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人世间

大陆剧中国大陆2022

主演:雷佳音,宋佳,殷桃,于和伟,佟大为

导演:李路

 剧照

人世间 剧照 NO.1人世间 剧照 NO.2人世间 剧照 NO.3人世间 剧照 NO.4人世间 剧照 NO.5人世间 剧照 NO.6人世间 剧照 NO.13人世间 剧照 NO.14人世间 剧照 NO.15人世间 剧照 NO.16人世间 剧照 NO.17人世间 剧照 NO.18人世间 剧照 NO.19人世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6 16:20

详细剧情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北方某省会城市“光字片”区居住着周姓一家,父亲周志刚在西南参加“大三线”建设,长子周秉义响应国家号召成为第一批下乡知青,长女周蓉追随诗人丈夫远赴贵州乡村,周家只留下小弟周秉昆与周母相依为命。在五十年的岁月里周家人的命运与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周秉义大学毕业后从政,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经历仕途沉浮;周蓉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却情路坎坷,阴差阳错旅居法国十二年。周秉昆与美丽又不幸的女子郑娟相濡以沫,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名工人成长为文艺工作者,经历下岗的阵痛和“下海”的挑战,在平凡的岁月里扶持邻里亲友共同前进。一家人在完成各自人生使命的同时,也书写了一部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  。

 长篇影评

 1 ) 边看边骂、剧情越崩收视越高,怪不得国产剧总烂尾!

一开始,我真的以为《人世间》是一部好剧,毕竟前几集也是追得真情实感。

当时我想,宋佳演敢爱敢恨的周蓉,殷桃演外柔内刚的郑娟,一部戏能凑齐她俩并且让她俩都演上自己最适合的角色,咋可能不经典呢?

更别提这豪华阵容中的其他演员了。

没想到越往后看越不对劲。

中间开始有点垮,但勉强还能看,然而越到后面剧情越崩,观众简直被气出心绞痛,哪一集不骂人?

一开始骂周蓉,自私自利不顾家人;后来骂孙小宁,绿茶小三林有有;再然后骂吴倩,不知好歹白眼狼;现在开始骂曾姗,出尔反尔坏女人。

说实话我之所以撑到现在还没弃剧,就是为了看看编剧到底还能有多疯狂。

事实证明,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她编不出来的。

一开始我还能理智分析,对照梁晓声的原著看看她哪里改编得合理哪里改编得不合理,但现在……

只想破口大骂。

因为编剧自己已经完全放弃逻辑了,事到如今,完全就是为了狗血而狗血,为了气人而气人。

原著中,因为并没有又臭又长的抢孩子戏码,骆士宾回来没多久就死了,曾姗毫无悬念地继承遗产,她根本没有必要为难周秉昆和郑娟;周秉昆坐牢那12年,是东北最难的下岗潮,他在牢里反而像是一种解脱,更何况他自认为是为了儿子周楠坐牢,并不觉得十分难过。

可是到了剧里,因为骆士宾把股权留给了周楠,曾姗害怕郑娟跟她争夺股权,所以故意出尔反尔在法庭上要求周秉昆和郑娟赔偿1000万。

ps:水自流的人设翻来滚去的,后面公布遗嘱后你这么牛,前面曾姗故意为难人家的时候你咋不牛一下?

再回到曾姗出尔反尔这段,完全可以私下协商,结果曾姗却故意来这么一手,把身为骆士宾老朋友兼公司投资人的水自流都给得罪了,搞得最后两败俱伤渔翁得利,她图什么?

她跟老姚那段话,半点逻辑都没有,说郑娟一个中年女人、还有个孩子,结论是,拿那么多钱也没用?

不是,正因为目测无论如何周秉昆都必将坐牢、只是多判少判的问题,作为一个还有孩子要养的中年女人,郑娟此时最需要的才是钱啊!

如果不是郑娟,而是其他女人,或许放弃的就是周秉昆,而不是股权,可曾姗又不了解郑娟,凭什么笃定郑娟和别的女人不一样?如果郑娟真的不管周秉昆,拿钱走人,她打算怎么办?

然后周蓉跟郑娟说了一下骆士宾留给周楠的股权可能超过1000万,曾姗就是为了这个才故意为难她,于是郑娟毫不犹豫表示我选秉昆!

不是,郑娟傻,难道律师也傻吗,那个年代1000万是什么概念,曾姗开口要1000万赔偿法院就会听她的吗?如果她要1个亿的话,周家是不是就得赔1个亿啊?

退一万步讲,即便真的需要赔给曾姗1000万,可既然股权超出1000万,那郑娟继承完遗产再赔给曾姗不就得了,还有余钱去请更好的律师来帮周秉昆打官司走关系呢!

但这些都还不是最绝的,最绝的是,骆士宾遗嘱公布,名下股权都留给周楠,在周楠接手之前由彭心生代持,意外吧?看着曾姗哭着喊着怎么可以这样,觉得大快人心是吗?

我只能说,编剧的疯狂程度实在是超乎想象。

骆士宾立遗嘱时不知周楠会死在他前面,但,他回去抢周楠时周楠就已经15岁了,再到他挖掘出彭心生这个人才、渐渐倚重他,可以推算一下他立遗嘱时周楠即便还没有成年也完全懂事了。

骆士宾平时看着生龙活虎没病没灾,哪可能想到自己会死得这么快,怎么可能按照周楠只是什么都不懂事的小孩子这种情况来立遗嘱,有什么必要让彭心生代持?

这么设置遗嘱,不是给自己儿子找麻烦吗,万一彭心生被利益诱惑心生歹念弄死周楠呢?

多搞笑啊,现在周楠死了,彭心生都不用自己动手,等于白捡了一个公司是吗?

编剧,墙都不服就服你,我还以为你最爱骆士宾,搞了半天最爱的是彭心生。

所以整这一出侮辱智商的狗血剧情,就为了让观众“爽一把”是吗?

编剧还记得这部剧最开始是什么风格,现在又变成什么风格了吗?还记得这部剧号称是展现“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吗?

我们老百姓的生活,真不是这样式儿的。

而且吧,编剧一边设置这种打脸爽剧式情节,一边却又设置为虐而虐的苦情戏码,不错,郑娟竟然跑去卖冰棍了。

哈,哈哈,哈哈哈。

救了个大命!

