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台儿庄

战争片大陆1986

主演:邵宏来,初国梁,江化霖

导演:杨光远,翟俊杰

播放地址

 剧照

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2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3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4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5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6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3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4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5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6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7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8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9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08 12:20

详细剧情

  1938年,日寇占领民国首府南京之后,计划由南北两面包抄津浦路遇陇海路的枢纽——华东重镇徐州,以实现对华东的全面占领。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邰宏来 饰)临危受命,指挥保卫徐州、抵抗日寇。日寇入侵山东,陆军上将韩复榘畏战逃跑,将济南拱手让与日军,蒋介石(赵恒多 饰)整饬军纪将韩某枪决。为了增强作战实力,李宗仁将四处受排挤的川军将士纳入麾下,又力劝蒋介石恢复张自忠指挥权,构筑了强有力的抗日统一战线。与此同时,日寇矶谷师团南下临沂,屠杀当地百姓,张自忠为一雪前耻,率部奔赴临沂,与庞炳勋部死战日军,拉开了台儿庄大捷的序幕……

 长篇影评

 1 ) 尸山血海当然不是只有日军才敢于付出的代价

李宗仁回忆录中有段话的大意是,长期内战使中国军队其实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只要能鼓起一口气、有坚决对外御侮的精神,自然就能打好。
细思一下此言很有道理,中国军队从上世纪初的人见人欺到打出国家独立、进而通过朝鲜战争使世界承认世界大国地位,这个转变并不仅仅是主义的改变,数十年来各地军人的血汗经验的积累更是必不可少。
李宗仁这一想法的成功实现就是台儿庄战役,这一战中的西北军、川军、中央军、共军,以及影片中没有露面的桂军和东北军都是面貌一新。这一战彻底扭转了第五战区的战局,在以空间换时间的全面抗战大局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虽然之后七年的抗战道路上这些军队和将领难以再有这种团结一致的表现,甚至有的投降日本,更不用说抗战之后的内战中更是大打出手,但那一场尸山血海的胜利仍旧是无法磨灭的历史功绩。这个电影的拍摄背景正是两岸关系最为融洽并展现曙光的时刻。
当时两岸在此片之后颇有点能正视抗战真相的苗头,虽然之后的两岸关系急转直下并不断出现新的幺蛾子,但是这段历史毕竟是中国从灭亡关头走向重生的关键,希望未来能还给历史更多的真实。

 2 ) 你丢下的阵地,兄弟要带敢死队夺回来

今天CCTV6重播《血战》,正好手里捧着《人物周刊》,也正好在讲台儿庄战役。书上讲蒋经国看了《血战台儿庄》,认为这是大陆示好的标志,随后开放探亲政策。

电影有段情节,咱们这边一个营长擅自率部(可能不到一个排了)后撤,被抓后要行军法,师长飙了一句话:你丢下的阵地,兄弟要带敢死队夺回来。谁都知道此时的台儿庄,防守已属不易,更不用说阵地争夺战了。可就算再难,敢死队还是顶了上去。

话说咱们的土八路和新四军跟这个师长的气势还颇有点像呢。

 3 ) 《血战台儿庄》电影中诸多易被忽略的历史细节(上)

拍摄于1987年的电影《血战台儿庄》是非常忠于历史事实的一部战争片佳作,该片还邀请了当时还在世的经历了该场战役的国军将领郑洞国等担任顾问,所以相当还原历史。本文指出一些历史背景和细节,希望有助于观众更好理解这部佳作以及那段异常精彩的历史。

1.李宗仁和桂系

李宗仁、白崇禧合称“李白”,是新桂系军阀的领头人之一。李白以广西为根据地,发展了“御兵于民、御将于学”的策略,在广西发展教育、奖励农商,将广西发展成了当时民国的模范省。(所以本片由广西电影制品厂拍摄)在北伐之后的中原大战,桂系和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阎锡山领导的晋绥军三家联合和蒋介石争夺国民政府的控制权,最后败于蒋介石,在冯玉祥下野,阎锡山躲到大连的的情况下,李白带领桂系剩余3万精兵在其根据地广西摆出和蒋的中央军决死一站的架势,最后在社会贤达的调解下,二派和解,李白加入国民政府,所以在剧中一开始,李白在国民政府虽然分别居于要职,但是和蒋以及黄埔系将领汤恩伯等貌合神离。李白二人在李宗仁担任代总统之前一直亲密无间,所以白崇禧在剧中看到李宗仁一直非常热情,笑容可掬。

