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爱情片日本2021

主演:菅田将晖,有村架纯,细田佳央太,清原果耶,小田切让,押井守,户田惠子,岩松了,小林薰,韩英惠,中崎敏,小久保寿人,泷内公美,森优作,古川琴音,篠原悠伸,八木亚里纱,佐藤宽太,冈部崇,萩原实里,福山翔大,萩原利久,片山友希,宇野祥平,佐藤玲,水泽绅吾,穗志萌香

导演:土井裕泰

播放地址

 剧照

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剧照 NO.1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剧照 NO.2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剧照 NO.3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剧照 NO.4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剧照 NO.5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剧照 NO.6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剧照 NO.13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剧照 NO.14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剧照 NO.15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剧照 NO.16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剧照 NO.17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剧照 NO.18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剧照 NO.19花束般的恋爱(国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1 01:37

详细剧情

山音麦 (菅田将晖 饰) 和八谷绢 (有村架纯 饰) 因错过尾班车而相遇,在深夜咖啡馆聊起文学、电影和音乐,喜好竟奇蹟地相似,二人瞬间坠入爱河。他们毕业后开始一边兼职工作,一边开始同居生活,更一起养拾回来的街猫,最大的目标就是维持俩口子的日常。 但时日流逝,不想改变也得改变。他失约于《牯岭街》, 她独赏郭利斯马基黑色幽默。五年盛放,世上唯一的花未必结果,爱情若只如初见。《垫底辣妹》《借着雨点说爱你》导演土井裕泰联同《东京爱的故事》神级编剧坂元裕二,强调真实生活感的浪漫,菅田将晖和有村架纯衬到绝合演,谱出这代最揪心的爱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不是认真的吧

操蛋的生活使人表达欲低下,即便如此我还是忍不住骂了这玩意。我半夜一查该片评分,这吹捧没有注脚,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装有文化”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虚伪”。

本来对包装精致自抬格调的烂片早习惯了,我上一次这么骂一个作品还是上一次,毕竟看片抱着一种来都来了和算了吧的心态也很难被触怒,但该片成功踩到了恐蠢人类对自作聪明的忍受底线。主创读书不多,装逼倒是一套接一套,有一种微妙的本世纪岛民文化自信,谈文学最多到芥川奖,拿着本土最容易读的当代作家和不入流的文学报刊翻来覆去地说,永远年轻,永远浮于表面逃避思考。外语不会,戏剧也只看新派,至于严肃文学,别说大部头书目了,上个破班连大热漫画都看不进去,真是太深刻了。号称日本文艺青年的人,认真的吗,就看这些书?就输入这些文化作品?就算脑子只够读这些看这些,你们所谓的感触和评论深度和你们看不起的那些人,又有什么区别?一天天地说着“那些人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吧”,结果自己也只是对所有文化产品浅尝辄止,比起说是喜欢,更像是拿来给自己贴标签,为了不流俗,逼迫自己选择所谓的小众。也好奇,编剧是只能写到这个程度,还是国民环境真的能肤浅到这种地步。这不是思想契合的交锋,这是凭着一点爱好自命不凡。远看像个人样,近看是一片褪色的纸,灵魂像沾在上面的灰一样,一吹就掉了。装都装不出样子的感觉也挺好笑。又不是高中生了,当文艺逼,连两句法哲都谈不出口,影史也提不了几次,要说味道太冲太资,摄影和音乐你们总要会点什么吧?没有生活的思考,没有创作的挣扎,唯一的妥协是钱不够了我不画了。不说别的,你们和生活的矛盾是太自以为是。明明只是纯文化消费者,观赏者,粗浅的爱好者,思维如蜘蛛跳水一样的断点式碰撞,迟缓如蜗牛对触角,普得不能再普的一群笨东西。创造不能创造,输入不能输入,至于思考,对你们来说确实是太奢侈了点。所谓爱好,拍了一个半小时,除了乐队还是乐队。没有说乐队不好的意思,但好笑就在于,这两个人甚至连当亚逼都当得小心翼翼毫不出格,活得舒舒服服规规矩矩,全然一副“我虽然消费亚文化但我是正经主流人”的姿态,挺贱的。自诩文化人,明明被消费主义和符号文化摆布,居然敢以这种姿态蔑视生活和他人的苦难,真正的生活不给你一拳都对不起你当了一回人。看片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疑惑即:这些人真的读过文学吗,读懂过吗,还是只是像男主说的,没钱就不能买漫画游戏和书了。他们只是享受“消费文艺作品”这个行为,用别人的思想和光彩给自己镀金,喜欢与众不同,喜欢自欺欺人的臭味相投,还居高临下地指教他人。再说一次,又他妈的不是高中生了,还玩你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这一套。很累了骂不动了,我的眼睛真的能看这种东西吗,这是智识正常的人拍得出来的东西吗。以及初级文艺逼会很喜欢,至于别的人,恭喜你花了几十块钱看了个长达两小时的白色板鞋广告。

(这篇文章是记录观影结束当下的不满心情的,必然言辞激烈很不客气望您知悉。不管您同不同意,有什么意见喜不喜欢都是您的自由,觉得我说的和评论回复的冒犯您了,对电影评价偏颇了狭隘了都行,my bad,我有问题。觉得不对拉黑我也行,但求各位别回复了,不关心一些没必要看的意见,主要是也不关心您,相信您也不care我说了什么破烂。您看了这篇文章生气了,很抱歉,但写是为了自己发泄,不是故意trigger您。重点是我想说豆瓣提醒很烦,每有人回复一次我就要看到这电影的名字一次,我不想再看见这个东西相关了。大家一起上这个破网很不幸地相遇了,让我们互相远离永不相见,成人之美愿您懂得,感谢。)

 2 ) 坂元恋爱指南:如何和100%合拍的人说再见

《花束般的恋爱》让我大哭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台风暴雨的午夜看完合上电脑,第二次是吃早餐时刷到七年前《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短评,第三次是这篇影评写到最后的时候。 豆瓣友邻@锦 在影评中说:这几年大荧幕上展现的爱情故事,要么是混沌时的冲动,要么是成功后的犒赏,我们不知道如何讲述爱情在动荡破碎的人生阶段中生长。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所描述的,似乎就是那个被忽视的「动荡破碎的人生阶段」。

一、豆瓣友邻的爱情纪录片

《花束》在国内有很多别称,比如《豆瓣er定制电影》、《友邻恋爱纪录片》、《文青恋爱模板之坂元为什么偷看我谈恋爱》...

