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战争片大陆1991

主演:古月,苏林,赵恒多,吴志远,孙海英

导演:李俊,杨光远

播放地址

 剧照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剧照 NO.1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剧照 NO.2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剧照 NO.3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剧照 NO.4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剧照 NO.5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剧照 NO.6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剧照 NO.13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剧照 NO.14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剧照 NO.15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剧照 NO.16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剧照 NO.17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剧照 NO.18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剧照 NO.19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4 00:20

详细剧情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饱经战乱之苦的中华民族在短暂的胜利喜悦过后,即将迎来决定民族命运的重要时刻。随着蒋介石(赵恒多 饰)撕毁停战协定,国共两党内战全面爆发。经过两年的正面对决,国共双方的差距逐渐缩小,战局终于迎来决定性的时刻。1948年初,毛泽东(古月 饰)、周恩来、任弼时等共产党重要领导人离开陕北根据地,与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会合。经过一番审慎的考量与讨论,领导人们命令林彪(马绍信 饰)所率领的五十万东北野战军全面发起夺取东北辽沈战役。对东北去留举棋不定的蒋介石被迫应战,中华民族的命运之战拉开序幕……  本片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纪念作品,是大决战三部曲的第一部。

 长篇影评

 1 ) 大决战,大制作,震撼人心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X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这场战役打了52天,用三个半小时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相较于以往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在场面设计和人物造型上都属于经典之作,尤其是宏大的战争场面和细腻的人物刻画。   从影片中,我感受到我党与国X党的种种不同,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记得有这么一些场景,都反映出我军与国X党的最大不同:我军战士为打仗而挖土豪时,老百姓挑来了自家的木箱当挡板,一位大婶还将自己的头巾围在了一名小战士颈上;毛主席和战友们调侃,一点架子都没有,特别是与同学谈天时,为人谦虚;在战斗中,战士们奋勇搏击,哪怕年龄小,也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献出自己的生命,当坦克驶过战友的尸首时,他毅然决然的拔出了塞子,消失在他热爱的土地上,而在远处炊事员手中的猪肉炖粉条,他却连一口都来得及尝。相对于我军,国X党则显得失去了民心,将自己摆在一个过高的位置上,又怎能和人民达成一致呢;上下层之间的那份猜疑之心,不团结勾心斗角只能让让内部变得混乱,对于蒋介石,至始至终与卫立煌都没有达成共识,最后空降沈阳直接指挥,由主帅降为将军,以一人之智对多人之谋,焉能不败?就连他的美国参谋也说:因为毛泽东没有专机,所以只有在家里等待捷报即可。相比之下,毛泽东在面对林彪的反对意见上,选择以退为进,在不影响局势的程度上,加以引导来达到战略统一。

 2 ) 很经典

经典电影,军迷一定不能错过。

林彪也刻画得很细腻,总是吃黄豆,不爱说话总爱思考的特点描写得入木三分。

罗荣桓是红军时期就跟随毛泽东的军人,给林彪当政委能看出和林彪的私人关系就不如刘邓融洽,但总在关键的时刻能头脑清醒地给林彪以正确的意见,能起到林彪起不到的作用,在批评一个丢掉了阵地的团长时亲自下去,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情节刻画得很清楚。

林彪以稳为主导的思维,和开始不敢拉长战线深入到辽西打锦州,后来由于长春战斗失利突然想通的过程也描写得很到位。

东北野战军说话的东北味,塔山阻击战里的小战士和老班长也刻画得很到位。东北支前的妇女,一副东北老娘们样,对小战士的怜爱也描写得很好。

国军排着队集团冲锋,也拍得很壮观真实。

。。。

总之,亮点实在是太多,值得一看。

 3 ) 从辽沈战役想到的

蒋的战略构想是两边对进夹击,结果:1.海上军舰+登陆部队打不过塔山;2.沈阳那边廖兵团第一不想出来,磨磨蹭蹭出来了又在彰武呆着不想打;3.没想到锦州那么快就被攻下来了。这三点已输了战局,结果还有4.廖兵团的撤退不力。先往营口,后转沈阳,大兵团挤在一块。也许是电影刻画,从始至终,没看到廖仔细分析地图和仔细侦查,最后竟心态崩了明文发电文。号称王牌军的两个部队,电影里只让他们在那个小村庄放了几枪,以及最后被包围,强弩之末放了几枪,也是讽刺。 对国军来说,战场指挥官到底是谁,谁在做整个战局把控?原先的战略构想有几个指挥官认?谁能确保为了整体,即使牺牲局部也在所不惜?傅作义不想出力,卫立煌也不想,廖也不想。要蒋亲自过来,并且后面实在推不动,还临阵换将。 国军的山头主义,蒋的人情区分,搞的国军内部各有小算盘。战争瞬息万变,错过就错过了。所以林彪讲四快一慢,起初做决定要慢,但是想明白了就要快速执行。解放军能保障统一指挥,能以歼灭敌人为最大目标,简单清晰。

