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空间1988

科幻片美国1988

主演:罗迪·派彭,凯斯·大卫,梅格·福斯特,乔治·“巴克”·弗劳尔,皮特·杰森,雷蒙·雅克,Jason Robards III,John Lawrence,Wendy Brainard,Norm Wilson,Norman Howell,诺曼·阿尔登,Dana Bratton

导演:约翰·卡朋特

播放地址

 剧照

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2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3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4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5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6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3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4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5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6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7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8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9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0 17:45

详细剧情

  在未来的某个年代,人们的思维已经被政府机构控制,政府机构通过电视信号传输一种催眠电波控制人们的行动。但是一些不甘心被强权统治的人们研究出一种眼镜,戴上这种眼镜,电视节目里道貌岸然的官员就会现出骷髅般的原形……

 长篇影评

 1 ) 记录

03:55 “他们以甜言蜜语欺骗,其毒狠如毒蛇,满口毒咒和痛苦,所道之处只有毁灭和不安,他们心中漠视神的存在,他们夺走了我们主的心,他们勾结有钱有势的人,欺骗善良,颠倒是非,人性已腐败,为什么我们崇拜利欲?因为我们的远见已被内心所蒙蔽,我们从出生到死去,我们的主人,我们的主人,掌握我们,控制我们,他们如今是我们的主宰,醒来吧,它们就在我们四周。”

05:18 “看电视时就忘了我的身份,我是电视连续剧的明星,我有我自己的节目,电视新闻报道我的行动,我只要扬名立万便行,人们注意我、敬佩我,而我永不会老,也不会死。”

08:09 “我不喜欢无缘无故的被跟着。” “我也不喜欢无缘无故的跟着别人。”

10:29 “老哥,你对人生要有耐性。” “我的耐性都用完了。”

10:37 “这像是个疯狂游戏,每个人站在起点上,这叫生命竞赛,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疯狂踏着别人向前跑, 好了,我们在这里,现在,你可以使出任何手段,但紧记我会不择手段,把你打倒。”

12:02 “你们的注意力正被转移,我们活在一个被人控制的...,就如被催眠...,八个月前,一群科学家意外发现一种讯号正被传送...,社会中贫穷人口不断增加,法律和人权荡然无存,它们创造出一个被压制的社会,我们则是这鬼计的证人,它们以分离人类的良知统治我们,我们被引诱到一个陷阱,使我们对彼此漠不关心,每个人只顾自己营生,我们只要不察觉,它们就是安全的,这是它们原始的生存方式,让我们沉睡、自私、永远麻醉。”

15:24 “沉睡的中产阶级解体了,很多人变成穷人,我们变成它们的牛,我们变成奴隶,革命.....。”

1:01:48 “兄弟,生活就像婊子!够你烦半天。”

 2 ) 《極度空間》的沈默與反抗

《极度空间》( They Live,1988)由后世称之为“B级片大师”导演约翰·卡朋特(John Carpenter)最巅峰时期作品,而导演70-80年代以低成本制作,与主流片有所不同,他的风格擅长以文戏交代剧情,到高潮位才成为冲突和火爆场面,导演用慢节奏让观众随着剧情发展。他的主要题材恐怖和科幻,为人所熟悉的《怪形》(The Thing,1982)、《纽约大逃亡》( Escape from New York,1981)、《血溅十三号警署》(Assault on Precinct 13,1976)、《妖魔大闹唐人街》(Big Trouble in Little China,1986)及《夜雾杀机 》( The Fog,1980)不论商业和评价也是受人欢迎,随着时间过去也被影迷称为B级Cult片。

主角罗迪·派珀(饰Nada)为一名失业人士片中由公路前往城市,步行中在公园一名神父在街以神理论,表示社会仍是打压自由,Nada转眼有两名警察监视。导演用这开埸方式已表明这城市进入独裁世界,这简单直接方法,观众容易明白电影主题。首先神父言论令警察惹起质疑,足以讽刺警察是极权统治的权力其中工具,警察奉命当权者执行任务,已经没有独立思考已成为奴隶,作为B级科幻Cult片尽示大胆呈现作风。同时80年代不少B级科幻Cult片也有相似情况境下,尽是讽刺资本主义的恐怖制度,导演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机械战警》(Robocop,1987)同样地把资本制度腐败,沦落大企业取代政府所做一切。大片商没有政治正确之下,所展示题材宽容地拍摄。

