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经的秘密

动画片爱尔兰,法国,比利时2009

主演:伊万·麦克奎尔,克里斯滕·穆尼,布莱丹·格里森,米克·拉利,利亚姆·霍里卡恩,保罗·泰来克,迈克尔·麦格拉斯,保罗·杨,诺拉·托梅,肖恩·列侬

导演:汤姆·摩尔,诺拉·托梅

 剧照

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2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3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4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5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6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3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4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5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6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7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8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9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1 01:29

详细剧情

在遥远的爱尔兰,聪颖纯真的少年修士布兰登(伊万·麦克奎尔 Evan McGuire 配音)生活在一座高墙围筑的修道院内。为了抵抗维京人的入侵,院墙不断加高,卡拉院长(布莱丹·格里森 Brendan Gleeson 配音)更严格禁止布兰登他们踏入外部世界。某天,一名留着长发、幽默风趣的修士来到修道院,他便是闻名遐迩的艾奥娜绘经师伊丹(米奇·拉里 Mick Lally 配音)。此前伊丹持续创作那部重要的宗教典籍《凯尔经》,然而异族的侵略使他不得不中断这项神圣的工作。为《凯尔经》所吸引的布兰登,决心帮助伊丹完成经典的绘制,为此他不惜挑战禁令走出修道院。外面的世界充满新奇和危险……   本片荣获2009年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观众奖最佳影片奖、2009年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提及。

 长篇影评

 1 ) The scholar and his cat, Pangur Bán

The scholar and his cat, Pangur Bán

(from the Irish by Robin Flower)

I and Pangur Ban my cat,
'Tis a like task we are at:
Hunting mice is his delight,
Hunting words I sit all night.

Better far than praise of men
'Tis to sit with book and pen;
Pangur bears me no ill-will,
He too plies his simple skill.

'Tis a merry task to see
At our tasks how glad are we,
When at home we sit and find
Entertainment to our mind.

Oftentimes a mouse will stray
In the hero Pangur's way;
Oftentimes my keen thought set
Takes a meaning in its net.

'Gainst the wall he sets his eye
Full and fierce and sharp and sly;
'Gainst the wall of knowledge I
All my little wisdom try.

When a mouse darts from its den,
O how glad is Pangur then!
O what gladness do I prove
When I solve the doubts I love!

So in peace our task we ply,
Pangur Ban, my cat, and I;
In our arts we find our bliss,
I have mine and he has his.

Practice every day has made
Pangur perfect in his trade;
I get wisdom day and night
Turning darkness into light.

 2 ) 关于牆、灵与永恆

「本人不学无术,见识浅薄,仅仅是想在看完本片后把一些个人的感悟跟思考记录下来,而且时常胡言乱语不知所云。」

「先说点题外话,我觉得把Illuminator翻译成绘经师并不是非常准确,illuminator从最基础的本意来说,是照明者,而综合整个故事的发展来看,我更乐意把它翻译成传经使。传经使的使命就是将历史发生的一切以文字与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使历史获得传诵并照亮通往未来的路。」

Part 1:“牆”。

人们生活的区域就是丛林里被墙围起来的一个圆,墙内还有一个高耸的塔,里面住着身材伟岸的领导者Uncle Abbot。

作为前传经使,Abbot知晓那被毁灭的曾经,面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他唯一想到的防御方式就是修建一幢城牆,为此,他放弃了自己传经的使命,对城牆的修造日夜监工。Abbot无疑是偏执的,他认为只有修筑城牆,才能保护自己珍爱的一切。

Abbot的言行,反映的是人们最基本与原始的一个应激反应——对于伤害、灾难、失去等痛苦跟不幸的到来,人们普遍都会採取「躲进保护壳裡」的方式来逃避——就像是怕鬼的孩子在黑夜裡会把自己用被子裹起来一样。但其实,这样的保护壳是狭小、脆弱而且毫无用处的,因为无论你如何地隐藏自己,外部的危险仍在,并且可能不断地积累。逃避所能带来的无非仅是安慰、迷惑,乃至消极的累积跟不幸的爆发。

