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舌头

战争片西班牙1999

主演:费尔南多·费尔南·戈麦斯,Manuel Lozano,Uxía Blanco,吉列尔莫·托莱多

导演:何塞·路易斯·奎尔达

播放地址

 剧照

蝴蝶的舌头 剧照 NO.1蝴蝶的舌头 剧照 NO.2蝴蝶的舌头 剧照 NO.3蝴蝶的舌头 剧照 NO.4蝴蝶的舌头 剧照 NO.5蝴蝶的舌头 剧照 NO.6蝴蝶的舌头 剧照 NO.13蝴蝶的舌头 剧照 NO.14蝴蝶的舌头 剧照 NO.15蝴蝶的舌头 剧照 NO.16蝴蝶的舌头 剧照 NO.17蝴蝶的舌头 剧照 NO.18蝴蝶的舌头 剧照 NO.19蝴蝶的舌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08

详细剧情

  1936年的西班牙夏天,8岁的莫曹第一天上课便拉尿,弄得全班哄堂大笑,唯有老师安慰解难,小莫曹才可释怀。友情亦从这天开始。二人走到效外扑蝶捕虫,在日光下讲文学说自然,不亦乐乎。日光再强也挡不住政治的阴霾——西班牙内战,老师的政见政绩,顷刻成为众矢之的……

 长篇影评

 1 ) 有心打扰

1.“憎恨和残酷才是地狱,有时,我们自己便是地狱。”2.孩童眼里的未知与善恶;3.愤怒的脸、嘴里的恶言、举起的石头,是无知、伪装还是背叛?或许,那是那颗心相撞后的碎声。 前90分钟都像儿童散文诗,然而最后6分钟就如刺破温情面纱的寒冷利刃,将人性的善恶美丑划得千疮百孔。纯洁的孩子对政治一无所知,可最后仍向他最喜爱的老师扔出了石头。他的委屈、他的愤怒都写在了脸上,泪水噙满那双大眼睛,可他甚至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童真死了。

 2 ) 共和国挽歌


只要看到电影涉及1930年代的西班牙,那么它的悲剧意味就昭然若揭了。

1930年代西班牙推翻帝制,经历了短暂的共和国时期即被法西斯推翻。三十年代的共和国成为西班牙人的昙花,它之后西班牙再无有力的左翼运动。直到1975年独裁者佛朗哥死后,无后,继任者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上台后才逐渐在西班牙恢复民主。

在这种意味下审视该片,就不难理解前部分田园诗的共和国乡村生活以及后半部杀狗片段的政治寓意。

对于何以西班牙会在全世界左翼狂飙的四十年中沉默,维持法西斯统治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冷战、国内保守势力、经济压力等等。

导演对该问题的思考,通过影片中老师的退休演讲表达出来:

“如果我们让一代的孩子,只是一代,在西班牙自由的成长,那没有人可以再夺走他们的自由。没有人可以偷走他们拿这份财富!”

而影片结尾男孩们的表现即悲剧性地预示,三十年代西班牙失去的不只是国家,还有更宝贵的东西。

 3 ) 够美好,也够残酷

我看到了美好,不论是影片中和那位中国女孩无言语交流的凄美之爱;还是收下小男孩的花朵后,羞涩的还以一吻再匆匆跑开的可爱小女孩;还是老师只告诉了男孩一个人的那个秘密“有时,我们自己便是地狱。”又或者是男孩爸爸无可奈何,双目含泪的向老师又或者说是自己的挚友吼出那些违心的谩骂。更是最后男孩努力追车再奋力投出石子时,却喊着的“迪罗云哥!长鼻子!”那样暗号式的话语。 都是美好的,真实的,动人的,和政治相反的。