将帅责任重大,举足轻重。比如说侦查,小事能变大事,好比那个因为一个马蹄铁失了战争的故事:黑山方向仅仅有一些重炮,就以为是主力部队,然后就撤退了。其实廖还是有识之士,觉得不过是个师。奈何下属说的斩钉截铁。再比如淮海战役中的黄百韬浪费两天时间都没架浮桥,还有挺近大别山时期刘伯承亲自侦查才发现河水能过,而不是老乡说的不能过(实际确实大部分时间不能过)。

以往人数论、武器论甚为流行,好像人多、武器好,就无敌了。实际也不是这样。人的激励机制是多么重要!将帅的指挥水平多么重要!昏了头,十万大军也没啥用!

 4 ) 《大决战》三部曲何以成为经典

什么是难以超越的作品?“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是公认的经典,《大决战》也是。 我试着说说这部作品伟大之处: 1.结构宏大,严谨相结。《红楼梦》的结构不是《西游记》过关打怪式,不是《水浒》英雄逐个出场聚义式,不是《三国演义》阵营分明正邪分明式,而是复杂交错,点点力透纸背又草蛇灰线成一体。 《大决战》的线索、事件、人物就是这样复杂而清晰结成网,详略自得,大人物与小人物,真人物与虚构人物浑然天成,这是大家之力方可为之。 举个灰线伏笔串结构的例子,围绕傅作义的铺垫是:《辽沈战役》里他小小出现,不肯出力要偷袭西柏坡取巧。《淮海战役》里他未出现,蒋介石要在南京见他,这一场在《平津战役》里才真出来。《淮海战役》里周恩来沉吟“该下雨了”,稍后解释“下雨天留客”,要设法把傅作义集团拴在华北,结果你猜怎么着?《平津战役》开篇画面后是故宫大雨场景,这雨,真是匠心啊,到此傅作义的铺垫到了,他的戏开场。 2.信史为基,智慧纵横。《大决战》的考证功夫深,领袖、将帅、大事且不说,就算虚构人物和细节都有口述历史为基。看看字幕里强大的顾问团国家队,这不是一两个文学编剧能做到的。 《大决战》战略学、政治学、史学、文学营养丰富,看毛泽东布局、博弈,看蒋介石权术,看能成长为将帅者如何做人、思谋,看能成就大事的人们的勇气、智慧,看中国人的友情、义气、奉献、狡黠、幽默…… 3.雄浑壮丽,巧妙映带。可能任何拍摄解放战争的影视作品都要面临《大决战》的场面高压,觉得面前是一座难以超越的山岳。这不仅是动员大量野战部队实拍的效果,还由于总策划团队就是战将,拍摄导演们就是军人和有历史经历的人,他们勾勒出的场面是雄浑磅礴的。 从《辽沈战役》开篇的黄河解冻到《平津战役》开篇的山海相连万里长城,都是排山倒海之势。《淮海战役》更是奔马贯穿始终,这里除了宏大还有映带:开篇的马,杜聿明被围陈官庄外荒草沟中杀马,结尾毛主席抚摩大青马,表示坐轿车不舒服,不忘马,然后放马自由奔驰,明眼人一下子感受到“不忘初心,人民解放”之意。 映带还有很多,著名的毛主席和蒋介石会议隔空辩论,台词成为经典,大家时不时拿来戏仿。粟裕和杜聿明的作战会议停电一明一暗就完成了对比转换,真是清晰巧妙。 4.余音绕梁,经久不息。《大决战》可以在广播里听,可以朗诵和演奏。旁白是标准沉郁的史诗。对白是带有人物风格和乡音的写意。说实话,蒋介石的口音我多年以后才听懂,但越是这样越觉得有韵味。 林彪的“我做如下部署调整”“我只要塔山”“总预备队,不动”, 廖耀湘的“我兵团畅通无阻” 毛泽东的“手不能发抖啊”, 蒋介石的“优势在我”, 粟裕的“不会的不会的”, 邓小平的“照样解放全中国”, 杜聿明的“完了完了”, 邱清泉的“共军共军”, 黄百韬的“足够了” 这些台词一出来好像就自带语音。 背景乐,可能叫《决胜千里》或《江山多此多娇》,大气婉转如江河。 廖耀湘和黄维进兵时的音乐,大家说叫《功德林进行曲》或《大坏蛋进行曲》,至今仍在流传。 5.伟人传神,凡人感人。《大决战》中人物众多,主要角色选得好演得好。 马绍信老师的林彪沉静多算又决绝,你不由得要相信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这些就是从他身上发散。蒋介石在陈布雷、杜聿明面前那阴晴转换,让你感到他能从旧军阀和国民党各派中胜出绝非偶然。 毛、周、朱、刘、任领袖群像伟岸而各有特色。 辽沈,罗荣桓宽厚坚定,刘亚楼机敏刚烈,卫立煌满心不愿, 淮海,刘多谋,邓能断,陈诗意,粟精算 平津,聂稳,林沉,刘从参谋长无缝衔接攻天津城总指挥,杨得志如磐,罗瑞卿如刀,耿飚如风 对方傲气横溢,但各有一面:赵家骧(大伟兄,呵呵)骄傲而聪明,廖耀湘骄傲而恐慌,邱清泉骄傲而狡诈,郭景云骄傲而颟顸,巴达维骄傲而不知趣 小人物不小,塔山的红围脖小战士,黑山的通讯员,打双堆集3营牺牲的爱美不想剃头的机关兵,支前车队里新婚新寡悲痛坚毅行进的女青年,让人泪目 攻锦州时会打炮的解放战士(围歼廖耀湘时过河跑到不能动其他战士搀扶的好像是同一人),通讯兵丁小二,陈官庄雪地里跑过来吃包子的国民党兵,可爱之外,让我们看到江山易手已成大势 …… 用手机打字真是费劲,先写这些吧。我家电视放U盘里电影有时长限制,过两个半小时就自动停止,《大决战》每每看不完,今天中午找到个软件切割了一下,成功了,欣喜啊。 《大决战》,从当年就爱看打仗场面,到后来能看他们开会,对着地图看他们的作战指令,查阅背景资料,查主要人物生平和后来事……《大决战》是精神和智慧宝藏,看《大决战》是学习和享受。

