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上见

剧情片中国大陆2009

主演:朱旭,姚君,朱一诺,刘烨,马思纯

导演:蒋雯丽

 剧照

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2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3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4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5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6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3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4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5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6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7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8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9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6 04:20

详细剧情

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代的狂潮正渐渐退去热度。在南方某个古朴的小镇,小女孩蒋晓兰(朱一诺 饰)和姥爷(朱旭 饰)相依为命。晓兰的父母早年下放边疆,在学校她又因与“最大的阶级敌人”同姓而倍受欺负和排挤。破旧的小院是晓兰最为自由的天地,而家里的大衣柜则是她最后的避难之所。早年 因战乱和疾病,姥爷几乎失去所有的亲人,因此这个调皮又善良的外孙女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时光缓缓流逝,细雨绵绵的小镇永远带着化不开的愁绪,渴望成为体操冠军的晓兰(姚君 饰)一天天长大,而那个永远牵挂着她的姥爷却慢慢地老去……  本片为著名影星蒋雯丽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人艺老演员朱旭的封镜之作。影片荣获2009第14届釜山电影节观众最喜爱影片奖。

 长篇影评

 1 ) 我们天上见

这部电影我记得是今年清明节前后上映的,
当时在国泰有看到它的海报,
有媒体吐槽说,清明节档期+《我们天上见》这片名,
是要索命的鬼片么?

这当然是玩笑话。
影片用简单的小女孩的记述性视角讲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祖孙俩相依为命的日子,
一直到姥爷去世为止。
我一直在思考这片名的含义,未果。
除了最后一句台词:姥爷,我们天上见。
其实更喜欢影片的英文片名,直接用了小女孩兰的名字《LAN》

片子的色彩与怀旧气氛让人一下就想到《孔雀》,
不喜欢一开头蒋雯丽的旁白,给影片蒙上了太浓重的个人传记的色彩。
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小兰的爸爸妈妈就去了新疆改造,
1974年时的姥爷也已经是干瘪的老头,只是精神还矍铄,身子骨还硬朗。
影片用一组组日常生活的镜头告诉了观众他们的生活有多简单,简单到没有多余的可能性。
从清晨的两只白色搪瓷杯和牙膏牙刷,到自家烤的烧饼,一直到临睡前在蚊帐里捂耳朵转眼球。
姥爷经常念着来自远方的信,
聪明的观众都知道那是俗套的伎俩,最终在片尾老人逝世时被揭穿。

那是一个很热闹的时代,
大街小巷都充斥着“上山下乡光荣”“帮助贫下中农”的标语。
对时代中的小孩子来说,是尤其孤单寂寞。
很多画面中永远只有兰一个人,
撑着油纸伞走在铁路上,
蹲在与自己同岁的兰花盆栽对面喝麦乳精,你一口我一口,结果把兰花给浇死了。
因为想念父母半夜去扒火车去新疆结果把自己给弄丢了。
有时候真希望翠绿的小镇上,能蹦出个龙猫出现在油纸伞少女的身边,
可惜蒋雯丽不是宫崎骏啊(摊手

小孩子,特别是小女孩,是很容易感到委屈的,不论哪个年代。
而且她们记仇,小时候的伤疤一辈子好不了。
所以我们看到在重现兰第一次练体操还有逃学的时候,
小演员是真的对着镜头扯开了嗓子嚎啕大哭,
其实能有多大的伤痛呢?但小孩子一定要让你自己知道他们难过了,
你心中的小误会,也许是他们心中的一大片阴霾。

兰一委屈就抱着娃娃躲到衣柜里,
直到有一天她做了个梦,衣柜变成一个独立的小箱子在无限的空间中陨落了。
这个梦在预示她再也不能逃了。
很快现实中的她身体就流血了。

兰跟成长中的每一个孩子一样,开始思考我们曾经都思考过的问题。
人从哪里来?
当姥爷一天比一天身体衰弱后她更关心:人死后又从哪里去?
当长辈都去世的时候我们才算真正长大,
当开始考虑守护自己的荫蔽离开自己怎么办时,
我们开始学着长大。
这当中会经历很困惑的阶段,不舍得不接受这种世间最正常不过的轮回。
其实是心里在恐惧。
除了骨肉相连的亲人谁还会愿意爱自己。
每个人都要熬过一段缺爱期。

影片最后十几分钟的时候把片头出现过的家长里短重现了一遍,
你会发现有些镜头是重复的。
只不过镜头里的主动者和被动者互换了位置。
兰拉起塑料帘子给已经彻底苍老的姥爷洗澡,
在姥爷当年自制的杆子上耍体操逗姥爷笑,
姥爷则变成阳光下抱着娃娃傻笑的那一个,直到坐在原地失去呼吸。

