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

记录片中国大陆2014

主演:内详

导演:周溢祺

播放地址

 剧照

塔里木河 剧照 NO.1塔里木河 剧照 NO.2塔里木河 剧照 NO.3塔里木河 剧照 NO.4塔里木河 剧照 NO.5塔里木河 剧照 NO.6塔里木河 剧照 NO.13塔里木河 剧照 NO.14塔里木河 剧照 NO.15塔里木河 剧照 NO.16塔里木河 剧照 NO.17塔里木河 剧照 NO.18塔里木河 剧照 NO.19塔里木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1 00:28

详细剧情

塔里木河,中国内陆干旱区的生命线。早在丝路开通前,塔里木河流域已经发育出一个成熟的贸易网络,在它的基础上,横贯欧亚两大洲的“丝绸之路”才得以连接和贯通。然而,因为人水关系不协调,辉煌的丝路,曾两次衰落。   《探索发现》 20141202 塔里木河 第一集 河流   《探索发现》 20141203 塔里木河 第二集 绿洲   《探索发现》 20141205 塔里木河 第三集 文明

 长篇影评

 1 ) 《塔里木河》总导演谢君文采访

对于这部历时三年、行程数十万公里精心制作而成的大型纪录片,“广电独家”采访了总导演谢君文。

“广电独家”:制作本纪录片的初衷以及背景是什么?

谢君文:塔里木河是新疆的母亲河,也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养育着新疆近一半的人口。塔里木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绚丽多彩的艺术和风情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
1987年,新疆电视台拍摄的一部系列电视片《环游塔里木》在全国引起轰动,这部纪录片第一次将生活在塔里木河流域的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从那以后,再无影片全流域全景式地拍摄过塔里木河。

而事实上,在这之后的29年里,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的这六年来,一系列新部署、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催生了新疆大地历史性的变化。我想我们有责任记录下变革的伟大时代。这个选题在酝酿期间,恰逢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中国梦”重点作品创作,我们申报了这个项目并得到了总局的大力扶持。

三年磨一剑,其创作过程艰辛无比,但总有一种力量激荡在胸中,就如我们的分集导演郑燕在她的创作手记中所写:“塔里木河有多长,我们的热泪就流淌了多长,我们的热血就沸腾了多久”。我们热切地期望,这部纪录片能为大家打开了解新疆的一扇窗口,并通过传播,让更多的人认识并理解真实的新疆。


“广电独家”:本纪录片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节目中是怎样体现的?

谢君文:站在新疆看中国,你不仅可以看到长江,黄河,还可以看到塔里木河。沙漠中的大河,气质是顽强而又悲壮的。塔里木河沿岸的人民用智慧和勇气创造生活,生命的绽放与张扬,是人类共通的精神。

我想,29年后,当我们重新拿起摄像机,将镜头对准这条流域的时候,我们想展示的不仅仅是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民俗的奇观和个人生命成长的轨迹。

我们想发现和记录的是家国情怀,是普通人为梦想奋斗的精神气质。我们希望呈现并构建起的是今日新疆、今日中国的形象。

正如第一集《源起》中讲到一个叫香港•买买提的塔吉克少年,他们是中国的较少民族,也是中国唯一的欧罗巴白色人种。他们居住在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里,这里空气稀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是他的祖祖辈辈都非常爱国,一直在边境线上放牧守边。

香港回归的那一天,香港•买买提出生,他的父亲买买提觉得这是非常自豪的日子,于是就给刚出生儿子取名香港•买买提。虽然在片子里我们对这件事一带而过,但这个细节依然让人感受到这个家庭,这个民族的命运和祖国紧密相连,这就是最真实的爱国情怀。

 “广电独家”:与其他纪录片相比,本纪录片在最大亮点或看点是什么?

谢君文:首先我个人觉得纪录片没有比较,因为每部纪录片都倾注了导演团队的心血和态度,好看与否就看你怎么去理解,从什么角度去理解。

《塔里木河》的总体创作特点是:真实纪录、平民视角、故事表达。我们希望去除或淡化传统意识形态制造的宣传化和颂扬格式,怀揣一颗充满敬畏、探知、平和的心,客观的引领观众去看,去听,去判断,去思考。
 
“广电独家”:本纪录片经过了三年的拍摄历程,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谢君文:如果说困难,那的确很多,因为项目资金有限,每组人员只能按最基本的条件进行配置,加之新疆地域辽阔,拍摄距离动辄几千公里,所到之处很多都是人迹罕至的生命极地,比如说海拔五六千米喀喇昆仑山,沙漠腹地的克里雅村等等。
不过这些我们的团队都可以忍受,甚至很兴奋,因为我们爱这块土地,记录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一切我都觉得是幸福、自豪甚至是痴迷的。但是我们不太懂少数民族语言,对其心理活动的观察有限,很难走进对方的内心。

