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

大陆剧大陆2019

主演:姚晨,倪大红,郭京飞,杨祐宁,李念,高鑫,高露,陈瑾,张晨光,王东,彭昱畅,康群智,侯长荣,田丽,王正权,红花,赵彦民,涂凌,石雨鑫,薇薇,李俊霆,王成,孙微木,岳旸,刘钧,赵千紫,李盟,范哲琛

导演:简川訸

播放地址

 剧照

都挺好 剧照 NO.1都挺好 剧照 NO.2都挺好 剧照 NO.3都挺好 剧照 NO.4都挺好 剧照 NO.5都挺好 剧照 NO.6都挺好 剧照 NO.13都挺好 剧照 NO.14都挺好 剧照 NO.15都挺好 剧照 NO.16都挺好 剧照 NO.17都挺好 剧照 NO.18都挺好 剧照 NO.19都挺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02

详细剧情

  表面上无限风光的苏家,随着苏母的突然离世,瞬间分崩离析。意想不到的隐患层层显露,对毫无主见却又自私、小气的苏父的安置和后续生活问题,打破了远在国外的大哥与本城的二哥 、小妹三家的平静生活。父亲苏大强终于摆脱了妻子的铁腕,对几个孩子变本加厉,不断提出过分要求。在美国工作的老大苏明哲回到国内,一心要挑起家庭重担,却力不能及不堪重负,致使妻子孩子与其不断疏远。一直啃老的老二苏明成毫无悔改之心,贪慕虚荣一心发财,从而导致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惨败。最不受父母待见,十八岁起就和家里断绝经济往来的老小苏明玉,曾发誓与这个家庭划清界限,却因亲情牵绊,再次搅进了苏家的泥潭之中,在苏家的一次次危机中出手相助。最终,苏家人明白到,虽然有血脉相连,但是一家人彼此间的沟通也不能忽视,终于实现了亲情的回归。

 长篇影评

 1 ) 苏家微信群聊天记录

苏明成大声提醒:以下内容全属杜撰

今天,苏家人让苏明哲失望了吗?答,失望了。

今天,苏家长子为了苏家不散努力了吗?答,努力了,他建了个微信群。一家人就要有一家人的样子。

苏家的微信群,就连群名称都是他作为苏家长子的责任——苏家不能散。

明玉只有大哥和苏大强的微信,点开所有人的头像看了一眼。

苏大强签名:我大儿子斯坦福高材生,在美国定居,二儿子守着我伺候我,闺女是大公司的大老板非常有钱。

苏明成签名:我爱老婆,老婆爱我。

苏明哲签名:Responsibility。

朱丽签名:永远年轻,永远小公主。

大嫂:little mi‘s mother 。

她自己也设置了签名:闲人勿扰,以及,关闭苏家微信群提醒。


微信群聊之苏明成让大哥失望了!大哥究竟应该相信谁?

微信群聊之苏家长子苏明哲主动发起群聊,做大哥的只能帮你到这了。


微信群聊之非非也让苏明哲失望了!不给苏大强买房又是谁的错?


微信群聊之苏家长子苏明哲主动发起群聊,做大哥的只能帮你到这了。


微信群聊之论苏家长子长女的责任。

苏大强:苏明成只是要离婚了,苏小咪只是要饿肚子,可是不买高端家具,我苏大强丢掉的可是面子啊!


以下为319更新

微信群聊之苏大强彩虹屁制造机小蔡保姆加入群聊

微信群聊之小蔡朗诵诗歌——苏老师的诗是我读过最好的诗。

微信群聊之诗人的孙女应该读谁的诗?苏家长孙女苏小咪何去何从?

微信群聊之诗人苏大强人气直逼小鲜肉。

一个番外

小蒙总加入众诚集团总部大群,火速被打脸。

一个彩蛋

众诚集团员工微信签名大曝光

老蒙:你,猜不透我。

柳青:男人有钱就很棒了,我竟还有颜值。

小新:加油!努力!不辜负!

老毛: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小蒙:向往自由

扫码加入苏家微信群聊,看苏大强在线撒泼打滚

 2 ) 《都挺好》里的家居布置,有哪些来自宜家?

