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争

战争片大陆2016

主演:刘烨,王珞丹,杨祐宁,叶青,黄志忠,王龙华

导演:彭顺

 剧照

我的战争 剧照 NO.1我的战争 剧照 NO.2我的战争 剧照 NO.3我的战争 剧照 NO.4我的战争 剧照 NO.5我的战争 剧照 NO.6我的战争 剧照 NO.13我的战争 剧照 NO.14我的战争 剧照 NO.15我的战争 剧照 NO.16我的战争 剧照 NO.17我的战争 剧照 NO.18我的战争 剧照 NO.19我的战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00:20

详细剧情

  抗美援朝4大战役时期,中国有这样一支英武勇猛的志愿军,他们为了保卫国家毅然决然远赴他乡,在并肩作战的日子里一起经历生死,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感。孙北川(刘烨 饰)是这支队伍的核心首领,他身经百战、个性粗犷但心地善良,在战场上向来无所畏惧,而遇见文工团团长孟三夏(王珞丹 饰)之后,这份勇猛又多了一层责任感。孟三夏是个性格爽朗、嘴硬心软的直肠子,跟粗线条的孙北川缘起于抬杠,在共同经历了战场的生死考验之后,孟三夏内心的柔情被唤醒。与此同时,孙北川的好兄弟、司号员张洛东(杨佑宁 饰)也对孟三夏暗生情愫,孑然一身的命运造就了他单纯、乐观的个性,为了撮合北川与三夏,他甘愿隐藏自己的感情,但在唯一的亲人老爹李顺良牺牲后,张洛东第一次尝到痛苦的滋味。李顺良(黄志忠 饰)是张洛东的养父,也是队伍里的老兵油子,他淡泊世事讲话句句戳中要害,是九连的润滑剂,也是张洛东的精神导师,他的牺牲促成了张洛东人生的重大蜕变。  王文珺(叶青 饰)是孟三夏文工团里出身极好的一名进步青年,她用自己的生命向恋人刘诗文(王龙华 饰)诠释了信任和支持,激发了这个满腔报国情怀的知识分子内心最坚强、最男人的一面,促成了他由知识分子到真正军人的人生升华。  这群平淡而不平凡的小人物,在残酷艰辛的战火岁月里,抒写着因爱交织的战地故事

 长篇影评

 1 ) 主旋律变奏曲:我的战争

爱国主义是主旋律,儿女情长是调料,家庭观念是底色。新时代的主旋律,当然要讲究与时俱进。既要有西方的浪漫,也不能少了传统文化的忠君报国孝道伦理。影片的思想境界简直完美。这剧本我也能写,无非是英雄儿女加烈火金钢加董存瑞加谷子地加李云龙加兵临城下加007。刘恒也算是国内比较有名的作家了,只能说贵圈真low!!!!!!

从技术上讲,战争场面主要靠低音炮加慢镜头,战术主要靠打了鸡血的人海,军人形象主要靠江湖气质,对白主要靠一口纯熟的京片子外加几句半生不熟的洋泾浜方言,颜值主要靠台湾小鲜肉,感人主要靠死人,窝只能说窝野屎坠惹!!!!!这导演我也能当,无非是怎么作死怎么来嘛!!!!!!!

为神马还给两颗星?志愿军军歌反复出现,也算是不辜负那么多亡灵!朝鲜战争值得研究,不能忘记,它对今天中国的影响不小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

还是怀念过去的战争片,烈火金钢之后,国产主旋律战争片的水平真是每况愈下!!!!!

 2 ) 这电影不是来给大家看的是来圈钱的

作为退伍军人,满怀着激情来看这部影片,缺被俗套恶心了,如果把北京放在抗日战争照样可以演,我就没看出来体现了朝鲜战争的什么特色?导演你找志愿军的后代调研过吗?你知道美军怕中国人的什么吗?请你不要把抗日战争的剧情乱套,把日文换成英语,把日本人的脸换成美国人的脸就来拍电影?剧情俗套到十年前的电影就在体现的东西,现在你还在讲!电影的逻辑好怪,结尾看到一个活人来了句,谁谁谁还活着没?然后说你先等一下就跑了去找人,结果另一个死了!完全没搞懂你要表达什么!

