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

动作片大陆2004

主演:多布杰,张垒,奇道,赵雪莹,马占林,赵一穗

导演:陆川

播放地址

 剧照

可可西里 剧照 NO.1可可西里 剧照 NO.2可可西里 剧照 NO.3可可西里 剧照 NO.4可可西里 剧照 NO.5可可西里 剧照 NO.6可可西里 剧照 NO.13可可西里 剧照 NO.14可可西里 剧照 NO.15可可西里 剧照 NO.16可可西里 剧照 NO.17可可西里 剧照 NO.18可可西里 剧照 NO.19可可西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6 12:20

详细剧情

尕玉(张磊 饰)本来是个警察,为了调查藏羚羊猎杀状况,他假扮记者身份,随考察团来到可可西里——那里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含氧量极低。就在这个人类生存的“禁区”,尕玉目睹了一幕幕人性的贪婪以及人类与环境的狂暴冲突。首先是藏羚羊保护站的巡山队员被盗猎人枪杀,接下来他们见到了悲惨的一幕:盗猎者逃走,只留下众多只剩嶙峋白骨的藏羚羊。巡山队员在恶劣的环境中追捕凶手,最终只夺回了一部份的藏羚羊皮毛。一方面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另一方面还要与凶残的盗猎者周旋,巡山队员和尕玉面临着生死考验。

 长篇影评

 1 ) 《寻枪》之后,《南京》之前

        如果说《寻枪》里的陆川还是一个仰仗姜文的力量才得以实现电影抱负并时时受到掣肘的新晋导演,那么在《可可西里》中,作为编剧兼导演的他已经完全获得了对电影创作的控制权,并使之印上了强烈的个人色彩。
        李泽厚评价《可可西里》“是中国电影美学的革命”,美国“元哲学”名家罗蒂(Rorty)称其为“十年来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为其充满力量感的真实所震动。中国哲学家赵汀阳在《可可西里的最后一枪》里也将《可可西里》的品质归结为“真实,且有力量”。
        《可可西里》受到当代中外哲学家的热捧与其营造的独特美学意境相关。陆川将目前中国大陆电影少见的纯自然主义的“冷酷美学”贯穿《可可西里》全片始终,“表达了一种可以分析的美学观点”。(赵汀阳,2005)
        
1 .镜头语言:
   如果将电影分为分析性的电影和描述性的电影两种(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那么《可可西里》无疑是属于后者。它的反心理分析的立场如此鲜明,以致于导演将人物本身作为坚实封闭的固体,大量镜头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场域,而不是人的自省或自审。
        在片头和片尾两个表现死亡的镜头里,陆川都选择让摄像机在较远的位置拍摄全景(甚至大全景)。观众看到的是,枪响,有个身影倒下,抽搐,开枪的人离开,仅此而已。在影片的几个主要叙事段落,镜头下的人始终处于弱势(或者故意被漠视)地位,相反雪山、草地、高原、甚至大面积的藏羚羊尸体占据了画面主要位置。在大面积的冷色调映衬下,人的力量被压缩、挤迫。无论是日泰带领的巡山队员淌过冰河追捕非法剥皮者,还是这些剥皮者被日泰放逐,在风雪中独自走出山地,人的活动本身总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因此就算是表现单个的人物刘栋陷入流沙直至被吞没这一场景,即便有全片最密集的一段特写,镜头也始终不强调面部表情,在陆川的镜头里,人物的脸并不比其他活动部位具有更高的表现价值。
        这种冷酷甚至残酷的旁观视角为《可可西里》营造出纪录片似的质感,以致于部分观众直接将《可可西里》当成了纪录片。幸运的是此种误会在《南京!南京!》中没有再上演。与《可可西里》较为单一的镜头语言和场景调度相比,《南京!南京!》中陆川对镜头语言的运用更加积极且多元。大量对人物面部尤其是眼睛的长时间特写,呈现出了导演细致入微的心理描绘。
        不幸的是,对于部分镜头“过于真实,无法接受”的类似言论却组成了对《南京!南京》最受观众认同的批评。此时观众们可能忽视了,“真实”及其带来的粗砺、雄浑、冷峻正是《可可西里》广受好评的重要原因。

