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野战医院

战争片美国1970

主演:唐纳德·萨瑟兰,Elliott,Gould,汤姆·斯凯里特,Sally,Kellerman,罗伯特·杜瓦尔,

导演:罗伯特·奥特曼,

播放地址

 剧照

陆军野战医院 剧照 NO.1陆军野战医院 剧照 NO.2陆军野战医院 剧照 NO.3陆军野战医院 剧照 NO.4陆军野战医院 剧照 NO.5陆军野战医院 剧照 NO.6陆军野战医院 剧照 NO.13陆军野战医院 剧照 NO.14陆军野战医院 剧照 NO.15陆军野战医院 剧照 NO.16陆军野战医院 剧照 NO.17陆军野战医院 剧照 NO.18陆军野战医院 剧照 NO.19陆军野战医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0 22:55

详细剧情

导演罗伯特.奥尔特曼在七十代曾经红极一时,本片是当年的代表作描述在韩战工作间,两名美国军医,在前线的野战医院服役时视战争如无物,终日不是泡女护士“热唇”,就是在营区中打高尔夫球。编导用黑色喜剧的夸张笑料借古讽今,对当时正打得如火如萘的越南战争大加挖苦,从而达到其反战目的,在艺术性与娱乐性两方面均有可观之处。后来因电影卖座轰动,还发展成同名电视影集播出多年。

 长篇影评

 1 ) 《陆军野战医院(MASH)》:骚男贱女(AFI100 TOP 056)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75917570.html

MASH (1970)

这是AFI100在2007版榜单里,余下的没写过的倒数第二部电影,再坚持一下我就圆满了。本片依然是看过的,大概在2009年,所以对于一些电影情节记得还很清楚。

电影的故事很零散,记录了两个男医生加入陆军野战医院期间所发生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还是片断式的,很少有关联。一个陆军野战医院因为缺少人手,派来两位被征召的男医生,于是发生了一系列故事:排挤信奉上帝的室友,嘲笑新来的女护士长,与女护士偷情,曝光信奉上帝的室友与女护士长之间的偷情,帮助同性恋变成异性恋,在女护士长洗澡时让她出丑,去日本救助病人并与日本上级发生冲突,在日本游玩并救助小孩,组织橄榄球队与上级率领的球队比赛赌钱,等等。在经历过一切后,两位男医生接到了可以回家的命令,兴高采烈的离开了。以上就是电影116分钟讲述的内容。

这是一部Robert Altman的电影,对于电影有如此情节并不奇怪。电影有着Robert Altman的典型标签:絮絮叨叨的对白,无关剧情的对话,以及混乱的场面。整部电影都是在喧闹的环境中进行的,很少有正常的两人对话,看得我头疼。客观的说,在影片上映的七十年代,本片的风格独特,这种群戏的演绎方式绝对会让观众和评审们眼前一亮。因此,本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也让Robert Altman成为了著名导演。这大概也是本片入选AFI100的原因。但是,在电影风格五花八门的今天再来看本片,就会发现它群戏的方式很粗糙,而且场景特别混乱,即使不与最近几年的群戏电影比较,与Robert Altman自身导演的作品相比较也是差很多。所以,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本片群戏这一方面并不出色,即粗糙又简陋。

电影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以戏谑的方式描述了美军在朝鲜战争的生活状态。电影选取了陆军野战医院这个群体来描述,将一个本应该正规、严肃的军队医院描绘成了一群骚男贱女互相打情骂俏的乐园,并且以喜剧的方式描绘了医院内各个相关人员的快乐生活,彻底揶揄了美军在朝鲜战争的荒唐。电影的戏谑从第一个场景——男主角报到——开始,一直到影片结束,整个过程没有停歇过,其中有很多好笑、好玩的场景。比如,弄掉女浴室的围帘、在主管睡觉时偷偷抽他的血、在直升机停机坪上打高尔夫球、播放女护士长与室友的叫床声,等等。这些设置使得观众们感觉他们不是在军队中,而是在一个没有道德规范、没有原则的荒唐世界。而这些,恰好是电影要表达的主题,即美国七十年代的无政府主义和美军的荒唐。这个参战,指的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片中的朝鲜战争,一方面是它暗示的越南战争。总之,本片用喜剧的方式表现了美军所参加战争的非正义性以及军队的混乱,并以这一系列荒唐事件衬托出这一主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本片也是一部反战电影,只是它运用了喜剧方式来讲述。