 4 ) 【2022231蝴蝶的舌头】

8.1分 电影铺垫了那么长的一段青春懵懂时光,却仅用了最后十分钟碾碎了所有的美好,阐述了中心思想。这十分钟意味深长,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呢?” 男主敏感天真的性格,很容易受伤,老师为了不让他被人欺负,一直格外关注他照顾他,这使他很快融入到集体中,结识了很多朋友。老师与他既像忘年之交又像他的父亲,在人生道路上指引他走向自由,起码在结束前十分钟,电影给人的感觉都是这种爱意满满,心灵成长的状态,可人生就如同天气的反复无常,最后十分钟打破了所有的安静美好。 狗狗死掉,老师退休,西班牙内战开始,这一系列事件预示着转变的开端,当一方与另一方互为敌对方时,哪怕对方没有错误,在另一方眼中也是被恶魔化的存在,并会加以莫须有的罪名,让你无法辩解,自己队伍的人也会向着自己,不断攻击另一方,归根结底是因为利益互斥(对于懂得这个道理的成年人来说),也有人真的被洗脑,认为对方确实罪不可赦(这种一般是乌合之众里面降智群体,听风就是雨的被洗脑,影片男主就是典型)甚至真的试图要与对方划清界限,势不两立,完全与之前的交好关系形成割裂状态,不会去思考这件事背后隐藏的一面,而完全被当前形势带着跑(当代键盘侠的前身)忽略了人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拿身边的事情举例子吧,一辆私家车被公交车撞到了,因为是大清早上班时间,明明是公交司机全责,公交司机却责怪私家车主没有给其让行,导致出了事故。这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你会发现公交车上的乘客都纷纷开始指责私家车车主,无视这件事究竟孰对孰错,因为此时他们与司机是利益共同体,只有司机开车,他们才能上班不迟到,他们也是这件事的帮凶,就像电影男主一样,曾经作为独立人(如私家车司机),他是能区分对错的。当他进入到群体中(进入到某d中),他势必要为这个集体站队、说话 ,势必要服从集体意识,不能成为被孤立的人,也是因为有了集体意识(不管思想对错),他们好像更勇敢了(骂骂咧咧也更理直气壮了),因为背后是一群人在为他撑腰啊,所以他们集体石乐志。 电影里的这段台词我很喜欢:“人死后是没有地狱的,偏见和残酷才是。有时我们自己便是地狱。”这句话与萨特的“他人即地狱”异曲同工,我们在交往中因为自己的观点而扭曲了对方思想,所产生的偏见,就会导致双方的冲突。冲突大概并不在于对方的所思所想,或许它们源自于你本人成长环境下隐藏的阴暗面里。

 5 ) 没有最后一课

(这是当初看完电影时立马写下的一点文字,纯粹的感官感受,根本无法穷尽我的震撼。后面的讨论都说得比我好。) 很久没遇到过这样的片了,竟然让我在最后几分钟内泣不成声,眼泪几乎是止也止不住地往下流。那一刻,意识已经不在控制情绪上,而是眼盯着面前发生的一切,快得来不及反应。 电影里没有正面出现过海报上这个镜头,在没看过片子之前,我一直以为孩子愤怒的表情下是将石块掷向带走老师的法西斯。Don Gregorio,他教会了小Moncho那么多啊!从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开始到野外的昆虫课,从“一张床、一面镜子、一颗心,都是空的,那意味着你是唯一”,到鼓励他向喜欢的小女孩献花……我注意到这样一个老人在与这样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对话时,用的竟是“您”……小Moncho的同桌Roque同样影响着他,一段从儿童到初涉世的少年的过渡。以至于小Moncho比他那个大很多的哥哥更能领悟某些东西,譬如要像抱着情人一样抱着手中的乐器。而他的哥哥Andrés直到遇到那个中国女孩时才第一次奏出了最动人心弦的音乐,不能说话的女孩,脸颊上淌下两道清泪。 Don Gregorio在退休时的发言同样感动了我,这样一代在自由的西班牙成长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将没有任何人能偷走!(原话记不得了,大意如此)但是政局很快发生了变化,Moncho的爸爸只能无力地看着那些平日的信仰落在地上,烧成灰。小Moncho静静地打开老师送的书,翻到了最后一页。这时我想起,或许他也想起了Don Gregorio的话,只有在书中,梦想才不会死去。 当法西斯将昔日的共和党人一个个带出来时,人群中或许是象征性或许不是,或许更多的只是为了保全自己,发出Rojo(片中的翻译是“红鬼子”),叛徒等等的喊声。Roque的父亲在其中,Andrés乐团的伙伴在其中,他们都一度哽咽或者放低了声音。最后出来的是Don Gregorio,之前一直不作声的小Moncho却在妈妈的鼓动下喊出了第一句。而Moncho的爸爸则几乎是哭丧着脸喊的,就是在那一刻,我完全决堤了……Don Gregorio望着小Moncho,脸上有一种隐隐的惊愕。我多么希望他能像最初那样原谅他啊,他会吗?或者来不及了……小Moncho和其他孩子一起追着开走的卡车,向车上的“犯人”们投掷石块。在音乐极至的烘托下,慢慢停下来,Moncho没有表情的脸上预示着怎样的未来呢? 字幕打出:西班牙内战开始。剧终。而我的耳边突然响起了那个在牢狱里被关押了7年的乐手唱起的美丽歌谣…… -------------------------- 经blanca同学提醒,我又看了一遍结尾,的确,他最后喊的两个单词是:"Tilonorrinco!" "Proboscis!"(前者是老师教他的一种园丁鸟的名字,后者是蝴蝶舌头的名字)有别于之前跟着别人喊的“无政府主义者”和"Rojo"。那么,正如blanca所说,Moncho是“用老师教他的知识来完成他对老师最后的送别”。我觉得这个故事完美了。 历史就摆在那里。并没有谁真正教导Moncho怎么做,而是极端时代下外力的侵蚀,尤其是对还在塑造中的孩子而言。与此相比,个人的力量微渺到了只剩两个曾经温暖的单词。

