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美国2013

主演:丹尼·特雷霍,埃里克·罗伯茨,瑞秋·布鲁克·史密斯,贾斯汀·皮尔斯,罗伯特·米亚诺

导演:贾斯汀·皮尔斯

播放地址

 剧照

布 剧照 NO.1布 剧照 NO.2布 剧照 NO.3布 剧照 NO.4布 剧照 NO.5布 剧照 NO.6布 剧照 NO.13布 剧照 NO.14布 剧照 NO.15布 剧照 NO.16布 剧照 NO.17布 剧照 NO.18布 剧照 NO.19布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0 22:59

详细剧情

父母双双遇害,而犯人又被无罪释放,这一切都让青年杰森·帕福德(凯勒·威利特 Kyler Willett 饰)远离曾经给予了误伤信仰的教堂,转而化身为周游声色犬马之间的浪荡子。某天,原教堂的迪克曼神父(莱斯特·霍尔莫斯Lassiter Holmes 饰)找到杰森,此前神父的搭档康纳利神父(丹尼·特乔 Danny Trejo 饰)在一次驱魔仪式中惨遭杀害,而恶魔的力量正不断强大,世界面临被黑暗统治的危险。为了对抗即将到来的危机,迪克曼神父希望杰森能回归教堂,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半信半疑的杰森回到教堂,并且得知专事与魔鬼抗争的神秘组织驱魔圣教(Cloth)的存在。   在此之后,他将拿起各种强大的武器,与伙伴们并肩战斗……

 长篇影评

 1 ) (主观臆断)浅谈这部电影和茨威格的联系

影片结尾荧幕上打出"Inspired by Stefan Zweig"(订正:“Inspired by the writings of Stefan Zweig")的时候,好几个看时没细想的地方忽然就觉得很巧妙了。

电影里其实有三个茨威格,其中两个很显然是“作家“,中年和青年时的作家。但这两个顶多只是从身份上的比喻。真正与茨威格呼应的角色,当然是主角Gustave。片中Fiennes从他外型上其实在某些时候也可以看出和相片上茨威格气质的相像。

从几个问题来理解:
1)茨威格为什么会自杀?
2)Gustave是为了什么死的?
3)Gustave是一个有哪些特点的人?
4)Gustave和茨威格的呼应在哪里?

1)茨威格为什么会自杀。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道主义在他心中文化艺术人文殿堂的欧罗巴的倒退和消亡,而他所使用的母语的那个世界正是毁灭这一切的刽子手。

为什么要这么说。

1941年茨威格就亲口在人前说过 ”I’m here to apologize before you all. I’m here in a state of shame because my language is the language in which the world is being destroyed. My mother tongue, the very words that I speak, are the ones being twisted and perverted by this machine that is undoing humanity.“

茨威格用语的精妙处处都能体现。他说undo humanity而不是destroy这样的词,可以体现在他眼里纳粹的行为与其说是在泯灭人性摧毁人道主义,不如说是一种人类精神文明的倒退,才会做出如此灭绝人性的行为。纳粹上台后封锁犹太作家、艺术家的作品,但也同时疯狂推崇德意志文化艺术。纳粹在入侵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后不遗余力夺取艺术品。这种矛盾扭曲极端狭隘的行为,与其说是一种全面毁灭的行为,更恰当点说其实是一种与人类精神文明发展方向相反的倒退行为。所以才是undo。

当时的欧洲在茨威格眼里就是在自杀,他的故土不复存在,存在的那个已经不是他的那个故土。就算衣食无忧,声誉不减,但”无家可归“才是最可怕的,精神家园已失,看不见任何希望。
他的遗言说 "I think it better to conclude in good time and in erect bearing a life in which intellectual labour meant the purest joy and personal freedom the highest good on Earth"

但茨威格让人难受的地方在于,他的作品中其实也出现过不少自杀的概念。但他还是让他书里的角色坚持下去了,就像《象棋的故事》的Dr B,他受到的折磨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茨威格受到的折磨,只不过茨威格坚持不下去了。

2)Gustave为了什么死的
3)Gustave是一个有哪些特点的人
4)Gustave和茨威格的呼应在哪里?

Gustave对Zero说过一句话“You see, there are still faint glimmers of civilization left in this barbaric slaughterhouse that was once known as humanity”。之所以说这部电影有着对茨威格致敬的地方,我想这里就是一处。相信人道主义仍然存在,哪怕十分微弱。

Gustave是个很讲究的人,逃追捕的路上也要喷个香水。买个蜡烛可以噼里啪啦讲一堆,连剩下的钱给断腿擦鞋匠都要面面俱到。
他是个懂得美欣赏美心中有美的心地纯真善良的人。他注意Madame D的指甲油颜色,不美就直说丑,完美就说完美。逃命的时候不忘赞美雪景。就算要被从山崖边震下去只剩那几秒喘气的时间,他也要大声念出他喜爱的诗句。

他从监狱逃出来的时候,询问Zero你的姑娘如何,警笛响起时他还费神说我现在没法听你讲完因为警笛响了,但你以后一定要细细告诉我。这个片段如果不注意,看得时候多半会认为怎么这么罗里吧嗦婆婆妈妈,该逃的时候讲什么废话,导演故意让观众紧张吗。我认为不是,Gustave就是这么一个人,他问Zero你的姑娘如何,是因为他以一个朋友的角度真心想了解,不是因为刚出了监狱和你恢复熟络的套近乎。他因为要逃命打断朋友的叙说,在他这样的人看来非常的不礼貌,于是他真诚地解释并且预约将来续讲。
这也从他误会了Zero没给他带衣服的原因后(更正:起先Gustave因为Zero没带假胡子假鼻子不能好好伪装去逃亡而略有不快,既而因为Zero居然把他的香水忘带了而生气,生气之下口不择言就Zero来自的地方和外来移民身份一通狂喷,而在Zero说明自己是因为战争失去了所有家人才成为的难民后),非常认真几乎夸张的道歉可以看出。他的道歉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在自责,自责自己怎么可以把别人想成那样。

回过头来说,Gustave为什么会死。他既是因为捍卫朋友也是因为捍卫自己。
捍卫朋友就不用说了。
捍卫自己这一点,是指就算当时Zero不是他的朋友,他也不会坐视士兵的行为。如果他坐视了士兵蛮横不讲理地欺压Zero,或任何人,那他也失去了自己的为人和良心,或者说,在这乱世中他认为仅存的那些人道主义也不存在了。

Gustave和茨威格是有呼应的地方的,但他并不是茨威格的再现。这部作品也只是受茨威格[及作品]的启发,并不是仿茨威格风格。但你也能从中获得和阅读茨威格小说的某些相似感受,比如闭卷后不自觉一声叹息或者一缕你也不是特别确定的伤感,比如同在悲剧中夹杂着荒诞地对生命的庆祝。

听Gustave说话的时候和读茨威格有类似的矛盾感觉。惊叹于他用词用语用诗的天马行空和精准优美,不明白怎么会又怎么能说这么长且半口气不歇,嫌他花言巧语的同时赞叹他的恰到好处。就像他对Madame D看上去逢场作戏嘴里能开花,但他内心也的确在乎这个前后入住过18(19?)年的行将就木的老妇人。

读茨威格的时候心情很矛盾,贪婪与吝啬同在,兴奋与平静同在。贪婪地想读满每个字,就像光看进眼睛里还不太够的感觉。吝啬地不想要读得太快,不舍得读完。兴奋地想要接受下一个让你喟叹的转折。平静地感受他用这么铿锵逻辑的语言写出来的温柔细腻。

希特勒要是要恨一个作家,茨威格必须榜上有名,一个犹太人用德语极尽了德语和文学的美。

题外话:这电影里真是全大牌演员,简直是盛宴。

05/05/2014
放一个USNews的评(http://www.usnews.com/news/articles/2014/03/14/hints-of-history-in-the-grand-budapest-hotel),之前看电影的时候没注意的地方,关于电影中涉及的纳粹形象的几个说法:
注意电影中占领了大饭店后,所有的旗帜都换成了ZZ标志。
1)纳粹党卫军的英文缩写是SS,德文是Schutzstaffel。如果搜一下党卫军的徽标和旗帜(http://en.wikipedia.org/wiki/Schutzstaffel),会看见和电影中旗帜的极其相似处。
2)ZZ和SS的相似处。
3)Z又可以代表电影中虚构的Replublic of Zubrowka。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几个说法挺有意思的。

 2 ) 观后感

查理·卓别林说:“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布达佩斯大饭店》,看似是一场人间喜剧,实则内质充满了点点的忧伤,当然不可否认,这部影片的观影过程是愉悦的,但始终有种挥之不去的阴暗萦绕在心头,好像是对美好易失的感慨,当片尾打出灵感来自茨威格时,终于明了这种忧戚的缘由。茨威格是一名犹太人,也是欧洲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受到那次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巴西自杀而亡。这部影片其实刻画的也是一部犹太人的流亡史。 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古斯塔夫两次在火车上救下没有身份的酒店门童Zero,电影里这句台词也是两次出现,“你看,在野蛮的屠宰场上,还是有些文明的微光在闪动,那就是人性所在。确实,那就是我们仅有的谦卑的温和的方式”,但文明的微光并不能永恒照亮人性,第一次古斯塔夫遇到对自己友好的法西斯军官,第二次他则被执行队毫无迟疑地枪杀。影片弱化处理了这个血腥场面,只是通过年老后的小门童的口述,仿佛一笔带过,却比直面更多了一层悲凉。两次画面的表现色彩也是不相同,彩色与黑白相对比,而同时那张由上一任军官签发的特别旅行通行证被撕毁,向观众展示了战争就是否定之前的一切,重新建立新秩序。军官的人性之光熄灭了。 影片用层层倒叙的方式,以三个时代,不同的叙事人,交相呼应、头尾相接地追述了人物及其所生活时代载体的故事,仿佛一条时间的河。影片中还讲述门童Zero和女蛋糕师的爱情,他们并没有像童话里那样,波折过后,“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女人很早就死于疾病,而门童缅怀她至老。当片中的作家询问老年门童“你愿意把自己所有的财产跟国家换一个不能盈利的残破的酒店,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因为只有在这里你才能最接近古斯塔夫先生”时,老门童回答:“不是的,我只是为了怀念我的妻子阿嘉莎,因为我们曾在这里度过很美好的一段时光,虽然很短暂。” 爱情虽然短暂但却刻骨铭心。 这部影片意味深长,很值得多次观赏。

 3 ) 如果你也翻遍了豆瓣,却找不到一篇干货影评,请戳这里……

首先声明,以下是转载的影评。为什么要转载?因为我能看懂《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剧情,却不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能猜出和纳粹有关,可为何犹抱琵琶半遮面,卍字符还要换成两个Z?那么多大牌影星,为何愿意加盟这部荒诞奇葩的作品?为什么非得是布达佩斯的大饭店?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回答,凭什么说这是一部好片?