 5 ) 浅析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不符合史实之处

电影《大决战》三部曲规模宏大,看得让人荡气回肠。但是《辽沈战役》整部片下来,仿佛林彪的每个决策都是错的,靠主席引导,罗荣桓和刘亚楼力劝才回到正确的轨道上,让人感觉林彪也不过如此。

受电影的影响,大部分人对辽沈战役的印象都是“主席要打锦州,林彪偏要打长春”,还有林彪在得知“准备一桌子菜来了两桌客人”时,想要回头打长春。可以说,这两件事早已深刻印入军迷朋友的脑海之中。

实际上,作为辽沈战役的直接指挥者,共和国最年轻的元帅,林彪在辽沈战役中提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主席基本上接受了他的建议,最终实现了一战定东北之目的。

本文梳理电影中的几点不实之处,还原林彪在辽沈战役中的决策。

一、主席一开始就要林彪南下打锦州“关门打狗”不符合史实

电影一开头,主席很不耐烦地说“要林彪南下北宁线,这是年初就定下来的事情”。下一场景,罗帅也说“主席的意图很明显,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最为有利”,包括在林彪听说葫芦岛增兵后,罗帅跟林彪说“主席早在2月份就要求我们打锦州,关上东北大门。”

让人感觉主席在2月份就要求林彪南下打锦州“关门打狗”,事实并非如此。

早在1947年,主席数次致电林彪,让其考虑分兵南下作战,扫清除了北平、天津等华北的小城市后,再回头攻打沈阳等大城市,其思路可以简单概括为“先入关再出关”。

林彪则坚持先解放东北再进关。试想,如果林彪在1947年就分兵南下华北,别说打辽沈战役打不成,恐怕冬季攻势也不会发生。

2月7日,随着冬季攻势顺利进行以及敌我力量的此消彼长,主席担心国军会从东北撤兵,于是电告林彪“封闭蒋军在东北各个歼灭”。 在东北就地全歼东北国军,不让其撤往关内,这是最高原则。在这一点上,林彪与主席目标一致,并无分歧。

此时,我军正准备攻打沈阳以南的辽阳、鞍山、本溪、营口 。主席建议攻克以上城市后,利用两个月冰期继续打仗,并提了两个作战方向,他认为其中一个方向对应付国军撤兵更加有利,即打阜新、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昌黎、滦州等地之敌。

主席所提的建议,是基于他以为冰期还有两个月的情况下作出的,认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攻打这些城市,应付国军可能的撤兵问题。

也就是说,主席建议打阜新、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昌黎、滦州是对正在进行的冬季攻势的建议,而非对冬季攻势后的建议。

换言之,主席并非要求林彪在冬季攻势后还要攻打上述城市。值得注意的是,主席并未要求打锦州。

2月10日,林彪回电赞同在东北全歼国军,并告诉主席冰期只有20天了,并不是他以为的还有两个月。同时,林彪判断国军不会从东北马上撤兵,他认为东北国军撤兵的时机是我军攻克长春、四平以及国军关内局势非常紧张时,才会开始。但只要吉林、长春敌被我抓住和未歼灭前,沈阳的敌人是不会退的。