看完也不能叫伤心,
成长是件太冗长的事情了。
只是将来漫长的岁月里,怕还能有谁能见证你,检阅你。

 2 ) 润心细无声 —— 记《我们天上见》及其见面会

      蒋雯丽实在是太可爱啦!
      事情是这样子滴,上午下了专业课和n还有ym一起吃饭,食堂门口在卖电影票,仔细一看竟然是今天晚上大礼堂的蒋雯丽见面会!当时就觉得自己人品太好了,结果一问竟然还有第五排中间的票,可以近距离看人哦,觉得简直是人品爆发啦~(小感慨一下:还是有超级爱好比较好,人比较容易有快乐的理由)于是三个人很开心地买了三张票,而且票价只有八块而且不用排队……我们这是什么人品啊?!
      之前已经知道蒋雯丽的导演处女作在釜山电影节收到好评,获得了观众评选的最受喜爱奖,并没有太留意,连名字都不记得了。(后来得知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怪不得……)后来觉得这样很好,就是要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看这部电影,我感觉最有味道,因为感动需要冲击与触动,最好不要提前“做功课”。进入大礼堂没多久,电影就那么淡淡的开始了,一点侵略性都没有,观众们全都是淡淡地进入观影状态,但是这个过程很快。
      漫天飞雪中,姥爷和外孙女前后出门,姥爷递给外孙女一把伞,自己戴上帽子走出去,小姑娘撑着这把油纸伞,踩着前面姥爷的大脚印,就也出门了……后面,他们俩的生活画卷向我们展开,就是生活,最简单却最感人的生活,最单纯却最复杂的生活;我们跟着一双会发现生活的美的眼睛,于是他们的生活就像“画卷”一样带着一股浪漫气息展开了。最开始的蒋雯丽自己配的画外音娓娓道来:我小的时候特别恨自己姓蒋,因为蒋介石……我才意识到这是一部自传体的电影,后来得知蒋雯丽自己编剧、自己导演、自己制片,心中佩服之情油然而生。不是佩服她自己身兼数职,而是佩服她在整个过程中真的是怀着一颗真挚真诚的心在做这部电影~
      我是怎么看出来的?看过电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的。
      看完这样一部电影,感受到的是纯净、是感恩。每一个镜头里面都蕴含了极大的信息量,但同时保持着干净的气质,这是创作者内心怀着饱和的感情但是又对电影极度尊重的表现。这里扯一点题外话,觉得设计也是这样,很多优秀的作品极其干净简洁,其实内里也包含着设计师饱和的情感和对建筑、对空间、对光极大的尊重。这样的建筑是能够感动真正使用它的人的,而不是那些看看外观的人。回到这部电影,虽然只有不到90分钟的长度,情节也极其单纯简单,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了,但是里面蕴含的感情通过一个又一个闪光的细节,通过丰富却又保持干净的镜头语言(不是顾长卫掌镜哦),一点一点渗透出来,滋润观众的心灵,眼泪如果流下,也是在不知不觉中。这是属于东方人的感情表达方式,这是在大屏幕上久久久违的真挚的情感,可以类比《入殓师》的那种情感草蛇灰线的感觉。看完它,再想想《全城热恋》《三枪拍案惊奇》那种显然缺乏诚意的电影,真是恨不得把后一种类型揉成一团扔出地球去!
      电影结束后的见面会,蒋雯丽朴素出场,怎奈气质、状态都太好,感觉超级美~看了电影已经感觉到她一定是一个对生活有着丰富感悟并且心怀感恩的人,但是听到她的几番话,还是会小吃一惊,因为真的很中肯,很真诚。和大学生们互动的时候又特别的可爱,联想到她说的:正是因为感觉到自己在生活中太急躁,有种迷茫感,所以想通过电影回到自己的童年,去找寻那些最初的美好。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这样吗?情感永远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共通的语言,所以大家才会都那么有共鸣,于是一不小心就被感动了。所以我不是很能接受《阿凡达》那种电影,视效再好还不是让我头晕,我看电影是为了放松为了感动不是为了刺激和难受,场面再壮观我找不到让我感动的东西,爱情确实有点打动我但是和其它爱情片有什么本质区别?
      真的希望在中国这样的电影会多起来,这种真诚的电影。果然还是最最单纯最最真挚的故事与感情最能够滋润我们略显干涸的心灵。

原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733a20100hk07.html

 3 ) 你怎么舍得,将我一人留在世上?

我小的时候住在邮电局,楼下的菜地里长了一株亮丝草,也不知道是野生的还是爷爷种下的。亮丝草又叫万年青,因为无论什么节气它都是绿色的。因为丝草长得很浓密,我到菜地玩的时候偶尔会整个人踩上去,但它却从来都没有凋谢过。直到我上初中搬新家那会,丝草依旧十年如一般茂密。后来邮电分家,妈妈换了上班的地方,菜地也就彻底荒废了。我的爷爷,像这株丝草一样,一辈子活得那么努力,我出生以后,用尽一切心思疼爱我,却没享到我的福,就过了世。

电影《我们天上见》是蒋雯丽对美好童年的一次回顾,无疑也是她作为导演和编剧人文情怀的彻底展现。除了画外音有那么些许煽情,这部片子着实是国产电影里的佳作。也许是感同身受,电影中的许多镜头都使我思绪万千。对于一个孩子,童年时的迷惘、倔强、隐忍和快乐,这部片子用恰到好处的镜头完整传达了出来。这样一部电影,不是大制作,没有大明星,也没有3D技术,但比3D还要真实,血肉丰富,饱含情感。电影像是一趟列车,将我们带回了最最单纯又美好的时代。

比起普通文艺片,本片更强的地方在于片中的三场“梦境”情节,这是电影中最令我动容的片段。第一段是小小年纪的小兰在山野奔跑的情景,一望无际自由自在的景象真实反映了童年时对于开阔世界的好奇心和向往;最为令我推崇的第二段则是让小兰真的飞了起来,跨越了淮河,向着北边有爸爸妈妈的地方飞去,这是蒋雯丽诗般情怀影像的最好展现,也是她自我愿望的一次实现——是的,童年的愿望通过大银幕成真了;而第三段,则将一个孩子第一次面对死亡时的恐惧表现得一览无余。这三段影像绝对是神来之笔,影片的点睛。