据说豆瓣上盛产文青,他们一定能够解答我的疑惑吧。可是当我翻遍了全部126篇影评,我发现要么是用文字把剧情再复述一遍(话说豆瓣上此类“影评”还真不少,是想表示我比你们先看过,或者是我比你们都看得仔细、记得牢?)要么是在抒发怅古幽情,感慨昨日的世界,表明打五星是基于自己无法言说的情感共鸣;要么就是膜拜亮瞎双眼的卡司,赞叹导演的别具匠心,套娃般的叙事结构,还用不同的屏幕长宽比标记出来,好特别噢!

无奈之下,只得去它处另觅高见,于是找到了这篇干货来解读晦涩的《布达佩斯大饭店》。


----------------- 向XX们致敬 评《布达佩斯大饭店》-----------------

(此处略去100多字,原作者在此骂街,有兴趣围观的请戳【注1】的原文链接。)

其实要看懂《布达佩斯大饭店》有点难,因为它确实太欧洲了。但是看不懂就是看不懂,就不要东说西说装逼卖笑误导群众。扯犊子扯够了,就该来点实用的。我知道自己先喷了人就难免被喷了,但是哪怕分享里遇到一个看得懂这些文字的朋友,也就算是朝闻道,死而无憾了。

整部电影除了向大师致敬就是在隐喻。如果说简单的把它归类为喜剧、悬疑、冒险、剧情,就太肤浅了。其实这更像是纪录片、文艺片。纪录片记录的是刘别谦、希区柯克、卓柏林等人留下的经典电影手法,文艺片文艺的是欧洲文明衰落这一精神内涵。

要搞清楚它的文化背景,其实不得不提到两个人—— 瓦尔特·本雅明、史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就不说了,原著作者,简历就太长了,挑几个简单而至关重要的特点来说:他是奥地利流亡作家、犹太人、欧洲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受到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巴西自杀身亡。《布达佩斯大饭店》其实讲的是欧洲传统文明的衰亡史,具体一点讲,其实讲的是犹太人的流亡史,更细化一点,讲的是茨威格离开逐渐衰亡的精神家园,心碎而死的自传。

瓦尔特·本雅明,德国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评论家、“欧洲的最后一位文人”,流亡作家,受到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西班牙自杀身亡。他为什么重要我不知道,但是在欧洲文科学术界,反正总是把他奉为大神的。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中哀叹传统讲故事技术的消亡。《布达佩斯大饭店》用了四层讲述结构,始终呈现的是一个身临其境的讲故事的过程,一个故事离不开一个讲故事的人和一个听故事的人,还有他们同时所处的环境。这是在向本雅明的思想致敬。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工业化深入、世界大战、纳粹崛起,凡是和人文关怀、人道关怀、实用关怀相关的东西迅速衰亡,理性、集权、现代化、快餐化的东西在崛起,欧洲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被铁蹄蹂躏、精神强奸,物质上发达进步了,但是传统消亡和丢失,人性也在淡漠。人们习惯了人云亦云,不再用心品鉴文艺,就更谈不上思考和探索了,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一场华丽的演讲就可以让无数狂热信徒走上战场,也导致了那些有良知的作者们痛心疾首,本雅明和茨威格的自杀就是一种殉道。但是在战争年代,这些人都还想得到不断写东西,想得到哀叹和自杀,这就很了不起了。有时候我们感叹自己出不了有深度的东西,不能只怪作者和体制,而是整个土壤的养分和逼格就不够,然后又不求甚解。就拿张冯二导来说,拍专业了你看不懂,没票房,拍浅显了你说人家低俗。不过喷归喷,对姜文、陆川、宁浩三位大神的杰作,还是要膜拜的,人家已经学会了玩让你一知半解的擦边球。

在有了小说、报纸、电话、电报、电视的时代,人和人的关系被媒体取代了,人们把自己藏在麦克风的后面,交流减少了。相比起神话、史诗、童话的传播方式和环境,以前作者和听众聚在一起讲故事的现实被改变,以前一个故事需要大家聚在一起,口口相传,这个过程需要融入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的共同经验,而在现代化以后的世界,一个孤立的作家,在他与世隔绝的阁楼里面没有感情的量产作品来满足一个群体的需要。实用关怀逐渐消失。随着实用关怀的消失,欧洲文化的精神支柱也就倒塌了。

《布》这个名字其实是误导人的,让人以为故事发生在匈牙利,虽然匈牙利酒店业是很发达,一万福林就可以租一套别墅来住,可《布》和匈牙利实质上却没有一毛钱关系。电影取景是在德国,原著隐喻是在奥地利。奥地利,小巴黎,欧洲的文化艺术的心脏,欧洲精神和思想的摇篮,也是希特勒“水晶之夜”排犹杀犹焚书坑儒的地方。故事的场景就是小说作者茨威格本人的祖国。还有旁证可以说明:爱德华·诺顿饰演的警察穿的既不是匈牙利制服,也不是德国制服,但是枪套、背带、胸略、肩章却是德式的,卫兵使用的步枪是毛瑟98k,筒形帽是普鲁士军人的传统,上面搞个狐狸就纯粹是卖萌了。而后来战争爆发封锁边境时上车检查的士兵是清一色的德军党卫军装备,山型双扣帽,帽徽是个II,现实里这个II是绣在德国国防军中下级军官的领章上的。占领饭店以后,挂巨幅国旗,带袖章,只有纳粹有这个习惯,电影上旗帜和袖章是ZZ图案,纳粹是SS,或者卐字,按照希特勒自己的解释,SS、卐都是双闪电,那么ZZ,不就是更直接的隐喻双闪电么?导演明明可以直接挂出卐字旗,却不这样做,明明可以写《维也纳大饭店》或《贝希斯特加登大饭店》,却要转移到布达佩斯去,这就是欲盖弥彰。

电影中的大堂经理,古斯塔夫,是个深色金发,年长、敏感的顾客欢迎,用自己巧舌和身体去满足他们的角色。古斯塔夫自己也说,他自己可能是个双性恋,这也是在暗示他的工作是满足所有人精神上的一种需求。而他满足的对象,是这个社会的精英贵族阶层。这其实就是茨威格的自画像。二战前,茨威格是深受奥地利民众欢迎的作家,他的作品有深度的实用人道关怀,所谓关怀,简单地说,就是和社会及传统有很积极的互动。这种文化上的互动,在电影里被用一种能够被所有人理解和接受的庸俗的方式反映出来,大俗大雅,这也是实用关怀和人道关怀最好的体现。

《苹果男孩》被定义为一副给古斯塔夫引来杀身之祸的价值连城的名画。这幅画是遗产,是欧洲贵族留给古斯塔夫的财富,是靠他细致入微,体贴热心的服务劳动所换来的。苹果在圣经中是欲望之果,禁果,而在欧洲语言中,也有劳动回报的意思。这幅画的隐喻是要表达整个犹太民族精打细算,左右逢源,从耶路撒冷撒向全世界,逐渐继承了欧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他们应得的。而此时此刻,死者的儿子,家人站出来了,一个只关心财富,整理遗产很多天,才发现画已经丢失了的实用主义者,他暴虐、疯狂、粗鲁,无视法律和契约,修改遗嘱,谋杀律师,追杀证人,但是对遗产却又有着变态的依恋,这像不像希特勒呢?作为同一文化的继承人,他想占有祖先的所有遗产,但是却完全没有继承到其精髓,同时撕毁停战条约,穷兵黩武,屠杀犹太人......