2月25日,我军攻克沈阳以南的鞍山、营口等城市,切断国军海上撤退路线。此时,林彪也未执行主席建议的打阜新、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昌黎、滦州,或者打抚顺、铁岭、法库),而是回头打四平。

并且,林彪计划下次作战或者回击北宁线、或是攻打长春。主席当即回电同意林彪的计划。3月13日,我军攻克四平,冬季攻势胜利结束,东北国军被压缩到以锦州、沈阳、长春为中心的三个互不相连的地方。

3月20日,主席在给全党的通告中指出:

“东北兵团,利用辽河结冰,举行了三个月作战… 该兵团现已修整。俟修整完毕,或打长春,或打北宁路上之地。”

可见,冬季攻势结束后,主席对下一步的作战还没有明确的倾向,无论是北上攻长春或者南下北宁线,都是沿袭林彪2月25日的思路。

试想,如果林彪攻占鞍山、本溪、营口后就打阜新、义县、兴城、山海关等地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此时,四平尚未解放,那冬季攻势结束后讨论的就不是打长春还是北宁线,而是打长春还是打四平了。

此外,北宁线指的是北平到沈阳的铁路线,沿途经过天津、塘沽、山海关、锦西、锦州、沈阳等,所以打北宁线不能简单理解为打锦州。东北国军在北宁线兵力最多的地方不是锦州,而是沈阳。9月份辽沈大战开始后,林彪自始至终最关注的仍是沈阳国军,确切来说就是廖耀湘兵团。

鉴于我军冬季攻势结束后,东北国军未有所动作,林彪放弃坐等战机。4月18日,林彪向主席提出先打长春,并认为目前只能打长春,其他方向如铁岭、抚顺、锦州、入关作战等,都不甚合适。

4月22日,主席回电同意先打长春,理由是“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但是,主席不认同林彪说的打其他地方特别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难,提醒林彪不要强调南下的困难,从而失去南下的主动性。

放眼1948年,主席在7月30日才首次提出攻打锦州。2月7日那封电报,其实并未把锦州纳入攻击范围。

因此,并不存在“主席要打锦州,林彪非要打长春”这回事。

二、主席欣慰林彪终于南下不合常理

电影中,主席得知林彪终于改变主意南下作战,主席欣慰地说“好不容易哟”,让人感觉主席一直都是希望林彪早点南下打锦州。

实际上,在东北野战军出师长春不利后,林彪于5月29日首次提出放弃强攻长春,请求南下作战。但是,接下来连续几天主席都在跟林彪商量打长春事宜,朱老总也亲自下场动员,认为攻下长春的可能性不小,主席甚至还向林彪介绍徐向前打临汾的经验。

只是,林彪不愿强攻长春,改围而不攻,伺机歼灭沈阳援敌,并进行大练兵。主席于6月7日回电同意林彪的计划,待秋收后再打承德或者其他地方。

长春坚城难攻,锦州又何尝不是?如果在48年春天先打锦州,很可能与打长春一样不会获得成功。对于林彪放弃强攻长春,主席其实并不满意,这点在10月3日的电报可以佐证,主席批评到

在五个月前(即四、五月间),长春好打,你们不敢打;在两个月前(即七月间),长春好打,你们又不敢打。

鉴于沈阳国军久久不来救援长春,林彪于7月20日、22日连发两电,以最大主力南下华北作战,作战方针是:先攻克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随后经承德入关,与华北部队合力,趁机夺取北平、天津。

有趣的是,主席在7月20日那天,还给林彪转去许世友攻打潍县的经验,鼓励他打长春。接到林彪南下计划后,主席于7月22日回电同意。

7月30日,主席对林彪的南下作战方案作修正,让其首先攻打锦州、唐山,然后再去打傅作义。之所以先打锦州、唐山,目的是防止卫立煌、范汉杰在北宁线一同增援傅作义。这是主席在1948年首次提出攻打锦州。

关于你们新的作战计划,我们觉得你们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只要有可能就应攻取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如果你们不打范汉杰先打傅作义,则卫立煌将以大力集中锦唐线,卫、范协力向西援傅,那时你们可能处于很困难地位。