电影除了以上两大特点之外,其他方面中规中矩,即使片尾的橄榄球比赛很精彩。电影中,服装、道具、布景等等都是比较简陋的,符合影片的剧情。只有片中在日本的那段场景,看起来还算入眼。电影的音乐也很一般,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因为是群戏,本片演员都很出色。男主角Donald Sutherland很熟悉,他曾经主演了冯小刚的《大腕》。如今再看他年轻时的样子,发现他年轻时也是一个帅哥。他在本片的表演很出色,生活化的演绎方式很适合本片。Elliott Gould扮演另一位男主角,他刚出场时很面熟,仔细回想一下才发现他是《老友记》里的Ross的爸爸。看过他在本片的形象,才知道他年轻的时候更帅。而且查过资料之后才发现,原来他在年轻时也是美国的风云人物。Robert Duvall在本片当了一回配角,扮演那个讨人嫌的室友。估计那时候他还没红。Sally Kellerman饰演女主角,她并不漂亮,但是嘴唇确实很性感,名副其实。片中的其他演员有几个很面熟,估计都是美剧里的熟面孔,对于他们就不多说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反映当时美国现状的电影,已经落后于时代,而且因为它涉及的是美国社会生活,也让我难以提起兴趣。所以我并不喜欢本片,对于这样的电影,看过一遍就可以了,不想看第二遍。

Sally Kellerman

Sally Kellerman

序列:0632

[风流医生俏护士].MASH.1970.Blu-ray.720p.DTS.x264-CHD

2011-11-22

 2 ) 让评委去死,Suicide Is Painless

故事开始,晃晃悠悠的航拍镜头把我们带到一座战地医院,像在韩国,也像在越南,但地点并不重要,因为导演不care。在那里,三位医术精湛,富有生活情调的医生跟军旅生活显得格格不入。
(接下来他们理应在革命理想的浸淫下,成为NB哄哄的铁血战士,完成Mission Impossible。并且影片理应有各种宏大且巨的大血肉横飞的镜头。以博观众眼球。像是《拯救大兵瑞恩》。如果你真这么想的话,那么你错了。)

影片里,镜头拍摄也是“格格不入”的。《战地医院》不但没有精美的镜头,而且镜头是晃晃悠悠的,甚至镜头都没有聚焦,因此你都不知道导演在拍谁。要命的是还让一帮人同时念台词,搞得混混沌沌乌七八糟。
(那么作为一部电影,如果没有优美宏大的镜头,那么一定要有nb的剧情,例如《辛德勒的名单》,这样也会火,如果你这么推测,那么你还是错了)

影片里,剧情也是“格格不入”的。本片根本没有任何剧情可言,天马行空毫无因果关系。
到战地医院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讲医生搭讪泡妞,没有为什么。
然后讲别人嘿咻的时候,偷偷录音并广播,没有为什么。
偷看护士洗澡,没有为什么。
恶搞耶稣最后的晚餐,没有为什么。
在长官办公室里打高尔夫,没有为什么。
借着就诊的机会到日本宿嫖,没有为什么。
医生打橄榄球赢了5000美刀,影片结束。干!这是战争片啊,跟赢钱有毛关系。
然后,影片就真的结束了。
(如果一部电影没有精美的镜头,没有NB的情节,那么它至少要有伟大的主题,以博得评委的欢喜,例如《建国大业》,如果你那么想,很遗憾,这个影片什么主题都没有表达,主要就是说一帮医生,护士在野地医院里的一出闹剧)

如果一部关于医生和护士的电影,主题缺失,情节混乱,镜头糟糕,对白嘈杂,但是却很受欢迎的话。那么我们心知肚明:它必然是一部A片。但是你错了,甚至本片连露点都没有。

“三位医术精湛,富有生活情调的医生在军营里显得格格不入”。其实这不但是一个开始,而且也一个结局,并且也是过程。
END

如果什么都没有,那么我为什么打五星,并力荐该电影呢。因为影片很真实。在战争里,几个医生在里面活得很积极快乐。跟拯救世界没有关系,但很欢乐。讲战争伟大的电影很多;讲战争悲惨的电影也很多。难得本片视角独特,从无奈的战争当中,拍出一点生活的乐趣。因而力荐。

----------------------
导演罗伯特·奥特曼就是拍出了这么一部电影,不管评委怎么看,不管你编剧怎么反,不管投资商怎么怀疑。不爽就去死,Suicide Is Painless。
然后影片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大受欢迎。出来的一刻开始到现在,娱乐了70后、80后、90、00整整40年。必然,影片的搞笑还是可圈可点的。