Abbot除了构造外部的牆之外,还在给Brendan以及他的子民们构建心裡的牆。他以一名熟谙历史的长者身份,通过构造一个非常危险的外在世界的概念,以「这是对你好」作为最大的理由,对Brendan进行管教。相信很多人对此都会觉得非常的熟悉,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不止一次被以相同的方式对待吧?童年时代父母的谆谆嘱咐,乃至成年后每当与他人分享一件突破常规的事情时,总有人会告诉我们:”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这充满了危机,且绝不可能!“
我认为这是一个社会化与个体化的矛盾。社会化一般伴随着极大的趋同倾向,因此,对于大部分已经被社会化完全的人来说,以自身的经历(不论成败)去量度他人,是一种惯性的思维模式。标新立异的行为与社会化所追求的稳定性是相悖的,所以在遇到这种冲击时,大部分人都会企图为他人筑造一面墙,将标新立异者一点一点的禁锢在原地,抹杀掉所有的好奇与探索,使其归于平庸,实现最大的社会化。这一惯性并没有好坏,因为无论归于平庸还是成就突破都在于自身的选择——而在本故事中,Brendan就是在Aidan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围墙。

其实,Abbot他本人就是一幢高牆。他的外在及生活环境,都反应出了一个”权威“的形象——他是众人中最为高大的,笔挺而且线条利落。他在牆内铸造了一座高塔,并住在了塔的最高处,他的房间是昏暗的,只留下一扇窄窄的窗户让其观察外面的世界,他的房间裡画满了城牆构建的信息——他不容置疑、冥顽不灵,拒绝沟通。在战火烧起时,他与他所构筑的城墙一同倒下了,但尽管如此,他也努力地挡在自己的人民面前的。那个小女孩躲在倒下的Abbot后面祈求保护的场景,也印证了他这个守护者的形象,展现了一个需要被成全的英雄主义。

在通篇故事中,被Abbot物化的保护方式(牆)以及其他传经使对于保护的另一番思考是一个非常强力的冲突。以Aidan作为代表的传经使们认为,对于自己所珍爱的一切的最好的保存的方法,是将他们记录下来,不论兴亡,不论生死,不论美丑,他们相信,让人们记住从前发生过的一切,才是对逝者与过去最好的祭奠,才能让黑暗终结在光明之中。

「题外话:牆,在我看来,有着防御、隔绝以及封闭的象徵意义,它展现的,是人们对外在伤害的一种被动的防卫。这让我想起了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当他还活在城牆内时,他如光之子一般灿烂、无忧,而当他的视线触及了城牆之外时,他那快乐的心却被忧伤与愁绪所佔据。面对外部世界的冲击,王子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冲击的源头——那些不幸的人们,最终,他以自己的暗淡成就了别人的快乐,将所有冲击化解。我想,他最后终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快乐王子了吧,因为他的快乐并非源自于自己无知。」

Part 2:形与灵。

在Brendan被囚于塔内时,Aisling将Pangur变成了灵,让Pangure潜入了Abbot的房间拿到了钥匙。在本片中,Aisling是精灵,可谓是非常彪悍的存在,她能御风而行,控制狼群,守护的森林,但是却无法攀登上Abbot的塔尖,而唯有灵态的Pangur俱有瓦解牆的最高点的能力。

我承认我个人有些虚无主义,偶尔会想,也许万物在还未是我们熟知的万物时,会俱有另外一番含义,但是却在被我们定性的时候,发生了扭曲,成为了我们现在的认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物化的世界,也许只是我们自己製造的一个假象,而真相往往是另外一番光景。

记得当年读到过一个日本教授终其一生都想要证明我们在室内看到的椅子其实并不真实存在这个论点(不知真假),当时我只当作笑谈,而如今,我却对他有点崇敬,因为他对事物的看法已经沾染上了哲学与宗教的色彩了。

基督教是反对偶像崇拜的,他们认为主是不俱有形象却又无处不在的;而佛教预言,在未来,弥勒将会降临凡世开坛讲经,将所有现世的认知一一击破,然后将旧世界瓦解,使万物归真——两个不同的宗教,却都有着同样的教义,认为最高的力量是不俱有形态的。这个道理其实可以相当的生活化,就像再硬的钢铁和鑽石,人们总能通过各种方法去摧毁,而面对无形的风和水,却是毫无办法——不俱有形,则不具备被扭曲摧毁的前提,自然也就是无敌的了。