林彪于8月1日回电表示不准备打锦州,理由一是锦州有重兵,二是判断锦州、沈阳敌人不敢轻易出援。主席接回电后,一个月内没有再次强调攻占锦州的观点。

在某种程度上说,主席比林彪更热衷于打长春,而主席要求林彪打锦州,并非我们印象中的要“关门打狗”。

三、得知葫芦岛增兵,林彪并非定要回头打长春

电影中,刘亚楼跟罗荣桓说“林总给军委去电,建议回头打长春”,仿佛罗帅事先并不知情,是林彪自己决意回头。

实际上,林彪得知葫芦岛增兵后是向主席分析打锦州、长春各自的利弊,请求中央予以指示。据《东北野战军司令部阵中日记》记载,各部队仍然加紧向锦州方向移动,而他乘坐的列车也是一直往南。

另据林彪当时的政务秘书谭云鹤老先生回忆,林彪的“犹豫电”跟往常的作战电报一样,经罗荣桓、刘亚楼过目后才发出。

也就是说,对于这件事,罗荣桓、刘亚楼是知情的。

四、林彪并非经主席批评才下定攻锦决心

电影中,林彪发完“锦州犹豫”的电报后,马上切到总理找主席报告林彪要回头打长春的场景,主席听到后对林彪进行了严肃批评,让人感觉林彪是因为主席批评才下定决心攻锦。

实际上,林彪的“犹豫电”是10月2日22点发出的,但他在3日上午9点就改变主意了,并把王牌1、2纵南调锦州方向,主席最早于3日下午5点才回电。

后来,林彪的“犹豫电”举世皆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要着重拿出来批判一番,哪怕他的“犹豫”并未对作战产生任何影响。

事实是,林彪并非经主席批评才下定决心攻打锦州。

五、林彪犹豫是因为“东北大决战计划”破产,但电影并未体现

9月3日,主席得知国军准备在营口登陆,于是致电林彪:

据南京谍息:国防部已制订在营口登陆的作战计划……望注意此项消息,国民党似有将长沈军队从营口撤退之准备。如此事在你们攻击锦榆线以后实现,你们须准备于攻占锦榆后回师歼击由沈阳撤退之敌军,务使长沈敌军不能向华中撤走。

主席判断老蒋将接出沈阳、长春国军,从营口撤往华中战场,要林彪在攻占锦榆线后,回师歼击沈阳、长春国军。

众所周知,国军撤兵有两条路线,一是经锦州从北宁线或者葫芦岛撤兵,二是从营口撤兵。如果要“关门”,就应锦州和营口同时封闭。因此,主席要林彪打锦州,从而“关门打狗”,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林彪认为沈阳国军可能先策应长春国军突围,然后向北宁线增援,也可能直接向北宁线增援。换言之,林彪判断老蒋不会放弃锦州守军。

于是,林彪制定应对之策:

我军拟以靠近北宁线的各部,突然包围北宁线各城,然后待北面主力陆续到达后,进行逐一歼灭敌人,而以北线主力控制于沈阳以西及西南地区,监视沈阳敌人,并准备歼灭由沈阳向锦州增援之敌或歼灭由长春突围南下之敌。对长春之敌,以现有围城兵力,继续包围敌人,并准备乘敌突围时歼灭该敌。

不难看出,林彪将主力用于对付出援的沈阳国军,发挥东北野战军运动战的优势。

9月5日,主席回电要求林彪考虑对锦州作战。这是主席在7月30日首次提出攻打锦州之后,再次把锦州作战提上日程。

对林彪的兵力布置“七个纵队又六个独立师位于新民及沈长线”,主席表示赞同,但是对沈阳、长春国军的行动,主席认为“恐怕要在你们打锦州时,才不得不出动”。

9月7日,主席改变思路,建议林彪将主力集中锦州附近,在九、十两个月份攻占锦州、榆关(山海关)、唐山,而置沈阳、长春于不顾,避免平分兵力,导致两边都不好打的情况。

同时,要求林彪与华北部队在战争第三年(48年7月——49年6月)攻占四大铁路线(北宁、平绥、平承、平保)除北平、天津、沈阳之外的一切城市。

考虑到东野主力进行“锦榆唐战役”时,卫立煌可能增援 ,主席如是说:

如果在你们进行锦、榆、唐战役(第一个大战役)期间,沈、长之敌倾巢援锦(因为你们主力不是位于新民而是位于锦州附近,卫立煌才敢于来援),则你们便可以不离开锦、榆、唐线连续大举歼灭援敌,争取将卫立煌全军就地歼灭。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主席“置沈阳、长春于不顾”该如何解读呢?个人认为,因为主席要把主力集中锦州附近,快速攻克锦州、山海关、唐山,而不用管“沈阳国军策应长春国军突围”,所以才会出现“沈、长之敌倾巢援锦”的情况。

9月10日,林彪回电同意打锦州,但是没有采纳使用主力于北宁线的方案,而是采取“伸缩性布置”,将兵力一分为二,林彪认为如此“既不妨碍锦州附近之打援,又不放过消灭长春突围敌人”,形成“吃锦州、抓长春、看沈阳”的局面。