周秉义确实在原著里就很难,但剧里让他难上加难且难得毫无逻辑也毫无必要、甚至难得六亲不认。

原著里,周秉义还主动帮助周聪解决了工作问题,到了剧里,周秉昆入狱,弟弟家难成这样,连邵敬文一个外人都专门找过来让他帮忙,他竟然愣是什么都不管。

做一个好官,尽职尽责不贪污不行贿多为老百姓做实事就可以了,对自己家里人,确实没必要都帮,但问题是,郑娟是什么品行、又处在什么境地,周秉义一清二楚,为这样一个勤快懂事绝对不会浪费工钱更不会惹麻烦的女人安排一个工作,对周秉义来说,实在是小事一桩,不是问题,更不是污点。

而且,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周秉义的地位,即便他本人不帮郑娟,手底下的人但凡有点眼色,也会主动帮忙的。

周秉义不方便出手,那还有他丈母娘金月姬呢,郝冬梅能眼看着郑娟吃这样的苦?原著里,周秉昆最终得以减刑,就是金月姬临终前向上级提出的要求。

退一万步讲,就算周秉义铁面无私不帮忙、金月姬依然不肯为周家出手,那还有蔡晓光这个人精呢,他手里的人脉别提有多广了,甚至都不用求别人帮忙,他自己就可以安排郑娟到剧组演戏啊,之前周蓉都演过呢,实在不行去剧组打杂都行啊,结果呢,这几集里,蔡晓光人间蒸发了。

编剧不让他出现,他就不能出现,不然的话,他一出场什么都摆平了,还怎么洒狗血怎么虐呢?

笑死个人,几十年后,郑娟接过了自己老母亲的班,去大街上卖起了冰棍。

这几十年咱们国家是白发展了吗?

大哥是市长,嫂子是医生,姐姐是大学教授,姐夫是大导演,弟弟好歹也在大饭店里当了那么些年的经理,也不是一点人脉都没有,结果弟弟坐牢,弟媳妇连个稳定工作都捞不着,只能去大街上卖冰棍。

而且按照设定,这哥哥姐姐还都是疼爱弟弟的。

你问问全中国有谁家是这样的?

就这么胡编滥造,还有人执迷不悟地为编剧当上了自来水:这就是人世间,苦啊!

人世间是苦,但真不是剧里演的这样毫无逻辑、为了苦而苦的苦法。

原著颇有深度反映时代变迁的作品,被编剧和导演搞成了不伦不类的苦情戏+爽剧结合体,总而言之,就是让观众一会儿气到吐血,一时又虐到吐血,一会儿骂这个,一会儿又心疼那个,但就是不让观众带脑子去想剧情,否则只要一想,必然会忍不住骂编剧。

可以说,这部剧的烂尾,烂得非常有代表性。

狗血,烂尾,在国产剧里简直屡见不鲜。

编剧太精明了,她太了解观众喜欢看什么了,当年琼瑶剧苦情剧为什么火,大家边看边骂,并不是因为真的觉得剧拍得有多好,纯粹只是想看看后面怎么反转、坏人怎样遭报应。

这样的剧,收视怎么可能不高?

《人世间》从开播以来,收视便一骑绝尘,即便是冬奥会也没能分去它的热度,堪称2022年开年第一爆剧。

后期剧情垮了,但收视率不降反升,可以说剧情疯得越厉害,收视率就涨得越厉害。

然而,我实在太痛恨编剧这种掌握收视密码的精明了。

本质上,编剧对笔下的人物毫不珍惜,完全不把他们当真实的人来看,而只是当成赚流量的工具人,今天把这个工具人写死,明天把那个工具人丢出去挨骂……

所以无论多少年过去,这样的剧收视率都很高。

但这种套路式写法,就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

《人世间》这种情况尤其可恨,前期用心一点,把角色都塑造分明、充满烟火气,让观众对他们产生感情,收获好口碑;原本保持这样的节奏是完全可以成为经典的,然而编剧却非要从中后期开始亲手将他们一一摧毁,把曾经塑造得有血有肉的人当成工具人来糟蹋,观众的那种痛心自然是加倍的,于是讨论度、收视率都有了。

观众珍惜的是连编剧自己都不珍惜的角色,这是最绝望的时候。

具体到《人世间》,其实这部剧里的大多数角色,创造者并不是编剧王海鸽,而是原著作者梁晓声,我实在很好奇他看到剧情崩成这样、看到自己塑造的角色被毁成这样,内心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

更窒息的是,电视剧的影响力远超过小说文本的影响力,大部分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就会以为故事就是这样的,角色就是这样的。

看着编剧如此崽卖爷田,原著作者心疼吗?

当然了,我只是普通观众,想那么多也没用,只能揪着编剧骂罢了。

讽刺的是,这部剧豆瓣开分8.1,是经典好剧的水平,播到现在,编剧早已放弃治疗,评分居然还没下降。

这就是这种情况的另一个可恨之处,很多人冲着前几集打了高分,看到后面受不了弃剧了,也懒得去把分数改低。

这样的剧收视高没办法,但凭什么拥有好口碑?

8.1分,它真的不配。

可就算再不配,那8.1是实打实的,这部剧可能还会凭借着这样的好口碑去冲击飞天金鹰白玉兰……

所以,国产剧有什么道理不烂尾?

这部剧就是最佳案例。

 2 ) 如果爸爸还在。

我是长春人。看到第一集,我就哭了。小孩子问我为什么哭,我说这个剧就是你姥爷年轻的时候经历的事情。剧里的房子重现了照片里奶奶家以前的样子。取景地在长春,故事里的拖拉机厂,在我家的楼上就能看到遗址。现在也没有拆,依址而建成了一个文化公园。

爸爸跟姑姑学习特别好。一个在二中,一个在省实验。在60年代,长春二中就有自己的室外游泳池。片中说到选长影去学校选演员,当年我大姑被选上,但是爷爷不让去。附上一张几个姑姑的照片,右下大姑,就是当时被选中当演员,但是姑姑学习很好,没有去。下乡回来公务员正处级直到退休。

姑姑们名字里都有雅,雅仙,雅萍,雅玲,雅慧

剧集里有光字片儿,在长春的老人都知道,真的有,娶妻不娶桃源路,嫁汉不嫁八里堡的说法,现在没有了,不过这两个地方房价确实依然不高。

在冬天的冰面上滑冰刀,这种运动,一直到现在,尤其是老年人特别热爱。我家附近的劳动公园全都是老人在滑冰刀,这些老人大概就是剧集演绎的年轻人老了时候的样子吧。

服道化也不出戏,我妈说,我爸第一见他穿的就是那样一件蓝衣服。我们家也有一张那样的全家福,没那么多,爸爸去世后,让我老姑拿走了。刚才找到太爷爷的照片,以及爸爸年轻时候照片。

太爷爷应该是1900年以前出生的。
照片的两个人一个叫冯耀一个叫树仁

在短短的几级剧集里看到了那个年代长春人的生活,如果爸爸,还在,能跟他一起看该有多好。

————————————

第九集,1976年,周总理去世了,我爸我妈当时在处对象。我妈说有一天,我爸哭了,跟她说周总理去世了。任何年代,人跟人的觉悟都是不一样的。

————————————

第十集,周家人的饭桌上是花生米,土豆丝,木耳白菜,脊骨炖酸菜,小鸡炖榛蘑,葱炒蛋,一桌东北冬天的家常菜(冬储菜)。而且算是不出省能解决的。当时东北只有冬储菜,再过几年才出现速冻菜。

剧集的有轨电车,我小时候80年代初,长春还是那样的有轨电车。现在为了保留特色,依然有一条有轨电车。

城市规划馆里的
现在仅存的有轨54路
水文化生态园里的周秉昆家

 3 ) 《人世间》:好人为什么这么苦?