这种龟毛的基调似乎在开头第一幕的时候就奠定下来了:两个人在餐厅吃饭,同时对隔壁情侣使用一副耳机吐槽——因为左声道和右声道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如果各听一边,听到的不是同一首歌。而音乐家费尽心思制作出一首歌,被如此对待是件很不礼貌的事情。

想起今年上影节的时候,豆瓣一个影迷群里聊到屏摄。有人说「如果时间不是特别长的话也可以」。马上招来了排山倒海的反对声「屏摄绝对零容忍,还几秒」,有人吐槽说「我这是在影迷群么?该不是什么小区业主群吧」。

对于一些人来说,世界就像一个喧嚣繁杂的小区。人们坐在一起叽叽喳喳交头接耳,标榜「狂热的电影爱好者」,说到喜欢的电影却是《肖申克的救赎》。你躲在角落里一声不吭,想着为什么押井守就在眼前,他们讨论的还是真人版《魔女急宅便》这样无聊的东西。

无聊,好无聊,这个世界简直无聊透顶了。

你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想比划的手放了下去,闪烁的眼睛暗淡了下去。算了,懒得去解释,解释「有趣」可真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趣」的事情啊。于是你圈了块地,躲在里面自娱自乐。直到 —

「刚才那是押井守吧!」

绢转身奔向麦,眼睛放光笑靥如花地说出这句话。

像是两个小怪物,在茫茫人海中识别出了同类的气息,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触角,又用一句暗号对上了电波。眼波流转、刹那触动,两个人的脑海里都同时炸开了一朵烟火——这是一种「是你啊」的惺惺相惜,是一种「被懂得」的巨大慰藉,是发出「微小共鸣」的爱情瞬间。

他们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这句话的力量会如此之大,它将凝聚成一个由两人构建起来的、足以抵御外界一切恶意、困苦和无聊的小世界。

两只怪物手舞足蹈、跌跌撞撞地回了家。当绢站在书架前,眼睛亮晶晶地说「这简直就是我家书架的翻版」时,我想起了豆瓣去年那则被转发很多的广播:

结婚之前,我们把两人三地书搬到了一起,书架上出现了许多一模一样的书。 从今以后,再也分不清彼此了。
(附图是许多相同的书)

想起豆瓣有个功能:点进一个陌生人的主页,可以看到交叉的书影音记录。读一样的书,看相似的电影,似乎成了豆瓣用户的关注/择友/恋爱标准。

所以这条带有强烈豆瓣式浪漫色彩的广播《一模一样的书架》,也受到了无数人的喜欢,被官方编进了豆瓣2020年度社区故事。上面说:

结婚之前,他们把各自的藏书搬到一起。书架上那些一模一样的书,似乎印证了彼此精神世界的契合。在她的笔下,两株精神藤蔓相互依偎缠绕,正在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不拘泥于琐事,不依附于世俗」,是他们共同的信条。
豆瓣社区故事

二、遇见百分百女孩,爱是「一瞬の夢」

穗村弘的诗、押井守的电影、蘑菇帝国的歌、今村夏子新出的书、新宿重新上映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绢和麦的爱情是构建在这些文学作品上的。

麦在接绢下班的间隙,靠在一个柱子上认真读书。远景里笑着跑向麦的绢,让我想起《最完美的离婚》里结夏写给光生的信--

我在过人行道的时候,看到你站在约好的地方,一副很冷的样子,把手插在口袋里。我一想到这个人正在等我呢,不知为何就觉得很开心,就想一直远远看着你,因为你的身影可比电影好看多了。

和剧里一样,都是21岁开始的一个故事;说的第一句话是「咦,你也喜欢西泽保彦吗」;见的第一次面,是在小西天的是枝裕和见面会;下班的时候手牵着手,捧着牛奶冰沙咕咚咕咚往肚子里灌;冬天的时候窝在被子里追toda的《大恋爱》,不时在黑夜发出甜腻的傻笑。

我记得某个夏天的周五夜晚,在家里一起看行定勋的《剧场》—— 我们因何相爱,又因何受到伤害?又吉直树的编剧总是带着极丧的黑暗基调,又在缝隙里燃起一星半点的希望。

影片玩了一个叙事性诡计--前一个小时一直是男主视角,他自命不凡、敏感、神经质,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最后面部分是整部电影的高潮 -- 骤然切换成全知视角,将理想与戏剧的想象融合在了一部大型剧场里面,观众也从中得知了女主的心声和独白。

《剧场》

又吉直树应该很想念前女友吧。

他曾经在谈话节目里提到过交往时间最长的女孩,是22岁的时候在一座神社前偶然遇到的陌生人。在一棵大树前,两个人发现了谁都不会注意的掉落的青涩果实,这让又吉产生「她应该能理解我」的感觉。

今泉力哉在《爱情是什么》里面诠释,爱是「一瞬の夢」。拥有了一瞬,就是 soulmate 的精准时刻。

如果说,掉落的果子是又吉直树的「一瞬」,押井守是麦和绢的「一瞬」,那西泽保彦和是枝裕和就是我的「一瞬」。

只是那个时候我从来没想到,《剧场》无疾而终的走向似乎也在冥冥之中预示了我们的结局。

最近在整理写过的文章,在一个叫「未完成」的文档里,看到了以前写的信。

......
这封信写于2020年9月26日,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这个日期里发生了什么。我们逛完熙熙攘攘的淮海路,然后在陕西南路坐上了两趟相反的地铁。我回到家,包里还有半个云腿月饼,衣服上残留着部队火锅的油渍,垃圾桶里是凝成一团团的纸巾。这漫长的一天,总算过去了。
是我今天格外敏感吗?.....(略)
早上起床的时候,你看到我坐在床边哭。其实是因为很小的一件事情,我起床找拖鞋的时候,看到你的一只蓝色拖鞋,和我的一只粉色拖鞋摆在一起。其实昨天晚上我就看到了,你好像穿了错位的拖鞋去洗手间。如果是我平时这么做,你一定会对这种粗心大意的日常无奈摇头,但是昨天晚上你自己却做了这样的事,但谁都没有在意。那时我想到,如果从今天起你不会再来我家,这双蓝色的拖鞋就会规规矩矩被挂在鞋架上,它们应该永远不会被穿错位了。还有你家棕色的绵绵鞋、粉色的毛毛鞋,它们是不是会被永远收在鞋架最下面,积灰、变脏,然后有一天搬家的时候被扔掉?
这封信最后会送出去吗?我不知道

信就在这里戛然而止。

三、未完成的爱情,破碎的人生阶段

那封信的标题叫「恋爱变成了生活,生活变成了喜悦」。它也出自坂元的日剧《最完美的离婚》,分手后光生给结夏写的信:

和你结婚后,我懂得了很多事。洗手台上并排着的牙刷,被窝中碰到的脚,不知何时消失掉的冰箱中的布丁,先下楼梯,和在你的后面上楼梯……恋爱总有一天会变成生活,生活会变成喜悦。