朱老爷子确实也不年轻了,在《似水年华》里连黄磊的爷爷都演过了。作为演员,却真是生来就有一种气场。严、慈都拿捏得刚到好处,从不过火,看他的戏真是一件舒服的事,仿佛他就真是自己的爷爷这般:拿戒尺打过自己、在打针的时候哄着自己、从小和自己睡在一张床上、把最后一块哈密瓜留给了自己......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自己,让人心疼又不忍。姚君和朱一诺的演出更是本色:姚君在床上跳新疆舞的情节、朱一诺想尽办法惹爷爷开心的情节,这一些都这么生动又真实,全然没有当今童星令人反感的油滑。

这部电影排期之少也足以令人叹息中国电影发行人的无知和商业嘴脸。你们怎么好意思在《山楂树之恋》这样的电影上用上“纯真”或“纯洁”这样的字眼,而面对这样一部佳作时却毫无人文情怀早早将其下档?毋庸置疑,顾长卫、蒋雯丽夫妇必定是这个时代的中国知名影人中最有人文情怀的导演,他们至少不会像冯小刚一样满眼都是商业标签。没能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真是我的一大遗憾,电影精彩程度绝不辜负我长达一年的期待。观影过程中的心境,和我跟爷爷在一起时一样心安且温暖。这部电影即使无法在中国影史上留名,也会排在我个人观影史的最前列。

