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乱世佳人

大陆剧大陆1997

主演:恬妞,杨明娜,金巧巧,汤镇宗

导演:杨文军

 剧照

新乱世佳人 剧照 NO.1新乱世佳人 剧照 NO.2新乱世佳人 剧照 NO.3新乱世佳人 剧照 NO.4新乱世佳人 剧照 NO.5新乱世佳人 剧照 NO.6新乱世佳人 剧照 NO.13新乱世佳人 剧照 NO.14新乱世佳人 剧照 NO.15新乱世佳人 剧照 NO.16新乱世佳人 剧照 NO.17新乱世佳人 剧照 NO.18新乱世佳人 剧照 NO.19新乱世佳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0 18:40

详细剧情

  董姓和冒姓是海阳城著名的两大家族,董太太心碧天生丽质,自幼身陷妓院,被调教得风采不凡,十六岁在京城第一次接客,巧遇北洋军队的中将军雷官董济仁,此后她跟随济仁走南闯北,十年后定居济仁故乡海阳,主持家政,她生有五女一男,润玉、绮玉、烟玉、小玉和儿子克俭,济仁的二弟济民曾东渡日本读书,归国后在黄埔军校讲授兵法,大浪淘沙中赋闲回家。他为人刁钻,谋算大房的家产而处处与心碧为敌。他勾搭了济仁的小妾戏子何凤娇,使之怀孕生女,却不料何凤娇又委身予济民浪荡儿子克勤,演出一幕幕家族丑剧。济仁气病交加,询医问药中,心碧与中医世家出身的风流俊逸的薛暮紫,又生一段若有若无的情,后与战乱,一家人又经许多风风雨雨……

 长篇影评

 1 ) 这部戏女人是女角!

黄蓓佳的《新乱世佳人》是以江南名妓董小宛和江南才子冒辟疆的后人的故事为蓝本的一部历史文艺小说,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40年代。

董心碧与她的5个女儿

心碧是妓女出身,第一次接客就遇见对自己一见钟情的董老爷,赎了身从此跟随董老爷,育有五女一子。前半生风光荣华,董老爷过世后就颠沛流离。此后遇到真爱国民党军官沈沉、一直相伴的医生薛暮紫、一直暗暗守护的友人冒银南,一生都在这些男人的关怀中度过一个个难关。冒银南的妻子独妍视她为生平对手,却不知两人是从小失散的堂姐妹。
心碧带了一群惹愁生恨的情种子女,被命运折磨了一生,最后拖着残躯,守着一株希望的苗子,另一个收养的女儿。

几个女儿,谁都比不上母亲心碧。她们都分别只体现母亲性格中的一面,母亲的智慧、柔韧和坚强,谁都赶不上。

大女儿润玉的戏份比较少,她的存在更像是故事的引导线。润玉是姐妹中最漂亮的一位,因在大学里念过书,又有了许多独立和新兴的思想,因此最得父亲的喜爱,是一位傲娇。与冒家的长公子之贤一见钟情,结为夫妻,却又婆媳不和,更加上产后感染了尿毒症,花样年纪却殒了命。从此董冒两家结下隐恨,不允许女儿跟冒家儿子交往。润玉成长的时期,董家的家业还很旺,社会矛盾也不突出,所以润玉跟之贤这一对就好像童话中的公主和王子。那时候董家掌柜之子王千帆也喜欢润玉,拿了一些马列主义和共产宣言去追求润玉,润玉对这些毫无兴趣,只向往在学校教授桑蚕专科的安逸生活。挫败的王千帆离家闯荡,终于在多年后偶遇润玉的二妹绮玉,他的共产主义那一套,被这个女孩欣然接受!