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奔袭北宁线,辽沈战役拉开大幕。

9月14日,林彪考虑到沈阳国军行动的另一种可能性,即“南下进占营口 , 然后由营口上船向葫芦岛增援”。至此,林彪改变此前对沈阳国军直接从陆路增援锦州的判断,认为也有可能从海上增援。不变的是,林彪认定沈阳国军必然增援锦州。

9月21日,主席催促林彪,首先歼灭该线(锦州至塘沽)敌军十九个师。

同日,林彪在各纵队的电报中指出“我军冬季攻势后数月来经过军事、政治整训,战斗力已大大提高,故此次战力之强大,为空前所未有。”

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让林彪有了与东北国军决战的信心。

主席在9月24日再次明确东北野战军战争第三年的任务,并要求林彪“以现有主力军之半数于战争第四年向长江流域出动,留下半数攻击平、津、沈。”

换言之,在主席的规划中,解放全东北是49年7月以后的事情。

9月26日,林彪建议先打义县、高桥、兴城、绥中、锦西,再打山海关,最后打锦州。

9月27日,主席建议攻克义县、高桥、兴城、绥中、锦西后,先打锦州,再打山海关,主席的理由是:

先打锦州,则沈阳之敌很可能来不及增援,我则可以主力移攻山海关、滦县、唐山、塘沽,完全肃清锦州、塘沽之线,直迫天津城下,迫使国民党用空运方法从沈阳调兵增防平、津。”

显而易见,主席的方案与真实发生的辽沈战役相差甚远,也与9月7日要求林彪在锦榆唐线,争取将卫立煌全军一举歼灭的设想截然相反。

为何主席如此布置?最合理的解释是,主席并不希望如他在9月7日设想的那般,出现我军在锦榆唐线与敌决战的情况,所以才强调不给沈阳敌人增援时间。

因此,主席的首选方案是入关打天津,迫使沈阳国军空运增援,以此削弱沈阳国军,然后再回头解决东北。

9月28日,林彪建议先打锦州再打锦西,理由是“因锦州敌虽多但不强,易突破,易混乱,纵深战斗时间可能不甚长,且便于随时打沈阳来援之敌。

次日,随着北宁线各战斗的顺利进行,林彪判断打锦州会引发国军大举增援,长春敌人也可能突围,我军必可求得大的运动战、歼灭战的机会。林彪认为:

此次锦州战役,可能演成全东北之大决战,可能造成收复锦州、长春和大量歼灭沈阳出援之敌的结果,我们将极力争取这一胜利。

具体部署是:五个纵队(3、4、7、8、9纵)又两个师(5师、17师)攻锦州,以11纵对付锦西之敌,以六个纵队(1、2、5、6、10、12纵)缺两个师打援,以九个独立师围长春。

不难看出,东北三大王牌1、2、6纵均被用于打沈阳援军。对于沈阳援军的行动,林彪表示“无论该敌向北策应长春,或向南增援锦州,均打”。

这与主席“肃清锦州到塘沽一线,直迫天津城下”的方案截然相反,林彪“收复锦州、长春和大量歼灭沈阳援敌”的思路更接近于真实发生的辽沈战役。

10月1日,林彪再次提出决战想法

锦州为敌要害,又为其弱点,我攻锦时敌必自沈阳与海上及山海关方面拼命增援。长春之敌必乘机突围。故此次仗发展前途可能变为敌我大决战,我方可能收复东北。

这比主席战争第四年才解放全东北的设想,无疑是太激进了。

考虑到锦西方向只有一个纵队(11纵),锦州又是敌人要害之处,林彪建议主席让杨罗耿兵团到唐山、滦县牵制敌军,不至于让敌人大举增援,以保障“东北大决战”计划的顺利进行。旋即,林彪被告知杨罗耿兵团无法东调。

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华北援军出现,仅11纵守备塔山,阻援难度太大,林彪的决战计划破产,因此有了人尽皆知的“犹豫”事件。短暂考虑后,林彪放弃决战计划,未等主席回电,于3日9点重新下定攻锦决心,并调东北王牌1、2两大纵队参加锦州战役。变“攻锦打援”为“攻锦阻援”。

综上,用一个字概括二人的思路的差别。

主席是“快”,把主力置于锦唐线,快速拿下锦州到唐山,直迫天津城下,于战争第四年再解放 全东北。

林彪则是“险”,收复锦州、长春并打沈阳援军,争取一战收复全东北。

六、结论

综上所述,“主席要打锦州,林彪偏要打长春”、“打锦州为关门打狗”的观点是错误的,南下作战是林彪自己提出的,林彪“犹豫”的真正原因电影并未体现,林彪并非在主席批评后才定下攻锦决心。

