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

大陆剧大陆2019

主演:内详

导演:张旭,张昱,海金星,纵红雨,喻峰,俞格,李泽英,林宸西,麦克峰,方程,杜马斯然,王绮娴,赵擎,刘宁宁,周凝

播放地址

 剧照

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城市24小时 剧照 NO.2城市24小时 剧照 NO.3城市24小时 剧照 NO.4城市24小时 剧照 NO.5城市24小时 剧照 NO.6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3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4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5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6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7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8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9城市24小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0 18:38

详细剧情

  由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系列纪录片《城市24小时》(第一季)于2019年5月20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首季《城市24小时》聚焦郑州、武汉、深圳、成都、厦门五座城市,以一天24小时为观察轴线,通过不同时间节点上真实和鲜活的生活图景,找寻每个城市独特的气质和个性;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琐事中还原被忽略的城市之美。

 长篇影评

 1 ) 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味道

以下只是一些随手的记录,希望有一天能够有钱有闲真的去这些地方走走看看~

1、郑州:也许你从来没有到过这里,但也许明天就会路过 郑州火车站 银基商贸城 二七纪念塔 胡辣汤 郑州莆田车站(调车作业) 豫剧、梨园春 紫荆山路 陈砦村 郑州国棉四厂 西郊 烩面(四厂烩面) 富士康 新郑机场 张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 即使外表一样,代表每个城市的故事却是唯一的 2、武汉:曾经,中国只有两座“大城市”,一座是“大上海”,一座是“大武汉” 过早(码头气质)、热干面 汉阳:玫瑰街 过江、武汉长江大桥 司门口 武汉江汉关大楼 二号地铁线的人多 光谷,光谷资本大厦 武汉大学(老斋舍,樱园) 人的一切痛苦 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生活,真是个沉重的词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武汉东湖、武汉楚天台 《汉阳门花园》bgm《归元》 归元寺庙 六渡桥 武汉三镇(汉口、武昌、汉阳) 武钢、宝钢、红钢城 知音号游轮(三步踩) 汉口夜市、吉庆街、宝成路夜市、中山大道 3、深圳:还有比跑得快飞的高更刺激的吗?有,跑得更快,飞得更高 中金(投行) 深圳福田 三和人才市场 深圳南山 华强北商业区,一米柜台 赛博大厦,一米台面 城中村 千间房屋一张床,百亩田地三顿饭 深圳湾口岸、罗湖口岸,跨境儿童 深圳北站,香港西九龙 园岭小学 科兴科技园 大中华国际交易中心 “胡润财富排行榜” 深圳书城:当整个城市堕入黑暗,这盏灯仍然为你点亮 栖息精神的永无乡 4、成都 熊猫基地 鹤鸣茶馆、抚琴社区茶馆,碧潭飘雪(茉莉花茶)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再瞌睡 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可以在一杯清茶中得到和解 玉林菜市场 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 看得见的地方藏着修仙娱乐,看不见的地方有着勤劳能干 宽窄巷子 农家乐、徐家大院 天府软件园 成都人才落户 九眼桥酒吧街 西岭雪山 余生很长,何事慌张 5、厦门:文艺有很多种,有一种叫“很厦门” 厦门海鲜(水产品)时令和新鲜(400万人) 鼓浪屿 海沧大桥 跳岛、厦门岛,厦门高崎机场 船的引航员(高级引航员不足200人) 八市菜市场(文艺而正宗) 沙茶酱 沙坡尾(追星和怀旧—文艺)(拉呱,聊天) 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 BGM《鼓浪屿之声》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 曾厝垵 厦门软件园 圣妈宫娘娘 无锡:梅花 天心台、念劬塔、岁寒草堂、开原寺、清芬轩

 2 ) 湖南编导联考题!考试院终于爱了我一次。

考试院终于爱了我一次,被摄影考试吓到的我真的超级紧张这次的片子。刚知道考纪录片我还吓了好大一跳,结果片子看着看着老子就爱了!解说词好温暖!!!还有叙述结构,超级完整的喔!他的主题应该就是想表现在深圳这种冰冷大厦耸立的环境下依然有最柔软的人文精神,好暖心的纪录片,把深深圳的多面性和深圳文化,很好的呈现出来了。开开心心的出了考场,希望接着加油吧!

