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

爱情片中国香港 / 中国大陆2013

主演:甄子丹,柯震东,杨颖,陈妍希,黄宗泽,周秀娜

导演:霍耀良

播放地址

 剧照

在一起 剧照 NO.1在一起 剧照 NO.2在一起 剧照 NO.3在一起 剧照 NO.4在一起 剧照 NO.5在一起 剧照 NO.6在一起 剧照 NO.13在一起 剧照 NO.14在一起 剧照 NO.15在一起 剧照 NO.16在一起 剧照 NO.17在一起 剧照 NO.18在一起 剧照 NO.19在一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1 01:42

详细剧情

他有个外号,叫Mr.Cool(甄子丹 饰),其实他也想笑,可惜是真的笑不出来,笑只会给他带来剧痛。“阿唐在哪?”少女乔(陈妍希 饰)一直在找,“你是谁?”她一直在问。只有她见过他的笑容,可惜她就像一个只有50M记忆体的外展记忆卡,随时会忘记。

 长篇影评

 1 ) “1颗星”,看评论可真不舒服

我的经历:武汉本地人,在最基层的政府部门工作,一个普通的合同工。疫情期间连上79天班。中间就休息了1天。那还是因为上级部门突然更改工作要求,工作量突然上升。我一时没有调节好情绪,以至于引发了过度呼吸综合征。领导让我回家休息,我觉得不严重没有去医院。在家休了1天我就回去上班了。同事都觉得我该多休息几天,但我想让我同事和领导能稍微轻松点。那段时间每次跟社区同事打电话都特难受,感觉他们每个人都绷紧了弦,随时要被工作压到崩溃。我是护理专业的,闺蜜三个中2个在医院,1个在社区做志愿者,都是1线。最后我们都平安熬过来了,大家都好棒。

对这个剧的目前感想:我一点进来就看到几颗1星,一开始我真的满脸问号,后来看了评论就开始难受。给差评的那些人,你们的要求真的好高啊。要真实不煽情的,去看纪录片不好吗?《金银潭实拍80天》了解一下。好多人评论中提到了紧张感,我觉得身处疫情中心,紧张感真的是所有感觉中出现次数很少的了。大部分时间都被工作量带来的烦躁感,和工作完不成的焦虑感,还有拼命想赶快把事情做完的那种急迫感给代替了。现在疫情好转想坐下来好好看看那些感人的故事,看看其中的小细节,我认为2集一个故事就该着重拍细节,现实生活中最能打动人的就是细节。前两集内容不错。台词正常不突兀,演员表演的也很自然,如果能在多一集,相信应该会表达的更好。后续剧集看预告我相信不会差。

看完全部20集我再来评星,不过我敢肯定这剧绝对是三星以上的水准,我要立下这个flag。

10月2号晚加更

分享几张那段时间的图片吧

2月4号早上的早餐,那时候有的吃就很满足了
2月15号我妈生日。白天想办法凑的水果。下班回家给我妈做了一个蛋糕。还好平时做的多,家里还有材料。
2月16号跟车送病人去医院,正好去了闺蜜工作的医院。她在里我在外,没见到面。
2月28号中午的盒饭,好吃到一定要拍下来做纪念。
3月18号孤单的夕阳
3月31号,住在我们辖区的辽宁医疗队回家了。太开心了。
4月2号中午,逛完超市回单位的路上看到花开了。一个人傻傻的站在那盯着它看了好久。
4月25号吃到了今年的第一顿烧烤
6月初,疫情之后第一次在外面吃饭。味道超赞。
7月初,汛期各个河湖的水位线都超了。所以就跟着又停休了,一直上到了8月。
8月初的一天。看到它的时候真是要笑死。汛期都结束了,雨也不下了,但是办公室1楼的墙角竟然潮的长蘑菇了。
9月3号下班回家的路上。这个偶然拍到的光,让我觉得疫情和汛情都过去了。后面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
9月5号晚上和闺蜜们去江滩了。夜景真的好美,武汉越来越好了。

 2 ) 作为一个亲历者的回忆

时值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作为激励我能坚持到最后的精神力量,也作为对热心留言网友的感谢,在纪念日前夕大幅调整排版,增加期间拍摄的照片。回归作品,影评写在最前,个人回忆写在最后。希望能在大家观影期间,通过一个普通人流水账的亲身经历,更加丰满的了解整个武汉在这段期间的故事。

抗疫相关剧评价

一、 如果留意的话,这部剧的很多台词都非常的考究、贴近生活、切合当时的环境,如果翻开当时的聊天记录会发现,这些话都在我们嘴边、耳边出现过,就像在与网友视频、就像在群聊讨论、就像好友在窃窃私语、就像父母在电话里念叨、就像偷听到路人间的聊天,非常接地气,所以我们会被感动。

二、有些网友说,有些当时确实发生的丑陋的事没有表现,也没有提及double F的胡乱记录,更没有提及普通百姓级别以上的一些闹剧和错误,仅有少量的不和谐,因而整篇下来都是伟光正,太假。我理解这些的想法,完美的现实确实不存在,真实的历史确实应该面面俱到。我的观点:

1.这些东西即使没有疫情,他们也依旧存在古今中外的生活中,人性如此;

2.我见到听到的丑陋再单独写一篇一样字数的都够,我不想用那些具体的丑陋案例来抬高我自己,或者进一步反衬所有逆行者有多伟大,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

3.有些不是普通百姓级别的事,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不宜表现,而且已经并终将得到了全部的及时纠正;

4.假如你家有很多丑事,你不想说,我天天追着你屁股后面不停的问,你会不会打我?再假如你有很多丑事,愿意让你的家人逢人就讲吗?

5.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我们所有经历过那些日子的人,从内心来说,更希望让我们的后人了解到我们最真实的痛苦、见识到我们最闪亮的人性、感受到我们最伟大的团结、体会到国歌歌词中每一句的深刻含义、领悟到做为中国人的自豪!也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坚韧、不屈和伟大!

三、关于某些作品、剧集,那就名言“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对于描写真实的历史来说的影视作品,确实是应该恪守的原则,特别是对深刻影响当前人民情感、甚至可能是历史进程的现实来说更是如此。若干年后,只有当有过更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让现在的历史相形见绌,那时的人确实没有足够史料去重新演绎当前,那随便他们怎么演绎。

四、对于没有乱编、没有胡说的作品或剧集,有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满意,根本原因在于有没有用心、有没有和人民站在一起心连心。无论演员、剧组、导演和编剧,得到绝大部分观众认可的人,我相信他们投入了100%的热情和真诚,这是人民艺术家;得到观众认可和否定参半的人,我相信他们有用心,但欠火候,希望他们在演绎的道路上继续磨砺;得到大部分观众否定的人,我认为他们背叛了人民群众!

送给可恶的新冠、送给那些过往的苦难、送给要歪曲这段历史的人


整体观影后的影评

10月8日,最后一集更新完了,散花。我个人角度评价一下。

第一单元 《生命的拐点》★★★★开篇剧,向全体医务工作者致敬!虽然时间线有点混乱,但很多小细节的表现,非常让人感动。

第二单元《摆渡人》★★★台词和演技非常好,可广告植入有点硬,而且和现实略有出入。

第三单元《同行》★★剧本很好,但表演的张力不足,拍的拉跨,广告也生硬,可惜了。

第四单元《救护者》★★★★★吹爆。感谢曹导,感谢所有演职员。

第五单元《搜索24小时》★★★虽然剧情欠打磨,虽然表现的不是武汉,但让我们知道在疫情背后,疾控、公安等默默付出的人的状态都表现了出来。而且虽然是小演员,表演的很棒,鼓励一下。

第六单元《火神山》★★很好的选题,但剧本对很多东西都没有深挖,遗憾。而且时不时出现莫名其妙的背景音乐,破坏了整体氛围,二次遗憾。而且虚构了道路塌方这样的剧情,为煽情而煽情,遗憾。

第七单元《方舱》★★★★★选题不如前一个单元受关注,但拍出的效果却好很多,而且四川话听着也很舒服,为什么不让演员一直说四川话呢?应该拍下四川的雨衣妹妹,虽然我只在第一天见过她的车子,但在外的很多医护和志愿者都晓得她,口碑相当好,我也希望能见一见她。感谢援鄂医疗队。

第八单元《我叫大连》★★很棒的典型人物,主演糟糕的演技,莫名其妙的背景音乐,可惜了。

第九单元《口罩》★★★★★虽然前面没有提及,但这部分还是比较熟悉,很有感触。

第十单元《武汉人》 ★★★★真实展现普通武汉老百姓疫情期间的生活,社区、药店、环卫、保安等工作者的工作,非常有感触,各位都辛苦了。老演员演技在线,新演员也很入戏,而且武汉话好亲切。就是背景音乐插入和广告可以少点哎。


个人经历部分

姜文说“正经人谁写日记啊”,是的,在当时的环境下,除了FF,谁有空写日记?我也只能是在几个月后心情稳定了,翻阅聊天记录和朋友圈,再通过回忆,串联起过往。加入其他照片,就变成了历史,我不是历史,只是个人回忆,所以除一张表情包和同行人拍摄的和一张拼图,其他照片均取是自己手机、微信聊天记录、自己发的朋友圈、行车记录仪所拍。也没有我的自拍(也不喜欢自拍),其实疫情期间的紧急任务都没有拍照,很多照片发在群里,后来清理微信内存,也看不到了。实在可惜了。

武汉封城前

这段期间以摘录武汉本地和央媒在当时关于新冠的新闻为主,新闻以引用的方式进行标识,一个句号概括一个新闻。

2019年

——12月30日

下午,所谓的谣言开始流传,有各种文字、图片的证据,起初是不相信的,大半夜睡不着,凭着仅有的图片证据去寻找一点破绽,找了三个多小时都不能证伪,一下子慌了,凌晨三点多匆忙在朋友圈写下,“近期大家少聚集,出门戴口罩”;

——12月31日

武汉媒体:▲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抵达武汉▲目前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 初步分析为病毒性肺炎▲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毒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常见▲长江灯光秀特别版、东湖灯会、音乐趴……今晚节目太多了啦▲实地探访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商铺正常经营,市民往来频繁;
2019.12.31 03:08 发布的朋友圈

2020年

——1月1日

武汉媒体:8人散布肺炎不实信息被处理。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休市整治,开市时间另行通知;

——1月3日

武汉媒体:▲截至2020年1月3日8时,共发现符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诊断患者44例,其中重症11例,其余患者生命体征总体稳定▲目前所有病例均在武汉市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已经追踪到121名密切接触者并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仍在进行中▲未发现明显的人传人证据,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病原鉴定(包括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培养)和病因溯源工作正在进行中,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感染等常见呼吸道疾病;

——1月5日

在小区搞了业主团年饭;

武汉媒体:武汉不明原因的肺炎已排除流感、SARS、MERS等;

——1月6日

武汉媒体:武汉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防控工作正有序进行;

——1月8日

武汉媒体:武汉8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出院 已经连续多日无发热等临床表现;

——1月9日

武汉媒体:截至7日21时,专家组认为,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

——1月10日

武汉媒体头版:肺炎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病情多可得到控制;

——1月11日

武汉媒体:▲初步诊断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41例,大部分都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其中已出院2例、重症7例、死亡1例,其余患者病情稳定▲所有密切接触者739人,其中医务人员419人,均已接受医学观察,1月3日以来没有发现相关病例,没有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
本日起,媒体每天开始播报相关;

——1月12日

媒体:湖北2会召开;

——1月13日

媒体:世卫组织:中国已分享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

——1月14日

媒体:泰国发现1例新型冠状病毒病例,患者来自中国;

——1月15日

武汉媒体:▲不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泰国病例来自武汉▲在确诊的41例病例中,男性为主,中老年发病人数较多▲病例早期以发热和咳嗽症状为主,早期可表现为持续性轻症,年龄较大或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易进展为重症;