导演约翰·卡朋特(John Carpenter)前作《纽约大逃亡》( Escape from New York,1981) 同样讲出未来世界纽约资本制度已失去文明和秩序,当强者建立监狱和军事用地,抛弃纽约荒废城市,让人们使出大逃杀的生死存亡。导演也一针见血反映社会的急速灭亡,不差本片主题。当主角Nada 透过地盘工作朋友基夫·大卫(饰Frank)能够在贫民区成为归宿,这区来自不同基层人士生活,而这区范围外,高楼大厦,五光十色。导演用这镜头可能暗示上流同基层分别,导演并没有表明清楚,从旁观角度看可能想讲上流社会的生存主要有钱、有世和有权,才能得到享受丰富上流生活。而基层社会没有这方面,唯有社会放弃而放在贫民区生活,自生自顾生存。可看这安排镜头,导演可能想令观众能够反思,当权者所作所为,究竟是否能够愿意听人们声音?导演就想这只方式,令观众自我讨论的。

片中电视从播放主流影片,忽然突然转播抗争人士宣传,贫民区人们,看到这传播想转台,并且责骂他们是搞事分子,可见导演用简单安排,人们生活仍相信和沉睡,主角Nada可见抗争人士一举一动,有可能主角慢慢思考当中,贫民区给警察暴力清场,Nada 开始体会社会不是正视问题,而是为了社会发展,而放弃基层人士?留待观众思考。片中使用暴力驱逐人们,不择手段,埋没人性服从当权者执行,并且在暗角里警察私下滥暴抗争人士,严刑迫供,为得到招供,已经失去理性地警察职责。同现今状况,相当有共鸣感,依然不变。

Nada 看见还有一箱多些黑色眼镜, Nada 拿了一副后并戴上看见完全另一世,画面黑白,不论书、公示和宣传单张简单字眼“服从、不可独立思考、沉睡、多看电视,不可想像”等字句,而且还见上流人士变成外星人样子,主流电视台报公布消息,积极正面,埋没事实,相当阴谋论。Nada 从这刻开始,慢慢几乎觉醒了,而 Nada的朋友Frank 仍然安分守己,只要努力能够有成材。完全同现今社会很多像 Frank 相似人们,也认为政府所做一切永远是对,只要相信自己地方执行者,人们永远沉睡和不可思考,坚守本分。虽然导演这样安排没有讲明清楚,这样出场安排,两人互相打架,究竟一定要在面前行动表示,能够觉醒?还是选择沉默?当然最后Frank 也觉醒了。导演安排这阴谋论,完全令观众体会了当权者实行禁制令,足以令人们有洗脑杀伤力。

最后两人觉醒,途中遇见同路人,并且原先可以反抗极权统治,可是为了个人利益,出卖而出动警察暴力捉拿抗争者,人性贪婪,为自己未来生活,区区连诉求声音也灭绝,可见人性阴暗面,不尽一切而放弃改变自己地方。两人闯入电视台,破坏电视塔,成功唤醒人们。结局当然是大团圆,两人牺牲性命,换取地方改变和自由。今天再看眼见所发生的一切,依然仍是会发生。人会如何处理自己地方,就是靠明理人士不同声音向当权者说。当权者是否能够听见自己地方人们声音,究竟真是能够如此理想?留待观众思考了。

 3 ) 这部电影至今没有生锈的痕迹

电影《极度空间》是导演约翰卡朋特的又一大胆尝试,影片中戴上眼镜即可发现生活中的一切书籍、广告、电视背后所隐藏的潜台词和意识形态,这不得不令人想起阿尔杜塞在1964年写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而电影《极度空间》将其内容转换成直观的视觉效果,打破了电影与观众的第四堵墙,直接引导观众进行思考。