二女儿绮玉和三女儿思玉是一对双胞胎,做什么事都在一起。她们性格外向活泼,都天不怕地不怕。姐妹俩小时候曾为了响应爱国行动,要去烧了家里的洋绸缎铺子。因为姐妹俩成长的时期正好是抗日救亡的时期,两人就理所当然地都投身了革命。宿命的是,一个跟了共产党,一个跟了国民党。

绮玉跟着王千帆加入了共产党的阵营,但她的性格也开始大变,非常偏激,可以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完全不顾亲情,变得没有人情味。他们这一对给董家带来了分崩离析的麻烦。当年共产党势力薄弱,王千帆常常身处不安全,为了保护王千帆,心碧的爱人国民党保安团长沈沉中弹身亡。这件事很无奈,不能怪绮玉和千帆,但是后来绮玉主动做的几件傻事真是让人不可原谅!共产党没什么钱,绮玉知道母亲把家里的存款放在王掌柜处,就和千帆一起去强取了来,不顾家里正在吃糠咽菜;后来还变本加厉带了同志来操母亲的家,见着瓷器就没收或砸。在家调养期间,利用四妹对自己的信任,将四妹本欲给冒之诚(三妹夫)的日军情报中途截了去,结果那一仗,共产党取得大捷,国民党扑了个空,之诚还被打瘸了腿。而无辜的四妹烟玉,却惹了母亲和三姐心寒,成了家里人鄙弃之人!最悲剧的是,她绑架了三妹思玉,以思玉做人质,让思玉冤死在了枪子下,紧接着自己也被乱枪射杀,一对姐妹花相互死在对方手上,大悲啊!
不过演绮玉的演员杨旻娜反比润玉的演员长得好看,是众女儿中最漂亮的,尤其是她和王千帆在莲花湖中那一段,绮玉折断了一支支莲茎,美极了。。。。。。

反观思玉和冒之诚这一对则很活泼温馨。从一开始母亲反对她和冒家儿子交往,到后来之诚被打瘸腿后的不离不弃,真是喟叹这一对的天生默契。之诚在瘸了腿之后,却在国民党清共的行动中抓捕了王千帆,思玉终究有人情味,劝说丈夫放了二姐夫。之诚也能够体谅妻子的心情,于是夫妻俩联手放了王千帆。那一段戏,堪称经典,十多年过去了仍深深地烙在我心中。两口子穿戴齐整军服,一个进监狱门,一个出监狱门,思玉是正面,之诚是背影。然后不约而同地那么一回眸,眼神交流的既是与对方的默契与信任,又流露出对这次事件的一丝隐忧。那一瞬间非常感人,没有言语,都在眼神之中了。悲剧的是,绮玉完全不知道思玉放人的这一段,只以为自己的丈夫是难逃活命了,于是带人绑架了思玉的公公,从而诱捕了思玉,以思玉做人质,交换王千帆。结果,在双方不冷静的谈判中,一阵擦枪走火,思玉先倒下了,绮玉也跟着被扫翻了。只留下冒之诚,抱着思玉的尸体,悲情大哭:怎么才一眨眼,你就没有了呢?那一场戏没看哭的人,估计没有吧?

老四烟玉,从小就很沉默,总是冷冷静静地站在一旁,与姐妹们不同。烟玉其实最有智慧和才气,母亲心碧早就看出来,但是觉得这个女儿性格孤异,心里一直隐忧。烟玉其实很爱母亲和家庭,从小到大,家里一有难事,烟玉总是能够帮助母亲解难,比姐姐们都顶用。只是烟玉做事不声不响,母亲也不知道她用的是什么手法,很担心她误入歧途,所以反而对这个女儿不放心。烟玉并不认为二姐三姐去参军有多么了不起,她认为她们抛下母亲,让母亲一个人撑家,并不负责任,所以她一直都没有离开家,而是找了一份记者的工作来补贴家用。烟玉虽不学那些热血青年,但也非常爱国,因职业身份,机缘巧合下获得日军情报,便想着要送给当时抗日主流的国民党队伍里的三姐夫。只是被二姐利用,导致一场误会,反而让烟玉成了被家人鄙弃的人。烟玉其实一直都在帮着心碧,为着家,她最悲剧的地方就在于兴趣爱好太僻冷了,爱上一个戏子。这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里是多么不协调和颓废的事。烟玉爱的这个戏子,刚好是日本人的男宠,烟玉为了救赎他,自己爬上了日本人的床。从此,母亲、家人、爱人,谁都不愿再原谅她,烟玉就这么闷嘴葫芦般过了一生,穿上爱人的戏袍,投河自尽了!烟玉的另类的美,有另类的人能欣赏,就是冒家公子之良。冒之良年轻有为,比两位兄弟更甚,在汪精卫政府里做文僚,因笔伐论战,对烟玉生倾慕之心。只是烟玉不与此人为伍。后来之良因汪精卫政府垮台,走投无路结束了生命。烟玉很可惜,她那么能干,论才智赶得上母亲了,只是性格中少了沟通与柔软,没有人理解,那么晦涩地走了。