 3 ) 至少应该打8.5分

这么好的纪录片,不知道为什么给这么少的分数。

每一集都喜欢。越看越感动。尤其厦门那一集。东北口音一出来,马上想知道这个人的故事了。

有趣的地方也多。印象最深的是成都软件园那几个直楞楞站着的人,随身携带物品的展示。最后一个人狡黠地一笑,浑身上下只有一把钥匙(还有个什么忘记了),也马上想知道这个人的故事了。但是导演没接着说下去。

还有九十岁的成都老爷爷,他孙子已经是爷爷了,他还在厨房里做回锅肉呢,这也太可爱了吧?

喜欢每一集洋溢出的烟火气。

敬佩编导的才情。

期待能有下一季。

如果没有第二季,打算再看第二遍。

 4 ) 《城市24小时》郑州:旅客的沿途,梦想的归处

我们在520表白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的时候,是否想起承载着我们日常生活本身的城市呢?

图片来源:央视网

央视纪录频道携5集系列纪录片《城市24小时》(第一季)亮相影片以24小时为刻度,以郑州为起点,从0点到24点,从城市里弥漫着的柴米油盐的烟火气,到每个抵达这里的人们的希望和梦想,从四面八方的铁路交汇,到历史与未来的时间相遇……

整个片子温暖平实,但又把思考和感慨融入到每个细节里。

晚上9点的二七塔,车水马龙(图片来源:央视网)

从铁路符号看郑州全貌 以小见大望向远方

对于郑州,《城市24小时》以“铁路”这一典型的符号浓缩了郑州的城市气质:“也许你没有到过这里,但可能明天就会路过。”而如何体现中原十字路口的交通枢纽地位,影片用两位平凡人物的故事,以小见大的还原了这所与铁路息息相关的城市全貌。

凌晨4点,紫荆山路上的一个快递小哥(图片来源:央视网)

有多少人行色匆匆路过这里,又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走向远方?

即便是到了凌晨,郑州火车站的值班站长也在彻夜马不停蹄的为旅客解决各种棘手问题,直到晨光熹微才能交班休息。

凌晨,郑州火车站候车大厅熙熙攘攘的人群(图片来源:央视网)

这里的铁路能够连通多广阔的世界?

旭日升起,调车员李新忠几十年如一日的悬挂在列车上行进,保证列车能够安全地直达他从来没有去过的亚欧大陆的另一端。

凌晨的郑州火车站站台,一列火车即将驶入(图片来源:央视网)

影像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把整座城市融进了郑州火车站平凡的日常当中,并以故事化的表达勾连出琐碎细节当中的起承转合;从平凡人物的默默付出中,可以折射出交通枢纽的客流量与繁忙程度,可以将郑州的城市概念外延到与世界的连通当中,以此让城市的功能体现的更加细致生动。

从24小时看历史进程 碰撞打磨影像品质

郑州的城市运转过程被镜头分解到24小时的时间刻度中,以饮食为例,早餐时分的胡辣汤、中午时分的校园午餐、夜幕降临后的烩面香气……影片细致的描摹了日常生活的烟火气。

但郑州的24小时并不单纯停留在当下的生活,影片将拍摄对象聚焦在不同群体的不同生活选择当中,通过碰撞与磨合,24小时的时间线拓展到更远的历史与未来。

戏校学生靳明明刚才参加完一次选拔赛,结果不是很理想(图片来源:央视网)

纵使许多村庄不断被拆迁改建成楼房,这个城市也依旧热爱并传承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因为在午后的豫剧学校里,10岁的小女孩为了能够登上《梨园春》的舞台,苦练经典曲目;傍晚时分是国棉四厂的老人们悠闲的时光,他们随纺织兴起来到这座城市,并如此循环度过了大半生,相比之下,几个小时后夜幕里下班的年轻工人,他们显得更有想法有活力。

图片来源:央视网

每个人带着属于各自时代的印记,在人与人的相遇之时拉长了时间的范畴,现代化城市如何传承传统,年轻一代与父辈之间有何种差异与联系,都是以时间碎片拼凑出的更深远的主题。影像以短暂的24小时,浓缩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蓝图。

从记录场景到寄托梦想 立意深化,城市品质突显

这部纪录片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城市当中不仅有人们的生活,更寄托着每一个奋斗者的梦想。

镜头中不断闪现密集的人群:深夜火车站里拿着行李奔走的游客人头攒动,午餐时刻豫剧学校里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在稚嫩的年纪离开家来到这里学习技艺,夜晚的富士康厂房门口大量工人下班后开启了难得轻松的夜生活……