在阿尔杜塞看来,国家机器包括各种社会机构,如学校、教会、家庭及传媒等,它们都不是强制性的国家机器,而是通过意识形态发挥潜在的作用。让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逐渐适应意识形态所塑造的环境,进而巩固统治阶级,使得民众持续为他们服务。主人公纳达在工作岗位干了十年之后被突然解雇,四处找工作无果后进入工地打工,成为了工人。当纳达带上眼镜之后,他能够直观的看见广告所传达的内在意识,书籍所潜在的意图,甚至能够将电视机中的声音翻译成最直接的话语,眼镜的作用唤醒了沉睡中的纳达,使纳达脱离了统治阶级的环境,看见了意识形态所想表达的内容,也发现了统治阶级的真正面目,也即电影中的外星人,因此电影中的外星人会不断重复“他能看见我们”。

在非强制性的国家机器对纳达失效了之后,代表强制性国家机器的警察随即来抓捕纳达,而此前纳达目睹了贫民营被警察不由分说用推土机铲平,因此他并没有束手就擒,开枪击毙了两个长着外星人面貌的警察,随后劫持了女主逃亡。为了打破外星人的统治,纳达成为了革命中的一员。

在纳达去到女主家里的时候,女主所说的话很有意思,她先是表示自己会服从男主说的任何事,只要不伤害自己,“你有两把枪,你不用说抱歉”,随后又在纳达要求她戴眼镜的时候表示“你让我戴,我戴就是,反正我看不见你所说的,我会认同你所说的”,以及“不是我要看,是你要我看”。此时女主所展现的态度非常的消极,对于男主的话语完全没有一点思考,所做的仅仅只是服从。这与电影中的意识形态所传达的内容高度吻合,即便女主的外观并非外星人的模样,也意味着女主已经被统治阶级同化。在影片的末尾,女主因想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被纳达击毙。

影片前期当同为工人的弗兰克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失望后,纳达却认为自己会按部就班。此后他们却与他们原本的意图全然相反:纳达尝试用眼镜唤醒弗兰克,而弗兰克拒绝带上眼镜。他们之间长达7分钟的打斗充分展现了想要唤醒一个被意识形态催眠的人有多么困难,即使这个人本来就已经有醒来的意图。弗兰克的结局是悲剧的,印证了不要在电影里提妻儿的魔咒。

电影中出现了很多长着人类模样的高级阶层,他们并非不知道外星人的存在,而是选择了和外星人合作巩固统治阶级。因此在电影中是外星人与否并不影响统治阶级的行为和目的,外星人不仅是电影的科幻噱头,也是导演将阶级矛盾淡化为人和外星人的矛盾的工具。至于主角在揭露了外星人之后世界会怎样,导演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总的来说,约翰卡朋特的这部影片一方面尝试引导观众对生活中的各种媒介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又兼顾票房利益而保留了科幻元素,使得影片不那么尖锐。卡朋特的大胆尝试,让这部电影至今找不出的生锈的痕迹。

 4 ) 片头神父说:wake up -- 本片细节探讨

这部片很大程度上靠近了某些真相。
内容都可以和一些揭秘资料相符。
如,ET的地下基地,星际门,月球、火星殖民地,幕后ZF,ET各方面的渗入,一些爬虫类可以模拟人类混迹在人群中,脑控,银行货币体系,消费价值观。


软揭秘进程—中国教育电视台揭秘外星生物蜥蜴人
其实是探索频道的一个专题节目,通过事件、猜测和研究来重现一些现场。
http://www.awaker.net/?p=4889

 5 ) 记住,影片英文原名是“They Live”…

一定要提醒的是尽量别带着“反乌托邦”的眼镜看这部影片,这绝不简单是反乌托邦电影。但这对于多数人来说很难,很难让不了解相关背景信息的人明白和接受这根本上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有一个困惑的地方,有的短评和影评说里面两个男主的那段十几分钟打斗戏太长了,我记得我看完之后数了一下只有六七分钟,难道我看的是后来编辑过的版本?

