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欧美剧美国2021

主演:詹妮佛·库里奇,穆雷·巴特利特,康妮·布里登,亚历山德拉·达达里奥,弗莱德·赫钦格,杰克·莱西,布莱特妮·奥格拉迪,娜塔莎·罗斯韦尔,西德妮·斯威尼,斯蒂夫·扎恩,安吉尔·乌赫雷克,克考亚·克库毛诺,卢卡斯·盖奇,亚历克·莫里诺,克丽斯蒂·沃尔克默,迈克尔·崔斯勒,强·格瑞斯,布拉德·卡利利莫库,莫莉·香侬,茱莲妮·普迪,奥斯汀·斯托维尔,马克·卡米恩

导演:麦克·怀特

 剧照

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剧照 NO.1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剧照 NO.2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剧照 NO.3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剧照 NO.4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剧照 NO.5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剧照 NO.6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剧照 NO.13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剧照 NO.14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剧照 NO.15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剧照 NO.16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剧照 NO.17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剧照 NO.18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剧照 NO.19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5

详细剧情

  它以一个热带度假胜地为背景,围绕不同客人和员工在一周内的所作所为展开。

 长篇影评

 1 ) 白莲花这个名字是不是巧合?

反正我是看者有意。第二集三个年龄段女人对成功的看法很典型。女权也很典型。 女人45:搜索引擎公司掌权者 女人30:闪婚嫁入豪门小记者 女人18:自以为是叛逆小刺猬 话说30搭话45,说我好仰慕你,可不可以给我点人生建议。 45说你嫁入豪门要签婚前协议,要知道不是所有婚姻都能走到最后,你要留好后路,独立自主是你的力量,不要放弃这力量。女人不容易,我遇到了都能帮就帮。 30觉得很有用,说谢谢,说我以前写过你的报道,科技业十大影响力女性 45脸色一变,说你写的?那篇报道完全是在中伤我。 30不解地说,我是在赞美你啊,说你在企业界大杀四方。 45说那篇报道让人感觉公司是为了外界观感才让我升迁,搭上了反性侵运动的便车,把我描绘成精通算计的妖女,把公司的受害女性当垫脚石去实现自己的野心。这篇报道让我很受伤,更伤害了反性侵运动的理念。我历经磨难往上爬,全凭一己之力卖命工作,没有搭什么便车。

30说我是看其它报道改写的,没想到你不喜欢。

18是45的女儿,对父母和弟弟不屑一顾,对其他游客评头论足,带着女友来家庭度假,把弟弟赶到厨房过夜。

45对18说为什么陌生人把我当成模范,欣赏我的成就,你却觉得我有人格上的缺陷?

18说你一直忙个不停是强迫症,是掩盖内心的空虚。你公司是社会结构解体的罪魁祸首之一,难道因为是女性当家我就该支持这家公司吗?

45说你应该支持的是当家的是你妈!

目前总结:45苦乐自知,尽力帮扶;30急功近利,患得患失;18个性解放,大义灭亲

谁是白莲花?白莲花也不是个好词了,都是白莲花

夏威夷,我也想去,想去《迷失》里的那个瀑布潭

 2 ) 《白莲花度假村》第一季首播时,麦克·怀特接受了 NYT 的采访,说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我尝试过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一部电影,像是拍摄手法、影视制片、小学观后感作文等等,等等。但必须承认一点,就是以上任何一种方式,都没有办法让我真正走进创作者的内心,获取到真相。至少我自己没法确认是不是真的猜对了。

对于一部电影,你可以有作为观众的理解和回忆,但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事。

这样一来,唯一能仰仗的就只有采访了,当然如果有高质量的侧拍也是好的。但国产电影的侧拍基本都是策划在前的宣传物料,能够达到纪录片水平,并且保留下来争议的内容就太少了。

所以今天挑选了一篇《纽约时报》在 2017 年发布的《白莲花度假村》编剧兼导演麦克·怀特的人物稿,有一些采访的内容和影片制作的细节,比较有意思,花了些时间翻了一下。

标题:《白莲花度假村》,麦克·怀特带你开启度假之旅

导语:编剧这次讲述了一群富有的度假客人,以及那些为了他们每一个要求竭尽奔波的酒店员工的故事,在这些人身上,编剧又一次发起了对于人性弱点和懦弱行为的探究。

麦克·怀特在这部 HBO 的最新剧集中,对全部角色抱有着充沛的感情,即便是在表现他们极端利己主义的一面时,也同样如此。

作者:Alexis Soloski

日期:2021 年 7 月 9 日

去年九月,编剧兼导演麦克·怀特 (Mike White) 入住了一间位于毛伊岛的四季酒店,那时酒店刚刚重新开业,来客甚少。作为三月份以来首位入驻的客人,酒店员工站立迎接,欢迎他的到来。

51 岁的怀特身上并未显露出在赤道附近生活的样子,视频对话框里的他看上去像是一个可亲的幽灵。“我怕晒太阳”,他说,“实际上,我有白化病。”

虽然偶尔也会腾出时间去泳池边喝一杯,但对于怀特来说,他还是把漫长热带气候里的日子留给了《白莲花度假村》 (The White Lotus) 的拍摄和剪辑工作。这部限定剧在 7 月 11 日于 HBO 首播,这是自十多年前怀特的《醍醐灌顶》 (Enlightened) 在开播不久就惨遭停播之后,由他制作的第一部剧。但在故事上,这部剧继承了前作秉承的主题,即一个人如果过上优越的生活,往往是以他人陷入苦难为代价的