 4 ) 桑克:筛选的记忆

筛选的记忆
桑克

姥爷的戒尺打着蒋小兰的手心。多年之后,蒋小兰的疼痛让位于或者转化为对姥爷之爱的回忆。《我们天上见》肯定漏掉了什么,编导没说,我也不好猜度。不过直眼看过去,蒋雯丽可能有意无意对记忆做了筛选,什么留下,什么删除,还有就是教化目的对姥爷形象的建立也起了应有的修正作用。然而似乎只有记住这样的镜头才更有意思:戒尺将落未落之际,泪珠在蒋小兰的眼眶里打转,委屈与恐惧在小脸上交织纠缠……还有就是体操教练压腿时,蒋小兰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喊……印象太深了。两种出于不同目的的暴力,对孩子与成年人的影响肯定是不同的,“跳河”之类的对抗似乎并非什么戏谈,而成年人的隐忍里面似乎又藏着太多的奥秘。姥爷去世的时候,蒋小兰似乎倾向于“我们天上见”的和解,她的忏悔遮盖着悲伤。这些可能都是事实,但是对于蒋雯丽来说分明又少了一些必要的东西。
可以明确的时间是1974年和1976年,与此相关的则是一些明显的事实痕迹,比如某人的逝世,某人的访问。这些都和真正的历史有关。然而孩子的记忆并不可靠,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即使是真实的,也有张冠李戴的可能,前后改篡的可能,无意混淆的可能。这没什么,不该挑剔,虽然我可以对之进行一些更为准确的调整,但是我更愿意放弃,放弃对我来说并非不能,而是进行新的选择,理由仅仅是,只要回忆进行之时,观察或体验它对心灵的影响就够了。这种影响首先作用于蒋雯丽,然后通过蒋小兰展现出来。然而对同代观众而言,比如蒋小兰同学之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他们除了在记忆之中目睹同样的事实与同样的悲伤之外,可能还会忍不住做一些挑剔性的更正:当时不是这样的,当时是那样的。文革后期下乡还有敲锣打鼓的么?他们的更正恐怕与蒋雯丽的回忆一样,与真正的事实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单从偶然性的角度解释,蒋雯丽的个人记忆当然是成立的,所以不必将记忆与历史严格地一一对应。这不妨碍一种猜测的出现,从准确性的掌控来看,蒋小兰的年龄应该比蒋雯丽大几岁,如果说有什么问题,可能就是出在这里。对于一些细节的精微把握,这年和那年的混淆对于笼统的记忆来说其实是无所谓的,而对高度敏感于这一时期生活的人来说,差别又是非常大的,这是后来的经验略微提前造成的一些认识差异么?需要提示的是,这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是一个人的回忆。而且,针对真相的追寻和狐疑本来就是记忆的魅力之一,这可能是一种无意之中培植的果实吧,何况记忆专家普鲁斯特也有自我修饰的侧面。
那些讥讽蒋小兰姓氏的孩子们如何叙述自己的个人回忆呢?不过是恶作剧与某种看似政治想象的游戏而已,这与一个孩子以说出“某人是王八”而获得快感近似,因为这句话是明显的不正确,所以才会有一种犯规的快感,违禁的快感。在一个禁忌时代,这种快感的共谋性质造成了太多的心理悲剧。写在墙上或黑板上的“反革命”之语与其说是一种政治迫害,不如说是一种儿童之恶的体现。对于儿童来说,恶与游戏的差异究竟有多大?成年人的罪恶还是社会性质的,而儿童之恶可能就是人性深处的。这是具有更深刻一面的认知。不过对蒋小兰本人而言,她只是需要寻找一个解脱自己的证据,这个证据就是一个姓蒋的体操冠军。然而蒋绍毅的影响如何能够取代蒋中正的影响呢?一个儿童表面化的歧视不仅通过姓氏五官表现出来,而且一个谐音或者几个冷落的眼神都将成为恶的孵化器,所以蒋小兰的辩解对于同龄孩子的孤立并无意义,但是对她本人来说却是一次改变的机会,这不仅造成了拼制体操服的问题,而且还出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画面:一个在体操房晃来晃去的蓝色幽灵,一个既在场又不在场的幽灵。这种孤绝完全不同于《稻草人》中莲娜的激烈。
受到伤害的蒋小兰躲到大衣柜里,将自己的痛苦转移给更为弱小的玩偶。在模拟游戏中,她扮演严厉的姥爷,玩偶扮演年幼的自己。这是我非常喜欢的细节。不过,我更喜欢维克多•艾里斯《南方》中的躲藏。埃斯特莱亚躲在床下,试图引起父亲的关注,她哪里知道,与她的恶作剧相比,父亲的痛苦更深。可能每个渴望爱的孩子都玩过失踪的游戏,他们想以此获得成年人的关注:我在这里!我是重要的!然而成年人要么识破这个把戏,要么不以为然。儿童的狡黠在成年人眼里什么都不算,正如斯巴达克斯的自由在卡普亚贵族眼里的情形一样,没什么意义。在《孤堡惊情》之中,西蒙的失踪游戏达到了更为极端的程度。死亡是实际的,而幽灵更多的是来自于内心的创伤。这种关联的广泛性,没有一个孩子是清楚的。
电影的华彩当然是蒋小兰的幻想。她举着油纸伞在奔驰的火车顶上飞行,追在后面的是与她对立的孩子们——这是一种理想的报复形式,当然它自身滋生的快感与对远方的追寻同样伴随其中。在现实之中不能满足的,那么就到梦里满足吧。奇怪的是,蒋小兰没有梦见远在新疆受苦的父母。可能分离之际年纪太小,她没有记住父母的模样,否则也不会将相册上的母亲当作死人。这段数落已故亲人的台词与《活着》祭坟之际的台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姥爷的扮演者朱旭处理台词的方式,足以使这些家族史上的死亡变得惊心动魄——这种貌似平和的气息在整部影片之中一直散漫地保持着,它的目标并非诗意,而是隐忍,而且与一个孩子漫无边际的形态构成呼应。还有就是蒋小兰掉牙的梦,坠入深渊的梦,几乎每个孩子都做过,而且必须得一个人从恐惧中挣扎着醒来。而《月满轩尼诗》里,嗜睡的儿子总是梦见父亲,又是什么意思?与这个梦相比,我更欣赏蒋小兰的梦。
蒋小兰关注书信中的双亲,然而书信却是姥爷伪造的。这是蒋雯丽精心构置的情节,可能是事实,但由于特殊与偶然,对说服力构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姥爷的扯谎与蒋小兰的扯谎构成一个有趣的对比。而蒋小兰送哈密瓜的情节,则完全符合七十年代的社会习俗,淳朴之外也与物资匮乏有关,而当时比较实际的有关饥饿的描写可能只是发生在子女众多的家庭之中,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与资源独占往往比今日更令人羡慕,反而不是什么孤独。
有的观者说《我们天上见》好于《立春》,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的看法恰恰相反。当然,这么比本身就没意思。而老年人与儿童关系的中国电影,之前还有马俪文的《我们俩》,再早还有孙周的《心香》,都是比《我们天上见》更出色的电影。如果说到今年的电影,或者就去岁以来的电影热度而言,《我们天上见》不仅出类拔萃,而且让人冷静。这是难得的。不过这样比确实没什么意思。只要能够唤醒你的记忆,让你对记忆产生怀疑,产生纠正的意图,就挺好的。何况电影里有那么多亲切的东西,比如淮河,比如铁路,比如花盆里的兰花和墙上的兰花,还有《参考消息》,法新社的电文,武术教练与邻家姐姐的恋爱,手电筒的照射,关于接吻生子的愚昧而又可爱的谈话。唯一的坏人似乎只是女教练,然而电影在顺带描写女教练居住环境的时候,似乎又有意无意地原谅了她。蒋雯丽的记忆筛掉了残酷的东西,只剩下美好的一面,所以姜文才说那个年代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儿童的记忆特点决定的。没什么。只有戒尺打到手心,只有冷落及身,才会明白自己是痛苦的,更多的孤独只是自然发生的,甚至没有感觉到。而贫贱之中的抒情,一如《边城》中翠翠与外公的互动,动人固然动人,毕竟悲惨,这其实才是田园诗或者怀旧的真相。
女孩的成长有点突兀,可能是演员的选择造成的。幼年的表演可能本色一些,对人心构成真正的打击,演员几乎可以等同于一个真实的孩子。第二个演员比较用力,如果粗糙一些,或许更有说服力。还有姥爷缝月经带的镜头太辛酸了。还有这个女孩子太幸福了,居然有这样一个细腻的姥爷。角色使用方言为电影增了色。如果按照某些死硬的规定,都说标准的普通话,那么肯定就减色了。叙事或许半真半假,不过其中的温情是真的,这不用怀疑,而技术问题,蒋雯丽自己会逐步解决的,况且也能找到比较合理的解释。令人感慨的只是,当年十二岁左右的孩子现在都已年过四十,大多头脑清晰,被历史逼到了悬崖边上,或者站在了历史的第一排,前面没有掩护,就得自己赤膊上阵了。在这个意义上,必须感谢蒋雯丽的真实,或者为真实而付出的努力。细节大多是震撼的,虽然表面轻描淡写,而且我想说的是,让我流泪的是一个普通的镜头:在大雪之中,蒋小兰搀着姥爷相依为命地走着。观者往往希望能够看到一些特殊的画面,然而最终唤醒他们的却是熟悉的和有意淡忘的场景。

2010.4.12.