蒋介石和李白在一起

2.张自忠和大刀队

张自忠,西北军著名将领,山东大汉参军时因为身材魁梧,浓眉大眼,被冯玉祥一眼看中(片中的特型演员也是非常符合本人),后来张将军表现也不负冯玉祥所望,在西北军逐级高升。在七七事变中,张自忠担任29军第38师师长兼天津市长,隶属于另一位西北军将领宋哲元。经过卢沟桥抗战后,宋哲元被日军蒙蔽转而与日军谈判,最后被叛徒掣肘北京失守。宗哲元和张自忠潜回南京,被全国媒体人民口诛笔伐。所以在片中,李宗仁力主启用张自忠。张自忠后来在抗战中也是誓死杀敌,每战必冲锋在前,后来在枣宜会战中以集团军司令之高阶牺牲在一线,成为我军二战中牺牲的军衔最高的将领。

张自忠将军演员和其本人十分相似

西北军是冯玉祥培养起来的军阀派系,西北军以江湖气统帅部队,讲究辈分,注重体罚,重视白刃战。听听冯玉祥和其手下将领的称号“十三太保”充满了江湖气,冯玉祥的十三太保分别是孙良诚孙连仲佟麟阁刘汝明韩复榘石友三张维玺过之纲闻承烈程希贤葛金章赵席聘韩多峰。所以西北军的“大刀队”成为抗战初期令鬼子胆寒的利器,日军还一本正经研究过给士兵配备脖子上的铁箍防止被大刀斩首。在台儿庄后期,西北军经常利用日军不善夜战、夜晚重火力无法展开的情况,组织敢死队夜袭日军。敢死队有时连抢都不携带,只带大刀和手榴弹,取得了意外的好效果。在片中看到,国军白刃战时基本使用的都是大刀。

西北军在台儿庄的敢死队,携带装备以大刀、手榴弹为主

3.韩复渠和丢失山东

韩复渠也是出自于西北军派系,是冯玉祥“十三太保”之一。其粗通文墨,并不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大老粗。后来有许多把山东上一代奉系军阀张宗昌的事迹嫁接在他身上了。韩复渠担任高级指挥官后在中原大战会议上提出和冯玉祥不同的意见,被冯玉祥当场体罚并命令其在军帐外罚跪,让其开始和冯玉祥分裂。后来和变色龙石友三一起归顺了蒋介石。在韩复榘投蒋后不到几个月,韩复榘发现蒋原来承诺的财政支持几乎是一纸空文,韩复榘就有了反蒋的预谋。韩复榘任山东省主席时,在七七事变前一边和日军暗通款曲,一边又反对蒋介石中央政府势力进入山东。但韩复渠和张作霖采取一样的方式,口头上全部答应日军的条件,后来一样都不执行。所以才出现片中的中日交战后,日军代表还来与其谈判。

日军代表与韩复渠谈判

韩复渠后来为了保存实力,丢弃黄河防线、济南、泰安。当时其正好隶属于第五战区,归李宗仁指挥。韩复渠行为打乱了李宗仁的全部部署,使得李宗仁气愤之极。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时召集韩复渠开会。韩复渠好死不死还询问李宗仁自己该不该去参加。李宗仁于是忽悠他“你去认个错,不就没事了”。后来韩复渠还在会上指责蒋介石“丢失南京是谁的责任”,最后被枪决。

韩复渠致电李宗仁,询问是否要去参加军事委员会会议

4.孙连仲和和老将庞炳勋

这二位也都曾属于西北军的系统。在日军进攻娘子关战役中,日军占领了娘子关旧城,孙连仲率第二十七师赶赴前线,他严令部下沉着作战,相机歼敌,把战局稳定了下来。但后来在日军优势火力轰击下伤亡惨重。台儿庄战役后,孙连仲参加了徐州大撤退,和第五战区撤退到湖北河南一带与日军拉锯。