偷到这幅画以后,在列车上,古斯塔夫曾对Zero说,我要死在这幅画下面,你看得出来我和画上那个男孩多像么?这不是玩笑,而是导演的暗示,暗示古斯塔夫自己就是犹太人,而苹果就是他应该继承的遗产和财富。然而分秒之后,他又说,我考虑把这幅画卖掉,这就是犹太民族的真实写照,从《出埃及记》到《辛德勒的名单》,都表现出犹太民族太过于精明富有而遭到全世界排挤的苦难现实,财富带来的是妒忌和迫害,使他们没有安全感,一直在逃亡。

十字钥匙结社一章十分有趣,古斯塔夫一个电话,全世界各地的酒店同业者就第一时间,不惜代价,义无反顾的来帮他。这不得不让人想到蔷薇十字结社、郇山隐修会等,都是秘密结社,都是分布甚广,都是能力通天,都是内部成员之间有求必应。这是典型的犹太人结社。这一章即是描写茨威格被纳粹迫害逃难途中受到同胞接济和帮助,也是描述犹太人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

现实中,茨威格是在巴西自杀的。然而电影中,古斯塔夫是在火车上怒斥纳粹,被枪毙在冰冷的荒原里,茨威格和纳粹叫板了一生,何尝不希望勇敢的站出来和他们抗争到底。但是现实里他没有勇气这样做。而电影里就不一样了,有传承人、见证人ZERO,古斯塔夫要把这个种子保护和延续下去,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经过艺术加工后,茨威格最最理想的结局。

德米特里家的打手是个牛高马大、少言寡语、出手残忍、效忠主人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男人,其戏剧形象就像弗兰克斯坦(科学怪人),或者《007》里面的钢牙。他的戏就只有一个内容——追杀,杀人不见血。直到最后雪橇追车一幕,才让人想起点什么,他停好摩托车,竖起雪橇,以几乎是军姿的方式站在原地喝威士忌。皮衣、军姿、杀人不眨眼、愚忠、恐怖、执行命令不动脑子,就是德国军队的写照,尤其是党卫军或者盖世太保的写照。

悬崖上垂死的古斯塔夫说到:“你这个可悲的怪胎”,“毛瑟枪咔塔上膛,军官欢喜呼喊” 这就是在说德国军人了,要不然他怎么不说中正式、柯尔特或王八大盖咔塔上膛?

最后一章酒店里的枪战简直就让人忍俊不禁了,从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站位和手持的武器,就能看出隐喻。最开始是德米特里冲上楼,看见了古斯塔夫和Zero,然后给了个正面镜头,德米特里身穿黑色风衣,手腕上别着双闪电袖章,以一个很嚣张的姿态吼道:“苹果男孩”在哪里?这像不像希特勒一九三几年时候的叫嚣?然后古斯塔夫来了句:“管你屁事。"于是德米特里说我要把你打个稀巴烂。他从脚底掏出一支枪,此时对拔枪、上膛、举枪、射击四个动作给特写,强调这是一把PPK。卡尔·瓦尔特兵工厂的PPK(卡尔·毕而瑟)是二战时最著名最先进的手枪,纳粹党于1931年夺得政权后,由于该枪械轻、小,便于携带,性能杰出,此型手枪主要配发给高级将领、非作战参谋人员、礼宾、盖世太保等。

接下来就是武器博览会了,一个武器代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阵营。

先是对面右1冒出来一个人,探头观望,此时他拿的枪看不清楚,但是他大吼一声:“放下你的武器!”然后开枪掩护古斯塔夫。然后德米特里右边出来一个人,手持毛瑟盒子炮,不由分说就站在他身后和他一起开枪。毛瑟盒子炮也称为驳壳枪,一战德国军警制式装备,后来被鲁格P08取代,二战时毛瑟主要出口给德国的盟国和仆从国,亦出口过给蒋中正以换取中国的稀有金属。在西班牙内战中也大量使用。这三个人之间的枪战可以让人联想到二战爆发前国际纵队寡不敌众对抗西班牙弗朗哥政权以及法西斯政权。他们的枪声很快迎来了三个大家伙——

接下来的三个人都是特写,很有意思,第一个人端着一把夸张的长弹夹波波沙,先出来的是枪,然后才是人,他并没有开枪,而是站在那里观望。这明显就是在影射老毛子或者波兰人。如果一把枪不能证明他的身份,那么注意他的胡子,斯大林也留着这样性感的胡子。

然后是拿着一把左轮手枪的眼睛哥,这把枪不是韦伯利就是恩菲尔德,二战时只有英军军官使用左轮手枪。也出口给苏联和美国。二战早期美军的武器是英式的。美军没参战以前使用的是英菲尔德,参战以后研发了柯尔特M1911。还是看胡子,给张西奥多·罗斯福的照片。

最后出场的长得像罗伯特德尼罗的家伙手握毛瑟1910或者毛瑟1934,该型号为毛瑟手枪袖珍版,主要在一战被美国大量进口,但是作为跟班,意大利、西班牙也想有一杯羹。

每个人拿着不同的枪在走廊里对射,导演肯定是别有用意的。

该片的结构分析,也不是用简单的线性结构或者乱入结构就可以概括的,和它的配乐一样,这个结构具有极强的中、东欧洲风格,因为本雅明和茨威格都受到这种影响。

本片是回字形,或者套娃结构。

开篇出字幕,特别提示要用指定屏幕尺寸观看,这是提醒观众,我们看到的是第一层——电影的叙事。信息发送者是导演,接收者是电影观众。屏幕尺寸尽量接近故事发生的年代,避免叙事脱节。

然后影片开始,一个抱着书的女子走近作家的雕塑,电影结尾也以此收尾,这是套在第一层里面的第二层,提醒我们,我们看到的是小说的叙事结构。信息发送者是写书作者,接收者是读者。

然后作家开始讲故事,讲一个他亲赴故事发生地点,和还活着的Zero交流的故事,最后以作家自述结尾,这是第三层,是作家亲自口授自身经历,信息的发送者是写书的作者,也可以说是他的书或者自述、自传,但是不同于第二个层次的第三人称视角,这里是第一人称视角的。这一层也可以和上一层合并。

然后是Zero和作家在酒店,向作家讲述他和古斯塔夫先生的共同经历,以Zero在酒店乘电梯离开回房间为结尾。这是比较核心的一层,是Zero和作家面对面,亲自口述的自己和古斯塔夫经历的叙事结构。信息的发送者是Zero,接收者是作者,但是作者也加入了自己对Zero的评价和内心语言,也算是参与到了故事的加工过程中。

最核心的是Zero向作家叙述的内容,是他和古斯塔夫亲自经历,一同用生命书写的故事。

一层套一层,都给出了完整的开始和结尾,中间有穿插,但是原理不变。直到最后电影院亮灯,观众离席,这一层层叙事,才像洋葱切面一样完整再现,导演的讲述才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整部戏是大腕云集的,演员阵容已经强大到了变态的地步。

古斯塔夫扮演者,拉尔夫·费因斯,他是《英国病人》中忧郁的德军飞行员,是《汉尼拔红龙》中变态内向的连环杀手,是《哈利波特》中邪恶的伏地魔,是《辛德勒的名单》中冷血无情的集中营司令,除此以外,还扮演过无数经典角色,两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大反派德米特里扮演者,阿德里安·布劳迪,《钢琴师》里面失魂落魄的犹太人,《1942》里面忧心忡忡的白修德.......仅凭他往哪里一杵,那时而阳光、时而清朗、时而忧郁的外表就可以赢得一片赞誉的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得主。

警官亨克尔斯扮演者,爱德华·诺顿,《面纱》里不善言辞的生物学家、绿巨人、搏击俱乐部里布拉德·皮特的影子......

作家扮演着裘德·洛,《兵临城下》里的瓦西里、《人工智能》、《冷山》、《大侦探福尔摩斯》.......

打手乔普林,扮演者威廉·达福,《蜘蛛侠里》情感丰富的大反派,还有《野战排》、《生死时速》、《英国病人》.......

管家瑟吉,饰演者马修·阿马立克,被某大导演称为法国最会演戏的人。

律师科瓦奇,扮演者杰夫·高布伦,由于他特别喜爱扮演稀奇古怪的角色,所以经过胡子、眼镜、皱纹的修饰,你绝对想不起来他就是当年《侏罗纪公园》里那个帅气的歌星,然后还曾用《天煞》、《变蝇人》这些科幻恐怖片把观众吓傻。

监狱黑帮老大,哈维·凯特尔,经常就来点老大或者组织头头的角色,例如在《低俗小说》、《落水狗》这些剧里面他就已经把有点点背的黑帮小头头这个角色演烂了。除此还有《坏中尉》、《出租车司机》、《汉尼拔红龙》......数不胜数。

女演员、还有新人暂且不提,仅凭这帮外貌协会、超级大腕、老戏骨,就已经超值了。他们每个人戏份都不多,但是都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水平,比如说爱德华·诺顿的严肃公证的研究者仲裁者形象,拉尔夫·费因斯的绅士形象,阿德里安·布劳迪的神经质的形象,裘德·洛的真相调查者的形象,哈维·凯特尔的混子长老、黑帮前辈形象,威廉·达福残忍狡诈的形象被发挥到极致.......