文章所在的文档名叫「未完成」,放置的都是写了一半、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写完的文章。想起心理学上有个「未完成情结」,指既往情境中那些创伤或艰难情境尚未获得圆满解决或彻底弥合,在当事人心里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记。于是我顺手去查了这个词在日语里的意思:

  • 説明①:未完成,まだ完成していないこと。还没有完成的事情
  • 説明②:未熟だ,物事や人格が熟達していないこと。不成熟,人格还没有成熟的阶段

未完成,不成熟,不成熟,未完成。在这六个字里来回切换,逐渐分不清了谁是因谁是果。

我羡慕现在还在看这些的你。
-- 那你也看不就好了?休息一下不就好了?
我已经读不进去了。靠爱好活下去,这种事情,只会让人觉得你在小看人生。
-- 我们明明因为互相喜欢才在一起,为什么现在张口闭口就是钱?
因为我想一辈子都和你在一起。

男孩要长大,要迫不及待地证明自己,要野心勃勃地计划着和心爱的女孩度过一生。这个宏伟的蓝图里有过去,有未来,但是没有现在。他奋不顾身地向前奔跑,女孩也在渐行渐远地离去了。

发生了什么?是谁的错?为什么变成了这样?

无数的问题在两人心里发酵。但没有人有错。只是在那个动荡起伏的人生阶段里,爱情变成了一只迷茫的野兽。我们只是太年轻,还没有学会和这样复杂的状态共处。

分手后,在剪刀石头布决定猫咪的抚养权时,麦出布赢得了游戏的胜利。绢问「你为什么会出布」,麦蹦蹦跳跳地说「因为我长大了」。

爱情是「一瞬の夢」。学生人向社会人这个过渡阶段,是很多破碎和心痛的开端,似乎也是上天给所有男孩女孩的一份成人礼。梦醒了,我长大了。

能明白《小妇人》里为什么jo趴在妹妹膝盖上说「I can't believe childhood is over」;也能明白《老友记》里Monica说「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You're gonna love it 」。

也是在今年渐渐懂得,爱情既不是混沌时的冲动,也不是成功后的犒赏,它只是人生阶段的问题。不用再去纠结过去和对错,很多事情没有结局,就已经是我们当时力所能及最好的结局。

四、我们与一些人吃住,与另一些人醉酒做梦

看完电影第二天早上去吃早餐。清晨的肯德基冷气开得很足,我点了一个蛋烧帕尼尼、一杯热豆浆。左前方一个女生把手压在臀部下面,两条腿一前一后晃着,带着些百无聊赖;外卖员一手拿手机一手拎着袋子,带着一身湿漉漉的雨气在大门里穿梭。

看到首页在转《卡拉马佐夫兄弟》七年前的一条书评:

你现在的女朋友可以像我当年那样和你聊这些书与音乐么? 还是说这一切其实并不重要?

那条广播下面无数人「借他人短评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有个男生,我可以和他一边喝酒一边聊到凌晨3点半,聊音乐聊哲学,我听他讲克里希那穆提,看Queen几十年前的现场,能走在午夜的街上随便接下他抛出的昆汀的梗。但有些人就只能做朋友,你可以很喜欢很喜欢他但爱好不代表爱人。那时候他嘴唇亮亮的眼睛带着光,我好喜欢他。但我知道,我们都知道,我们不合适。那种怦然心动是雪中送炭,而那些不管是克氏陀氏什么氏,永远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这让我想起最开头那个2020豆瓣社区故事,上面说「两株精神藤蔓相互依偎缠绕,正在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条广播下却有人说,「曾经想要的是和一棵小树根缠绕、枝交汇、叶成片、一起快速成长,兴奋的伸向天空、探向丛林;现在想要的是一棵大树,已有的阴凉和宁静,滋养我也能够平静下来」。

想想还是不要跟soulmate谈恋爱比较好,有些星星不适合抓在手里,就该让他挂在天上。我们总是会与一些人虚度光阴,与一些人吃住,与另一些人醉酒做梦。

五、结束的恋爱是必然,不结束是偶然

绢在海边说:「我没打算将这段恋爱,变成仅此一晚的派对。虽然爱情的存活率很小,但我的爱情会活下来

麦倚着栏杆说:「和你相遇两年,全是开心的事。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和你维持现状。」

想起巴迪欧在《爱的多重奏》里写说:

“我爱你”是一种宣言。从个体而言,是要将生命中的一段偶然(与他或她相遇)变成必然,变成命运。所以,每一句“我爱你”,其实是在说“我会永远爱你”。实际上,爱的宣言意味着,从此在偶然的相遇出发,去追求和抵达永恒,把瞬间变作永恒。

这本书一度是我的恋爱观圣经,但一向不太同意上面这段。我更倾向于说,不存在真正持续不断、连绵起伏的爱,只存在一瞬间、一瞬间的爱。爱情是一个个「发生了积极共鸣的微小瞬间」。也就是说,「当你说我爱你的时候,是一个瞬间的感觉;当你说我会永远爱你的时候,也是一个瞬间的感觉。」

于是一开始,我们共同积攒起的一个个瞬间让爱情产生了宗教般的虔诚,我们相信自己的爱情是独一无二、至死不渝的。但这都是「一瞬」的想法,唯一不会变化的就是「变化」这件事情本身。我们满怀希望,然后一次次失望,又一遍遍被生活的巨大惯性推着走,最后就这样渐行渐远。

房子外面有个栏杆,往外一点是一条河流,男主叫麦 — 这个相似的设定让人想起了另外一部电影《夜以继日》,导演滨口龙介也非常擅长捕捉女性在爱情里无法被定义的那种状态。电影最后一幕是朝子和麦搬到了新家,麦对着出轨回来的朝子说,“我再也不会相信你了。”两个人靠在栏杆上,空洞地望着前面的河流,中间是消除不掉的隔阂。

河水那么脏,却那么美丽;我还是爱你,但我一生都不会再喜欢上你了。

这部电影可以和《花束》形成一个对照:上面《花束》色调柔软轻快,代表恋人刚在一起时的温暖梦幻;下面《夜以》的氛围阴郁鬼魅,代表两个人产生隔阂后选择继续在一起的妥协和让步。

似乎是在说,如果绢和麦结婚,「花束般的恋爱」也会变成「夜以继日」的龃龉和芥蒂。

恋爱般的花束
夜以继日

《花束》里分手的时候,麦提出了结婚。

结婚后一起过日子吧。
这世上结婚的夫妻,都会慢慢忘记恋爱的感觉。不是也有结婚之后,继续这样过日子的人吗?
不可能一直像以前一样喜欢啊,如果要追求这种事就无法幸福了。
现在成为一家人的话,生个孩子,孩子管我叫爸爸,管你叫妈妈。
三个人或者四个人手牵着手,一起去多摩川边散步吧,
推着婴儿车一起去逛高岛屋吧,买一辆车,去野营,去迪士尼乐园,花时间,一起过完这辈子。
我们变成这样的关系吧,结婚吧,一起变幸福吧。

绢当然知道,这是那个喧嚣繁杂的“小区”生活范本:恋爱谈不下去了,就结婚吧;婚姻维持不下去了,生个孩子吧;孩子也不行的话,那就凑合着过吧。反正爱情会变成亲情,不都这样么?