最近在看《都挺好》,虽然剧情有些人物设置有点夸张,但静下心来看,还是能体悟到很多东西的。具体剧情我就不说了。剧情节奏明快、不拖沓、人物设置不是非黑即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小九九,所以很符合我的口味。

在看这部剧的同时,我发现不仅明成家的软装很多来自宜家,朱丽她爸妈家也有,甚至是远在美国的明哲家也是。所以我就索性整理了一辑,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看看吧。

.

1,悬挂式小件物品储物件

这个储物袋简直就是收纳小物大法宝,可以放在家里任何位置,比如挂在扶手上、沙发上、挂钩挂杆上、或者挂在车子的座位后面。存放眼镜、遥控器、钥匙和信件等一切物品。

宜家给出了多种应用方案。

如果你懂刺绣,还可以绣一个独一无二的记号。

2,上菜用碗

我不敢保证这就一定是宜家的,虽然样子差不多。不过你如果喜欢做沙拉、凉拌,这种玻璃碗还真的是非常好。做工扎实,清洗也方便。

3,斯考迪斯洞洞板

这是墙面收纳里的明星产品,特别是对于小物件,比如厨房的调味品、女生的化妆工具、办公学习用品,“收”“拿”所见即所得。

而且这个系列有超级多的配件可以自由选择,可以满足你各种需求。

化妆品、厨房干货平时也是艺术品展示。

台面上的砧板,非常的大,还可以挡水。这款是竹制的。我之前买的是木质款,没有抹油,非常容易翘。后来用了半年就废了。

上图左上角还是宜家的杯架。竹制材料,经过处理了,耐用,挂杯子再好不过了。

4,门/墙挂钩架

这款挂钩架一般用于挂衣服,明成家用来挂厨房毛巾其实也不错。

上面的隔板和托架其实也是来自宜家。

当然,还有挂勺子的挂杆,水龙头上的海绵架。

5,隔热手套

这个手套不分左右手。不过我觉得用起来一般。现在有流行那种隔热手指套。

还有挂在墙上的调味罐。

6,浴室开放式储物架

马桶上面的空间利用一般是两种,墙面隔板柜子,或者储物架。明成家的就是后面这种,对于面积小的浴室来说非常有用。他家浴室的储物镜,宜家也有类似款,不过有细微差别。

马桶刷也来自宜家,我们家同款。

7,七钩挂杆

实木材质,整齐划一。七钩,不够用可以再加一根。浴室也可以用。

对,就连苏大强穿鞋的时候手上用的鞋拔子也是来自宜家。不过那款货号官网已经找不到了,现在是黑色款。

8,工作灯

这是苏家老宅明成的房间。看的不太清,酷似宜家工作灯。类似的工作灯宜家还有很多款,价格区别也不小。

9,波纹纸板附盖储物盒

就连明哲被公司辞退,装办公用品的纸盒子也是宜家的。不得不感叹,导演也是一个宜家粉。

小咪用的彩笔,24.9元12只。

10,立镜

这款穿衣镜我钟意了好久,后来发现占地方就只是买了一款钉在墙面的镜子。

看这张效果图,是不是觉得很适合放在明玉现在的房间里呢?

11,搁架单元

这是卡莱克系列的产品。无论墙面固定还是带脚轮,都可以。还可搭配抽屉、搁板、储物盒及插件,都没问题。

12,搁架单元

一款开放式、清爽、简洁的置物架。钢化玻璃和金属均为耐用材料,扎实,承重能力强。

还有左上角的玻璃柜门

13,坐卧两用床,带2个床垫

这个其实可以拖开,睡两个人都是没问题的。其实房间里床真不需要那么大,还这么占空间。

苏大强房间里其实宜家的东西还不少。

比如桌子,我家同款,只是桌面不一样而已。

门右边的架子,我朋友就用来作花架用。

桌子旁边的桦木搁置单元。上下的隔板宽度是不一样的。

14,篮子

嗯,就是马桶前架子上的篮子,我不懂为啥放在这里。

15,马尔姆 6屉柜

除了柜子,还有很多宜家的东西。比如墙面的留言板

还有搁画质的挂杆,以及画纸卷

以上就是我随手整理的。实际上宜家商品远远不止这些。

最后我想说一下,作为一部现代都市情感剧,在居家布置这方面,宜家其实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产品齐全,设计简约,价格合理,拍完了还可以就地转让使用。可以说,宜家家具绝对是剧组居家布置的品牌首选。

-

如果你想获取这些单品在宜家的货号,可以通过公众号(拾无缺)里回复关键字(都挺好)获取。

.