其实就是一个逃亡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再安排四层空间,无数大腕来演绎?这就是在向传统讲故事的技巧致敬了。广播电视传媒对传统讲故事的技术是一种极大的冲击。在多快好省的年代,读者能读帖子就不看小说,能看视频就不看电影,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无法让我们再有那么多时间去体验完整美感的酝酿过程,反而习惯了感官上的无脑刺激。因此文艺创作人员们能把一个故事讲简洁明快了,就尽量不搞复杂,观众也没那个耐心,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剪辑镜头的使用量已经超越长镜头使用量的上百倍,只有眼花缭乱高大上的音画,才满足得了观众的胃口了,而这就好比饮鸩止渴,阈值调高了,技术革新又跟不上,作品没有了灵魂,只有靠技术来包装,电影院就难以再坐得满了。然而本剧导演却不厌其烦的耗费那么多胶片,使用那么多演员来重复这个故事,这即是在勇敢地缅怀我们已经丢失的传统和习惯。大家已经习惯了吃快餐,很难满足于咖啡和下午茶,导演不得不用牛叉的卡司把大家的眼球震住,然后再坐下来好好讲这个故事。不过大腕们参演哪怕是一分钟也是值得的,只有大师才看得到这样大师级著作的潜力,哪怕奖杯难分,只要为其献身一刻,就是和逝去的大师对话,就足以留名青史。

在作家的家里,作家讲自己的书;在酒店大堂里,门童对作家八卦Zero的传说;在清真风格明显的澡堂里,在酒店餐厅吃甜点的餐桌上,老Zero对作家讲自己的传奇;在逃亡路上,古斯塔夫对Zero讲自己的经历;在作家的纪念碑前,少女拿着小说缅怀......每一次讲述,都脱离不开一个密切配合的环境,以及讲故事、听故事的人的亲身参与,这,就是传统讲故事技巧的真谛。然而电影也表现出了讲故事技巧的衰落,Zero和古斯塔夫是共同参与和经历故事;作家是亲临酒店,从Zero口中继承故事;女读者只能通过书本脑补故事;而我们只有依赖电影惊鸿一瞥了。这就是现代性带来的悲哀。导演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即使是用镜头语言,他也可以带给我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怀旧快感,在今天,很多人除了秀事业线、秀高科技、秀呆萌,已经做不到这么好了。

我们见多识广、有灵气、有脑子的观众之所以会跨越时代和文化体验到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美感,就是因为文化的本质和人性都是一样的,只能用灵魂去感知。

2014,此剧必火,至少在西方世界是这样。小说、剧本、表演、场景、色调、音乐,无以伦比。一部融合了《天使艾米丽》、《东方快车谋杀案》、《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嗨,我的元首》、《大都会》、《弗兰克斯坦》、《大独裁者》等无数经典气质的不朽神作!

(此处略去一段,原作者在结尾处依然怒气不减、愤慨难消。)

------------------------------ 来源网络:曾锴 ------------------------------

转载注:

【注1】网络上的几处原文链接,有影片截图,便于对比细节。

- 清华南都的传送门保留了原作开头结尾处的愤青骂街,大家有兴趣可以领略一下:
http://chuansongme.com/n/494267

- 楼下豆友提醒在人人网有原作,谢谢!我看了下,是修改稿,已经删除了愤青骂街,斯文多了:
http://blog.renren.com/blog/249763106/929823394?bfrom=01020100200

- 我在知乎上也看到作者的问答,有更多武器的照片,供军事迷研究考证细节: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619618/answer/27061477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500363/answer/27188048

作者在知乎上的自我介绍是:曾锴,新闻通讯员/新闻学博士/自由撰稿人,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 新闻专业

【注2】我转载时更正了一些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此文作者说影片基于茨威格的原著,似乎不对,仅仅是导演inspired by Stefan Zweig.

【注3】这篇评论对影片解读得很细致,但我并不同意此文作者的一些观点和态度。如“2014,此剧必火,至少在西方世界是这样。不朽神作!”我觉得此片尚未到神作的地步,也不会必火,不会成为票房大片,毕竟不太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娱乐需求。而这种结果也不能完全归因于现代文艺的衰落,其实每一代人都会轻易地感叹过去的深刻质感,哀悼现在的肤浅快餐——现代的缅怀欧洲经典,17、18世纪的古典、新古典主义又膜拜文艺复兴,而文艺复兴时期想要复兴的则是古希腊的文化艺术。然而,人类的文化文明文艺其实一直在革新进步,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玩法,怀念经典致敬大师何必一定要嘲弄今人不屑当代呢?

【注4】本片票房数据(来自IMDb)
Gross:
$59,034,599 (USA) (3 August 2014)
£10,978,014 (UK) (10 August 2014)
AUD570,846 (Australia) (17 August 2014)
€4,590,446 (Italy) (24 August 2014)
€680,000 (Spain) (10 August 2014)

【注5】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 (2015)提名、获奖情况:

最佳影片 (提名)
最佳导演 (提名)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最佳摄影 (提名)
最佳剪辑 (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 (提名、获奖)
最佳服装设计 (提名、获奖)
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 (提名、获奖)
最佳原创配乐 (提名、获奖)

 4 ) 《布达佩斯大饭店》导读——如果看不懂电影,或者看完第一篇影评还不过瘾,就戳这里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酸菜鱼乐园(id:Philosophichthy),可以考虑关注?

《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看起来相当的晦涩,其中暗藏着相当多的隐喻。但是如果能稍微对当时的历史有所了解,那么电影的理解会变得轻松一些,我们能更接近那个已经逝去的旧大陆的辉煌。张雄老师在上欧洲史这门课的时候,多次提到法国的制度改革,并且称赞法国每一次陷入谷底时都能及时通过改革重新强盛(路易十三、法国大革命、第三共和国等)。欧洲如今似乎也在振兴——通过引领后现代思潮,目前暂时在思想上处于和其他大洲不太一样的状态,不论是“环保少女”,还是难民危机的应对,看起来这么说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似乎也是一次不错的尝试。首先我们翻到电影的最后,电影最后告诉我们,这部电影受到了斯蒂芬·茨威格的著作的启发,那么我们首先来审视一下茨威格的生平。


第一节: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出生于维也纳,父亲是一位犹太纺织品商人,母亲是出身于意大利的犹太银行家家庭。1904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哲学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参加了反对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的活动,认为“欧洲要有统一的精神”,他的思想是一种前后现代的欧洲主义思想——过一会我们会解释这个我刚发明的概念。由于他是一名犹太人,他在1934年纳粹掌权之后前往英国;1940年,由于纳粹的威胁,他前往美国;同年八月,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移居巴西。在巴西,他对欧洲的局势和人类的未来感到越来越沮丧,1942年,他和他的妻子双双吞服巴比妥酸盐自杀。

左为斯蒂芬·茨威格,右为《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作家形象,可以看出二者的相似

在茨威格的成长环境当中,他所了解并支持的欧洲主义,实际上和奥地利帝国本身分不开——很明显他不可能设想出一个欧盟,那么在二战前最接近欧洲联合的其实就是奥地利帝国。在他的代表作《象棋的故事》中,很明显有一些词句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第六节中提到“您大概以为我现在要讲那些忠于我们古老的奥地利的人都关在那里的集中营”,第五节中,主角讲述自己的身世时告诉“我”他们家族和他本人和奥地利皇室以及教会之间的关系,比如他父亲是天主教中央党的议员,他的律师事务所的一位信使在收发信件时一不小心说了“陛下”。而这篇小说的另外一个人物,姑且算是“反面人物”,那个愚蠢、粗俗又古怪的象棋世界冠军琴多维奇,他出生在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匈牙利交界处,文中谈到人们第一次发现他的象棋天才时是这样描述的:“虽然严格说来。这位新冠军并非本城人士,可是本乡本土的民族自豪感已经激起。”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看一看这个“古老的奥地利”到底指什么。“奥地利帝国”作为正式的名称出现在1804年。在此之前,也就是三十年战争之后,德意志各个邦国已经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态,由哈布斯堡家族成员担任皇帝的神圣罗马帝国已经是一个空壳了,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更加剧了这种状况。1804年8月11日,在拿破仑加冕三个月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宣布成立奥地利帝国。两年之后,拿破仑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于是弗朗茨二世就成为了奥地利帝国的弗朗茨一世。这个奥地利帝国的基础是原先的哈布斯堡君主国。而哈布斯堡君主国的统治基础来源于十五世纪以来的土耳其的威胁。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等东欧民族受到奥地利的保护,抵抗土耳其的西进,而奥地利也乐于以斯拉夫人的国王自居。

第二节:十九世纪的漩涡

奥地利对于德意志的统一并不热心,在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的维也纳会议上——在历史意义上,一般以维也纳会议作为十九世纪的开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作为十九世纪的结束——梅特涅本着欧洲均势的原则,企图保持法国的力量,发出了“自然疆界”的倡议,也就是将莱茵河左岸的德意志领土割让给法国,换取法国和俄国的对抗。在会议上,奥地利放弃了原先的比利时以及在德意志西南部分的领地,但是得到了萨尔茨堡、蒂罗尔等地,并且保留了原先占领的波兰的土地,于是奥地利的中心开始向东移动,而且奥地利只有德语区、波西米亚和摩尔多瓦加入了新成立的接替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联邦。而梅特涅之所以持这一类主张,实际上是基于他的保守主义——事实上,保守主义和后现代思潮都反对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而茨威格的欧洲主义,我们很难揣测其中带有多少的后现代色彩,但是其中肯定带有保守主义的色彩。保守主义依旧认同古老的封君领地,也就是说不认为政府或者国家是本民族的代表,也不一定来自本民族,比如征服者威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们只是上帝派来治理这片土地的,他们是“超国家”的,也是“超民族”的。至于后现代思潮则从根源上批判民族这个概念,毕竟“一切共同体都来源于想象”,欧洲联合的基础就在于对民族国家的否定,大家都是“欧洲人”,就没有什么“法国人”、“德国人”、“荷兰人”之类的区分。推广出去也很好理解,大家都是“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欧洲左翼政治家愿意接纳难民的思想根源(虽然默克尔是右翼政治家)。梅特涅的下属弗雷德里希·根茨用《等级议会制宪法和代议制宪法的区别》论述了梅特涅的思想主张,他将德意志联邦的宪法解释为中世纪封建等级制度的法规,将议会解释成三级会议那样各个等级的代表,充分说明了什么是前后现代的欧洲主义的思想基础——这一思想恰恰在维也纳会议上得到了强调,是十九世纪奥地利政治的基调——但是在民族主义狂飙的二十世纪,坚信这些理论的茨威格能感受到的只有幻灭和沮丧——这大概也是他自杀的原因之一。1848年革命虽然被绞杀,但是民族革命的思潮依旧在奔涌。即使封建势力的代表击垮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如果他们还想生存下去,也不得不朝向民族主义发展,与法国从下至上的革命不同,这类革命被称为“白色革命”。在这场德意志统一的革命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案,一种是“大德意志道路”,也就是由奥地利领导统一全德意志,另一种是“小德意志道路”,由普鲁士领导建立不包含奥地利的德意志国家。而德国宰相俾斯麦正是“小德意志道路”的坚定拥护者。1866年普鲁士挑起普奥战争,将奥地利的势力排除出了德意志南部,并且普鲁士获得了建立一个美因河以北的北德意志联邦的权力。而奥地利在这场战争之后被德意志剥离,不得不将重心彻底转向东方。1867年2月,奥地利帝国改组成为双元帝国奥匈帝国,设立两套政府,一个国王的体制。而双元体制在运作四十余年之后,由于民族独立情绪的高涨受到了挑战,毕竟奥匈帝国有十余民族,但是只有双元体制。斐迪南大公主张兼并塞尔维亚,并且将奥匈帝国扩展成奥地利、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三元体制。1908年之后,奥地利从土耳其夺得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个省,使这个设想有了实现的基础。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到达萨拉热窝考察这一计划的可行性,但是由于他被暗杀,十九世纪结束了。