2.人物:
  《可可西里》中,陆川对演员的要求是既非布莱希特式的表演,也非“方法派”的体验,而是要“成为”。因此即算《可可西里》中队员们或有口齿不清、动作不灵、神情木讷等,也丝毫不会为其演出招致“不像”的批评,事实上这正是影片所要达到的效果,一旦演员“成为”角色,所追求的就不再是“形似与神似”,而是“形是与神是”。没有人会考虑现实生活中可可西里的巡山队长是否如同多不杰饰演的日泰队长一般沉默且冷酷,在电影所营造的叙事氛围里,多不杰就是日泰,就是巡山队长,他的唯一性不容置疑,以致于直接造成了角色先在于电影的错觉。
   在《南京!南京!》拍摄过程中,陆川也经历了“角色领着电影跑“的尴尬。刘烨饰演的陆健雄起初设定为穿针引线的一个人物,导演企图将陆健雄的个人遭遇撑满全场,使之成为一条清晰且完整的叙事线。在陆健雄的戏份拍摄完几个月后,陆川逐渐感到此种安排的不合情理。“刘烨长得高,在人堆里很显眼,怎么日本兵就把他漏了?怎么相信他不是军人?之前故事还编得比较美好,真正拍摄的时候才发现太残酷了,面对历史,不敢瞎编。”(胡斐,《难以走出的南京:<南京!南京!>五主演自述》,新周刊,2009.4.15)。在陆川的心里,“灵魂附体”的神话再一次应验,作为陆健雄的刘烨必须一死。
   有趣的是,在筹拍《可可西里》时陆川就打算让刘烨出演日泰队长一角,后来因为刘烨档期原因而没能实现。现在来看,刘烨过于闪耀的银幕形象和视觉风格强烈的肢体动作是有可能危及到《可可西里》的冷静压抑,成为一道“过犹不及”的瑕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无心或有意,《可可西里》与《南京!南京!》在人物设置上出现了多处暗合。如作为事件旁观者\叙述者的第三人(前者是张磊饰演的记者尕玉,后者则是日本兵角川),普罗米修斯式的男性悲剧英雄(前者是多泰饰演的队长日泰,后者则是刘烨饰演的军官陆健雄),具有不正当职业身份却选择自我牺牲的女性(前者是赵雪莹饰演的陪酒女冷雪,后者则是江一燕饰演的妓女江香君),正邪难分为保全自身而跨越人伦道德的灰色小人物(前者是被逼无奈的剥羊皮贩子,后者则是范伟饰演的唐先生)。
        当然,最明显的是两部影片以群像代替个体的选择上出现了惊人的一致性与延续性。唯一不同的是,前者的群像塑造遵循极简的美学原则,以凝炼的雕塑质感追求“物质现实的复原”(高力,《纪录本性与影像生态——关于电影<可可西里>的话题,《电影文学》2005年02期),而后者的群像则犹如油画一般厚重,以浓墨重彩追求精神风格的复原。有评论说《可可西里》的群像塑造颇受《一个和八个》的影响(林嘉维,《生命力的震撼传达——<可可西里>的主题内涵和人物造型分析》,西华大学学报,2005.12),不如说《南京!南京!》更接近“第五代”前辈们的美学风格。