老将庞炳勋也属于民国一位不倒翁,其统兵也颇有水平。在台儿庄会战中,其率部守住临沂,顽强阻击住坂垣师团,使得坂垣师团不能和西路的矶谷师团实现数路并进的效果,孤军深入从而被围歼在台儿庄。战后,庞炳勋的第三军团从1.2万人减员到1千多人,减员如此之大,竟然还顽强守住了临沂。庞炳勋在解放战争后在台湾穷困潦倒,和孙连仲在台湾合开饭店为生,传为一时趣闻。

5.王铭章和川军抗日

王铭章在清末保路运动时就投入革命,后来一直在川军服役。“不如此则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二十年内战之罪愆了!”这句台词是其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原话。王铭章下定了决心,昭告全城官兵, “决心死守滕城,我和大家一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他还命令将南北城门堵死,东西城门暂留交通道路,也随时准备封闭。师部和直属部队也由西关移进城内,后来藤县被日军四面包围,其实王铭章将军是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而不是片中的自杀殉国。

更不足以赎川军二十年内战之罪愆了!

四川本为天府之国,地理相对封闭,如果齐心协力经营四川可以大有所图。但是北洋军阀时期开始,地方军阀刘湘、刘文辉、邓锡侯、杨辉互相攻伐,争夺四川统治权,荼毒川中20余年,所以有了王铭章将军的那句“内战二十余年”台词。经过反复争夺,刘文辉退守西康。刘湘占领成都。杨辉分占重庆、万县。在七七事变后,川军摒弃前嫌,一致抗日,所以才有了川军出川抗日的事迹。在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建都重庆,四川成了抗日大本营,为抗日出力颇多。有兴趣的可以前往成都的“建川博物馆”观看“川军抗日馆”,里面有详实的介绍。2009年,是滕县保卫战71周年,王铭章的子孙以及儿媳一行14人来到大邑县建川博物馆,代表王铭章98岁高龄的遗孀叶亚华向博物馆捐赠了7块刚从台湾带回来的词匾,其中3块有蒋介石的亲笔题词,分别书写“民族光荣”、“死重泰山”、“烈比睢阳”。

王铭章将军后人向建川博物馆赠送文物

写了2000多字了,本期为《血战台儿庄》电影中诸多易被忽略的历史细节(上),如果观众反响热烈,本文将更新历史细节(下),将重点介绍台儿庄会战的战斗细节、敌我情况、武器装备。谢谢大家。

 4 ) No1的理由

  今天又看一遍《血战台儿庄》,网上下载的RM版本。

  小时候看地道战地雷战百团大战小兵张GA铁道游击队等等战争大片,我十八集团军及附属部队县大队游击队区小队等等等等无不是论武力可以一当十,论智谋可料敌于股掌。于是每次看完便如过年一般的高兴。稍微大点,一次,电视里放《血战台儿庄》,看完之后竟不像其他大片那般欢欣鼓舞雀跃,一直作为我看国产战争片导师的渡江战役老战士我姥爷也察觉出些异常,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那时候惨啊,四五个人换小日本人一个就不错了。

  儿时的脑硬盘很快便被更多快乐但无聊的事情占据,到大学时候再看此片,看完之后依旧是没有欢欣鼓舞雀跃,姥爷的那句话再次从记忆的硬盘里翻出来。再到抗战胜利将近七十年之今日,敢问还有那部抗日的片子反映出来过当时那场战争敌我两军的真正战力?凭此一项,我武断的将这部片子列在国产战争片的No.1,看在我去世一年有余的姥爷的面子上,请勿反驳。