 3 ) 战争不是用来表达盲目的爱国主义情操

比较喜欢各类的战争题材电影,也看过不少作品。总感觉这部电影的主题思想有点混乱和扭曲。国产战争题材,巅峰之作属于《集结号》。虽然用的是韩国制作团队。最起码内容清晰,对战争的反思和无奈通过主人公表现的很到位。当然,《南京,南京》也不错。总感觉导演对当时的历史背景认识的不深刻,我们为什么要参战?这场战争给我带来了什么?不管那个城市是叫首尔还是汉城,导演缺乏对历史背景认识缺乏,才让他的宣传片让人嗤之以鼻。是想哗众取宠,还是迎合国内网络愤青的爱国口味?

 4 ) 跟抗日神剧有的一拼的rz片

从坐下来,到离开电影院,除了开头到第一场战斗的前20分钟外,就是100分钟的噩梦…你说为啥前面还行?那是因为还没开始进朝鲜境内开始打仗啊!

整部片子,看不出当时美军百倍我军弹药基数,对一个山头几万发炮弹倾泻的恐怖景象,只能看见镜头里我军神奇的从更高的山坡,往下冲的去占领537高地,你特么都更高了,还往下冲什么??537高地不是山头是半山腰么??
也看不到我军连夜急行军侵袭百里的奇袭,只有一场场莫名其妙的遭遇战和文工团女兵把光荣弹甩出手榴弹雨效果的绝杀场面。
看不到无补给时志愿军战士的绝望,只有大家喜气洋洋抢馒头,知道多少次打的伤亡惨重的强袭战,只是为了能抢点美军补给让队伍不至于完全丧失战斗力?
战友的战斗友情也在这里变成戏剧感严重的老三篇。
然后战火下的爱情…为啥感觉整部戏爱情变成了主线了?而且居然还有两对?真的需要么?
我军的反斜面战术呢,美军的磁性战术呢,我军的夜间突袭呢,山体坑道呢?你特么就搞了一个“人海战术”,表现还是个错的…哪有像你这样扑山头这么高密度堆人的啊?你当共军老兵傻的么??人家大分散小集中,确定目标,小群多路,让人觉得到处是人好么。

捏着鼻子看下来,没有悲壮,没有感动,没有泪点,只有看抗日神剧时一样的脱线感,导演你到底是想对观众表达什么啊??全片一点都感受不到当年这场战争,原本有多么残酷。

亲情,战友情,爱情,导演大概是想从这些点去呈现故事的吧,可是视角和方法都拧成了麻花,最后变成了个笑话。大量莫明奇妙的运镜方法,什么倒放的爆炸,什么第一人称视角和枪口稳定器下的主角自拍,又不是让你炫技来的,况且炫的那么不合时宜。当之无愧是部烂片,极度伤害了我的期待。