富士康员工刘乾武,下班之后无聊的时光(图片来源:央视网)

这座城市有着密集的人口,人们不惜离家来到这里,为了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影片对“梦想”不着一字,但是却将城市承载着人们拼搏、争取更好生活信念的内涵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仅如此,对万千怀揣梦想来到这里的人们来说,处于十字路口的郑州带着包容万象的城市特质,让外来的人们也能很好的融入这里。

晚高峰时中州大道的车流(图片来源:央视网)

深夜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到更真实的城市运转,八千多张床位正常运转,医务工作者拼尽全力的付出,在这份保障之下,无数望眼欲穿的等待得到积极的回应,无数新的生命带着喜悦诞生。

晚上10点,郑大一附院,一个病人从急诊中心送到病房(图片来源:央视网)

城市的功能便在此体现,影像记录的不仅是城市生活的表象,更是需要在度过24小时后,深入的思考人们和城市相互依存的关系。

《城市24小时——郑州》:旅客的沿途,梦想的归处

 5 ) 湖南编导生表示爱了这个片子

带着对湖南摄影考试的心理阴影,在考试的前一分钟一直拿着笔准备开写观影笔记。真的写了超级多,有一张半的a4纸,这个片子让我在考场开心愉快的结束了编导笔试。

幽默的解说词给观众亲近的感觉,而且毕竟在湖师大,配置还可以。感官还蛮好的。而且这个片子特别的好分析!真的是爱了爱了。

希望接下来的面试加油啦!

湖南编导生2020!

 6 ) 编导真题,深圳

其实这部片子感觉真的不咋样,但我真的很想抛掉一切专业的东西,仅仅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观看,其实还是不错的(个人觉得),但我真的要感谢,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终于做了一次人。。。。。。。。。。。。。再次谢谢您,最后祝各位都有个好成绩。。。。。。。。。。。。。。。。。。。。,。。。。。。。。。。。。。。。。。。。。。。。,。

 短评

深圳人人996,隔手下一集成都,6点多熊猫基地门口一堆人在排队等看熊猫

4分钟前
  • 稻田里的大米
  • 还行

郑州,武汉两集尚可。其他三集,尤其深圳……怎一个乱字了得。形散神不散何意?可不是强行串联。写文本的人迫切需要进修。

6分钟前
  • 林雁飞
  • 还行

热干面、大桥、轮渡、江汉关、光谷、武大、编钟、武汉人的东湖、红钢城、小龙虾、冯翔的汉味民谣汉阳门花园…很了解武汉,拍出了武汉的烟火气,一个江湖气十足、码头文化深刻烙印入骨的武汉栩栩如生。热干面贯穿首尾,这就是武汉的精髓。乡愁 武汉 怎不思念他。

10分钟前
  • 纵马拜尔戈斯
  • 力荐

又是不可避免地以一种外地人的刻板形象来拍,没有人天天喝胡辣汤,那玩意上火,天天喝顶不住,更无语的是每个河南人学说话的时候都被家人教豫剧?!铁路和纺织厂部分确实是郑州的灵魂,豫剧小学和郑大一附院部分没必要拍那么多,既然代表劳动力和制造业富士康都被拍了,那代表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龙子湖大学城和东区cbd,高新区也应该上镜,所以很片面。

12分钟前
  • 风轻轻地吹呀吹
  • 还行

看了郑州,武汉,成都三个城市,看不下去了,总觉得台词有点尬,尬的原因是内容过于的绝对,没有展现出一个城市的核心和多元化,刻板印象的概括了一个个城市,24小时的内容显得空洞,并且每个城市没有完整的逻辑性。

13分钟前
  • cancan
  • 还行

铁道,服装批发,豫剧,商代遗址,四厂,富士康,郑大一附院。48分钟的时长,其中铁路说了将近20分钟。形成的画面和印象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全国最繁忙的火车站,全球最大的医院,人口大省,劳务大省。非常典型的河南印象。我强烈怀疑导演直接从新闻里抓取的内容要点。(而且文案写得真差