 5 ) 献给大车的赞美诗

当那只涂着“机务段”三个字的老式搪瓷杯子出现在开篇镜头中,就注定了这部影片无法和火车脱离干系了。所以当参考消息里法新社报道中国欲引进法国的内燃机车从而进行一次“火车革命”时,作为一个铁路迷此时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了。直到长长的铁轨上那头钢铁怪物吐着黑烟呼啸而来,终于释然,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如果下面的文字组织上有些繁冗凌乱,我请大家务必要原谅一个菜鸟级铁路迷的忐忑不安。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豆瓣上也多的是,我就不为此添堵了。只是单纯的以一个铁路迷的心态,管中窥豹般重点关注本片里关于火车的点点滴滴,以及背后带给带给我的那种感动。或许,不管你是不是铁路迷,有些东西它总能不经意地打动我们。

也许有必要了解下几个名词。

大车:
就是指火车司机。影片中出现这个词,来自于姥爷给小兰讲述自己做火车司机时,曾经被李宗仁形容为“唐大车开的火车,那可是稳稳当当,一杯水放在桌上都不会洒出来”(大致台词如此)。

nd4:
法国阿尔斯通生产的内燃机车,中国1973年进口。影片中没有正面出现nd4这个词,但之前提到的“火车革命”中的主角其实就是这辆机车。影片中提到法新社说,法国既匈牙利、罗马尼亚之后成为第三个向中国出口内燃机车的国家。这些均考证非常翔实,中国之前从匈牙利引进了的nd1,从罗马尼亚引进了nd2和nd3。其中nd2很长时间以来在沪宁、沪杭、京广南段等铁路上驰骋,担任着干线支线铁路的客货运牵引任务,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朋友应该都不会陌生。

津浦铁路:
津浦铁路始建于1908年,1912年全线通车。北起天津,南至南京浦口(现南京北站)。这条在民国以及建国初期担负着重要任务的铁路,就是著名的京沪线前身。影片中提到津浦铁路,也是来自于姥爷当年曾经是这条铁路上的大车。那个年代,还没有南京长江大桥,所有南下的列车,只能到南京江北的浦口。所以浦口火车站在民国时期曾经是个超级大站。而有意思的是,当年也有个“京沪线”,不过却是上海-南京。因为当时的“京”不是北京,这个不解释了。从上海北上南京的列车,从老北站发车,停下关车站,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西站。

蚌埠站:
蚌埠是安徽重要的工业城市。但在铁路领域,更是个重镇,京沪、淮南铁路交界点。如果您经常乘火车来往于上海-北京,您应该会清楚,几乎所有特快甚至动车,在蚌埠站均要停站。它们可以无视苏州南京等大城市,但绝对不会无视蚌埠的存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蚌埠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连接2个铁路局的类似“接力棒”一样的大站。它连接的是北边的济南铁路局和南边的上海铁路局(它自己隶属上局)。因此,它的地位相当重要。而我记得自己小时候每每南下,乘火车经过蚌埠时,都要停上个至少10来分钟,这时济局的车头要卸下,换上的是上局的车头,然后开往南京和上海。电影中选择了蚌埠作为发生地,自然也不会忘却火车,这个见证这个城市光荣与历史的活化石。

淮河铁路大桥:
淮河大桥也是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建筑。同样是在建设津浦铁路的时候修建成功的。这座大桥是蚌埠市一种图腾式的存在。在影片中,小兰每逢心情低落时,便会坐到大桥旁边,一个人自言自语,看南来北去的火车开过。而那条著名的淮河,在广义上属于中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而不是大多数人眼里以长江作为分界的。

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一般用煤)的热能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一种火车机车。它主要由锅炉、蒸汽机、车架走行部和煤水车四大部分组成。1814年由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在国产东风系和引进nd系内燃机车担任干线运输主力之前,蒸汽机车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承担着这个国家铁路的运输命脉。

==================分界线=======================

1.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在今天的铁路线上,高铁和动车轻松飘逸的身姿,印证着时代的更替是多么的迅疾和不可思议。而在这个年代下成长的孩子们,他们更习惯在高铁舒适的车厢环境中,一边上着3g网络,听着随身听或者玩着psp,惬意地享受着短暂的旅途。在电影中,姥爷的梦想就是能开一次内燃机车,那个在蒸汽火车年代,像神一样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如今,别说是蒸汽机车早已化作历史的尘埃,就连内燃机车,也依稀走到了生命的末路。高铁时代的电力机车,它们骄傲的不可一世的身影告诉着世人,我才是真正的主角。而昔日的王者蒸汽机车,他落寞的背影,甚至只能跑到铁路博物馆,才能一觅其真容。

2.
在那个曾经单纯美好的年代里,朱旭扮演的姥爷唐大车,正是我们记忆里很多慈祥、质朴而又善良的老人形象。姥爷开了一辈子蒸汽机车,在年迈之际,和蒸汽机车一样都面临着被时代所遗弃。而姥爷的精神气质,和蒸汽机车又是多么神似。我是一个内燃机车迷,但我一直对蒸汽机车心生敬意。在我眼里,蒸汽机车象征着一种力量,它有霸气,充满雄浑的男性激素与阳刚,就像我们的父辈一样。

3.
在小兰的童年时代,影片中没有出现铁路的身影。但在小兰的青少年时代,铁路和蒸汽机车开始隆重登场。贾樟柯有部电影叫《站台》,那长长延伸的铁轨,对于很多豆蔻年华的年轻人来说,都有着一种逃离、奔向远方、拥抱自由的寓意。

最喜欢的一段镜头,就是小兰在煤车里被带走,姥爷把她找回来,不但没有责罚她,反而又一次坐在了熟悉的大车位置上,带着小兰乘火车旅行。这是一段让我看得飙泪的片断,仿佛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激情,和小兰开心的笑以及姥爷充满自信闲庭信步般驾驶火车都融为了一体。在那一刻,对小兰来说,是青春第一次肆无忌惮地张扬。对姥爷来说,是重新找回年轻时开火车的荣耀与辉煌。蒸汽火车呼啸而过,带着长长的22型绿皮车厢,绿油油的麦田像梦幻一样。