==========================================================================
随便说点可以吐槽的:
1、文工团妹子黑夜战斗后,统一的右脸擦伤妆,化妆师能不能走点心换点花样。
2、小神仙每次开口那港台腔的尴尬出戏。
3、前面说到的打537高地居然还有冲锋下山的镜头。
4、喜笑颜开吃大白馒头的场景当时不是没有,可出现在镜头里时,我真对在朝鲜现场上饿死的那些兄弟不值。
5、有必要在这种片子里面加上你侬我侬恋爱戏?加点也可以,可特么也太多了成主线了快要。
6、冲537时机枪手负伤,连长和某人拖着他就往下撤,结果从方向上看居然是拉着人朝冲锋的方向拖?什么鬼啊…
7、诡异的坑道占领战,美军撤出坑道??在外面裸打?
8、动员时,你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远不如换那句“祖国就在身后,我们无路可退!”
9、前面也说过…文工队女兵拿光荣弹丢出我军特技手榴弹雨也是醉了
10、经常站开阔地顶着空袭,炮击,摆姿势扫射,这80年代的拍摄手法,改真实点不行么。
11、敌人和自己的相对战斗位置完全交代不清,经常让人搞不清为何前一秒两边人贴脸怼,后一秒就距离起码500米的扫流弹撞大运,前一秒战场上恨不得有10个连,后一秒就好像都死完了周围只有一两个人放对。
12、快结尾时,小神仙背着连长原地转圈打手枪??你当组合金刚么。配着悲壮的音乐…满头黑人问号…
13、拿下537时,两人抬头望着的那个相隔起码两公里的高山又是什么情况。
14、537高地占领后,夜里清扫现场,有台坦克残骸在山头上?当平射炮用的?
15、孟妹子你最后是穿军统的大衣和皮靴来接车么,我军当时真没这种常服。
16、还有大量的尴尬台词…实在不想回忆。

老黄,老邱,老罗,千千万万牺牲在那片土地的英雄们,你们在上甘岭,青松岭,松骨峰经历的那些,不应该被这种电影表现出来…说史实,说催泪,这真的连那年那兔那些事这动画片,都甩他几条街啊…

 5 ) 《我的战争》,别侮辱“主旋律”了,它连电影都不是!




《我的战争》上映前,曝出的“老艺术家游韩国”的宣传片,着实的把小杀姐姐惊出了一身冷汗。

它在短短两分钟的时间内,将战争浪漫主义化到了极致,直让我觉得,我们的主旋律电影,被《意志的胜利》中危险意识形态的游魂上了身。



可当我走进影院一探究竟,心中的不安便立即被正片安抚了下来——当然不是因为它好,而是它连达到能被称为“电影”的最低标准都勉强。

这样一部想摸观众智商下限都像“老太太上炕”的片子,又何惧其灌输意识形态呢?“主旋律”三个字就更无从谈起,《我的战争》简直就是对它的侮辱。

这部电影要什么没什么
《我的战争》在其豆瓣页面上的“类型”一栏中,赫然打出了“剧情”、“历史”、“战争”三个标签。



然而,这些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它一个都没挨上!

01
毫无剧情的剧情片
影片讲得是,志愿军连长孙北川,在前往朝鲜的路上遭遇了文工队队长孟三夏,发现她竟是自己的老乡,就稀罕上了人家,一有机会就往人家身边腻歪。

由于战况激烈,孙北川每次上前线,都要和孟三夏交代一下后事。最后,他真的把自己交代死了。

绝无黑意。影片拎得出来的线索,真得就只有这些。实事求是的说,作为一部有史可依的战争片,它的冲击力还不如战地新闻报导。

战争片具有天然的建构矛盾的优势,即战争就是一切矛盾的源头。在战争背景下,由于生死不确定,个人愿望难以实现,角色的命运与观众的心里期待是相悖的。这造就了战争片的悲剧内核。



《紫日》中的秋叶子

编剧只需在此基础上,塑造有血有肉、可信可爱的角色,之后的剧情便浑然天成。

而《我的战争》中的人物,却全部脸谱化的让人难以信服。

战斗英雄就一定得是嗓音粗粝、满口脏话的“大老粗”。

缺失对其个性细腻部分的刻画,使前一秒还瞧不起文工队战友,后一秒就因为发现对方是自己老乡,而喜欢上对方的孙北川,怎么看怎么像是土匪豪强。



军中巾帼就非得搞成事事上纲上线的“进步女性”。

没有对其情感变化递进式的描写,使全程都在指摘孙北川,哪怕孙北川将之从地雷阵中救出,也不曾示软,非得等到孙北川牺牲才“真情流露”的孟三夏,看起来也婊得让人厌恶。



主线人物尚且如此,其余配角就更空泛得让人过目即忘。

久经沙场、临危不乱的老兵,就非得在身负重伤,遭到围剿时,搂着手榴弹唱戏;



出身书香、文工队里的青年男兵,就一定是油头粉面、弱不禁风的小生;



而最让人坐立难安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的上级首长在说话时,竟依然双手叉腰、自带回音!