Part 3:终结与无限

记得在寻找Eye of Collum-Cille(水晶)的时候,连充满智慧的Aidan都认为水晶已经破碎了,不可能存在,而Brendan却深入了黑暗并成功取回了水晶。在回归光明的过程中,Brendan通过水晶看到了巨蛇在吞食自己的身体,这一景象最后融入了Brendan的瞳孔中。

咬尾蛇的形象多见于鍊金术中,意味着自我的吞噬、无限及永恆。

记得在Brendan取回水晶找到Aidan时,Aidan非常吃惊,因为他认为“眼”早就被毁了。而Brendan则说:“There is more than one story about the eye..” 观世界的眼不知一个,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也会不同。前人的记载,在后人的眼中自有另一番的见解。因此,已然逝去的过去会被不断地刷新。而且,历史总是以一个终结与一个开始的衔接作为发展推进的方式,从消亡到新生的间隔或许还不到0.001秒。它就像是一个无尽的圆,因为轮迴不断,所以不息。前人的自我牺牲,成就了历史的无限,而后人对前人的记载与传颂,让他们成为了永恒。

所以,如果说Song of the Sea反映的是Tomm Moore对于逝者与生者关係的思考,那麽The Secret of Kells我认为反映的是他对历史与过去的态度。


 3 ) 艺术还原的历史

       刚刚过去的那一届奥斯卡上,看到了几个获提名动画公司预先制作的感言,让我记忆犹新。《Up:飞屋环游记》是大热门,老头子的独白没念完就被小狗打翻了布景板;《The Secret of Kells 凯尔经的秘密》则是由Aisling 抱着半透明的小猫咪Pangur Bán(一只蓝一只绿眼的狐类动物)轻声细语如她的神秘气息缓缓道来:“毕竟我是从遥远的爱尔兰来的呢~” 一个娇俏玲珑又变幻深邃的小女孩跃然而出。
    有人说Aisling她就是个妖精,对啊,开篇独白就是她似有似无的声音从遥远的世纪飘来:“我活了几个世纪,曾经是鲑鱼,是鹿,是狼… ”,我更喜欢称她为森林精灵,她自我介绍的时候说道“让我给你看看,我的森林。” 真是好羡慕她一头靓丽发丝……丰厚柔顺,貌似没有脱发的痛苦呀。
    大家都觉得,没有Aisling的帮助,Brendan那个稚气小男孩无法完成凯尔经的书写。也就所谓的人与妖的友谊,依靠神话传说的帮助。甚至也有人说故事情节不够连贯,很飘忽,主旨不明确。
当然,一个多小时的二维手绘动画无法完全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依据。作为东方人,很难理解西方中世纪那些黑暗中受束缚的人们,是怎样热切期盼手抄圣经传诵带来的无上光明,那些深刻的含义,绘本中每个花纹、细节所隐含的色彩,都凝聚着怎样的精神与信仰。
    跟大多数文艺愤青一样,能够看到电影动画还原凯尔经中,美轮美奂的纹饰与精髓,即便只是冰山一角,我已兴奋至极,回想翩跹。正如听着一直钟爱的爱尔兰传统曲调一样,沉浸在曼妙神秘的丛林中,寻找属于那个遥远民族数世纪以来的回音。
    有人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说,历史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当艺术还原了历史,那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

(文艺女青年继续幻想中…)

 4 ) 半部童趣半部圣哲

就像前面豆友说的,人物造型天书奇谭风格。色彩简单,线条肯定。

但是画面的其他部分,背景和装饰物,风格比较接近Michel Ocelot,也就是《阿祖尔和阿斯马尔》( Azur et Asmar)的创作者。非常的精密繁复,每一格画面都充满无数细节,层次很多,细节之中甚至包含着更多的细节,忍不住要停下来一帧帧推敲。
比如,雪花一片片,每一片都是花形分瓣的;绿叶有叶脉纹理,书中的插图层层叠叠画中有画,但烟雾是老式连环画中的气团线,海水又是抽象的,石墙则是笼统的。

虽然静物和景物是装饰风格,但是用色很复杂,从传统的淡彩风格到装饰纹样、拼贴、画框、写实的质材和质感,都有利用。眼拙,没有注意到是不是也用到了3D构造....