 6 ) “五道杠”养成记

西班牙人的宗教感、西班牙的音乐(40分钟前后的情歌真好听!)、西班牙小镇,岁月静好了80分钟之后突然开始的西班牙内战,让影片的最后10分钟几乎无法收场:男主的聪明好学、正义感、青梅竹马的朦胧爱情、树林中无限春光的大自然,瞬间全部崩塌,他清澈的双眼突然变成了匕首投枪。直到最后一秒,我都以为男主会扑到老师的身上,替他挡住砸来的石块,但导演就是不干!不干!他非要让莫曹虽然不是身先士卒,但也是争先恐后地捡起石块投向恩师,眼里喷火,嘴里怒骂“赤色分子”这些他根本不懂的名词,因为他妈妈让他让他这样做,更因为他爸爸也左倾,犯罪分子的广场游街正是洗白全家的最好机会呀!

太可怕了!不是西班牙内战可怕,也不是法西斯可怕,甚至也不是学生举报老师可怕,而是大潮之下人人站队而且一回生二回熟,一旦对恶见怪不怪只跟着拿枪的走,“五道杠”式的病毒就有了天大的培养基,随时流布人间。

 短评

电影通过90分钟酝酿,却靠最后一幕一击必杀,我躺在床上被这结局钉在这里,深呼吸都不能,缓慢移动的慢镜头最后定格,彩色的照片变作灰白,那善良孩子茫然的脸,连同一个民族的命运仅用一句子墨略过。奥,政治,多诡异的东西,那最正直的绅士,那最善良的君子,那最浪漫的诗人,最终被异化成了恶魔,走

9分钟前
  • 乔大路
  • 力荐

前面其实蛮无聊的,无非是一个小孩在一个成人的指引下如何健康成长,同类型片子一大堆。最后小孩向老师扔石头,终于触及到残酷的本相,而非寻常的甜蜜处理,立刻提升了全片档次。如此看来,前面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在为这个结尾做铺垫!

12分钟前
  • 波拉客
  • 推荐

看片时会想,缘何海报上投掷石子的小男孩会出离愤怒。长时间的铺垫,懵懂孩童期的成长、性的启蒙、知识的探索、老少间的友情,最后六分钟的突变,这样的情节我们丝毫不再陌生。政治可以成为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和自然风光、老少友谊的美好截然不同,“西班牙内战刚刚开始”,痛心的定格,1936的夏天,可耻的历史

17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西班牙片子真狠!那么深的剖析人性的丑恶与懦弱,那么彻底的反思历史,一点借口都不找。干干净净的解决掉包袱,才好轻松上路,这也算种大智慧了。看过电影,对导演满满的佩服!强烈推荐!