片中还有一干众连脸谱化的扁平性格都没有的角色,时不时地顶着“老刺猬”、“老梆子”的绰号出来打个酱油。

这种人物设置,就好比我们农村题材的影视剧中,不是“狗剩”就是“花儿”的命名,想当然的仿似开玩笑一般。

没有让人信服的性格作为依据,角色的所有行动都十分突然、跳脱。影片还妄图展示多线索、众生相,使得所有事件都机械地堆叠在一起,叙事无序、混乱。再加之动辄解释战事情况的字幕,整个电影破碎得毫无剧情可言。

02
抽空历史的历史片
如果不是影片刻意强调“抗美援朝”的话,我相信,就算亲历老兵都难看出来这是朝鲜战场上发生的事。

除了片头车站挂着“保卫和平,保卫祖国,就是保卫家乡”的横幅,和火车上文工队的一曲“雄赳赳、气昂昂”,影片对这段历史的还原十分模糊。

当年,急行军导致的给养不足,志愿军战士的日常饮食是“一把炒面一把雪”。



长期食用油炒面的战士因上火,而溃疡频发。

而《我的战争》中的士兵,居然吃上了白面馒头,管够。

也因为给养不足,在朝鲜零下三十多度的冬天,普遍来自南方的志愿军身着单衣,却仍要匍匐在冰雪上掩护。



这才出现了“朝鲜战场上冻死的战士比战死的还多”的惨烈。



即便完整归来的志愿军,也大量的被脉管炎、静脉曲张、不孕不育等恶疾折磨终生。

《我的战争》中对此却只字未提,片中的士兵一个个都似装了斯塔克胸口的核反应堆,不惧严寒,甚至连活动能力都不受影响!



历史上的537高地争夺战,美7师火炮、坦克、飞机的投弹密集量达到了平均每秒6发的程度,甚至有战士被冲击波直接震死。

而影片竟然用升格镜头,一次次的重点表现,孙北川连长在近爆点处被震飞,再站起来的情节!



就更不用说在混乱的战场上失踪,之后滞留朝鲜的两万余人的境遇了,影片根本志不在此。对于战争残酷的表现、战争本身的思考,全部被代之以浪漫主义情怀。

彭顺导演满怀着恋战,甚至是尚战情结表现这场战争,给《我的战争》赋予了一种恐怖主义的气质——不管对手是谁,不管目的为何,丝毫不怜悯生命,所有的人都杀红了眼。

这不仅空洞了这段残酷的历史,更是对历史亲历者莫大的不敬。

03
章法无度的战争片
从战争片的角度看,《我的战争》就更加惨不忍睹。

朝鲜战场上已经装备了MM1919A6重机枪的美军,在电影里还在用“马克沁”;






他们还舍弃了自己的“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炮,使上了德国的“坦克杀手”。






而那时明明已经用“喀秋莎”作为主要火力掩护的志愿军,在电影里却仍在费劲巴拉地捣腾日本的“九二式”步兵炮。





时至今日,我们的战争片也没有做到道具的高度还原,仍旧是影视城有啥就用啥一般的凑合。

即便忽略这些细节不计,从宏观角度来看,《我的战争》也是一部不及格的战争片。

所有的战争场面,只有举枪冲锋,前赴后继的人海战术,表现得到位。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对任何大规模战役中的战术配合的展现。

一个连级建制在作战的时候,只能见到连长发挥职能。排长、班长……一个不见,连长直接对每个战士下达命令。

这种状态的部队,能在高地争夺战中胜利,也真是不容易。

但最为醉人之处,还是九连一个突击连,居然只因为连长看上了文工队队长,就在战事紧张的时候,天天和文工队混迹在一起……



无力吐槽。

《我的战争》为了洗脑,强行鼓吹大无畏,已经不顾现实战争的任何客观条件了,甚至称其为“反科学”也不为过。最终,便只能呈现出一片章法混乱,草台班子强凑上局的战争场面。