3.纪实与戏剧的错位:
   具有哲学价值的主题与风格化的视听语言也无法掩盖《可可西里》在叙事动力上的不足与叙事逻辑的暧昧。陆川擅长于选择一个特殊封闭的环境营造影片特有的叙事空间(不管是之前的《寻枪》还是之后的《南京!南京!》都将人物置于无路可走的困境中),但在这个空间内部却缺乏使人物前后活动取得逻辑化连贯性的力量。全片不乏震撼人心的场景,它们或者会一幕幕犹如雕塑矗立在观众心中,却难以以某种有机的顺序流动于胶片上。 《可可西里》中的叙事动力与其说是“巡山队追捕狩猎者”这一故事的核心结构,不如说是高山上瞬息万变的气象。在原本起伏不大的情节中,几个重要的转折,如巡山队员放走抓获的剥羊皮者,队员在抓捕途中分成两路,都是由天气变化推动并完成的。正如队长日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愿不要下雪”向观众暗示了“一定会下雪”,否则观众无法想象如果真的不下雪,这部电影要如何在散落的片段中继续下去。 应该看到的是,刻意引入的“第三人”(北京来的记者尕玉)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原有叙事空间内矛盾的平衡,为影片加入了某种动感,同时也减少了观众与人物的疏离。但很难看到,“第三人”除了在使事件“被看到”之外更多叙事上的合法性。从尕玉进入藏区,到成为巡山队一员,直至亲眼目睹日泰死于非命,其人物性格是否有所转变、有什么样的转变都缺乏交代。对环境的过分强调架空了人的感受,使得影片“无情可循”。
        在《南京!南京!》中,陆川对角川这一人物的塑造很好的弥补了《可可西里》叙事逻辑的模糊。但是在以陆健雄、姜淑云(高圆圆)、唐先生为代表的中国人物的命运叙述上,却更显零乱与碎裂,几个主要人物各有其代表意义,但相互之间却各成篇章缺乏关联,使得影片被批评为“历史景观片”。
        当《可可西里》收获国内外好评如潮时,有人将青年导演彭辉花费三年时间拍摄的同一题材纪录片《平衡》作为参照对象(该片在拍摄期间亲历了“野牦牛队”队长扎巴多杰的意外身亡),称《平衡》因其对现实的在场性而更具有真实的力量。而在《南京!南京!》上映引起观看热潮时,又有人重提姜文的《鬼子来了》,认为同是借战争表现人性,姜文以荒诞表现生命的无力胜于《南京!南京!》“主体被客体压倒从而激发起来的崇高感受”(康德)。
        从《可可西里》到《南京!南京!》,陆川一直在拍纪录片一般的故事片,或者故事片一般的纪录片,这种纪实与戏剧的错位既为陆川关照生命内部打开了大门,也变成了一处左右为难的尴尬缺口。

 2 ) 《可可西里》

看完《可可西里》心里缠绕着那份久久不能磨灭的心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无奈的现实终归无奈,谁也改变不了它的存在。导演之所以用纪实性的电影安排剧情,很大程度上想唤醒我们所有的人类,没有过多的剧情冲突而是简单的顺序拍摄下来,也没有跳跃性的剪拼,目的在于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灵,让观众在残酷的现实中默默的被感染。影片在画面确实不错,基本上糅合了纪实性作品应存在的价值。不管是影片的开始还是结局都是安静的让人心疼,多了一份冷静。影片一点都不矫情、不做作,明确的看到一个冷静稳重和拥有极大震撼力的作品。这也是一部电影的希望和见证现实的有力处理。更能彰显影片的真实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呼声。

 3 ) 一些细节看出尕玉原设定是隐瞒警察身份的记者

现在影片中尕玉是彻头彻尾的记者,但还是能从细节看出原来的设定中,尕玉很可能是为了隐瞒警察的身份装作了记者。以下一些地方很明显:

1、记者第一次见到日泰,对答很不熟练,他对采访需要介绍信这事儿显得很楞。。。记者怎么会那样。。。

2、他有两个本子,一个是笔记本,里边有剪报,这应该是记者的东西。另一个本子里边有类似档案页的东西,是表格形式,贴有日泰的一寸证件照,和其他一些照片,甚至有影片开头那个巡山队员死亡现场照,档案里边的记录很翔实。一次日泰女儿单独进记者的房间,她进来的时候,记者迅速的合上档案本,但是她看记者的剪报确没有被阻拦。并且记者一下子说出“你是日泰的女儿吧?”(并没有什么地方暗示女孩的身份)。

3、一次外勤中,星空下,巡山队员和记者聊天,队员提起一个地质学家在这里失踪的事情,记者没搭话,表情却有点复杂。从记者的反应和表情看,他明显知道这个事情。如果是真的记者,无论是否知道这个事情,都不应是这种表现。

4、中间有一次抓偷猎,巡山队员给了记者一把手枪,临时让他帮忙控制一个偷猎者,记者拿过枪停顿了一下,下次镜头回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很娴熟地控制了犯人。后来还有一两次记者拿枪的情节,记者都从来不问巡山队该怎么用枪,而是直接拿了。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影片没演这个过程而已,……那就算是我意淫吧。

5、最后这处是最直白的证据了:巡山队员缺钱,日泰让队员卖皮子,记者质问日泰说:“卖皮子是犯法的,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好的记者,可这篇报道该怎么写?”。日泰回答:我知道你是记者,我们可可西里就是你们记者保护着的呗(这里日泰口中的记者已经指的是警方,当然也是讽刺警方)…接着又马上说:“我可以进监狱…”,