不过确实如有的评论所说,那异常的长时间缠斗就是隐喻唤醒一个常人多么艰难,最终戴上那副令人万般抗拒的眼镜要经历多少矛盾和心理抗争。

三个多月前看的了,还是下次找时间好好给这个纪录片写个影评吧…

 6 ) 为了让女儿戒掉买买买,我逼她看完80年代最吊外星人电影

上世纪80年代,美国。

纳达是一位蓝领,刚刚在经济危机中失业,背着行李到处流浪。

他来到洛杉矶,在建筑工地上找了份工作,还跟一个黑人弗兰克成了朋友,一起住在贫民窟。

生活虽然清贫,倒也踏实,用纳达的话说:我相信美国,我会努力工作。

但平静的生活下,实则暗流涌动。

贫民窟上空经常有直升机巡逻;电视机经常有信号插入,大肆鼓吹反动言论。

最奇怪的是旁边的教堂,总有人鬼鬼祟祟地进出。

直到有一天,警察全副武装,铲平了贫民窟,逮捕了教堂里的人,纳达才明白:那是反抗军秘密集会的地点。

警察离开后,纳达潜入教堂,发现了很多神秘纸箱,拆开一看,里面全是墨镜。

就这样,80年代最吊的外星人电影开始了:《极度空间》

纳达戴上墨镜,发现整个世界变得黑白分明。

路边的广告牌,书店里的报纸杂志,超市里的商品,都没了色彩图案,只印着大字:服从、沉睡、结婚、生子、买买买。

更可怕的是,一些西装革履的上流人士,一个个顶着筋肉人的脸,比小区门口的老妈兔头更惊悚。

原来,这些家伙全是外星人,地球早就被他们统治了。

他们用外星科技制造假象,迷惑我们的大脑,用媒体鼓吹消费,腐化我们的思想,自己则身居高位,奴役剥削我们地球人。

而这副墨镜,正是帮你看清真相的“照妖镜”。

纳达不愿屈服于假象,他讥讽这些丑陋的外星人,却招来警察的盘问和追捕。

无奈之下,他跟警察动了手,成了通缉犯,开始逃亡。

过程中,他绑架了金发女郎霍莉,躲进她家里,还以为霍莉对自己产生了斯德哥尔摩式爱恋。

但眼下要紧的不是追女孩,而是推翻外星人的统治。

所以他离开了霍莉家,找到弗兰克,一起去了反抗军的新据点,并戴上了新款隐形眼镜。

在新据点,纳达再次见到了霍莉。

正想跟她说话,突然一声巨响,武装部队破门而入,而这次的行动方针是:赶尽杀绝,不留活口。

逃亡中,纳达和弗兰克误入一个地下基地,这里是外星人控制地球的神经中枢。

有传送站,可以随时把它们送回母星。

有信号发射中心,通过屋顶的发射塔,连接卫星,向全球发射洗脑信号。

在一场秘密举行的庆典中,外星人的领导说:我们的目标不是美国,而是整个地球。

就这样,两人决定抓住机会,摧毁发射塔,彻底推翻外星人的统治。

在军队的夹击下,纳达和弗兰克冲向屋顶,中途还救了迷路的霍莉。

可当他们要摧毁发射塔时,身后的霍莉却突然开枪了……

《极度空间》1988年上映, 由“B级片之王”约翰·卡朋特执导。

他的电影成本低廉,特效粗糙,却充满狂野的想象力和朋克精神。

先后拍出《月光光心慌慌》《怪形》《纽约大逃亡》《妖魔大闹唐人街》《战栗黑洞》《血溅十三号警署》等经典B级片,在70、80年代红极一时。

而《怪形》更是可以和《异形》比肩的神作。

此外,卡朋特还是个作曲家,片子都是自己配乐,《月光光心慌慌》的主题曲,常被国内法治节目使用,你一定听过。

《极度空间》的场景、特效、创意都很寒酸,却被称为“八十年代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被遗忘的经典”。

片中,工装裤、反乌托邦、丑陋的外星人、不解风情的直男主角,甚至主角叼牙签的姿势,过时却又纯粹。

动作场面也颇具看点。

比如前往发射塔的走廊里,纳达和弗兰克持枪前进,攻守并重,大量过肩镜头,像射击游戏般刺激。

还有一场,弗兰克不信有外星人,纳达为了逼他戴墨镜,跟他打了足足6分钟。

因为主角罗迪•派彭是个摔跤手,所以这场戏打得异常生猛,如后巷里的醉鬼斗殴。

烂番茄曾评选“影史最好的20个打斗场面”,《极度空间》这段名列第7,比李小龙的《死亡游戏》还靠前。

而它最酷、最经久不衰的,还是对意识形态不妥协的精神。

上世纪80年代,为了走出经济萧条,美国总统里根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拉动内需,促进了商业繁荣。