 3 ) 男人的面子 女人的里子

中国的男人,都想挣个面子。老大明哲是清华的高材生,自尊心让他不能够接受失业后的低谷,更不愿意去当临时工。老二明成有的自尊心让他不愿意去面对自己啃老的事实,在爱“折腾”的父亲和贤惠的妻子面前进退失据。父亲苏大强,在同事面前炫耀了自己的儿女后,蓦然发现自己除了去美国没有任何退路。所以一旦去美国的事情出现了变数,整个人就失了魂。

相反,剧中的女人都是注重里子,大嫂考虑到丈夫失业和孩子的嗷嗷待哺,忍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当丈夫硬撑着面子不告诉家里失业的事实的时候,她让丈夫跟家里说清楚。二嫂丽丽是我们这一代独生女的典型,人物塑造特别立体。从她身上我看到了我们这一代女同学的影子。小别扭后面,却有大多数女生都不具备优点。敢于承担责任,愿意为苏家付出。将推诿扯皮的一家人拉到台面上讲清楚。在核对完账目算完之后,主动提出要还钱。试想,婚前知道有今天,哪个女生还愿意嫁呢?明玉更是一个优秀女生的代表。君不见,那些被家里冷落的孩子,都很难有这个志气突破自我。甚至最后花四十万给抛弃自己的母亲养老送终。而苏母为了让男孩子有出息,不惜牺牲女儿的利益。她肯定知道,这样会造成女儿的不满,然而她不在乎。她只知道大儿子有出息,二儿子成家了,家庭就一定会更好。

本剧中中国的男生的面子问题,分为几种。第一,好孩子的面子。一个能够考去清华的高材生,一路顺风顺水的知识分子。怎么能够接受别人一分一毫的否定呢?然而,这也为这一群群天之骄子陷入了“不优秀即失败”埋下了隐患。越是成功,越是害怕失败,最后演变成逃避问题,郁郁寡欢,丧失动力。能够满足自己成就感的阈值越来越高,自己也越来越不快乐。第二,作为丈夫和儿子角色的面子。越是想表现自己孝顺的一面,就越需要自己投入现有家庭资源。越是想表现自己作为丈夫的担当,就越没办法完全尽孝。作为儿子,一方面要和父亲说自己不在乎老婆,不能惯出脾气。但另一方面又要去媳妇娘家给媳妇跪下。第三,作为兄长的面子。从小作为楷模的老大,空有老大的架势,隔海理直气壮地指责弟弟妹妹们的不称职。作为万千宠爱一身的老二,无法理解妹妹为何如此难缠。他们都想给自己的弟妹们留下一个能够说一不二的兄长形象,最后却都失败了。第四,作为老年男性的面子。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男性。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他们心里憋了一口气。如果我这一辈不行,我下一代至少要出人头地。“老年人比什么,不就是比子女么?”苏大强又好气又好笑的性格,就是一个窝囊了一辈子的中国男人的典型。在家里受气了,一定要找到突破口发泄。最后却让自己骑虎难下。