——1月16日

媒体:日本一男子在前往武汉后回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患者已出院,这是日本首例;
2020.01.16 15:12 公司最后一次聚餐

——1月17日

媒体:治愈出院5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

——1月18日

几张同济医院医生全副武装就诊的照片开始流传在本地的微信群和聊天,武汉也逐渐上了新闻热搜,似乎山雨欲来。百步亭社区搞了团年饭,这也代表了武汉人和在武汉的人,相信新闻,相信不会有事,反而调侃外地人戴口罩,“本地人没慌,外地人慌了”,“没感觉”;

媒体:傍晚,终南山赶赴武汉;

——1月19日

母亲问我何时买票回家,我犹豫了一下,说这边可能会出事,路途好远,就不回去了,你们也少出门。武汉依旧照旧,就如同那两张表情包,“全世界都知道武汉被隔离了,现在只有武汉不知道武汉被隔离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世界人民觉得中国是疫区、中国人民觉得武汉是疫区,武汉人民决定汉口是疫区,汉口人民在开心的办年货,赶吃年饭聚会、不想搭理你们”;

武汉媒体:▲国家卫健委:武汉肺炎疫情仍可防可控,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来源还未找到▲1月21日至2月29日,武汉将向市场投放首批500吨政府储备冻猪肉▲ 发布新冠科普知识,专家称武汉冠状病毒肺炎总体可治;
本日武汉媒体电子版本日头两版一切内容都消失;
当时武汉微信群广为流传的表情包

——1月20日

中午,部门还提议下午去华南海鲜市场去买些鱼搞聚餐,一忙就搞忘了,作罢。此时口罩已经很难买,就去超市买了30人份的速冻食品和其他零食,心想春节7天不出门,这事就应该会过去;这期间很多在外地旅行的武汉人、湖北人,开始被困在当地,甚至被驱逐流浪街头;回过头来看,从这一天的开始的新闻,就像雪崩一样……

【午新闻】▲韩国出现一例来自武汉的病例▲视频热传:本月12日,武汉飞澳门,测完体温后乘客才能下飞机▲N95口罩佩戴方法发布▲新冠科普视频再发布▲外交部回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武汉已采取出境离汉人员管控措施;
【晚新闻】▲报道武汉市卫健委19日凌晨举行媒体发布会,回应为什么突然增加了这么多确诊病例▲大大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武汉发热门诊和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名单发布▲境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217例,日本1例,泰国2例,韩国1例▲钟南山肯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
本日武汉媒体电子版本日头两版一切内容都消失;
2020.01.22 15:54 在超市采购

——1月21日

普通老百姓正常生活,但逐渐开始注意去买口罩;

【早新闻】▲武汉15名医务人员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国家卫健委:新型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防控▲ 武汉成立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武汉2020春节文化旅游惠民活动延期举行▲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新型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后无异常▲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博发布科普信息;
【午新闻】▲ 世卫组织专家组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行实地考察▲ 广西1例,来自武汉▲天津航空:对武汉出港旅客提供全额退票或改签服务▲世卫组织将于22日召开评估新型冠状病毒紧急会议▲春运如何严防新型冠状病毒发布▲ 国内疫情通报开始▲携程可免费退订春节期间武汉地区酒店▲宣传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菲律宾出现4起疑似来自中国病例,一名来自武汉▲澳大利亚一例疑似,来自武汉▲武汉实施进出武汉人员管控,武汉市旅游团队不组团外出▲九州通承诺:保障供应、保证不涨价。洗手六步法普及▲9个有关新型的谣言辟谣▲武汉制定诊疗方案: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收治;
【晚新闻】▲湖北省领导做出批示:落实免费诊治政策,坚决杜绝瞒报、漏报▲ 华科同济医院第二批志愿报名满员▲民航局:涉及武汉航班机票可免费办理退票▲黄冈市新增12例确诊,其中医生1例护士4例▲ 宣传致敬一线的医务人员▲ 武汉新型肺炎患者救治由市里买单▲武汉市内四家大型剧院及各院团取消春节期间演出▲给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台湾发现首例▲淘宝向平台上的所有商家发出公告,要求平台上所有口罩绝不允许涨价▲武汉医疗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不计成本从外省空运,全力保障武汉市急需的口罩、防护服、体温检测仪等防控设施▲浙江一口罩商喊回百余员工加班:3倍工资鼓励,尽最大所能赶制;
本日武汉媒体电子版仅可预览头版照片,其他版面一概消失;

——1月22日

【早新闻】▲ 四川中医药管理局公布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处方▲湖北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应急响应▲武汉辟谣绕城高速、汉十高速封闭▲卫健委专家组一成员被隔离▲武汉市长回应为何搞万家宴,医护人员怎么被感染▲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供应充足。国家卫健委举行新型肺炎新闻发布会▲ 昨日央视记者探访武汉隔离病房的视频发布▲国家卫健委表示,传染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疫情存在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午新闻】▲武汉市紧急通知,取消了初一到十五的旅游惠民活动▲澳门确诊首例,来自武汉。国家疾控中心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来源是野生动物▲ 湖北市监局发布警示:哄抬口罩等医用商品价格从重处罚▲宣传抗疫典型人物▲国家卫健委提示4点个人卫生建议▲武汉火车站机场 1月14日起均配体温筛查仪▲春节期间各类演出取消▲防疫、抗疫宣传上线▲武汉市民自发退票不远游▲ 医护致敬新闻发布▲武大中南医院用ECMO救治1患者▲宣传杜绝谣言▲宣传武汉加油▲国家卫健委:疫情将坚持日发布,直到不再需要▲安徽确诊首例▲湖北拟请求紧急支援口罩等医用物资▲武汉教育局回应中小学能否按期开学;
【晚新闻】▲宣传拒绝野味▲ 23日起,坐地铁也要测体温,如遇发热请勿乘坐公共交通▲武汉对进出城车辆及人员实施疫情排查▲武汉要求全市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医保报销后,确诊患者报销后自费部分由财政补助;
2020.01.22 12:08 光谷步行街

武汉封城

——1月23日

凌晨2点市里发布通告: 上午10时起,武汉全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停运,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关闭。封城在即,害怕的都在向城外跑,就像地震前逃难的小动物;同时,各个微信群里也不断传来各大医院短缺防疫物资的消息,连垃圾袋都不够用了,甚至流传了一些发生在医院的的视频,恐慌加剧;晚上开车去找前女友,电话打不通,绕着光谷转了两圈,街上空无一人,回家睡觉;

【早新闻】▲“超市今迎采购高峰,春节期间武汉菜篮子供应充足,新鲜蔬菜随时进城来,理性囤货 ”▲口罩供应充足,保证各品类口罩药店有售▲湖北主持人戴口罩播报新闻▲致敬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宣传▲ 10点一到,天河机场航班取消、退票手续免费办理,武汉所有地铁站只出不进▲7家发热定点医院发布;
【午新闻】▲武汉市成品油经营企业油源充足▲呼吁口罩剪碎扔▲ 在武汉上空播撒消毒粉液是谣言▲新版新型肺炎诊疗方案公布▲ 出现无武汉旅行史确诊病例▲湖北高速开始封闭▲医疗耗材、防护用品捐赠电话发布▲ 61家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关闭发热门诊▲中部战区协助武汉封城是谣言▲武汉组建24小时应急车队▲湖北宣布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某滴升级武汉疫情应急响应措施,武汉城内继续提供网约车服务▲全国暂停进入武汉的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发班▲武大人民医院急需防护物资▲旅行社和游客均不需要支付违约金▲黄冈市区公交、长途客运暂停运营 城铁站、火车站离开黄冈市区通道暂时关闭▲外地驰援物资车辆已进入武汉;
【晚新闻】▲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市民关心的几个问题的答复▲致全省人民的一封信▲鄂州暂时关闭铁路车站通道和公交客运▲再次发布捐助信息,呼吁捐助医疗物资▲湖北省中小学开学确定延期▲武汉市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暂停营业,湖北省A级景区、星级饭店人群聚集活动一律取消▲ 铁路免收退票费扩至全国▲四川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已经组建完毕▲上海第一批重症和呼吸科医师驰援湖北▲武汉将以"小汤山模式"建立医院 要求在6天内建成▲武汉网约出租车将停运,巡游出租车实行单双号限行▲财政部拨10亿补助湖北防控疫情;
本日起,武汉媒体停刊,直到武汉解封;
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号):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2号):武汉市大宗商品、食品、医疗防护用品等储备充分、供应顺畅,请广大市民不用恐慌,不必囤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3号):开通24小时电话接收社会各界爱心捐赠抗击疫情的医用耗材、防护用品等物资;
2020.01.23 19:55 光谷珞喻路

—1月24日

除夕,前女友18号出差去北京后就杳无音讯,担心不已。一早联系上,才被告知已经偷摸回来了。之前就劝她有风险,不要去出差,被说我造谣,然后最近又玩失踪,过年都这个样子,心情差到极点,有一句没一句聊到晚上,白天浑浑噩噩地过去了,一个人在武汉草草吃过年夜饭,中央台在放春晚,我则看着下载的德云社封箱,一条求助信息在HR微信群发出“凌晨2点龚家岭收费站需要转运25万只口罩,需要5名志愿者”。想到都这状态了,跟单身有啥区别?生无可恋,在外面做事如果死了也有人收尸,不如拼一把!留的电话打不通,干脆直接开车赶过去。原本是武汉最繁华的街道,此时几分钟才能见到一辆车,一片寂静,甚至有些瘆人,到达龚家岭收费站,出入口都已经封闭,陆陆续续来了许多支援的车辆。又是风又是小雨,来的人远远超过需要的5个人,一直等到两点半,终于看到,是来自江苏的车。大车不能进市区,司机师傅也非常害怕,而且他一旦进市区就不能再回去。由于下雨,物资没有搬运,要放到明天早上医院来接收。有些来的志愿者骂骂咧咧,“医院急用,却还要在这等一晚上才给送,守着防疫的条条框框真是***”。找他们问到了志愿者群,然后回家睡觉;

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4号):进一步做好社会捐赠工作,公告有关事项;
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5号):1月24日12时起,全市网约出租车停止运营;巡游出租车实行单双号限行;
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6号):1月25日0时起,过江隧道关闭,三环内(含三环)过江桥梁通行实施体温检测管控;
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7号): 全面实行发热市民分级分类就医服务;全员排查发热病人;分类安排发热病人;
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8号):全市紧急征集6000台出租车,分配给中心城区,由社区居委会统一调度使用,自2020年1月25日中午始,为辖区居民出行提供免费服务。社区居委会为生活不便居民上门免费提供送餐、送菜、送药等居家服务;

——1月25日

初一,上午10点睡醒,微信群说有医生上班没车,顺着留着的电话,开始接送医生。没酒精,网上又说普通白酒度数不足以杀死病毒,刚好有一瓶生命之水,拿到车上当酒精(后来专家说这个度数太高,最好按比例稀释到75%才有用),没喷壶,就拿手纸沾着擦拭方向盘座椅。起初他们还要给钱,我一再解释说是志愿者,不要钱,你们安全到医院就好。其中一个亚心医院的医生最记忆犹新,问他怎么下午2点才去上班,他说自己是临时接到通知就急忙赶过去,因为他的同事已经劳累过度倒下了,而自己也不知道此去何时才能回家,我此时才感觉到害怕,因为我还剩4个口罩,其他啥防护都没有。下车时,他丢给我一个袋子,我看鼓鼓囊囊也不像钱,也没在意,直到接下一个医生的时候才发现是6个N95,心里一下沉重起来,我怎么可以拿他们最需要的东西……于是在下一个医生下车前,硬塞给她4个,因为路上小心打探到,她也缺口罩,而她也是亚心医院的。大概4点的样子,听到说要发布禁行令,明日起,一切未办通行证的车辆不得上路,7点多开始辗转找交警队去办通行证。8号令说的是出租车,我资格不够,但听说搞网约车的首汽公司也招志愿者,最关键的是可以提供通行证,立刻又穿过半个城赶去报名,到那边一看,乌泱乌泱一堆车,都是来报名的,从五菱宏光到陆巡路虎,此刻都急不可耐的要做事。8点半,赶到正确的交警队,此时他们已经下班。与此同时,小区物业发来消息,问能不能到汉口北取一批84回来,我立刻答应,辗转到了一末实业仓库(后来才知道,这家公司老板是疫情期间汉口北唯一营业发放防疫物资的,平价卖和捐献,花出去一千多万,老板娘都因为发消毒液发到住院),他们提供的防疫物资,外面已经买不到,而且价格便宜的难以想象,发现还有一点消毒用品没有人领,我和邻居一商量,俩人合伙买下了所有的东西拉回小区,要的多的就原价卖,要的少的就送,结果还剩下许多,但至少我们小区是不差这些东西了;