4.
火车司机,是一个高危的、压力巨大的职业。甚至有人说,这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职业。这不仅仅表现在要时刻了望前方线路,了解列车行走情况,操作检查各种仪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更表现在要面对在一个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在噪音、高温等不利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而且几乎大车都是要熬夜甚至通宵上班的,而且吃饭极其不规律,很容易引发胃病等职业病。就连上厕所,有时都得在车上就地解决。这些还都是次要的,背负着整车人身、财务等安全的无形责任,才是压力最大的压力。如果一旦出事,后果都不堪设想。

5.
很久以前,我在科幻世界里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老迈的飞船驾驶员,在得知他经历过无数荣耀的飞船明天必须退休的消息后,跑到酒馆里喝了一个黯然神伤。然后,毅然驾起自己最心爱的飞船,以最后一丝轻盈般的姿态,飞跃国界,飞向太空,直到燃料用尽的那一刻,陨落。

很久以前,我在一部叫做海上钢琴师的电影里。看到了1900,最后望着这个神秘莫测又充满着无尽诱惑的世界,回眸一笑。然后转身走进了他从来没有走下的船。轰的一声,轮船在天那边展现了最后一丝绚烂和华丽。

6.
姥爷最终,还是去了天上。在民国时期,他曾经给李宗仁开过专列,因此受到李将军的赞扬。又在新中国的铁路上,继续发挥着自己微薄的力量。他热爱这个职业,就像他对小兰深沉又用心地呵护那般。他从不让人失望。

小兰把姥爷留下的勋章,一件件地别在了姥爷的制服上。如今,它们也将和姥爷一起来到天上。这些小小的物件,见证了一个普通大车一辈子的光荣与梦想。一个平凡的老人,一个曾经为了这个国家铁路事业默默奉献了一生的大车。

7.
致敬吧!向所有在一线奋斗过的大车们!
致敬吧!向着父辈的旗帜!