这部电影绝对和“主旋律”不搭边
可能大家一听到“主旋律”三个字,就会想起“帮我把党费交了”的情节,胃里波涛汹涌。



但其实,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只是“主旋律”的一种作用。更多时候,主旋律电影指得是价值观主流、体现人性光辉的电影。

它并非我们独有,《阿甘正传》、《硫磺岛家书》、《拯救大兵瑞恩》都是关于战争的主旋律电影。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反战。

呼唤爱与和平,这才是主旋律电影的真正模样。换言之,主旋律正应当是你我心之所向的那个旋律。

但《我的战争》则完全不在这个范畴内——

“你说以后还会有人记得我们的事吗?”

当最后满身狼狈的孙北川瘫倒在地,奄奄一息地说出这句台词时,我对《我的战争》的价值观,已经忍无可忍。

且不说这句台词出现在此是否符合电影情境——被战争凌虐,处在濒死情况下的人,是否会考虑到这种问题。就谈谈其强行抛出的主题——记住这场战争。

我们的确不应当忘却战争,但我们将之铭记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对其反思,更好的维护和平吗?

可完全没有提供给我们反思余地的《我的战争》,却依然要求我们记住,我不知道、也不敢揣测彭顺导演,究竟是想让我们记住什么。

但确定的是,《我的战争》一定和爱与和平没有关系。我们恰恰应当时刻警惕,这种片子成为我们的主旋律。

因为,《我的战争》不论是对电影,还是对主旋律,哪怕是对我们现实的和平,都是莫大的侮辱和伤害。

 6 ) 我是没能看懂这部电影的军事方面!

就武器来说,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志愿军用的是万国造。但大部分是日军留下来的制式武器,就是我们熟悉的三八式步枪,花机关冲锋枪和歪把子机枪为主。但是电影情节明显不是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因为开始我们是秘密入朝的,所以不可能大张旗鼓的用火车运输。那么就从第三次战役开始讲起,第三次战役入朝的志愿军大量换装苏系装备,莫辛纳甘步枪,马克沁重机枪,波波斯冲锋枪。所以他们火车上那些武器装备,我特么基本没看懂。
从战争方面来说,第一次被伏击是完全不显示的。第三次战役的时候,李奇微的空中绞杀战之下。你还敢大张旗鼓的用火车运兵,不是找炸么?还有就是,在我们的大后方,还有大量的敌军埋伏,还有那么多大口径火炮。你告诉我怎么运过来的?就算是后来有了米格走廊也只敢把火车开到平壤。
第二次打伏击战,那时候我们不是只有炸药包,还有反坦克手榴弹也有火箭筒了好么。你就算火箭筒连一级的没有,反坦克手榴弹对于潘兴的正面侧面装甲没有作用,但是菊花可以随便炸啊!而且补兵的火力支援武器一般是迫击炮为主,你一个连带门山炮是几个意思?你伏击完美军的先头部队就特么能光明正大的在大白天跑路?你真当美军的飞机是纸做的?还能给你回头在埋伏一次把山给炸了?志愿军因为没有制空权,所以就算苏联支援了T-34和IS-2坦克给我们,我们也不敢在白天开出来。所以白天我们基本不行军,但到了晚上就是志愿军的天下。是因为火力不够别人强悍,就只能打近战夜战!
第三次就更加瞎了。老美敢在晚上过来偷袭我们?你当老美是猪还是你是猪?晚上是志愿军的天下!在晚上老美只有防守的份。
第四次打阵地战,我的天,你用潜伏是对的,但是你玩的步兵集团冲锋是什么鬼?那时候我国的步兵三三制战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可以说,当年我们国家的轻步兵是世界第一的。细节啊,大哥。要你这么冲锋,志愿军早回国了。还能搞定老美?