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9号):1月26日0时始,除经许可的保供运输车、免费交通车、公务用车外,中心城区区域实行机动车禁行管理。市民确有通行需求的,按指挥部第8号通告执行,各社区配备足够车辆保障需求;
2020.01.25 04:17 龚家岭收费站(当时发的朋友圈视频截图)

2020.01.25 15:59 亚心医生送的口罩

2020.01.25 招募志愿者司机的群聊记录

——1月26日

首汽公司把我们派到各个社区,我们要求他们提供所有的防疫物资,公司说社区什么都有。当我们各自辗转找到自己的社区后才发现,社区和我们一样,“穷的叮当响”,啥物资都没有。来都来了,硬着头皮做呗!怕吗?当然怕,可那会已经就麻木了,毕竟和自己一起坚守的人都啥也没有。说是守社区,无事可做,整整坐了一天。社区书记说,别看你现在闲,这也是任务。但珍惜吧,马上就有你忙的,可当时没体会到他说的。唯一让自己赶到幸运的是,我服务的社区在市区,可以回家。而还有很多的士司机,被分配到远郊区,而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连衣服都没带,这一服务,就是两个多月,家也不能回。分配到社区的志愿者司机,和其他志愿者不一样的是,大部分人平时的职业就是网约车或者的士司机,我可能是为数不多的非专业人。就如有几位司机师傅说,“平时我们都上不了台面,这时候得冲到一线让大家知道离不开我们” “其他地方都在支援武汉呢,我们这些在武汉的本地人不做点什么,总觉得像对不起自己” “虽然平时受气,但这时候还是要仅份微力” “每个人都是个小火苗,关键时刻,大家也一起发光发热”;雷神山、火神山要开建,乙炔、钢材、网线、PVC管等建筑材料,建筑工人、水电工等等,都人手不足,承保公司一方面自己努力让已经回家的人想办法回武汉,一方面又在本地微信群紧急求援,一方面又发动武汉市郊农村的整村整湾的农民兄弟来建设,而捐赠热水器、空调、床单、被褥、垃圾桶、医疗设备等内部设施,也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有很多爱心企业因为找不到如何让两山和医院得到捐赠的物资、如何将物资运送过来,不得不各处求助,很多普通市民、本地的物流企业,积极响应。武汉市,酒店也不断的爆满,有用作隔离的、有用作医护就近住宿的、有外地医疗队住宿的,很多酒店宾馆也伸出援助之手,尽可能提供帮助。尽管他们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奉献要持续到4月份。此时武汉只有自救,才能挺到外界救援的到来;经人介绍说,有一个志愿者团体,专门组织了群用于服务孕妇,线上为她们提供心理辅导、医疗指导、医院对接、送医产检和生产。碍于社区服务的不便,到最后也没有参与过他们的孕妇服务,只是拉了几个孕妇进群,提供过一些武汉当地的状况信息。他们很多人确实不在武汉,和我对接的人也是在上海,但他们心系武汉,心系武汉的孕妇群体,还能从疫情开始到结束,每天24小时兢兢业业的提供服务,真的非常伟大。新生儿代表了武汉的希望,代表了湖北的希望,代表了中国的希望!而且疫情之后,她依旧在从事其他的公益活动。相信还有像她这样很多的网络志愿者,以及无时无刻牵挂武汉的网友,以自己所能去为抗疫做出自己的贡献,你们都是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

2020.01.26 08:31 沌口体育场停车场,志愿者车队集合现场,等待发放车标

2020.01.26 08:31 张贴车标,戴着亚心医生送的口罩。随后和其他志愿者分别赶赴各自服务社区

——1月27日

把家中剩余消毒用品,半卖半送给社区,此时还有3个口罩,依旧想着口罩用完就回家歇着。此时直到后面很多天,似乎每天都是很平常的,早上6点爬起来跑20公里,送几个医生上班,差不多八点半到社区,顺路吃个热干面,发个朋友圈,然后到社区坐着,坐不住就去车里窝着。中午吃不到什么东西,社区贴心的安排了外卖,到后来直接在办公室开火做饭,集体吃大锅饭,下午继续坐着,想着是来服务,听命社区,很多求助信息也选择性的忽略,胆小不敢翘班。此时我依旧不是一个思想觉悟很高的人,也不知道要怎么做、做什么,新闻也没兴趣看,娱乐也没兴趣,就在B站看关于抗美援朝的纪录片,几次都看得热泪盈眶,那个在坚守阵地被冻死的志愿军战士宋阿毛临终绝笔,“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战地上!”回想起来,能坚持这么多天,应该是先烈的精神给予我的力量吧!传闻一部关于长津湖战役的影视作品在开拍,如果上映,希望大家都去看下,去了解一下那些真正的冰雪勇士的故事。坐到5点半下班,回家路上,再顺路从各个志愿者微信群里接一些需要上下班的医生。最晚9点就回家了,此时我不知道的是,很多志愿者在忙着服务,而且我自己小区直到疫情快结束才知道有很多医生,早知道就不舍近求远耽误那么多时间去接送人;

2020.01.27 13:28 生命之水和喷壶

——1月28日

前晚大半夜出去,通过帮忙运输一批防疫物资,被赠送两件隔离衣,虽然不是防护服,但有比没有强。但是……太薄了,第一件穿了一天就破,索性不穿,把另一套送给一个志愿者群里的人,这时候各种内容的微信群开始成立壮大,成了一股守护这座城市的隐形力量,援助孕妇的、照顾孤寡老人的、接送医护的、运送物资的、帮买药的、宠物救援的、送菜送饭的、在网上整理发布求助信息的、联络整合各自求助物资或人员的,等等,很多人所作的事情,和之前自己的专业技能、从业职业都没什么关联,但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本地新闻说基层单位都在挨家挨户上门排查、消杀,这时候如果找到一个武汉人,可以让他们说说这是真话假话。有几个基层有84酒精?有几个基层有喷壶?啥都没有用啥消杀?有几个基层有足够人手?基层的人要么回家要么被关着要么害怕不敢来,而且防护服手套口罩也没有,又哪来的人手去上门排查?不是基层不想做事,是没法做事,战士冲锋要有枪、后面做掩护的也要开枪,可这时候,医院缺武器、社区缺子弹,前者还可以得到呼吁援助,而社区叫天天无奈,叫地地不灵。坐以待毙可能是最好的防疫办法,因为仅有的人可以不成为传染源;

2020.01.28 09:00 汉口月湖桥附近

——1月29日

还剩1个口罩的时候,社区给司机一人一盒日本产的一次性口罩,扁平的,不过设计蛮好,嘴的位置还有加强筋固定形态,不用紧贴着嘴,方便沟通(就比如N95都是鼓起来的,戴着讲话会更清晰),可惜不是医用,仅仅是放花粉的那种,但这也很不错啦!有了口罩,那就继续做着呗。下午的时候,我们社区的司机可以到首汽领防护物资啦!虽然也就一天的量。唯独是防护服比较结实,没想到这件衣服我穿了20多天。在朋友圈买到了一大桶酒精50斤,11块500克,还行,这在当时来说是最便宜的。拉回来,想半卖半送的分给周边司机,结果发现没有瓶子(因为商店都关门了),去周边垃圾桶里也没翻到,突然后悔平时喝过的水瓶不该乱丢的,瓶到用时方恨少啊。物资难买,找物资更难,在这之前,很多人都分不清各种不同规格的口罩、防护服,买来的物资要么不合格无法被前线使用,要么就是买贵了,但前期,有总比没有强。回想了很久,也想不起来这个时候自己到底还害不害怕,就记得自己有点防护了,胆子大了,有任务就赶紧完整任务,其他也没去多想。晚上要加强隔离,没有水马、围挡,肿么办?书记一拍脑瓜,计上心头。和其他社区的人跟着他,趁着夜色的掩护(白天路上也没啥人…)跑到马路上,把机动车道中间的隔离护栏一节一节全拆了回去,然后又找来一些共享单车,堵在需要堵住的路口,完成了社区的隔离封闭。想不到,那些半死不活、几乎要成为城市垃圾的共享单车,此刻变得如此有用,就正如达文西所说的, “就算是一条内裤,一张卫生纸,都有它的用处”;滴滴在这天上线了医护专车,分担了许多志愿者的压力,本以为是很开森的事情,还告诉了很多的医护,但后来才知道,只针对武汉的5家一线医院,而且是对接医院审核,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医护都有资格坐滴滴医护车,不是所有的指定5家医院的医护有机会坐到滴滴的医护车,医护出行和志愿者的压力还是很大;前一天,老家还举行了过年的聚会,虽然原打算今天进行,但今天老家也要求非必要严禁外出,家人也相信了我之前说的,还问我在武汉怎样,我撒谎说,在家窝着看电视打游戏,哪也没去;((疫情后,滴滴在广告宣传上确实做了很多,宣扬滴滴的奉献。不过,这些真的是拿钱砸出来的啊,一个滴滴医护车,一个派单80元,无论远近,哪怕不上车,结束订单,也是80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而很多滴滴医护车司机赚的盆满钵满,辛苦跑一下,疫情期间月入8万不是问题。我不是说赚钱不对,而且疫情后我也非常羡慕当时的滴滴司机,这不用装X,我也不是贬低滴滴司机们的付出,因为我也可能要加入滴滴成为滴滴司机。只是说,滴滴医护车和另外那些真正无私的奉献有距离。就好像我唯独对外卖小哥完全不了解,因为我从来不点,这期间也没有交集,通过纪录片、影视作品才了解到。而且他们都是骑着车穿梭在寒风中,又跑不快,运力也有限,比我们的工作条件还恶劣一些,所有我也很敬佩他们能坚持这么久,直到最后的胜利));晚上,接了一个送物资的求助,顺着定位来到军运村附近。此时已是夜班,市区的街道空无一人,这里却人潮鼎沸,工人们讲着好几个地方的方言,各种建材运输车辆、施工车辆排着队等候入场。我还傻乎乎地问负责戒严的小哥,这是哪里?小哥说,雷神山医院;

日期不详,硚口的自行车封锁

2020.01.29 15:59 武汉第一医院门前欢快奔跑的狗子

2020.01.29 22:11 雷神山医院

——1月30日

社区的休假的工作人员陆陆续续,或者主动请缨,或者被喊了回来。尽管条件依旧艰苦,但有些事情只能由他们来做,职责所在。武汉这时候还没有学会外地的封门封楼道,仅仅是分割街道,但恐慌也已经把绝大多数人吓到不敢出门。但就是有头铁的出来溜达,还有聚众打麻将的,发现一批抓一批,麻将桌都给砸烂了,还好我们社区没有,这批人中很多都被感染。这几天滴滴成立了医护保障车队,线上叫车,免费接送。碍于车子不符合要求,无法加入。但在首汽做社区服务也很好啊!更何况滴滴医护车队的仅服务于四大医院的部分医护和极个别合作医院,对于武汉数量庞大的医护人员,服务能力远远不够,以及需要像首汽等其他网约车公司的志愿车队的人来“打零工”,和其他广大的志愿者车队的服务;

