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请指教

综艺大陆2021

主演:关锦鹏,曾赠,德格娜,钱宁黄,王一淳,梁龙,吴镇宇,吴中天,包贝尔,相国强,宁元元,韩雪,王文也,王暘,蔡康永,毕志飞,郝蕾,王晶,方励,陈祉希,郭子凡,黄明昊,胡杏儿,惠英红,李诚儒,孟子义,牛骏峰,潘斌龙,齐溪,荣梓杉,涂们,温峥嵘,薛凯琪,喻恩泰,杨千嬅,曾黎,张晚意,张雪迎,郑艺彬,朱志鑫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2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3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4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5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6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3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4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5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6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7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8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19导演请指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6 16:20

详细剧情

  《导演请指教》是腾讯视频推出的影视导演竞技真人秀节目,共10期,由王晶、方励、陈祉希、郝蕾组成制片人团队,柯蓝担任经理人。  该节目由四位行业制片人,集结16位蓄势待发的导演,号召数十位演技精湛的实力演员,共同创作影视作品,直面真实行业生态,最终16位导演争取最优拍片机会,角逐年度最具价值导演荣誉。

 长篇影评

 1 ) 综艺被鹅玩明白了

第一集:

烂到根上了。

请了四个制片人,方励、王晶、郝蕾、陈祉希。一个专门制片不太好看的文艺片AKA方励;一个专门制片品质一般商业片AKA陈祉希;一个多年烂片导演AKA王晶;一个主业是演员的新人制片AKA郝蕾。

请问这个阵容的意义何在?有些人的意见根本不想听ok?看了第二集之后,目前觉得王晶还行。

隔壁桃搞的绿灯会成员,好歹也知道请四个不同的工种——演员舒淇,作家(编剧)刘震云,导演陈凯歌,监制陈思诚。

四个人都有优秀作品(陈思诚除外,但他起码也拍出过票房爆款),有行业地位,猜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批评电影,以及给出意见。

再说请的一些导演。关锦鹏、王文也、吴镇宇、蔡康永、包贝尔这些人缺曝光缺资源吗?以及这个阵容里的大部分人有展现过任何电影才华吗?组成这个阵容的意义又何在?

鹅你扪心自问,你请毕志飞的目的,是为了给他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还是给观众和所谓影评人再一次嘲讽他的机会?

隔壁桃都知道找6位各不一样青年导演,有喜剧有艺术有商业类型,拔高一下主题,鹅你这是在做什么??

再说下短片质量。第一集出来的两个,都挺差的,但相国强本人让人感到不适。每个导演给2天时间,拍一段粗制滥造的凑数短片,有啥意义啊。完了每个人对着垃圾在那儿品,又是在干什么??这是在帮助电影还是把电影踩在地上践踏啊?

整个节目给我一种强烈的粉饰感,大家都知道鹅做这个节目根本就不是为了电影、导演,也知道很多导演就是没有才华,更知道有些制片也没有资格坐在他们现在那个位置上,却还要假装我们是在真的看电影、欣赏电影、批评电影,太可悲了。

第一集就充斥着吵架、意见、冲突、烂片导演的逆袭、导演和黑粉的和解……鹅,虽然你不尊重电影,但综艺真是被你给玩明白了。

第二集:

专业鉴影团能不能滚出去,用你搁那儿当爹呢??一群老学究,迂腐又自恋。

特别烦那种动不动就内涵观众的高资态。垃圾导演有拍出更好审美的电影影响观众吗?唯利是图的投资人难道没有迎合大众审美吗?又有多少所谓影评人在恰烂钱?行业烂成什么样了你们心里没数吗?还搁那教育观众呢,看看你们自己吧。

对于毕志飞的各种攻击,有多少是因为他拍得真的差,又有多少是因为他是毕志飞?道貌岸然的一群人在线拜高踩低,太难看了。包贝尔都被衬托得无比真诚。

一群所谓影评人,以乐队主唱给综艺节目拍的短片为素材,讨论电影的艺术和大众的问题,真的蛮好笑。

第三、四集:

严重怀疑曾赠的《爱情》就是整个节目里,为数不多的、能看的、值得讨论的短片了。对着这种质量的短片去争论、吵架,才显得不那么SB.

陈祉希觉得自己肩负重任,要帮助中国电影崛起,因为综艺节目上的短片而迷失自我、痛哭流涕;方励也觉得自己肩负重任,情绪激动。而真正拿钱投拍过优秀电影、帮助过艺术片导演的王晶,看着他们不说话。

 2 ) 普通人看完第一期的感受

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看的节目,第一印象,这个棚子可能跟《演员请就位》一个棚子吧,换了风格,李诚儒甚至可能还坐在去年坐的椅子上。哈哈,请来的人,特别是专家,看起来很有噱头,但真没什么代表性。反倒是那些拍过独立电影,或者还没成名的导演让人期待。

第一期两部作品高下立见,竟然还有一学院教授明着护犊子?