在作为奢华度假胜地的四季酒店里,优雅的环境反倒更像是尖锐的讽刺。《白莲花度假村》细细拆解着度假客人和酒店员工之间的你来我往,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像河豚的肝脏一样带着毒。在无法安全、自如旅行的一年过去之后,这部剧的出现让人感到些安慰:也许热带假期也没有那么好。

西德妮·斯威尼 (Sydney Sweeney,左) 和布莱特妮·奥格拉迪 (Brittany O'Grady,右) 在《白莲花度假村》中的一幕。

怀特从事电影事业已有 20 余年,他从主演独立电影《查克和贝克》 (Chuck & Buck) 起步,一直都在以一种令人不安的方式去探究人们想象中的自己和真实自己这二者之间的鸿沟。

“表现人们的想法和感受,他总是直击要害,而不是去拍那些装出来的样子,”詹尼佛·库里奇 (Jennifer Coolidge) 说。她是怀特的好友,在《白莲花度假村》中饰演一位体重超重的客人。在剧本里,怀特会在各种差异之间做文章,收尾处通常都是悬而未决的。

作为一位艺术家,他不仅富有同情心,还具有去粗取精的智慧,他在洛杉矶的家中接受了我们的线上视频连线,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谈话中,以上两种品质得以充分展现。怀特对于剧中角色怀有真实的情感,即便是在展现他们的懦弱面和欲望的时候,也依然如此。他所执着表现的主题带有明显的个人标签,就是由美好初衷引发的糟糕操作,这两者之间焦灼而又麻烦的联系。

“我们中绝大多数的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最好的人,但往往事与愿违,”他说。而他也将自己归入了那绝大多数人之中。

怀特本没有打算另做一部剧,尤其又是在疫情期间。“坦白讲,我真的不喜欢工作,”他说。(就我聊过的五六位剧组人员来说,他们无一例外的把怀特说成是一个疯子并且有着极为挑剔的工作准则,应该不会认同他所说的话。)作为一个内向的人,刚开始他觉得疫情隔离还挺适合他的,直到他开始觉得不舒服。

弗朗西斯卡·奥瑞斯 (Francesca Orsi) 是 HBO 剧情类剧集业务的执行副总裁,她曾经与怀特通过电话,那段时间他正处于抑郁状态之中。为了治疗抑郁,他带上小狗开始了一趟公路之旅,期间还会给她发一些照片。

奥瑞斯知道《醍醐灌顶》,了解怀特的作品,每几个月就会联系他一次。那时她正在物色人选,为因受新冠病毒影响而萎缩的播出盘子补充更多的内容。她有个提议:问他能不能在一个地点内完成一部剧的制作?每集的预算控制在 300 万美金之内?他能不能把这个项目安全地做下来?

“这个提议听起来太可怕了,”怀特说。

但是他还是决定试一试,并且几乎就在同一时间产生了创作的想法。怀特在加州的帕萨迪纳长大,他和他的家人曾经在夏威夷有过几次经济型的旅行。那些假期的经历启迪了怀特的他者意识。“夏威夷是第一个让我意识到在帕萨迪纳的生活之外,还存在其他地方、其他文化和其他人生的地方。”他说。

“我感觉就像是组织了一场超酷的派对,我却得在厨房干活,”谈到在毛伊岛拍戏时怀特如是说。

大概在 10 年之前,怀特在夏威夷的考艾岛上购置了一处度假屋,每年都会在那里住半年。他通读了夏威夷的历史,尤其是美国扩张主义给当地人带来伤痛的那一段。在他的记忆里,人们做了很多事情让那些伤痛无法愈合。小时候,他很喜欢夏威夷夜晚的晚宴气氛,酒店的工作人员会穿上当地的传统裙子为客人们跳舞。但那个经历现在看来已经完全变了滋味。

“你到别人现实的生活场景里去度假,便会觉得有哪不对,”他说。

所以,就在奥瑞斯打电话来的时候,他几乎马上就想到要去那里拍了。“我想的就是,我应该拍一个剧,讲有钱人去度假,以及钱给他们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的影响。”他说。

他的作品通常都是想象与自省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在早先草裙舞的正面经历基础之上,他在《白莲花度假村》中又加入了更多令人不安的感受。像是妮可尔(康妮·布里登饰演的健忘的女强人)在夏威夷晚宴席间所说的,“我觉得这就是他们用来歌颂自己文化的一种方式,而且那些人看上去跳得也挺高兴的。”然后,妮可尔的女儿说,“妈妈!太丢人了!”

怀特在八月底的时候写完了第一集的剧本,九月底的时候完成了另外五集。十月下旬的时候,拍摄开始了,全部演员悉数到位——其中包括库里奇、布里登、史蒂夫·扎恩 (Steve Zahn)、娜塔莎·罗斯韦尔 (Natasha Rothwell) 和杰克·莱西 (Jake Lacy)——大家一起在毛伊的酒店里隔离。

准备阶段的时候,怀特有时从自己房间的窗户望出去,能看到演员们在下面玩水。(作为一位临时演员,怀特没有在剧中为自己编写角色。)

“我感觉就像是组织了一场超酷的派对,我却得在厨房干活,但即便如此我仍旧感觉不错,”他说。“看到人们能从他们的疫情隔离监狱中逃出来,到这间四季酒店里狂欢派对,感觉还是非常好的。”

不同于怀特以往剧作中单一主人公的设置,《白莲花度假村》是一个人物的集合体,以多重故事辅线的方式,展现黑白颠倒的扭曲与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之间的对抗。演员们很快就签约了,虽然片酬并不可观。