最小的小玉,是那么的胆小和柔弱,最听母亲的话,是母亲的跟屁虫。姐姐们的故事都结束后,小玉才长大,她的使命就是来替姐姐们善后的。因润玉的死负气离家多年的之贤终于回家了,第一次见到小玉,便觉得见到了润玉返世。而小玉倾慕于之贤的温文尔雅,两人欲带着润玉的孩子重组家庭。而失去思玉的之诚变得阴鸷乖戾,终日自暴自弃,小玉于心不忍,因照顾之诚,而让之诚重新感到生活的温暖,被之诚依恋。小玉就这样徘徊在两个男人的不同爱情中。之诚觉察到小玉对他同情多过爱,于是又一次对生活绝望,决定出家为僧。然而世事不能清净,因为国民党身份,担心解放后被迫害,之诚被父母要求去香港避难。小玉终于下定决心,选择了更需要她的之诚,同去香港定居。之贤则独自带着女儿回到上海学校教书。董家的女儿与冒家的儿子,生生世世欠着一份情。

最后,连唯一可以为伴的暮紫也不能陪在身边了(因阻止儿子克俭吸毒被砸破脑袋而死),心碧带着小叔子留下的无人照顾的小女儿,回了乡下。在城门口,她好像听见女儿在叫娘,回头一看,5个女儿鲜活靓丽地奔向她,像一切从不曾发生一样。

 2 ) 原来你也在这里

今晚睡不着,怀旧之心大盛,先去看了下武林外史的片头,回味了经典的沈浪轻身点地拈花一笑的场景,又想起了这部经典。来豆瓣果然遇到了同好!
十岁时候看的,记得那个暑假还看了秦始皇与阿房女,浓烈的台湾戏说古装剧画风映衬下本剧是多么清丽。记得极有画面感的op ed ,5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一个万人迷妈妈和撩人小妈,乱世家族命运凋零,最对我这种早熟儿童的口味。
女儿里除了老三都记得演员是谁。也看到她们后来都发展的很好,老二是中国最能改名的女主了吧我看了她4部电视剧每部都是不一样的名字!后来看到她去演蚌精的时候颇难过,曾经水浒后传里青春逼人的女一,乱世佳人里那么漂亮的老二居然要演一个造型如此难看的妖精。金巧巧那时简直明艳不可方物,小时候觉得她最美,小玉神韵也特别像她,难怪被姐夫当替身。四姑娘形象很饱满,真正的文艺女青年,为爱成痴。记得有一幕是日本人放狗咬她,好残忍。为了毫无担当的怯懦男太不值。不是看豆瓣里大家的评论我压根儿不晓得她爱的人是男宠,就觉得日本人强迫他唱戏,那时的我多么纯情,现在节操早碎了。这个演员也演得特别好,气质独特,文艺范儿,我觉得她是最适合演张爱玲的人,可惜现在似乎比较沉寂了。 恬妞当时只道寻常,刚去pptv重看一集才发现是真美啊!之诚憨憨的,现在也渐渐火起来了,片约不断:电影大闹天宫里的菩提就是他,十几年过去还是萌萌哒~之良居然是在大明王朝和最近大热的北平无战事里收获众多好评的王劲松演的,重看的最大惊喜。果然现在精湛的演技那时就可见端倪。小姑娘姚芊羽后来也大热了,让我这个从她刚上大学时的“忠勇小状元”时期就认识她的观众欣喜不已。刚出道时真是娇俏可人。
如今重看虽情节基本忘光,但仍惊叹于剧集画风之细腻精致,演员的颜值和演技之高,都让人难以相信是9798年的作品,绝对良心国剧。润玉的小格子旗袍和两个小辫子,生产完额头上绑着江南碎花的带子,眼圈也红了,那个美击穿我的少女心,奇怪紧随后她演的孔雀公主怎么就很木讷,再也没有这种灵动的美了呢?还有片尾大吊灯坠地,一边彩色一边黑白的画面剪辑,风情小妈扯帘子,老三一对儿的帅气军服,都印象极深刻…
依着百度百科演员表去翻看他们的履历,看到大多数还是一直在拍戏,近期都有作品问世,就如得知旧友平平安康健一般,觉得很开心。
人间不免见白头,紧要的是安好。

