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惊魂1966

喜剧片英国1966

主演:唐纳德·普利森斯,弗朗索瓦·朵列,莱昂内尔·斯坦德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播放地址

 剧照

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2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3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4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5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6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3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4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5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6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7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8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19荒岛惊魂196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0 19:00

详细剧情

  Richard(莱昂内尔·斯坦德 Lionel Stander 饰)和Albie开着车,Albie的枪走火射中了自己,Richard只能到附近的岛上寻求帮助。岛上住着一对夫妻:George(唐纳德·普利森斯 Donald Pleasence 饰)和Teresa(弗朗索瓦·朵列 Françoise Dorléac 饰)。Teresa淘气爱玩,而George则懦弱无能。两人在Richard的威胁下一起埋葬了死去的Albie,并和Richard一起等待他的老板卡特派来的人来接他。不久,George的老朋友们来岛上看望他,Richard则伪装成他们的园丁。他们和Richard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终于酿成一场血腥惨案......  本片赢得1966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长篇影评

 1 ) 让我相信谁

     《荒岛惊魂》 波兰斯基 1966
戴眼镜的男人终于疯啦,他坐在涨潮后的一块石头上,飞机从他的头顶飞过。在这个曾经是十一世纪作家的城堡里面,只有他还作为生物存活下来。
本来是平静的生活,戴眼镜的秃头男人为了这种生活放弃了自己世俗的一切,来到这个貌似世外桃源的地方。没有人会猜测这儿的平静是这么的经不起推敲。两个莫名男子的闯入就可以很轻松的毁掉一切。影片暗示的女人的出轨、男人的堕落以及凶狠的男人的入侵似乎都是毁掉平静生活的原因,但是仔细想一想又都不是。一如电影黑王子波兰斯基其他的作品,只是因为他们是人,所以他们才有这样非凡的才能。
第一个段落我们就可以看到闯入男子的凶狠,但是他同时也是节制的。面对着岛上的主人们,他并没有现出多余的恶,只是岛上男子的堕落以及岛上女人的诱惑使得他一步一步的把自己当成了岛上一个非凡的当权者,他一开始只是想通把这个荒岛当成自己通往外面世界的一个中转站,但是他的同伙在意料中的死去以及等待的时间的漫长让他在百无聊赖不得不捉弄一下拿一个懦弱的男人。
秃头男子显然是热爱着那个女人的,即使他曾经歇斯底里的对于入侵男子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的一种悔恨,但是旋即他便是癫狂的否定,大声的叫嚷着“我不后悔”。
生活就是这样的,曾经我们无限的向往着这种或者那种的方式,但是一旦我们尝试了各种方式,我们也许就会迅速的失去了自己一开始的那种兴趣。
况且在这个世界上,人心最难以打量的,我们近乎啰嗦的唠叨着关于真情真爱的一切,但是回到现实中,我们才会发现,他人依然是地狱。没有人会去完全的站在你的立场上为你考虑,一切的和谐其实都是披着冠冕堂皇的大意的,但是更让人可怕的是,当有一天你终于脱下这件大衣,想彻底的去发泄一下你的真实感受时,悲剧也许也就会到来。就像秃头男子被自己的妻子的语言激怒之后,他把枪口对准了入侵的男人。其实这个行为一直都是被女人所驱使的,但是这个行为的完成者确实男人。男人疯啦,至少在女人的语句中是这样的。他孤独的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安静的看着潮起潮落,这个时候世界似乎把她抛弃,但是他也似乎找到自己寻求的那一种宁静,我相信真正的宁静是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
美国的梭罗写《瓦尔登湖》,曾经也在一个近乎孤岛的地方生活过三年的时光,可是他是孤身一人,或者说他身边很少有向妻子一样亲近的人。而秃头男子带着自己的女人享受着孤岛的乐趣,这种乐趣本身就像毒药一样。因为他人就是地狱,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平衡点确实很难找到。即使找到,一旦有什么东西不小心打扰了他们,后果不堪设想。
还是逃出孤岛吧,虽然那种生活被很多文人雅士赞颂,但是我们身后站立着一个社会,社会里面包容着数目繁多的人们。
                                                   2009-06-02 午夜于梆子井

