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兹与青鸟

动画片日本2018

主演:种崎敦美,东山奈央,本田望结,藤村鼓乃美,山冈百合,杉浦诗织,黑泽朋世,朝井彩加,丰田萌绘,安济知佳,桑岛法子,中村悠一,樱井孝宏

导演:山田尚子

播放地址

 剧照

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2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3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4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5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6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3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4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5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6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7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8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9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0 23:33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北宇治高中的管乐团中。铠塚霙(种崎敦美 配音)和伞木希美(东山奈央 配音)分别负责双簧管和长笛的演奏。铠塚霙从小就性格内向胆小害羞,在国中时一直过着非常孤独的生活,希美的出现和靠近让铠塚霙第一次感受到了友情带来的温暖,因此将希美视为自己最珍贵的宝物,没想到眷恋和依赖带来的却是患得患失的不安全感。  在高中最后一次音乐比赛中,铠塚霙和希美决定选择《莉兹与青鸟》为参赛曲目。这首出自悲伤童话的歌让铠塚霙不可避免的将自己和希美之间的关系带入其中。随着比赛日期的日渐接近,铠塚霙和希美之间的间隙却越来越大。

 长篇影评

 1 ) 在天愿做比翼青鸟(大雾)

很抱歉用这么个俗不可耐的冷笑话作为题目(路人25假意道了一个歉。

说实话,该片相较原作TV版,有一个画风上的突变,突然把软萌的正常比例,拉长到了类乙女向漫画身形,虽然还没有clamp那种超级长胳膊长腿,这个脖子哟,着实适应了很久。不过,大概也是这种刻意去原作化的处理,让人很快就抛开了固有印象,反倒是原作众多角色时不时的“反串”总能带来久别重逢的惊喜。

无疑,全片最惊艳的就是霙化身青鸟的反转了,虽然这么说来有点事后诸葛亮,但是还是想说前一半就早有预感(路人25一脸傻嗨的说道。当然不是我厉害,而是镜头铺垫非常到位。最开始,是个遛狗式和谐的场景,希美在前小辫一甩一甩,活泼雀跃,八面玲珑,霙在后面沉静稳重,目不转睛。一静一动,再带入《利兹与青鸟》的童话故事,的确让人第一时间就感觉希美是青鸟,霙是利兹。再往后,不论是高坂单刀直入的说破,还是双线叙事中,童话现实角色台词的衔接,行事风格的变化都越来越明显的掺入了杂音。

从什么时候开始察觉到杂音了呢?从霙终于在希美的开导下张开了翅膀。接纳后辈,勇于选择未来。霙说希美是她的全部,自私一点的说,希美也的确希望是这样。只是伴随着成长,视野的拓展,阅历的增长,每个童年的玩伴都逐渐认识到自己不再是朋友的唯一,最终惊觉,卡密萨马,为啥让我学会了打开鸟笼的方法?

高潮演奏前的这一幕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理解的鸟笼其实就是羁绊。就是心里为彼此画地为牢的空间。毕竟,除非囚禁,洗脑,作为两个自由社会人,谁都没有办法完全束缚谁。这就是本片双女主相较童话更加贴近实际的地方。打开鸟笼,其实打开的是自己内心的心结。

在霙和希美角度,自己都是那个利兹,而对方的不确定则是青鸟。霙害怕希美与其他人的交际忽视了自己,于是苦练双簧管,甚至主动学着希美的行事方式接纳后辈,而希美则害怕希美接纳别人而不再视自己为唯一,于是也想着选音大,继续在一起。不过,事情纠结在大家都不会满足于本我,还要追求超我,那就是牺牲自我,成全爱人的崇高意识。于是,霙为了和希美回家,拒绝了后辈的聚会邀约,却发现希美赴约后默默离去;希美则是意识到才能欠缺后,依然抱持信念,辅佐solo到最后。

如果剧情停在这里,也就是另一个《麦琪的礼物》了。好在本身《利兹与青鸟》的童话就更进一步,利兹执意放飞青鸟,青鸟忍痛接受好意。相比欧亨利为了追求戏剧化最大而孤注一掷的惊喜,这种一人牺牲,一人背负的场景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而双女主的处理则更接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毕竟,童话里,利兹注定一个人在森林里孤独终老,而青鸟则本就属于天空,类似一种爱上一匹野马的忧伤。还是那句话,作为两个自由社会人,能力或许有高低之分,但不会像利兹与青鸟这种跨种族般无法相容。于是最后两人约定,还有相逢的一天。

暂时的别离是为了更好地相逢?

这种告别或许是《心灵捕手》里一天重活,一口啤酒后,本·阿弗莱克对马特·达蒙说的那句你知道你和我们不一样,但我宁愿相信这只是比翼之鸟一侧的振翅宣言。借大瓶子的一句话:“你真应该多谈几个女朋友再找我,那时候你才知道我有多好!”打开鸟笼,意味着你相信对方阅尽千帆,仍然相信你们是彼此的唯一。

 2 ) 她爱着河豚的理由--《利兹与青鸟》中脚的表象和鸟笼的主题系

此文译自日本著名电影批评网站「批評誌ユクリト」(ECRIT-O),该网站主要登载众多日本年轻电影评论家的精彩影评。本次介绍的是个人本年度最佳动画『利兹与青鸟』的影评,该电影出自京都动画导演山田尚子之手,独有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细节描写,让这部电影从众多动画中脱颖而出,从日本商业院线“杀到”艺术院线,入围了明年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名单,并极有可能拿下明年日本学院奖最佳动画,备受众多日本影评人好评。

铠冢霙(CV:种敦美)为何爱河豚?这是因为河豚没有脚【图1】。

【図1】『リズと青い鳥』PV

导演了电影《利兹与青鸟》的山田尚子是对脚有执着的“作家”,这对于粉丝来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观看她亲自拍摄的过去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的脚的描写不胜枚举。此外,导演自己也发表了“以腿说话”为宗旨的发言,将“腿部表情”作为细致的实现手段来细致地表现登场人物心理,这是毫无疑问的。