17分钟前
  • 周五晚
  • 很差

地球知识局推荐的纪录片,看了一集,郑州,不想看后面的了,感觉一般。城市,是目前大多数人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它的24小时都在经历什么,从凌晨4点的郑州火车站开始,货运编组,二七塔,商代古都,胡辣汤,豫剧,棉纺织基地,全球最大富士康工厂,全亚洲最大医院,一个个零碎关于郑州的前段被刻意拼凑。表现城市不应该只是一些代表性元素简单的堆叠,而这些元素也不并符合24小时这样的定义,没有升华主题的记录,就是视频映像的流水账,一个个元素切换,郑州这座城市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和看到纪录片的观众意味着什么,好像完全没有表达,解说也很空洞,没有内涵,不及格。

22分钟前
  • 立冬
  • 较差

看了第五集厦门的部分。要介绍这巴掌大小的地方,连出岛都没有。鼓浪屿八市沙坡尾曾厝垵,依旧是游客的厦门。

25分钟前
  • 木木
  • 还行

希望出第二季。作为旅游城市,成都和厦门这两集明显突出了美食美景的比重,休闲或文艺模糊了24小时,很符合外地游客对两座城市的幻想,但一时间也让观众忘记了主题。也许这也是城市的特色使然,它们本身就没有那么争分夺秒。而本地观众有时候也不买账,永远觉得拍不出他们记忆里的风土人情。可是啊,工业化以后,故乡便变成了城市,信息化以后,连城市的面目也开始模糊,改变成了唯一的永恒,我们需要警惕这种现象。第一季虽然不完美,但是瑕不掩瑜,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城市的专属记忆,我们需要呼吁和鼓励多多的记录者,从千千万万个侧面去留住我们共同的家园,保留住每个地方的特色,哪怕是正在变化中的特色。

29分钟前
  • 再喝咖啡是狗
  • 推荐

“悟空悟空,你愿意拍纪录片吗?” ”不愿意,因为不挣钱”

32分钟前
  • 姗姗白衣示如心
  • 推荐

第一集就热泪盈眶了

33分钟前
  • 河源
  • 推荐

深圳三和人才市场和证券交易投行大鳄真是千差万别。

36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依旧是以武汉的过早作为切入点,场景和时间的转换衔接十分自然流畅,恰到好处的现场音生动展现武汉人的烟火气,某些点会讲述繁华热闹的现在,也会追溯过往,城市的立体感更强了!下午3点半的东湖和民谣歌手的那段转场,看到了更年轻,更时尚的武汉气质,让人特别喜欢!

40分钟前
  • 叫啥好呢
  • 推荐

我想喝胡辣汤

41分钟前
  • Яανeη
  • 推荐

不明白为什么要选深圳这个毫无个性又面目模糊的人工城市,堪称最大败笔,果不其然也是全季最难看的一集,渗出屏幕的铜臭味和尴尬。虽然创意是抄的,但素材和编排还是不错的,最大的看点还是人情味啊。

43分钟前
  • m89
  • 推荐

高配(山寨)版NHK纪实72小时

45分钟前
  • 桥下雪
  • 推荐

不得不说,中国的城市已经越来越趋同,只有吃,能区分彼此~

50分钟前
  • 老韩
  • 推荐

郑州:真的没听说要从小学豫剧,倒是想尝尝咖喱味的四厂烩面。武汉:拍出了大武汉的江湖气~怀念2009年华农一块钱一碗的热干面。深圳:借人工智能之口,吐槽拍纪录片不挣钱,服气!成都:陶瓷窑里烤出荷叶鸡,萨克斯奏响苏三起解,窗含西岭千秋雪,碧潭飘雪最成都~厦门:要不是看这部片,我还以为厦门的关键词叫“过桥”……郑州五年,又刚好在过去十年间行走过武汉、深圳、厦门、成都。一座城市的24小时哪能浓缩在50分钟里,值得纪录的又何止24小时。

53分钟前
  • ysole🌙
  • 还行

看第一集感观不错,当看到深圳的时候发现拍的太表面了,当看到成都就更加明显了,我生活在成都,无法认同这种旅游攻略式的描述,尤其是请斗鱼网红来我不如直接去看直播好了!剧组里有人是这位朵一的榜一?每天刷大飞机吗?

54分钟前
  • 小熊King
  • 较差

本人生活在郑州,所以特意看了第一集。在这里你几乎看不到高楼宏宇,也没有官方gdp式的城市色彩,里面是这个城市里最有温度的人物,行色匆匆,来去无名,被裹挟在这个城市的机遇与没落的洪流中。本集呈现的郑州像一杯泡好的茶,用力一摇,茶叶,茶根,茶渍,在杯子里翻滚,混混不清,但有茶香飘过。

56分钟前
  • Tutubab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