相对于男人们的优柔寡断,女生显得杀伐果断。女生往往更加注重现实层面的问题。具体来看:首先是家庭经济问题。家庭经济问题是女生最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子女教育,父母医疗方方面面都是需要不断地规划与妥协。当下一些舆论喜欢随意给女生贴上拜金女的标签。殊不知,这种为了繁育后代而天生的忧患意识是母性作为动物的本能,而也让她们不得不关注于一些现实层面的问题。男生们大可以去谈什么家国情怀,天下为公,但哪个好男儿背后没有家庭的支持呢?去年夏天,我去了湖南伟人们的故乡旅游。惊觉,出来干革命的前辈们,一方面家境殷实,另一方都不是家里的长子。不是长子很重要,因为老大基本上都留在家里种地,为父母养老送终。这样才能够解放他们出来干革命。女生帮助男生成熟的重要方面就在于,把他们从浮躁的抉择中尽快地拉回现实面,承担起真正的责任。“先立业后成家”这句话我是不赞同的,我身边有所成就的年轻人,很早就把自己的感情稳定下来了。他们收了心,所以才能够更加专注 。其次是家庭地位问题。妯娌之间的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都想被婆家人夸奖,也都不愿意被别人说成“坏儿媳”。二嫂能够舍得为公公买四千多的衣服,能够为公公安排高档餐厅的外卖,希望在明玉面前理直气壮,希望还父亲钱。无不是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真正成为家里的“男人”。最后是子女发展问题。前几天的某综艺引发大家讨论父母催婚的原因,最伤感话的莫过于:父母是你和死亡之间的一堵墙,墙塌了你将直面死亡。儿女是你和死亡之间的一条绳,在死亡面前你想紧紧抓住这条绳。有些母亲选择了一碗水端平,有些母亲选择了重男轻女。无论何种抉择,女性内心深处都是希望牢牢抓住孩子们这一根生命之绳。

一部好的文艺作品一定是开放的。它能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影子。当九零后的我们逐渐步入而立之年,面临着衰老的父母和逐渐远去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面临着壮志未酬的时间压力和家庭生活的现实需求。新时代的家庭伦理是时候进入到我们讨论的视野了。当下的中国正在从一个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商品经济带来的新的家庭伦理与既有建立在农业文明根基上的儒家文明有一个痛苦的磨合过程。我相信,中国人是有智慧的,一切都会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的。

 4 ) 不是每个人,都像苏明玉这么幸运

写于2019年3月21日:

第一次写剧评,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注,谢谢大家,谢谢这么多瓣友的安慰,评论我都认真地看了,心理很温暖,谢谢。

还有部分瓣友的话我不太认同,但是我尊重大家的言论自由,毕竟不同的生活经历,会带来不同的价值认知。

为什么写这篇文呢?

2018年11月初,我偶然间看了《都挺好》这部小说,相似的生活情境引发了我的共鸣,花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小说,情绪很复杂。当知道正午拍了这部电视剧的时候,特别开心,也特别放心。

开播以来,我一直在追剧,每看一集感慨就增加一分,于是提笔写下了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博取同情,更不是为了谴责谁,只是想写下这些年的心路历程而已。写完之后,我的确觉得放下了很多东西。

《都挺好》第36集,明玉一家智斗舅舅的情节看得我好过瘾,舅舅慌忙逃走之后,一家人大笑的场景突然让我泪湿眼底,多么难得的和睦场景啊,多么难得的“一家人”。那些如明玉一般嘴硬说“我不是苏家人”、“苏家的事与我无关”的,只是把自己包裹起来,害怕再受伤而已。她们比谁都渴望家庭温暖,这些是再多钱都买不来的。

之前的文章删除了,之后,愿所有的“苏明玉”都能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安然相处。

 5 ) 请不要散播毫无底线的滥好人人设

对于这样的家庭,真的感同身受!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很喜欢明玉,希望她一定要得到幸福,就像在祝福自己一样!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长大了也无法消散!

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越来越没有看头!真的很气愤这样没有原则毫无底线的好人人设!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就开始偏向了一条道路——圣母之路!

从来没有给过明玉父爱的爸爸,可以无理取闹,可以挑拨离间,可以自私自利,并且可以毫无悔意!没事,可以原谅!可以毫无底线的对你好,因为你是我的爸爸,我就得对你好!

从小对我冷漠的大哥,从来没有把明玉当妹妹看待的大哥,在出了事就知道找弟弟妹妹,平时从来不关心他们,在大哥失业了之后,无缘无故在饭桌上恼羞成怒把怒火全部发泄在明玉身上,没事,明玉原谅你!还要帮你找工作。

让自己的命运改变的师傅,多年一起打拼的同伴,这都不重要,家里人最重要!因为不想提家里的事,便可以不理会别人的感受,不给他们一个解释。毕竟家人最重要!是不是还要在心里面想着自己那么可怜了,所有人都得原谅你呢?