这段对话已经很明显,提到了“好的记者、保护、监狱”,其实日泰已经知道尕玉是做什么的了,记者也知道日泰知道了(好绕),只是互相没有说破,大家可以试着把这的“记者”都换成“警察”,就很明白了,同时讽刺意味更浓了。

当然,影片并不是让我们去猜出这些,而是想彻底去掉记者是警察的人设,但是毕竟很难去除干净了。这样做的原因不明,我猜可能是为了突出公益的主题,而弱化了某些尖刻的东西。好想知道最原始的版本是什么样子,记者的初衷本来就是去调查巡山队员(而不是去了解非法偷猎)的吧?这样原来的矛盾和引发的思考可能更加激烈,也可能触动更多的东西。

 4 ) 谁的《可可西里》

仅从题材上来说,《可可西里》的命题无疑是悲壮与形而上的,它包含了生命、信仰、生存境况、人文关怀以及环境和谐诸多当代语境下时髦的哲学词组。在这一点上,导演陆川再次表现出了在他头一部电影《寻枪》里就表现出来的乖巧以及对主题遴选的敏感。导演陆川显然是一个聪明人,他很懂得在这个无论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都早已无法打动观众情感的时代,以都市白领为主体的受众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冲击与提醒。没有什么比返回原始状态下的直接冲撞更能满足这些早已在朝九晚五的生活中习惯性麻木的人们的情感需求了。

虽然是故事片,不过全片里导演采用却是一种类纪录片的手法,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代包装成“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的一个标签。在这里我们暂且撇开电影表现手法的问题不谈,只从电影内容来谈谈导演的创作动机与片子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图景。

也许出于更深的拓展主题的目的,在片子里导演试图不着声色引入两个对于都市人虽然陌生却兼具视觉与情感双重冲击的异域场景:天葬与流沙。遗憾的是,对于一个足够严肃并且对藏文化有一些了解的观众来说,这种努力却只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在这里有必要来普及一下这两个中国西部地区地理与文化场景的一些常识:天葬是藏族人对待自己死去同胞的一种宗教化的埋葬仪式,通常是用刀割开死者的皮肉,用石头敲碎骨头,将处理后的遗体置于高崖顶层以供路过的兀鹰吞食。正因为它的宗教化,所以在进行天葬的时候气氛会十分的肃重,而且天葬有着举行的特定时间与特定地点,通常会是天还未亮的凌晨时分的悬岩顶部,进行天葬时除了死者的亲友和必要的仪式主持者外,还有会一些专门负责看护秩序、防止外人参观的人员。清楚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电影里的天葬镜头,就可以发现导演有意无意犯下的错误:电影里的天葬是在正午时分一个很普通的土坡之上,一群表情麻木的人四散于遗体周围,而作为第一叙述者的“我”没有得到任务人的允许与阻拦直接就可以过去随便参观。毫无疑问所有这些纰漏都彻底抹杀了天葬所可能带给人的形式与内蕴上的冲击,使得这一切看上去更像一次纯粹对于观众猎奇心理的商业迎合。同样,作为电影里少数几个高潮段落之一的巡山队员被流沙吞没的片段,也有着一些常识上的漏洞——导演显然忽视了,在可可西里这样的寒冷的高原地带,是不可能有流沙的存在而只会有坚硬到机器都无法敲开的冻土。


着重指出这两点,并不只是因为这些情节纰漏的存在而对电影主题的削弱,更多是因为对于这样一部有着形式上裁切嫌疑的电影,这两点无疑是把握电影创作脉动的最佳出发点。如果一定要追问导演在这里的创作动机,给出的解释显然只能是因为导演想让观众看到它们,因为导演比观众更明白观众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所以即使不能发生的事情,导演也要求它必须发生——围绕主题取材之时,还有什么能比神秘的藏文化更能迎合都市观众的猎奇口味呢?而这无疑正是一切真诚和诚实的文艺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所最为忌讳的根本所在,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对艺术无法保持基本诚实、一个只从市场而不从内心自我出发的创作者会可以给观众带来一种艺术上真正的感动。失去了真诚的艺术创作,最后难免沦为一场媚俗的商业煽情。