 3 ) 记王劲松老师饰演的冒之良

和大家不同,我是花痴王老师才看的这部电视剧,现在想想,如果童年时看过这样一部跌宕起伏的凄美电视剧,真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呀!王老师饰演的是冒家三儿子冒之良,汪伪政府的工作人员(多年之后王老师又在《麻雀》里面再次饰演汪伪政府里的主任),戏份很少,也没什么太多的发挥,匆匆上线又匆匆下线,就像我另一个喜欢的角色沈沉一样。不过看到年轻时的王老师的风采,也是非常惊喜的。后面的文章里会出现王老师的彩虹屁,不过我也是后知后觉,如果不是杨金水,我也没关注过王老师。现在他在这部戏里,对我来说是有无尽光环的,王老师一直瘦削挺拔,这剧里穿中山装白衬衣好看极了,而且我发现王老师的后脑勺特别好看,脖子纤细修长,头发浓密,除了眼睛有点小之外真是大帅哥一枚。

看了大家的评论,极少有人提到冒之良,这个人物其实可以展开表达很多东西,而且其他男性角色都有恋爱戏可以演,可怜我王老师要苦苦单恋追求,好虐啊,不过后来想想,这部戏情欲成分这么多,如果让王老师演,哪怕只说那些"女人是花,要滋润"的台词,我都会自插双目吧。而且王老师的感情戏真的太内敛了,他的全部感情都是用眼神表达,我真的难以想象他演那种戏,我想他也不会去选择那种戏,王老师一直是绅士儒雅的形象其实是一个苏点啊。

看到年轻的王老师太激动了,啰嗦半天,下面就冒之良的这个角色说一点我的浅薄的看法吧。冒之良这个人物虽然没有得到太多观众关注,但是他喜欢上了全剧最有个性也是观众最喜欢的角色——董烟玉。看的过程就在感慨,本剧的剧情和选角真是神了,这一对对从性格来看都太配了。冒之良出场是作为汪伪政府的特派员来到老家东吴城,他回到家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向父母宣传起自己的任务,宣扬中日合作(王老师在《恰同学少年》里面饰演湖南督军汤芗铭也有宣传这个),冒之良意气风发地向父母宣传着,但是被父母泼了一盆冷水,他不解滴说为什么要为了抵抗而做白白的牺牲呢?为什么不能和日本人合作呢?这个想法在《川岛芳子》这部电影里,川岛芳子说过一模一样的话。我个人是无法赞同这个观点的,冒之良也被父母因为汉奸言行被赶了出去。

出门的冒之良遇到了董烟玉,他对烟玉示好,提出要给烟玉带书看,这里可以看出两个人都是爱看书,渴望得到知识提升境界的人,属于清高型的知识分子(选角合适),不同的是冒之良是男性,有着中国男人传统的志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想在新政府干一番事业。烟玉是新女性,不过那个年代对于有知识的女性接纳程度比较低,不然烟玉也是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

在之后就是烟玉和明月笙的情感纠葛了,冒之良只能穿插出现。烟玉这个人物非常的有性格,有想法,她有文艺女青年浪漫的一面,又比绝大多数文艺女青年勇敢,她超脱世俗,忠于自我,甘于奉献,她也是全剧唯一有自我意识的人,对于她而言,灵魂可以指导一切,肉体是为灵魂服务的,为了得到爱,她可以付出一切,但是在那个年代(哪怕现在)这样超前的思想也是不被认可的,但是就这样,她还是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这样忠于自己的内心,最终结束了生命,很可惜又很震撼,多么轰轰烈烈的一生啊!