但同时,贫富差距也逐渐拉大,消费主义大行其道。

约翰·卡朋特就说:感觉眼前的一切都在向我推销东西,他们唯一想做的就是拿走我的钱。

而当时,电视作为最受欢迎的媒体,简直是最佳洗脑工具。

就是这样的环境,催生了《极度空间》——这部狂野、怪诞、充满朋克精神的片子。

而它又影响了后来的《黑客帝国》,一样巨大的谎言,一样的墨镜。

也许今天看来,《极度空间》幼稚又中二,仇富和阴谋论也显得很low,但不可否认,它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宣扬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恒古不变的哲学思想。

而自从看完这两部片,在我心里,墨镜不再是单纯的护眼、耍酷工具,而是扫去花花世界里的色相,让内心回归宁静的象征。

 短评

3.5。第一部卡朋特。资本主义焦虑、反向殖民思维、极权控制的1.0幻想甚至带有仇富和反智色彩的社会意识杂交产物。所谓“They live,we sleep”,局限性无疑在于They和We的分立,但对Live和Sleep浅白大胆的呈现足以带来最直观的冲击力。B级属性真是双刃剑,决定了制作上被后浪超越的必然,也决定了气质的无法取代——和早期的范霍文一样,那种放任恶趣味于开创性奇观中自由飘散的气质,为他们所共有。

6分钟前
  • Ocap
  • 还行

2.5。重看節奏好慢⋯針對意識形態機器、虛假意識的直白批判,直接扣在雷根政權;可是同時又以複製著雷根政權對外戰爭路線的藍波式掃射,對付毫無發言主體性的外星人們,主角也以十分老派的逃避主義、個人主義英雄(工人階級)形塑,一口充斥性別主義的言語羞辱,噴在「醜陋」他者臉上。覺醒墨鏡。Kurt Russell式反英雄——狼狽與笨拙——的一個高峰,如:反浪漫,主角與紅髮女郎(Meg Foster,如Lauren Bacall有著Village of the Damned那些邪惡小孩或者Cat People的Nastassja Kinski的眼珠,構成的類外星人詭異形象)疑似將擦出愛情火花,但第一次被打下樓,第二次碰上爆炸,第三次發現她是反派;垃圾車翻找墨鏡;跟黑人buddy打架的白痴段落(飾演主角的這位本身是摔角明星),打超久,只為逼對方戴墨鏡⋯某種bromance的滑稽感。

11分钟前
  • HurryShit
  • 较差

4.5卡朋特扩展了1984的极权主义主题,反而将八十年代末泛滥的消费主义进行了结合,以一个对资源过度浪费的阴谋论来统领这个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其实通过眼镜这个物件,我们很容易发现背后的讽刺的意义,和外星人的战争比起来,更加困难的是人类自己之间的达成共识吧,所以那段打架戏拍了那么长时间,媒体在传播着虚伪的话语,电波控制着人脑,卡朋特对媒体价值的批判同样是深刻的,最后的封闭空间中的战斗让观众也看到了卡朋特标志性的剧情设计,不管是十三号警署还是《怪形》的科考站,《极度空间》中的地下迷宫同样能发挥幽闭空间恐惧的最大效能,不过《极度空间》中插科打诨让严肃科幻也变得轻松了起来

16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推荐

卡朋特老爹的阶级斗争科幻大电影,何其滴销魂啊,哈哈哈。

18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反乌托邦题材,剧情疯疯傻傻,动作版的《一九八四》。但从另一个视角来解读可以说是双重嘲讽!也就是说社会底层的民众一直是用有色眼镜看着有权有钱的人!有权有钱的人都是如同外星人一样存在!控制着底层民众。PS:为戴眼镜一事,两哥们居然上演兄贵摔跤。。。笑喷~~~~