《人世间》中好人的境遇,让观众看得太憋屈——剧中的好人太苦了!

好剧是不会被埋没的。《人世间》播到十几集的时候笔者写了一个评论,当时爱奇艺上该剧的热度维持在6000多,不算亮眼。随着剧情推进,口碑发酵,它的热度已经突破9500;云合数据显示,该剧有效播放量的市场占有率突破30%,也就是如今在长视频上看剧的,三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是在看《人世间》。朋友圈里从父辈到同龄人,时不时有人会发表一下追剧感言。

《人世间》海报

笔者家人也是追得热火朝天。只不过家人一边欲罢不能,一边有一个共同观感:追《人世间》,追得整个家的氛围都有点“抑郁”。家人时不时就抱怨:到底怎么回事啊,怎么好人一直在受苦受难?

毫无疑问,《人世间》是一部有史诗质感的好剧,它时间跨度长,内涵非常丰富。比如周家父母的爱情,俨然就是另一部《父母爱情》;比如周秉义的东北官场线与骆士宾的深圳商战线,就生动反映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政策调整对两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不过,《人世间》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周秉昆所代表的东北平民阶层的故事,以此来凸显作品的主题——“好人文化”。小说作者梁晓声曾如此形容“好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周秉昆、郑娟正是好人的代表。

按理说,好人好报。但《人世间》好人的境遇,却让观众看得太憋屈了——剧中的好人太苦了。

以最近10多集的剧情来看:周秉昆失去了房子,一家人重回棚户区;“仇人”骆士宾(周楠的生父)找上门来纠缠,却还是“感化”了周楠,周楠的心一度偏向骆士宾;周楠考上清华,去美国留学,周秉昆、郑娟夫妻俩开心得不得了,觉得儿子出人头地了,结果周楠在美国遭遇枪击死了;周秉昆与骆士宾发生冲突,失手打死骆士宾,判刑入狱;郑娟向众人揭开了她埋藏在心底的伤疤(被骆士宾强奸),在周秉昆入狱后,郑娟辛苦地支撑起这个家……

实在太苦了

整部剧播到现在,也就周秉昆拿到编制、买了房子那几集带有一点亮色,其余时候周秉昆与郑娟夫妻就是在应对层出不穷的苦难。

“好人受难”是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母题,不过《人世间》里的受难,并非西方美学意义上的“悲剧”。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人物的悲惨命运虽让人恐惧,但怜悯稀释了恐惧,并且人物对抗命运的神性火花,能够激起我们的“崇高感”,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不服、不屈、不妥协与不可战胜。换言之,正因为有了主人公的不屈“反抗”,才让观众肃然起敬,哪怕结局失败了,仍然捍卫了人的尊严。

《人世间》里的好人们,对于命运给予的一切不公与灾难,更多是接纳的态度。这就是剧中一再出现的周秉昆说的那句话,“觉得苦吗,自己嚼嚼咽了”

周秉昆的生存哲学

可有些苦,真的有必要嚼嚼咽了吗?为什么不“反抗”,而要咽了?难道仅仅因为是“好人”,就得无怨无悔地吃苦?

从小说到剧集,有些苦实在是挡不住,因为它们来自于“意外”。虽然无论是小说还是剧集,《人世间》都比传统的苦情戏高级很多,却也不得不说,它里头确实有太多苦情戏的元素。

传统苦情戏里的“惨”,不是因为主人公“反抗”,而是主人公总在遭遇各种天灾人祸,概括起来就是“三破一苦”(破碎家庭、破碎情感、破碎婚姻以及家庭苦难题材),或者“丧夫、丧父、丢孩子、捡孩子、受虐待、受诬陷、疾病、流产、车祸、下岗、入狱、失业、卖血、卖肾”……

《人世间》里,笔者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周楠非得中枪死了呢?周秉昆为什么就意外地把骆士宾给打死了?这些情节完全取决于小说家与编剧的自由创作,而非逻辑发展的必然。

当天灾人祸密集地发生在好人身上,不可避免地,它就有苦情戏的“俗套”,主要作用是煽情。

周楠为什么被写“死”了?并没有非如此不可的理由

当然,《人世间》绝非那类烂俗的苦情戏。苦情戏几乎都会有“好人——坏人”的二元对立,好人“高大全”的同时,坏人也脸谱化了,他们只是给好人制造阻碍的工具人。《人世间》里没有脸谱化的“坏人”,但有一点却与苦情戏一致:好人总是一再忍耐、一再退让。

周秉昆、郑娟之所以总在吃苦,除了意外的不幸外,更多是因为他们太好了,太能忍耐,以至于“好”成为他们的责任与义务,别人可以无条件地要求他们做出牺牲。

剧中两场戏非常典型。它揭示的是家人——最亲密的家人,对于周秉昆、郑娟的无意“压榨”。

周楠与周蓉的女儿冯玥相恋了。从法律关系上看,他俩是表兄妹,不能恋爱。但我们也知道,周楠与周家并无血缘关系,周楠是郑娟被骆士宾强奸后有的孩子。如果周家人同意了周楠与冯玥的恋情,也就意味着郑娟那一段梦魇般的记忆要公之于众,周秉昆也要被人背后指指点点——当初郑娟怀孕时跟他在一起,他就没少被人风言风语。

因为冯玥一直就是郑娟带大的,周蓉对冯玥有愧疚,想弥补冯玥,所以她支持冯玥与周楠的爱情。除了私心以外,也是因为她思想比较开明,毕竟她年轻时也曾为爱奔赴贵州,她支持女儿为自己而活。周蓉的自我始终带有一点“自私”。

周蓉就去找郑娟谈。郑娟说她不同意,周蓉问理由,郑娟说“姐不是知道吗?”,郑娟不想揭开伤疤。周蓉说:“我们的半辈子已经过去了,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郑娟就说,孩子们还小,不确定性很大,没必要为孩子们一时冲动闹这么大。郑娟又强调了一句:“姐不知道啊?”

周蓉回道:“为了那些不知道过去多少年的陈年旧事,耽误孩子们的一生,值不值?”周蓉说这话,实在太自私了。

郑娟说:“孩子们的一生是一生,我们的一生就不是一生了?”