这种来自商业意识的迎合嫌疑同样存在于电影的角色塑造之上,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塑造虽然早已经成为只存在于革命年代样板戏中的历史文物,但是以一种更为隐蔽形式的对形象的刻意美化依然是当今商业电影的恶俗特征之一,而《可可西里》中导演在人物塑造上所采取的表现手法无疑是这种特征的极佳样本,《寻枪》里曾经依靠主题的后现代而很好掩盖了的媚俗气味在这里彻底暴露。过于形而上的艺术思考常常会被人责于“媚雅”,正如过于对现实的夸大同样摆脱不了“媚俗”之疑。如果有幸看到过那部名为《平衡》的纪录片——《可可西里》一片的原始素材——我们就会责疑陆川在《可可西里》里对痛苦与苦难放大的动机所在。我们会发现《平衡》里的巡山队员原来并不是如陆川所讲的那么悲观与愤世嫉俗,在苦难面前并不会如基督救世般的坚忍。而日泰的原型,那位队长,也没有那么严肃和沉重,他会在大城市的夜市溜达,会大声骂人,面对偷猎者他更不会摆出一幅英雄就义般的圣徒姿态。艺术允许渲染,但是艺术拒绝夸大,尤其是在夸大的同时标榜自己的“现实主义”,而这种失真的夸大仅仅是因为有可能导致更多的票房收入。


诗人艾青之子艾未未对《可可西里》的质疑是直接而有力的:一个在城市出生并成长的人去发掘一个边疆的题材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怀疑的事情,更何况导演最终所裁取的题材是如此的讨巧。对电影的制作背景有足够了解的人会知道《可可西里》曾经有个两个版本的剧本,而第二个现成版本最终的结局也是由原来的大团圆的结局半途修改而来。一个连对自己所真正需要的表达都无法明了的导演是不可想象的,这往往直接导致艺术对市场的妥协,甚至于背叛。导演在电影里对苦难的贩卖正如导演本人在电影发布会上对拍摄过程艰难的祥林嫂式贩卖,我们即使不能说这种贩卖是刻意而为,至少这种商业意识已经让电影本该所包纳价值思考大打折扣。米兰昆德拉将媚俗概括为“把人类存在中基本上不能接受的一切排斥在它的视野之外”,反过来讲,把人类存在中人们乐于见到的一切奇货可居的贩卖于人们的面前以赚取眼球与钞票也许是比昆德拉嘴里的媚俗更深的恶俗。


当《可可西里》最终在各大电影节上频频凯旋,当导演带着剧组在各种媒体招待会上眼泪涟涟兜售电影拍摄的艰辛,当早已麻木了声光酒色的都市人对遥远边陲拟化出的粗犷生命追捧如潮时,这一切都验证了导演在这场富含目的性与艺术野心的预谋表演上所取得的极大成功。遗憾的是,再成功的表演也终究只是一次表演。从导演精心缝裁的这幅“西域风情”画上,我们已经可以见到一个对表象化媚俗进行超越与深化的时代的到来。

                                     2005-06-18

 5 ) 可可西里:旁觀他人的痛苦


若你不被這些照片刺痛,不對這些照片畏懼,若你不因而設法中止造成這些殺戮災劫的遠因近由──凡是欠缺這類反應的人,吳爾芙視之為無道德良心的禽獸。而她認為,我們並非禽獸,我們這些有教養的一群。我們的不足之處是想像力或情感上的無法投入,我們無法在心智上掌握這現實。(Susan Sontag 蘇珊.桑塔格 《旁觀他人之痛苦》)



電影以赤棵的捕殺鏡頭為始──藏羚羊被活生生打死,然後盜賊直接把藏羚羊的皮剝下來。一片荒涼的可可西里(中國西邊的一個大高原)上,鋪滿了藏羚羊的皮,為的是滿足外國人的需求,說到底,中國大地上的人民是為了生活。電影的開首清晰地表現在可可西里中矛盾的兩幫人,一幫是盜賊,他們為了做外國人的生意,而大量捕殺藏羚羊;另一幫人是由當地居民自發組織的巡山隊,日泰為巡山隊的首領。他們以捉拿盜賊為己任,保護藏羚羊。而電影則以一個北京來的記者朵玉(張磊飾)的視覺展開。

但電影開展了大約五分鐘,已經告訴觀眾,導演要說的不是一個善惡分明的故事,更加不是一個兵捉賊的故事──當來自北京的朵玉問當地小孩日泰在哪兒的時候,他們紛紛逃跑;當朵玉走到日泰的住處的時候,他看到閣樓上都是藏羚羊的皮。可可西里不是一個找尋道德的地方,在貧瘠的高原上,生活與大自然,才是他們的挑戰,也是他們的生命。