 2 ) 你不能隐居因为你是想享乐

有很多时候,罗曼·波兰斯基的电影你不能只看一小段。因为那会让你不知所云。和希区柯克不同,对于悬疑他侧重的相对较少,而对于人性的刻画也较多,而且这是自然得出的。
最后的乔治疯了吗?疯了,我们大家都看到了。但是我们会问自己,为什么会疯呢?在最后,威尔逊准备拿着枪想打死他们的时候,乔治和妻子两个都惧怕死亡然后推搡着对方为自己挡枪。乔治在最后当了真正的男人,但是在死亡面前乔治也似乎明白了自己和妻子只是在逃避生活。他买了这个城堡准备来这里隐居,但是与11世纪萨特不同,他是来享受的。这种实质区别乔治到最后才明白。
而里面的歹徒威尔逊,是一个反派人物。他不追求享乐更多的是一种刺激,也不喜欢美女(乔治妻子是个大美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对他的兄弟却出乎意外的重情重义。这个人物有着鲜明的性格,有着巴尔扎克小说的味道。而里面的妻子呢,在罗曼的电影里,女人总是勇敢的人物。她比自己的丈夫勇敢,但同时也虚荣暴露狂。这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聚集在岛上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是罗曼跃跃一试想要展示给我们的。在电影里,三者形成一个很好笑讽刺的关系。后电影过半的时候,三人的关系突然平和下来。然后又被客人的到来所打破。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来客人这个场景。这似乎对剧情并没多大实质性意义。然而不是,这里着重的突显一群小丑式的人物。乔治像只老虎一样破口大骂,只因为他们破坏了自己的伊甸园。而更具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当他为自己的妻子辩护时,妻子却在里面和别人调情。两个人的感情是禁不起风浪的,因此两个人才躲进城堡里面。后果是必然,而只是威尔逊提前进入打乱。“两个笨蛋”这是威尔逊临终前的一句话。
罗曼在这里展示了他惊人的调度天才,一个简单的故事慢慢的扩张开来。先是在海里救人,后面挖坟墓,来客人,最后枪杀。这让我想起了让·雷诺的《游戏规则》,只是规则放到了孤岛上去了。这是罗曼的一部杰作,水平和《水中刀》相似。比如都和《云中刀》一样用了单调的背景,显得“与世隔绝”,也同样的探讨了人性的意义。你不能隐居,因为你是想享乐。

 3 ) 一把启动人性的钥匙

重看《荒岛惊魂》,终于感受到其中的幽默之处,并且不得不为波兰斯基的才华所点赞。有限的场景及人物间,营造出必要的戏剧冲突及张力,同时还通过幽默的方式尽情展示人性的一角。

凶徒的闯入,打破了原本看似平静的生活。电影一开始就展现了妻子不安分的事实,后来妻子也肆无忌惮地与客人进行调情。随着情节的发展,更能随处看到妻子对丈夫的不满:如两人独处时,妻子对丈夫的冷漠;在凶徒面前时,毫不留情地嘲笑丈夫的胆怯。与丈夫相比,妻子明显更具心机,与凶徒之间的相处更显得外向冷静,不仅不害怕凶徒,反而主动挑衅,发现凶徒弱点后刻意激发凶徒与丈夫之间的矛盾,最后成功脱离险境,并得偿所望地逃离发疯的丈夫,这也意味着其逃离了压抑无趣的生活。

丈夫的角色更显得耐人寻味,更像是中产阶级的代表,有点钱,追求品味,但实质性却毫无勇气可言,一切以妥协态度作为生存法则。因此面对凶徒的闯入,丈夫毫无办法,只能甘受奴役。但说到底,丈夫依然是男性,因此在妻子面前渴望保持男性的尊严,但在凶徒面前却屈服于强权,丧失了维护尊严的勇气。因此丈夫从一开始便是挣扎的存在,最后的奋力一搏或许是强权(手枪)和自尊(妻子的教唆)同时在手而做出的非理性选择。所以在凶徒毙命之后,丈夫彻底失去了思考能力,沦为了强权以及尊严所摆布的行尸走肉。