-----(附上导演的简介)-------------------
导演罗伯特·奥特曼,上过大学,当过空军。曾多次自己创作电影剧本,向好莱坞投稿,两次去好莱坞自我推荐,都失望而归。但还是从好莱坞杀出一条血路。可见是一个多么特立独行,牛逼哄哄的人。

 3 ) 从主题曲《Suicide Is Painless》说起

Suicide Is Painless作为1970年的反战电影《陆军野战医院》(MASH)的主题曲而被世人熟知,最初是专门为《最后的晚餐》的一出戏而写。

导演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对歌曲有两点要求:1.名字叫Suicide Is Painless,2.出现过最愚蠢的歌(stupidest song ever written)。

但是他觉得自己45岁的大脑已经写不出这么愚蠢的歌词了,他觉得自己儿子是个傻瓜,于是让他14岁的儿子(Mike Altman)写,Mike Altman五分钟就写完了,罗伯特觉得挺好就用在了《MASH》里。

电影里有一场戏是牙医觉得自己是gay,想自杀,以鹰眼为首的同伴策划了一出假死的戏码来拯救他,有人cos“最后的晚餐”,有人拿着吉他在旁边伴奏,戏做了全套,让牙医觉得自己安详地死去了,最终突破心理障碍重获新生。

我为什么要去查这个呢,因为这首歌最开始听是好几年前,觉得挺负能量的,但是昨天看完电影,荒诞喜剧,歌曲出现在大家拯救同伴的场景里,“自杀是没有痛苦的”其实是一句戏言,然而看了下网易下面网友的评论,充斥着自杀未遂与想自杀的情绪,就挺遗憾的,求生欲使我热爱生命。

愿大家珍爱生命,长命百岁。

 4 ) 完美的人格,健康的人生态度!

从头到尾的精彩冷笑话对白和巧妙情节设计,令人叫绝,对于稍具英语程度的人来说此片看起来会更加过瘾,庆幸自己淘到这张拍自70年代的佳作。我不认为这是一部所谓反战的黑色幽默片,韩国战地医院只是一个背景而已。3个医术精湛的家伙,自信幽默而负有正义感,崇尚真实,鄙视和嘲弄虚伪。影片传达了一种健康真实,积极向上,乐观幽默的人生态度,2个医生有着完美的人格魅力,最喜爱的角色是小胡子“少女杀手”,年轻时代的萨瑟兰饰的“鹰眼”也不错,加上喋喋不休的医院广播台、可爱之极的院长、还有哪个“火热嘴唇”等等都很出彩。导演是高手,含而不露,多点立体的人物剧情场景架构轻松驾驭,貌似搞笑片,表达的思想内容却相当深刻,是一般瞎胡闹傻笑片没法比的!唯一觉得不足的是太多重复的手术场景看的眼晕。另外大段快速交叉重叠的对白,对我这种E文程度一般的人来说会因为去盯字幕而错过很多设计精巧的画面细节。

 5 ) 在枪林弹雨间妙手回春,在截肢手术和盘尼西林之间获取欢笑和情爱

    70年代的佳作 M*A*S*H 陆军野战医院 。又名风流医生俏护士,当年极其卖座。真是搞笑,搜索陆军野战医院我搜不到片源,搜风流医生俏护士片源就出来了。
    Robert Altman擅长于导演群像式影片,所以人物的近镜头的很少。
    影片一开始就是那首著名的 suicide is painless。4077野战医院,美国军医鹰眼皮尔斯和少女杀手约翰,在离前线3英里的野战医院里每天超负荷手术,泡女护士,喝马丁尼,打高尔夫,嘲笑正规军小丑,好像一帮无政府主义的自嘲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嘲弄着不请自来的战争。
    高潮1:最正经的火热红唇女护士长和最信奉上帝的弗兰克伯恩斯上校不耻于周遭人的行为做派,可他们自己也耐不过战地的寂寞来了场好戏“这是上帝的安排”“那就完成上帝的旨意”,偷听壁脚的人把这精彩的床上大战从广播站转播,野战医院的每个人都听到了两个最正经人的A片广播剧,可谓士气大增。
    高潮2:牙医华特发现自己不再对女人产生兴趣,认定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大玻璃,于是决定自杀。所有的军医和护士身穿医护服在小提琴的伴奏下向华特进行最后的告别,闹剧一样的精彩派对。截个图,他们聚在一起像不像某个著名的画作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56/2894871724_1f6459b803_o.jpg。有人在旁边弹唱suicide is painless,it brings on many changes ,And I can take or leave it if I please.
the game of life is hard to play,I‘m gonna lose it anyway.The losing card I'll someday lay So this is all I have to say .
    高潮3:足球比赛,战争之余的娱乐,这个用文字无法形容。
    绵里藏针的精彩对白,加上医院广播电台总是适时的来段甚具喜感的曲子或者别有意味的attention,让我笑个不停。此片在美国电影协会百年百部喜剧排名第七,1972年嘎纳电影节获得金棕榈大奖。