人生就在一道一道程序里走过这一生,一次次地降低标准,不断妥协,一直让步,用一个黑洞堵住另外一个黑洞,直到自己也迷失在无边无尽的黑夜里。

这里我看到影评,很多人和麦一样不太理解(画外音: 为什么有人可以拒绝苏打的求婚)。

但其实坂元早就借小田切让之口解释了原因:

两个人的寂寞更让人难受。

绢是会一直一直把《宝石之国》追下去的女孩,是宁愿分开也不要一次次降低标准的女孩,是对爱情保留了最初的天真和坚持的女孩。所以面对麦诚挚恳切的求婚,即使哭着也会拒绝。

成长就是一个意识到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事情。麦长大了,一点点去学习和接受外面世界的规则,学会了在石头剪刀布中出「布」;绢接受成长,但宁愿输掉这场游戏,也要坚持自己最开始的原则。

这不是任何一方的错,人生中存在太多力所不能及的无常。结束的恋爱是必然,不结束是偶然。

想起之前《夜以继日》的导演见面会,有观众提问:

之前看过您的《夜以继日》,想知道为什么您总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为脆弱无常的、不确定的,但在今天很多爱情片或者其他片里,人和人之间都很甜蜜,会一起做一些铭记一生的事情。 但您的电影中都是脆弱无常的关系,我想问一下为什么?

滨口龙介回答:

您看的确实没错,我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子的,所以会直接反映在我的片子里。我并不是想要吓唬大家,但是大家真的确信人和人之间有一种很确定的关系吗?这其实是我想要问大家的问题。

六、你将如何想起我,带着笑或沉默?

“他太普通了,普通到叫人发笑。”很多年后,世之介大学时期的女友谢野祥子回忆起来,带着微笑、无限幸福地搜索枯肠,只找到这样一番形容。

时隔六年两人再次相遇,电梯一前一后,彼时身边已经挽着新的恋人。

麦头发梳得很整齐,看起来已经变成了一个立派的大人。他一边吃着拉面一边喝啤酒

今天,碰巧遇到了前女友 / 蘑菇帝国停止活动 / 《潇洒的夜晚电波》完结 / 今村夏子荣获芥川奖 / 对这些事她是怎么想的呢

绢坐坐在家里吹头发,外面下着雨。像是一开始那个夜晚,雨丝也被昏黄的灯光切成了一段一段。

今天,偶然碰到了前男友 / 第一次去他家的时候 / 他帮我吹了头发 / 那天也在下雨 / 烤饭团很好吃 / 公寓附近面包店的那对夫妇现在怎么样了呢 / 还能买厕纸吗

旁白在说最后一句台词时,绢的脸上泛起了淡淡的微笑。啊,多年后想起这段恋情一定会微笑吧!(村花可以去拍一部《追忆嫣然》了)。

《追忆潸然》

那一刻突然想到了很久以前看到过的一个影评:恋爱的纪念物从来就不是那些你送给我的珍贵礼物,甚至也不是那些甜蜜的短信和合照。恋爱最珍贵的纪念物,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你对我造成的改变。

你现在的女朋友可以像我当年那样和你聊这些书于音乐么? 还是说这一切其实并不重要?

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爱情的最终指向从来不是婚姻。也许有一天我们终将不会再谈风华和雪月,但那些读过的书本,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它们早已融入了我的血与肉,塑造了我的现在,成为了我身体的一部分。

看到最后的时候大哭不已。这是一种这是对「一瞬の夢」的短暂留恋,对理想爱情的消逝无以复加的悲伤。也许多年后在人群中相遇,背对背挥手是我们对过去最轻盈的告别。

结语

故事会翻篇,生活会继续。

绢喜欢的恋爱博主说「开始是结束的开始,相遇总是伴随着离别」。但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麦在google街景上看到了他们热恋期的样子 -- 麦手里拎着面包袋子,绢捧着花,两个人吃着炒面面包、手牵着手漫步在河川边,走向那个一起生活的小窝里。

热恋期的现实里
分手后的google街景

绢手上捧着的那束花,永远定格在了这张照片里,也点到了《花束般的恋爱》这个影片名。坂元仿佛是想通过这个告诉我们,即使爱情的花束会凋零,但它还是用力地、无比绚烂地绽放过。

所以在这篇影评的最后,我想用《爱你就像爱生命》里的一句话来结束全文:

别怕美好的一切消失,咱们先来让它存在。


后记:第一次正儿八经写影评。要讲自己的故事很简单,要去复述文本也不难,但当把读过的书、读过的电影、爱过的人融进这个文本里去,就变得异常艰涩。

文中提到的《夜以继日》、《爱情是什么》,还有一部《你的鸟儿会唱歌》,是摄影师滨田英明的 2018 年邦画top3。

对于我来说,2019年看过最好的爱情片是滨口龙介的《夜以继日》,2020是行定勋的《剧场》,2021(可能)是坂元《花束般的恋爱》。而《最完美的离婚》又是我最爱日剧top3,巴迪欧《爱的多重奏》是我见过对爱情最好的诠释,豆瓣是我最喜欢待的小角落。

这篇影评里,我像是拿到了很多食材,却挠着头苦恼着怎么把它们炖在一起,又不至于让菜变得太腻味。就如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里说,「像一个细心的厨师,他留意不让语言变稠,变粘。」

还好用了三天的时间断断续续写完了。

坂元、苏打、村花(以及生日会花絮里的奥山由之),都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人,感谢他们带来了这部作品。也感谢阅读到最后。在台风过去的上海夜晚,祝大家都勇敢有所爱。


首发于公众号:Hayami

👾 微博:@早见Hayami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Podcast:余生皆假期

🌏 个人网站://hayami-blog.typlog.io/

✍🏻 Telegram ://t.me/hayami_kiraa

 3 ) 预知花期短暂,相信生活普通

漫长的一生中,我们都在等待一场心动的际遇。少年时的白球鞋,触摸世界的小爱好,越是难以分享的东西,第一次从另一个人嘴里说出,倘若还是位异性的话,爱情发生的概率会提升到99%。