可可西里是一個美麗的名字,是指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姑娘。導演陸川用了大量廣闊的鏡頭表現可可西里裡壯闊的山川、雲海、江河和星空。可是與此同時,導演亦捕捉了可可西里的恐佈:大風沙、大風雪、結冰的河流、高原缺乏氧氣、流沙等。因此,巡山隊每次上山,離別的時候,也可能是死別的時候。因此他們有了一種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每一次分別也痛哭擁抱。導演也著力刻劃巡山隊成員之間深厚的情誼,並以舞蹈、擁抱等原始自然的身體語言去表現巡山隊之間情感的純樸。而北京來的朵玉表面上並沒有格格不入的感覺,好像瞬間便走到他們的生活當中,直接感受他們的苦與樂。生活在可可西里的人都愛這個地方,他們保護藏羚羊,實際上是保護可可西里純樸的靈魂。即使,這可能需要以生命作為代價。收入呢?簡單的衣著、短缺的糧食,華夏大地的悲情,都是在一個「活」字上上演。禱文在如此嚴峻的生活環境當中,成為了最佳的潔淨心靈的工具。

凝視

    活,是中國電影的恒久主題,然而如何提升「活」的深度?《可可西里》的精彩之處在於電影中充滿凝視。也因為電影中充滿著超我的凝視,令《可可西里》的高度大大提升。

一、旁觀者
    
電影的敘述角度是從北京記者朵玉展開,他以一個他者的姿態進入可可西里當中。即使他對可可西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他搜集大量剪報資料),但他對於可可西里的內心,還是陌生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他需要以採訪去尋求可可西里的真象。所以電影的切入點是以一個旁觀者的眼光,去看/觀察他人的痛苦。生活在可可西里的人,生於斯長於斯,他們生於可可西里,也註定要死在這裡,他們逃不了,也不會逃。而朵玉的家在北京,即使他跟隨著巡山隊走進可可西里的內心,也只能拍到一些照片。相機的凝視是平面的,沒有聲音的,遺下來只有影像,於是表現了同情的局限、情感的格格不入。遠方的災難能敲擊出怎樣的迴響?朵玉無法完全感受盜賊與巡山隊──首先他同情被捉住的盜賊馬占林,朵玉給他一個包子;他忍受不了巡山隊對俘虜的屈打招供,最後俘虜原來真的是隱瞞真相,於是,他與可可西里之間的距離再一次被證實。

二、旁觀旁觀者

    電影以他者的目光──朵玉,凝視可可西里的苦痛,而身在電影院的我們則以旁觀旁觀者的姿態去看遙遠異地的人們的苦痛。影像本身──別人的創傷,激起了我們的同情之心,可是經過多重的媒體翻譯,別人的苦痛變成了什麼呢?成為了吸引觀眾的元素,成為了珍惜美好富裕生活的勵志格言。然而,顯然易見地,我們在旁觀他人苦痛的時候,就只是有純粹的「旁觀」,不論是我們的身體,還是心,也是無力的。

三、禿鷲的凝視

    人是站在地上的兩足動物,可是天地是一個三維空間。漫天禿鷲,成為了《可可西里》整部電影的最重要的鏡頭。電影直接捕捉禿鷲啄食藏羚羊的一刻,以多個特寫鏡頭表現禿鷲凝視的眼光。巡山隊的隊員死了,需要以天葬的形式回歸自然,電影其中一幕把屍體斬開,以供禿鷲進食;也有一大片血紅色的藏羚羊屍骨,滿佈高原。充滿生命力量的禿鷲的凝視便是死神的凝視,當牠們大批湧至的時候,也是死神降臨的時候,而這個充滿「生死有時」味道的宿命凝視是在一個最高點俯瞰可可西里這片大地,生活在這裡的人,誰都不能逃過禿鷲的目光。

2005-4-29

 6 ) fuerte

四个月前我来到这座西班牙小城读书。
四天前得知市立图书馆在办免费影展,2月13日,《可可西里》。
我想到了自己少得可怜、又被拖欠了近半个月的奖学金。想起这四个月来我窘迫的生活,我一次电影院都没有进过。
于是我决定去看看这部一直想看却一直错过的《可可西里》。