可惜冒之良没有达到她的思想境界,不过从明月笙的态度来看,男人都是无法接受女人这样的付出的,也许烈女是男人最看重的品质吧。剧中冒之良对于烟玉作了一番谴责,言谈话语之中能看出他的失望与悲愤,最后他气急败坏地扑到烟玉身上,王老师绅士的一直没有动,最后还是离开了。

后面烟玉的一封信解开了我的疑惑,我一直不理解她为什么不希望她妈妈和沈沉在一起,原来是因为沈沉当时救了她,让她失去了被母亲疼爱的机会,那一刻真的深深被感动到了,女儿冒着被土匪追到的风险也想得到妈妈的关注和爱,真的太卑微了,这心灵就像水晶一样透明易碎。

这样看冒之良和董烟玉共同点是非常多的,冒之良的政治抱负得不到认可,哪怕是父母都不认可他(这里暂时不讨论这个政治抱负的正确性),同样董烟玉也是得不到母亲的认可,他俩都被家里人唾弃。最后冒之良受到政治抱负落空和爱人离世的双重打击,他向母亲讨要家产想远走高飞时又被拒绝,最后被母亲杀死,和烟玉一样在绝望中离开人世。

剧中冒之良暗戳戳地看着烟玉和明月笙,那个生气的小样子很可爱,可惜王老师对言情剧不太感冒(我猜),不然年轻的王老师演深情男二应该会很好看,想想年轻王老师可以演润玉呢。冒之良死前有一个和弟弟争执的过程,他脱掉外套说开枪打我呀,可能是我中毒太深,我觉得瘦瘦的王老师做这个动作好妖娆啊,病娇风(其实王老师蛮有肌肉的)。看的过程一直在想,年轻时的王老师多演些戏就好了,不过王老师倒是不显老的长相,但是他在戏的选择上已经偏向成熟角色了,其实三十岁的王老师还是有很强的少年感,能多演些年轻角色就好了,好想看王老师谈恋爱呀!

写完再次感慨冒之良这个人物实在是着墨太少了,如果作为主角来表达应该会很好看的,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最终走向死亡的最后一段人生。

很多网友对王千帆这个角色非常讨厌,我觉得王千帆只是蠢,还不是坏,虽然蠢人可能比坏人还能害人,但是只要不是处于害人之心,我觉得不该谴责他,这就是造化弄人啊,错的是战争。王千帆拿金条时说,很多战士因为没有药活活疼死了,当时非常感动,看过当年革命者受刑的文章,哪一个刑具我都受不住,所以对于革命前辈我是非常敬佩的,我觉得不应该谴责他们。很多人讲他们有党性没人性,但是至少他们还是纯洁的共产主义者,他们大公无私,琦玉抄家过分,但是至少是为了其他的老百姓,他们比混进队伍的钱语嫣、范宝坤强多了。琦玉和王千帆唯一让我不能接受的居然有婚前性行为,这是其他几对都不会的。

最后还想说说薛慕紫,这个沉默的男人在之后表现出对女主的爱让我太吃惊的,这份爱太深沉了。不论是进城还是出城,不论路上会有什么危险,只要女主需要,就是刀山火海也会陪女主走一趟,而且没有任何怨言也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女主开心幸福就好。印象深刻的几件事儿:一是女主给他做的鞋一律不舍的穿。让我想起我高中的舍友,一直珍藏着喜欢的男生送她的一盒饼干。二是居然会在女主生病时用催情药,情欲突破他的理智和道德,他一直都是彬彬有礼的知识分子形象,可能是太爱了,爱太久了。三是在女儿的事情上,薛慕紫明知董克俭顽劣不好好学习,还是让他和女儿一起学习,而后居然放纵女儿和他在一起,还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在女儿怀孕后,他去找女主,居然还笑着提醒女主,千万不要打儿子,反正已经定亲了,快点结婚就行。真的是为女主着想到一定境界了,不仅忘我还忘了女儿。最后,女主表示不能结婚,因为孩子不是董克俭的,而当晚薛慕紫明确看到女儿是董克俭叫走的,回来就是一副被侮辱的模样,这样被退婚,一来女儿被玷污了身体,二来女儿还被污蔑了名声。就这样薛慕紫也没有说一句重话,只是强调他相信自己的女儿,最后无奈给女儿吃了堕胎药,在女儿的哭喊声中,第一次看到薛慕紫难过的哭了。后来,唯一的女儿因为这次打击变得疯疯癫癫。说实话,女主的几个孩子不幸,其中有自己的选择因素在,但是薛慕紫女儿的不幸,完完全全是董克俭害得,真的太可怜了。作为一个家长,我一直觉得不可思议,如果是我的女儿我真的杀女主全家的心都有,但是薛慕紫默默接受了。为了救女主,他拿出了以前宁愿断腿也要保住的祖传秘方,为了挽救犯了毒瘾的董克俭,他最后吞大烟膏死去,他终于为了女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切都像独妍说的,你们舍不得董心碧(女主)伤心,她伤心一分,你们就要伤心十分。