这部剧,真的让我看到了一些困扰我多年的观念: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都是一家人,没有什么不能原谅;亲人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人。这是对的吗?为什么因为是一家人所以可以毫无原则毫无底线的原谅?他们对于自己的错误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就可以轻轻松松获得女主的原谅?女主不恨那个应该给她父爱和安全感却从来都是躲在一旁冷漠的父亲,不恨那个一样冷漠自私的大哥,只恨自己的母亲和二哥,可笑!长大了的明玉很有钱,在能力范围内可以出钱便是,但是明玉给了太多我看不懂的情,我不知道那些情从何处起,所以我看不懂明玉的人设!

想问问编剧,是想告诉大家不能重男轻女,还是想告诉大家自己家的女儿随便欺负,毕竟子女不论发生什么都得以父母为天?写的很乱,编剧可能没有亲身经历,并不能感同身受,所以这样的三观真的正确吗?只是想问一下: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6 ) 那些在家最不得宠的孩子现在都怎样了?

(一)大的疼,小的娇,中间夹个受气包。

《都挺好》开播了,最引人注目的角色应该就是姚晨扮演的苏家老三苏明玉了,在苏明玉的原生家庭里,妈妈强势偏心,爸爸窝囊懦弱,父母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她在这个家就像个小透明,妈妈把最好的都给了两个哥哥,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人生全都被忽视和牺牲掉了,她对父母、对这个家庭充满了失望,但因为血缘亲情的关系,这些遗憾和牵绊将会伴随她这一生。

所以,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很大,这让人想起一句俗话,叫:大的疼,小的娇,中间夹个受气包。就是说家里如果有三个孩子,一般排行老二的,就是最不被父母关爱的,第一个孩子因为是第一次做父母,给孩子的总是最多最好的,也没兄弟姐妹抢;第二个孩子的吃穿玩都是哥哥姐姐剩下的,想要穿新衣服,只能天天在心里默念:个子一定超过他,或者横着长、长胖点,就再也不用穿他的旧衣服了。第三个孩子出生时可能经济条件也好了,跟前面两个也有点差距,他们的玩具衣服也过世的过时,扔的扔,父母依然会给孩子最好的。

这样的情况也被很多家中排行老二的网友认同,正因为从小有着父母差别爱的待遇,他们也都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决定:就是要为自己争口气,要比老大和老三更有出息。

于是,他们从小知道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争取,他们要主动抢资源,要自己独立,甚至很快逃离了原生家庭,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组建自己认为完美的家庭,不让自己子女再受父母偏爱之苦。

这些也像极了剧中的苏明玉,她成了人人羡慕的女强人,她觉得自己的成功是对这个家庭的“报复”,她希望父母后悔当年的决定,希望兄弟眼红嫉妒,希望他们永远活在悔恨之中,一家人活成了冤家仇人,这是苏明玉想要的结果吗?

绝对不是,如果能重来,相信她会选一个幸福的家庭,疼爱自己的父母。

(二)糟心的父母有千万种

可能有人要问,同样是子女,为什么父母会差别对待呢?

先来看一个小故事,《继续活下去的五个故事》中有个短片叫《小饰和洋子》,根据日本作家乙一短篇改编,至今印象很深。

小饰和洋子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虽说是双胞胎,母亲对她们的爱却是天壤之别:

妹妹小饰每天被母亲打扮地像个公主一样,她有着最漂亮的衣服和玩具;

姐姐洋子却像个乞丐一般,吃着妹妹剩饭,妈妈不爽的时候还老打她出气,她像一只狗一样,睡在屋子阴暗的一角。

洋子甚至想,如果妈妈有一天把自己杀了,那她一定会高明地把一切伪装成自杀的模样。 于是故事的最后,她骗了妹妹,跟妹妹互换了身份,妈妈真得恨得将“洋子”推下楼摔死了。洋子报复了妈妈,自己重获了自由。

同样是女儿,而且还是一模一样的双胞胎,为什么会有差距这么大的待遇呢?