主席和林彪对辽沈战役的规划不同,但二人始终良性互动,捉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快速干掉廖耀湘兵团,最终达成一战定东北之目的。

参考文献

解放军出版社《辽沈战役》

人民出版社《罗荣桓年谱》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军事科学出版社《毛泽东军事文集》

东北野战军司令部《阵中日记》

科学普及出版社,唐洪森《国共争战大东北》

李宝明《1948年东北决战若干问题研究》

王海峰《从长春到锦州——攻打锦州决策幕后》

谭云鹤《辽沈战役中我所目睹的林彪》

 6 ) 30年献礼片

献礼片在建国前二十年的数量是可观的,但大部分描写的是基层的建设和国家的变化,即便是军旅题材涉及到的也多是普通一兵,到了80年代,第一代领导人的形象开始跃然银幕,献礼片也开始有了特定的主题

1981年,建党60周年,《南昌起义》

1989年,建国40周年,《开国大典》

1991年,建党70周年,《大决战》系列、《开天辟地》

1996年,《大转折》,这个不是周年献礼,但是开播后半年,邓爷爷就去世了

1999年,建国50周年《大进军》系列

2007年,南昌起义80周年,《八月一日》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三部曲

2009年《建国大业》,2011年《建党伟业》以及今年的《建军大业》

总体上来说,《大决战》是最出色,《大转折》《开国大典》次之,《开天辟地》《南昌起义》《大进军》再次之,《八月一日》拍的最不好,三部曲属于明星荟,电影元素真看不出什么好来

 短评

史诗巨片,对细节和史实的还原、对场面的控制、对节奏的把握都很好,基本事实的还原上唯一的模棱两可的就是郑洞国据守长春中央银行大楼是在胁迫下起义的而非主动起义

8分钟前
  • 格瓦拉
  • 力荐

太棒了,无论是镜头艺术性还是人物刻画场景都十分精妙。林“开完会各自回去,我没有准备午饭”,罗补充:“跑步通知伙房下面,让各位指战员吃了再回去”。警卫员叫毛毛犯起床气不起,周闯进毛房间毛顿时翘起来,然后被林的电报气得扣错扣子。林指示严办失阵地不报的司令,罗亲自前往赦免,临别“就这么走了,手都不握?”逼出对方热泪。md,编剧大手子!!!请今天生硬麦麸的主创们好好学学什么叫见微知著细腻自然地表现互补的性格和默契的情谊!

13分钟前
  • 白藏
  • 力荐

震撼的战争片,整个影片的质感就和开篇时的黄河凌汛恢宏的气势一样,影片所展现的是决定了后来中国走向的解放战争,题材就给了影片一种严肃厚重的气质,作为受此历史影响的后人,情感上随着战争的进行不禁掀起了汹涌的波涛,我对解放战争的了解并不多,看了这部影片我对这场战争的兴趣多了很多。

16分钟前
  • Higgs
  • 力荐

貌似上中学的时候就看过了,当时的自己就是个“战争狂人“每天梦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成为一个伟大的军事领袖在乱石之中敕岔风云,每周新的一期军事期刊发行后就赶紧跑去购买,电视上有战争片上映就看得激情澎湃,更有甚者,自己勾勒出中华帝国的兵力部署阿,战争时的动员阿,组建了“军政党”(模仿希特勒的国家社会党,一度很崇拜希特勒),也许好斗是大多数男孩子童年的特征吧。渐渐的长大,这种破坏欲望渐渐消磨,甚至周边世界发生过什么事也不曾想到要关注,眼光越来越局限在自己身上,自己身边的事情。

17分钟前
  • 多倍体奶牛
  • 推荐

在中国电影史上,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全景式的战争巨片,气势之磅礴令其他战争电影都难以望其项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虽为主旋律片,却并没有一味地歌功颂德,而是从宏大历史的视角,抽丝剥茧般去分析国共双方。影片自始至终采用一种对仗的叙述方式,上至双方最高统帅阶层,下至各自阵营里的将领与士兵,做了精雕细琢地刻画,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胜与败,得与失,留有后人评说。

22分钟前
  • 可乐的细碎生活
  • 推荐

每一次回顾三大战役都血脉贲张,尤其是辽沈战役。战斗之前,林总的“未言胜,先料败”,固然让人感觉精打细算,瞻前顾后,但战争真正开打起来,仔细琢磨那种不拘一格、大开大和和对时机的把握,不愧为军神。

27分钟前
  • 五月花号
  • 力荐

这片子比现在的主旋律好看多了!政治 军事 经济 人心全有描写,大到军事战略,小到小人物的细节。大敌当前,每个人心里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搞派系搞内斗,这样的政党怎能不亡。不是林彪多厉害,纯属是国民党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30分钟前
  • Alec
  • 推荐