周蓉略有不悦,开始“上道德”:“我一直觉得你是女人中的女人,心里面没有自己,只要家好,家人好,孩子好,亲人好,不像我那么自私、那么任性。”

后面的剧情我们都知道了:周秉昆和郑娟,还是同意周楠与冯玥在一起了。的确,从恋爱自由的角度看,父辈是没有权利阻止子女们的自由恋爱,问题是周蓉的理由不是这个,而是:周秉昆、郑娟“心里面没有自己”,这一回他们不能有任何私心,也必须为家人为孩子牺牲,否则就是“自私任性”。

回想起来,周秉昆、郑娟一直吃苦,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私心,他们只能付出,只能牺牲。比如周秉义、周蓉去外面拼闯,取得的成绩都是自己的;而周秉昆独自照料植物人状态的妈妈,抚养着周蓉的女儿……

可周秉昆真遇到什么难题了,比如买的房子因为房管所的问题被收走了,他不能找周秉义疏通关系——周秉义是“清官”,他不能影响大哥。周秉昆带着父母孩子挤在棚户区的两间房里,百感交集,泪流满面。这一幕让观众心疼不已。

但是,周秉义都当到市长了、周蓉也是分了房的大学教授,他们怎么就没想过帮弟弟、帮父母改善一下居住环境?

秉昆啊,你哥你姐咋没这么想?

所以,当周秉义、周蓉的日子越来越好时,周秉昆的日子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差。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周秉昆是“好人”嘛,只要哥哥姐姐好就是真的好。

另一场很典型的戏是,周父晕倒后,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周秉义和周蓉都从外地赶了回来。到家后,除了担心父亲外,他俩的第一反应出奇的一致:责怪周秉昆没有照顾好爸爸。

周秉义怪周秉昆没联系周秉义的妻子,她是医生。周蓉对周秉昆发脾气:“你咋整的啊,我告诉你,爸有事我跟你没完啊。”

周蓉“理直气壮”

周父说了公道话:“爸爸啊,是你们仨人的爸,不是秉昆一个人的。你不能因为弟弟一直守在爹妈身边,出了什么事就都怪他呀。”

周父说了公道话

周父说的不过是最简单的常识:爸妈是三个人的,平时都是周秉昆在照料,哥哥姐姐几乎就没尽到什么赡养责任,怎么好意思怪周秉昆?还记得周母是因为周蓉才陷入昏迷状态,当时周秉义周秉昆并没有因此怪周蓉,好像她自私任性所以就应该被原谅。

就因为周秉昆是大好人,是老好人,他就必须全身心为家庭付出,必须照顾好三个人的爸妈,哪怕爸爸晕倒了周秉昆第一时间送医了,周秉义周蓉还是不分青红皂白怪周秉昆。

这真是我们应该倡导的“好人文化”吗?因为是好人,就得多担待、多付出,就不能有私心、不能有怨言,就得默默忍受命运所给予的一切考验,无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如果好人就意味着必须吃更多苦头,受更多灾难,人们会心甘情愿去成为好人吗?

梁晓声说:“如果说人类只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类物种,那么这一物种的进化方向只有一个,便是向善。善即是美,善即是优。人与人的竞争,所竞善也。优胜劣汰,也必是善者优胜。”

这里的“善者优胜”,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好人好报”。可在《人世间》里,坦白讲,笔者没有看到“好人好报”,没有看到“善者优胜”。那些更自我、更自私的人,往往过得更好;好人虽然有道德上的荣耀,却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和代价。

是的,这个时代需要好人,文艺作品创作需要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但这不意味着好人就是“成全别人、牺牲自己”,不意味着好人就是“任劳任怨、逆来顺受”;我们期待的“好人”,是在坚守真善美的同时,也可以追求自我、成全自己,也敢于不平则鸣、反抗不公。

苦么,不要都嚼嚼咽了,那是苦情戏的自我感动。不必吃的苦,反抗并吐掉,别人该吃的苦,让他们自个吃去,替人着想不意味着他们就不用负责任了。

好人好报,好人更应该过好生活,这是观众更期待的“好人文化”。

——首发澎湃新闻·有戏——

 4 ) 全剧第一伪君子——郝省长、金主任夫妇

首先声明,这是剧评,不是书评,我只提剧里的事,你也别拿书里的事来怼我。

名词解释(来自百度百科)

伪君子:表面上是高尚,实际上卑鄙无耻的小人。道貌岸然、口是心非、出尔反尔、得志猖狂 四条兼备者。典型的例子:岳不群

蔡晓光通过秉义、冬梅找了郝、金二人办自己上大学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郝、金二人的态度是

我查77年高考政审政策时在环球信息网上查到这样的信息

文章链接在此:恢复高考是哪一年(高考为什么停了十年)

蔡晓光能拿到录取通知书,就说明他的政审是合格的,厂里以政审不合格为由阻止蔡上大学才是真正的违反政策,郝、金二人做为省部级高官、77年高考亲历者的父母,真的不知道77年高考的政审政策?省属拖拉机厂归不归你这个省长管?拖拉机厂厂长是不是你郝省长的下属(虽然级别差了很远)?你的下属做了违反政策的事,别人只是通过一个相对特殊的渠道告诉了你,这个人就违反政策了?这件事在我看来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制造一个能拿捏周秉义的把柄。此后郝、金二人为了标榜自己的大公无私,多次用蔡晓光的事情敲打秉义、冬梅,周秉义都几乎要和家里不来往了。他们多次强调权力是党给的,不能用来办私事,可他们用手中的权力办的私事少吗?

这些事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是你郝省长家的私事?哪一件事办得不是靠你们手中权力?随便一件事你交给郑娟、周秉昆去办,能办得下来吗?天天标榜自己清廉,结果你礼物收了一屋子,礼物收了一屋子就罢了,连点韭菜你都不放过

东北冬天的新鲜蔬菜是金贵,可你们两口子是“清廉”到连韭菜都买不起吗?我们看看这两口子的工资是多少。周秉义去兵工厂的时候,金主任给了秉义一个存折,说是他俩补发的文革期间的工资

不知道这个三万多具体是多少,30001也是三万多,39999也是三万多,咱就按少的算,30000整;不知道他们被打倒了几年,文革总共十年,咱给他算满,这样算出来的已经是最低数了,那么他们每月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呢?30000/10/12=250——一个很讽刺的数字——在这之前剧里已知的同一时期工资最高的是八级工周志刚,每个月五十多,也就是说他们俩的工资至少等于5个周志刚,这还不考虑他们文革后涨不涨工资的事,每月拿这么多钱的领导,连点韭菜都不放过!

还敢不敢更过分一点?敢!

这是一个16岁参加革命的一级伤残的老革命,至少应该是个战斗英雄吧?病情恶化医药费不够用了,来找组织求助,合情合理合法吧?他们怎么做的?先是周秉义很巧妙地赶人

接着金主任说自己可以拿钱给她

被蔡大姐拒绝

那个年代,个人遇到困难,找组织寻求帮助这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这人是个战斗英雄,是一个可以克服困难用左手学会开枪吃饭的、自强不息的战斗英雄,提的要求也不是分房、涨工资、给子女安排工作什么的,而是医药费,我相信如果不是实在撑不下去他不会让老婆来找组织开这个口,这个要求不过分吧?可从头到尾,郝省长是一言不发;周秉义是巧妙赶人;金主任表示可以给人点钱,这是恶心人+堵人嘴,潜台词是:这事老郝办不了,你非要要,那我打发你点,以后别来了。人家找组织寻求帮助合情合理合法,拿你的钱算怎么回事?!