第三节:十九世纪的辉煌

十九世纪是欧洲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在这个长达百年的和平时代里(当然这是跟其他世纪相对比的),欧洲的各项力量都达到了顶点,世界上没有什么国家可以与欧洲五大强国(英国、德国、法国、俄国、奥地利)相抗衡,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科技等领域处于绝对的优势。在这个时代,在理性的指导下,自由和民主成为了主导思想,从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政治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教皇国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工业革命和殖民掠夺带来的物质基础也让欧洲前所未有地富足。但是很明显,维也纳体系只能有限地调和各国之间以及民族主义和保守派之间的矛盾,这一切都坐在火药桶上,最终欧洲迎来了一战。在文化方面,我们熟知的大多数科学家、画家、哲学家、文学家都生活在这个时代,比如达尔文、魏尔肖、巴斯德、孟德尔、莫奈、梵高、高更、马克思、黑格尔、马克斯·韦伯、尼采、雨果、拜伦、巴尔扎克、莫泊桑、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而且文化开始从宫廷走向大众,第一所面向公众的博物馆、歌剧院等相继开张,看戏变成欧洲人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但是,有一些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尼采论述十九世纪的文化:“压根儿不是真正的文化,只是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我们只不过是通过陌生的时代、习惯、艺术、哲学、宗教和知识把自己填满和填得太满的方式,把自己变成某种值得关注的东西,即能够行走的百科全书……(而已)。”由于政治局势的日趋稳定,和平也让文艺作品失去了大革命那样的激情(除了拜伦和希腊独立战争),大概让文化显得有些肤浅。

如果说古斯塔夫·H也暗喻的是茨威格,那么这些老女人大概就是十九世纪(政治的不稳定、浮华、高雅以及正在消逝)

第四节:二十世纪的毁灭

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也就是电影发生的年代。因为茨威格于1942年自杀,所以我们这里也只谈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象征着十九世纪的结束,同样也是人类自我怀疑的开始——二战之后,人就不怀疑了,毕竟人确实坐实了是彻头彻尾的混蛋角色,特别是环境问题逐渐突出之后——人们是如何开始自我怀疑的呢?如果看过《1917》,大概会对这个观点有所直观的了解:在潮湿泥泞的战壕里,不怕人的被人肉喂得肥肥的老鼠大胆地在人的脚底下钻来钻去,甚至敢于吃活人的肉,隔着几十米就是铁丝网,而铁丝网外面是无人区,炮弹已经把所有的泥土轰炸过一遍,四处都是烂泥、军服的碎片和残肢,空中是大群的蚊蝇嗡嗡作响,老鼠肆无忌惮地啃食着半腐烂的尸体,一名参加一战的士兵是这么描述的:“我看到一些老鼠在死者的大衣下面窜动,巨大的老鼠,嘴边挂着人的脂肪。当我们走向其中一具尸体时,我的心都紧张地跳了起来:只见他的头盔翻了个滚,露出了一个没有多少皮肉,眼睛被吞噬,皱巴巴的头骨,而从头骨的嘴中跳出了一只老鼠。”,而河流呢?在水流不通畅的地方堆积着大量的浮肿的尸体,乌鸦站在人头上享受着最美味的佳肴——人的眼睛。在战场上,无能的军官面对敌人的绝对火力优势,用刺刀命令士兵用拿破仑时期的“线性战术”向应用了诺贝尔发明的无烟火药的高效的机关枪行军,唯一的掩护就是前方的尸体堆成的小山,更前方是一股黄绿色的气体,而防毒面具根本不够。当你目睹了这一切之后,你也会自然而然地怀疑起文艺复兴以来的对人的描述,你会不自觉地质疑那些崇高的词句,就像《天上再见》里主角们售卖假纪念碑的行为。

而一战的结果也是前所未有的灾难,死伤高达一千万人,在法德边境的拉锯地带,通常是全城全部覆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凡尔登,整座城市被完全夷为平地,而周边的土地由于有过多未爆炸的炸弹,时至今日仍然被划为无人区。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也有一些温情的景象,比如1914年的圣诞节,当时在法国和比利时前线,法国、德国和英国士兵同时放下武器,不顾长官的阻拦,一同走出战壕庆祝圣诞节,2005年的电影《圣诞快乐》就是讲述这一史实的电影。电影的场景设定在比利时的伊珀尔(Ypres),而讽刺的是,在六个月之后,德军在伊珀尔率先使用了氯气作为化学武器——但是,即使是在大肆压迫和平运动的1915年圣诞节,仍然有士兵,坚持走出战壕,唱起了圣诞夜的歌曲——他们很明白,他们这么做的结果就是被赶到条件更加艰苦的东线与沙俄军队作战。

到了二战,情况变得更坏,人已经完全不能被叫作人。卓别林在《大独裁者》中想象集中营类似于英国人用于关押印度政治犯的监狱,犯人们每天就是在院子里绕圈走,而且犯人们还能一人一张床,甚至还有被子和床单。但是当苏军和美军解放了集中营之后,世人才知道集中营中的恐怖场景——原来杀人也可以是一条流水线。这里是我写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游记,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完全无法想象的世界。

第五节:布达佩斯大饭店

在简单介绍了欧洲十九世纪以来的背景知识之后,我们把目光返回《布达佩斯大饭店》本身。在了解了历史知识之后,我们来看茨威格和这些背景之间的联系。茨威格深深地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因而在他的小说里,关于心理活动的刻画相当详细,而且十分动人——这种细腻的文风特别类似于十九世纪长期的和平带来的敏感。更重要的是,茨威格的写作手法相当地具有古典文学家的风范,尤其是在细节的描述上,比如《夜色朦胧》的开头基本上和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如出一辙,而整体情节的展开和营造出来的文学氛围又极大地受到了古典主义如歌德等人的影响,创造出一种高贵而神秘的气息,恰恰和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整体氛围相合,而电影1小时32分钟48秒的那句“他极为优雅地维持了那个幻象”,大概就是用来描述这样的文风的——以及茨威格本人对于十九世纪的留恋。

接着我们从头看起,《布达佩斯大饭店》为什么叫布达佩斯大饭店呢?这里面所有的地名都是虚构的,只有“布达佩斯”是真实存在在世界上的,豆瓣有影评从片中军警的制服认为这里比喻的是奥地利,我认为其实可以更明确一点,指的就是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毕竟一战前在奥地利这个多民族国家里只有双元体制,另一极是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至于饭店所在的朱波罗卡(Zubrowka),这是一个波兰语的名字(Żubrówka,一个伏特加的牌子),暗喻了奥地利作为大量西斯拉夫人统治者的角色,而在影片开头和最后,提到了“政委”、“国有化”,因此朱波罗卡多半隐喻的就是波兰(也有可能是罗马尼亚等东欧或南欧国家)。进入饭店,那个土耳其式的大浴室可能也有所象征,因为土耳其统治巴尔干半岛的时间相当长,因而这一类浴室在东南欧也有存在,而这些土地后来几乎全部被奥地利夺取了。

时间回到1932年,出场的两个角色是古斯塔夫·H和D夫人——如果说德米特里象征的是纳粹党或者希特勒——说实在话这么说其实看起来有点狭窄,D夫人应该象征的就是十九世纪,她的儿子,德米特里,那么就是二十世纪了。二十世纪的开端,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然是由十九世纪所孕育的——1884年,在俾斯麦的主持下,列强在柏林召开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这次会议实际上是俾斯麦审慎的非洲政策的缩影,而这次会议激起的帝国主义狂潮最终也将欧洲推入了一战。而二十世纪以战争为开端,如前文所述,这次灭绝人性的战争把十九世纪的文明的遗产彻底摧毁——在继续谈论卢茨——也就是欧洲的这个家族之前,我们按时间顺序继续看,就可以看到古斯塔夫·H十分喜爱浪漫主义的诗篇,而浪漫主义,起源于十九世纪的德国,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在法国也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比如雨果、德拉克洛瓦、籍里柯,浪漫主义对于理性的传统构成了一种颠覆,更多地以强烈的情感作为作品情感的驱动——而有趣的是,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题材是民族主义,之后的民族乐派也不乏浪漫主义的影响——这又是一个十九世纪孕育二十世纪的例子。而接下来,D夫人被暗杀在自己的房间,死因是番木鳖碱中毒。番木鳖碱,也就是马钱子碱,即士的宁,这种药物会导致中枢神经失常,之后肌肉剧烈抽搐,窒息或精疲力竭而死。由于肌肉的抽搐,死者嘴角常常露出诡异的笑容——这时我们来看一张著名的照片:

这是一战期间最著名的一张照片,由于双方士兵都掩藏在战壕里,双方在无法前进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火炮远距离轰击。尽管炮击很难炸到战壕里的人,但是轰鸣的巨响和前线的心理压力足以将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逼疯,现在我们知道这是PTSD。许多士兵出现的症状是炮弹一响就止不住地痛哭,比如1917里英军阵地上那个话都说不出来的上尉,或者像图中这样歇斯底里地惨笑着,令人毛骨悚然——这就像番木鳖碱中毒一样,中枢神经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在开往卢茨的火车上,古斯塔夫·H谈到他就是喜欢那样的老妇人,片中使用的词是“flavorful”,口感丰富的、古老的十九世纪啊。在路上遇到的那群士兵,或者说那场战争,和片尾在路上遇到的那场战争相比,可以很明显地知道,第一次是一战,第二次是二战。第一次遇到的士兵看起来比第二次遇到的士兵明显更有“人”味,还聊了聊士兵的姓名的问题,而且第一次的遭遇的解决也相当地绅士,是由一位举止得体的同古斯塔夫相识的年轻军官为他们解了围,很明显,那位军官出身于小贵族家庭,言行举止还带有十九世纪的遗风。到了卢茨之后,管家和女佣说的是法语——而卢茨明显是一个德语名字(扮演管家的演员是法国人,而法国人一向被认为擅长服务业),这和法语在几个世纪以来都作为上流社会的语言不无关系,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语和德语都没有得到重视,宫廷里流行的都是法语,这一点,《战争与和平》的开头就告诉我们了——但是这一切在民族主义兴起之后就结束了。而卢茨庄园里操的仍然是法语,一个原因可能是这个,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遗产的分割会议象征着巴黎和会——当然啰,在十九世纪死去之后,一战也结束之后,自然进入了巴黎和会。巴黎和会的主要议程就是分割四大帝国的遗产,也就是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古斯塔夫·H(茨威格)深爱的D夫人(奥地利帝国——考虑到前述的奥地利帝国和十九世纪的联系,这么说也没有什么不妥)已经被杀死,旷日持久的遗产争夺(巴黎和会长达六个月)正在拉开序幕。而D夫人遗嘱的执行者,象征法律的代理人科瓦兹,泽罗·穆斯塔法(零)当时认为他同时执行D夫人的遗嘱是巧合,但是如果他是布达佩斯大饭店(奥地利帝国的东方领土)的代理人,那么他是D夫人(奥地利帝国,或者十九世纪)的代理人也很正常。

之后我们就看见了那幅画,“Boy with Apple”,这幅画的作者的名字是约翰·凡·霍蒂,很明显这是一个荷兰名字,根据电影中的截图介绍,这个画家生卒年是1613-1669,底下的简介告诉我们他来自“低地国家”,那就是荷兰无疑了。这幅画的风格,很明显属于北欧文艺复兴,和老彼得·勃鲁盖尔等一并归于尼德兰艺术,我怀疑这幅画的来源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仅仅是象征着欧洲的艺术遗产——令人想起茨威格的那篇《看不见的收藏》:二十世纪用经济萧条以贱价夺去了人们家传的珍藏。豆瓣对于这幅画的考据有相当精彩的讨论,贴在下面://www.douban.com/gallery/topic/12477///movie.douban.com/subject/11525673/questions/13119/?from=subject_questions。关于古斯塔夫用于替换“Boy with Apple”的那副画之后在下文会再根据第一个链接提供的史实进行讨论

古斯塔夫和泽罗在火车上就这幅画的处置进行了一番讨论,豆瓣第一的影评认为从这里可以看出茨威格作为犹太人的属性

这幅画的隐喻是要表达整个犹太民族精打细算,左右逢源,从耶路撒冷撒向全世界,逐渐继承了欧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他们应得的……然而分秒之后,他又说,我考虑把这幅画卖掉,这就是犹太民族的真实写照,从《出埃及记》到《辛德勒的名单》,都表现出犹太民族太过于精明富有而遭到全世界排挤的苦难现实曾锴

当然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然而茨威格曾经自述:“My mother and father were Jewish only through accident of birth”,而且他们家庭也不信仰犹太教,尽管茨威格没有完全放弃自己作为犹太人的特质,但是还是对这一解释造成了一定的打击。我试着提出另外一种解释,茨威格有一篇反战作品《无形的压力》:

描写大战期间年轻的德国画家费迪南和他的妻子鲍拉侨居在瑞士苏黎世河畔的一个乡村里。画家接到领事馆的通知,要求他立即回国,再度参加体检,尽管他在国内体检时没有通过,免服兵役。显然这就意味着被征召入伍。画家对这场野蛮的战争深恶痛绝,可是接到通知又不敢违抗命令,思想斗争极为激烈。画家身在国外,照理可对这项通知不予理睬,可是无形的压力摧毁了他的意志,迫使他不顾爱妻的开导和劝阻,按时去领事馆报到,按时收拾好行装,按时前往车站,摆脱以自杀相威胁的妻子,像着了迷似的跳上火车,驶向德瑞边境。张玉书

古斯塔夫对这幅画的心理变化,可能正如这篇小说中那位画家的心理一般,在压力之下动摇,因为古斯塔夫认定他们一定会遭到德米特里和他的爪牙的追杀,过于危险,这种恐惧和压力以及对和平的爱在他的心中交织,从而得出了这种矛盾的结果。当然还有一个细节或许证明第一种猜想更接近主创的想法,因为泽罗提到“不知道他从哪儿来,也不知道他的家人在哪儿”,在此大概更强调了他的犹太人身份——毕竟犹太人在欧洲流浪了两千年了。

从卢茨离开之后,古斯塔夫被陷害入狱,关键证人管家失踪,德米特里派出打手乔普林寻找管家的下落,可以看到乔普林的戒指都是骷髅形状的,不由得令人想起党卫军的帽徽也是一个骷髅,那么德米特里(二十世纪,或者纳粹党)和乔普林(纳粹党徒,包括党卫军)的象征关系就很明确了。对古斯塔夫提出控告的是D夫人的整个家族,如果和德米特里的象征以及巴黎和会的隐喻结合起来,这或许代表着民族主义已经席卷全欧洲,各国的政治势力都在迫害和平主义人士或者其他进步人士。另外,如果律师代表着法律和公正,那么“too honest”的管家可能就是秩序。

接下来,镜头转向泽罗和阿加莎——中间穿插了律师被杀的情节,那么很明显这就是法律已经被纳粹党徒杀死——很多人以为纳粹党是被正经民主选上的,但是其实完全不是。事实上在1933年,德国处于事实上的无政府状态,通货膨胀达到了一美元兑换4.2万亿马克,各路极右翼或者极左翼政党持枪在街上火并划底盘,一旦有对方党派的人误入其他党派的底盘,那必然是暴打一顿。当年议会选举之后,纳粹党实际上没有达到组阁的界限,但是纳粹党徒持续进行暴动,连军人出身的总理都无法镇压,逼迫兴登堡总统授权希特勒组阁。组阁之后,纳粹党事实上在议会也不占上风,因为左派的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议员数量大于纳粹及其仆从党,但是希特勒通过议会纵火案控制了议会——这真的是民主选举和法制吗?当然不是——回到电影,泽罗是否有所象征呢?说实话我不太清楚。但是在古斯塔夫越狱之后他有提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片中给出的地名是“Aq salim al-Jabat”,这是一个阿拉伯语的名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操阿拉伯语的地区大多属于奥斯曼帝国,但是威尔逊提出了“民族自决”的原则,于是从叙利亚到阿拉伯半岛,几乎所有的酋长都掀起了叛乱的烽火,一时间整个中东都处于战乱之中。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内战期间泽罗的整个村子都被烧毁,家人也全部葬身于战火之中,他一个人逃了出来,还被叛军审讯过,作为难民到达了欧洲——这是当时政局的一个缩影。之后泽罗是作为古斯塔夫的继承者出现的——他也爱上了浪漫主义的诗歌。那么阿加莎又有什么象征呢?她脸上的那个墨西哥形状的胎记的含义是什么?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只能说,墨西哥可能象征着新大陆。茨威格在搬到巴西之后写过一本赞扬巴西的书,在书中他认为巴西将拥有美好的未来,所以阿加莎有可能象征着充满希望的新大陆,而泽罗,将浪漫主义的诗集(十九世纪的文化)介绍给了她。 古斯塔夫越狱的同时,德米特里发现了“Boy with Apple”被换成了另外一幅画,在他下楼梯时,墙边靠着一幅克里姆特的画:

就是这幅画:

而克里姆特在维也纳艺术学院有一个叫席勒的学生,古斯塔夫在置换那副画的时候换上去的画就是仿照席勒的风格创作的。另外,历史又有一个巧合,就是席勒被维也纳艺术学院录取的当年,艺术学院拒绝了希特勒的入学申请。