PS: suicide is painless这首歌有8个版本之多,最著名的是lady&bird 以及Marilyn Manson 的版本,不过还是觉得电影原声这一版更好,非常契合主题。

转载请注明链接:http://bulaoge.com/topic.blg?dmn=echoding719&tid=819882#Content

 6 ) 反战影片.齐泽克

这样电影的据说除了导演就只有库布里克还能拍出来。作为一部反战影片,最初的观感是得到了军队生活的一种凌厉写实,并认为其反战基点落于军队生活对于人性的异化。其中一个女军官在军队中的形象变迁过程触目惊心,而齐泽克却从另一个角度切入电影,并看出了这部电影根本没有反战,其中的戏谑是军队的必然补充部分,并且所有的人毕竟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短评

这种拍法即便放倒今天也够大胆了:全程高能无主线,纯碎片式的叙述甚至是堆砌;散点透视无焦点,人人是主角,但人人又只是配角;每一个操作看似都犯了大忌,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的效果,用荒唐的手法去映射更荒唐的行为——即战争。奥特曼在自己的第一部大投资影片中就敢这么玩,真是个疯子。

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70年代黑色幽默反战电影,用韩战来影射当时正在进行的越战,讲述不务正业的外科医生把一家野战医院搞得鸡飞狗跳的各种荒唐事,但最无厘头的其实是从未现身的播音员。Goddamn army!

10分钟前
  • 噩梦枕头
  • 还行

6.5分。这片子让我想起了80年代的《空前绝后满天飞》,特别是那种广播的方式,的确很有特色。但美式的幽默还是有些不合胃口。总有人说反战,我真没看出来这样讲医生整天打闹泡妞的片子反战在哪里?就因为它反类型,没有表现美国大兵的威武战功,这就是反战了?那这标签也太好贴了点~~

15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美军前线医院讽刺段子合集,不知道还以为剧本来自什么系列漫画……镜头挺好,结构挺散,节奏挺乱。“最后的晚餐”一段最有趣。5595

17分钟前
  • 阿茶
  • 还行

这片子感觉很像是那个黑色经典小说《Catch 22》,虽然小说我都没读完,英文不好。这才发现那么烂俗的Suicide is Painless那首歌原版是这个电影里面的。我喜欢他整体感觉上的黑色幽默,虽然除了“最后的晚餐”那一幕其他我没有笑过。

21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罗伯特·奥特曼成名作&首部电影代表作,1970戛纳金棕榈。1.非常少见的黑色喜剧型战争片,稍有慢热,但愈往后愈火热爆笑,尤其是日本高尔夫之旅和橄榄球大乱斗。2.背景虽模糊地设定为韩战,实则影射越战,将陆军野战医院中最崇高严肃的救死扶伤使命与军医们乱性、疯狂、颓废、滑稽的娱乐生活相并置,手术台上依旧不乏嬉笑调侃,非常高级的反战拍法。3.奥特曼卓绝的热闹群戏与散点叙事功力在本片中已然彰显出来,还有无处不在的变焦推镜(远景中突然选一组人物并聚焦-放大),以及标签式的叠加混响的对白,恍若混乱无序的现实。4.结尾credits呈现方式——军营广播喇叭:“今晚放映的电影是《陆军野战医院》……”,简介过后便念出本片各个角色及演员名,配上角色镜头的蒙太奇。5.最后晚餐式自杀礼 & 偷录造爱广播恶作剧。6.主题曲[自杀无痛]。(9.0/10)

2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简直太贱了这帮人,但好喜欢啊哈哈哈!听说当时奥特曼跟制片人闹得很僵于是里面那个非常贱的广播说话就是模仿的制片人的语气,哈哈哈哈哈

2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战后批判中的异类,粗犷的环境渲染高效写意,代入的情绪未必不比写实主义的残酷更现实,镜头弹性,远超过幽默里的小黑色,纵跳的揶揄不缺理性,独此一份的战争嬉皮士.