虽然我所在社区只有一个透析病人,并且定点我去接送,每周只需要两次,压力不大。但其他社区就不一样了,每天都要被非常多的透析任务压垮

——1月31日

通行证,是一件从头到尾困扰很多志愿者的事情,9号令的限制和模糊不清,让很多想出来做志愿者的人不敢出门,甚至连出门看小病或者买菜都不敢。有些物资和人员,要出城跨市才能接到,而整个城市在封锁期,除了禁止非持有通行证的车辆进出外,其实整个省都是被封锁切割成一块一块的,有人为关卡,还有物理封锁,甚至市内很多行政区,都阻隔了对其他区的交通,各处的道路也开始封闭,此时任何导航在部分大路都已经失效,更何况很多小路。能开到证明,成了一种被其他人膜拜的能力,甚至出现了倒卖通行证、市级通行证不被区级通行证认可,等很多在现在看来很可笑的事情,但那时,一个证明背后所代表和寄托的东西可就太多了。疫情期间,仅仅市一级的通行证,就有至少4个版本,各区、机构,以及相关单位的临时通行证,就更加多,真要统计的清楚,这只能到博物馆捐献的物品中寻找答案了。有一些海外留学生支援沟通信息用的群,我被拉进去但很少讲话,所以存在感不高,但不能忽视,许多在海外读书的游子,第一时间就对家乡心心念念,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武汉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一片口罩、一件防护服、一双手套,尽管在物流、发放等环境有许多的鲜为人知的阻碍,他们依旧努力抗争想尽办法搞回国内,也默默的忍受一些不明真相的诋毁,没有放弃过。这些游子,身在海外,心在祖国,赤诚之心,无愧华夏;

——2月1日

又是江苏,江苏妇联和上海妇联送来了一批艾草和口罩。说起来也是,那会所有人都知道要按着手册防疫,却好像又不知道如何防疫,淳朴的江苏人民先行动再说,直接就送来了几车艾草,再由妇联下发到社区,寻思让社区点火烧烟熏走病毒。可城里拿敢防火咧,也许头铁的在社区点火放烟了,但我们社区没有搞。但无论是什么物资,都是一片心意,也不管是十三太保还是南京拍脑袋的想法,但他们用淳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相比后来炒作双黄连预防治疗,这才让人感动;好像也是从这天开始,这首歌就开始伴随自己,直到防疫结束。从阴冷雾霾的白天,到空旷漆黑的夜晚,在每一条武汉的路上都响起过这首歌,帮助我驱散那些孤独、恐惧、难过的情绪。现在很少听了,因为音乐一想起就想哭。这些音乐人真的可怕,朴实无华的歌词,就能抓住人心,点燃人们的情绪。印象非常深的,就是那张除夕夜解放军医疗队出征前,一位母亲抱着女儿安抚;这一天,高德地图与风韵出行合作的风韵平台,也推出了风韵医护车,这是纯志愿者车队,不涉及任何金钱,任何车主经过审核后均可加入,成为医护专车的志愿者。因为不熟悉网约车的一些东西,以为参加的是首汽,就不能加入风韵,因而错失了最早一批的加入服务;

2020.02.01 09:42 市妇联门前等待捐赠物资的分配发放

2020.02.01 14:03 鹦鹉洲大桥

——2月2日

10号令的发布,明确对相关病人进行集中收治,给病人和健康人都带来了希望,前者可以得到更好更集中的资源,后者可以减少恐慌,而且减轻了基层单位的压力,这一举措是所有人的期盼,对疫情的防控有着非常巨大的意义。运输物资、接送医护、餐饮供应,是大部分志愿者都在参与的事,而前期的物资运输,除了货与车的信息不对等,这个共性难点外,交通管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是所有的志愿者都有通行证,不是所有的志愿者车辆都装载能力强,而几乎所有的货又都在高速路口管制点(后期是增加了机场、火车站),外面的货车不允许进城,否则司机要隔离,这就需要一辆辆志愿者的车辆如蚂蚁一样搬运到指定的地点,口罩、洗手液、酒精、垃圾袋、84、鞋套、手套、防护面罩、护目镜、隔离服、防护服、体温计、呼吸机、喷壶、垃圾桶等等,每一件都是宝贵的,而酒精是易燃品、84原液是高腐蚀品,不考虑送进医院的风险,运输这些东西本身也是危险的,但这时候谁会在意这些,只会在意从哪拉到哪、什么时间、要送多少;这期间,最牵动内心的事情,就是某红×会种种不作为甚至使绊子的行为让所有人愤慨,为了让物资能顺利捐赠到位,不得不和他们斗智斗勇,于是就出现了一道魔幻的景象:直升机突破红×会的封锁,直接将物资送达XX医院背后的体育场;而餐饮,是防疫物资以外更重要的东西,人没防疫物资可能会被感染,但没吃喝,那绝对会被饿死。保障医护、病患、安保、志愿者、行政所有人员的餐饮的重担,就落在了那些餐饮企业家、菜农和厨子的身上,能吃到一口热饭,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因为还有很多人只能在忙碌完之后随便吃些压缩饼干、小零食扛过去;依稀记得那张照片,一个科室的几个医生却带着各种不同的口罩、穿着各式各样奇怪的防护、靠几个苹果度过春节;

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0号):自通告发布之日起,在前期定点隔离和居家隔离基础上,对全市经发热门诊诊断有肺炎症状的发热病人和新型肺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由各区安排车辆分别送至区集中隔离观察点,进行医学观察、治疗或采取其它预防措施。具体隔离观察时间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患者应当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隔离期间,各区免费提供食宿、医学观察和治疗。其他发热病人由社区继续落实居家隔离观察措施;
2020.02.02 07:25 关山大道

——2月3日

大概是这个日子开始,传言一名民间志愿者因为接送医护感染身故了,一下子都人心惶惶,很多只有口罩的逐渐转向只运送防疫物资,不敢去接送医护;这期间逐渐也听说部分志愿者借身份搬运物资时,投运走倒卖的事,并且这些人还被人在各个志愿者群里挂出来通缉。除了人心难测,更多是还是因为信息不对等、又戴口罩、暴利、没有严格的组织性,才会让一些人浑水摸鱼、铤而走险做些龌龊事。但这也促成各个群开始尽量严加管理、规范流程、提高效率。但志愿者依旧有接送产检临产、送医买药等就医需要的人去医院,甚至有的直接进去了。毕竟我也是做社区防疫的,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8号令明确规定了防疫车辆如何使用,譬如密切接触、疑似、确诊都是由社区安排不同的车辆和穿着响应防护等级防护的人员来接,社区服务车对于以上人员都不允许服务,以免自身成为传染源,危及整个社区(后来果真出了几次情节大小不等的事故,比如有一名疑似患者隐瞒自身情况,让社区派车送他到医院就医,到医院一拍片子,就查出有问题,司机拉去隔离;另一起是送过几次,最后一次查出问题,整个社区都拉去隔离,以至于其他社区上下都人心惶惶)。医院不是说想进就能进的,分发热定点和非发热,医院里面也分不同的安全等级。但他们志愿者们朴素的想法就是救人,不会考虑太多自身安危,尽管这样做,也会导致自身成为不安全的传染源。人手不足,防疫规定也只是规定;

2020.02.03 14:02 代购药,酒精在半小时前已被抢购一空

2020.02.03 14:39 埃尔法车主与电瓶车车主一同在航空路大药房排队买药

2020.02.03 接手一批捐赠物资

2020.02.03 一位市民捐赠大量酒精、84、手套,帮助其送达火神山。(非本人拍摄)

2020.02期间 微信群流传图片,至今都不知道是真是假

——2月4日

各个方舱医院开始陆续开建,因为有其他的任务,导致最终也没能参与到建设,至今非常遗憾。除了很多市民主动报名,还有很多周边的农民朋友,以村以湾的形式集体报名赶赴来参与建设,他们是低调朴实的勇者。一座座这些方舱几乎都是一夜建起来的,也可能是忙于其他没有过多关注,反正就是记得,下午发布需要床板、被套、窗帘、马桶、围墙等物资和施工、铺床的人,第二天早上就听说交付了;这是不属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神奇速度!也只有在中国才能实现这样的奇迹!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2月5日

既2号交付火神山后,雷神山在这天也交付了。此刻的武汉在与时间赛跑、在与病魔赛跑、在与死神赛跑,而这一天,我认为已经追上,且已并驾齐驱。在外看不到电视,信息的来源都是在微信群,前一天看到有农民工朋友们,在现场发出验收交付前基本完工的视频,尽管操着浓重的各种口音甚至有些听不懂,但言语中的开心难以掩饰,胜利离不开他们的辛劳和汗水。方舱和两山,前期条件是不是很舒服,以至于很多进去的人都在诉苦,但起码保证有了容身之所。到后期条件上来后,方舱显然成了一些人的乐土:吃得好、有的玩。有的病人饭量很大,一些医护人员就“骗”他们说还有多的,还会把自己仅有的那份给了病患,而此刻在居家自我隔离的不能出门、吃的东西都很贵,外面防疫的有口热饭就是很满足了。一些餐饮企业提供免费饭菜,仅我们社区附近的某位置,每天中午饭点就有很多志愿者去排队领饭,当然,还有一些人忙到没有时间来领饭。隔离人员吃的荤素和营养搭配、菜品丰富,让所有人羡慕……以至于传出有人不想回家的消息,当然那个吃出痛风的新闻就人尽皆知了;很多影视剧纪录片好像都没注意到的一点,大概是这几天前后吧,一些志愿者群里开始出现筹集秋衣毛衣秋裤毛裤暖宝宝等御寒服装的求助,因为很多援助武汉医疗队的人没有来过武汉,不知道武汉的冬天有多冷,不说方舱没空调,就算是医院有空调也不能开,那更是冷上加冷,物理和魔法攻击,让许多医护和患者受不了,很多武汉人积极响应捐赠(好像也有外地的);而之前也有给女性捐赠尿不湿、卫生巾、护手霜等物资,此刻也没有停止捐赠,这些捐赠物资由机场火车站收费站,再到各个医院,是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一车一车送去,这就是众志成城;

——2月6日

毕竟是在春节,各家各户为过节都有存粮,不愁,毕竟平时过年也是可以不买东西,可这都过了一个星期,商店菜场都不开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吃不到东西,食物的价格也和消毒防疫用品一样开始上涨。社区自发团购开始了,只听说艰难,但因为一直在吃社区的大锅饭,这部分没有参与过,不能深刻理解。有人捐钱捐菜、有人不图利平价卖、有人是拿命挣钱糊口,但不避讳的说,就另外有人是贩卖信息挣钱,就有人高价倒卖赚得盆满钵满,就有人骗防疫物资再倒卖,就有人靠做志愿服务作秀给自己的自媒体涨粉,就有人敢谋财害命……所有的人性在危难时刻都显露无疑,千人千面,不谈也罢。因为门面不让开门,但头铁的卖家非但能进到货,还敢于偷偷的开门营业,或半开卷闸门,或走后门,或深夜营业,就像在黑市搞不法交易似的,因为防疫需要,发现营业的就要被关门,以杜绝传播,但吃饭是要紧事啊,不能病毒没搞死人,先饿死,这些当中很少有人会卖高价,我的半条命就是靠他们续来的;口罩价格越来越高,但更难的是买口罩,比买口罩难的是买消毒用品,找到比朋友圈还便宜的,愿买就平价卖,能送的就送,加油吃饭都是钱,以前两三天一箱油,到后面一箱油最多跑一天半,钱是越用越少,日子是越过越抽抽;毕竟没有在家中关过一天,难以理解困在家中的痛苦,也不希望他们能体会在外面的痛苦,此刻只希望他们能安安心心在家,熬过这一切;