越是文青的感情就越是致命,因为它接受不了现实茶米油盐酱醋茶里的一丝杂质。年少时被精神糖果包裹的恋爱,往往“开始,是结束的开始。”恋爱的人总是喜欢将迷恋的东西夹在书桌里,再分享他们的爱情,因为,他们只能享受这份悲伤。恋爱总是伴随着离别,恋爱就像派对,总有一天会结束。

不愧是日剧顶尖编剧坂元,即使是最简单的讲述文青恋爱开始到死亡的叙事,但细节和双线旁白,帧帧、句句入骨,刺痛在琐碎日子里挣扎获取、张望的自己。

开始的悸动是学生精神世界尝到的甜果,但走出象牙塔,走进成人世界的深水区,物质世界会击退精神世界,看过的小说、喜欢的音乐歌舞、最爱的那家店,都被蹂躏进一个叫“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的成人体系中,金钱和权力代替心灵的感受,这一点,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也更先会进行身份的转变。

当白球鞋变成了皮鞋高跟鞋、当羊角大衣变成了得体的西装、当追的小说和游戏休止到某一期、当最爱的那家面包店会有关门的一天、当自己不能任性要学会思考明天的食物与天气,恭喜,你正在进行角色身份转换了,电影中的点滴细节暗示着时光的流失,没有什么是可以永垂不朽的。

苏打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让我看到了一位可爱而又真挚演戏的男孩&男人。其实,生活一直如此,生活是辛苦的,生活意味者责任,能接受身份转变,接受责任的男人,不能说是个百分百好男人的话,一定得称得上不算差了。相反,女性的思维转变往往要慢很多,公主梦和美好精神的满足,现实生活中往往需要强大的物质依托,可大部分生来就是普通人,家庭条件一般的人,早晚有一天要接触泡沫的破碎,再百分百契合的恋人,也抵不过现实生存里的琐碎与重复无聊。“感觉,已经不重要了。“”已经习惯了,他令人讨厌的东西,已习惯了这种讨厌的情绪。”

最后一段用再现的手法处理分手,第一次在饭店的见面,感受第一次精神契合的画面重现,“我们结婚吧!”笑着笑着泪流满面的彼此,比起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寂寞才更让人难受,已经知道故事的结局,那就索性拥抱,感谢陪伴,下一站,祝好。(哭死额节奏)

千回百转的节奏,哀而不伤的叙事,是编剧、导演和演员为文青恋爱做的一个日系思考性注脚。

从象牙塔到社会、从恋爱到结婚,你做好准备接受精神世界的衰弱,物质的野蛮了吗?你是否能降低对契合的期待,接受对彼此生存的理解?如果有,那就可以进入婚姻的围墙;如果没有,那就索性结束,或许你还会固执地追寻心灵的唯一契合,或许你会找到,又或许你会干脆找个没有过契合的人共度余生,不贪恋、不幻想。

在成人世界,若想让一个男人幸福,请多了解他一些。若想让一个女人幸福,请尽可能的爱她。悸动的感受只是瞬间,唯有责任和自我追寻才能长久,愿矫情如狗的文青的们,多向内探求,做个世俗老练接地气的高阶文“老”~

 4 ) 爱情很美好,美好又徒劳

01关于日剧与国产剧的碎碎念

看过《四重奏》后,被坂元裕二的剧本所打动。一些影评将《四重奏》《花束般的恋爱》与国产电视剧追求惊天动地、曲折离奇情节相对比,觉得情绪过于敏感细腻,难以捉摸。

然而从文化寻根上来看,日本文化本就善于将目光所及之处落在日常生活,中古时期(11世纪)重要文学作品《源氏物语》,成书于日本平安时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出自日本女性作家之手,紫式部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心理书写寻常生活和自我内在想法,使《源氏物语》成为日本传统文学的集大成,也成为“物语文学”的滥觞,而这种“物哀”风格体现的既美且悲,浮现着对生活的敬意与无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日本文化的底色。

中国叙事文学溯源要始于《史记》、《左传》等史传文学,历史两个字本身就是波澜壮阔的代名词,那些波诡云谲、荡气回肠自然奠定了中国人对叙事故事最初的向往,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到宋元时代《水浒传》、《金瓶梅》等才开始注重起周旋于市井生活中的细民。

所以有时也无怪于我们今天的影视剧仍然在宏大叙事上挥毫泼墨,除却市场需求导向外、编剧思想与观众的生活体验难能共振,文化源头的截然相异,也导致我们的青春片、家庭剧始终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情绪隔着一层厚障壁。

02 关于故事线:分享真的是爱情的开端吗?

以前看过一段话“最美妙的时刻不是热恋,而是有人忽然闯进你心里的那一瞬间,仿佛拥有了新的世界,叫人相信所有的剧本都是为你我而写。”

古诗词里也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而理所当然的美好开端会让人对“人间无数”后面的生活想入非非,女主绢看着自己关注的恋爱博主消失,但是总相信自己的爱情会有所不同。男主小麦也满怀期待地说着“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和你维持现状。”

爱情需要信仰,和生活中大多数事情一样,总得坚信会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这样才能走下去。

可信仰到底要从什么地方获得呢?

两个21岁的年轻人,在一个城市中匆匆赶电车的陌生男女,因为错过一班末班车而攀谈起来的一对孤独灵魂,萍水相逢,素昧平生,却神奇般有着共同喜欢的作家、游戏、私藏爱好,对这个世界莫名其妙准则的费解,对生活浪漫主义的遐想与追求,他们不是那些一见面就聊《肖申克的救赎》和热播剧的成年人,而是对方眼中独一无二的有趣的人。

于是将小心翼翼珍藏了许久的灵魂,像从满满的储钱罐里面倒出硬币一样,一点一点打开自己。

而后发现那些自己曾经敝帚自珍的东西也正是对方惺惺相惜的事物。爱情中最匪夷所思的罗曼蒂克花束在这时开始绽开。像打开盲盒一样的概率,遇到和自己共振情绪、共享爱好的人。

可是彼此分享就意味了解吗?分享的欲望和其他欲望的渴求是不是也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呢?而且还是更加不稳定的存在。

一开始以为对方会喜欢、会明白、会理解,于是将那些自己认为生活中微不足道的闪光时刻或者琐碎时刻分享给对方,期望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回应,这种精神回应起初建立在两者互相理解的基础上。

可就像《重庆森林》里所说的,了解一个人并不意味着什么,他可能今天喜欢凤梨罐头,明天就喜欢上别的什么东西。

所以当女主绢看到两个人一起去的面包店倒闭的时候,发给男主小麦,期望对方能体会到的是自己的失落感和对过往甜蜜的追忆,可是恰恰没有,就像对着悬崖大声地喊出一句话却毫无回音,小麦说去另一家的面包店就可以了。