 短评

适合愿意花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人士观看。一无是处,纯度120%的主旋律。言情部分就是父爱子,妻爱夫,我不准你死。战争部分就是一通狂轰滥炸加慢镜渲染,既无战术也无战法,关键时刻自有高大全。你根本看不出这是发生在别国土地上的志愿战争,无非就是把日本鬼子换成了美国鬼子而已。

8分钟前
  • m89
  • 很差

disgusting

12分钟前
  • 龙三
  • 很差

我爷爷就是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每次回忆那段历史,奶奶都是用沉默来讲诉,沉痛在她心里已经结了痂,看完“我的战争”瞬间懂了奶奶心里的痛。

14分钟前
  • 随意吃瓜
  • 力荐

强烈建议豆瓣出负分

17分钟前
  • 笑挽冷风
  • 很差

2016版《百团大战》。我觉得把当初中学课本里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几个段落串成一部电影,也比现在这个《谁的战争》强10000倍。

20分钟前
  • 霾桑 等108个人
  • 较差

原来现在的年轻人已经痛恨xx到任何沾边的事都要喷的地步了,米国主旋律为毛隔岸洗脑功力能这么强劲呢,什么年代了还当米国是救世主?为理想和祖国安宁而付出生命的战士真是枉死了!很喜欢彭氏的电影,之前看报道说导演对接到“安排”不能正面拍“敌人”表示愤慨,加上刘烨渣演技没去看,现在有点遗憾。

24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推荐

严重生理不适。

29分钟前
  • 六十六个猴
  • 很差

我觉得拍的还可以,特别是配乐加分。

33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还行

以前的段子是老兵受辱,愤而反讥。导演画虎不成反类犬。

36分钟前
  • 逍遥隐月
  • 很差

第一场仗就打的不明不白的,火车刚出车站没多久,就被有水泥堡垒的美军伏击了。这在时空中明显是有问题。人海战术,没头没脑的十几分钟打,反而消弱了战争的激烈程度。勉强三星,主要还是片子不行。

37分钟前
  • 张劳动
  • 还行

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在vip厅😂,给一星的请看过电影再打分,请问小时代你们都能给2星,为啥这个给1星。主旋律怎么了,主旋律就直接给一星?!至少故事讲清楚了,泪点也戳了,演员演技集体在线,场面也合格。这怎么就是1星了……感想:愿世界和平,不要再有生离死别。

42分钟前
  • 伊谢尔伦
  • 还行

不评分,怕被查水表

47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细节还好,特别是战争片段的主角主观镜头,很有代入感。可惜故事还是太传统,没张力。

51分钟前
  • daangel
  • 还行

电影还可以。但去汉城的预告片真的是恶心至极,脑残的创意

53分钟前
  • boovie
  • 还行

北川,三夏,洛东 看见这三流编剧的起名老子就已经吐了

54分钟前
  • 驻马店凯鲁亚克
  • 很差

无论这是不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宣传片中老艺术家们的姿态让人觉得这就是一场侵略战争,辱韩更是侮辱志愿军

58分钟前
  • 岁月鎏
  • 很差

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那么多一星?别说,伪文青的队伍里最盛产键盘侠了。

1小时前
  • LU
  • 还行

主要还是片子拍得不行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两位知名的男女演员不知所谓地演了一段儿战地故事,留不下任何深刻印象。

1小时前
  • 光明王后
  • 还行

没有网评的那么糟糕。为刘烨、王珞丹、黄志忠的演技加一星。志愿军打伏击最具特点的集束手雷战术让一帮濒死的文工团女同志给整了出来这不科学。刘烨在小神仙背上摆飞天姿势360度旋转射这段太特么神剧了我严重怀疑导演故意黑男主。胜利归国那段如果能采用当年真实影像资料效果会提升好多。文戏略单薄

1小时前
  • 被馒头噎死了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