2020.02.06 一位穿羽绒服的少女光脚走过街头

——2月7日

再往后的日子,基本就是麻木的度过,做的事也和之前没什么差别,接送医生、带居民买药看病、搬点物资、帮人买点菜、或者傻坐着值班。说起来,其他乘客很忌讳我带医生,所以自己做什么,越来越最严不去讲,每次出车回来都要消毒,车里后来都挂上了一层白霜,用84就是这样子。有的师傅搞来了84原液却不知道兑水,导致车子内饰几乎都被搞坏了,很可惜。不敢说自己在一线,因为一线是什么样,听医生们描述就知道了,电力、保洁、媒体、保安等等还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自己做的不算啥,就是开车而已,只要跑的快,病毒就追不上我们;就比如,社区封闭,禁止出入,除非就医买药。其中有天,安排送一个婆婆去买药,婆婆说,女儿就在家旁边的医院上班,她很早就被女儿告知可能面临的事,只不过真的应验,于是从12月到现在都没有回家,她理解女儿,虽然自己也需要人照顾、需要买药,但想着自己能走动,就自己出来。每一个拼杀在一线的医护,背后都有默默支持着他们的家人,他们也在付出;

这一天,李医生去世了;

——2月8日

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是故事,三个人多个人就成了生活,也似乎不理解新闻上说的那些有啥报道价值,但如果不是来自身边各种各样或恐怖或温馨的消息,只凭不断增长的数字,不会发现我身在风暴中心,毕竟风暴中心是最安静的。白天的街道零零星星还可以见到车子,不外乎就是救护车和其他防疫车,夜晚来临,街上就冷清的吓人,连灯火都变得稀少,我在温暖的繁荣南方都市,仿佛回到了北方小城冬季的夜晚,从之前的不适应到如今的习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邻居要捐款,网友寄来口罩,同学要寄吃的,能婉拒的就婉拒,毕竟这期间物流快递已经瘫痪,本地的根本出不去,外地寄进来相当慢,就算来了,也没什么人给配送,在大规模的全国救助来之前,武汉就是一座孤岛。救护车是常见的,有时候几辆车一起出动,而且只亮灯不鸣笛,也许是不需要鸣笛,也许是怕惊扰家中的居民。偶尔空车在高架的时候遇到,我还像个小孩子一样猛踩油门去追,原本看起来笨重的车子,此时在空旷的路上居然像磕了药一样狂奔,我相信他们绝对会及时赶到的。路上的猫猫狗狗一天天的多了起来,越往后,基本上每天都能遇到被撞死轧死的,从小路到大路到高架,应该没有人会故意伤害他们,车子都在赶着救人运输,不会在意路面有什么,人且苟活,何况动物;

2020.02.08 朋友圈的高价倒卖物资

2020.02.08 紧缺物资的医护人员

——2月9日

这一天整体疫情得到控制了,达成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没有想到的是,距离解封还有两个月;

——2月10日

一切商铺都是不得营业的,但某医院旁边有几家热干面馆子,敢于顶风营业,因为马路对面就是医院,也许是相关部门考虑里面的医护,对他们网开一面吧?尽管只有中午前营业,但也造福了附近的居民,毕竟总有些管控没有那么严,反而在好转后才变得更加啊严格。得到风声的一些司机,当然不会错过,排队是常有的事情,除了医院,这里可能是这段时间见到的聚集的最多的一群人了。店里还有爹爹摘下口罩坐到店里吃,吓得其他人买完面就跑,老武汉人就是这么乐观。可由于物资匮乏,相继关门停业,今天仅存的一家也停业,因为盛面的纸碗用完了。这半个月来的幸福,就是每天可以吃到热干面,现在也没得了,车队里每天都有人问哪里能吃到热干面,可位置少的可怜,又偏远,下一次在附近吃到,都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1号):2月10日凌晨起,发热患者(包括非武汉市户籍人员)严格按照就近就医的原则,到现居住地所在区定点发热门诊就诊,不得跨区就诊;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2号): 2月10日凌晨起,全市范围内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所在楼栋单元必须严格进行封控管理;
2020.02.10 12:59 分发灌装酒精

2020.02.10 20:20 雄楚高架上疾驰的救护车

——2月12日

车钥匙不小心拉在车里,还锁上了。开锁的要价1000块,砍到500块,最终也没来。无奈自

 3 ) 还原这场战役应该有的十个单元

第一个单元应该是:风起·海鲜市场

第二个单元应该是:哨声·医者仁心

第三个单元应该是:围城·武汉加油

第四个单元应该是:寒涌·九州之殇

第五个单元应该是:口罩·抗疫物质

第六个单元应该是:逆行·白衣天使

第七个单元应该是:速度·中国力量

第八个单元应该是:转折·国士南山

第九个单元应该是:处理·奖罚分明

第十个单元应该是:浪平·天佑华夏

只有在懂得反思、还原真相、追求真理的基础上的歌颂才是对这场战役真正的纪念,唯有如此,才足以告慰那些牺牲的勇士,才是真正地尊重那些战斗过的国士以及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

果然任何一篇分享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有些人甚至谩骂到人身攻击,我不想被狗咬了再去咬狗一口,是非对错每个人都有一个评判标准,我不强求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篇分享是在当初在豆瓣看到的拟拍十个单元后,从亲身经历出发,自认为可以有的十个单元,并不是否认这部剧的成功!

剧开播后,引发大量讨论,刚开始我会回复大家,后面很多人开始阴阳怪气的说教、讽刺,我就不想再做多余的解释说明。

我们谁也不要试图说服谁,豆瓣不是为了辩论,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欢迎自己写剧评!没必要跑别人的剧评下面谩骂,因为那像极了狗急跳墙似的要求别人认同你的观点!!!

最后,喜欢的人,谢谢你们的喜欢!讨厌的人,自己写分享,当然,如果你们要继续挖苦讽刺和谩骂,那也请随意,反正我也会无视,更不会care,2020能活着就不错了,何必理会无谓的是非呢?

人间团圆,山河无恙,幸甚至哉!即使偶有犬吠,也难掩鸟鸣高雅之听。

 4 ) 说点对各单元的主观评价

《在一起》才是真正该有的中国抗疫剧,简直可以甩隔壁的《最美逆行者》上千公里。不过《在一起》各单元的水平还是参差不齐,毕竟是不同导演和编剧各自独立创作完成的。这样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不同风格搭配,每一单元开场都有新鲜感,也不至于让某位拍《娘道》的垃圾导演一个人毁掉整部剧。下面对各单元的评价100%纯主观,不喜欢请直接绕道。

第一单元(1/2集):《生命的拐点》

张黎导演的水平毋庸置疑,整体上拍得很克制,没有纠结于个别细节而把主线毁掉。张嘉益和谭卓的演技很好,吕中老奶奶的演技更是大赞,梅婷只是结局出来客串但她的每个表情都精确得令人惊叹,连我一开始有点担心的张天爱和何蓝逗这次也超常发挥了!客观地说,《生命的拐点》的许多细节都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比如江汉医院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 张院长和刘院长多年的友谊等等,限于时长都没法充分展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词是张院长说的“你首先是个医生,其次才是院长”,而且这两集也真实反映了疫情来袭时很多人的麻痹大意和掉以轻心。《生命的拐点》的总体拍摄水平比起 《摆渡人》 和 《救护者》 稍显逊色,但无疑是最适合作为全剧开篇的,给人营造了一种强烈的紧张感。可惜的是,《生命的拐点》有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后面几部都没有采用,那就是下单元《摆渡人》 的主角外卖小哥辜勇在本单元的客串。本来这一创意很好地体现了全剧10个单元之间的联系,可不知道为什么后面没有一个单元延续这一创意。从对全剧的提纲作用来看,第一单元才是真正的巅峰!

第二单元(3/4集):《摆渡人》

这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一个单元,剧情十分紧凑,真正体现出了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的主题。这一单元没有回避人性的弱点,尤其是张静初饰演的辜勇妻子文静对丈夫“多管闲事”的行为饱含爱恋的责骂,倪妮饰演的护士平小安情绪崩溃后面对辜勇的发泄。其实人性本私,善良的普通市民和崇高的医护人员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不可能面对新冠病毒内心毫无畏惧和恐慌。《摆渡人》胜在情节真实,不刻意拔高,不把英雄塑造成高大全的超人。那位失去奶奶的小女孩演得太让人心疼了,那么小的孩子演技居然那么好,值得杨洋(包括李东学、陈学冬、张一山、 陈伟霆 、杨颖、郑爽、唐嫣、李易峰等)好好学习!这两集最大的泪点我觉得是全国各地援鄂医疗队成员乘坐大巴进入武汉市区某高架桥那段,没有刻意煽情但比刻意煽情的《搜索24小时》感人万倍!另外,《摆渡人》和《搜索24小时》、《火神山》、《我叫大连》都是以个人为主线反映中国抗疫的,但《摆渡人》却显得十分自然,没有《搜索24小时》、《火神山》那么浓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这是因为《摆渡人》的剧本实在很好,没有刻意突出外卖小哥个人,没有给他加太多主角光环,更没有把他塑造成全知全能、可以凭个人才能解决全部问题的神人,在剧中外卖小哥辜勇就是一个热心肠、善良、有良知、敢在危机中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个人认为《摆渡人》在所有剧集中仅次于《救护者》,综合素质不逊于很多日剧和美剧!

第三单元(5/6集):《同行》

这一单元被骂得很多,我认为腾某有责任但杨洋也休想甩锅!杨洋有本事把抗疫医生演成耍酷的霸道总裁我也是醉了,相对来说只有18岁的赵今麦反而把援汉医生演得自然很多。 实事求是地说,杨洋演技和他演贾宝玉、姜子牙、曹植的时候相比有进步,给师兄送他父亲的骨灰那段他的泪水还是很动人的。还是应该给他提升个人演技的机会,毕竟胡歌、黄教主的演技都是有逐步提升的轨迹的。感情戏那个是弹幕胡说,我没看出《同行》是杨洋和赵今麦的爱情戏,剧情上也只是他们俩相互鼓励、一路同行而已。《同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剧情散乱不堪。本来赶赴武汉支援是火烧眉毛的急事,却生生被编剧写成了公路片的剧情。一路上各种支线喧宾夺主, 小油桃的情节显然是为了刻意煽情加上去的,说实话很不自然而且十分无聊!总的来说《同行》也就比《火神山》稍强,严重拉低了全系列的水平,不过和隔壁《最美逆行者》相比还是有优势的,至少荣意的父母疼爱女儿那段演得相当出彩 。 其实《同行》单拿出来也是国产剧及格线的水平,和隔壁《最美娘道》相比有一定优势,很多人无法接受它主要是因为它夹在《在一起》最优秀的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之间,显得无比尴尬。

第四单元(7/8集):《救护者》

个人认为最好的一个单元,没有之一!曹盾不愧是《长安十二时辰》的导演,长镜头用得太赞了,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朱亚文的演技不错,徐璐说实话演得不太自然,但昏暗的灯光下抢救病人的那种紧张感以及看到之前还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的病人去世那种无力感和挫败感足以覆盖任何演员的演技,之前一直埋怨老爷爷的老奶奶希望自己比老伴先走那段太深情感人了。除此之外,医生魏力和乐观坚强的患者小朱的约定也让人印象深刻,遗憾的是,最后小朱还是没能挺过去。除了朱亚文和徐璐,很多群演据说都是真正的医生,难怪这一单元很多细节表现得十分专业。这90分钟的两集,剧情比很多大片都要紧凑!我感觉《救护者》如果单独拿出来作为一部电影,可以打满分!偶尔有些瑕疵也丝毫不影响整体表现!