实际上,本作品由约1360个镜头构成,其中光捕捉到登场人物的脚的镜头至少多达120以上,按比例来计算,整个电影中大约有9%是由腿部镜头所占据的。如果不是用拍摄镜头数量,而是在放映的时间里计算的话,这个比例应该会更小吧,但不管怎样,本作品强调脚部描写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网络上存在很多着眼于山田作品中脚的表象的论述博客)。对于一直拘泥于脚的表现的山田来说,“利兹和青鸟”可以说是一个指标。本作品中频繁出现的脚的拍摄,不仅对各登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描写有贡献,而且与作品的主题和故事的展开直接相关。电影作家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因一直执着于抓住女性腿部描写而为人所知,但是关于脚的演出,导演本作的山田似乎已达到与特吕弗比肩的境界。为了判断是否正确,我们最好注视她们的脚下。

话说回来,在“利兹与青鸟”的世界观中,腿被赋予了怎样的地位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脚的存在是作为身体的前提被编入的(因此,当然不能否定不是那样的人的存在)。一般来说,即使电影中有人走路的场景,也很少有人想为其自身增添价值。但是,像本作品这样明显强调脚的作品,观众必然会更加注意脚的描写。没错,变成了人类的青鸟,似乎已经意识到了将自己捆绑在地面上的脚的存在。

本作品由绘本部分和现实部分构成。在连环画部分,童话《利兹与青鸟》的故事正在展开。某场暴风雨的第二天早上,在过着孤独的一个人生活的莉兹身边,出现了一个蓝色头发的少女(利兹和少女的声音由本田望结的一人分饰两角)。为了靠在利兹身边,治愈她的孤独,青鸟变成了人类,来到了这里。这样两人的简单快乐的共同生活拉开了帷幕。

所谓鸟变身为人类,换句话说就是失去翅膀,而拥有更坚固的腿。此事何谓?例如,连环画部分有两个人晒衣服的场景。在这个场面中,为了压住被风煽动的床单,蓝头发的少女轻飘飘地跳跃的场景没有任何观众会忘记吧。再者,紧接着,利兹的手帕被风吹得高空飞舞,想要取回的少女当场跳了好几次。但是,失去翅膀,只靠脚支撑着自己的现在的样子,她不能在天空中飞翔。少女想要跳起来的努力被重力所阻挡,她被拉回了地上。脚的存在是束缚青鸟自由的枷锁。

最终,注意到少女是青鸟的利兹,下定决心让她自由。并不是在地面上过着穷困的生活,而是相信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才是青鸟的真正幸福。

本作品的现实部分所展开的故事,与连环画部中青鸟从束缚自己的自由的足迹中解放的寓言一模一样。当然,童话中的少女如果能找回翅膀就能在空中飞翔,但对于活人来说是无法实现的。取而代之的是,电影将霙的成长寄托在从“鸟笼”中解放的青鸟的形象上(此时毫无疑问地强调了少女们的脚下)。

“鸟笼”的动机在现实中随处可见。正如导演山田尚子和剧本吉田玲子在官方小册子所收录的对话中所说的那样,学校这个封闭的空间成了鸟笼的比喻(现实部分)。几乎所有的场面在学校=鸟笼的内部进行。此时,放置于理科室的河豚水槽是放在学校的鸟笼中的另一个鸟笼式装置【图2】。学校和河豚的水槽,与除此以外的同种的印象相对应,形成本作品中的鸟笼的主题系。

【図2】『リズと青い鳥』PV

作为被切断与外界交涉的封闭环境的水槽和学校共有的最大特征,应该就是那里是安全的地方吧。在学校及其内部展开的人际关系,正如字面意思那样,很有可能将霙的音乐才能“养死”,但是,霙自己却很温和,坐立不安。说起一方的河豚,只要从水槽里取出来,连呼吸都无法呼吸,立刻就死了。即使放流到海里,那里也是外敌徘徊的危险场所,死亡的风险是水槽所无法比拟的。定期进行水的交换,能喂食的水槽这个环境,从生存的观点来看,对河豚来说是极其安全的,简直就是天堂一样的地方。

霙通过限制自己的双簧管才能,想要维持舒适的日常生活,也就是和最喜欢的伞木希美(CV:东山奈央)一起度过天堂般的每一天。在竞赛的自由曲《利兹与青鸟》中,有以霙的双簧管和希美的长笛为主的部分,但考虑到与希美的关系,霙无法展现远超过希美实力的演奏。保持和希美的同等程度地音乐才能,是两人关系的前提(其他部员会认为两人作为各自乐器的王牌拥有几乎势均力敌的实力)。但是,对于霙的演奏,后辈高坂丽奈(CV:安济知佳)批评其为“听起来很紧,故意刹车”。那时,没有主见的霙之所以表现出那么强硬的排斥,是因为自己也隐隐约约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吧?

在被管理的水槽中度过一生就好的河豚,和无论多么舒适都必须离开学校的人,其生存的条件是决定性的不一样的。与没有脚和翅膀,因此没有搬家自由的河豚不同,人类可以用自己的脚踏出下一步。人类的脚是脚踝,同时也是与青鸟的翅膀相当的具有两面意义的东西。被青鸟的飞翔所托付的,是切断了对希美的过度依赖,让自己的音乐才能(当然是隐喻的意思)自由振翅的身姿。