可以说这一次凶徒的闯入完全将主角费尽心思所营造的价值观尽数破坏,如为了中产阶级的情调而购置的城堡,其实冬天压根暖不起来;刻意编造的军人经历,在凶徒的面前彻底打脸;在朋友面前的装逼计划,更是由于凶徒的存在而流产……中产阶级的追求不过如此,脆弱而无用的表象,一旦失去面对贫瘠的生活面目,或许也只能发疯了。

凶徒如同一把钥匙,成功解放了人性的枷锁,并展示出在极端环境下,人性是如何从理性的面具包装下所展示出来的。更难得的是,波兰斯基是采取了黑色幽默的手法来表现这一切,各种形象反差所营造的笑点让人捧腹,让人为了这社会下的人性伪装而忍俊不禁。是的,只是当丈夫最后在岩石上发疯的时候,观众究竟是何等表情呢?

 4 ) 存在与自由

结合萨特的他人即地狱更好理解这部电影。重点不倾向于桃源世界的崩毁,而是在闯入者出现后,一男一女各自的反应。

女人是讽刺的大胆的聪明的,她并非不能保护自己,但出于她对于一如死水生活的厌烦,对丈夫消磨殆尽的爱情,她本身即在期待这样一位闯入者。所以她像是实验般地,并不如丈夫那样如临大敌,甚至开始与粗俗的匪徒嬉戏。而她则始终将反抗的权利交托于自己的丈夫,而搁置了自身选择的权利。她拿到猎枪,又放下;挑衅歹徒,以激起丈夫的反应;她摸出歹徒的手枪,又交给瑟瑟发抖的丈夫。她向往自由,但本身又放弃了自由,纠结于对丈夫的执念上。直到最后丈夫发疯时,她才选择离开,但其中也有不得已如此的意味。

而男人真的没有能力反抗匪徒吗?他和匪徒之间是一种权力游戏,他们之间的差别不是一把枪和强壮的身体,而是心理上的战斗。男人在剧情的最开始就是这样一个存在,躲避曾经,选择避世,消极地任自己成为他人压力之下的客体。他有无数机会反击,但从起始就放弃了自己的行动与选择,想用不作为来继续自己的存在,延续过去的生活。但最终当妻子离开,他独自坐在与世隔绝的礁石上,望着孤零零的古堡时,还有谁能证明他是存在的?

故事的背景设定暗示,男人与前妻离婚,变卖财产,选择与年轻的现任妻子隐居世外。这一选择是出于逃离社会压力,追求自由的初衷,本身即是被动的,而非一种主动向往。但在荒岛之上,他们得到的并非自由与幸福。自由来源于自我选择,而非逃离他人。最终生活的崩溃,还是归根于人的自我束缚。

 5 ) 《荒岛惊魂(Cul-de-sac)》:最亲密的敌人【第16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6/cul-de-sac16.html
Cul-de-sac (1966)

本片获得第16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影片讲述一对夫妻与一个歹徒的故事。一座小岛上住着一对夫妻,他们平静的生活被一个外来的歹徒打破。歹徒来自没有涨潮前的公路,他还有一个受伤严重的同伙在公路上的车中。歹徒偷偷潜入夫妻家中,通过电话与上司联系后就掐断了电话线,准备等待上司派人来接他。夫妻二人很快发现歹徒,但是在他的威胁下,夫妻二人很听他的话。随后,三人将歹徒同伙搬入屋中。此时,夫妻中的男人很害怕,但女人却与歹徒相处融洽,还将自酿的酒给他喝。歹徒同伙很快就死了,男人随即被歹徒叫醒去挖坟墓,安葬了同伙。清晨,男人已经变得有些不正常,开始向歹徒不停地诉苦。几天过去,公路上终于来了一辆车。于是,歹徒将夫妻关了起来,兴奋去迎接来的人。可是,到来的只是夫妻的客人。为了不漏破绽,歹徒装作夫妻家的园丁,并给大家做起饭来。此时,男人已经显得很烦躁,他在客人吃饭后,用一个借口撵走了众人,其中还包括与女人关系密切的邻居。晚上,女人趁歹徒熟睡偷走了他的枪,交给了男人。歹徒醒来后,接上电话联系上司,才知道不会有人来接他,就准备离开。可是,歹徒发现枪丢了,就威胁夫妻两人交出手枪。男人慌乱中打死了歹徒,女人就让男人陪她马上离开小岛,但是男人呆住了。女人见到如此状况,只好随回来取东西的另一个男人离开了小岛。最后,男人在涨潮的公路上狂奔起来,疯了。