 6 ) 雨的印记

离开电影院,走进入夜的城市的时候,天上开始淅淅沥沥地飘雨,雨滴细细碎碎的,打在我的头上和身上,像一个撒娇的孩子在嬉闹。渐渐地雨大了,我开始加快脚步,狼狈且趔趄地跑了起来,希望能在大雨来临前赶上回程的公交。然而雨很快就停了,等我在站台上站定时,周围除了冷峻的潮气和积水的路面之外,已经看不到雨水打扰的痕迹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阵雨,于这座城市来说,不过是春夜里一首无关紧要的插曲,而对于《我们天上见》这部电影来说,雨滴的暗语显然不只是气象意义上的预报与监测那样简单,正是那一场场永不停歇的江南雨和那一把永不言语的油纸伞,把原本只属于两个人的电影,舒展开了如整个岁月般长久与绵密的厚度。 周六晚上七点的黄金场次,不足一百个座位的影厅里坐了约七八成的观众,对于一部原本已经下线的文艺小片来说,这样的上座率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在如今市场做主、票房说了算的环境下,想看这样一部电影真的是不容易,一座拥有大大小小近二十个影院的城市,却只有几家影院在非周末的上午肯给出一两个场次,而等我算计了几日终于决定了要在哪天去看时,才沮丧地发现所有的影讯都显示着电影已经下线了。于是我以为我和这部电影就这样错过了,只能相约十天半个月后在网上见了,然而没想到的是,竟然也有人想看这样一部默默上映匆匆下线的小片子,而且一下子就组织齐了七八十号人。就这样,在周末的晚上,在电影院里人头攒动、人民币纷飞的时候,上演了一出意想不到的奇景——小小的影厅几乎被占满了,而大家却是专程为一部本已下线的文艺片而来的。 很久以来,电视剧里的蒋雯丽一直都是传统中国女性的典型,当然,现在这个名号应该赠予新“媳妇代言人”海清了,但至少在之前的十年里,蒋雯丽在电视剧领域,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力。温婉如水,恬静如兰,这是蒋雯丽留给我的最初和最深的印象,而现在,她把这份温婉与恬静,打包进了她自己的电影导演处女作中,而水与兰,分别化为了弥漫的细雨和小女孩的名字,成为了电影的注脚。作为演员,蒋雯丽无疑是成功的,从金鹰到飞天,从华表到金鸡,从上海到罗马,所有的肯定和褒扬都镌刻在她的履历表上,而当她在2010年的清明时节,捧出这份“雨纷纷”的处女作时,作为观众的我,很高兴地发现,几十年来中国女导演人才辈出、未曾断档的优良传统,继续在年过四十的蒋雯丽身上传承和发扬着。 电影不长,格局不大,故事很淡,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就是淡淡地叙述了一段祖孙相守的家常时光,而且出乎意料的是,原本我以为这会是一场眼泪涟涟的追忆,可结果却是,电影放映的大部分时候,大家伙都在跟着里面的小幽默在会心地笑,而且笑得很开心,当然,散场的时候我也看见旁边的女生在抹眼泪。我倒是一直很平静,直至我坐到片尾字幕全部放完,音乐终结,银幕彻底黑下来之后,我依然有些呆滞地不想起身。应该说,能在电影院里看到《我们天上见》,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意外之喜了,毕竟这是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毕竟它连片头广告都不带,毕竟电影院相当难得地肯在周末的黄金时段多放一场,所以除了庆幸,并没有奢望得到更多。然而,蒋雯丽将所有的期待都在90分钟内一一兑现了,于观众来说,这是最为珍贵与不易的,虽然电影本身的寡淡与轻浅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尤其是在3D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 电影最终结束于小兰目送运送爷爷棺材的车远走,错过了爷爷入葬仪式的瞬间。当车最终消遁于淮南绵密如针的细雨中,片尾字幕打出的时候,我突然有些失神,小小的失望泛上心头,这就完了吗?然而,当音乐响起,人群起身离去时,我却坐在座位上,望着演职员表不肯动身。看过了太多的电影,习惯了太多圆满的结局,欣赏了太多把话说尽的情节,现在反倒对这样点到即止的结局不大适应了,可是,戛然而止何尝不是一种美?虽然生活是一部电视连续剧,但既然爷爷已经离去,那么小兰之后长成了怎样的大姑娘,是否见到了父母,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的蓝本了。两个人的电影,没有了男主角,不见得就非要终止,但当小兰和爷爷已经立下了“我们天上见”的誓约,那么这样的结局就是最好的纪念了。又比如片中的音乐,轻快活泼的旋律占了很大比重,包括片尾字幕起时用的也都是轻巧的配乐,那种如泣如诉、弦乐齐鸣的配乐并没有出现。我想,初执导筒的蒋雯丽,也并不希望这部电影成为情感失控乃至泛滥决堤的煽情之作吧,所以我们可以在片中看到小兰幻想飞天、做噩梦时变幻出的奇幻片与恐怖片风格,这不是一部为煽而煽的电影。 喜欢看故事情节,尤其是迷恋繁复如麻、错综复杂剧情的观众,看这样的片子或许是会失望的。平淡的手法,可以预期的叙事脉络,还有简简单单的对白,都不是急性子的人会喜欢的,然而,生活的本真却就在其中。小兰的成长岁月,就是我们记忆里的往昔,对着布娃娃说话,被爷爷又爱又气地责骂,长牙掉牙,青春期的发育,那是所有人都曾走过的路途。简陋却温暖的旧屋,则是我们的记忆蜗居的地方,掉漆的搪瓷脸盆、发黄的书信、麦乳精、爷爷用裤腿改制的体操服,那是所有人对于童年往事的全部回想。蒋雯丽还原了自己童年时代的故事,尽管在文革的背景下,这个故事不够轰轰烈烈,甚至没有高潮没有戏剧冲突,但生活就是如此,小孩子哪有那么多的激情燃烧或是火热情怀?最后,在小兰还没有完全长大的时候,爷爷走了,故事也就只讲到了这里,而爷爷的离开,也并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号和汹涌澎湃的闪回,爷爷只是像那绵绵不绝的雨一样,最终消隐在了岁月的长河里,只留下了一个天上见的约定,而电影则就此结束,甚至不给观众留下一个回味的空隙。因为大多数时候,生活就是这样的平淡,如细雨般下下停停,却很少风卷残云或是力拔山兮。 江南的霪雨,或许体会过的人都会觉得难以消受,但在电影镜头下,在那把油纸伞的衬托下,这洋洋洒洒的雨却有了别样的味道。作为爷爷和小兰之外的第三主角,雨在电影里的作用自然很重要,爷孙间互相撑伞的回家之路上有雨,小兰坐在淮河边眺望远方时有雨,爷爷入土那天小兰为他别上一枚枚胸章的时候有雨,所有的这些雨,都伴随着小兰的成长和爷爷的老去,都浇灌在了十年如一日相互扶持的岁月里。想想看,其实没有这些雨,故事也可以讲下去,但没有了雨也就没有了那把油纸伞,而那把油纸伞是那么的轻巧可爱,将它删去的确会失掉不少的色彩。林良忠的摄影一如既往的沉静与淡然,所有镜头的推移都不疾不徐,好像一个不慌不忙、沉着淡定的观察者,记录下了爷孙俩生活的点点滴滴。林良忠延续了自己之前《向日葵》等片的摄影风格,从清淡的影像里挖掘出了最动人的色彩。 都说和孩子或是动物演戏是最难的,但在《我们天上见》里,就算合作对象是孩子,而且是二人共演一角的两个孩子,也难不倒已年过八旬的朱老,要知道在那部为他赢得东京电影节影帝的《变脸》里,老爷子也是跟小孩子打对手的,所以对于朱旭老先生来说,和没经验的孩子一起演戏,这完全不算是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演了几十年戏的老戏骨,朱老先生的经验和功力不可谓不丰富深厚,即使是《风声》里开篇的一个没什么台词的小角色,他演来也绝不含糊,所谓戏骨,此为顶级。《我们天上见》是朱老先生电影生涯的封镜之作,自然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老年人的心态、形体、言语,从里到外所有的形与神,朱老都一一触及到,并且给出了自己穷其一生所修炼得来的最高境界的演绎。对孙女的疼爱与包容,独自承载秘密的不易与掩饰,乃至最后生命进入终局时的静谧,万般情感都被巧妙地藏在了皱纹之下、眼神之中,那是岁月给予朱老的历练和财富,而这份坐看云起时的平和,就这样被倾洒在了小兰的成长历程里,就这样被永远地留在了银幕之上,于朱老的电影生涯,这是一份最好的总结和纪念。 小兰,应该是蒋雯丽自己的化身,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向,但她肯定或多或少地把自己的童年时代投影在了小兰的身上。小时候的小兰爱哭,被爷爷拿戒尺打的时候哭,得了喉炎要打针的时候哭,被体操教练踩着腿练基本功的时候哭,那一句随叫随到的“跳河”恐吓更是满溢着孩子气,而大了些的小兰终于变得坚强了,即使在体操队里她依然是那个“业余的”,即使父母依然远在新疆不知归期是何时,即使主动向爷爷奉上戒尺时,她都不轻易哭泣了。也许,这就是岁月的力量,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再脆弱的心灵,也会变得坚强,再易碎的羽翼,也会变得丰满。两位小演员的演出灵气十足,这样天然去雕饰的表演,才是孩子最美的地方,因为孩童的纯真与狡黠,是演出不来的。