第五单元(9/10集):《搜索24小时》

这一单元很多人说差那是因为他们不熟悉疾控中心流调人员的日常工作,加上刚从《救护者》的高潮中走出来不适应水平任何程度的下降,所以瞎黑。其实李小冉、郭涛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前半部分之所以把科长(郭涛)演得很官僚,各种歧视实习生小陆,是为了让这个人物更加有血有肉,形象更立体,避免拍成唱赞歌的宣传片。事实上科长仍然是正面人物,关键时刻敢于担当,还是一位对全国人民生命健康负责的好干部。一开始我也以为黄景瑜演得奇烂无比,从头到尾面无表情,面瘫程度秒杀绝大多数小鲜肉。直到后来领导说出他的身世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黄景瑜对小陆的没有情感、无法与他人共情把握得还挺不错,不得不说这一设计还挺高明的。当然,无可否认《搜索24小时》过于突出个人,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太浓,但这两集压根就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把其他人演得像弱智一样。张猛警官一开始态度有点凶但关键时刻是很可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李小冉演的江灿智商也始终在线一看就是让人踏实的大姐姐。结尾拍得太烂,刻意煽情却没有把握好度。个人认为《搜索24小时》不烂但也不够出彩,比3和6两个单元好。

第六单元(11/12集):《火神山》

这一单元我和很多人的看法相反,陈数的演技是不错的,本身军医就是这样说话办事的。但这单元最大的问题是跑题了,文不对题,题目叫《火神山》却没有一点点表现千万工人搭建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反而大讲特讲护士长的故事。还有应该着重批评的是,导演和编剧没有真正深入武汉体验当地的风土民情,完全凭想象闭门造车。武汉的养老院居然建在会塌方的深山沟里,编剧不会看到“火神山”和“雷神山”就以为武汉是重庆、贵阳、青岛、香港、十堰、张家界、宜昌、遵义那样的山城了吧?这一单元表现女军医对新冠患者唾液从一开始的恐惧到后来的克服是一个亮点,但这两集废话太多,很多时候都是在闲聊。还有一点需要严厉批评,陆毅演的总经理和他老婆聊天的微信里把“得”打成了“的”,地的得都分不清还演什么戏!现在很多演员能不能对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多几分敬畏和尊重!我感觉《火神山》像是被《最美逆行者》附体了,各种假大空,各种唱高调,活脱脱就是一部宣传片。就目前而言,《火神山》全系列最低,可以和《最美逆行者》“相媲美”了!

第七单元(13/14集):《方舱》

这一单元是目前为止最平中见奇的一个单元, 靳东、孙佳雨、毛晓慧、黄志忠、王自健、 姜瑞霖(铎铎扮演者)乃至李大爷、马大姐的扮演者都演得非常自然流畅,没有谁达到张嘉益、吕中、雷佳音、倪妮、朱亚文在本剧中的演技水准但全员演技在线无人拉胯,故事也很完整。《方舱》一反前几个单元悲情、紧张、压抑的风格,既有快乐也有悲伤,从四川成都援鄂医疗队队员和方舱医院收容的武汉本地患者们的喜怒哀乐中展现了人间真情。不得不说,汪俊是一位合格的导演。编剧六六很擅长描写人世间复杂微妙的情感,她编剧的从《蜗居》到《少年派》和《安家》在表现角色细腻感情方面都可圈可点。其实我感觉蔡蔡和颜部长似乎有一条感情暗线,但他们即便真的恋爱了也不会让观众觉得是强行加感情戏,这样的讲故事技巧值得《同行》的导演和编剧学上十年!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单元没有一味歌功颂德而回避问题,第13集后期患者们的抱怨乃至想离开方舱医院那段情节还原得非常到位,突出暴露了方舱医院搭建和开始使用的初期存在的种种问题,包括厕所很脏、伙食难吃、每天的生活十分无聊缺乏必要的娱乐作为调剂等等,这在内地算是尺度很大的了。李大爷痛失爱子后冲着医护人员的发火,和结局部分向护士长的致谢及给蔡蔡的真诚道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没有过分的煽情却依然让人感动!看惯了第1、2、4单元的悲情,看这一单元是比较轻松的。《方舱》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靳东的四川话大饼味太重了。不过总体上瑕不掩瑜,在我心目中,这一单元和《生命的拐点》可以并列全剧第三。看完后我的感觉就是,《在一起》经历了《搜索24小时》和《火神山》的挫折后,终于重新回到高水准,这让我无比期待下一个单元邓伦、李沁的表演。

第八单元(15/16集):《我叫大连》

一开始我还很担心邓伦能不能驾驭好宋小强这个角色,毕竟是以抗疫英雄大连小伙蒋文强为原型改编的角色。没想到这次邓伦的演技出乎意料的好,和他在《十五年等待候鸟》、《欢乐颂2》中的表演相比简直是天翻地覆的进步。邓伦对小强的心理变化把握非常好。一开始误打误撞被迫在汉口站下车,又误打误撞去了江天医院做清洁工;后来一度想逃离武汉,却被在疫情灾难中坚守的武汉人感动,决定以“打不死的小强”的身份留下来;最后在李沁出演的李天然和去世的屈大夫鼓舞下,成为了坚定的志愿者,真正走上了英雄之路。不得不说,这故事编排得很不错。表面上看就是一个大连小伙子疫情期间在武汉的不平凡经历,但非常接地气,体现了一条真理,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其实就像护士小姐姐李天然说的那样,所有人,一开始面对意想不到的灾难,都会感到恐惧。同样是90后的年轻演员,邓伦和李沁的演技比杨洋、马天宇好得太多,杨洋应该跟邓伦好好学习一下怎么通过表情和背影表现人物内心的情绪变动,隔壁马天宇更应该好好看看这边邓伦的表演!除了主演邓伦的精彩表演外,我还想夸夸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俩几十年相濡以沫的感情非常感人,老爷爷用手抚摸他们黑白底的结婚照那段平淡却很催泪。目前看来,《我叫大连》在全剧中属于比较优秀的水平,优于第3、5、6单元,比第1、2、4、7单元则要逊色。第1、2、4、7、8单元都告诉了我们,最好的煽情其实是不刻意煽情,让感情自然流露,用最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

第九单元(17/18集):《口罩》

我个人认为,这是被演员的演技拯救的一个单元。如果抛开海清、董璇、冯绍峰、王建国、段博文、孙俪、涂松岩的演技加成,单论编剧的水平,本单元编剧和《同行》的编剧完全是半斤八两。从主观立意来说,编剧想表现的是疫情期间爱国民企的情怀;客观上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海清饰演的老板梅爱华(喻义“热爱中华”)一心只想着赚钱,为了赚钱先利用韩松作为湖北人的善良、老实、爱家乡、爱家人骗他低价把口罩卖给自己,后来甚至连女儿都不要了只顾去湖北仙桃购买原材料。幸亏海清的演技确实好,这样她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一方面,梅老板爱钱,但不是迫于无奈也不会拖欠工人工资,也尽量对自己的产品质量严格把关,这说明她绝不是网友说的所谓“奸商”;另一方面,梅老板一开始确实只想着赚钱,但后期因为小林女友感染新冠病毒却没有口罩而激发了她的社会良知,最终她完成了人格上的升华。我一直认为,不把每个人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是《在一起》的成功之处。商人肯定是要牟利的,现实就是他们商人也必须通过赚钱来还贷款、养活家人、给企业员工发工资。刻划出一个商人由唯利是图到真正为抗疫做贡献的转折,比把原本天生就有逐利性的资本家美化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慈善家要真实得多。另外,冯绍峰的表演也可圈可点。韩松离开家乡仙桃时面向老母亲的那一跪有些刻意煽情,但配上冯绍峰的泪水和身影,依旧催人泪下!虽然汇集了那么多好演员,乃至他们的演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剧情的逻辑漏洞;但是《口罩》的缺点还是非常明显。首先是剧情逻辑性有问题,梅老板一开始为了截和口罩谎称自己要拿那批口罩去湖北做慈善,骗韩松把口罩贱卖给自己。后来她去高速公路服务区请求韩松和自己合作时,却口口声声拿湖北和全国人民来说事,反而说韩松拒绝合作就是为了私人恩怨置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于不顾,这简直是道德绑架!另外,这一单元的剧情和《火神山》相比还算扣题扣得比较好,但剧情节奏还是有些拖沓,确实存在枝蔓过多的问题。相对而言,《口罩》最值得称道的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冠疫情时期的社会现实,即口罩紧缺、价格虚高、许多民企一开始转产口罩时也存在种种质量问题。总体上,《口罩》算是一部合格的抗疫单元剧。在《在一起》全剧各单元的排序中,我个人认为,这一单元高于第3、5、6单元,低于第1、2、4、7、8单元。合格和优秀的区别在于,有时演员可以靠精湛的演技把一部漏洞百出的剧本变成合格的剧集,让原本突兀的剧情变得合乎逻辑一些,但无法将其升华到优秀的水准;而优秀的电视剧则应该依靠优秀的剧本取胜,让好演员演得游刃有余,而精彩的剧情也可以让个别演员尴尬的演技变得不那么辣眼睛(没错,我说的就是《生命的拐点》和《救护者》)。

第十单元(19/20集):《武汉人》

我其实一直在犹豫是把《武汉人》和第1、7单元并列为全剧第三还是把它和第2单元并列为全剧第二。从理智来说,《武汉人》的艺术水准和《摆渡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整个单元没有雷佳音演的外卖小哥辜勇这么一位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角色;但从情感来说,作为《在一起》全剧的收官之作,我对第十单元又有着特殊的偏好。《武汉人》和《方舱》一样平中见奇,没有刻意表现泛松园社区每一个人传奇的人生经历,但刘敏涛、贾乃亮、奚美娟、张萌、王茂蕾、黄小蕾、倪大红、李圣佳、佟梦实甚至饰演娇娇的爸爸妈妈的那两位演员演技都绝对在线。随着故事的进展,大家不同的生命轨迹发生了交汇,热心肠却有些老好人的涂芳,一开始忍受不了恶劣的工作条件而辞职后来却留下来的淳朴小伙丁几何,养金毛的那对有点逗比的小夫妻(老公神神叨叨,老婆喜欢直播),因十年前儿子车祸去世而精神受创的前大学历史老师倪爹爹,涂芳的前夫及其说四川话川东方言的妻子,生活中有矛盾但关键时刻体现出人性善良的婆媳,以及清洁工大爷、保安、民警、外卖小哥、楼顶歌手,还有多收了220元主动退还的药房大娘,无一不体现了武汉人豪爽、耿直、善良、厚道、热忱、乐观、恩怨分明、知恩图报的性格。如果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那也是因为城市里居住着上千万善良淳朴的新老武汉市民。这一单元最感人的就是20集结尾“致敬英勇的武汉人”8个大字,没有之一!这一单元对武汉人性格的刻划,生动地诠释了为什么武汉人可以在苦难中熬过新冠疫情时期最艰难的近3个月。此外,《武汉人》的表现尺度也不小,如实反映了疫情初期做核酸检测需要排队和床位的紧缺,这也是对这场还未完全过去的灾难一种认真反思的态度。当然,《武汉人》在细节方面有一些小瑕疵,比如小丁给倪爹爹戴口罩没戴对位置,刘敏涛的武汉普通话听着很像她的母语胶辽官话,但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在全剧十个单元中,《武汉人》无疑是一个完美的收官,也无疑最适合作为全剧的大结局呈现给观众。不为别的,就因为忍受种种困难居家隔离的每一个武汉人,都是中国抗击新冠疫情最大的功臣!《武汉人》好就好在平民视角,从普通武汉市民的角度看待这次疫情,没有歌功颂德,只有对平凡的无名英雄日常生活最真实的记录。如果相对理性地评价这一单元的话,我愿意将它同第1、7单元并列为全剧第三。《生命的拐点》、《方舱》、《武汉人》各有各的好。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武汉人》播出后,《在一起》的豆瓣评分反而从8.9下降到了8.8,某些黑子和恶意打低分的人还请自重!