23分钟前
  • EVA_征服天堂
  • 还行

多数自以为是的电影学者面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就像特么的戴了墨镜的黄毛儿一样

27分钟前
  • MayaDey
  • 还行

有些科幻乌托邦。戴墨镜突然觉醒的男主感觉自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于是开始了反抗之旅,最后还是没能改变世界。故事非常简单,也没有什么特别惊人之处,好在很有隐喻效果。在没有清醒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周围人是人是鬼,亦或是外星人,就连你最信任的女人也会背叛你。就算你知道一切真相,你就要反抗吗?还是适应大环境,装糊涂?反抗的话实力不够肯定被灭,没了你地球照样运转。女主眼睛的确像外星人。

30分钟前
  • 瑶瑶
  • 还行

当十岁的我看完《世界未解之谜》和那一期讲UFO的《新闻调查》后,上露天公厕都会抬头看看天空。当十四岁的我把自己关在屋里连看了三季《X档案》后,在人群密集之地,总会下意识的去看每一个人的耳朵。到现在,我还在想:妈的外星人快来毁灭地球啊~

3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仍然想不通两个男主互殴那段为嘛那么长...

3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想了解美国中产阶级,就看伍迪·艾伦,想了解美国蓝领阶层,就看罗伯特·奥特曼(或者卡佛),尼玛想了解美国失业人士、进城务工人员都在想啥,就得看约翰·卡朋特啊。哈哈哈

37分钟前
  • 临时昵称
  • 还行

所谓的怪物就是个丑陋的资本家,只是在这里反映在了外表上,科技发达。人类是个无产者,艰难地抵抗资本主义的剥削。故事想法不错,铺垫太长,也讲的不深入,细节没到位,其实是搞笑片来着的吧

39分钟前
  • 朱朱朱朱
  • 还行

用科幻的外衣去影射现实,失业青年发现真相毅然决然地化身铁血战士拯救世界的段子看上去如此熟悉,卡彭特在结局还好好地拿自己开涮了一把;虽说那个影响走势的节点看上去有点太顺畅而显得生硬,但这种令人皆大欢喜的结局真令人爽得很。

4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失业青年发现世界处于被异族媒体洗脑的反乌托邦之中,于是奋起反抗。55分钟左右有一段近似长镜头的经典对打,非常nasty。地下集会和被抄窝这段会让人想起V中的相似桥段。

4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讽刺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但讽刺得过于直白,真正好玩的是街机一般的拿枪扫射外星人的畅快感。顺带一提,只有我觉得这片子有很强的同性恋意味吗?黑人出场时的粉色背心,与男主角的深情对视,两人漫长的互殴过程,同住酒店,最后插足的女第三者还是个可耻的叛徒。

44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虽然有些地方非常糙,但不得不佩服卡朋特的想法真的很酷,戴上墨镜就能辨别是谁要把人类洗脑毁灭地球,所有的广告都变成“要听话,闭上眼,等死吧”,还启发了黑客帝国呢,就问你怕不怕!然后@陀螺凡达可 短评里的问题,齐泽克说过的,俩人为啥互殴那么久,因为接受真相是艰难并痛苦的(大意)😂

4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很直白很浅显的批判,但卡彭特是第一个这么拍的。作为一个备受群众喜爱的人民艺术家,卡彭特对于无产阶级的政治正确的迷信显然妨碍了影片的批判进入更深的层次。当然这片子本来就是拍给红脖阶层看的。不过影片最大的问题仍是,现实中更本不存在“他们”这个敌人,催眠与被催眠的都只是我们。

51分钟前
  • 空想特摄兔男郎
  • 推荐

《看的恐惧》,世界其实不是你眼中的样子。卡朋特难得在片中放入些许黑色幽默的星点,肉搏甚至比结尾世界还原本来面貌的真相揭示还要有趣。对日后具有相同救世主气质的matrix也有影响。

54分钟前
  • 旧书君
  • 推荐

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关头,导演让两个大老粗打了7分钟的架。

5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主题延续了《天外魔花》式的对于被“渗透”和被“操纵”的恐惧。尽管很多细节停留在只言片语的阶段,但作为科幻动作片,完成度让人满意,男一号的塑造让人信服。

1小时前
  • cjy
  • 还行

哈哈哈 So wild!即使是烂的地方都烂得那么有范儿,这算是一个时代的魅力了吧……

1小时前
  • BLTEmpanad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