“你没法拒绝麦克·怀特,”布里登说。她曾经在 2017 年的电影《晚宴上的比特利兹》 (Beatriz at Dinner) 中和他合作过。

左起,穆雷·巴特利特 (Murray Bartlett)、茱莲妮·普迪 (Jolene Purdy)、娜塔莎·罗斯韦尔、克丽斯蒂·沃尔克默 (Christie Volkmer) 和卢卡斯·盖奇 (Lukas Gage) 在《白莲花度假村》中的一幕。这部剧用很大篇幅展现了客人和酒店

她之前还觉得,能在一个奢华的度假村里拍戏,算得上是疫情期间重返工作的最好方式了。可能确实是吧。但是防护措施和紧张的拍摄安排,并没能给人多少奢华的感觉。为了配合调试工作,每天的工作从凌晨 3:30 就开始了,而且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即便如此,这样一个毫不张扬并且颇为艰难的拍摄环境,还是将整个剧组捆绑在了一起。每天晚上,他们都会聚在沙滩上看日落。再在转过天来,天还没亮的时候起床,把所有事情从头再做一遍。

对于一部阳光明媚的剧集来说,《白莲花度假村》里面也有很多黑暗的地方,而那些稀有的人性光辉也并未在此被给予太高的赞誉。库里奇经常是读一下剧本,就和怀特确认她角色的各种行为。“我会问,我真的要走这条路吗?”

怀特会告诉她是的。“因为是人就会这么做,詹尼佛,”他说。

剧中有几个场景,我都是透过手指缝才敢看的,我问怀特,那些真正的度假客人,那些真实的人,他觉得他们真的能干出像剧中角色所做的坏事吗?“噢,我觉得他们能干的比剧里的坏多了,”他说。“很多很多的有钱人,他们都习惯了被人伺候。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需求有多让人崩溃,以及他们自己又是如何被欲望所累。”

他在好莱坞的一众同事身上见识过一模一样的举动。“那些人做着好莱坞的梦,活得痛苦不堪,一蹶不振,”他说。“他们真的都是些饿鬼。”他在自己的身上也见识过同样的东西,并把他看见的事情放在了剧集里。就像是莱西饰演的那个房地产商的角色,他至少用了整个假期的时间,不停地抱怨住错了房间的事情。可能还不止这一个假期。

“我想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他解释道。“我希望人们能觉得我是个好人。同时,我还是一个人,我有人的本能,我想得到一些东西,那些事情让我感到羞愧,但却是真的。所以我身体中无私的部分和自私的部分就开始起了争执。”

恰恰就是这种自我意识和自我检讨,在完全不顾羞耻感的前提下把这两件事讲得清清楚楚,让怀特的这部剧变得五味杂陈。

“他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去观察这个世界和人类的行为,”布里登说。“他意识到,在这个俗世之中,自己也未能幸免。”

虽然并不情愿,但这部剧还是承认了一点,人总能学乖一些。米盖尔·阿尔特塔 (Miguel Arteta) 执导过多部怀特的电影,他说,“怀特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怜悯之心,他会去想,对于我们来说,有多大可能能够做好一点。这非常难。我绝对看到了他的爱、关心和愤怒。”

怀特的事业总是在大制片厂项目(《表情奇幻冒险》、《独一无二的伊万》、《完美音调 3》)和他自己的独立喜剧项目之间不断摇摆。像是《白莲花度假村》,最近的一部由阿尔特塔导演的独立电影《晚宴上的比特利兹》,还有几个月后紧跟上映的《你好布拉德》,探讨的都是权力暴力,而这一主题在《白莲花度假村》中无疑被进一步放大了。

“没有人会放弃他们的优越生活,”这是扎恩饰演的那位自私的父亲在最后一集里说的话。“太离谱了。这完全不符合人性。我们都在不停努力打赢人生这场仗。”爸爸!太丢人了!

怀特也承认,在疫情期间能够完成一部剧的制作,能有这么多为人们所爱的演员加盟,也实属体验到了优越感。

“我意识到能够和其他人一起合作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他说。“我再也不觉得这种经历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正如绝大多数时候享受优越感的体验一样,拍摄《白莲花度假村》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多年来,夏威夷一直都是怀特的避难所。但在那里拍完这部剧之后,那些海岛看起来便不再有天堂的样子了。

“我现在想到夏威夷,就会想到我生命中工作压力最大的那九个月,”怀特说。“所以我也不知道还能去哪里了。”

 3 ) 穷人不配和富人闹别扭

今天看到个笑话:男人一直在犯错,但他们总有安全出口。《白莲花度假村》说的是:富人一直在犯错,最后总是没后果,穷人只要一犯错,他的人生就完蛋了。这部剧写了几对富人和穷人间产生矛盾的故事,但最后总是由穷人承担了成本,对富人来说这些问题最后可以是一句玩笑,一段插曲,是人生的调剂,甚至给生活带来好处,而对穷人来说则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失望,可能会失去工作,是身陷囹圄甚至丢掉性命的代价。剧中没有什么好人坏人,富人穷人都不过依普通人的本心行事,人都是差不多的人,但却有着天壤之别的结局,富人在矛盾中有更多的手段去应对,因为他们有更多的资源(人脉和金钱),但是穷人不一样,剧中的穷人要么选择了搁置矛盾或让步,才能避免损失,一旦想要对抗,就必须铤而走险,成为道德或法律上的那个坏人,而且即使做出这样的牺牲也难以撼动富人分毫。

这部剧把故事设定在度假村,这是难得两个阶层有交集的地方,可以让人直观的看到两者个体间的冲突。事实上现在不同阶级的人正生活在折叠世界,个体与个体间已经极少有交集,不同阶层的矛盾以更隐蔽和复杂的方式进行,而穷人的代价也因此隐形了,不公平被掩盖在各种道德、法律、理论下,这让矛盾得以解决的机会变得更加渺茫。

 4 ) 笑得如此酸爽,因为我们都被困在《白莲花度假村》中

儿女双全的中产阶级一家,度蜜月的新婚夫妇,随身携带母亲骨灰的单身富婆……他们来到夏威夷“白莲花度假村”,还能掀起什么波澜?