秉义赶走蔡大姐后“好省长”是怎么评价女婿的表现的?

我都想骂脏话了,把战斗英雄的合理诉求拒之门外是“有眼色,有分寸”?

还敢不敢更过分点?必须敢!有个盛部长,有男女作风问题,来找郝省长

对这个盛部长,周秉义的评价是

周秉义提到的兵团的这个人的结果是什么?开除党籍、公职、入狱判刑

郝给出的对盛处长的处理意见

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盛部长连一份检查都不用写,就没事了。如果非要说盛部长损失了什么,那就是损失了一个情妇。

后面郝解释了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我前前后后翻了好几集、好几遍我也没找出来剧里这是哪一年,这涉及到中国的刑法1979年发布、1980年1月1日才开始实施的问题,刑法实施前后、文革前后对同一罪行的定罪肯定有出入,但就算出入再大、哪怕80年后这事不再是犯罪,至少也是严重违反党纪的,可郝省长从头到尾没说过要党纪处分。

发现了吗?郝、金夫妇的大公无私是分对象的,对老周家、对战斗英雄、对蔡晓光这种他们用不上的人,他们是大公无私的,对警卫员、盛部长这种他们用得上的人,大公无私是不适用的。

郝、金夫妇本该是绝对正面的人物,会表现成现在的样子,只能说完全是编剧和导演的锅,什么高级黑之类的我就不揣测了,我只想说,这剧全靠演员的演技撑着,剧本不能细抠,细抠全是屎。

演员演技:5星

剧本:-5星

洗白强奸犯:-1星

片尾曲(周深):1星

《北陀寺的风》:1星

合计:1星

===================================================

这篇影评发布已有半年了,这半年里有很多人给我留言(影评区和小组讨论区),对我启发很大。现在看来,“ 郝、金夫妇本该是绝对正面的人物 ”应该是我对央视播出的影视剧的刻板印象,编剧和导演从未以任何方式表达过这二人该是绝对的正面人物,也许他们就是想表现一个真实的人世间,故此修改评分。

最后感谢评论的各位,你们拓展了我的思想宽度,谢谢。

 5 ) 麻烦安排一下雷佳音王阳严肃题材双男主影视剧 又怂又拽 还有谁!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你咋那么招人稀罕呢!”是阿,为什么这么招人稀罕呢?明明头越来越大,胖的下颌线都快没了,眼睛四周都是褶,就是鼻子又挺又直可也不是精致到高圆圆程度,不健身,驼个背,肩不宽,可是怎么这么招人稀罕呢!我已经去书店订了纸质版《人世间》,中午去取,一边看剧,一边看看周秉昆到底有没有迷人的耷拉眼角。

说他大器晚成吧,其实人家成名很早,就是没成的那么大众。说他带着东北人的幽默吧,一到综艺里立刻就得缩进“铁憨”的框架,张扬不起来,不好笑,不幽默。可是到了角色里,明明严肃着呢,他一说,就好笑了,还是与气氛融入恰到好处死死拿捏的幽默。真是奇了怪了,怎么做到的?做自己,没意思,演别人,出活了。一个演员有时候把1个形象立住,就很不容易了,可是这几年,雷佳音的陈俊生、王大顶、张小敬,再注定留名获奖的周家老三,就像刻在脑子,随时想到随时生龙活虎、跃然纸上。甚至看豆瓣短评,一位朋友说,看到周秉昆,谁能想到这个演员之前演过张小敬。可不是,沉浸在周秉昆里,完全想不起来这位卓越男演员之前还是一位大唐不良帅呢。

前几集里,乔春燕堵着他,给他怂的,但是又明显和陈俊生不是一个怂路子,光怂就能分出不同时代中的不同层次,厉害,我掰着手指头又上豆瓣里面翻,实在想不出来第二人还能做到。只要角色有怂特性,雷佳音就能刻骨呈现,纯怂也行,怂中绽放人性美也行,怎么都行。我感觉他的怂式演法可以分象限,在每个象限中又拉出不尽的层次。没谁了。听说雷佳音小时候非常叛逆,90年代在东北的叛逆,那是要付出肉体疼痛的代价的,可能这种不可一世的经历,和来自本性上的心软善良,面貌上确实老实人的耷拉眼角,促成了这位中国领军式特色男演员。

“我从来没把你当你女的,你小时候不敢上厕所,让我陪你去女厕所,你在那拉屎,我就站在旁边,实在,没那么想过阿。”哈哈哈哈哈哈,这是不是你临场发挥的,大头!我得今天就去翻书,看看书里的场景怎么写的。(后补:翻书了,确实书里没有,可能是编剧,也可能是他们的自我发挥。书里两人关系没那么亲近,电视剧进行了东北人视角升华,不是恋人也不用拘谨,亮亮趟趟地当斗嘴对象呗。)

周秉昆这个人就是怂,是从耷拉眼角和周身气质中弥散出来的气质。可是,他穿姐姐的毛裤时和妈妈的互动,是那么温暖;一双眼睛在听到曲书记的激励后明明没有眼泪,可是作为观众的我听到了他感动的声音,又是那么真诚;涂志强人没了,他害怕,硬着脖子说我不去看枪毙现场,可还是一头油发被帽子压得扁扁的,去了,是真怂;看过总是忘不了,想着大哥对自己的帮助,又让自己变得很弱小;要去给殷桃送钱,心动之后又被撅,心里琢磨着再也不来了,可还是为了他们这家人的不济而心酸,做了勇敢的决定,在一片怂的底色中,又善良又勇敢。

这是一个什么角色?怂,是来自那个时代的共性胆怯,可是这个时代印记之下,他朴素,真挚,勇敢,纯真,善良,这么多复杂的人性揉吧揉吧,就被雷佳音整合在周秉昆身上,好像没有雷佳音,就是一个真正活在那个年代的中国人。

我绝对不是吹捧雷佳音,也不是粉丝,可是这个角色被他演绎的,就是让人着魔阿。陈俊生的怂,是一副在生活中逐步怂起来,是被压抑之后出现的第二人格。可是周秉昆的怂,是在出生之后受到家庭结构与大环境影响之下的底层逻辑,在这个基础之上,再一一绽放出另外一些美好的品质,有层次,有力度,好像让善良的中国人看到了自己,也让身负艰苦使命的上几辈看到了烙印。

陈默群火了,贪生怕死居然还有一种拽着怕的路数,感觉这已经不是靠演员琢磨、代入就能呈现出来的样子,而是天性里就有着拽的基因,厉害!