被放入本作品中描绘的鸟笼中的青鸟,被迫选择是就这样在笼中结束一生,还是从那里出来在空中自由地飞翔。相对的,如前所述,河豚根本没有给予这样的自由。霙被河豚治愈,其视觉的可爱性自不必说,在水槽中优雅地游动的身姿,是自己幻想没有必要作出冒着牺牲的危险脱离安全圈的决断的安乐的立场。因此,霙小心翼翼地照顾的不是龟、青蛙等动物,而是必然是没有脚的河豚。如果是有翅膀的鸟的话,虽然有小腿,但是也可以在地面上行走,但是河豚不允许像那样穿者一双草鞋自由地走动。本来没有脚,一双也穿不了。正因为如此,鸟才会在地面和天空之间被撕裂。事实上,在装有河豚水槽的理科室里,摆放的鸟的标本和骨骼很值得玩味。如果说它们体现了被永久地留在地面的死鸟的形象的话,那另一面就是在学校周围活蹦乱跳的鸟儿们的形象。限制自由的水槽中的河豚可以位于其中间。既没有翅膀也没有脚的水槽的河豚,显示了在天空中飞翔的鸟类和被束缚在地面上的人类中间的存在状态。如果是野生的话,以大海为原住所的河豚,由于被放入理科室的水槽中,所以正好在天地之间建起了居所。另外,在四面被透明玻璃板包围的水槽中,或者在几乎透明的水中,用鳍优雅地游动的身姿(至少比人类)与在空中飞翔的鸟的形象更相近。因此,小河豚不仅可以治愈霙,还可以以天地的媒介,成为将捆绑在地表上的霙引向天空的存在。

这样解释的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霙看到河豚后想到张开双手跑着的希美身姿了吧。乍一看,水中自由游动的河豚的身影,在霙的眼中,就像在天空中飞翔的鸟一样,与生活在自由奔放中的希美的身影重叠在一起。(当然,河豚的自由是假的一样,希美也并不如如霙所想的那样天真烂漫)。

在这里,河豚和希美的连续性所强调的,是成为束缚霙的音乐才能主要原因的希美对霙来说也是介于天和地之间的存在。相对于霙自身也希望在被限制的笼子中享受安逸的日常,电影开头也展现了对这样的环境透露着违和感的两义性行为。关于这一点,可以结合脚的存在进行确认。

电影开头,霙坐在校舍前的台阶上等着谁。脚步声渐渐接近,但那并不是等待霙的人。隔了一会儿又听见了别的脚步声(这时,背后播放的音乐也改变音调)。在脚步声的主人出现之前,霙察觉到那是等待的人,抬起头来。希美终于英姿飒爽地登场了,两人一同向校舍走去(两人的脚步声与在休息室播放的电影音乐融化在一起)。到现在为止,坐在台阶上的脚,以及捕捉走在希美脚边的镜头已经存在了,同时在听觉上也强调了这点这个细节也值得注意。

在这里,她们所上的高中的校舍建在高台上,这个设定很有趣。两个人走路的时候,由于采用了跟着希美走在后面的霙的构图,所以希美总是处在高的位置,而霙则是仰望着希美的身姿。也就是说,此时希美与霙相比,占据了更接近天的位置。走在前面的希美注意到蓝色的羽毛掉落了,就把它交给了霙【图3】。这是不经意间,将即将振翅高飞的天空和现在她所处的地面连接在一起的场面调度。站在前方的希美和仰望着希美跟在后面的霙这个构图,在两人进入校舍后也得以维持,特别是在走向音乐教室的台阶上,显而易见地强调了两人的高低差距。

【図3】『リズと青い鳥』PV

最初的这个构图在电影的末尾是反转的,这个末尾放到最后再讨论。在开头的场景中,一个人来到学校前的霙,即使她看起来像是要回头的样子,但最终还是在校舍前边的楼梯上等待着希美的到来吧。在这里表现出对希美的依赖的程度,同时,对于鸟笼的学校的逃避感已经显现出来。但是,另一方面,霙还没有做好从笼子里跳出来的心理准备。可以将篮球场景放置于其上以指示该场景。汉字中标为“籠球”的篮球比赛,正如字面意思,不外乎是打球的人正朝着比人的头还要高的位置悬挂的篮筐=笼子进行跳跃的比赛。电影中虽然有拍摄体育馆天花板的镜头,但就像是钢筋骨被排列在一起的构造,在视觉上让人联想到鸟笼。也就是说,篮球在本作品中与学校和水槽一起构成鸟笼的主题系【图4】。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体育课上,被同班同学中川夏纪(CV:藤村鼓乃美)催促替补换人的霙拒绝参加比赛。当然,这是因为她还没有做好飞翔的心理准备。

【図4】『リズと青い鳥』PV

但是,霙的心情也在逐渐变化。直截了当地表现出这种变化的,是应吹奏部的后辈剑崎梨梨花(CV:杉浦沙织)的邀请,参加名为“双领导会”(名为“女子会”的女子会)的场面。从二次拒绝到参加这个聚会,表现了希望与希美以外的人有关联的霙的心境变化的同时,也表现了从鸟笼的精神性和物理性的脱离意向。

这个故事插曲,与在决定和希美去泳池后,被问及是否还想邀请其他孩子的霙举出梨梨花名字的场面是相互呼应的。去游玩的场所之所以是游泳池,可能是因为与河豚的水槽的形象相对应的缘故吧。但是,在这里,学校=鸟笼的外面,不是大海和河流,而是游泳池这种终究是人为的封闭环境=在被其他种类的笼子所吞噬的人造笼子里,从中解放出来是困难的。而且在电影中,实际上没有描绘在游泳池里玩耍的场景(实际上这是大胆且鲜明的省略)。在事后叙述当时的情况时,只有梨梨花在手机画面上展示在泳池中拍摄的照片【图5】。快乐的夏天回忆,就这样被放入液晶画面这个新的水槽=笼子里。