自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的电视剧《大饭店》后,这类架构被反复操练,彻底泯灭了观众的期待,因其中内置着结构性困境:人物必须在短促的度假时间中,完成一个个故事,不借助偶然的力量,很难成功,由此留下斧凿与模仿的痕迹。

快故事倒逼主题轻浅化,荒诞搞笑、赞美真情、甜俗之爱、粉饰平凡之外,难有其他。随着批判性消解,创作亦被消解,此类影视剧已成快消品。

出乎意料的是,依托这一滥俗的旧框架上,《白莲花度假村》竟修炼成神剧,且跻身新发布的艾美奖最佳剧集榜单。

《白莲花度假村》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原因很多,但给我留下最深感受的,是它复归了影视作品的批判性,这使它从“演个好故事给你瞧瞧”,变成一面镜子——让观众不仅看到别人,也能看到自己。

是的,我们都被困在《白莲花度假村》中,所以哈哈大笑之后,别有一番酸爽。

你消费什么,就决定了你的身份

《白莲花度假村》的核心是批判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肇兴于19世纪中期,20世纪成为主流,其主旨是:资本为自我扩张,制造出各种符号,如品牌、流行、时尚、奢华感、时代精神等,刺激人们持续消费,并为此付出更多劳动。

消费主义是最好的推销员,一旦被它掌控,买买买便成幸福之源。

消费主义也是一套巧妙的说服术。通过竖榜样、炒概念、造梦想等,让人们相信,人生义务不是“做对的事”,而是“把事做好”,从而放下道德、逻辑、人文精神等,专攻成功学,在“又捡到便宜”的鼓励下,接受资本掌控。

消费主义还是一套自我奴役术,让人吞下“今天付出,明天收获”的鸡汤,自己剥削自己。

通过消费主义,资本成功地奴役了人,而且改造了人。在今天,每个现代人的内心深处都已被掺入“消费者”的成分,快餐、霓虹灯、百货商场等融入童年记忆,成为快乐、浪漫、梦想的一部分。于是,我们越来越难了解自己。

在消费社会中,人的身份由消费什么来决定,可这是一个动荡的身份:消费品会迅速普及,手机、汽车、个人电脑等都曾是身份的象征,如今已大众化。于是,现代人必须不断创造并追寻新的身份标志物;有了汽车,还要豪车;有了豪车,还要游艇;有了游艇,还要私人飞机……踏上这条不归路,才能维持阶层感。

现代人没有固定的身份,他只是在扮演某个身份,在纷繁的现实面前,其无根性充分暴露——虚伪、无情、麻木、丑陋……现代人假装自己的文化来自历史、良知与“理应如此”,但事实上,那不过是将博弈结果合理化。《白莲花度假村》准确地撕下了这层伪装。

所谓“压舱石”,其实都是演员

《白莲花度假村》的故事围绕三条游客线展开。

第一条线是女高管一家。妻子是高科技公司高管,头顶成功女性的光环。她自私、自恋却自失,用繁忙的工作来躲避烦恼。她的丈夫则是标准“白左”,满嘴大道理,对儿子终日沉迷于手游无可奈何,他想像当年父亲教育自己一样,在孩子心中竖立起“爸爸是男子汉”的形象,当他得知父亲死于艾滋病,而非癌症后,高管丈夫的三观崩溃了。

作为美式“中产夫妻”的标本,二人已习惯于用口头“高大上”代替道德实践,他们成功将女儿变成新一代伪君子。和她一起度假的大学同学保拉不愿透露与度假村服务员恋爱的事实,因为“只要是别人的东西,她就会枪”。果然,高管女儿知道真相后,真的试图去引诱那位服务员。

高管女儿不是坏人,只是父母给她的都是假象,与真实的人生经验无法结合,她对抗不了逻辑森严的父母,只好耍心机,她和保拉是标准的“塑料闺蜜情”,度假带上保拉,只因保拉是“给你用来装酷的道具”。

正如保拉所说:“你觉得你很叛逆,但你就是他们(指高管夫妻)的同族。”

高管一家集大成地呈现了号称“社会压舱石”的中产人生,他们一分钟前讨论省钱,一分钟后关心世界和平,为赢得儿子信任,高管丈夫竟主动讲述当年出轨的经历,并表明,为挽回婚姻,整整花了7.5万美元,给妻子买手镯。当话题转到美国当年对夏威夷土著的罪行时,高管丈夫展示了他的雄辩:“为了赎罪,我们把所有的钱捐出去,你愿意吗?”

高管以为赢得了辩论,却坚定了保拉的决心——帮出身土著的服务员偷窃高管一家,因为他有权拿回被剥夺的一切。可服务员下手时,高管夫妻因吵架半途返回,丈夫成功秀了一把“救妻”剧,二人破裂的关系瞬间修复,生活重归圆满。

在女高管一家身上,满是戏剧精神,没有情节,编造情节也要入戏。他们以为自己睿智、公允、宽容、幽默,其实他们都是演员,压根就没有自己。为了让人相信,才会装出仪式感、道德感和成熟感。

在消费社会中,无人能真正掌控自己

第二条线是新婚夫妻。

继承祖业的大款丈夫在精神上还没脱离顽童阶段,他一边激情,一边喋喋不休于旅馆安排错了房间,基于“决不能让别人占便宜”的信念,他与“白莲花度假村”的总经理持续暗斗,这让妻子意识到,他们并不是同一种人,发现新婚丈夫试图掌控她的人生,她决定逃开,彻底结束这段婚姻。