这电视剧看到最后,越来越不喜欢女主,越来越喜欢独妍,女主教育孩子有很大问题,纵容孩子,董克俭不好好学习不思进取,流连烟花柳巷她也不管。而独妍对孩子教育非常严格,三个孩子被她教育的都不错,冒之良因为汉奸言行被她赶出家门。女主算是传统上的女人,自己有本事但是还是宠儿子,靠着儿子,而独妍是接受过文化教育,有独立思想的新女性。在整个故事里,独妍都在努力工作,办学校办救济院,在乱世中做出自己的最大的贡献。

 4 ) 乱世中的佳人

记得还是上初中时和老妈一起看的电视剧, 那时很多都没看懂, 只记得结局几个女儿都死了... 最近抽空重新温习下. 确实很精彩. 反映了很多人性, 可怜, 可恨, 善良, 奸诈, 见风使舵, 等等.. 完整的一部人生呀.

而心碧的几个女儿中, 每个性格都不一样:
- 大女儿润玉, 温柔善良中带着智慧, 可惜死于难产;
- 二女儿绮玉, 后来参加共产党, 看了整剧, 最讨厌的就是她了, 自私, 还有他老公, 王千帆, 他们俩就是个绝配!
- 三女儿思玉, 是绮玉是同胞妹妹, 不过有人情味多了. 如果说绮玉是理性的, 那思玉就是感性, 后来和之诚一起参加国民党, 大环境如此, 必注定绮玉思玉终有一刻拔枪相向;
- 四女儿烟玉, 可以说是几个女儿中最能体贴母亲的一个, 也是最可惜, 最受冤屈的一个, 可能是性格决定, 有心事闷在心里, 和人交流沟通也不同, 自己也爱瞎想, 孤僻, 想法怪异. 但心善, 到最后爱上了一个戏子, 且并为解救他而入虎口, 自此母亲和其他人, 包括爱的人也没法理解她而含冤自尽; 每每想起烟玉, 就是一个悲剧, 太傻, 心地善良但做事手段比较诡异. 到头来没人理解, 哪怕是放到现代, 社会也没法容忍. 哎.
- 小女儿小玉, 最小的一位, 也是唯一没死的, 不过最后也远走他乡.


其他人就不说了. 个个描绘的性格鲜明.

 5 ) 柔弱是女人吗

       自古红颜多薄命,美人在乱世更加美的短暂,如果一风韵犹存的女子,带着几个初绽光芒的女孩,那就是悲剧中的惨烈,乱世,总是有牺牲的,牺牲的都是那些懦弱甚至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那个唤心碧的女子,在乱世中一直保护的家,不是由于战争而添伤亡,却是由于家人的自相残杀,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人性呀,是带着天使面目的魔鬼,战争不仅要求牺牲的是生命,甚至整个家庭都必须牺牲,那是个扭曲的,甚至可怕的人性,本剧没有那么多的政治意味,甚至超越了政治上,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去看待,一个家,甚至一个女人,有人说家碧是这部电视剧的主角,也许是,但或许更多的是哪个时代人的缩影,五个女儿代表的,都是最完美的女人的缩影,貌美,聪明,睿智,敢爱敢恨,为恋人牺牲的精神,而男人更多的是懦弱,甚至是无用的,代表力量甚至,是最高执行人的男性世界却是丑陋的,女人如水,撑起了半壁天下,真正柔弱的到底是谁,无论乱世也好,只有保小家,才有权利保护大家,再大的梦想无法用生命去牺牲,

 6 ) 十年后重拾那份感动!