32分钟前
  • 给艾德林的诗
  • 推荐

严正的冷嘲热讽,肃穆的揶揄讽刺,所有的崇高都在戏谑里崩塌了至上的价值和认知,而这种戏谑又看起来那样的一本正经,荒唐的叙事架构了一个荒谬的现实,战争只是一场人性嬉闹的欢腾,一如那场足球赛,从恪守到失范,最后演变成了一场混乱和放纵,但是当那些游戏者脱身之时,意识的前溯,是日常的宁和。

34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荒诞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愚弄了美国的侵略战争一把,它对于当年美国社会的影响远大于电影本身。

35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反映朝鲜战争却没有一处战争场面的镜头。罗伯特奥特曼通过这种近乎刻意的叙述手段,以达到一种对战争的调侃以及对所谓“美国军威”的嘲弄。野战医院的军医们整日不务正业,不是跟护士们打情骂俏,就是相互挖苦陷害。在种种笑料和喋喋不休的斗嘴中,影片打破了以往好莱坞影片中对美国军人形象的完美粉饰

38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这个片儿还有三个人能拍出来,让·皮埃尔·热内、库布里克······还有姜文!

43分钟前
  • 刘文二
  • 力荐

【B-】感觉乱糟糟的,完全看不出好在哪里。那首歌好听。

44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美国视角的朝鲜战争(实为借韩战讽刺越战),以很低的投资获得超过八千万票房成绩,彻底击败了服务于越战的政治片《巴顿将军》,不过在奥斯卡上本片败给了后者。讽刺的是这两部看待战争一贬一褒的影片都是福克斯出品(婊子就是这样炼成的。正如钓鱼岛的归属,百度中文版说是中国的,日文版说是日本的)

46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比人道主义的反战电影要反战上百倍,是把战争本身当作一场游戏。反战的手法是,约翰列侬式的积极去拥抱性爱。性喜剧、群像、声音的重叠,还有速度感等特点,Altman可以说是非常美国的美国导演了。

51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满嘴的忠君爱国,一肚子男盗女娼”用来形容护士长为首的所谓“正规军小丑”再合适不过了。好玩的是,自从洗澡被众人围观后护士长大受刺激性情大变(?)竟然与鹰眼那帮家伙“同流合污”了哈哈哈。前面很拖,索性从自杀葬礼开始渐入佳境,澡堂事件、日本之旅、橄榄球混战,哎哟笑点要爆掉了喂!

52分钟前
  • 咖喱娜
  • 推荐

片头曲Suicide is painless.... 真好听。即使不是黑色幽默反讽反战,我也觉得这也是战地外科医院里的真实一幕幕,但除去“最后的晚餐”那段,其余并未觉佳。恶搞火热红唇的部分反正我是觉得过头了。

57分钟前
  • 小小
  • 还行

‘火热嘴唇’被欺负的太过火,鹰眼太自恋,节奏拖,没准因为电影放映时恰逢越战,才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换掉影片放映时的背景,很一般的电影。

58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不知所云 毕竟是离我太遥远的环境,完全不能理解

59分钟前
  • 木木茶
  • 较差

7/10。奥特曼很讲究调度和漂亮的灯光设计,凭借渐近的变焦镜头加强戏剧感,开场第一个航拍镜头极具气势,不仅介绍场景也利用偷吉普车开往营地的反类型手法颠覆了战争英雄形象,影片最经典的场景可能是模仿耶稣最后的晚餐:暖黄色氛围下,从军乐吹奏者摄影机运动到帐篷内围绕餐桌的白大褂们,想自杀的同性恋伙伴饮酒告别躺进棺材;变焦镜头巧妙的地方还有火辣嘴唇和弗兰克产生激情,镜头向画面边缘的深处推进显示窗外有人偷窥,结合脱裤子拉链的叫床声,精确控制了戏谑的情势;奥特曼模糊了韩战背景推动反战意识:群演戴着越南人的斗笠,鹰眼开车游玩碰巧拍摄战争纪录片的美军经过,持摄影机的女兵让鹰眼说几句带回家,鹰眼哑口了一会悲伤地喊出爸爸,虽然鹰眼把野战医院当观赏女上校裸体的游乐场,把长官办公室用作高尔夫球场,但内心深处是战争的悲伤。

1小时前
  • 火娃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