《白莲花度假村》中有两段“逃”。

一段是高管儿子在土著划船队中找到自我,和《麦田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一样,他决定逃离现代文明。

另一段是新婚妻子的“逃”,她向度假村按摩师倾诉,可对常年生活在最底层、发财梦屡遭破灭的按摩师来说,“自我”太奢侈也太虚假,她无动于衷地听完,便匆匆离开。新婚妻子突然明白了,让大款没收“自我”,总比让贫穷剥夺“自我”好,每个醒来的自我都是一片孤岛,除了自己,没人会为它遮风避雨。最终,新婚妻子选择了妥协。

新婚夫妇隐喻着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且呈代际固化的现实下,幸福已成泡影,大款母亲反复说“重要的是快乐”,毕竟在有的时代,人只能接受动物式的生存。

第三条线是单身富婆。

单身富婆生活空虚,用想象出来的病痛四处骗关怀,度假村的按摩师以为她真会投资,甘受其情感掌控,可单身富婆知道,层层外表之下,内心深处的她是一个酗酒的女疯子,她无力挣脱母亲曾对自己的扭曲。她随身携带母亲的骨灰,名义上是想洒在母亲生前最喜欢的海湾中,其实是她离不开母亲,她挣脱不了母亲的掌控。好在,一场爱情让单身富婆找到了自己。

这条线隐喻着中产阶级理想——财务自由——的虚幻,在消费社会中,人人都是受控者,无人能真正得到自己。

在《白莲花度假村》中,还有自作聪明的度假村总经理,在与大款互斗中惨败,他的职业精神、尊严、才能等瞬间清零,它们本是资本掌控人的工具,当资本任性时,它们一钱不值。得知自己将被开除,总经理淋漓尽致地服务了一把,这让他感觉很“爽”,可干得越认真,他就越像小丑。

美的不只有好看,还要有批判性

《白莲花度假村》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如此有震撼力,因为作为现代人,我们也都身在其中,总有一个角色、一句台词,让我们感同身受。

因种种原因,直到上世纪90年代,消费主义在中国才勃兴,其间虽有“诗人死了”“人文精神大讨论”等声音的对冲,但从整体看,它的影响是碾压式的:

一方面,消费主义在西方发育了百余年,足够成熟和强大,本土思想资源不足与之抗衡。

另一方面,消费主义包含着一定的时代进步因素,比如在推进两性平等、扩展个人空间等方面,消费主义发挥过一定积极作用。

在相当时期,消费主义戴着社会进步的面具,可事实是,消费主义是为资本服务的,而非为人服务。当资本与人的利益一致时,它会呈现出“有利于人”的溢出效应,可二者有冲突时,人的利益会优先被牺牲掉。可真正意识到这一问题,非一代经验积累可成,这使《白莲花度假村》的价值得以凸显——用别人多年的积淀,重新审视消费主义。

其实,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女高官一家、富先生穷妻子和单身富婆,那么,我们该何去何从?是高谈阔论,还是逃离,还是放弃自我、接受现实?有多少人会像剧中高管儿子那样,勇敢地追问一句:“我原本有什么人生?”

除观念点化外,《白莲花度假村》在创作手法上亦有值得借鉴处。同为写实作品,剧中10个人物都是边缘人、非英雄,在相当时期,这被视为“写实主义塌陷”,属于败笔,可从实际效果看,《白莲花度假村》并未因此减色。这提醒我们:表现真善美,不等于必须编造一个高大全式主角,也不等于题材决定一切,更不等于彻底遮蔽假恶丑。保持批判性,才是写实主义,才能真正弘扬真善美。

丰子恺先生曾说:国人常误以为好看的就是美的。在今天,有批判性的也是美的,直面现实,表达真实,方为正途,《白莲花度假村》恰好提供了一个好范本。

 5 ) 看过最牛的美剧

全剧虽然只有短短6集,但是作者表达的层次很多,完全展示了现代社会值得思考和讨论的点。

1,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本地的夏威夷小哥哥家里土地被收,还要来给抢他们土地的人表演。但是整个美国不都是被人殖民过来的。这个话题就比较美国本土化。

2,性别——“白人男性是现在的弱势群体”

3,阶级——酒店经理无论多努力,还是别人一个电话就失业;SPA经理曾经很善良,以为有机会改变命运,还是被资本主义老女人抓到别的稻草就甩掉她;新婚的哈士奇女家里没老公有钱,要忍受丈夫,婆婆的嘲讽,怀疑自己的价值。

4,婚姻——“女强男弱”的老夫老妻;妈宝男和美女的新婚

5,友情——塑料姐妹花

6, 同性恋——酒店经理,去世的爷爷

7,家庭与自我构建——有钱的老女人父母已经去世后,还一直活在阴影里,自己走不出来,没人救得了自己。

8,精神层面,消费主义和大自然呼唤——全剧拔新高度,这个不仅在美国,在中国也是,被消费主义裹挟,有时候会想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会反省,但是得活着,还是需要戴着铐锁跳舞。

完全没有刻意讨好观众,有观点的表达,没有爆火情有可原,需要一定门槛,不是爽剧类型。真的很赞呐!