“我们决定不用透视,因为那个时候(古爱尔兰凯尔特时期)透视还没有出现”。----------剧本作者之一Fabrice Ziolkowski对于画面风格解释说。

这部动画的导演用了六年的时间构思和准备“凯尔经的故事”,从动画专业毕业的Tomm Moore之前没有拍摄电影的经验。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动画。在筹备《凯尔经的秘密》期间,他的作品多和广告MV有关。
《凯尔经秘密》背后是一个多国部队(当然在欧洲很常见),大部分资金和人员来自爱尔兰和法国、比利时,也有巴西和匈牙利参与。

“凯尔经的故事”在Tomm Moore最初构想里完全属于成人世界的故事,目的是表现凯尔经诞生的那段爱尔兰历史时期。主人公布兰登最初只是一个出现几分钟的小配角。在Fabrice Ziolkowski的帮助下,故事演变出现在的童话色彩。相对于影片后半部明显表现成长和人生历程,布兰登天真烂漫的童年经历显得格外突出,也使维京人入侵前后的情节不那么连贯。不知道这种改动算不算成功。

根据访谈,Tomm Moore说想用故事表现凯尔经和那个时代。但是从全片看来,凯尔经是什么?凯尔经的内容?凯尔经的影响?就像影片开头所描绘的一样,是一个传奇。直到影片结束,也依然是一个秘密。也许导演在刻意渲染经书之神圣”不可言传“,也许虚化的”凯尔经“可以用来象征所有神圣的智慧 ,也许,只是”凯尔经“对西方来说太过熟悉而不需要特指................总之影片的后段仅传达了一种意象:即凯尔经被书写,被流传。并没有具体答案。

部分凯尔经常识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参照维基http://en.wikipedia.org/wiki/Book_of_Kells
凯尔经(Book of Kells)相传是世界上保存最久远的手抄本圣经,现于都柏林圣三一学院馆藏。其内容部分来源于较早的拉丁文圣经(Vulgate), 据传由凯尔特僧侣于公元9世纪绘制。其中插图繁奢复杂,装饰色彩浓厚。出于对原经书彩图的尊崇,电影努力再现了这一奇妙的画风,而且更加精致,极富想象力。

Tomm Moore认为古爱尔兰时期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时期,一本经书诞生背后是各种文化交织与碰撞的结合。动画中展示制造墨水的技术,来源于当时的阿富汗;而绘画则受到摩洛哥人的影响,再加上凯尔特传说,当地的异教民风,加上古爱尔兰的特点,还有之后要展现的新基督教的引入,维京人入侵等等.....综合形成了一本神圣经书的风貌。这也正是导演想在动画中表现出来的多元色彩。

影片能看出Tomm Moore和创作团队的努力。但剧情在如此庞大的背景和表达野心下未免有些指向飘忽、叙事笼统。

除了结尾布兰登回到修道院,影片的前半段和维京人入侵后的情节几乎没有统一的情感关联。布兰登的决心、意志、个性在离开修道院之后的叙述里也没有再提及。布兰登在洞穴里得到晶石之后与”阿诗林“的联系也不加解释地回到了简单的”人与兽“之间。

如果说影片前半部是以一种迪斯尼的快乐精神在表达童真和童趣,那后半部遭遇现实的挫折时就表达得过于严肃和庄重了。

当维京人入侵时,按照传统的叙事,我们都会内心期待阿诗林带来森林的守卫,代表神秘的力量拯救人们。但是,故事驶向了与之前的童话作风完全不符的现实方向------------平民被屠杀,院长被砍倒,布兰登和画师在火光中落荒而逃。

不光逃跑,布兰登还逃到了天涯海角,从此谱写伟大的经书。这些智慧的象征当初并没有救苦救难,结尾也并没有给布兰登带来传统意义上的幸福和团圆。

对一部有一半儿童片色彩的卡通电影来说,所有理想化的期待都会落空。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另类的故事。主角尽管实现了梦想,但是梦想具体是什么?梦想能给人带来什么?一切都指涉不明。而在这个过程中遭遇的苦难,却是具体的,真实的,并在故事结局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这是从传统角度,尤其由影片前半部的童话视野展开而得到的概貌。


--------------------------------------------成人思维如下-------------------------------------


很明显,Tomm Moore不够圆滑地思路更多是面向成人的。他侧重《凯尔经的秘密》所带来的思考,还有象征性。

正如他所说的多元文化,在古爱尔兰,在一个处于进化中,尚不发达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显现出来的矛盾和联系,这部电影中都有交代。