前段时间家里人聚会,家里人一块唱歌,堂妹唱了首《你的眼睛》,一时很熟悉的旋律,让我想起了这部快十年都没想起的电视剧,当年吃完晚饭和妈妈在家里一起等着看该剧,最初对于这类电视剧我是不感兴趣,但是,陪妈妈看了后,就被吸引住了,心碧和沈沉、烟云、两姐妹因误会自相残杀等情节吸引着人,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董家三小姐-董思玉和冒家三公子-冒之诚之间的感情历程,那监狱两人同时回头的一幕,十几年来看过的电视剧也已经很多了,但是这个镜头一直记忆犹新!
董思玉,董家三小姐,和二姐琦玉是双胞胎,两人感情最为要好,同年同月同日生,一起去参加爱国宣传,一起想参军抗日,而两人之后都如愿以偿的参军,也遇到了她们日后生命里最重要的男人,但思玉无疑是幸运的,冒之诚近乎有点傻呵呵的开朗性格和她很搭,而冒之诚不断的追求,也最终让她不再拒绝。
该片其实一直在一个近乎压抑的状态下,不断的重复悲剧,而董思玉和冒之诚之间的感情历程无疑给该片增加了一丝轻柔、清新、美好的情节,两人第一次接吻、离开后看着相互见写的信、思玉跳壕沟跳进了之诚的怀里等情节让人看上去是那么的美好,也让人希望他们这一对能一直这样走下去,然而,一次战役的失利,让之诚断了一条腿,从此,之诚的性格变了,变得不再那么开朗,性格越来越暴躁,而此时的思玉没有离开,一直守护在之诚的身边细心照料他,陪他、让他重获信心,我想任何一个男人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刻,有这样一个挚爱的女性这样的照料、呵护自己,在难受的心都会被温暖包围,自己的心理也会给这样的女性留下最重要的位置!
国共两党终于迎来了决战,思玉和姐姐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悲剧的一幕不可避免的越来越近,两人在监狱同时回头的那一幕,谁能知道这竟然会成为两人最后的诀别!思玉最终还是走了,带着遗憾走了,她没有等到之诚为她补办的婚礼,没有可能和之诚在携手走下去,然而,她又是幸运的,死后,之诚隔三差五就去坟地看她,想之诚在坟前回忆起两人之前种种的美好经历时那痛苦的表情、那紧抓泥土握紧的拳头,可见,思玉在他心底的位置的重要!
有些人说,之诚后来将感情移到了小玉的身上,要我看,他只是把小玉当成了一个寄托,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殊不知,之诚后来被打昏后,喊得还是:“思玉、思玉!”一个男人痴情到这个地步要让人感到很难受,思玉走得早、走得很可惜,但是,她没有看错人,之诚是个重感情的好男人!
思诚恋十几年前感动了不少人,今日再看,依然大受感动,思玉、之诚,倘若有来生,希望你们不再分开,能真正的相伴一生!!

 短评

任往事一幕一幕催我落泪我不信你忘却 我不要我单飞没有你逃到哪里心都是死灰

4分钟前
  • Null Moon
  • 力荐

小学看的剧集,现在怎么和谐了呢?

8分钟前
  • Anamnesis
  • 力荐

初中时候,最喜欢烟玉的那个故事,喜欢烟玉的勇敢。喜欢雪候鸟,独角戏,喜欢那个年代,1998年。

9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小时候看的电视剧,神马二叔的儿子给大伯的姨奶奶吸那啥,神马小姐喜欢的戏子被日本人包养了走不了路了,小姐代替他.....真是神情节,没想到小时候看的电视剧这么重口味这么开放

14分钟前
  • 吱吱
  • 还行

片头片尾曲真好听啊!熊天平的《雪候鸟》和《你的眼睛》,小时候真的体会到什么叫作“绕梁三日”。故事跌宕起伏,既有人性也有政治,某些情节也非常大胆。限于篇幅某些段落很精简,其实展开来都是好段落。恬妞端庄大气,几个姑娘不能说五官无可挑剔,却都有自己的特点。以前的剧是真心好看。

15分钟前
  • 愔愔
  • 推荐

顾问:余秋雨策划:王朔,苏童别的啥也不说了。

16分钟前
  • 果心居士
  • 推荐

即使放在现在 从演员 剧本 音乐来说都是上上作啊 又特么被XX封杀了

20分钟前
  • Sosoo
  • 力荐

那年代的审查真是宽松,各种镜头各种政治倾向…还有熊天平的《雪候鸟》,许茹芸的《你的眼睛》,有空还要回头找来看。★★★★

21分钟前
  • Q。
  • 推荐

当年看的时候还只认识女主,和苗翠花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具体情节记不清了,只记得董家几个女儿都很惨,印象深刻的是那个穿戏服死去的(好像是四女儿),因为她记住了那首《独角戏》……现在回想,里面的很多情节现在应该都是属于“过不了审”那种的,因为这部剧记住了董家和冒家(后来再看董小宛和冒辟疆似乎有点明白)