【図5】『リズと青い鳥』PV

电影临近尾声,比赛正式开始时,社员们在音乐教室的地板上铺上吸音用的毯子,脱下皮鞋进行练习【图6】。(在音乐教室前摆放的大量皮鞋的镜头美感,可以『东京物语』(小津安二郎 1953年)的热海旅馆里摆放的两双拖鞋的镜头相匹敌。仅仅凭借毛毯的厚度,她们就能更靠近天空了吗?(还是说和被脱下皮鞋相抵消了呢?)优秀的电影会给观众带来类似悟性的经历,在那里拍摄的,仅仅在表面上是平常的生活经验,让人们从地面上站高了不到2英寸。毫无疑问,“利兹与青鸟”也是优秀的电影,不光是看作品的观众,连电影角色物的意识也从地面上漂浮了起来。

【図6】『リズと青い鳥』PV

在某天的练习中,终于解放了自己的能力,展示了压倒性的演奏的霙,就这样结束了一直以来和希美的关系。为了重新连接破坏的关系而进行的仪式是理科室中的“最喜欢的拥抱”。作为天空和地面的媒介的河豚,在电影最后,霙和希美在理科室的河豚的水槽前进行“最喜欢的拥抱”的时候也发挥着媒介的作用。这个场景,背对着两人向水槽的深处游去的河豚的镜头连接着飞去的鸟的剪影穿过走廊的镜头。鸟的剪影不断穿过影子投射在走廊上的窗框。和不管看起来多么悠闲地游动着,终究只能在有限的四面体中生存的河豚不同,鸟的形象冲破了这个被描绘出来的框架。霙不再做被绑在地面上的鸟,即在水中被压抑自由的河豚,变成在天空中飞翔的鸟的这个瞬间,在镜头里被清晰地描绘着(在看到这个仪式后,完成了作为媒介任务的河豚,背身游走而去)。

为了对抗霙说出自己想要去音乐大学的希美,将自己希望的升学路线改为普通大学,开始认真学习应对考试。另一方面,即使不能和希美上同一所大学,但霙做好了贯彻音大考试的觉悟,一个人在音乐教室里努力练习双簧管。放学后度过了各自时间的两人,在校舍前会合,一同走在回家的路上。在此,情景与开头的构图出现了反转。因为学校建在高台上,所以对于走在前面的希美来说,这次从学校后面跟着的雪占据了较高的位置。之后,下了楼梯到了平地,两人的站立位置就变得水平了,另外两个人同时说着同样的话,使她们的站立位置保持一致。最后的镜头是回头看的希美的背影和看到希美的脸后惊讶的霙的表情。此时,镜头框架只剪切了她们的上半身。到现在为止不断地强调的腿的镜头最后被隐藏了。即使只是一瞬间的错觉,从与地面的相连接的脚上解放出来的霙,在那个时候,也仿佛是在天空飞翔一样吧。

霙为什么爱河豚?这是因为河豚没有脚。更准确的说,河豚没有翅膀也没有腿,看起来像是在封闭环境中自足【图7】。在水槽这个笼子里安全地生活这一点上,河豚是与霙的现状重叠的存在。另一方面,在没有将霙绑在地上的脚这一点上,河豚比霙更接近鸟的位置。

铠冢霙,通过将这样的河豚的存在作为立足点,登上了有青鸟的高处。

【図7】『リズと青い鳥』PV

 3 ) 每个人一生必看!爱不是低劣的占有欲,而是给予自由!

奥斯卡长篇动画电影提名——《利兹与青鸟》

2018年12月11日 0:40刷完《利兹与青鸟》,有感:

每一个人一生都必定要看的作品!为什么?所有人,对于亲情,友情,爱情都总是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占有欲。然而这部作品却告诫所有人,真正的爱,不应该是占有,而是给予自由。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爱的方式,超越了所有充满了欲望和占有的所谓的“爱”。在这份愿意带给爱人自由的“爱”面前,任何欲望与占有的所谓的“爱”都不算是真正的爱,单单只显得卑鄙可憎!

为什么我会有非常强烈的感觉,因为前几天我一直在刷12岁时一直难忘的作品,12年的《剑风传奇》剧场版。以前只觉得非常震撼,但是太过缺乏美感,也太过严肃就没看,以我现在的审美反而觉得还不错。这部作品核心人物是格里菲斯和格斯。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同性恋类型的。
格里菲斯是为了幼年的梦想——得到自己的国家而成立鹰之团,在遇到格斯以后,就被格斯吸引而把他召入团里(格里菲斯:“我需要你。”“为你挺身而出,需要理由吗”)。鹰之团凭着强劲的战斗力和格里菲斯的战术为国王夺回城池,被王室承认为正规军。
但是由于格斯听到格里菲斯对公主的对白——“人应该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鹰之团的战友都与我平等,如果他们要去追寻自己人生的梦想,就应该坚持到底,就算阻止他们的人是我。”,格斯受到触动,因此提出离开鹰之团,想自己追寻自己人生的意义。
但是格里菲斯却自白“决不允许你离开我”,并且在和格斯的失败决斗以后变得非常失魂落魄,甚至被国王发现与公主通奸,被折磨了一年成了废人。之后“神之手”出现,格里菲斯献祭了整个鹰之团,并自白道:“因为格斯,我忘记了我的梦想。”,在献祭后变成恶魔以后,甚至为了刺激格斯做出了非常令人疯狂的举动。

我一开始很萌这对cp,但是我渐渐发掘,我从这两人的关系中单纯只感觉到了格里菲斯对于格斯的占有欲。原本说着“战友与我平等”“战友要想追求人生的梦想,就算是我阻止他们也应该坚持”等等,但是对于格斯的离去却是“决不允许”,以及“成千上万的敌友中,就只有你(格斯)让我放弃了梦想”,甚至在与公主通奸时脑海里全部都是反复着格斯离去的场景,以及成魔对女主角做出疯狂的行为时死盯着格斯......全部都是疯狂的占有欲。

也许这种恋情真的非常非常极端,但是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真的非常常见。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爱,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有着控制欲与占有欲的存在。父母死死地控制孩子的一举一动,夫妻之间的猜疑,朋友之间的背叛等等。这些情况有的轻,有的表现得很严重。总之,好像爱一个人就是“你属于我”,“你就是我的·”“你必须得听从我”一样,其实从某些意义上来看,非常的自私自利。