 6 ) 白莲花里每个角色的象征意义

说起「共富」这个话题,美国人已经折腾了百年了,现在大概是什么样呢?《白莲花度假村》这部戏真的是很好的诠释了。这部戏表面上是演了个凶杀案,但它一点不悬疑也一点不血腥,其实是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类似于「无人生还」那样的封闭空间的人性故事。

这部戏有很明显的政治隐喻,因为故事里面的人阶层都不一样,还几乎包括了美国社会各个阶层。

而它经典的地方在于,这些涵盖了不同阶层的人,最后都真实地呈现这个阶层的处境,以及这些阶层是如何彼此撕裂的。

01

巨富们

这部戏里面的游客都是统治阶层。

1、新婚夫妇代表了美国社会的old money。

妈宝男(新婚丈夫)的母亲做慈善、做交际,说明他们已经早都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主要就是靠圈子和声望维护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他们身上早都去掉了「奋斗」味,妈宝男从始至终没有讨论过工作,而且他们家人嫌弃工作,对还想要工作的新娘Rachel的想法不能说是不支持,而是完全不能理解。

最关键的是,全程妈宝男对新婚妻子的诉求免疫,注意力全在跟酒店经理维权上。这份捍卫权力的执着真是让人「敬佩」!

2、女高管一家则是美国的new money

女高管一家则是美国的new money,看着很像是在映射facebook的桑德伯格。她说着蹩脚的中文(美国人认为这帮互联网大佬和中国合作是可耻的),不停地在屋子里推倒重建(象征互联网的颠覆性),对自己的奋斗史充满了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她责怪Rachel不理解她的奋斗是能力,谴责丈夫不支持自己的付出和努力。

他们家是奋斗起家,对社会底层还有一些口头上的理解。保险柜被偷了,他们也没四处嚷嚷(对比妈宝男本来事不关己却主动去投诉),女高管还一直在忙着工作(她是整部戏唯一一个还在酒店工作了的人——Rachel最后放弃了那份工作)。

但是这种口头上的理解最后还是被真实想法给击穿了。家里的爸爸说:难道我们就因为有人受了苦难就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吗?你愿意把钱都捐出来做慈善吗?他认为人性使然,没有人愿意放弃特权。可能是因为还是互联网新贵,他们对慈善这事还不太感冒。得到了妈宝男一家那个阶段,他们才会知道美国那些大慈善家是怎么用慈善来维护自己阶层的。

3、疯女人和她那个做官的老男友,这是美国食利者阶层的化身

疯女人从来不愁钱,你看她疯疯癫癫的,百无一能,但她既不关心政治,也从来不关心钱,因为她有不知道多少钱,反正是永远也花不完的钱。这种人对社会已经丧失了最后的关心,他们只关心个人的feeling,emotion。她只记得原生家庭如何迫害它,多少个男人受不了她……

现在德国社会这样的人特别多。他们坐拥着几百年都花不完的钱,从来不参与政治,从来不抛头露面讲奋斗,几个电话就可以在全球移动资产,收割着全世界的财富。而他们自己就像好莱坞英雄片里很多主角一样,失落、迷茫、找不到人生意义……

当然,这个故事对这两个人还是有个清晰的主题的:死亡。不管你有多少钱,最后也难逃一死。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这就是美国高高在上的统治阶层,在他们周围是正在继承财富和权力,希望通过各种方式(继承、婚姻、奋斗)挤进这些阶层的人。

02

继承者、边缘富人、中产

1、新娘Rachel

是个想要通过婚姻混进豪门的兼职记者,她有美貌,还有些口头上的事业心。但她最终发现自己并不属于这个圈层,她不想做个花瓶,一直在纠结自己要不要离开这个家庭。但最后她没有离开,还是和丈夫和解了,做花瓶又何妨?毕竟还是统治阶级。在黑技师不再给她建议的那个夜晚,她终于「觉悟」了。

2、女高管的女儿

女高管的女儿:她想要自由,渴望情感和伴侣。但是她跨不出自己的阶层。她和闺蜜不一样,闺蜜是有白左信仰的,她没有信仰,她只有叛逆,反对自己的父母,其他的并没有什么。她象征着美国社会的白左,嬉皮士,就像阿甘的女友那样,其实没什么真正的信仰,只是叛逆啊叛逆,最后弄得浑身是伤,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阶层。

女高管一句话就戳穿了她们这些人的虚伪:你能对陌生人都那么友善,为什么就不能对家人好一点?是呀,这就是白左的虚伪之处,乍一看好像是关心社会底层,强调团结和谐,但实际上这套思想全是捍卫自己阶层利益用的。高管一家从没去过黑人技师那里,对跟底层人都不怎么接触,只要是活生生人他们都不感兴趣,满脑子就是自己high和那些抽象的道理。

3、小闺蜜

她应该是拉美裔,按说应该属于被统治阶层,但她有很高的学历,很强大的人脉圈,研究殖民主义。她象征着美国社会的知识分子基层(教师、律师、医生……)。美国的知识分子恐惧权力,信仰白左,反对种族歧视、殖民主义和一切压迫,很多人确实也在为此而战斗。但是最后呢?她输出的是理想,买单的是小土著,他们就像一切没有枪杆子的煽动者那样,软弱、妥协,把别人送去做了炮灰。知识分子注定只是权力阶层的附庸,当他们倒向民众的时候发现枪不在手,倒向权力的时候发现自己一穷二白,又担心权力阶层掠夺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这种摇摆的身份,软弱性和妥协性自古如此,今后也不会改变。

4、女高管的丈夫

这是个在家里不太有存在感的男人,满脑子茶党思想,看不起穷人,瞧不起LGBT,认为现在的就是最合理的,白人有不表达自己态度的权利(就是只要我没公开说我种族歧视,我就不算种族歧视)。他象征的是美国南部的保守主义势力。

别看他们和白左斗得不可开交,但在关键时刻他们都能抱成一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傲骨》里面的Diane、Kurt夫妇,看起来观点相左,但在特权利益大是大非面前,最后还是能抱成一团。他们这个阶层是卫道士,虽然没有老钱,也被互联网的新时代抛弃了,但是人家始终是统治阶层,在关键时刻总能找回自己的存在感来。