24分钟前
  • 风雨杳如年
  • 推荐

!!!!愛到以至於看原著!!!对片头里几个女儿迈出门槛的印象最深,几个姑娘命运都太坎坷。。在像雾像雨又像风和金粉世家还没横空出世之前,这片真是心目中的民国戏头抗。

26分钟前
  • 榴芒茶
  • 力荐

那时候只是惊叹这么美得一家人怎么身世却是如此凄惨

28分钟前
  • Chariey
  • 推荐

印象最深的是歌曲,《雪候鸟》和《独角戏》,恬妞演技没话讲,汤镇宗好帅,小妾和侄子乱伦尺度好大,貌似还有隐晦的同志情节,没记错是一个日本军官.......总之那个时候的创作很前卫,比现在好多了!

33分钟前
  • 尼莫幸运鳍
  • 推荐

恬妞很PP,角色的一生够漫长够波折够难耐。

34分钟前
  • atmosphere
  • 还行

小时候看过,印象很深的历史剧,和《千秋家国梦》并列为当时最爱的历史剧,OST更是神:《雪候鸟》《你的眼睛》《独角戏》。现在才知道这片顾问:余秋雨,策划:王朔,苏童,这阵容也是没谁。

36分钟前
  • 蘼迷猫
  • 力荐

《雪候鸟》太惊艳了

38分钟前
  • 贾小宁
  • 还行

前半段,很喜欢董心碧。后半段丈夫去逝后,她对子女的放纵让人很反感。儿子不学无术,她放纵。她喜欢的女儿各种自私,她也不批评。唯一孝顺的四女儿烟玉被她逼死!!心疼烟玉,从小没有爹,娘也忽略这个中间孩子,从小就被娘批评。孝顺的烟玉总是想着挣钱养家。因为喜欢戏子,被亲娘辱骂。为了救自己的爱人,只能委身给日本军官, 被周围的人辱骂。用河豚鱼毒害日本军官,一起吃了毒。她被救活,依然被亲娘嘲笑辱骂。她自杀了,她离开了这个没有爱的世界!她死后,母亲得知是因为二女儿偷了烟玉的情报,所以导致大家误会烟玉把她赶出家门。愚蠢的董心碧只是叹气,并未训斥二女儿!所以董心碧是个完全不懂教育的人。对于懂事的孩子,喜欢辱骂训斥。对于自私的孩子,她却沉默。,难怪孩子们一个个那么惨。母亲不行啊!,

43分钟前
  • 已 注 销
  • 推荐

那会儿好电视还真是多呢。甜妞的董心碧简直就像郝思嘉,无论什么时候都坚强独立,汤镇宗的军装好帅。知道熊天平许茹芸《你的眼睛》就是因为这部剧,许茹芸的《独角戏》还有那首最爱的《雪候鸟》。

46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相比女主,还是更喜欢都妍,是真真正正的现代独立女性。女主除了漂亮,实在很难看到什么闪光点,前期还塑造得温柔得体大方颇具智慧和手段,丈夫一死人设就变得无知无能了。女儿烟玉都中毒要死了留着一口气还要当着面说狠话让人去死,一步步把亲女儿推向绝境;绮玉真正冷血自私,儿子吸毒偷钱甚至害无辜姑娘被强暴怀孕打死一直帮持自家的长辈,她倒是一句重话不说变身慈母了。最讨厌琦玉和王千帆,无脑蠢钝自私冷漠各种害人,满口大道天下,带头操自己家不顾亲人吃野菜之辛酸,抢劫家人救命金条打空口欠条屡屡赖账推诿,为功绩出卖家人毫无愧疚,标准大傻逼

50分钟前
  • Kelsey
  • 还行

还为四女儿哭了一把。OST独角戏。

55分钟前
  • 火火
  • 推荐

这片子里的GD不是蠢就是坏,GMD反而成了正面;四女儿喜欢的戏子被鬼子欺负,甘愿献身,落了个凄惨结局;和现在的这些电视剧相比,这剧本简直可以拍十季;雪候鸟你的眼睛独角戏,真的好剧配好歌。

59分钟前
  • 相思不似相逢好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