然而这部《利兹与青鸟》,好像是个不得了的百合剧,搞得很多人都觉得很敏感很尴尬一样。实际上,核心是一种非常真诚的,纯粹的爱。也许有人固执地认为这是百合,但是我觉得这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百合”。主题已经很清楚了,就是片名——《利兹与青鸟》,这个绘本的故事。即使爱得深沉,但是不是关紧鸟笼的低劣的占有欲,而是给予“能够飞向任何地方”的翅膀的自由。

说句实在话,世界上真的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给予爱人自由。世人的爱都如同黏糊糊的浆糊,看似黏腻亲密,实际上只是束缚,让人觉得非常恶心......也许很多人会喷我,但是我依旧认为,真正的爱,不应该是占有,而是给予自由。

(擅自转载啥的应该没人吧......反正挺讨厌剽窃的,有则必究。)

 4 ) 因为爱你,所以自由

这是我在看了三遍之后对于蓝小鸟的最终感想。请原谅我使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如果加上语言修饰与佐证,这个工程量太大了,思考出这些感想已经很累了……

霙对希美最初:首先不希望毕业,二人分离;其次以为自己是莉兹(但其实因毕业而带来的分离霙根本捆绑不住,此处霙是假莉兹),这两个因素共同构成痛苦的根源;

希美对霙最初:以为自己是青鸟,去陪伴孤单的霙。但因为霙爱希美,以为自己是莉兹,却完全不理解莉兹,产生角色认知冲突,音乐人格陷于迷茫,此时希美无意中完成对霙的捆绑,所以希美其实是莉兹;

随着年级的升高,最致命的问题放在面前:进路。霙表示自己的志愿完全取决于希美,而希美深知霙出众的音乐才能,但对自己的音乐才能却始终否定。于是究竟是保全自己而牺牲霙的音乐才能,还是成全霙而牺牲自己的个人价值,希美陷入两难;而同时希美认为若不成全一方,则两人感情也会随之终结,这是爱着霙的自己最不愿看到的结局,故而唯一走出两难的通路(也就是二人各自选择各自的志愿)被自己封死。此时霙无意中完成对希美的捆绑,所以此处霙是真莉兹;

随着练习的进行、层次的提高,希美通过各种渠道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与霙在音乐方面的鸿沟(老师对于自己和霙的差别对待,引起一定嫉妒心,于是疏远霙,霙被疏远,更加痛苦),慢慢发觉鸿沟可能大到连牺牲自己来走上音乐道路陪伴霙都不太可能了,心里更加惊慌;但借由老师对霙的认同确信了霙的才能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并因此开始意识到之前对霙无意的捆绑,在二人共同走上音乐道路的可能性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心中就有了放飞青鸟的意图;

霙经过老师的点拨,意识到“音乐怎么样无所谓,和希美这样一直相处下去就好”的自己其实可能是青鸟,于是理解了希美在音乐道路上陪伴自己的苦心,和期待自己音乐才华得到释放的“无奈”愿望,以及更重要的,是自己一句“希美要去音大的话,我也去”而给希美带来的沉重负担。于是决定改换角色,改换爱的形式,成全希美充满爱意的愿望,同时也是表达对于希美一直以来挣扎着在音乐中陪伴自己的感激与心疼。最终霙觉醒了自己的演奏;至此,希美的莉兹角色消失,霙完成了解绑;

(这里有一点个人认为非常重要。我一直以为霙由于根本不在意音乐本身,只在意希美,而且从第二季的tv中来看,霙的音乐才能极其“感性”,所以一直认为霙从没有在音乐理性的角度审视过二人的地位,因此一直不太理解霙为何一听老师提到自己是青鸟,马上就理解了希美。现在看来,这个转变能这么迅速地发生,只有一个解释:霙在很久以前就清楚地知道,希美非常喜欢长笛,但她的演奏水平远远不如自己。

证据就是,表白之时,霙把喜欢希美的所有话都说尽了,唯一没有说出“喜欢希美的长笛”。因为霙极其坦诚,无法在知道这一点的情况下违心、虚伪地去称赞希美的长笛。否则,连头发之类无关紧要的事物都说了,明知道希美对长笛如此看重,又怎么可能不说?

正因为此,霙才能如此顺畅地接受自己是青鸟。因为如果认同自己是青鸟,潜台词就是认同希美是莉兹。而莉兹与青鸟相比,是不会飞的。

所以说,希美最想听到霙说出口的这句话,霙却是注定不会说的……来来来,编剧出来挨打)

听了霙在觉醒后的solo,希美认识到:第一,与霙的差距被摆上台面,自己在音乐道路上陪伴霙的设想无法实现已成事实;第二,自己打开鸟笼的目的达到,心中感到欣慰;第三,青鸟起飞对于莉兹的伤害是真实且巨大的,深刻感受到自己当初退部对于霙的伤害有多严重,自己的“反正青鸟回来就好了”的言论有多轻浮。自己无法承受三种感情的交织而落泪;

霙在通过solo完成了对希美愿望的成全与对希美苦心的感激之后,还有两点是单凭这个演奏无法传达到位的。一是对于希美的爱,二是希望希美放下包袱的愿望。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两点,希美必然会在“青鸟已经放飞、自己失去一切”的自我满足和形单影只的交织中痛苦下去。所以后面的告白她必须要说,不然若是因此失去希美,就完全和自己的起飞目的背道而驰了。因此找到希美,全力地向她表白。