5、小男孩

他是个环保主义者,也是美国下一代白人的象征。他们迷茫了,找不到方向。就像女高管妈妈说的那样:他这个年龄的白人男孩在社会里是孤立无缘的。现在统治阶层都找到了自己位置,只有他不知道该去往何方。

他被LGBT姐姐排挤,被互联网新贵控制(舆论对白人的炮轰),他只能沉溺游戏,在海滩上睡觉。后来他手机被海水冲走了(象征离开网络),他终于看到了世界的美好,找到了和土著融合的道路(加入船队)。或许这也是主创团队对美国下一代的一种寄托吧:日子还要过下去的,实在不行,就融合吧。毕竟驾着船征服世界,这是美国祖先们建国立业的基础啊。

整部戏酒店里的员工,全都是美国社会的被统治阶层。

03

被统治者

整部戏一条大主线就是身为主子的客人们带着各种焦虑、情感问题、纠结和恐惧,都得到了酒店员工的帮助,但是最后受伤的全是酒店员工。

1、经理

高级打工仔,以为自己拥有特权,但其实他分分钟就会被富豪们碾压至死。他是真的LGBT+瘾君子,而不是那些口头上仁爱的白左。并没有人真的去同情他,跟他产生过认同。他能改变命运的方法无非就是偷点客人的东西,使点坏,捣捣乱。但凡有一点使用特权的机会,他都不放过。偷小闺蜜包里的东西,给妈宝男使个坏……

他的这些小伎俩最后都难逃权力的压制,最后把命搭上了,也只是换来妈宝男在候机厅里冷冷的一瞥。更搞笑的是,他对比自己低一等级的人毫无同情心,他承认剥削自己的下属小男孩,小土著被抓他无动于衷,他对在他办公室生孩子的胖女孩充满厌恶,唯一能倾诉情感的黑技师,他其实也只是利用而已。让我们对他完全同情不起来。

打工仔阶层的悲哀,全写在他的种种作为之上了。

2、黑技师

象征着美国社会广大「黑命贵」阶层。他们有手艺,朴实单纯,渴望改变。她全程都是服务者,拿出了真心和诚意。但是最后疯女人的话太精辟了:我不希望我们的关心因为金钱而变得不纯粹。

疯女人一句不想不纯粹,把黑技师所有的希望砸碎了。她终于明白:阶层之间隔着一层厚厚的壁垒,在疯女人心目中,她永远也只是个服务者而已。需要你的时候,给你希望,说要投资;不需要你的时候,「我不喜欢我们的关系不纯粹」。

我想那些葬身南北战争、两次大战、「黑命贵」的参与者们最后大概都体会过这种辛酸。

3、小土著

这是美国社会最底层的底层:原住民。他们地被白人抢了,人还得被迫给白人打工,出卖自己的时间和情感服务于这些「抢夺者」。

他以为自己得到了真爱,以为小闺蜜是真心在帮他(他们以为拉美裔的应该跟他们是同一阶层),但其实他们是孤军奋战,人家只是说说而已,最后小闺蜜躲得一干二净,跟高管家庭和解了,而你呢?

4、生孩子的胖女孩

这是美国底层白人穷人的缩影。让我们想起《致命女人II》里面的胖女孩。她们没学历,一切都平平无奇,怀了孕都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没有人同情他们,因为他们是白人。也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们,因为他们被视为不知道努力,不知道上进的穷人。

现在福利社会的欧洲这样的人更多,毕竟美国还是信奉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在欧洲,这些白人领着可以饿不死的福利,每天吃薯片看电影做爱,怀了孕男的提上裤子就跑,留下女的自己把孩子生下来,然后还在在穷苦中长大,成为犯罪分子……

这部戏告诉我们一个最残酷的现实:美国社会已经完全碎裂,各玩各的,根本没办法融合在一起了。

统治阶级治愈了各种无病呻吟的痛苦、焦虑绝望,最终大团圆了;而被统治阶级则被抓的被抓,被杀的被杀,被抛弃和被嫌弃。

阶层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事不关己,从彼此的世界匆匆路过,留下满地狼藉。

 短评

Paula简直讨厌透顶。受朋友邀请去跟朋友一家度假,却处处提防朋友,心中厌恶鄙视朋友一家所代表的种族、阶级和立场。怂恿情人偷朋友母亲手镯,简直就是害人精。最讨厌的是那种自以为酷的小聪明劲。以为哲学社会学政治学都懂,以为自己就是正义的化身,实际却是个法盲,把情人送监狱,差点人朋友母亲受攻击。那么仇白人仇富,又何必违心跟富家姑娘做朋友且接受邀约来度假?所以就是思想上装酷,行动上慕富。太讨厌了。还有瑞秋,是不是有病?有的人说啊她觉悟了不想做富人家的花瓶,可是这事儿结婚前不能想清楚吗?人家也没一定要限制她工作啊(只是蜜月别工作)。再说就凭她的经济条件,智商情商和工作水平,嫁个有钱又爱她的男友难道不是一个好归宿吗?(女权勿喷)最后一集转折好突然。

5分钟前
  • 欣波儿
  • 力荐

有点烦这种故弄玄虚的,而且除了弟弟,每个角色都让人讨厌

8分钟前
  • pinkmouse
  • 还行

其实最大的悲哀可能是最开始的怀孕生小孩的实习生吧… 因为到后面大家也确实都“不记得她叫什么名字 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是如此,看完全部才发现 咦 那位实习生好像后面再也没有出来过… 我也不记得她叫什么名字了………

11分钟前
  • 吉麻娅
  • 推荐

卡司都好眼熟,这剧的滤镜有点护眼….