放映室很大,跟平常的影院没什么分别。
周末的晚上,爱去酒吧的西班牙人去了酒吧,罕有的一些怪人坐得疏疏落落,等开场的时候,十分安静。

我跟我的墨西哥朋友Jimena在一起。
她就快要回国了。我很舍不得她。虽然起初她常常偷吃我的食物,但四个月的时间足以让我们相互谅解,让我们彼此之间生出一份不算微薄的情谊。

六点钟,不爱准时的西班牙人准时开始放电影。
第一眼看到屏幕上出现中文字幕,我有些激动。
看到那个独个儿在无人区守了三年,又坏了收音机的人跟他的朋友们挥手道别,我觉得他真是条汉子。
而仍可上网的我四个月来却常常觉得自己是孤独的。

接下来我就开始哭了。
一把火烧掉的几百具藏羚羊的尸骨。
顷刻间淹没在滚滚沙尘中的活生生的人。
为了生计不得不把自己用生命保护的羊皮亲手卖掉。队长说,我管不了犯不犯法,我只能管我自己的兄弟。
Jimena一直在重复一个词,fuerte,是,这一切太强烈,太浓重了。

每一次分别前弟兄们的拥抱都充满了感情,因为每一次都有可能是最后的一次。
他们这一伙人很穷,很落魄,但当你看到他们开着摇摇欲坠的吉普车、不眠不休地追赶捕猎者,你很容易就想到一个词儿叫意气风发。
灿烂的星河下,他们曾经一起唱过那首关于把洁白的花朵献给阿妈的歌。
他们一个个死去,最后,孤独的队长面对一大群捕猎者的枪口,语调依然平静着说:我想你们跟我回去认罪。

最后的最后,我们两个都泪流满面。
Jimena抱住我说,不哭了不哭了。
我说对不起我忍不住,那是我的祖国,我的祖国还有人过着那样的生活,而我拿着祖国给我的奖学金却每天为了自己的一点点烦恼不停发愁。
我很惭愧。

想起初中时看的《十七岁不哭》,里头青春期的孩子们都很有理想。
彼时我也有。
我想现在我仍是有的,我们人人都有,只是大部分时候,他睡着了。
我感觉到一种力量。
热血青年,只要愿意,我们其实都可以的。



 短评

不是路川会做的更好

9分钟前
  • 徐小花
  • 还行

见过朝圣的人吗?他们的手和脸脏的很,可他们的心特别干净。

11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一群非专业演员演绎了一场感人的护羊行动。这种偷猎者就应该抓了就毙,政府应该尽到自己的职责。

14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巡山队卖皮子赚补给,才能买汽油、买食物继续在恶劣的环境中追捕盗猎者。“用死去的藏羚羊来保护活着的藏羚羊”

19分钟前
  • 小白新之助
  • 力荐

陆川的寻枪之前看过 没啥感觉 但是这部可可西里 应该向他致敬

23分钟前
  • 宇宙
  • 力荐

没有歌颂,没有讽刺,没有批判,没有鞭笞,充斥全片的只有绝境中的挣扎,与自然抗争,与盗猎者抗争,与自己抗争。

25分钟前
  • Sunshine娜
  • 推荐

《可可西里》《天狗》《光荣的愤怒》,三大“揭露黑暗势力”国产片。

3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分不是给你陆川的,是给那些人

33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震撼的天堂

35分钟前
  • 力荐

“你看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特别脏,但他们的心特别干净。”

40分钟前
  • love mime
  • 力荐

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手和脸脏得很,可他们的心特别干净。我卖过皮子,可我没办法。

45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多好的片都有人说烂啊 我算见识了

47分钟前
  • Jacqueline
  • 力荐

在中国,你就玩儿写实主义就行了——无论你看哪个阶层、哪个方面,都能震的你哑口无言、无言以对。那真是一种残酷美~···

49分钟前
  • King Sitcome
  • 推荐

大漠荒原的悲歌。可可西里,美丽的青山美丽的少女。进入可可西里每留下的一个脚印可能是人类第一次的涉足。寻山队员惨死在盗猎者枪下为开幕。

53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力荐

带给我的震撼远远超过电影本身

55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不能承受之重

58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看着藏羚羊的眼睛,你的内心会怎样?

59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只能说陆川选对了题材~~

1小时前
  • 战国客
  • 推荐

这次真不是因为陆川成功抢占道德制高点。看得我口干舌燥。

1小时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看了陆川近年的作品...觉得这片绝壁不是他拍的

1小时前
  • 三丁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