通过霙的表白,希美认识到:一,无论如何她都是霙的一切,所谓音乐才能的差异根本不是二人之间的障碍,一切只是自己的执念而已;二,霙的起飞与二人的感情并不冲突,自己在音乐道路上的跟随也就没有意义了,自己既然一定不会失去霙,那么就不需要非得牺牲一人而成全另一人了,之前因为害怕失去霙而被自己封死的“唯一道路”(二人各自选择各自的志愿)也就打通了。所以她对霙表示感谢,应该就是谢谢霙破除了她的执念,让她放下了失去霙的顾忌,从之前的两难中解脱出来,自由地实现自己的追求。所以才能昂首挺胸地将一般大学的攻略放在霙的面前,宣告自己也已经起飞。至此,霙的莉兹角色消失,希美完成了解绑;

到此,二人在心理层面达到了平等,在电影中第一次走出了校园(鸟笼),近距离亲密地向未来并肩前进。

附:个人认为整个电影的最终寓意,都浓缩在了最后那28秒的两只鸟的镜头上。如果仔细看这两只鸟,可以发现原本并肩在飞,突然左边的鸟开始左转,越飞越远,在我以为两只鸟要分道扬镳的时候,左鸟又回来了;然后右鸟开始向右飞,也是越飞越远,但很快也回来了。之后两鸟交错飞行,再也没分开过。

也就是说,其实所谓的“不相交”、所谓的“束缚”,所谓两人之间的差异,根本不如莉兹和青鸟的差异那般巨大。只要愿意好好认清自己,认清对方,就会发现之前的差异、分歧、误会,只是因为二者面朝的方向有所区别,没有谁是谁的负担,没有谁是谁的包袱,甚至没有谁是谁的莉兹,每个人都是青鸟,每个人都实实在在地拥有着翅膀,只要心意相通(二鸟飞行的方向相同),双方本来就是可以永远并肩前进的。

至此,电影完成了对童话《莉兹与青鸟》的超越,我京继冰菓之后,再一次扫除了原作的阴影,用更加柔和的改编温暖了每个人的心。我还能说什么呢?

吹爆好吗!!!!!!!!!!!!!!!!

 5 ) 恋慕,抑或是青春的点点波澜

这是一个隐秘而纯粹的故事,一如高中时代的敏感与天真。

不同于久丽两人间彼此灵魂伴侣般的信任与理解,希美与霙之间仿佛永远笼罩着一层宿命般的悲伤。细腻却不成熟的两人,无法向彼此传递出自己真正的情感,如同互质的2和3一般,看似近在咫尺,却是遥不可及。绝望与不安的气息似乎弥漫在影片的每一个角落。来自外部的压力打碎了看似永恒的幻象,伴随着重新开始流动的时间,无法逃避的两人不得不依靠着尚显稚嫩的羽翼与他人的好意,在痛苦的挣扎与抉择中迎接属于自己的成长。

对于霙来说,成长意味着自立,以自我的意志主动接触这个世界。不再总是逃避,无助地躲藏在桌角的缝隙中;不再自我否定,一味地跟随在他人的身后;不再顾影自怜地哀叹着「本番なんて、一生来なくていい」。而是拥有面对所爱之人,能够大声说出自己真实感情的勇气。面对自暴自弃式般逃避的希美,坚定地喊出「聞いて!」的霙,无疑是痛苦而又闪耀的。

成长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梨梨花的出现为霙主动接触世界提供了契机。面对因为落选而哭泣的梨梨花,霙第一次主动接纳了她。递出的善意得到了正面的回应,让霙肯定了自身的价值。邀请梨梨花或许是霙第一次主动尝试,如同小心翼翼地将脑袋探出鸟笼的雏鸟一般,期待着世界的答复。丽奈的质问与新山老师的指引,让她能够重新直面“自我”的真实情感,最终鼓起了向前一步的勇气。

在短暂的一步背后,霙或许赌上了自己的全部。霙清楚地知道,如果希美在这里拒绝了自己,对于自己来说无异于失去了整个世界。即便如此,如果不能把自身的情感传递出来,两人间的关系或许会永远这样痛苦地持续下去,直到迎来最终的离别。这是霙的自我意识所做出的决断。

对于希美来说,成长意味着与自己和解。不再压抑自己,即使痛苦不堪也在强颜欢笑;不再苛求自己,自作主张地独自承担下所有的负担。偶尔也应该卸下自己身上过重的责任感,试着向他人寻求帮助。正如在音乐教室里夏纪对优子所说的那样,「あんた一人で無理しすぎ」。

自尊与自卑这对双生子在希美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希美对长笛抱有纯粹而真挚的热爱。她严格地要求着自己,同样也期待着他人的肯定。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差强人意,在无法逾越的才能之璧面前,希美动摇了,本已脆弱不堪的自尊心陷落成了极度的自我厌恶与否定。在喜欢的人面前竭力逃避,惧怕接受来自他人的好意,从心底里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无论是走廊上主动回绝,练习室里的不辞而别,抑或是理科室里低沉着头躲避视线的接触,希美尝试着用最残忍的方式将霙从自己的身边推开。

或许,希美比任何人都更加珍视霙。因此,当希美从霙身上察觉到渐行渐远的疏离感时,她自怨般地认定,自己的存在只是阻碍霙成长的枷锁。如同一年级时默不作声的退部一样,将自己视为“保护者”的希美,在过高的责任感下再一次自作主张地做出了决定。即使内在的感性因为别离而痛苦到濒临奔溃,理性也依然逞强般地试图主动推开霙,如同童话里决心放飞青鸟的利兹一般,亲手剪断了指上的红线。

在理科室里,深知无法改变这一切的希美,本能般地选择了过分的自我贬低。如同某种习惯性的心理防御一般,通过降低自我的预期,希美努力地尝试说服自己暴走的情绪能够尽可能平静地接受别离的结局。这并不是她真实的想法。此刻的希美仿佛绝望的溺水者,迫切地渴望着来自霙的救赎。她不断地用谎言逃避内心的话语,却又奢求霙能够坚决地否定它们,即使自己并不敢对此抱有希望。