本片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因为它会给每一个观众不同的感受,不像是惯常的影片——大家都有统一的感受。因此,这部电影是很难评价的。此外,本片相关资料也少,更使得人们难以猜透当初Roman Polanski拍摄本片的意图。因此,我只能写我自己感受到的,而且与网上诸多观点并不相同。

我体会到的编导意图是,Roman Polanski想通过这部影片展示困境下人们的心态变化——劫持者往往是最亲密的敌人,这从夫妻与歹徒之间的相处就可见一斑。比如,男人会为歹徒刮胡子、男人会向歹徒诉苦,女人会帮歹徒挖坟、女人会给歹徒做早餐,等等。以上这是“亲密”的关系,然而夫妻二人终究还是歹徒的人质,所以歹徒会用枪提防他们、会打跟歹徒开玩笑的女人。因此,即使夫妻二人没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他们与歹徒的关系也是“最亲密的敌人”。

影片另一方面,还展现了爱情的虚伪。关于这些,是通过夫妻二人的关系展开的。既然是夫妻,那么他们必然相爱,可是片中的种种细节告诉观众们,两人并不相爱。比如,女人与邻居偷情、女人在餐桌上与男人暧昧,以及最具讽刺意味的场景——枪指着夫妻二人时,两人争相往后躲。这一切都表现出他们夫妻二人感情的虚假。此外,片尾女人让男人与他一起离开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需要有人陪她。所以,当另一个男人出现时,她彻底抛弃了男人。总之,爱情在本片中并不是那么美好,真可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电影拍摄方面很出色,也可以说本片在技术方面无懈可击。因为这样一部只有三个主角、场景范围有限的电影,能做到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而且还不沉闷拖沓,就不是一般编导所能做到的。可见本片的叙事节奏、故事结构、画面取景、剪辑运用多么出色。这也让我了解到Roman Polanski在电影方面确实颇有才华,能够叱咤影坛多年还是有些真本事的。总之,这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电影放到今天来看,依然会赏心悦目,而且也不会感到沉闷,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悬疑惊悚片。

额外说一句。本片中文字幕缺少70-77分钟左右的字幕,所有版本中文字幕都没有。英文字幕倒是很完整,为什么没有人翻译一下?量并不大。

演员表演方面同样出彩。虽然片中两位男主角Lionel Stander、Donald Pleasence不是特别出名,但并不影响他们在片中的精湛演出。怯懦的男人、彪悍的歹徒,这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深深的烙印在世界电影史中。片中女主角Françoise Dorléac是Catherine Deneuve的姐姐,但两人的相貌并不相像,还是Catherine Deneuve更漂亮一些。她在片中的正面特写不多,所以我对她的印象也不深。可惜的是,Françoise Dorléac因为车祸英年早逝,让世界少了一个美丽的法国女人。

总结一下。本片相对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电影来说非常出色,即使在今天来看依然不会落伍。此外,“困境求生”的故事模式也给了现代电影很多启发。同时,细腻的人物塑造也让电影颇具深度。因此本片获得金熊奖实至名归,只是本片比Roman Polanski的其他电影差一些。