第二天,在警察局,我们可以看见那名军官背后的墙上的肖像画,是兴登堡元帅的肖像画,但是他身上的那个徽章可以看出是卢茨庄园上的那只鹰,暗示了卢茨就是德国,布达佩斯大饭店就是奥地利。

古斯塔夫寻访到了管家的下落,他们坐着缆车来到了一座山顶上的修道院,在修道院的缆车站,可以看到,这个缆车站的名字叫“Sudeten Waltz”,“Sudeten”就是苏台德(Sudetenland略称),而waltz是圆舞曲的意思,圆舞曲是起源于德国的一种农民的舞蹈,而舞曲则早在十七世纪就在哈布斯堡的宫廷里被演奏了。苏台德地区的特殊性就在于这片土地在历史上属于波西米亚王国,但是掷出窗外事件之后捷克失去了它的独立性,德语人群开始移居苏台德,导致奥匈帝国覆灭之后在捷克斯洛伐克出现了一群具有分离倾向的德语人口,因此给了纳粹党口实进行了第一步的对外侵略。那么很明显,这场发生在修道院的对“秩序”的谋杀就是在影射历史书上的慕尼黑协定了。而之后在修道院泽罗把雪橇上的圣人推倒也有可能影射的正是扬·胡斯和掷出窗外事件。

在泽罗杀死乔普林之后,二战爆发了,在布达佩斯大饭店四处都悬挂了“ZZ”的旗帜,在历史上,除了纳粹党有这样的“纳粹美学”之外,还没有第二个政党有如此的创造,意大利法西斯也没有。德米特里戴着“ZZ”的袖章出现在了饭店,坐实了他的纳粹党身份——大资本和纳粹党合流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就像克虏伯家族。1930年,小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就加入了纳粹党,在二战期间,他的企业极力配合帝国的军事战略,同时奴役着来自东欧的十万余名战俘,逼迫他们为德国生产武器——但讽刺的是,克虏伯家族是犹太人。

在布达佩斯大饭店里展开的那场枪战,根据豆瓣影评的分析,象征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国参战顺序以及不同的反应:

最开始是德米特里冲上楼……这是一把PPK……PPK是二战时最著名最先进的手枪……此型手枪主要配发给(德国)高级将领、非作战参谋人员、礼宾、盖世太保等……然后德米特里右边出来一个人,手持毛瑟盒子炮……毛瑟盒子炮也称为驳壳枪,一战德国军警制式装备,后来被鲁格P08取代,二战时毛瑟主要出口给德国的盟国和仆从国……在西班牙内战中也大量使用……曾锴
接下来的三个人……第一个人端着一把夸张的长弹夹波波沙……就是在影射老毛子或者波兰人……注意他的胡子,斯大林也留着这样的胡子。然后是拿着一把左轮手枪的眼睛哥……二战时只有英军军官使用左轮手枪。也出口给苏联和美国。二战早期美军的武器是英式的……还是看胡子,给张西奥多·罗斯福的照片。最后出场的长得像罗伯特德尼罗的家伙手握毛瑟1910或者毛瑟1934,该型号为毛瑟手枪袖珍版……意大利、西班牙也想有一杯羹。曾锴

最后,古斯塔夫洗刷罪名,那份多次出现的报纸也值得看一眼,这份报纸的名字叫“Trans-Alpine Yodel”,直译是“跨阿尔卑斯约德尔”。约德尔是流行于阿尔卑斯山麓的特殊歌唱方法,最初是牧人用于呼唤牧群的。作为歌唱技法,最初产生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区,后来流行于瑞士、奥地利和德国南部——这是德语区特有的歌唱技术。

在这次风波之后,泽罗和阿加莎结了婚,但是阿加莎和他们的孩子死于“普鲁士流感”,在名字上,这影射了被称为“西班牙流感”的1918大流感,但是从普鲁士作为欧洲军国主义的发源地这一点来看,恐怕这个名字还有一些政治上的含义,也就是有毒的思想对于欧洲的摧毁:“...in those days many millions died.”在被占领21天之后,朱波罗卡的独立地位消失了,暗喻德军进入奥地利之后两天,德奥合并,奥地利不再是独立国家。

当天,古斯塔夫被纳粹党徒杀害,他在捍卫人道主义的时候被匪徒悍然杀害,这是对茨威格的致敬,尽管茨威格不是被纳粹杀害的,但是他坚持为了自己的良心而死的。他是一个坚持人性之美和人道主义的人,他在那个扭曲的乱世里,在马来狂人的癫狂之中,坚持用优美的语调和典雅的气氛——当然还有浪漫主义怀有的强烈的爱,对人的爱,来抒写这个对他来说已经变得陌生的世界。

在电影的最后,老去的泽罗对古斯塔夫作了一个总结:“I think the world had vanished long before he entered it... He certainly sustained the illusion with a marvelous grace.”确实,茨威格的重要作品几乎都产生于一战之后,但是他的细腻的笔触让我们仿佛又能接触到那个优雅的和平世纪。在影片最后,那个作家离开布达佩斯大饭店之后去了南美养病,很长时间没有回到欧洲,到这里故事又一次和茨威格的个人经历联系在了一起。

第六节:余论

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其他电影都有所不同,镜头的移动和取景也相当有独特的风范。整部电影的台词实际上都是在讲故事,所以会有“他突然停了下来”这一类的故事书里才有的台词。至于取景,实际上营造的是小说的氛围,在读小说的时候,我们的视角实际上是跟随作者的视角的,而作者的视角是“人”的视角,它不可能像动作片那样有上帝视角,它只能局限在人眼的范围内,而且移动速度不可能特别快,毕竟人的头的转动速度没有鸟那么快。适当的长镜头又很符合人的观感,但事实上这样的拍摄方法在电影拍摄中反而不常见,所以会有一种略显古怪的感觉。

这大概,也是对二十世纪的一种叛逆吧,虽然电影技术出现在十九世纪,但是直到二十世纪电影才真正流行起来。电影的出现改变了故事的叙事方法,明显地将叙事的速度加快。但是这部电影却安排了四层结构:读书的女子,作家的讲述,泽罗的故事,以及最外层的我们。导演刻意将节奏放慢,营造出了那个春天的普拉特尔。

本文首发于该乐园

 5 ) 叢林中的優雅

布達佩斯大酒店,設置在一個有些虛晃的年代,一個模零兩可的地理位置,還有一些看似活在另一個奇幻世界的人。

一切從住在布達佩斯大酒店的一位作家和酒店擁有者的談話展開,一切都關於一個人,Mr. Gustave (顧先生)。顧先生曾是大酒店的門房,那些膚淺的,金發的,孤單的,有錢老女人光顧布達佩斯大酒店的主要原因,也因此陰差陽錯地繼承了一位老貴族的遺產,包括布達佩斯大酒店。

顧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一個傳奇般存在的酒店門房,永遠衣衫整齊,身姿挺拔彬彬有禮,在酒店頂層只能容下一張床的宿舍裡仍要擺下一溜古龍水;女貴族去世,他坐火車穿過戰時的邊境,在她的棺槨旁講最後的甜言蜜語給最後一個吻;監獄裡,以在布達佩斯大酒店的標準為囚犯服務,享受甜品;越獄出來,最先關心的不是怎樣怎樣逃脫,而是要一套乾淨的衣服和古龍水;吊在懸崖,殺手一點點逼迫生命線,他看著兇手的眼睛念他最愛的詩篇;當Zero在越境火車上被查檢,為Zero這個處在社會最底層的難民挺身而出。逢場作戲卻有真情,不論身份患難與共即是兄弟。這就是Mr. Gustave.

是有這麼一樣人,貧賤不能讓他潦倒,強權不能讓他彎腰,困境不能讓他折衷,富貴不能讓他改變。胡適寫他的母親,大年三十被債主逼債,都在大廳上坐滿了,依然鎮鎮定定安排親朋的年夜飯;被家裡妯娌氣了,卻從不說一句重話,實在熬不住了就在自己的屋裡輕輕地哭一哭。還記得看過一本短篇集,一個不知名的作家也寫他的母親,家裡落魄父親不在了,母親卻要賒著債給用人工錢,實在扛不住,家裡浣洗錢卻不能少,穿的衣服母親總要前夜熨平整了才可以上身。也看過蘇青寫張愛玲,不過是過去她家小聚,張愛玲卻盛裝打扮,蘇青覺得那是給她難堪,而張愛玲卻不過是總保持著她家那邊沒落貴族待人接物的風景。也記得看金融時報上對世界第二富豪Carlos Slim的採訪,沒有遊艇沒有私人飛機舊舊的房子是從他第一個孩子出生就住著的。
人生說短也長,在這半長不短的人生里無論怎麼掙吧,最後還不過是棺槨一架。而中間怎麼掙吧的,究竟多少人在意,多少人放在心裡,多少人仔仔細細問過究竟,就看個人的造化。