世界的广阔无垠是我们无法完全体会的,所以即使日日坐在淮河边上,小兰也始终望不见新疆的一片沙土,只能看见天上无数纷飞的雨滴,而在爷爷走后,小兰的故事又会怎样继续?电影没有给出答案,因为那如山水画一般空灵深邃的镜头里,需要足够大的地方去留白。那么我们会有怎样的解答呢?那就是另一个世界的另一个故事了。当然,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小兰和爷爷的约定终会成真,因为爷爷说过,帮助他人做好事、不扯谎的人,就能上天,而小兰,不会辜负爷爷的叮咛,因为他们有个约定,一个如雨的印记般轻灵却永恒的约定——“我们天上见”。

(2010.4)

 短评

1、近来少有的好剧作,剧本呈现中心对称的镜像结构,或者环形结构,女版《阳光灿烂的日子》。2、拍得很节制,镜头干净沉稳,顾长卫老师,您为何不署名……3、幻想段落分段,有一段直追《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4、旁白很《立春》,海报和几个镜头很《孔雀》,顾老师您为何不署名……

6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中国人的爱,含蓄,细腻,温情,沉重,伟大,大爱,不动声色,润物细无声,但却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

10分钟前
  • 安安静静
  • 推荐

蒋导啊,你人这么漂亮,演戏这么好,现在做导演也这么好,我越来越喜欢你了!

12分钟前
  • 披头
  • 力荐

五星给爷爷两次学孙猴儿,溅泪

15分钟前
  • yoyomygirl
  • 力荐

片中画外音、方言和口琴的这些声音运用是我十分喜欢的一个部分。平淡的情节发展,没有半点戏剧冲突,可就是这种真实才最具感染力和张力,但个人气息太过浓厚。★★★☆

18分钟前
  • Q。
  • 推荐

唯有生活,才是真。

21分钟前
  • 远近
  • 力荐

生活是中国最靠谱的编剧。

25分钟前
  • 默语生
  • 力荐

少女的成长,爷爷的老去,静静流淌的祖孙情。在生死两端都有亲人陪伴,我们天上见。拒绝相信这是蒋雯丽作品,明明从头到脚都是顾长卫的风格啊,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拒绝署名的宠妻狂魔...

2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蒋雯丽的处女作颠覆了很多很久以来对她的刻板印象。作为演员的她和导演的她,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无缝转接。相比于徐静蕾时而略显造作的作品,年龄和阅历的渗入还是给了蒋雯丽更多中国女性的发言权。原来,最苦难的历史,不仅可以直抒,可以反讽,可以狂暴,可以暗哑,还可以于平凡中见真章。

31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片名不好听,但电影很好看。即便作为滥大街的“一老一少”温情片,也新鲜感十足!

33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喜中带伤 暗中有光

35分钟前
  • 无为啊
  • 推荐

雏鸟反哺,是这个世上最美的情感。美过其他任何曾让你动容过的友谊爱恋。

37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真情实感,清新细腻,摄影和美术都非常好。虽然在叙事上没什么野心,不过作为女导演的处女作来说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国内电影市场已经开始细分化,肯定有不少观众喜欢这种风格,服务好这部分观众就足够了。(有1星是给处女作的)

41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很久没有在影院看到过这么朴实的电影。有几个艺术的镜头美到极致。到最后哭西流了...

45分钟前
  • YoyoRan🤍
  • 力荐

平实,简单,生活化,摄影角度很专业,很有美感,适合在电影院看。

48分钟前
  • 弗朗柿
  • 力荐

演而优则导的处女作选择拍自传很容易出彩,由内而发真诚且深沉,勾起几代人的共同记忆。镜头感很好,最喜欢小兰梦见跨着体操步在绵延的铁路上飞翔,红领巾迎风飞起;另一个俯拍大全景:一大片青草地,一个小人沿着画面中间无限延伸的铁轨由小变大。要相信生命是有轮回的,做好人上天看得见,才能天上见

49分钟前
  • 小海绵
  • 力荐

评三星的人,你们不会懂的。

52分钟前
  • Yolanda
  • 力荐

特殊时代的祖孙情。画面色调很淡,像水粉画,但亲情很浓。蒋雯丽的处女作,拍的是她自己。4.3/5,瑕疵不是没有,两个幻想情节我都不太喜欢,话说回来,这是我的年度十大华语电影之一。

53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推荐

一部奢侈的电影,留住的全是极其私人私密的记忆,激发的共鸣有限。但还是有许多人眼睛红了,包括我。它刚好与我的童年记忆高度吻合,包括养兰花、戒尺、针线活儿和睡前一起摸耳朵、转眼球……它刚好捡出了我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记忆里的所有琐碎。仙去的因此令人倍加怀念和眷恋。外公、爷爷,咱们天上见

56分钟前
  • 小啤酒盖子
  • 推荐

这是蒋雯丽致逝去的姥爷最汹涌的思念。致文革岁月最温柔的一刀。

57分钟前
  • 無 歡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