21分钟前
  • ogre
  • 力荐

只要让一代的孩子在西班牙自由成长,便没有人可以再夺去他们的自由

22分钟前
  • y
  • 还行

记得小时候有个邻居,也是教书匠,家庭出身不好,夫妻俩几乎隔三隔四被粉红拉出来批斗,无论寒冬风霜不许穿衣,后来被驱逐到一个四壁穿风荒芜的草房。曾经送我玩具陪我玩耍,但那时见他们被批斗受辱我也没生同情,以为是应该,因大人说他们是坏分子,从前教育小孩基本是仇恨和告密,没听说爱,人权尊严

25分钟前
  • temur
  • 力荐

阳光下的西班牙处处充满着温存,哪怕遭遇到红小兵

30分钟前
  • M.
  • 力荐

1.“在书中我们的梦想得到庇护,不至冷死.....最痛苦的不是地狱,而是活在现实之中......”2.被夺走了唯一的朋友,就仿佛被剜去了心,孩子捡起石子看似在附和政治走向,实则为老师送行,他爱老师!!!泉涌....

35分钟前
  • 丰饶之海
  • 力荐

我们也有能捧出一代大师的题材,可惜没人敢碰,封建独裁统治就是这样,不需要你有那么多思想,只要跟随就可以了。想起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姥姥批斗我姥爷。小男主像极了布拉德皮特,那眼神,那嘴唇。

36分钟前
  • 狂抽猛送三千下
  • 推荐

孩童不懂政治的可怕,前面美好的散文诗歌只为最后十分钟的冷酷一击。

39分钟前
  • 半疯子。
  • 还行

前90分钟都像儿童散文诗,然而最后6分钟就如刺破温情面纱的寒冷利刃,将人性的善恶美丑划得千疮百孔。纯洁的孩子对政治一无所知,可最后仍向他最喜爱的老师扔出了石头。他的委屈、他的愤怒都写在了脸上,泪水噙满那双大眼睛,可他甚至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童真死了。

4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太阳还高悬在河岸上,夏天远没凉快下来前,地狱就来临了。人们不得不非左即右地战队,家长在孩子面前变得懦弱不堪,他们得在进城的长枪党面前,表现出决然与无神论和共党分子不共戴天的仇恨,单纯的孩子,也得在一瞬间丑陋地长大。这是我一位西班牙制片人朋友口中”最出色的内战电影“。

47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在电影结尾处,孩子并不完全理解他说出的词语、做出的行为的确切含义,但是他依稀察觉到,那个和老师一起捕捉蝴蝶的无忧无虑的夏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49分钟前
  • 大宝魚
  • 推荐

如果我们让一代的孩子,只是一代,在西班牙自由的成长,那没有人可以再夺走他们的自由。可惜结局证明失败了。

51分钟前
  • cancan
  • 推荐

中国女孩的角色让这电影注定跟贵国有了更多联系。我和很多人一样认为贵国问题不靠政治不靠经济唯有靠教育解决,像片中老师说的“让一代孩子自由成长,就没有人再能夺走西班牙的自由”,但电影说明这依然行不通。

56分钟前
  • zitsunari
  • 力荐

看到结尾再回想高老师退休时的“自由论”,只能说理想美好抵不过现实残酷。想想伊朗,也曾经拥有50多年的世俗化社会,还不是一夜倾覆,那自由过的一代人,也是无能为力。电影最后五分钟哭出翔

57分钟前
  • 白玛
  • 力荐

1936年的夏天那么漫长,蝴蝶的舌头蜷缩、伸展,弗朗戈还没有上台。在政治风暴席卷少年头脑之前,不如记取他的呢喃—— 这秘密我只讲给你一个人听: “人死后是没有地狱的。偏见和残酷才是,有时,我们自己便是地狱。” 首尾冷色定格。

1小时前
  • mecca
  • 推荐

我听说了那可怕的五分钟,当只剩下五分钟的时候我希望电影就这样结束。。。当看完那分钟之后我又想,别这样结束,再有五分钟吧……可是,没有,就停在莫曹的脸上,心就被踹了脚。

1小时前
  • 天才+英雄
  • 力荐

1.“憎恨和残酷才是地狱,有时,我们自己便是地狱。”2.孩童眼里的未知与善恶;3.愤怒的脸、嘴里的恶言、举起的石头,是无知、伪装还是背叛?或许,那是那颗心相撞后的碎声。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想起昨天一席听到的话:“只有智人和黑猩猩两种哺乳动物,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对同类实行种族灭绝”,“唯有文明使人类放下屠刀”。雖然我也感到寒心,可我瞭解老師並不會後悔曾經的付出,埋在心裏的種籽,將來不自知的情況下,還是會發芽的,只可惜他等不到了。20170312

1小时前
  • 半袖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