绢的情绪,被忽视掉了。她以为那是一家对她们两个都很重要的面包店,但其实只是她自己的回忆。

包括那些她想要再看的电影,她想要小麦出差时候看的书,想一起玩的游戏……诸如此类的充满期待的时刻,一再被搁置。于是从努力沟通渴望对方改变与回应,变得欲言又止,变得不再沟通,最后变得不重要了,小麦朋友去世的一晚,两个人各怀心事,但又隔着巴别塔,没有沟通但也没有尴尬,因为变得不再重要了。

又是乍见之欢和旧处不厌的两难。没有什么生离死别的轰轰烈烈,就是一地鸡毛的细节,打败了爱情。

就像《四重奏》里面的丈夫说起对妻子的感受,“当然是爱的,只是不再喜欢了。”

没有跟妻子说不要在炸鸡上放柠檬汁,太细节了,太像生活了。不是因为这件事情太小所以不值得说,而是因为这样琐碎的事情太多,无力去说,那本被妻子垫在盘子底下的诗集和被小麦扔在后备箱的书,是那么相似。

03 天造地设的一对,只是童话吧。

有时候觉得自己遇到了soulmate,仿佛命中注定一样,电光火石之间,故事发生了。

可是爱情发生太迅速,危险就是带有太多错觉,神秘感不过是因为不了解,起先是想要爱一个人,心上人的出现成了第二个步骤,于是在想象的空间用自己的渴望堆铸起来对方的形象,本就是一个创造出的幻影,当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就不断的去怀疑这个幻影,怀疑一个虚假东西存在的真实性。这个时候爱情就不堪一击了。

fall in love 的前提不仅仅是灵魂共振,还有就是对彼此茫然无知。

《四重奏》里的丈夫被妻子拉小提琴的样子所吸引,两个人相谈甚欢开启婚姻,而直到离婚时候才知道妻子只是想要一个家人的原因是因为童年时候的伤痛,而自己婚后仍然想要想恋人一样相处的方式也是对方所不能体会到的。

女主绢不能明白三个月没有一起做爱的男朋友是如何提出结婚这种话的,男主小麦不能理解明明在一起这么久了,都已经工作了却还要保持学生时代的恋爱状态。

起初的聊得来只不过是一个起点,一个不算很坏的起点,可我们总擅长把一手好牌打烂,或者说其实彼此兴趣相合也不意味着什么,其实两个人想要的东西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不是生活、工作或者诸如此类的现实压力改变了对方,而是一开始就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可是,没有天造地设的一对吧。

绢想要的是很细节的东西,她曾经以为可以和对方在耳机里面分享同一首歌的人一定能理解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吧,以为喜欢同一个漫画的人也可以明白自己不为人知的小情绪吧,以为会穿一个款式帆布鞋、卫衣的人也会和自己喜欢很多相似的东西吧。坠入爱河时候的任何言行举止都有了潜台词,这些潜台词溢满了生活,给本来无聊的生活平白增加了不能承受的深意,生活也美好地不真实起来了。

因为相遇时候彼此契合的起点太高了,于是落空的可能性就越大。

04 虽然默契还在,但爱情还是一样会破碎。

男主和女主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都心照不宣地决定要在这晚离别之前向对方表白。两个人打算分手的时候,也一样都在心里这样默念。

最让人唏嘘的也无过于此,相处时候最浪漫的约会就是在一起的时候和分手的那次。电影真实到完全真实到每一处细节里面,两个人在回忆过往的美好时刻,心里却都做着分手的准备,但是男主却说,“我们结婚吧”,心里做着分手的念头,但嘴上却说出了结婚,爱当然是很爱的,可是女主想要的点点滴滴的细节上的在意,而不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看似豪言壮语实则漫不经心的承诺。

再次遇见的时候两个人不约而同地背对着彼此挥手再见,默契仍然还在,从来没有变过,只是两个人最想要的东西不一样。

一个人想要落在细节处的重视,情绪的共振,持续性兴趣的分享;另一个人觉得朝夕相处的陪伴已经足够好,这样在两个轨道上面行驶的爱情可以长久吗?

如果两个通过语言进行漫长又富于趣味的跋涉去了解彼此,那么也同样面对这种方式的巨大风险,就是当袒露自己的欲望,却被忽视掉时的失望;当分享自己喜欢事物时候,却被回以无所谓口吻时的失落。

但即使这样,坂元裕二的剧本还是让人会看到爱情里面最美好的样子,最无可奈何的样子,既美又悲,美丽又徒劳。

电影中动人的默契和唏嘘也都在细节之中展开,这成为日本电影中独有的叙事敏感。

而尽管可以捕捉到这些细微的情绪,但对于爱情,我,一无所知。

 5 ) 我喜欢《花束般的恋爱》的每句台词和每一瞬间

《花束般的恋爱》,每一句台词我都喜欢。

开篇的男女主角看到了一对热恋的男女,用着同一个耳机分左右耳听,他们说:

“音乐不是单声道是双声道用耳机听左边和右边的声音是不一样只带一只耳机听就是另一首歌了”

“就像BLT三明治把培根和生菜分开吃那也是BLT三明治?”

——果然,恋爱是没办法分享的,恋爱一个人只能拥有一个,观察美好的事物也是这样的,好看的鲜花是需要抚摸绿叶才能感受到,美丽的单人照也是因为四方的白框才被看到。

他们第一次听到这个理论的时候

两人穿过斑马线,互相跟对方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要分别那刻,信号灯却一直泛红。

女孩说,“是红灯呢”。

男孩倒退了两步,女孩又迎上去了四步。

男孩说,“信号灯,一直没有变绿。”

他们互相都没有看向对方,男孩牵起了女孩的手,两人扭过头来,接吻。

男孩说,“信号灯还是没有变绿。”

女孩说,“这是行人自助信号灯。”

男孩说,“谢谢你,行人自助信号灯。”

——《12夜》里说,只有恋爱中的人,才认为他们的相遇不是偶然的,大概就是如上所述。

谢谢你喔,信号灯

两人在房间里看着合影,男孩想要女孩跟他说这朵花叫做什么。

女孩说,“如果女生告诉男生花名,男生这辈子一旦看到这种花,就会想起那个女孩。”

——后来看豆瓣影评,才知道那是木茼蒿,花语是“骄傲、满意和喜悦”。

想拥有同款的照片

还有——

“开始 是结束的开始相遇总是伴随着离别 恋爱就像派对总有一天会结束所以恋爱的人总是将迷恋的东西加在书桌里再分享他们的爱情因为他们只能享受这份悲伤”

“出社会就像泡澡一样进去之前会觉得很麻烦进去之后就会觉得舒服啊 人生就意味着责任”

“爱情容易变质是有保质期的如果过期了就像意图取得一场平局 不停地传球 比起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寂寞更让人难受”

......