整個電影的所有場景都像油畫,裝束,人物,顏色都飽滿。啊,真是個精緻的年代。電影人物由一位二戰時期奧地利的作家維爾茨啟發而成。 (維爾茨為大家最熟悉的,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那是一個怎樣的年代呢?維爾茨在他的書裡寫,那時候報紙的第一個版面有詩歌,還有哲學討論,當然報紙也是要用熨斗燙了才去讀的,不然手指會沾墨。而在二戰後期,似乎這樣的年代,被戰爭一斬而斷。他作為一個猶太人,不得不逃到倫敦避難,而後又輾轉去了紐約,不停地旅行著漂流著。他的生命終結的方式讓我想到許多中國舊時的文人,他和妻子吞了鎮定劑手拉手自殺在公寓,寫下遺書:I think it better to conclude in good time and in erect bearing a life in which intellectual labour meant the purest joy and personal freedom the highest good on Earth. 我想,還是在好的時候結束好些,生命只有在做學問意味著最單純的快樂和個人的自由並被視為世上最崇高之事的時候才值得延續……他的回憶錄的名字叫做The World of Yesterday,昨日的世界。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我喜歡逛古董店,看著那些有些日子的水晶杯上雕龍刻鳳,看泛了烏的鼻煙壺裡另一個世界玲瓏乾坤,看老袍子上的滾金鏤花,每次看每次都想,怎麼我們活的那麼糙?古時候中國人大概是最活的極致了,天冷不同時候穿不同的皮,兔鼠貂,穿錯了會被人笑;鞋子上銹那麼些個花,卻被長長的衣裳遮住,看不到卻也還要;身上掛的腰上配的頭上戴的不知道多少玉多少金銀瑪瑙,樣樣般般都講究。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一段話讓我心驚也傷心:Knowledge was the highest good, truth the supreme value; all the rest was secondary and subordinate……Our Ford himself did a great deal to shift the emphasis from truth and beauty to comfort and happiness. Mass production demanded the shift. Universal happiness keeps the wheels steadily turning; truth and beauty can't. And, of course, whenever the masses seized political power, then it was happiness rather than truth and beauty that mattered .知識曾是最高產物,真相有高於一切的價值;其他的一切都從屬次之。這個世界的統治者做了極大的努力將給予真相和美的認知轉移到舒適和享樂。機械化大生產必須要這樣的轉變。普世的享樂讓歷史的車輪轉動;真相和美卻不能。當然,一旦大眾認同的價值附加與政治之上,那麼享樂就將高於真相和美。

電影里當顧先生和Zero穿過國界列車裡被這戰時世界最後的一絲溫柔所解救,他曾說:還好在這野蠻不復文明的世界裡尚有一絲人性存在。可最終,電影裡顧先生為他的優雅而死,現實里維爾茨為不能生存在一個至純的世界失望自殺,現在,在繁忙無情的鋼鐵森林裡,我們為生存攀登到食物鏈頂端,我們能否留存最後的一絲優雅?或者問題是,優雅和生存能否共存?

 6 ) 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

查理·卓别林说:“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布达佩斯大饭店》,看似是一场人间喜剧,实则内质充满了点点的忧伤,当然不可否认,这部影片的观影过程是愉悦的,但始终有种挥之不去的阴暗萦绕在心头,好像是对美好易失的感慨,当片尾打出灵感来自茨威格时,终于明了这种忧戚的缘由。茨威格是一名犹太人,也是欧洲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受到那次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巴西自杀而亡。这部影片其实刻画的也是一部犹太人的流亡史。 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古斯塔夫两次在火车上救下没有身份的酒店门童Zero,电影里这句台词也是两次出现,“你看,在野蛮的屠宰场上,还是有些文明的微光在闪动,那就是人性所在。确实,那就是我们仅有的谦卑的温和的方式”,但文明的微光并不能永恒照亮人性,第一次古斯塔夫遇到对自己友好的法西斯军官,第二次他则被执行队毫无迟疑地枪杀。影片弱化处理了这个血腥场面,只是通过年老后的小门童的口述,仿佛一笔带过,却比直面更多了一层悲凉。两次画面的表现色彩也是不相同,彩色与黑白相对比,而同时那张由上一任军官签发的特别旅行通行证被撕毁,向观众展示了战争就是否定之前的一切,重新建立新秩序。军官的人性之光熄灭了。
   影片用层层倒叙的方式,以三个时代,不同的叙事人,交相呼应、头尾相接地追述了人物及其所生活时代载体的故事,仿佛一条时间的河。影片中还讲述门童Zero和女蛋糕师的爱情,他们并没有像童话里那样,波折过后,“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女人很早就死于疾病,而门童缅怀她至老。当片中的作家询问老年门童“你愿意把自己所有的财产跟国家换一个不能盈利的残破的酒店,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因为只有在这里你才能最接近古斯塔夫先生”时,老门童回答:“不是的,我只是为了怀念我的妻子阿嘉莎,因为我们曾在这里度过很美好的一段时光,虽然很短暂。” 爱情虽然短暂但却刻骨铭心。

 短评

韦斯最高度风格化的电影,充分体现了他对镜头调度、色彩照明的掌控和微缩模型的精妙,并依然热衷于演员如何出现在镜头前及走位;画幅比也加强了片子的古典氛围(古斯塔夫逃狱和零接头那场戏最具30年代老片风骨)。尽管依旧是形式大于内容,且比过去的作品少了深度与情感,但这就韦斯.安德森。

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微弱的文明之光,仍存留在这野蛮的屠场里,这就是人性。”——维斯·安德森致敬斯蒂芬·茨威格,小清新的故事里注入了大历史的情怀。

7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未見過Wes如此有野心,將作者風與故事及內涵融合得非常出色,一層層的敘事模式,畫面1:85進2:35再進4:3,大量電影語言,有搞笑有奇情有懷舊有懸疑有驚慄有黑色幽默最重要有那份人性真情,明明是喜劇但最後結尾一段傷感的況味揮之不去,目前Wes處理得最成熟,圓渾之作!

9分钟前
  • K
  • 力荐

一张寄往旧时欧洲的精致明信片,L’Air de Panache的味道充斥整个屏幕,冷幽默和由慢至快的节奏依旧,尾声的高潮之后迷漫着令人惆怅的尾香。逝去的终将逝去,这童话式的一瞥令人难忘。

12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竟然是以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为灵感的哦

16分钟前
  • lee
  • 力荐

每一帧画面都如同一颗缤纷的奶油水果硬糖,色泽饱满鲜艳诱人。至于电影所讲的东西,了解寥寥属实不懂。越狱逃亡部分才稍稍吸引了一点注意力,其余只是在看大咖们表演而已。最后不得不说拉尔夫的口音真的好难听。处处可以看到这部片子的用心,服装设计、场景设计、美工摄影都极为考究,展现出不凡魅力。

2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打动我的是那位面对蛋糕切不下手的士兵。也许这是整部电影想要讲述的核心。

22分钟前
  • 江声走
  • 推荐

刺激的色彩,独特的人物,湍急的镜头运动起飞的节奏,停不下来的爽与赞。对于这样的导演,不论多么细微的角色,演员都会愿意接受,因为最细微的角色,也有足够的个性,让观众记住。

27分钟前
  • 文文周
  • 推荐

他,还有她,就那样离开了,昨日的世界也不复存在。

32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原谅我从头到尾都没入戏........好吧我对Wes Anderson的确审美疲劳了........

37分钟前
  • 还行

依然还是韦斯-安德森标志性的复古色调、悦耳配乐,神经兮兮的冷幽默。不像前作那么随意松散,《大饭店》故事紧凑、层层剥茧,而且居然有点“重口味”。也许只有韦斯-安德森才能把一个混合谋杀、越狱、械斗的故事拍得那么喜感。

38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流光溢彩的精致画面,如坐过山车般呼啸生风的节奏,夸张的肢体语言竟然有向“摩登时代”致敬的意味。看这样的电影就像做梦,就像面对五颜六色、充满奇思幻想的糖果,让人忍不住舔了又舔。如果有天韦斯·安德森返老还童,我想我也丝毫不会奇怪!

4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构图引起极度舒适。

44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非常好。像一杯温暖的热可可,做得如此甜蜜却又不轻佻,好多台词和段子都有所指涉,却又浑然天成,不像在掉书袋。片尾看到对茨威格的致敬,眼泪都掉下来了。自从好多年前看了Visconti的《豹》之后,这是第二部让我对“昨日的世界”充满向往的电影。

49分钟前
  • 玑衡
  • 力荐

“His world had vanished long before he ever entered it, but he certainly sustained the illusion with a remarkable grace.”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我就想拜倒在WA的剧本下了,这句话无比精准的概括了整个故事和男主的一生,写的太美了。画面也美,就像给眼睛吃Mendl's的点心

51分钟前
  • Iberian
  • 还行

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是游戏,是童话,还是一件艺术品,将作者化的美学风格、形式感和怀旧的主题完美融合!无论从故事、剧作、主题和美学,它的辨识度都只属于自己,对于韦斯·安德森的粉丝,这是杰作!

5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四重讲述空间,层层递进,宛如俄罗斯套娃。依次揭开,掏出一个如万花筒斑斓的昨日世界: 单线故事情节串起性格迥异的众多出场人物。场景切换如同梦境接力。现实与虚幻交织,严肃与荒诞同存,甜美和苦涩共生。整体观感相当有趣又十分充实。最后必须咆哮一句,满屏的演技帝甜得简直人神共愤!

56分钟前
  • 鸟仔
  • 力荐

四重时空与讲述方式以及画幅的迷人结构【越靠近现在越狭窄间接】,主体故事全景描绘了欧洲战前文化褪色的最后辉煌【礼数,名画,家族】,作为见证者的Zero【移民】对依然消失的“精神家园欧洲”的怀旧感,以及对老电影的表演方式和镜头运用的模仿致敬,加上费因斯的精妙表演与卡司,安德森迈入大师门槛

58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力荐

《布达佩斯大饭店》,配得上太多赞美的词汇,但是电影最后的十几分钟,我内心感到了一股深刻却难以名状的悲伤,想了好久,也想不明白是为什么。走出电影院,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似乎历历在目,却又难以言说。

1小时前
  • Dude
  • 力荐

不感兴趣,也没怎么笑

1小时前
  • 麦子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