这一切都与洋子的母亲有关,洋子的母亲孕期被渣男抛弃,剩下双胞胎后独自将她们抚养长大,也许随着压力的增加,母亲的心理开始扭曲变态,她看着渐渐长大的孩子跟那个负心汉很像的时候,心里的报复欲开始翻滚。作为妻子,她狠狠地虐待洋子,发泄着这么多年心中的苦闷;作为母亲,她加倍地对小饰好,极力伴着着好母亲这个角色。而洋子只是不幸被选中的那一个而已,她没有错。

糟心的父母有千万种,他们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情感生活,他们固有的观念,甚至他们自己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悲惨经历等等,这些都成了一个个定时炸弹,不时在子女的身边爆炸,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荡。

糟心的父母有千万种,他们偏心的理由也有千万种。

比如,《都挺好》剧中母亲给苏明玉的理由是:苏明玉,你是个女孩,你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我们只负责养你到十八岁。你以后还要嫁人,到老了我们也不需要你养……

苏明玉母亲言行和态度,相信屏幕另一端的观众早已经狠得牙痒痒,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早已在苏母心里扎根,她认为女儿都是“赔钱货”,不指望她养老送终,完成父母该完成的义务就行。

但是苏母也是女人,她的想法也许在小时候自己是孩子的时候已然被她的父母灌输着,她作为女儿也许遭受了同样的待遇,她不自觉地接受并认同这样的观念,也谨记了父母的教诲:养儿防老。

当然,除了养儿防老防老的理由,糟心父母们偏心的理由还有:

大儿子没有小儿子聪明,以后得靠小儿子;

传孙接代很重要,外面领养的儿子比家里的亲生闺女强;

重组家庭里,带过来的女儿是新生弟弟的保姆;

老大得了白血病,生老二只是为了救老大的命;

后妈偏心继子继女,只是为了不让外人说闲话,却伤了亲生儿子的心;

现在儿子不靠谱,女儿才是依靠,老了才能照顾

……

所以偏心父母的理由与其思维观念和心理情感状态密切相关,像是长在肉上的皮肤一样,紧紧地粘接在一起,如果要撕开着层皮,自己也遍体鳞伤。

虽然不相信命,但是子女们托生到任何一个家庭就是命,这种血缘关系会跟随一辈子,你怎么也摆脱不了,无论这个家庭是幸福的,还是不幸,你是被偏爱的那一个,还是被嫌弃的那一个,都只是一个概率事件。

如果你是被嫌弃的孩子,最正确的或者唯一能选择的,似乎只有变强变好,父母的固执和观念,你企图想要说服或者反抗,都是一种徒劳,他们几十年的人生态度和经历已经成了一块厚厚的盾,阻挡着他们认知里无法接受的事物。

(三)看淡血缘羁绊才可能解脱

其实关于父母与子女的羁绊,60多年前,在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中早有了答案。

对老夫妻最孝顺的反倒不是亲生子女,而是死去儿子的遗孀。

血缘关系在中国是不是被我们看得太过于重要了?

即使性格不合、冲突不断、也要打断骨头连着筋,凑合着过?

而关于这个问题,日本的另一位导演是枝裕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电影《如父如子》中他已经开始探讨血缘和亲情的关系,儿子在出生时被调换,两个家庭把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的养到6岁才发现,于是想着调换过来,故事的最后,当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再次和好时,我们其实已经知道了导演给出的答案:长情相伴有时候比血缘亲情更重要。

而这个母题,在电影《小偷家族》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没有血缘关系的几个人却成了一家人,和睦温馨,这些都是原生家庭从来没有带给他们的。导演把关于“血缘和家庭”的关系探讨更推进了一步:原生家庭下,性格完全不合的父母子只会互相伤害,性格合拍有时候比血缘亲情更重要。

当然,也并不是在这里提倡有血缘亲情的父母子女之间,如果过不到一块就要断绝关系,跟合拍的人组建家庭。只希望不要看得太重,也不要把把断绝亲情关系当作一件丑事,坦然面最好,如果你摊上一个赌徒爸爸、家暴妈妈、或者有很大性格缺陷的父母和子女,如果把“TA毕竟是我亲生的……”这个想法当作一次次妥协的底线,那么这份血缘亲情将会把你卷到了巨大的漩涡中,让你失去自我,甚至失去更多。

看淡、看清,该负的责任关系负了,该关心的时候关心,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不伤害到彼此,再吸取自己的家庭教训,重新建立一个完美的家庭,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猜得没错,《都挺好》后面的故事应该是苏明玉被裹挟在血缘亲情之中无法释怀,最终她可能会找到真爱,给自己一个完整的家,并且原谅了当年伤害过她的妈妈、爸爸和哥哥们。

当然,故事只是故事,性格这个东西谁都改不了,除非一方妥协。而在现实中,和解了的父母子女又有几个呢?