最后还是总结一下吧,《在一起》整体上是一部很不错的时代报告剧。不魔改、重视平民视角、反映普通人生活、对疫情有冷静反思,是这部剧最大的亮点。至于宣传因素,这肯定是有的,但至少《在一起》的宣传方式我完全可以接受,这就够了。没有一部电视剧会没有主创人员的立场!我对《在一起》各单元的排名是:4﹥2﹥1≈10≈7﹥8﹥9﹥5﹥3﹥6。严格意义上说,全剧只有第六单元《火神山》可以归入烂剧的行列;就连我认为排全剧倒数第二的《同行》放在当前的国产剧里,也应该有一个及格分上下的分数,算不上真正的烂。就《在一起》本身的创作意图而言,除了《火神山》和《同行》外其余八个单元均达到了合格标准(《搜索24小时》算勉强合格,至少故事完整而且没有跑题)。这在近几年的国产电视剧中,算是十分难能可贵了!总的来看,《在一起》远没有达到完美,但也是良心好剧,值得推荐!

 5 ) 作为殉职医生家属,强力推荐!

看过了,强烈好评,作为殉职医生家属强烈推荐。

片中的他身处最前线的基层医疗单位,作为最早了解病毒凶险的医务工作者之一,面对感染风险毫不退缩,不顾高龄逆向而行,协助多位病人及时得到救治,深刻展现了一位老兵不畏艰难、再征疆场的勇敢战斗精神;

片中的他在工作中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心怀病人,兢兢业业、医德为先,直至倒在最后一班岗上,真正为医生事业奉献终生,全面展现了老一辈医务工作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无私奉献精神。

片中的他作为多年优秀党员,更以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抗疫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在平凡岗位上面对危难时的带头作用,展现了强烈的党性和信仰,以生命的代价为抗疫最终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

此片弘扬正能量,向世界展示了我们中国我们民族对于抗疫的信心和力量,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关怀和尊重。值得强烈推荐!


主旋律说完了,昨天的评论显示不出,因此换个写法试试,剧本而已,盼良心放行。

2020年9月底,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漫天的礼花,庆祝胜利,感恩中国;而在一线殉职的老医生,没有被报入某市的表彰名单,说不够标准。既然这样,是否英雄就公布出来由世人评判吧。

7个多月前的一天,他永远停下了忙碌一生的脚步。他为了他的病人们,义无反顾逆向前行,却不幸感染倒在人生最后一班岗上。他肯定很欣慰于今天某市的安全,很自豪为保卫某市所尽的微薄之力;但他不会想到的是,在这个让他奉献终身的城市,居然连被纪念的资格都没有!

他在某市距离海鲜市场最近的卫生服务站之一担任主治医生,退休前为疾控中心组长,肺科专家,参加过抗非典,是疫情最早接触病患的医生之一。

1月初,他即已发现经手的病人与以往不同,很难治愈,转院检测后被确诊新冠。面对越来越多涌入的病人,作为抗击过非典的疾控肺科专家,他非常清楚该病的危险,立刻告知家人某市危险,严令子女不要回某市;但仍然不顾家人的劝阻坚持上班,表示不能让他的病人们投医无门,不能恐慌不要扩散,要相信党和政府能够控制局势,他非常自豪的说自己非典都抗争胜利过,这次也一定能取得胜利;

但他丝毫没有考虑自己本身是高龄,没有想过自身的危险,没有顾及自己只是在一家条件有限的卫生服务站。他在简陋的防护条件下坚守一线,边配合医学体温监控边看病,为病人的初步治疗争取时间,协助多位病人及时转诊收治。他在封城当天本只有半天班,但他还为病人加班到下午,以至步行一个多小时下班,而回家后第二天既发病,于2月初抢救无效殉职。

他从医40年,最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某市某区,多次获得优秀党员,退休后,因无法放下自己心爱的医生事业,几经考虑,他推掉了民营医院的高薪邀请,响应政府号召,投身于非营利的卫生服务站的基层医疗事业,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能为病人多做一些事情,能为国家为某市贡献一些力量。今年春节前本是他这辈子最后几天班,由于年事已高以及子女的要求,他终于下定决心婉拒了单位及病人的挽留,已与医院负责人谈妥离职,节后就到南方安享晚年。但他仍然把这最后几天班上的与几十年来一样,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不同的是,以前的他的每一天,是那样的平淡安康,而2020年1月的每一天,工作的倒计时,却也是他生命的倒计时。

“我接诊的一个病人为此次流行病患者,今年你不要回了。我很好。”

“事情是搞大了,但愿一切都快过去!天佑某市!”

“是的,我也光荣的被加入到追访人员了,刚才还被测了体温。”

“才说没病人,一家伙来一波,据说中心医院人满为患。”

他在上班最后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时,仍然在牵挂他的病人们,这也是他去世前留给家人最完整的一段遗言:“看到病人无助,失望的眼神,心里也蛮不是味,只是能力有限,跟天灾人祸比起来,个人太渺小了!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也老了,该休息了。”

“儿子,听说你担心我睡觉?没事,我是长期欠到瞌睡在,又没地方去,不如大睡一觉。”

他为医生事业为某市奉献一生,好不容易准备停下脚步,等来的却只能是安息长眠。


电视上,手机里,漫天的各种仪式,各种落泪,各种鞠躬,各种口号。 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他殉职后的痛苦申报过程和无期的反馈。

殉职单位非常尊重他的牺牲,2月即向上级上报殉职情况。根据国家下发的要求,需要在24小时内上报殉职人员,并及时干预关爱家属,但所在主管部门某委的办事人员却以各种理由进行拖延敷衍:没有上报说上报了,没有交资料说交了,各种理由信口拈来;面对家属问询,一边说非常了解情况,一边连逝者医院都搞错;对于摆在眼前的资料,却说家属缺失了导致耽误了申报,被当即指正后还毫无歉意,让家属极为寒心,这样的区,这样的办事人员,如何不是尸位素餐,如何不会草菅人命。

而上级部门终于关注到此事,面对要求尽快上报的命令,申报进度仍然极为缓慢,3月底才勉强提交了本应24小时内完成的表格,而烈士申报又是各种推诿,拖满2个月后给家属的答复:现在的流程和开始时不一样了,某区某委不管了,你们家属自己跑吧...

从事迹说明、单位证明、个人遗言举证、主管单位审核、媒体考证等各方面都经历了远超前人的数月严格审查,材料终于说没问题了,但得到的反馈是现在没以前批那么快了,要等上级指示再说,等着吧!这一等又是几个月,而与一次次石沉大海的问询相伴的,是催着领走骨灰不要给政府添麻烦的电话轰炸。

面对如此轻慢漠视,他老伴更是对处理进展焦虑痛苦,精神几乎失常,她因拼死照顾老伴也不幸感染,因为医护太忙她是直接不顾生死冲进了病房,在送老伴去医院后因为没车在凌晨的雪夜里走了4个小时回家,一身重病,在煎熬中每日以泪洗面,体重降低了40斤,天天向子女念叨为何老伴为党为国家为某市奉献一生,怎么连名分都没有...

而对于本次1000多人的表彰名单,某区某委回复事迹不够评定标准!子女在悲痛及愤怒下保持克制,尽量保持正常渠道反映问题:“全国一线感染殉职的医生都没几个,如果他这样明知危险冲到一线死掉的医生都不够标准,那么能有几个人够标准?无意冒犯其他职业,但抗疫殉职的医生的贡献难道比不过快递员和环卫工人?还比不过那些处长,主任?还是说死了的一线医生就没用了该遗忘?联系到前面几个月的推诿拖延,漠视欺瞒,如此态度不但严重伤害了医生的尊严,更对家属造成了巨大的二次伤害,如因此引发其他问题,试问谁又能为此负责?!”

家属仍然坚信党与国家能够给与公道,相信终有云开月明的一天,相信只是个别人员,在玷污某市医疗系统这个和人民生命利益最为相关的神圣领域。毕竟,当前国家对于医务人员出台了这么多关爱精神,要求善待殉职医务人员及其家属;毕竟,相信国家终有一天,仍会需要宣扬逆向而行,鞠躬尽瘁的老兵精神。毕竟,我们都还需要医生誓死守护。


希望此片在高调宣传之余,也能低下高昂的头看看现实中的真正英雄。逆行的老兵身影已逝,但不是我们遗忘漠视他们的理由,想要外人尊重,请先尊重自己的英雄。希望能让辛劳一生,终身奉献给医疗事业的老医生长眠安息,让他的英灵,能够以英雄的身份继续守卫着他深爱的离不开的某市。

 6 ) 吐槽向

(10.5更新):

看完了12集,我本来以为5、6集大概是最烂的了,没想到11、12集还能更烂,整个不像电视剧,像是建军节晚会上的特殊环节——配乐朗诵体制内赞军诗歌。讲真的,解放军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已经够高了,为什么要刻意去拍成这种假大空?这简直是给解放军抹黑。

题目叫《火神山》,我看应该改名《伟大的解放军我们的大救星》,火神山完全沦为副线,整个主线跟战狼、超英电影似的,到处都出问题,都有亟待拯救的受难者,然后解放军军医一来,迎 刃 而 解,各种路人甲最多的台词就是,“你们真是我们的救星啊”、“你们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我从头开始吐槽,一开始,一个咳得半死的老头,拄着拐杖,在封城的武汉夜晚,街头闲逛。EXme?您这都说了解放军的飞机十一点多才到机场,这上大巴开到失去怎么也得午夜了吧?这老头都病成这样了,还封城期间,还拄着拐杖,大半夜出来干啥?看星星啊还是夜跑马拉松?然后您说巧不巧,解放军的车快到了,他就这样倒在了解放军的车前。

然后解放军就把他给救了,我都不知道解放军的大巴怎么完成的这个工作。然后解放军带着老头去医院,医院门口的护士态度恶劣“你没看这里这么多人吗没床位滚吧”,然后解放军慈祥的说“同志,我们是解放军海军军医部队的”,护士态度立马180度转弯“赶快急救室在里面”,也不知道编剧想说明啥。然后进去了以后啊,一队解放军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了混乱的大厅,领导开始讲领导话:“我们是解放军,大家放心,我们是来救你们的。”我觉得这时大厅里的病人们就应该鼓掌,必须鼓掌,可惜编剧没恶心到家,没安排这个剧情。

然后,一开始这个老头就没了。不是人没了,而是这个角色后来再也没出现过,我都不知道这个剧情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结构上的意义吗?没有。这种玩意就应该被剪掉。

接着,您猜怎么着?武汉本地的医生太差劲了,卫生也不会做,隔离区也不会做,防护服也不会穿,都要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解放军来教,你是不是TMD有病?医院脏乱差,业务水平差,防护意识差,全靠解放军来救,像教小学生一样教本地医护,真的有这种贬低武汉本地医护来抬高解放军的必要吗?