还有一个最大的阻碍是,近几年来,境内外“三股势力”为了达到其分裂新疆的罪恶目的,千方百计利用一部分群众朴素的民族感情和宗教感情,给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塔里木河》的摄制工作不可避免的也受其影响。前期调研选好的人物、场景,到了执行期间因为这个因素的存在,不得不临时更换。
 
“广电独家”:本纪录片将站在全景角度透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变化,呈现出各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这一系列“变化”是如何表现出的?

谢君文:十六集电视纪录片《塔里木河》以塔里木河为载体,通过沿岸风光地貌,风土人情的变化来反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南部社会、经济、政治、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沧桑巨变。
那么这种变化在节目中主要是从3个方面体现:

一是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是大家直观可以看到的,塔河流域城市村庄的面貌,交通道路变化,塔河沿途水利设施完善等等都可以通过画面看到。

二是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塔河流域生活着40多个民族,1200多万人口,所以在选择片子主人公的时候,我们会选择不同流域,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当下生活的状态,以及面临的问题展示他们对生活变化的讲述。

第三注重人物思想观念的变化,香港•买买提的父亲再远、再苦都要送孩子出去上学;玛日古丽期望用自己对龟兹

 2 ) 在香港看木乃伊展

对这个题材的确是有感情的。

其实可以更好。

六集显然是考虑了观众的收视,故有所精简,塔里木河可谓是新疆地区尤其是南疆地区各族儿女的母亲河了。

套用卡佛的那本书的名字《当我们在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那么当我们在谈论新疆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干燥、沙漠、草原。

这些也都的确是新疆的特征。

但不能否认都是新疆这些年经济的巨大发展。

我记得武汉大学的一个朋友一次下了飞机见到我说,“发展得不错,尤其作为一个二线城市(指乌鲁木齐)”(虽然她当时下了飞机走的大部分都是繁华地段)

我个人其实是非常关注新疆的文化艺术事业尤其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在拍摄新疆的时候大约大家都会想到木卡姆、克孜尔千佛洞、楼兰遗址这样的关键词,不过区别在于拍摄程度的不一。

当我行走在异国他乡之时总是沉默不语,一者是在试图了解当地,另一者却也是站在别人的土地上回想故乡,反思:我,这个“异乡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犹记得,在香港自然科学博物馆,看到很多人排队看临展埃及的木乃伊展,置身期间这感觉是很特殊的。

 3 ) 用平实的纪录讲述中国故事 《塔里木河》

6月29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扶持、新疆电视台摄制的十六集电视纪录片《塔里木河》将于7月1日—19日在新疆电视台维吾尔语、汉语、哈萨克语三个语种频道首播,并同步在优酷纪实频道全网独播。该片由新疆电视台历时三年,行程数十万公里,精心制作而成。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表示:“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纪录片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该片的推介词中说,读懂塔里木河就读懂了新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可以说读懂塔里木河才可以读懂中国。人类文明都孕育于河流,不能让塔里木河只成为新疆的塔里木河,十六集电视纪录片《塔里木河》的魅力就在于它关注了塔里木河沿岸生存的这些普通百姓的故事,从而让世界了解中国。”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原会长刘效礼将军观影后深切感慨:“用一句话来概括纪录片《塔里木河》,就是用诗一样的语言呈现了诗一样的中国面貌。新疆的纪录片人非常能吃苦,非常能战斗,就像新疆的馕一样,那么踏实,那么筋道。《塔里木河》是新疆纪录片的一个里程碑。”


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总编室宣传统筹部副主任陈真说,他一口气看了八集《塔里木河》,他觉得确实是近年来看到的最好的一个讲河流的片子。整个系列在主题表达、影像纪实和艺术观赏性上成功的进行了一次创新努力。做到了四个方面的结合:官方语境和个性化表达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深刻表达与情感宣泄的结合。

《塔里木河》总导演谢君文说:“29年后,当我们重新拿起摄像机,将镜头对准这条流域的时候,我想我们想展示的不仅仅是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民俗的奇观和个人生命成长的轨迹。我们想发现和记录的是家国情怀,是普通人为之奋斗的精神和梦想。我们希望呈现并构建起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今日新疆的形象。”

 4 ) 我们新疆好地方!