恋爱是一场派对

《花束般的恋爱》,每一句瞬间我都喜欢。

我喜欢,男孩全景搜索地图看到自己的兴奋感,百度地图出过一款时光机的功能,我搜了停留了三年的高中,我没有看到自己,但我看到了熟悉的店铺和天气,看到了每天都左脚踏进的校门,每天都踩单车回去的陡坡,那些人和事重新回到了我的身边,那些看似无趣的时光藏着无穷的韵味。

第二次奇迹

我喜欢,两人在回家路上谈论“停表错觉”的时刻,就是当你看像时钟时,刚好和生日是同一个数字。有一段时间,我常常在下午拿起手机要刷下朋友圈,总能看到5点14分,那是我身份上的生日,我一直只有我有这样的情况,后来问了一个师妹她也如是,更奇妙的是,我们都有“整点强迫症”,就是原本定了7点工作,但是又过了几分钟,就会告诉自己,7点半再工作好了。

干杯🍻

我喜欢,两人拿出手机给对方与蛋糕拍照时,男孩问她,愿意做她女朋友时,女孩说,非常愿意。我当然没有过这样的告白,但给喜欢的女生拍各种丑照还有不要脸的双人自拍,我已是屡试不爽。哪怕对方当时嘴上多不喜欢,我都没有删掉。直到分开之后,才发现这是我们之间仅有的回忆。

嗯 我非常愿意!

我喜欢,四年后两人重新回到第一次见面的餐厅,没有坐回原来的位置,互相说着要分手的话语,僵持不下,直到看到又有一对新的男女,坐回当年的位置,穿着一样的白鞋,互相交换在看的书,他们情不自禁地落泪了,因为过去的那份心动和甜蜜他们再也不会拥有了。

没法穿一样的鞋,就没法一起走下去了么?

很奇妙的是,我也有一次在餐厅分手的情景,是在新光天地B1层的味千拉面。

不过那次比较难堪,因为流眼泪那个人是我。

女孩和我说,我们分开了吧。

我还在挽留,她说,我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可爱了。

我说我听不懂,她说,我觉得你爱我比我爱你多。

然后我就不争气地流眼泪了,当时大概是觉得,她其实没有那么爱我。

后来,断断续续地和好又分开,直至现在已经两年多也没有见面了。

电影结尾处,两人各自牵着新欢分走两道,没有回头地挥手告别,这样的场景估计我无法经过。

好啦,如果你想看完一部好看的爱情电影后又不哭哭啼啼的话,那我建议你看《花束般的恋爱》

拥有一段像鲜花般终将凋零的爱情并不可惜,至少在花开正艳时是与你同在。

拜拜啦!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Never On Sunday(搜索:sundaymylove123456)

 6 ) 不再捡起的面包片

后劲很大的一部片,藏了很多真实的细节,二刷之后仍然在回味。记录一下我觉得产生了贯穿对比的线。

1.面包片

面包片的墨菲定律:涂好黄油的面包片一定会掉,还是涂了黄油那面着地。呵护恋情一开始也是小心翼翼不舍得,捡起面包片吹吹再吃,后来面包片已经不会再捡起。

掉落的面包片的前后待遇区别

2.芽衣与大学前辈

芽衣预见了爱情的死亡后自杀,大学前辈郁郁不得志意外身亡。他们之于女主和男主更像一面镜子,总担心会分手(芽衣不担心)的女主和不走艺术担起社会责任(前辈只想搞艺术)的男主,借鉴了他们爱情消失的原因并做出反省的男女主还是走向了爱情的覆灭。

3.仍未知道名字的花和不能分享耳机的道理

绢说不能告诉男朋友花的名字,怕以后看见会想起她。那在看到别的情侣用一人一只耳机听歌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想起对方呢?总会有这场的物件或场景存在让人追忆从前。

4.维持现状与舒适区

逃避责任与承担责任都是维持现状,但最后发现即使一开始很合拍但成长的步调最终都会偏差。他听进了责任,她想成为烟花。

以及芽衣的母亲说进社会就像泡澡,而前辈在浴缸中死去。

未进社会和进社会的状态都是舒适区
在舒适区中消亡
“维持现状”的憧憬

5.过了保质期到爱情还能进入婚姻的坟墓吗

同床异梦已经是分歧,女主觉得激情已死,男主想继续搭伙过日子。一开始的crush+勇敢收获了合拍的爱情,后来的责任+懦弱对维持现状而言只能走进婚姻。

男主想去买东西却被拉去看电影,所以摆了张臭脸说它有趣;女主看到喜欢作者的有趣的新书想像以前和男主分享,看到男主沉浸成功学的书籍,才意识到他真的不会被《野餐》触动。爱情没有突然消失,而是消磨在逐渐不合拍的成长脚步中,最后过了保质期。

社会的磨练让男主逐渐放低底线,女主却接不上地气一直在兴趣中找到出路。到底是谁先开始浪漫而谁先开始现实,到后来我们都成为了彼此的丢掉的样子。(女主一开始其实是很现实的无欲无求实用型,男主是坐在街边几个月都要把自己放在实景地图的浪漫型。)

女主想要自由而非坟墓,男主觉得既然如此好过没有坟墓。到底是谁假借成长忘记了最初的模样。

“幸福”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6.不知道的、未戳穿的和没记住的

女主不知道男主没坐过摩天轮,男主不知道女主不会因为夜景而兴奋。

热恋期未戳穿的不怕木乃伊和感兴趣天然气罐,在爱情过期之后才能坦然。其实本来就没有百分百合拍,只是合拍的比例足够大的难得让彼此觉得小妥协也不是事,兴奋蒙蔽了双眼。

当年和女主说夫妻面包店歇业,男主觉得她无理取闹去其他地方买就好,到后来男主也没记住这个事情,再去查地图才发现惊喜。就像阳台一直没换的灯泡,爱情过期的最大表现就是不上心。

7.拉面店与出轨

男女主没有一起去过拉面店,但女主之前很喜欢去拉面店并且做测评,恋爱之后这个博客就搁置了,和芽衣的死亡有所呼应,帅气的公司社长却主动邀请女主吃拉面。

在这里我觉得是暗示女主的出轨(至少精神出轨了),所以在分手后女主才会问男主有没有出轨,想着要是男主也出轨了就扯平吧(觉得出轨应该是在公司过夜那次,处理那个事情让男主觉得不能逃避责任,开始走向分歧)。