阿诗林可能是布兰登的想象,在孩童世界,是想象力,是青春期。但是外在看来也是神秘力量,一种对大自然的崇拜,也是凯尔特文化传说对当时人们的影响。阿诗林后来指引小猫盗走钥匙的段落时响起一首美丽动听的凯尔特民歌,仿佛一种催眠的力量(插舌:影片配乐优美令人难忘,爱尔兰的音乐向来令人神往),和后面的洞穴段落一样,有独立于全片的妖异气氛。
神秘的森林和森林里神秘的洞穴则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有力量的象征,也有邪恶的象征,不是征服就是被征服。

院长修建高墙可能没有实践过,也没有经验,但是出于一种现实考虑。他像那个时代的智者、领袖,拥有足够的力量而不是智慧,要用有限的手段面对未知的威慑.......当和弱者的观念发生冲突时,就只有强制执行。

同样的冲突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在延续....

经书的传说相当于一种”精神指引“,给思想贫瘠的时代和人带来光明。同时传入的还有”科技“(墨水象征)、信念(完成经书)和”理论指导“(画师的叮咛,传教),只是缺少院长这样权威的实践派去执行。于是布兰登作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后生填补了这个空缺。

一个刚刚”对外开放“的时代,智慧和实践还没有完美结合,付出代价似乎必然的。

于是维京人入侵了.....杯具蔓延......

以上,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依然延续.......


正因为智慧和信仰处于一种蒙昧状态,技术落后,人们还保存着原始信仰。被那些代表着功利和扩张、技术更先进的维京海盗抢掠似乎命中注定是不可抵挡的。
选择逃亡,保存”智慧的种子“,继续文化传承,这是《凯尔经的秘密》中比较肯定的态度。尽管智慧可能在偶然的情况下,被迫流传下来......可很多动人的历史往往不正是这样造就??

这是Tomm Moore赋予凯尔经的传说。

仿佛前后不搭,角色付出没有回报,看起来无解的《凯尔经的秘密》实际上暗示着历史必然,人类进化。只不过因为指涉过于宽泛而无法准确定向于不明真相的观众还是别有用心的观众.............

以上,在任何一个时代也还在延续.....................

===========================================

图片和设计稿欣赏可以参考这个:
http://www.mtime.com/my/inside/blog/1990522/

 5 ) 孩童的你应该拥有童真

《凯尔经的秘密》就这样被导演通过一些躁动的天书般的符号和一个来自天外的奇异女童的声音,轻而易举地表现了出来。就这样直截了当,毫不拖泥带水。 怎样表达主题,以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风格来表达才能让观众接受喜欢,不仅是导演技艺的体现,更是他才气才情的展示。不得不佩服导演汤姆.摩尔非凡的表达能力,虽然这是他第一次执导的影片。一下子被打动。 电影的主题用线条简单色彩明快的插图动漫讨论了一个有关宗教与信仰的问题。故事浓缩到中世纪凯尔斯一个修道院,以修道院为切入点,以《凯尔经》为线索,展开情节。 古板保守的修道院院长为防止北欧海盗入侵,与一些艺术家教友日日不停地修筑堡垒以求安全。十二岁的布伦达是这个修道院的实习画师,他在院长叔叔的严厉管教下,每天都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从未踏出堡垒一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亦从未想过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时候,我们总会和布伦达 一样,被家长或老师限制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许多儿童该有的天性童真就这样被泯灭。对家长和老师的话从不敢违背,很少问为什么,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缺少思想勇气,不能判断是非,以至于长大以后缺乏主见。 导演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影片即照顾到成年人的心理,也周到地照顾到小孩子的感官。在布伦达的身上,不管你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或多或少地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影片最后,年老的修道院院长对布伦达悔恨地说:“你还是孩子时,却失去了所有的童真,这是我的错!”