故事的最后,那些不被宠爱的子女们都怎么样了呢?可能有一蹶不振的,也有走上歧途的,当然还是希望更多人像苏明玉一样,暂且将这些恩怨和委屈放一放,为自己争口气。

 短评

倪大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哥特爹,眼袋有文学气质。陈瑾:山东强势母权含鲁量逼近峰值,动气时子宫都在发力。

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提前剧透一下,这个剧有一个非常有别于其他国产家庭剧的优点,就是女主苏明玉恩怨分明不圣母,两个嫂子都是心智正常且通情达理的女性,比起传统的展现女性互害抢夺资源的套路,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奇迹。

11分钟前
  • 末药煎肉塔
  • 推荐

这个电视剧反应了挺多社会问题的,重男轻女,啃老,剧情冲突也很大,演员都是演技派,会继续追下去

15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虽然最后硬拧了回来,但是整体制作还是非常出色了。几个演员的表演也特别好。尤其是倪大红老师的苏大强,真是苏大强,咙咚呛。

1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生活剧却看不到生活。

2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2.5,本质上依旧是亲情绑架、家和万事兴的陈腐套路,前面的花式撕逼越是扭曲,才愈发凸显大团圆结局的虚伪。想传达的无非是“血浓于水,一切皆可原谅”,但为什么不可以不原谅、不和解、不放下呢?

26分钟前
  • 成知默
  • 还行

三妹应该感谢母亲、二哥当年对她这么无情,所以现在她才是过得最好的。不不不,她应该感谢自己的强大,所以才没有被母亲和二哥打倒。

2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和小说很贴合了,明玉前期刚因为葬礼回到这个家,和谁都很冷,一个是十年没见的大哥,一个从小关系很差的二哥,还有讨厌她的妈。节奏略慢,后期会好

31分钟前
  • wet
  • 力荐

不好意思 依然期待姚晨 再怎么样演技还是在线 好久没有追过国产电视剧了 剧情 演员都很吸引人 希望别烂尾

32分钟前
  • 范特西
  • 力荐

重男轻女的妈第一集就会死

33分钟前
  • 钮钴禄哥斯拉
  • 还行

天涯生活板块十年精华提纯。

37分钟前
  • 姨妈的鸭
  • 还行

不!可以理解,可以接受,但不会原谅!!!不会!

41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不满强行大团圆

42分钟前
  • Messi
  • 力荐

除了说声感谢计划生育,竟然没有什么别的想要表达…

43分钟前
  • Sherling
  • 力荐

大姚 五分顶上 有些人 简直就叫恶毒!

45分钟前
  • care 92
  • 力荐

姚晨挑电视剧眼光不错啊 一开始就冲突不断 刺激

49分钟前
  • 哔哔赖赖
  • 推荐

这种剧看多了会焦虑,后面矛盾和撕x估计会很多,这种剧看了让人上火啊

54分钟前
  • mverger
  • 还行

这俩哥哥像极了我家亲戚。投胎也是很要运气的。一地鸡毛。(不接受大团圆靴靴以及看这“危害安全”的热评,时光要倒退50年吗?帽子这么容易扣的??希望这句话不会成为二次革命中我被批斗的把柄

56分钟前
  • Vesper
  • 力荐

题材方面题还是比较新颖的,剧情直击老年人养老问题,立意是不错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剧中随着母亲的去世,父亲的赡养问题成了整个家庭的矛盾,这也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60分钟前
  • 红骷髅
  • 推荐

行吧,女儿被打进医院都不要去看的爹,老了以后会给女儿切俩苹果下碗面就算好爹了。十几年前连本练习册都不给买的爹,十几年后还念着这一茬就算好爹了。极度重男轻女任女儿自生自灭的妈,因为好歹也抱过一两次女儿,所以也算是好妈了。虽然是意料之中的和解,但如此简单粗暴的手法实在令人作呕,行吧,谁感动祝谁拥有苏大强这样的爹吧……

1小时前
  • 王大根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