林彪在火车站的一组镜头相当精彩

33分钟前
  • 啸如
  • 推荐

评论里那个“中国人打中国人,好厉害”的人,真的是脑子有坑。如果拍美国南北战争题材的电影,这种人应该会是第一个鼓掌的人,而且还会歌功颂德把他的美帝爹爹捧到天。真的是非蠢即坏。

37分钟前
  • 逝水无痕
  • 力荐

八一制片厂的最好水平啊!大场面掌握的很不错。大事件也处理的不错。人物塑造也挺到位。很棒了

39分钟前
  • 黄海
  • 力荐

在今天这个反宏大叙事、刻画小人物或个体英雄泛滥的时代,这三部曲宏大壮阔的气象,反而显得空前绝后的珍贵,看得荡气回肠。何况对双方的刻画今天不过时,相当客观冷静,克制着价值评判,力求真实还原历史。

41分钟前
  • 皓宇
  • 力荐

林彪:刘亚楼,你记一下,我作如下部署调整。以四纵、十一纵,加两个独立师,强化塔山防线;二、三、七、八、九,五个纵队,加六纵十七师,包打锦州;十纵加一个师,在黑山大虎山一带,阻击廖耀湘兵团,十二纵加十二个独立师,围困长春;五纵、六纵两个师监视沈阳;一纵作总预备队。给我复述一遍!(参谋长,电报)刘亚楼:林总,塔山来电。林彪:念。刘亚楼:敌人采用中央突破的战法,整营整连地集团出击,塔山守备团损失过半。林彪: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立即发报,快。刘亚楼:林总,部队已经全乱了,纵队找不到师,师找不到团。林彪:这个我不管,能找到廖耀湘就行。罗荣桓演员真是好演员,居然还演过大宅门詹王爷,三国演义刘禅。潜伏吴站长辽沈战役这会已经通共是东野八纵司令段苏权。

44分钟前
  • Howey
  • 力荐

人物刻画细腻,特别是国军方面,廖耀湘,卫立煌,杜聿明都很出彩。共军方面林的刻画很亮眼,台词少但印象深刻。小人物也不马虎,戴红围巾的小战士,送猪肉粉条的炊事员等等,出场不多但很突出。战争场面精炼,没有过度渲染,也不冗长乏味,国共双方的行军场面都很震撼。台词各具风格,精当传神。

45分钟前
  • 玲珑心
  • 力荐

一部电影成为太祖和101的终极迷弟。借这条短评说一件我意难平的事。本科学政治那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都很迷燕京的几个中国专家,其中马若德教授前几天刚刚去世。那时我对一个现象非常失望,因为出了哈佛燕京,似乎没有什么政治系的老师对我党这个我自以为很有价值的课题感兴趣。我想在我离开美国回国的时候,我要给一些本科时待我不薄的教授们发一封邮件,真诚地问问他们,他们可能研究了一辈子各种政党,但是在人生中的某个瞬间,是否对一个28年时间从12个党代表发展到统一四万万国民的党产生过兴趣。如果没有,那说明本科时精神上的极度失望,或早或晚,都会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46分钟前
  • VeryBerry
  • 力荐

呵呵,就是说林总每个决策都是错的呗,然后得上级引导、下级力劝才能回到正确轨道,说白了林总根本不会打仗,都是别人教的...他就是后来犯了天大的错,彼时的功绩也无法抹杀,不至于这么瞎编排人家吧。历史这个小姑娘都快给打扮成张飞了,就差涂上黑扇面直接写金字了。大场面还不错。

50分钟前
  • JerryLee
  • 还行

如果能更尊重一点历史,这个系列或许会是一部无法超越的超五星作品,毕竟没有哪家公司承担起这样巨制的费用。但是我还想说但是:就目前来看还仅仅是一部主旋律献礼电影。

52分钟前
  • kis_ing
  • 还行

中国战争电影的最高峰就是大决战系列,客观的展现了国共两个当年,都说集结号如何如何,可是跟这个大决战比还是差远了,大决战的视野大,场面大而不假,各种军事细节都很真实,选取的人物都很具有代表性,配水池墙上还写了凡尔登第二。绝对的战争电影最高峰!现在导演只会搞噱头,看来这种电影是绝响了

57分钟前
  • qwe
  • 力荐

好像是第一部正面描写林彪的电影

1小时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趴在椅背上的林彪啊……

1小时前
  • Kevin
  • 力荐

从战争片的角度是完美的电影。特别喜欢那些航拍镜头,气势如虹,现在是拍不出那种东西了

1小时前
  • 陈鑫THU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