然后莫名其妙安排一个夜袭老人院的剧情,总所周知,市区到火神山的路上没有山,也没有塌方,更没有一个地处偏僻里面几十个老人孤独等死的养老院,整个剧情生搬硬造。还有,女主角,女护士长,我看她就真的是中国复联之 Doctor Chen,一个人又是护士长,又是军队班联领导,还TMD是主任医师,主持治疗的。我家里医护很多,可能是我见识短浅,可能是军队医护和我们普通医护不一样,我是从没有听说过一个人护士长会去干医生干的活的。

还有很多细节的台词,是我觉得在那个情况下正常人是不会讲出这种话的,只有低级的戏剧里才会出现的模式对白,比如老人院门口和哭成泪人的护工交流完毕后,护士长说“带她下去休息吧”,您是来客,人家是主场,怎么轮得到你带人家下去休息?请问您要带她去哪里休息?这种“带一个崩溃的人下去休息”根本是低级戏剧里常见的模式对话。包括一开始武汉医院的院长见到解放军,“哎呀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这种话属于还没开口观众就能料到的垃圾台词。

就,难道就没有真实的事件来体现我们解放军军医的伟大吗?哎,您也不是不能编,毕竟这玩意是艺术,但你编的这些事真的蹩脚到极点,整个剧显示出各种不切实际的假、大、空,为了歌颂而歌颂,就两个字,恶心。

9、10集,《搜索》,还行吧,算真的中规中矩那种,就,虽然不是那种感人向的,而是一种类似刑侦剧一样,各种线索抽丝剥茧,也让我们了解了预防医学工作的困难,剧拍得也有一定的戏剧趣味。最主要是剧情基本上根据天津真实事件改编,整个就显得真实了很多,我觉得11、12集的编剧应该从《搜索》里学到至少一件事:能力差就老实抄作业吧,那么多真实事件在那里,你没这个本事凭空编造,就拿一个真实事件来改,至少得一个真实,观众对真实的东西是有很大容忍度的。

————————————(分割线)————————————————

目前看了前八集集,了不起,这才是中国应该有的抗疫剧。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五六集极差,其他123478集都好看,特别78集有很厉害的电影质感和叙事结构,克制又有力量。

节奏好,剧情紧凑,演员演技爆表,整个剧真诚感人。不是没有“刻意”煽情的地方,甚至煽情的手法也并不高超,但是,很高明——在最恰当的地方以最恰当的方式,这个煽情就煽得很自然不做作、不生硬。

一二集开门红,三四集之中还穿插着一点小小的幽默,感觉编剧和导演对戏剧节奏的把控都驾轻就熟;结构方面,感觉并不是那种特别清晰可见的,但是编剧抓住了这部剧的核心,那就是在一起——我们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大家能在一起;我们能聚控制疫情,是因为我们都在一起。围绕这个最具有说服力的核心,把每个人的视角、每件大事小事、每个人物最朴素的愿望串接在一起。

三四集感觉拍得比一二集还要好,一二集有点匆忙,其实很多人物形象和剧情都可以再往上翻,但是我反而觉得这样的编剧导演了不起,很克制,为了不过分,宁可让它朴素,不会像某爹道剧一样为了制造戏剧高潮而强行硬造戏剧矛盾;三四集就不同了,戏剧手法用得很多,但是一点也不做作,每个剧情和矛盾、紧张和冲突,都非常有说服力。

五六集,复盘了一下,感觉编剧也有问题。你就说,男主角乐彬,路上还要玩霸道总裁男神人设,这就算了,然后还强行安排一个剧情,要软化冰山美男的心让他变温柔……你可省省吧。

最搞无语的是,乐彬在回武汉的路上听老师说了一个噩耗,但是画面一切,观众就没听到这个噩耗是什么。我寻思,这还玩啥神秘啊八成是男主的亲人、师长甚至亲密同事因病去世了,我还心里吐槽这剧情过于弱智和俗套。然而我万万没想到,我还是低估了编剧的低级程度,去世的人,是他师兄的父亲。

What……这个师兄在剧里面没漏过脸,没有剧情人物塑造,观众根本不认识他,你安排他死了父亲……我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仿佛听见导演和编剧在喊:大家快看!死人了啊死人了啊!生离死别,你们还是不是人?你们但凡有点良心,就应该哭!是善良人就感动起!

问题是,你这个师兄根本不能算是一个“人物”,跟观众非常疏离,就像是一个……你知道他是谁但是你跟他不熟的同事、同学,他爸爸死了,你会“哎呀世事无常啊”,但不会“啊他爸爸死了我好难过啊我好伤心啊”,对吧?

要命的是导演还把这个当成重点了,结尾来一个男主抱着师兄他爸爸的骨灰和师兄深情对望,还来大特写。我当时就:怎么办,我要不要哭?讲道理现在应该哭了,可是我哭不出来,我好急我真的好急,“想哭但是没有眼泪流出”,欲哭无泪一词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你哪怕安排袁老师去世都比这动人啊,不过可能觉得袁老师去世这个剧情过于让人容易猜,于是编剧说怎么样,我安排了一个你听都没听话没说过的人物去世,想不到吧?

你想动人,要么,让观众能和师兄感同身受,要么你让观众和男主感同身受,问题你这两个都没有啊,无论你选哪个,都是要你给师兄“加戏”才行啊,观众要了解这个师兄,体会他的难处,感受他所感受才行啊,你啥也没有,就在那里尬感动,尬煽情。

 短评

刚刚看完第一集还可以,张嘉译的院长演的很好,最后一幕女护士剪头发很让人感触,人山人海挤医疗资源,保安保洁辞职,都让人想起过年时候的紧张混乱。先给个四星,再看后面情况。

8分钟前
  • 一辉
  • 推荐

比起隔壁逆行娘道好多了很写实这才是好的抗疫剧

9分钟前
  • 墨鱼笙笙
  • 力荐

周一围和张嘉益在街边吃面那里刻画的好真实,面上来之前,两个人都戴着口罩说话,有点咳嗽之后又马上转过去,剧本里任何一个场景都不放过,好编剧搭配好演员,1+1大于2了。

12分钟前
  • 只为等你
  • 推荐

生命的拐点8.0全局高度;摆渡人9.5好故事高技法;同行2分嫌多;救护者6.5可以压抑不能无趣;24小时8.5讲故事的水平;火神山8.5真实的力量;方舱8.0;我叫大连7.0略浮;口罩7.0吃亏在商人视角;武汉人9.5细碎但真实//用小单元结构很明智。说实话还不错,希望多一些真实,少一些刻意煽情

14分钟前
  • x
  • 推荐

前两集,比最美逆行者好很多。比较贴合事实了。

17分钟前
  • 杰瑞的胸肌
  • 还行

看到周一围演的医生病重时说:同意遗体做医学解剖就泪目了。在金银潭医院因新冠肺炎离世的患者有320位,其中18个家庭捐献出逝者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2月16日第一例新冠病患经家属同意被解剖,为后面成功反击疫情作出了巨大贡献,让一直都在盲打的医生终于找到了方向!感谢这部作品,没有忘记那些遗体捐献者及他们的家属,没有他们防控措施及临床救治都要多走许多弯路!

19分钟前
  • gfjdwsg
  • 力荐

张(定宇)院长演技炸裂,所有演员都满分,这才是中国电视剧该有的样子,比那些乱码七糟的偶像言情、抗战神剧好太多

24分钟前
  • 贝壳汉堡
  • 力荐

和那一部各打五十大板吧,那是武汉人刚刚经历过的伤痛,任何的艺术加工,都像是在人家伤口上撒盐。

25分钟前
  • 尼莫幸运鳍
  • 还行

快到年底了,但不要忘记我们是如何戴上口罩,又是如何摘下了口罩。感谢有这样那样的剧和纪录片在记录这个时代和时代里的我们。希望一直都在,在我们每个国人身上,如一条顽强的生命之河,不曾分离,也不会干涸。

29分钟前
  • Xiao
  • 力荐

1月4日已经有了不小的恐慌,卫生员、保安纷纷要辞职。然而后来一切又归于平静了。人们恐慌,是因为李文亮们说出了真相。归于平静,是因为……开会时,谭松林说:“这一次太猛了。”张汉清更直接:“这个歼灭战该怎么打,用嘴打吗?”领导们却不以为然,觉得事情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严重。《摆渡人》中,早在12月就有医生叫辜勇最近不要去医院。虽然医生没有明说,但也侧面证实了。但很反常的是,直到1月中旬这传言也没怎么传开,人们还是该干嘛干嘛。文静也说她一直在看手机,但是没听说这事,说明是假的。其实文静错了,一件事你在网上查不到,恰恰说明它是真的。直到1月20日,电视上才第一次提这件事。这些细节都说明导演想拍得更深刻,但也只能拍到这个份上了。希望未来有一天审查制度能宽松点。希望未来有一天也能拍拍李文亮们的故事。

32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可以说,绝对是电视剧里的全明星阵容,故事也从小处着手,尤其是细节处处见功夫,张嘉译饰演的患病院长在楼梯口那段,伪装坚强但又小心翼翼那段,绝对让人印象深刻,这样的桥段还有很多,相信很能触动不少人内心。但,话说回来,作为一种有选择的创作和宣传,缺点也显而易见,刻意回避了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所以,综合来说,3.3。

35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不拖沓不魔改尊重事实给三星 对手太差给四星

36分钟前
  • 刘艾米呀
  • 推荐

2020年9月29日晚上八点半,东方卫视首播,第一集将近结束,节奏缓慢,慢动作过多,第一集就煽情,重点一直在院长病情,未体验到病毒到来后紧张感,紧张感克制得,点到为止,就好像在看一部普通的生活医疗剧,这一集我很不满意,期待后面几集能表现得好点……

40分钟前
  • 远处的藤原蜀黍
  • 还行

《在一起》不是一部娱乐的电视剧,不是一部时尚的电视剧,而是定位为一部时代报告剧,从简短的预告片中,我就感受到,这部剧展现的是真实的抗疫过程,不仅有护士领着病人们跳舞,也有病人们的恐惧想逃离,剧中不是一个个只会欢呼我们抗疫成功,而是展现了抗疫的艰难与真实。

43分钟前
  • Doris-peach
  • 推荐

终归四个字:避重就轻。虽然豆瓣8.8分,但这个剧集的“参差不齐”程度其实比《祖国》《家乡》还要夸张。某几个单元简直看得令人发懵,不过《摆渡人》和《救护者》这两个的确还不错。前者从“快递员日记”中找到切入口,原型故事本身带有类似公路片的流动性,故事线索、人物细节打磨到位,雷佳音、张静初、蒋欣的表演水准很高。后者是封闭病房里的“螺蛳壳道场”,美术和镜头调度和本剧其他单元比是鹤立鸡群,频繁使用长镜头塑造身处人间炼狱的沉浸体验,群像塑造上笔法碎、散但整体性非常高。这两个单元的导演最近的剧集作品分别是《天盛长歌》和《长安十二时辰》,紧挨着隔壁单元的是《上海堡垒》的导演....没有对比,也有伤害。

44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我来自武汉

49分钟前
  • 乌鸡
  • 力荐

十个独立故事的抗疫众生相,从卡司到制作团队都是强强集结。第一个故事就瞬间把我带回了八个月前的春节和曾经生活过多年的城市。看到眼眶湿,是因为它真正牵扯起了民族记忆与共情。印象最深的是谭卓饰演的ICU主任,在她卸下妆容的素颜和口罩眼罩的勒痕之下,我看到的是真真切切战斗在第一线的女性力量,柔软但并不软弱。谭卓这两年好作品不断,在不同的角色容器里都能诠释出不同的魅力。

54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看到张嘉译(张定宇原型)那步履蹒跚的样子,泪目了。疫情最开始的时候真的是太惨了,医务人员完全暴露在病毒面前,他们仍然义无反顾的冲上去,他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56分钟前
  • 风沙
  • 力荐

同行单元,垮掉全场

57分钟前
  • Amour et toi
  • 还行

最新一个单元怎么回事,剧本不行不说,演员也不行,杨洋今天的角色,一瞬间穿到肖奈,还是那股子端着,看上去和他以前演的帅哥校草没什么区别,尤其是村头相遇那段戏,仿佛下一秒就会说出不巧我在等你。能看出来想转型,感觉等他什么时候不再端着,就差把帅写脸上,变成一种“帅而不自知”的状态,也就成功了。

60分钟前
  • 我就要吃火锅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