14分钟前
  • 俊杰
  • 推荐

大家都是阴暗的,只有网瘾小儿子从内而外散发出来光芒

18分钟前
  • ximoy
  • 还行

第一次荧幕看人拉屎

22分钟前
  • 小鸭肖恩
  • 推荐

大家也是真的很爱给肥皂剧找隐喻。

26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还行

他睡在海边,看日出,看当地划船的皮肤黝黑发亮的鲜活的人,看见鲸浮跃出海,看游客抛洒亲人的骨灰告别;他被浪潮拍碎与现代社会的牵挂与联结。他最终留在了这里,自己变成水面上一只小小的鲸鱼。

27分钟前
  • 阿雨
  • 力荐

配乐,片头,滤镜,风景。确实被种草了这个度假地。是很高级的剧。但主观不喜欢。白人靠酒精,K药,出轨(对象有男有女)来缓解压力,还是太闲了。女性主义的几点,即使强势如女财务,也要原谅多次出轨的白人老公,在屋里忙来忙去搬家具的仍然是她自己,她给儿子弄床铺的时候,白男因为没有得癌(他的丁丁是真的丑)只顾着和女儿聊天了,女儿这个角色很有意思啊,我倒是觉得她有很可爱的部分。就知道儿子会选择留下划船。哈士奇的眼睛没有原来的那么亮,也可能是看习惯了。妈宝男是真的烦人。不要和情绪不稳定的投资人合伙人聊什么合作,尤其不要和恋爱脑直女讲合作,分分钟能抛下朋友转头投入和男人的恋情,就如同结婚的直女抛弃多年友情一样果断。

30分钟前
  • 祭司(Ojas)
  • 还行

有意思 又没什么意思

31分钟前
  • VVVG
  • 还行

耐人寻味的是,一开始处境最尴尬的弟弟成了这次度假最大的赢家。很意外并不是那种drama的爽剧,并没有真的站在阶级立场去写吸引眼球的激化矛盾的反杀复仇感的情节,相反披着冲突的外衣反而能感受到所有人的无奈、挣扎与自我和解,如果世界是荒谬的,说明人的内心是荒谬的,并不因为阶级而个体免疫,都是病人,还分什么有钱和没钱的病人,都是要死的,想想就大可不必苦大仇深。一开始很反感酒店经理和哈士奇的男友,后来想到,两个人的故事如果换个时间和地点,谁说一定不会是个流星花园版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故事呢。不过都是随波逐流的人而已。

36分钟前
  • 王小叶儿
  • 推荐

离开白莲花度假村的富人们,修复了感情,获得了希望,越过越好了。留下为他们服务的穷人们死的死,坐牢的坐牢。

40分钟前
  • 正月繁霜
  • 力荐

大赞诡异的风格。到了第四集土著的出现才看懂这个故事,关于闯入与接受。花瓶女想要证明自己却怯懦,妈宝男杀了人依旧无所事事,深柜丈夫和女强人妻子,所有的希望寄托给了下一代,但女儿是妈妈的影子,唯有儿子想要改变。骨灰最终在海风中飘扬,种族矛盾只是表面和解。“你不是小偷,他们才是”,这是场诡辩。(导演兼编剧是sur37的mike,幸存者何尝不是白莲花度假村呢)

41分钟前
  • 乍暖
  • 推荐

(看HBO就不要为了假洋屌大惊小怪装清纯好吗!!!)白人社会讽喻寓言作品,风景优美,这是一座给白莲们度假的酒店。开篇走好莱坞套路以死亡制造悬念,而更吸引人的是透过鲜活的人类学案例观察来反思甚或讽刺政治正确,虽然有点first world problem,亦算是一记宝贵的灵修课。老阿姨做spa一幕令人悲欣交集啼笑皆非,唯有水底下海龟优雅游动,粼粼波光映照十年前HBO《Enlightened》,Mike White探讨的心灵议题仍旧亲切。有望成为《Hacks》后另一部ʜʙᴏmax精品。

46分钟前
  • ハヴィエ
  • 推荐

我们是要看大尺度,但这个火腿毛蛋有必要露吗???不舒服好吗!!!!!

50分钟前
  • bohegao
  • 还行

看前几集时可能还不觉得,看完才意识到这套剧其实是非常文学性的,而且还不是当代文学,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的那些讽刺小说,挺有意思。

51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还挺懂Tanya那种把洋葱中心展示出来看你敢不敢留下的心情的。

56分钟前
  • WITCH.A
  • 推荐

议题是当代的,手法是19世纪英国小说式的,很多人说讽刺辛辣,但事实上论手法还不如毛姆这个“二流小说家”呢。。就还是,太美国人了,太摆在桌面上了,每个人物的功能性和指向性都太明显了,每个人都缺乏真正的生机,像编剧手中的提线木偶,是编剧观点输出的跑马场,但很难说是好看的故事呈现。

60分钟前
  • 曼仔
  • 还行

剧情本身够好了,配乐太抢戏。对细节上有几个不解,一是Paula为何不给Kai发短信终止计划,一是豪华酒店里竟然没有监控。整部剧是对现今美国社会征候的浅层解剖,大段大段的对话有着文学性上的探讨意义,涉及到了种族歧视,帝国主义,白人的原罪和特权,毕竟是娱乐大众的电视剧,对白人中产阶层和白左们的虚伪的讽刺更多在于拉满喜剧效果和增强剧情张力。

1小时前
  • 阿基米德
  • 推荐

度假完后,富人们都获得了新的突破、过得更好,服务阶层的人都过得更难、更糟糕。So true, so brutal.

1小时前
  • 不是很小的小琳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