我后补的《庆余年》,滕梓荆是推动故事的关键,他是不是侠肝义胆决定着之后范闲不忘初心是否真实,电视剧大火,也算能侧面说明它的逻辑自洽。这位杀手把范兄弟当做家人,观众认!你的眼神邪魅,可是也真挚,真情流向了范闲,那我们就信你对范闲有厚重的爱!

《人世间》成人版蔡晓光晃荡着胳膊出镜,一笑,那种冷酷疏离、侠肝义胆都不见了。也不知道王阳是怎么做到的,明明一张脸,换个角色,换个人。我还特意去知乎里搜王阳,这个真是大器晚成,还没有在大众眼中年轻过,已经进入了抖音最火“叔圈”。可是男演员的43岁,完全可以是真正的起点。

不知道小说里怎么安排蔡晓光,看他对周蓉的劲头,好像两个人要HE。(后补:书里前几章蔡晓光出镜率非常高,甚至让我有了一种“难道豆瓣心愿实现了?真是他俩双男主撑起整个故事线了?“的错觉。书里的蔡晓光,代表着一类人,哪类人呢?我也说不太好,应该是小时候我们能听到又不怎么见得着的“别人家的爸爸“——来自干部家庭,又没被打倒,手里有权,却又绝对不敢张扬,可是就算自我控制还是会有优越感从细节中渗透出来。这样拧巴的人,可能会因为特权格外手起刀落界限分明,但也不能说他们就是冷漠不绽放人性之光。小说里的蔡晓光没有王阳呈现的那么真挚,拽值在40%,但是王阳演绎的非常好,融入感很强。)

小老弟去找他,他们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雷秉昆缩着肩膀,一副求你可是又不知道怎么求的可爱怂蛋蛋样,这位高干子弟就完全另一幅做派,他头发精致,笑容光明,说话的声音都无杂音,透露着对未来的向往与期许。甚至,我感觉他的语速都比怂蛋蛋快。

还是有点拽,这个气质就像怂于雷佳音,是王阳长相和气质上抹不掉的。可是他能控制住自己的拽值,在这个角色里释放80%,成就了陈默群,在那个角色里释放30%,出来了全网没有不认的滕梓荆,在蔡晓光里,目测拽值控制在10%,不知道在挽救宋佳注定受挫的感情中会不会越挫越拽,拽值上升?

雷佳音就是怂的可爱,他的怂分层次,有自己的怂象限。王阳就是拽的让人窒息,一副把拽值稳稳控制在手的成熟自信,还不油腻。

这样的好演员,能不能麻烦给安排个40部影视剧,互相搭配,把中华5000年从头到尾演一遍。谢谢。

 6 ) 导演李路:我是怎么拍《人世间》的?

提起导演李路,读者必然会想到他的代表作《人民的名义》。这部当下性、稀缺性、均衡性、艺术性兼备的反腐剧,是2017年当之无愧的“年度剧王”。

其实,李路不只有一部《人民的名义》。

作为一位入行近30年的“老资格”,他拍过《小萝卜头》《老大的幸福》《坐88路车回家》《巡回检察组》等现实主义作品。他的作品三次荣获中国电视飞天奖,两次荣获中国电视剧金鹰奖。

但他又不只是导演。他在创作和管理的岗位上都干过。他担任过南京电影制片厂生产副厂长、江苏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他执导的作品中,总制片人那一栏里往往写的也是李路的名字。

可以说,他既懂得影视剧创作,又熟悉行业的投资生产流程,是一位有制片人思维的导演。

目前,他正投身于新作《人世间》的后期制作中。

《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的茅奖同名小说,以周家三代人的视角,描绘了以周秉昆、周秉义、周蓉、郑娟为代表的十几位平民子弟,100多位形形色色、各行各业人物在近五十年时间内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 这部剧视野宏阔又笔触细腻,理想主义浩荡,人间烟火氤氲。

前不久,我们观看了《人世间》的部分样片,和总制片人、导演李路畅谈起剧集的创作过程。

以下为李路自述。

“中国故事”

2018年6月,我第一次看到了《人世间》的小说。此前,我一直在和腾讯影业接洽,寻找合作项目。腾讯方面提供了不少职场剧、行业剧范畴的大IP选题,我都没太找到感觉。

我更想拍部相对宏观的、史诗气质的作品。后来他们给我推荐了梁晓声老师的《人世间》。

小说首次出版的时间是2017年11月,我是次年6月看到的小说。看了之后觉得确实是“我的菜”,书中多年沉淀的东西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也是我多年思考和感受的。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拍剧从来不会等别人把饭做好端到我面前,而是喜欢自己去孵化。《老大的幸福》如此,《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如此,《人世间》也不例外。正因如此,我在项目推进中可以掌控的事情较多,包括剧本的开发、拍摄的进度、资金的使用、所有的演职人员的确定。

我们通过一未文化找到梁晓声的时候,是在2018年底,当时小说的名气还没“破圈”。

《人世间》是2019年8月获的茅盾文学奖。梁晓声觉得我对小说的认知是非常清晰的,聊得非常投机,用他的话说:相见恨晚,你是导演,具体你全权来弄,我不干涉。

搞定了版权,就要快马加鞭地找编剧。我当时给陈道明和周梅森都打了电话,询问有没有适合的编剧推荐,他们俩不约而同地说了一个名字:王海鸰。

王海鸰是生活剧创作领域的高手。她其实不太喜欢改编别人的作品,只告诉我先回去读读原著。过了个把月,才最终决定接下改编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有两点让我比较钦佩。

一是梁晓声完全将接力棒交给了编剧。他给我手写了一个授权,表示绝不干涉剧本的创作,一切由李路来把握。众所周知,他本就是个优秀的编剧,他能完全放手,这是很难得的气度。

其二,王海鸰的态度也非常认真。

她其实和梁晓声也很熟,知道这部小说的分量,可以说是怀着一份敬畏心在创作。

剧本写了很久。2018年底开始创作,拍摄时也一直在精修,到杀青前两个月才完稿。剧本创作的前半程,我在《巡回检察组》筹备和拍摄的工作之余,与编剧也一直保持密切交流。

开机时有了40集的剧本,结尾部分仍待完善。

因此拍摄期间压力很大,每天拍完回去都要研究剧本,然后用很大的精力来讨论接下来剧情的走向,每天没有几个小时能睡觉。但现在看来,成果还是显著的,结构没跑偏。

文学史上,能够用文字展现中国近五十年社会和人性变迁的作品极少。

但《人世间》就做到了,它就是一部厚重的百姓生活史。

小说还没有写到当下,我们对新时代故事做了详细补充。目前我们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不仅要对内引发民众的共鸣,更要向外讲好中国故事。

为什么阿米尔·汗的印度电影能广泛传播?原因就是鲜活,接地气。只要故事和心灵的沟通达到与观众共振,人性的温情是可以突破国别、族群的。

等待演员

在演员选择方面,我们费了很大心思。

腾讯影业和新丽传媒全程支持我们做成头部大剧,演员选择定位为最合适,不计其他。

《人世间》有四梁八柱,四梁是周家三兄妹和周秉昆的妻子郑娟,我们请了辛柏青、宋佳、雷佳音和殷桃来演。八柱的演员也都是实力派,像萨日娜、张凯丽、丁勇岱、宋春丽、于震等等。