 6 ) 《凯尔经的秘密》:古老而新鲜的画风

(芷宁写于2010年2月4日)
   在短片和广告片界奋斗多时的爱尔兰年轻导演汤姆·摩尔,终以一部具有浓郁民族和宗教画风的动画长片《凯尔经的秘密(The Secret of Kells)》(又叫做《布兰登和凯尔经的秘密》),让人们领略到了他的美学和导演实力,将一种既新鲜绚烂又返璞归真的美妙观影体验留在观众心头。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以品质取胜的动画,不过,其以北欧传说和爱尔兰经典名卷《凯尔经》(一本福音书的图画手稿)为故事依托的剧情架构也颇有意趣,令故事有别于其他美式制造,片中虽然也不乏少年救世这样的小梦幻小情结,但其中自始至终洋溢着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令观众丝毫不觉得这种小梦幻小情结有任何唐突幼稚或不适之处。只是故事结束的趋于仓促,仿佛一直想要表达的一本好书带给人类力量的观点,到了也没说透。
   该动画在美术表现上显得构思缜密,很多手绘画面充满了细致而繁复的质感,同时也令爱尔兰民族之风随处可见,如那葱茏迷蒙的森林,清雅可爱的花朵,青碧怡人的原野……而那温暖神秘的绘经室,高耸入云的塔楼,神圣庄严的教堂,特别是公元9世纪凯尔斯修道院的整体呈现,无一不透露出其受到了宗教图画风格启发的特点,仿佛古老手抄经文上斑斓多姿绘图的重现,充满了恒久的风韵与贵气,神秘庄重且极富想象力。
   该片的另一个美术表现特点是——不同时空画面的同屏并列和同一场景的画面分割,如三幅不同时令的风景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内,将主角行走的轨迹用一种相当诗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三幅风景的装饰框采用了类似古书边框的棕底暗黄花纹,显得精致而静雅。
   片中的人物造型也十分可爱,凯尔斯修道士们的外貌特点十分夸张,高矮胖瘦一应俱全,且被绘画发挥到了极致。男主人公小修士布兰登的造型容易令人想起东方的小和尚,爱诗玲这个林中精灵的造型,也会令人想起《美丽密语》里的白衣仙子,而主创之所以采用“爱诗玲”这个名字,大约也颇有来头,Aisling在爱尔兰语中是“梦”的意思,Aisling还是一种爱尔兰的诗歌形式,这个美好诗意的名字很有象征意义,仿佛引领人们走过黑暗向往光明的希望和力量,一如爱诗玲对布兰登的倾力相助。
   该动画的OST相当不俗,曾奉献过《鸟的迁徙》、《放牛班的春天》、《喜马拉雅》等片OST的法国著名音乐家鲁诺·库莱斯(今年同获动画长片提名的《鬼妈妈》之OST,同样出自他手)这次依旧采用民族风,该动画主题曲一出便是扑面而来的纯粹而浓郁的爱尔兰风,片中一首童声独唱“Aisling Song”,清越婉转,质朴可爱,令人难忘。
   看这部动画,难免令人怀念起昔日画风细腻动人的中国动画,如《九色鹿》、《三个和尚》等,在看多了美日制造的产业模式动画后,这部《凯尔经的秘密》以及07年西班牙的《夜之曲》等欧洲动画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影片的风格原本就该多样化,动画片更应如此。
[延伸阅读]
关于凯尔经:
   凯尔经(The Book of Kells),也叫凯兰书卷(爱尔兰语Leabhar Cheanannais),是一部泥金装饰手抄本,是早期平面设计的范例之一。
   约公元800年左右,苏格兰西部爱欧那岛(Iona)上的凯尔特修士绘制了该经卷。全书由四部新约圣经福音书组成,是一本有着华丽装饰的圣经福音手抄本,语言为拉丁语。每篇短文的开头都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全书共计插图两千幅。
   凯尔经是西方书法的代表作,代表了爱尔兰海岛艺术绘画的高峰,也被公认为是爱尔兰最珍贵的国宝。
(若听片中插曲Aisling Song,可去http://nicolew.blog.hexun.com/44985805_d.html

 短评

画面很华美。音乐也不错。人物很可爱。故事……我没感觉。

6分钟前
  • Jin
  • 推荐

墙里墙外的世界,经典的绘本风格,出色的配乐,英伦腔调。Aisling在爱尔兰语中有梦、愿景(dream, vision)之意。2009欧洲动画节最佳导演奖。2009第33届法国昂西动画影展“观众大奖”(AUDIENCE AWARD)。2009爱丁堡电影节“标准生活”观众票选奖。

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出色的动画,经典的故事,我感兴趣的凯尔特题材。无可挑剔。欧盟电影展看的。

