮水泡杯热茶。(可是这到底如何操作呢 - - 译者)


记录一下我自己对这个片子的观感:

观影体验非常特别而震撼。不单是战争的残酷呈现,由于使用当年的影片,里面的人物对于摄影机很敏感,总是在凝视你,并且他们总是笑着。这尤其令人心碎。

看过一些幕后制作花絮,才知道他是把当年的黑白视频资料彻底整理,调整成24帧,上色,补充细节颗粒,修补残破之处,配上逼真的音效,通过辨认唇语加上必要的对白,使它们像是一部“正常”的影片。细节控技术控PJ做这些一定是乐在其中吧。由于帧数调整,有些部分影像的颗粒有拖曳的现象。虽然都是现有的技术,但是做得实在太细致了。PJ这几年的片子有一点浮,这一部却非常纯粹,大巧不工。

那天看传记片《Goodbye Christopher Robin》,也是提到一战归来老兵们发现人们不愿意谈论它,《魔戒》最后佛罗多他们回到夏尔,也是没有人对他们经历的苦难有兴趣。叹息。

第一部在坡县The Projector影院看的片子。Very interesting place.

 短评

他们是谁?一群15到19岁不等的年轻人,参加一战的英国新兵蛋子。上战场前跃跃欲试,感觉跟组队吃鸡游戏那样。战役打响,感觉自己变成了无意义的行尸走肉,跳蚤、老鼠、无头尸,炮弹、毒气、坦克。战争过后,他们发现自己成为了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4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LFF全球首映,百年前的黑白资料转换成彩色宽幅画面时太震撼了,还是3D的!算非传统纪录片,应该是从语音信息窜成从参军,训练,登陆到厮杀,再归来的过程,之后从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影像资料中寻找匹配画面,进行非传统修复,恢复画质后再把平面转3D,加上颜色,进行配音配乐。导演让资料不再停留在博物馆,以这种方式带来真实沉浸的体验,让更多的人感受战争的荒诞和残酷。how useless is the war?想起今年跟母亲的十位下乡朋友们聚餐的场景,当时充满对往事回忆的对话非常有意思,第二次聚餐时还专门录了音,很遗憾再过几年或几十年,无数类似经历很可能要在历史中消失了。。。不像这些参与一战的孩子,一百年后以这种方式与后代重见,在影像中永久存在。

9分钟前
  • 阿哲系
  • 力荐

以年轻士兵的角度看这场战争,莫名其妙的开始,老老实实去前线,还有些浪漫的英雄感,然后是折磨人的战壕,血腥的战场,几年后忽然又莫名其妙结束。当年人们都说那是一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但事实上却是现代战争的开端

12分钟前
  • 苗斑
  • 力荐

没想到彼得·杰克森居然做了这么一部Compilation Film!回到影像本身,坚定不移地相信摄影机对历史的见证功能,用电影为逝者举行的祭礼。一方面用电影展现人们在战争中的疯狂和死亡,一方面用电影展开抵抗,让历史中无名的逝者在胶片中永生。

15分钟前
  • 大旗虎皮
  • 推荐

没到预期中的五星水准,但仍是一部“不去电影院会后悔”的佳作。影像自诞生后,它的历史就与20世纪的历史是捆绑在一起的,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两次战争。二战是被最多言说的,毕竟当时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纪录片运动,有太多的资料;一战则是被遮蔽的,少人提及,如同片中那些归故土后的士兵,其实就是成为“失语者”。于是,和历史博物馆进行合作的这部纪录片,最重要的命题、最值得讨论的部分,其实并不在于它对黑白无声影像进行“REMAKE”,造成沉浸感——而是来自“后来的我们”,对历史如何进行呈现,才能把一个个破碎的“游魂”聚拢又离散,在抽象与具象间反复跳跃,最终抵达某种意义上的“间离的真实”。这部纪录片的概念与完成路径,是一次“影像策展”,虽然在效果上有点通俗(本质上是精致),不够决绝与生猛,但也足够优秀了。

17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双十一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不是猫狗的商业游戏,他是一战停战日,纪念那些逝去的和活下来的无辜的人。

18分钟前
  • 北西南东
  • 推荐

一战结束一百周年特别放映。在反战之前,需要知道战争为何物,这部电影真正做到了对战争事无巨细的还原。虽然有话痨之嫌,但彼得·杰克逊的工匠手法太牛了,感觉纪录片这种体裁都被颠覆了。要是所有百年老胶片都这么修复,等于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啊!!!