这批人搭起来的班子,往人物里一塞,就没有不合适的。演员合适了,戏也就好看了。

双生双旦的演员中,雷佳音是最早定下来的。

他本来就是东北人,身上有邻家男孩那种憨厚的气质,表演也没有痕迹,可塑性很强,周秉昆的岁数,和他的父亲差不多大。用东北话说,他就是妥妥的最佳周秉坤。

但也有角色经历了等待的过程。开机都一个月了,辛柏青和小宋佳都还没进组。

当时剧组的工作人员都挺着急,我说不着急,一切都早已定好了。

其实当年拍《人民的名义》时,也有这种情况。开机一个月了,祁同伟、蔡成功、赵瑞龙的演员还没进组。因为我认准了(许亚军、张晞临、冯雷)这些演员合适,所以必须要等他们。

辛柏青的戏,润物细无声。在周秉义的身上,能看到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官员为了城市发展,豁出身体,忘记了“小我”,周秉义就是这样一类人。

周蓉的身上有一种年轻知识女性独有的闯劲。她为了爱情,嫁给比父亲小不了多少的“右派”诗人,孤身一人奔赴贵州,小宋佳的身上有着强烈的独立女性的味道,不用去演,她本身就是周蓉了。

至于郑娟,在书中她是个很有风情的角色,剧中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贤惠和个性并存,殷桃来演郑娟这个角色也很合适。

丁勇岱演的是一个“咆哮爹”周志刚。他是东北常见的“老工人”,是单位的业务权威,在家里说一不二。老工人和省领导做了亲家,阶层的差别滋生出戏剧故事。

周秉昆的家庭结构非常典型。父亲是中国第一批“大三线”工人,八级技工,每个月收入和退休老干部差不多。周秉义和周蓉出类拔萃,都考上了北京大学,而他们的下一代同样也很优秀。

周秉昆命运比较跌宕,在通过自己的奋斗即将成为出版社后勤处处长的时候,误打误撞把人打死了,命运也被改变了。

编剧王海鸰在小说基础上,加入了很多新内容。比如“光字片”拆迁,深圳的开发等情节,小说里匆匆扫过,剧中则占了不小的篇幅。

你在这部剧中,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从30后到90后都会有感。从最开始计划经济用肉票、布票,海南岛的火柴和哈尔滨的火柴都是两分钱,到改革开放全民下海,谁家钱多谁家钱少一下子拉开差距。过去我们总说,“富二代”只能在《流星花园》里看到,现在街上比比皆是。

改革开放是我们浓墨重彩的篇章。

小说有一段很有意思,周秉昆他们大老远跑去买肉。在那个时候,买肉是需要肉票的。有一天,蔡晓光突然告诉周秉昆,在某个门店,今年开始买肉不用肉票了,一群人就搭伙去买肉,成扇成扇地买。买肉不用凭肉票,这就标志计划经济的松动,市场经济的开始。

我们把水自流、骆士宾写成了东北第一批在深圳创业的商人,他们成功了,生意做得很大,赚了很多钱。他们带着改革开放的季风回到黑土地,与发展停滞的重工业基地相撞,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却又真实的故事。

因为亲身经历了这些,所以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剧情,什么样的台词,什么样的表演能打动观众的心。我的孩子是00后,我那天还问他说,这种片子你会看吗,讲实话,不要因为是爸爸的作品。他说我太喜欢了,我特别好奇那个时代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历史纵深

小说的背景在哈尔滨,因为梁晓声是哈尔滨人。我们则将主场景挪到了吉林。

我老家在吉林,长春的地标建筑、城市气质我都比较熟悉,朋友也多。吉林省给了很大支持,很多资源都向我们放开了。征求过梁晓声老师的意见后,把主拍摄场景放到了中国的电影摇篮长春。

像开机第一天拍虚拟的江辽省委的那场戏,用的就是吉林省委大门的实景拍摄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和农博园里搭景拍摄,园区上下配合我们,给了非常多的支持。

实际上,东三省我们都拍到了。剧中关于俄罗斯的场景是在哈尔滨完成的,在辽宁调兵山拍的火车站等等。

美术部门还搭建了书中的“光字片”(主角居住的城中村)。在摄影棚里搭了一部分内景,在其他几个城市找了几个棚户区外景,拼接起来就营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光字片”。

剧组搭了4万平米的景,灯线就用了7万米,搭景的灯足足装了几十辆超长箱车。不夸口地说,这个规模好莱坞电影也难达到。

拍摄准备阶段,我们还征集了很多旧的物件,搭建了大概一千多平的道具库。像老海报、旧挂历、老衣服,争取让观众一看到就“梦回”那个年代。

《人世间》的美术指导是王绍林,我们是老朋友,曾合作过《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等作品。摄影指导是张文杰,《觉醒年代》就出自他手。

这次拍摄主要是两处搭景,一个是长春农博园,一个是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但我有一个原则:只要外景有的,就绝不进棚,所以为了好多戏份不多的场景奔袭几百公里,但效果是惊人的,真的永远假不了。

我在A组拍戏的时候,也会关注B组的拍摄。每拍一条,都要发给我确认,合格后再拍,不合格就重拍。从今年2月21日开机,到8月15日杀青,拍了半年。B组拍了3个月,工作时间加起来就是9个月。

开机一个月,迪士尼就找来了,买下了《人世间》的海外发行权。我经常就在片场提醒大家说:一定要注意,我们这部剧要全球播放,每句台词、每个画面都要有国际视野。要让国外观众看到,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用50年的奋斗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拍《巡回检察组》之前,我想拍个“人”字三部曲。第一部是《人民的名义》,第二个是《巡回检察组》(原名《人民的正义》),第三部就是《人世间》。

其实有时候我也在问自己,明明可以选择拍一些能轻松赚钱的作品,何必非要给自己找罪受呢?