Françoise Dorléac

Françoise Dorléac

序列:0842

Cul-de-sac.1966.BluRay.CC.720p.AC3.x264-CHD

2012-06-16

 6 ) 死胡同的倒塌

结尾的一幕男主用尽全力大步奔向渐渐涨潮的公路,最后蜷膝蹲在礁石之上喊出了最为心碎的一句“阿格尼斯…”极具反讽意味的是其前妻“阿格尼斯”跟历史上因忠贞和信仰殉道的圣女同名,导演以此结尾大概一方面想表达男主此刻的悔恨与企图被救赎;另一方面也把一个被欲望淹没的绝境之中的男人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因仰慕作家而倾所有买下孤岛古堡,因痴迷貌美而另娶新妻,心存欲念的占有遭至外力入侵之后愈发不可控的走向失衡,如困境之兽的死胡同,也如正在涨潮的海水,终将引向毁灭和消亡。

 短评

人物关系与影像风格似《水中刀》变奏,孤房、海边、不速之客,三十年后又有了《死亡与处女》,虐恋升级便成了《苦月亮》,还有那体态结实、充满魅惑的金发女郎。66金熊

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重看。孤岛封闭小格局,外人的入侵与三人之间的微妙心理依附关系,是非常典型的波兰斯基,但黑色幽默与荒诞的情节又非常不波兰斯基。后三分之一有点失控情绪四处乱窜的感觉。Dorléac这个角色也太白羊了大概没有别人可以胜任。

11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中文译名明显没有到位。应该是一部心理恐惧片,可能与幽闭恐惧有关,开头不错,后续故事就吸引力一般了。

12分钟前
  • 合纥
  • 还行

看得时候觉得异常混乱,套用豆友的一句话就是“一群人进进出出,母鸡上蹿下跳”,看完后才觉得有些荒诞得回味的地方,但依旧不喜

16分钟前
  • 绿毛水怪
  • 还行

凯瑟琳德纳芙的姐姐豪放怪异,一瞅就不是省油的灯,还能放射出黑色喜感,比她那经典款的妹妹生动有趣多了。

20分钟前
  • 云云
  • 还行

波兰斯基早期的电影里演员都很少啊

21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不同于波兰斯基的其它名作,《死胡同》重点不在悬念不在惊悚却更似一出荒诞的黑色喜剧。在这个寓言似的电影中摄影和调度绝对是最大亮点,虽然有些镜头会给人刻意感但同时又不得不赞叹导演的能力,例如一镜到底的那场海滩戏,实在让人印象深刻。另外,Françoise Dorléac非常美。

23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还行

叙事好闷,黑白镜头摄影美。

24分钟前
  • 青貓
  • 还行

封闭的叙事环境对于Rechard是身体上的荒岛,对于Teresa是精神上的荒岛,对于George是灵魂上的荒岛,三个人物又分别对应本我、超我、自我三种状态,意志相互隔绝,关系却维持平衡,在这种错位中的任何交互都成为荒诞效果和人性讽刺的触发点。

28分钟前
  • 🌵🌵
  • 推荐

纠缠不结

29分钟前
  • 4-ever
  • 推荐

小资产阶级就是能作,这种"打破平衡搅动死水"的故事放在这种语境下显得很荒谬啊;波兰斯基能力没的说,但这种为电影而电影的电影有时候会让我觉得太过。

3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年少轻狂的波兰斯基

37分钟前
  • kobie
  • 推荐

惊悚悬疑荒诞幽默寓言等多种类型的杂糅,难怪当年《巴顿芬克》会得到波兰司机的力捧,确实像是在向他致敬。

38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无感

40分钟前
  • 胡子
  • 还行

无力的荒诞;不速之客;本性的暴露和扭曲。

4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入侵者成了主导者,延续水中刀的博弈式3p开创吸血鬼之舞的美女被打光屁屁,波兰斯基的恶趣味真是愈发彰显

46分钟前
  • 杂技演员
  • 力荐

画面绝了

48分钟前
  • purr
  • 推荐

7.9;last words to the world

51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

闹心

55分钟前
  • ✿ automagic
  • 还行

人家的60年代……

6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