霙拯救了希美。不善表达的霙用最直接的方式回应了希美,一个充满勇气的拥抱,此刻已胜过千言万语。大好きのハグ,即是mizore对希美的肯定与接纳,也像是一种坚定的承诺,填补了希美一直以来的不安。苦笑地说出「みぞれのオーボエが好き」的希美,比起“错位的爱”,更像是直面内心欲望下的真实表达。此时的希美走出了自身所创造的“完美外在”的虚影,无奈而坦然地接受了真正的自己。现实并不总是如期待般完美,却也并非只剩下绝望。

走出理科室的希美,在空荡的走道上独自回顾着初中时相遇的那一幕。与霙记忆中的场景稍有不同,向霙递出橄榄枝的希美,比起「一緒に」更加看重吹奏乐部本身。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啊。从完美的囚笼中得到解脱的希美,伴随着稍稍舒展的表情深吐了一口气,重新思考着属于自己的未来,以及两人间全新的开始。窗外,两只白鸟在青空下结伴而行, 纵使偶有相离,也终会相随在侧。不再担当“保护者”的希美,终于能够以对等的方式来看待霙,成为她未来道路上的同行人。「みぞれのソロ、完璧に支えるから、今は、ちょっと待ってて」或许,这就是希美所找到的答案。

正如山田所说,两人的关系从故事开始时的恋过渡到了最终的爱。最后这一步,她们走了整整一年。

借用着这段长达30秒的镜头,山田描绘了她们的未来。现实并非是《利兹与青鸟》的悲伤童话,只有命运注定的别离。打开了心结的两人,今后也一定会像两只青鸟一般,朝着未知的远方比翼前行。

 6 ) 二刷 记录一些感受

完整看完第二遍《利兹与青鸟》,比第一次看还要喜欢,故事简单但画风与情节刻画之细腻程度令人叹服,再次感慨京阿尼制作太用心了。 两位纤细少女的小动作和微表情、逼真细致的校园场景、干净清雅带着虚幻美感的画面、与剧情相得映彰的音乐……这一切细节都成功赋予了这部电影生命力和感染力。 『青春』有张扬明媚的简单快乐,也藏着压抑复杂的迷茫悲伤,经历着无可奈何的别离,但最终朝着未来的方向而各自努力。『喜欢』有不同的形状,无法纯粹定义,也很难与他人同步,即使关系亲密,心与心的距离却宛如隔着一块透明玻璃。 常见的现实以梦幻又美好、细微但深刻的形式展现出来。 我最喜欢的场景是希美借着长笛把日光投在对面楼的霙的衣服上,这是整部电影最让我心动的瞬间。第二是希美喃喃自语『神啊 为什么要教会我打开鸟笼的方法』,还记得第一次看时,她落寞的背影和这句话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第三是霙的主动拥抱主动告白,她好勇敢。 说说角色。伞木希美这个人啥都好,就是有点自我,总是把心事藏起来,让人捉摸不透。我也是这种人。我厌恶自己,但对于这种不会表达自己内心的同类,总是容易产生亲近感。最重要的是伞木希美长得很好看,所以我还是喜欢她。 铠冢霙真是可怜小天使啊,但是她对希美的喜欢可以说是一种盲目的迷恋,认为希美就是她的一切。这有两个弊端。一是希美不可能正面回应霙这种近似爱情的喜欢(在我眼里就是爱情),这份喜欢也会一直伴随着得不到的痛苦。二是霙眼里只有希美,使得霙忽略了自己,束缚了自身的成长。 最后对于霙的勇敢表白『我喜欢希美的一切』,希美只说『我喜欢霙的双簧管』,我想她的回应如此平淡,一是希美对霙的喜欢应该不是爱情,而是包含着喜爱与嫉妒的友情。二是目前的希美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无法回应如此浓烈的喜欢(但后面希美让霙等等自己,等她可以配合霙独奏的那一天,我觉得这已经算是编剧导演非常慈悲的暗示了)。当然,希美这句『我喜欢霙的双簧管』更重要的含义是希美想让霙不要再只顾虑希美,而是尽情发挥音乐才华,展翅高飞。霙也理解并听从了希美的愿望。从这个角度想,故事最后以双方互相理解又各自成长的方式,让铠冢霙放下执念,真的是个很好的结局。

 短评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最好配合《终将成为你》一起服用,这种看似浅浅的青春期悸动才会沉重又轻盈起来。如果,如果将来要面临这样的时刻,这部电影能够救我

9分钟前
  • 萨罗迈拉
  • 推荐

水蓝色的制服,是某种忧郁吗?幸福的青鸟,终有一天会离开的吧?“音乐中有许多难以用音符去填满的空间,要把握在曲谱缝隙中流动的情感。”当合奏的旋律到了象征离别的某段间奏,夏天也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走廊里依然回响着沙沙的脚步声,孤零零的少女与笼中的青鸟始终无法忘怀一起交汇的时光。“你是我的一切,但你是自由的。”

12分钟前
  • 颜落寒
  • 推荐

喜欢京都对纤细少女情感的刻画描写,细致而生动。越是走进彼此,在意彼此,就会越害怕自己被另一方所丢下,就像希美羡慕着霙的音乐才华,霙也羡慕着开朗有人缘的希美的人格魅力一样,其实她们是彼此的莉兹,也是彼此的青鸟呢。

14分钟前
  • efuchan♡
  • 力荐

哭掉半包纸 场内的肥宅也流下了泪水 最喜欢反光还有喂河豚那段 开头部分みぞれ耳朵竖起的表现真是绝佳 |回顾我的充满试卷的青春简直是坨💩 京阿尼好

15分钟前
  • elimu
  • 力荐

任何一方是利兹都会让双方难受,只有双方都是青鸟才能让彼此解脱。非常好!从《成年女性动画时间》《声之形》到本片,我一直很喜欢吉田玲子笔下女性内心隐秘的昏暗角落。本片和《无敌破坏王2》同样劝分不劝和,但本片的主题和故事的融合程度更高,更不必说沉稳静谧的气息和精美细致的画风,有几个瞬间觉得是宫崎骏和新海诚的巅峰融合。