1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历史从不是黑白的,黑白的只是我们用以纪录的机器;当黑白被还原出色彩,机器强加的距离感也就消失了。昨天刚好谈到我为什么不喜欢看战争片,尤其是讲一二战的,因为这些影片中的大场面战场戏总是充满模糊面孔,它或者他们离我的经验太遥远,我极少为片中人物或境遇真正打动。但这部极深地打动了我,除开技术性“噱头”,它的反战角度也非常柔软,选取的史料不只是新闻式的,更多时候档案影像们就像是一支支家庭录影,配以口述史中的种种细节,它呈现的内容变得私人而亲密——它好像没有主角、没有姓名,但每张脸却比任何剧情片中的虚构人物更鲜活。画面中,苹果李子果酱、满地的罂粟花和阵亡士兵的血液,都是大红的。

21分钟前
  • 烤芬
  • 力荐

观影体验非常特别而震撼。不单是战争的残酷呈现,由于使用当年的影片,里面的人物对摄影机很敏感,总是在凝视你,并且他们总是笑着。这尤其令人心碎。那天看维尼熊作者的传记片,也是提到一战归来老兵们发现人们不愿意谈论它,《魔戒》最后佛罗多他们回到夏尔,也是没有人对他们经历的苦难有兴趣。都是战后伤痕啊。

25分钟前
  • 火火火火花袭人
  • 力荐

修复得相当完美,着色部分很有默片感,“他们已不再变老”,摄影机前不无稚气的笑容与战场上的尸横遍野被剪辑得异常有冲击力;另加的旁白采用当年老兵视角,还原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如何艰难求生,如何在生理和心理双重煎熬下克服对恐惧本身的恐惧,如何切实地、以血肉之驱感受何谓死亡气息弥漫,甚而拥有剧情片的跌宕与沉浸,开启修复新模式。从开始怀有的拳拳之心,直至麻木完全丧失目标,经历的种种心理摧残,难与未亲历者启口,成为和平时代“多余的人”,另添一份残酷悲壮与寂寞凄凉。

2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成为敌军俘虏倒仿佛解脱,宣读胜利公告却无人欢呼。站立睡觉仍能进入梦乡,发霉饼干不会导致腹泻。战争幻想的破灭,不是虱子老鼠坏疽沼泽,不是敌人的坦克和自己的炮弹,也不是对死亡残疾的恐惧。而是焕然一新从兵营里走出,柜台后那个家伙问你去哪了。原来战争的幽默,在于你并非英雄,而它毫无意义。

3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你热爱战争的唯一原因,就是没参加过战争。战争永远不会终结自己。战争唯一能终结的只有生命。

33分钟前
  • D.M
  • 力荐

完全由老兵的口述历史,辅以重新上色配音的影像,Peter Jackson成功还原了一战西线战场的种种细节。而士兵们战役前的合影与战场上的尸体交叉剪辑更是今年最震撼的movie moment之一

38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原来真实的战场这么可怕,这就是地狱吧。没想到还能看到这种彩色的一战战场,彼得大帝又给我们展示了电影的魔法,鲜活彩色的影像比任何文字都生动可怕,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4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半小时后,画幕逐渐放大从黑白变彩色,震呆了,就像活生生把你拖进战场,3D版更是加重这种带入感。纪录片对于战争场面的真实感,是任何电影都无法描绘的:恶臭狭小但有生活气息的战壕、短暂休息的苦中作乐、大炮发射时附近房屋震掉的瓦片、进攻前的黄色段子和大段时间的思考、我不怕死但害怕断手或者断脚、只要越过战壕就不害怕了…“前线是世界上最荒凉和恐怖的地方” 炮火结束后英德士兵们互相钦佩和尊重,谈笑风生,从最开始对战争的浪漫幻想,到最后“还有多少人能看到明天的太阳”,每个人都不知道战争为何而来。“你们能活过这场战争,你就能活过一切”

4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主要依靠技術

50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那些德国士兵,通常是个很好的人,我想他真的是个理发师或商店老板什么的,和我们一样,被困在军装里”

53分钟前
  • 看似有戏
  • 力荐

没想到是3D版的纪录片,形式很是新颖。有几点印象深刻:一个是片子从英国士兵的视角来讲述的一战,而茨威格《昨日的世界》写了德奥视角的一战,有个共同心理是那时候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打仗类似于欢乐趴,都觉得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祖国一定胜利;一个是参军大部分只有十来岁,在国内彷徨无出路,反倒是在战争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一个是战争结束后,回到老家,无人关心你在战争中的经历,心中满是失落感和屈辱感。战争,毫无意义。

57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小时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一战结束百年纪录片界真是下了血本,不过评论里又是不知道胡说霸道的,还“无人问津的博物馆”....一战真心是欧洲博物馆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好么,14年一战开始百年各国特展多到炸,告诉你什么叫人头攒动

1小时前
  • 猫咪建筑师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