11分钟前
  • deo Z
  • 力荐

虽然是手绘动画,也想表现手抄书的感觉,但实际成片却是完全的电脑制作,电脑勾线,电脑上色,最后产生的矢量绘图令手绘感荡然无存。跟阿祖尔和阿斯马尔一样,也是电脑技术摧毁出色设计的例子,不过整体效果是比完全3D的前者要好,前者的画面对设计人员来说简直是悲剧。导演很嫩。

13分钟前
  • 太阳的倒影
  • 还行

《海洋之歌》导演前作,爱尔兰的《天书奇谈》。宗教色彩浓厚,音乐还是一贯的悠扬动听。其实不太喜欢过于工整的矢量风格画风,做到精致繁复很多,但能做到如此有灵气的,寥寥无几。

17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汤姆·摩尔处女作,手绘动画永远都值得尊敬,几乎每一帧都绝美,配上恰到好处的音乐,确乎纯粹的艺术品。人物线条干净简朴,后景则复杂华丽,内涵具有多重解读的潜力,不过总体看还是不若[海洋之歌]那般灵动、瑰丽、完整。叙事上前后有所割裂,清新梦幻的儿童成长故事与残酷现实的屠杀与逃亡相连,后半程(入侵、逃亡、成长、传承、归家)仅占1/4篇幅,节奏过快。伊丹和布兰登持守传承的《凯尔经》内页始终未呈露出来,升华为普遍的知识与精神财富之象喻。几个绝美的场景:背景中绵密繁复的脚手架;纯朴的粉笔简笔画;阿诗琳坐在高塔的窗沿哼起谣曲(古爱尔兰诗歌《Pangur Bán》),让猫猫的灵魂去偷出钥匙;咬尾蛇失去水晶之眼,疯狂自噬;维京人攻入后的黑红白配色,漫天雪花与烈焰废墟;以春夏秋三联画凝缩成长过程。(9.0/10)

1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原声和画风太棒啦~

20分钟前
  • 阅读空气
  • 力荐

这样的画面才不愧“动画”二字。爱尔兰的悲伤简直渗透入骨,不管啥艺术作品都予人一种“好可怜”的感觉,哪怕画面华美至极。那个猫叫“胖哥胖儿”哈哈。

23分钟前
  • 雨宫萤
  • 推荐

Original and beautifully drawn.

27分钟前
  • 无所谓
  • 力荐

如绘本般美丽,OST也很赞!

29分钟前
  • 阿朴
  • 推荐

无论是题材还是画面抑或OST都很棒,部分细节没交代清楚,并且结尾稍显仓促,但瑕不掩瑜,此片超越UP成为我心中的09年年度最佳动画

34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推荐

将儿时睡前故事一般的情节,加上对宗教对人生的感悟,配合精美的画面音乐,精美绝伦!——————以上都是屁,不足以形容它带给我的感动

38分钟前
  • 左左☮
  • 力荐

诚心地讲,这部动画无论剧情再紧凑,意义再深刻,其实都无法超越极致华丽的配乐与精美绝伦的画面所带给我们的从异域席卷而来的巨大震撼,所以也请不要再纠结它的剧本问题了。

43分钟前
  • 神迦乐小舞
  • 推荐

阿凡达2.0,画风大大大大大爱

48分钟前
  • MichelleLOU
  • 推荐

画风很异域。技术质量上乘。故事。嗯。好薄弱。

50分钟前
  • A-sun*
  • 还行

没有信仰也看得泪流满面,最后一个30秒三格三个季节的单镜头直接就营造出了史诗感,片头与片尾也是混沌和光明的对照。每一帧细节都完美得像艺术品,卷轴式运镜就像文明演进,UNITY。

53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那精灵唱的歌好听极了!

55分钟前
  • HELLO!
  • 还行

这部片子主线虽然是比较严肃的话题,但影片中有很多很幽默的情节,最喜欢阿诗铃在高塔窗边唱歌那一段,歌声空灵、婉转清透,带着神秘又像带着无限延伸的希望,特别特别的美。

58分钟前
  • 慕詩
  • 力荐

画面音乐5星,情节3星

59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太美了,沁人心脾又给人无限遐想,仿佛回到小时候,很多事情第一次从未知到已知的兴奋——“我最不怕的就是想象!”谁能想到和恶势力的搏斗竟是粉笔画大战贪食蛇呢?太可爱了!好想在阿诗铃的歌声里化成一阵烟,飘去世界上那些神秘又美丽的地方

6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