17分钟前
  • 小A
  • 推荐

(9/10)看TV版的时候我对这两人的关注度就超过了美丽组。个人不是很喜欢TV版,而且上色略做作,相较之下剧场版的画面还是让人很舒适的,场景表现带有诗意。音乐和人物背景也配合得相当出彩。至于这个故事的结局,也许就像一开头希美所说的,略带伤感但又美好。影片是从霙的视角展开,但如果从希美的角度把剧情重新梳理一遍,就会看到这是另一个故事。影片最后,霙独自走向了音乐教室,没有像之前那样等待希美,而希美则走向了图书馆,去考取自己真正的志愿。此时两人的窗外都有鸟儿飞过,宣示着她俩互为青鸟,也互相放走了对方。

22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从京吹1到2再到这部,体验了一种高光点从乐器到人、从喧嚣到私密的过渡。合奏或优雅或恢弘,演奏者各有心事,而讲述者就在反复变焦中,时而让我们聆听,时而让我们注视。这个“爱是放手”、“比翼齐飞”的故事简单得正适合京阿尼演绎,淡色水彩把空间晕染得很宽很远宛若童话里的冬季,但一个脚步一缕垂发一次眨眼一丝吐息,蕴含着比许多也有哭喊却最终欢腾依旧的青春故事立体得多的真实。这既不是一个音乐故事,也绝非简单的恋爱桥段,这可能就是一种必须做出选择的人生吧。京吹2时,就隐隐担忧着希美和霙这太过沉重的牵绊,要如何解开?暴力的?浪漫的?痛苦的?最终,《利兹与青鸟》给出了一个轻盈的答案。

27分钟前
  • 亲爱的猥琐猪
  • 力荐

她倆曾經想對彼此說的,或許只是早見沙織在《The Rolling Girls》的那句台詞:「好想和妳在一起,即便只是朋友這種關係……」也,唯有故事這種魔法,方能讓這一段在現實中只能以陰沉壓迫形容之的沉重情誼,變得如斯令人同理、催人落淚、惹人憐惜。 P.s.西屋太志設計的霙,實在讓人很有一種想用舌頭把她髮絲理順的下流衝動……

31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果然只有女生才最能理解女生微妙而敏感的心理状态,也更容易将自己带入其中,这是只属于女生的细腻。也许她们看到青鸟的第一刻就会将之联系到忧郁(Blue)与孤独,而我只觉得青鸟长得像迅雷。/直男的脑回路

32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座中泣下谁最多,长笛希美青衫湿。

37分钟前
  • 嘉神川荡漾
  • 力荐

喜欢这个故事,彻底补完了伞木希美这个角色。但我总感觉,如果能遵照原作拍一季动画,效果可能会远远好过现在这个剧场版。山田监督像是在力求平淡,却终究不够克制。无限叠加同一个意味的小动作,的确是展现人物性格与内心戏的妙策,总未免有些低估观众的理解能力。想重温TV版了。

38分钟前
  • 陆秋槎
  • 力荐

现在最大的想法,下次见到某某某时候,对她也来个「大好きのハグ」

41分钟前
  • 思寻
  • 力荐

太细腻了,但我对女生之间的友情到底能有多复杂并没有什么共鸣,只能把它理解成一个拉拉单恋直女的故事……我说我喜欢你的全部,你说你喜欢我的双簧管……╭(°A°`)╮

46分钟前
  • 小油飞
  • 推荐

无法融入群体,特别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世界的全部。不惜代价也希望与她在一起,眼中只有包含了对方的未来,世俗意义上的前途全然抛在脑后。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真实到令人心痛。在影院不敢出声,回到家里像失了魂一样,听着剧中的曲子,哭成了泪人。

47分钟前
  • Mage S
  • 力荐

迫真硬核女同动画,暂时原谅山田在《玉子市场》里面虐小绿了😭。细致入微描写青春期少女间矛盾复杂感情的电影,如果是学过乐器的女同性恋观众可能会哭崩。

49分钟前
  • GENNIQIROU
  • 力荐

如果你爱的人决意要离开你去远方,你会放手让她走吗?っていう話です

52分钟前
  • 文水青蛙
  • 力荐

埋下分离可能的,是青鸟矫健的注定属于天空的翅膀。但如若青鸟只想跟利兹在一起而并不在意自己的翅膀,那该怎么办呢?这份不能被传递到的青鸟的心意,不明白为何自己无缘无故被看重,让希美在最后终于问出口,「何でそんなに言ってくれるのか分かんな」。于是一旦明白,比喻便失效了,盘旋于空气里的二元对立也隐匿不见。打开的鸟笼不再重要,因为自由并不意味着失去。结尾升起的那个弱音般的,“并不一定会分离”的希望,已足够坚韧。

54分钟前
  • 有必要
  • 力荐

天了,在不同楼相对的两个教室里希美长笛上的反光跨越空气在霙身上流转那一段太美了,老年人第一万次为高中生的纯真情感/情绪感到窒息。两个女孩都既是利兹也是青鸟,既要追逐也要放手。声音做得很好,走廊里少女室内鞋的脚步声和水手服裙摆抖动的声音与背景里的钢琴曲完美和谐,犹如将青春日常里的细节不断重复出美妙的节奏感,真清脆啊。以及,希美这种在明媚爽朗中渣人于无形简直和Oliver的"Later!"一个类型。

58分钟前
  • 烤芬
  • 推荐

4.5 细腻如沾衣微雨。“利兹” “青鸟” 的身份在两人关系渐进中不断互换,没有说出口的话,猜测迟疑的种种心意,压抑的、迷茫的、静默的、苦涩的……彼此的心之所向,层叠的羁绊,最终都像青鸟的羽翼般,轻盈地散开。因此夏日终点依旧是明媚的。【神様、どうして私に籠の開け方を教えたのですか。】这句忍不住大哭。

60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