我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

我希望通过作品向观众传达一种关照现实的力量和温度,不论是对普通人的描摹和刻画,还是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和反思,都希望能让观众产生共情。这是我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东西。

你拍一部剧成功了可能没什么大不了,如果你每一部戏,都形成了文化事件,引发了某种文化效应,那就绝非偶然了。

《人世间》里有50年历史纵深。

小说里人的那种纵深感,从底层到高层纵深向的那种东西,是我喜欢的。它能让年轻的观众明白,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是怎么来的,如何来之不易。为什么当时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现在却能发展得如此繁荣,不靠喊口号,靠人物塑造、靠跌宕的情节、靠实打实的拍摄来表现。

我之前也拍过关于东北的电视剧,范伟演的,叫《老大的幸福》。

从语言到行为,东北人天生具有幽默感。二人转为什么产生在东北,因为过去东北的冬天太冷、太长了。东北的魅力,不一定是推杯换盏的“炕头文化”,还有更深情的黑土地文化。

东北最美的和最粗犷的东西都在《人世间》展现了。

和《人民的名义》一样,我不只是导演,我还是整部剧的总制片人、总操盘人,作为总负责人,你要扛很大的压力。事无巨细,都要上心。

像《人世间》这种成本高、人员多的剧,做错一点都不行。这种压力,体现在生产和艺术质量上,也在各个环节的创新和突破上。寻求完美每每让我身心俱疲,每次的创作都是一次生死较量。

这些年来,我拍的剧不多,跨度很大。很多人觉得我是没有舒适区的导演,我觉得拍什么还是要靠自己的感觉,“是不是我想表达的”很关键。

 短评

哭戏好催泪啊,周母站在火车前默默等待并把自己攒的钱给了儿子那段,我也蚌埠住了。

4分钟前
  • 当叔叔的年龄
  • 力荐

陈道明的旁白有点出戏。

6分钟前
  • 微笑面对现实
  • 推荐

88年之前拍得完全可以打五星,之后嘛就算是弃剧应该也不会太过惋惜。。。

7分钟前
  • bookbug
  • 推荐

能不能别以现在的三观来评论那个年代???搞清楚情况好吧

11分钟前
  • aiaiaixiahe
  • 力荐

私以为是近十年完成度最好的年代剧,各个角色的完成度都很高,剧情上也抓住了各个时代里的社会人文走向,细节处也很妥帖,让观众随着周家几代人的视角去感受大时代变迁下人们于时代洪流中的生活变化。

14分钟前
  • 吃瓜小能手
  • 力荐

心目中这个片子的值得五星!看到这么多一星两星用户,忍不住说一句,文艺作品中,如果人世间每个人都是三观极其正,毫无内心的小九九,请问诸位看官,你们在人世间见过嘛??扪心自问,自己是这样的人吗?一味的嫌弃偶像剧的女主圣母玛丽苏,请问,是谁造成了不敢给主角加负面人设的状况呢???还有,文艺作品并不能告诉你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它只是把好和坏呈现在你出来,如果文艺作品教给你什么是好坏,那要你爸妈做什么,要你上学干什么!还有,拜托大家了解一下年代剧吧,年代剧肯定大部分都要是当时的时代价值观,不然为什么叫年代剧!?就是因为你们看到的作品都是你们自以为正确的价值观,才会有傻X喜欢冷峻禁欲的军阀,还憧憬着回到军阀割据混战时期!可笑!

19分钟前
  • 桃子大乌龙
  • 力荐

辛柏青演出了周秉义的风骨与长情。

20分钟前
  • 狗焕爱德善
  • 力荐

那个年代朴实善良的中国人。

23分钟前
  • 游泳鱼
  • 推荐

看过书,周家三兄妹是中心人物也是最值得品的,他们三个代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群,周秉昆是社会底层的代表,普通却是个“好人”;周秉义为人正直且一心想为人民干实事,是个具有西西弗斯式英雄主义情怀的平民英雄;周蓉则是个“不自由,毋宁死”的女性知识分子,他们是那个年代万千人的缩影,书从他们的成长和转变看中国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以小见大,娓娓道来。

24分钟前
  • Leon·Yang
  • 推荐

咱们就是说能不能出个无旁白版?真的很出戏…..

27分钟前
  • 大白Troy
  • 推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我们雷佳音值得”时刻。

29分钟前
  • 许懂事儿
  • 推荐

40集楠楠莫名突然死去,剧情自此崩坏,周秉坤打人,骆士宾像狗血剧一样跌到石墩上,死了?!哥哥周秉义真的过于爱惜羽毛,简直有点冷血了。没有人想做英雄,只想做英雄身边的人,没想到周秉义更狠,身边的人都得为他当圣人付出代价。

31分钟前
  • Franz
  • 推荐

节奏缓慢,慢镜头和卡大头也太多了吧…我理解导演估计琢磨了镜头语言,农家院拍的像舞台剧布景搭出来的,清晰直给但是悬浮,年代剧还是好好琢磨剧情和对白吧

33分钟前
  • 飞行员不卡二
  • 还行

听说原著拿过茅盾文学奖,那么在这一个原著的文化底蕴上,应该是能够完美诠释出电视剧更戏剧的风格。电视剧如果拍的好,那么就是锦上添花。现在总体来看,这部剧的发展和制作水准都是挺高的,至少在演员方面已经是很好。

34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周蓉这个人吧,年轻的时候为了爱私奔跟家里断绝关系,中年为了犯文艺病的老公把女儿丢在弟弟家一丢就好几年,老妈被气得卧床两年也没回来看一眼。有事儿就找备胎发小找弟弟找嫂子帮忙,没事的时候整个世界就只有她的爱情和理想,谁的事儿都跟她没关系。但凡她能拎得清一点,老周家这小日子都能过得滋润和谐多了。雷佳音这个丧丧的长相真的很适合这个角色,他一哭也都跟着心疼了。

36分钟前
  • 西西橙
  • 推荐

感觉没有周秉昆还有郑娟的负重前行,就没有这个家的岁月静好。这剧我实在挑不出毛病,真不知道那些说不好的人是怎么想的,打一星的是什么心态

38分钟前
  • 小鸽子
  • 力荐

在盗梦组织的活动上看了前三集,先给四星预言一下,作为一个东北人,非常希望可以拍好东北这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年年岁岁。前三集观感还挺好,除了人物年龄不匹配这些问题,大致味道对了,个别人物改得比原著好看,比如黄小蕾演的春燕,王阳演的蔡晓光。其他继续观望,毕竟有六十集呢。

43分钟前
  • tangmm
  • 推荐

最后20集导演好像把光明忘掉了

45分钟前
  • hileon
  • 推荐

年代剧在我心里本来是一个比较沉重的,总感觉很严肃,因为毕竟是一段历史和生活的展现,看了这剧才明白原来充满喜感的表达也丝毫不会减轻时代的厚重,反而多了一份跳脱历史之外的清醒,不沉重也能感受时代的变革感,这种形式针不戳。

46分钟前
  • 木木三又二
  • 力荐

看到28集我是真受不了了,太磨叽,太狗血,人设全面崩塌。剧情冲突刻意为之,全然不顾角色人设,说是年代剧,最近几集丝毫没有展现大时代的变革,却越来越狗血和离谱。最让我恶心的是周楠的人设,前面剧情表现出孝敬和懂事,结果知道骆的犯罪行为后,丝毫没有表现出对昆十五年视如己出的感恩,也没有作为郑娟儿子而该有的对强奸犯愤怒的血性,彻头彻尾的自私和懦弱。编剧每集还都要花十来分钟去表现强奸犯的创业史,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白花这么多笔墨去表现有什么作用。剧情质量严重下滑,很失望。

51分钟前
  • 落枕眠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