看了评论才知道很多人对新疆特别的不了解,这个节目非常好,前面几集虽然拍的不错,但是有些地方。。。。有点。。。过了。。。太煽情了。。。
到了第六集的居宛托依那里特别感动,它热情奔放,富有生命力。
男女主人公跳舞时的神情,让人觉得,爱情这个东西,无关你样貌,只在于心灵的交融。
新疆有很多非遗,很好的东西却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得不到好的传承非常可惜。
塔吉克的鹰舞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它那么的充满生命力,充满了人对于自然,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这种舞蹈,也只有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才能跳出它最美的部分。

还有就是。。。这简直是一部。。。新疆美食的。。。宣传片!让我发觉了很多新疆好吃的!

 短评

央视风格挺倒胃口的。三分给画面一直在渲染宏大叙事,每个个体都是集体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点,看不到个人的力量。不明白拍出来是给谁看的,满足猎奇欲望、新疆人的自信、还是团结指标的要求

9分钟前
  • 请勿打扰
  • 还行

文案写的太好了,故事讲的太壮阔圆满了。有点明白援疆干部为什么能享受那么多的优待了,这帮人真的太厉害了。

13分钟前
  • 平平无奇小天菜
  • 力荐

去了南疆回来后才看的,补课还来得及,哈哈总感纪录片还差点,应该是介绍片,演的成分多点。关于新疆美食有另外一部纪录片《新疆味道》,深度不够呢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678803/

15分钟前
  • cocojamboo
  • 还行

这个节目非常好,前面几集虽然拍的不错,但是有些地方。。。。有点。。。过了。。。太煽情了。。。到了第六集的居宛托依那里特别感动,它热情奔放,富有生命力。也只有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才能跳出它最美的部分。还有就是这简直是一部新疆美食的宣传片!

20分钟前
  • 欧尼
  • 力荐

看的六集精编版,不是很过瘾,有机会找来完整版看看,不得不说文案不行

21分钟前
  • tristan
  • 推荐

供水给塔里木河的各路毛细血管水路和水系,自西高原向东,从上游、河间,到下游汇集塔里木大河周边的城,然后是天山南的水系,以下游、上游、河间的次序,及孔雀河,至到大河下游和孔雀河的尽头收尾。以及依水居和大漠里的各族老百姓仰赖规模化或自营的经济果林、家传手艺、小规模纺织业、秘制酿造业等的艰辛生存、甚至丰厚回报的生活。纪录片每集都很强调以家庭为经济单位里的长幼有序、相互扶持的亲情细节。

23分钟前
  • 力荐

摄影蛮好,思路是沿着塔里木河讲沿河人文知识点,深度不够,每集有效信息就几个专有名词和当代新疆人民生活现状观察。印象最深的是第5集,克里雅人,现实版桃花源记。

25分钟前
  • 完整通顺更重要
  • 推荐

每一寸土地都值得热爱。

29分钟前
  • Amalthea
  • 力荐

到后面越来越。。扶贫办的感觉

31分钟前
  • Onehappy
  • 推荐

一六年刚开播就在网上找来看了,补标,那会是想参考虚构出一个楼兰国的水上交通。。。。。。

34分钟前
  • 豆友171285223
  • 力荐

文案挺不错的,世道与人心共存,但这是扶贫办赞助拍的嘛?

37分钟前
  • 劈柴少年
  • 推荐

很美的纪录片,有一种干净、朴实的质感。

39分钟前
  • 凤镜夜
  • 推荐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40分钟前
  • 哔哟哔
  • 推荐

可以给六星吗

45分钟前
  • 闲人一个
  • 力荐

非常感动

47分钟前
  • littlefaye
  • 力荐

刀郎那集实在败笔,一个挂着文化幌子的生意人,怎么还被歌颂成了保护传统的圣人。

49分钟前
  • 后院失火
  • 力荐

央视似乎是节选版,有些内容略去了。优酷上的全版,看了目录,应当值五星。

54分钟前
  • 伍德斯托克
  • 力荐

这是我的家啊,这是我心中日思夜想魂牵梦萦却始终到不了的遥远家乡。这里的人们热爱生活,而在他乡的我也饱含泪水。看到信仰那一集,土尔扈特东归真的哭了,瀚海那集河南人来我们新疆治沙,那种真的是感动

57分钟前
  • 未央
  • 力荐

踏冰上学。。。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确实是必要的。。。买买提明家自己造摆渡船。。80吨铁。。。花去几十年的积蓄。。。看的6集精编版不过瘾

1小时前
  • 无涯子抵制修音
  • 还行

为什么我看的只有六集?

1小时前
  • 木又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