  片子最后的“血肉长城”让人无法对血战台儿庄的胜利感到欢欣雀跃,作为一个正常人,谁看到自己的同胞尸横遍野的画面都难以接受,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看了太多的地道战和地雷战。“不能接受”的情感在这一瞬间更胜于“不愿接受”。可偏偏在这部片子里,国军官兵四五个人才能在白刃战中拼掉一个日本人,引用的“阵亡68人,击毙支那军人250人”的日军战报,我相信也没有人会找到导演夸大捧高日军的理由。

  这就是那场战争让我们不愿接受的现实,也是我们在战争片中不敢面对的真实。
  
  舍此之外,我们知道了,抗日的不只我十八集团军,还有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和第二十军团,还有川军122师,59军和庞炳勋军团。不论战力如何,许多年前,这些军人,为了民族,死了。

 5 ) 铭记历史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是 :因为回顾战争,所以我们珍惜和平 。 今天的安定和谐、繁荣富强的中国,谁能说不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 我们不会忘记这一民族之魂。 《血战台儿庄》就是他们的一枚勋章,它将永远伴随着革命先烈的英灵,伴随着永不逝去的历史,伴随着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一部好影片总能让人受益匪浅,这部真实而感人的巨片不仅让我了解了祖国辉煌的历史长卷中这璀灿的一页,还让我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6 ) 补充一点历史信息

1987年7月14日,蒋经国宣布“解严”。从此,台湾“军宣片”退出历史舞台。

同年,对岸推出了一部主旋律影片《血战台儿庄》。此片的问世充满波折且意义非凡。

1965年,李宗仁从海外归来,周公亲自到机场迎接,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宴会上,有一桌嘉宾是电影界人士。敬酒时,周公对著名导演、时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成荫说:“成荫同志,你拍过《西安事变》,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

遗憾的是,成荫1984年辞世。

李宗仁也早于1969年逝世。

PS:1966年,李宗仁原配过世后,他续弦娶了护士胡友松。胡友松是胡蝶的私生女(有传闻说生父是戴笠),命运颠沛。真是造化弄人呀。

1985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陈敦德开始打磨剧本《血战台儿庄》,前后修改17次才定稿开拍。

李宗仁的儿子李幼邻在美国获悉后,马上赶回探视。刚一落地,他就对接机的陈敦德说:“先不去宾馆,你现在就带我去看《血战台儿庄》。”

征得国家电影局领导的同意后,李幼邻在陈敦德的陪同下观看了《血战台儿庄》的“台词双片”(即没有音乐剪辑合成的样片)。

看了不到10分钟,李幼邻眼泪直流。

1986年4月,《血战台儿庄》在香港首映。台湾“中央社”驻港负责人谢忠侯当晚给蒋经国打电话说:香港上映了一部抗战影片,讲的是国军抗战打胜仗的,名叫《血战台儿庄》,里面出现了令尊的形象,这次是正面的。

蒋经国很是震惊。通过新华社香港分社,谢忠侯拿到了一盘录影带,飞回台北。宋美龄、蒋经国及国民党中常委的全体人员一起观看。

看完后,小蒋流泪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

1987年,台湾开放国民党老兵回大陆探亲。随即,国务院出台了支持台商在大陆设厂的政策,遥相呼应。

台商纷纷来大陆投资建厂,其中有一个人叫郭台铭。31年后,已成台湾首富的他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历史呀,真是难料。

 短评

数度流泪,抗战真的不容易,虽然通过史料知道国军当年的英勇和壮烈,但观影过程中还是被震撼了。八十年代的片子放到现在依旧是抗战影视剧作品中的巅峰之作。现在有了技术,有了资金,为什么拍不出当年那么优秀的电影呢?老兵示范炸坦克的片段,儿时有些印象。

2分钟前
  • mingming1988
  • 力荐

上个世纪国内唯一拿得出手的战争片。

4分钟前
  • 多多
  • 推荐

现在看有多处情节是用很刻意的方式展现,好在感情是真挚的。当时国家是那样的困顿,还有不放一枪就弃城的让人失望的军队,大多国人还是在努力,现在有些青年碰见一点难,就以对国家失望的借口或出国或谩骂,还好意思以进步青年自居?