8.石头剪刀布

长大之后男主适应了大人的法则学会出布,女主坚持自己的原则出石头。因为被社会磨圆的时候是不会有棱角磨破布的。

蓝色是清晨,懵懂地相遇觉得世上有如此相似的人很难得,于是走到一起;最终成长的步调不同,迎接了日出后分离。

留给下一任恋人的,已经是穿着黄色的成熟大人了。

10.合拍

看完以后我在想,是不是大部分同步的人不适合谈恋爱,热恋期就没有吵架磨合的过程,相看两厌之后谁要听你果咩那塞。所以到中间发现的生活习惯大不同只是因为一开始没有好好磨合只是在一味迁就,步调又不同,渐行渐远。

实景地图也会有更新的那一天,合拍的往事只能停留在记忆中,还会逐渐让人怀疑是不是因为热恋带来的臆想。或许一开始只是被一点合拍冲昏的头脑罢了。

就此别过吧,他们已经有各自的新生活了。

 短评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可能并不是“越合拍的人越没法在一起”这种日剧截图道理。而是靠消费主义(即使是披着文艺外皮的小确幸文化)也并非对抗资本主义对爱情异化的良药。“要用你的生活来定义浪漫,不要用浪漫来填充它”,不要将任何一种刻意姿态或者内容消费倾向当作浪漫的表现,不要将合拍挂钩到一起听个小众乐队,一起看个杨德昌电影,一起读个小众作家,甚至一起穿匡威开口笑,这多可笑,这不是一种成熟的浪漫观,这恰恰是一种幼稚的,刻奇的,自恋的表现。不要把生活和责任放在浪漫的对立面,保卫周遭,保卫和正视现实生活也是一种浪漫的表现。

8分钟前
  • SJL豆瓣酱
  • 推荐

始于同好共鸣的文青恋爱死于柴米油盐。(坂元裕二好懂

12分钟前
  • Manatsu
  • 推荐

靠消费主义维系的恋爱是抵抗不了资本主义秩序的。

16分钟前
  • 雪山夜叉
  • 力荐

文艺青年社会化全过程

21分钟前
  • 松崎海
  • 力荐

原本也就觉得还可以,但结尾那一挥手,真是哭死了。作弊一样的桥段,太好哭了。坂元裕二这个家伙,实在是太会写这种戳人的点了。梦想与现实,恋爱与结婚,这对男女大概就是一体两面吧,从相同的点出发,却终将面临选择,走向岔口,开始各自的人生。此外,文艺青年大多孤独,想找个有共同话语的人很难,由之,才会更懂前半段这对男女发现彼此之后的激动。

2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我们都快忘记的事,Google街景还记得。

23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太痛苦了吧,我在切鸡胗,锅里还在炒生菜,听他们最后聊分手那段,苏打说要不就结婚吧!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的,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我想坂元你太残酷了。爱最后肯定是消亡的,所以更多人在消亡前结婚了,以为那还是爱,其实那变成了恩爱。我觉得这部片子不是讨论爱,是在讨论我到底想过怎么样的人生。

24分钟前
  • 秦夕然
  • 力荐

你的男朋友,本来读诗集,现在翻成功学;本来玩塞尔达,现在玩消消乐;本来豆瓣骨灰级别用户,现在永久退出豆瓣,加入 996 大军并且被成功洗脑 996 赛高;而你还在读诗歌还在玩塞尔达还在刷豆瓣 —— 所以怎么可能不分手呢?穷是原罪,多少烦心事不都是生活所迫。最喜欢的一处是村花看到苏打在工作于是调低游戏音量,苏打想让她尽兴地玩、叫她调大音量,自己戴上了耳机,最后村花直接关了游戏。明明都是想照顾对方的感受,但最后两个人都不快乐。最好的爱情或许只有一个样子,就是全力满足自己的快乐,而对方恰好出现在每一条让自己快乐的路径里。要的就是那个“恰好”,不做任何刻意的努力。PS1. 苏打村花真好嗑 PS2. 片尾我都认真看完了,因为漫画真的很有爱 PS3. 即使最后要分手,谁不想拥有爱情里最美好的部分呢。

26分钟前
  • ○Ⅴ○
  • 力荐

书影音没法支撑恋爱,建议豆瓣把该片挂在开屏。

29分钟前
  • #鼓鼓#
  • 推荐

文艺青年能想到的最浪漫的爱情,在初识的雨夜奔跑,文艺爱好百分百合拍,告白后在红灯前拥吻,在出租房连续做爱一周,在有大阳台的房子同居,在新年参拜捡到一只猫,然后因为长时间的消耗和平分手,在旧地缅怀过去,还会在下雨时候想起你,像极了渴望爱又不相信爱的人们的幻想。

32分钟前
  • TOKO
  • 推荐

如果追的漫画没有完结该多好 如果喜欢的乐队没有解散该多好 如果那家常去的面包店没有关门该多好 我想我们的恋爱是不是就可以再久一点 拥有赏味期限的爱情令人伤心失落 为什么布能赢过石头 为什么现实能赢过所有喜欢和心动

35分钟前
  • ☂fish
  • 力荐

这部电影将成为我最喜欢的爱情片,他拍出了我想要的,也拍出了我失去的,还拍出了我恐惧的,更拍出了我坚持的。

40分钟前
  • 日出Sunrise
  • 力荐

“进入社会就像进浴缸泡澡。”于是真的有人在浴缸中死去。

44分钟前
  • 4__real
  • 推荐

看完以后全场人在鼓掌,真的好好看。开始意味着结束,世界上最稳定的关系依旧是 没有关系。

45分钟前
  • DAWN
  • 力荐

所以说上班这件事基本可以杀死全世界99%的故事

49分钟前
  • 拽拽歪歪&YY
  • 推荐

爱情就像耳机听歌一样,不要一左一右拿来分享,这样两个人听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曲调。在爱里,应该双方分别戴好自己的耳机,只要知道此刻眼前的这个人和我在听着同一首歌,类似于这样的陪伴就够了。不要求什么,只学会接受,把每一项馈赠当作生命中的惊喜来接受,并且有能力给对方同样的馈赠和同样的惊喜,不抱任何奢望,不做丝毫强迫。总之就是“自由”而已。

52分钟前
  • 帷野久
  • 推荐

@新宿toho 2021年的冬天我在电影院爆哭。京王线恋爱物语,剧本无限贴近真实,每一个即将踏入或踏入社会没两年的大学生都会感同身受。男女主相遇的明大前就在我家右拐十分钟,熟悉的高井户高架桥。热衷过小众文化的年轻人们最后都会变成对肖申克的救赎高谈阔论的社会人们。。

54分钟前
  • SaoirSe
  • 力荐

爱具体的人 不要爱抽象的人 要爱生活 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58分钟前
  • 09
  • 力荐

又名:和百分之百合拍的人说再见。

1小时前
  • 库索
  • 力荐

这种合拍其实还挺肤浅的,人们可能总是高估了共同爱好的重要性。

1小时前
  • scenel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