8分钟前
  • 轻风羽
  • 推荐

台儿庄战役是整个徐州会战的一部分,也是被国内历史教材宣传的最多的抗战战斗。战役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桂系李宗仁指挥,中央军,桂系,川军,西北军都参加了战斗,可以说是“杂牌军”的胜利。电影罕见的正面描写了国民党将领,也相对客观的评价了国民党军队的功绩。虽然人物还是有一些脸谱化,对人物性格刻画较少,但是也算是为了宣传需要。战斗场景比较逼真,士兵和将军的精神状态的确像是那个时代的人。现在的电影就差远了,一个个的都干干净净,体格强壮,表情坚毅。川军王铭章师长殉国,地方派系部队不计损失,出工出力,才有了这次战役的成功。只是这种情景在后来的几年里变得比较少了,国民政府内部也没能真正团结起来抵御外侮。我们真正要记住的是那些死去的士兵与百姓,他们很多人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来。最后,向曾经为民族独立而牺牲的他们致敬!

13分钟前
  • 追风少年
  • 推荐

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造就了此片能够客观正面描写国军将士浴血抗日的史诗!它用血与泪猛扇现代抗日神剧一耳光:战争不是儿戏!本片音乐的运用也是一大亮点!

18分钟前
  • EVA_征服天堂
  • 推荐

这部电影拍的还意外的中立,委员长空袭时面不改色打嘴炮的正面形象也是蛮神奇的。国军浴血奋战打残了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和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这俩都是战斗力不亚于英苏的精锐师团,另外日本指挥官矶谷廉介的演员不是王司徒嘛………以前都没发现

19分钟前
  • AS9462
  • 力荐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勿忘烈士鲜血满地。

21分钟前
  • 粪海狂蛆
  • 推荐

一寸山河一寸血,青天白日满地红

2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蒋委员长不惧日机仍然坚持讲话和最后的血肉长城都是经典镜头,尤其是前者,更是大陆电影首次让蒋以较正面形象出现。

28分钟前
  • 说的对啊
  • 力荐

很好看啊,大量战争细节,非常克制的煽情,没有主旋律逼逼。觉得特别好。

33分钟前
  • 支离疏
  • 推荐

中国牛逼战争片之一

3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这是我看得第一部描写正面战场的电影,彻底改变了我的近代史观。

39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力荐

这么好的片还有人给打一星的,我看你被什么敦刻尔克之类的垃圾东西喂屎喂太多了

40分钟前
  • 月满丶轩尼诗
  • 力荐

这部电影和《大决战》一样是好片,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影厂拍摄的一系列的战争片中的经典。排第一的那个短评说:“上个世纪国内唯一拿得出手的战争片”,这是典型的带着立场看问题。

43分钟前
  • hsihsia
  • 推荐

四星半;主力部队包夹的场面再多拍十分钟最好,不然略显头重脚轻;影片完成度非常高;没矮化蒋介石,没贬低日军,非常客观,是我看到的最好的抗日电影

44分钟前
  • 花景
  • 力荐

这部电影可以看成是几年后大决战模式的一种试验,但是更多的,这部电影还架起了两岸思想上沟通的桥梁。

47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力荐

就想知道王铭章将军率部殉国,在得知援兵不济时,心中作何感想?孙连仲在面临部队拼光,孤立无援时,心里作何感想?这些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马革裹尸,可后方那些蝇营狗苟的小丑却忙着钻营,到底值不值

49分钟前
  • 走丢的stitch
  • 力荐

诚意,所以能在几毛钱一张门票的时代斩获2.7亿票房

52分钟前
  • 马田宝
  • 力荐

《八佰》受阻的时候,重温意义不一般的《血战台儿庄》

53分钟前
  • 何殊我
  • 力荐

日军作战记录:"敌人为第27师第80旅,检讨从昨日以来之战斗,不愧为蒋委员长所信任之部队,决死奋战,据壕死守,士兵全部均抵抗至最后。视其七十九个战壕,尸体垒垒,令人感叹。透过传译劝告投降,无一人接受。由此可见所谓尸山血海坚守至最后一兵一卒,并非日军所独有之事……“

54分钟前
  • Zoo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