所谓导演在短片中的作用,应该是让人更多感受故事而非感受导演的存在。他倒好,灯光、表演、剧情啥的,无所不让人感受到他的存在。没想到,一个电影学院的人,竟然还要在这种地方炫技?当大家都是白痴嘛,看不懂镜头语言。

还自我标榜想表达的观众不一定理解,故作深沉。牛X如姜文会这么说话不。作为大众电影,你让觉得观众不够精彩,作为自我表达,你也不够深刻和独特(“我们香港都有五六十部”)。

包贝尔真聪明,上来就降低大家的期待值。夸别人如何如何有经验而自己还在学习。其实都上过几部院线电影了,也足够有野心。

和上一部对比,包贝尔的镜头真是小心翼翼,看不到什么刻意而为之的存在,很稳。形式上,两条线中间的隐形逻辑也让观众能接受。表达上,情感挺简单也很饱满。最重要的是,他的几个演员都让大家进去了,当然了男主还是差了一点点的,我觉得李诚儒故意不夸奖,但是说的不无道理。

这综艺应该又是借电影自有以来的矛盾,来刺激大家,让制片人,影评人,导演,演员讨论电影的各种维度(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电影服务于市场还是服务于个人),在这个角度上,还是有些意义的。以前是在网上炒,现在面对面了,挺好的。

就是有些小肚鸡肠的人确实挺让人恶心的,有些学府,以前还挺向往的。

还是很期待一些有才华的独立导演。以上。

————————————————

接着说,有的朋友特别说出来,电影并不是用来感受故事的。当然,肯定的,电影诞生至今出了多少流派,多少风格,电影是一门艺术,当然不光是为了说故事而存在的。可以表达情绪,可以只是实验性的影像,可是是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我说上面的话是基于第一个导演的作品,他要告诉大家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我的意思是,他想说故事(这是个大前提),但又想炫技。我的观点是,他两样都没做好。 看梁龙的作品,我还是抱着期待的。说实话人的影响力就摆在那,你可能会对成名已久的人高度期待,也可能会对臭名昭著的人越看越不喜欢,这就是你活在社会必须要经历的,对吧,这也是公平我觉得。 梁龙的片子激起了大众和影评人的两极分化,这是小片段折射大时代。如今的时代,就是这样的状况。观众已经习惯了用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去阅览一部作品,在他们看来,他们花了钱,就是要买到精神上的满足,就是要刺激到自己的敏感部位。打个比方就是,我就是花钱去电影院买一下“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精神食粮,如果邪恶赢了,我会不高兴的。 然而电影除了是商品,更是一个艺术品呢。这个争吵由来已久了。 现阶段的现实就是,根本无法做到 大众 耐心地去理解一个艺术作品。很简单,都是你情我愿的。你愿意取悦大众,你有那个满足大众精神的本事,你就去做,像吴京那样。你想表达自己,取悦小众,取悦自己,那你也就去做。这两种结果,你负责就行啦。 与我个人而言,梁龙的作品我是看得进去的,是沉迷在影像里(而非故事里)的。但是比赛就是这样,大众不接受按照规则就得中断,你不服气也没用,除非你可以改变规则。这也是目前大环境的现状。 我也很喜欢那个投资人的说法,这样的人是有情怀的,可敬的(当然假设她言行合一)。我作为投资人当然是知道这样的东西不挣钱,但我愿意允许它存在,我愿意用挣来的钱亏个九牛一毛让这个东西流传下去,让需要的人拥有它。 毕志飞的悲哀在于,他除了有一个臭名在前,还不会做导演。我的理解是,导演是一个电影的核心,是一个艺术品的主人,怎么可能让所有人按照合理性“想怎么修改都可以”。如果连这份独裁都没有,我认为很难是一个成功的导演。 如果没有一个计划,演员也跟无头苍蝇似的,也不知道怎么安排。那除非你跟王家卫一样,总有绝对权威,临时改动也要必须服从。那可是你的东西。 当然了也可能是他的性格和过往让该配合的人不那么配合,该尊重不那么尊重。既然以前已经是这样了,现在你想证明自己,你再去迁就每一个人,用所谓的道德去互相尊重,又有何用?让自己越来越臭罢了。照我说,开头的时候就应该拍案而起,喊:“这事就这么定了,找我说的做!” 毕志飞的改编作品我认为讨论的空间不大,看过费穆原版的《小城之春》也看过田壮壮的《小城之春》,毕志飞这版改编真的没法拿出来说。演技叉叉,剧情叉叉,摄影应该是个老手,但是和剧情的结合也叉叉… 来个以小见大以偏概全吧,这个综艺一定是辩论永远比作品好看,话题也是行业人士和热爱电影和影视爱好者的热心话题。 但是,我还是相信会出现一些让人惊叹的短片作品。

 3 )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郑重声明,本文绝对不涉及人身攻击,如有意外,纯属意外。

有那么一档综艺,开播消息一官宣,立马就引发了网友的群嘲和兴趣,一年一度的大型撕逼爆款综艺又来了!

没有错,它就是鹅厂出品,《演员请就位》的姐妹篇《导演请指教》

这是一档导演竞技真人秀,由四个制片人作为导师,带着16位导演同台竞技,角逐年度最具价值导演荣誉。

节目组有钱任性,要资金给资金,要演员有演员,包括惠英红、胡杏儿、齐溪、喻恩泰、李诚儒等等,导演只要专心拍片就行了。

为啥它一官宣就引发了群嘲?

原因就在导演的阵容上。

这16位导演,有资深的,比如拍出了《胭脂扣》《阮玲玉》等华语经典的导演关锦鹏。

有刚刚崭露头角,表现不俗的新人,比如《黑处有什么》的导演王一淳。

同时,还有一些让人一听不免有些皱眉疑惑的。

比如,创造评分奇迹的影评小能手毕志飞,擅长土味翻拍的汉化达人包贝尔,可能是最近不太想接客的梁龙,华谊公主王文也……

也就是说,无论水平啥样,做没做过导演,只要你有导演梦,有话题性,或者有背景,我们就都能让你上。

这不明摆着要搞事情么?

肉眼可见,撕逼互怼一触即发,话题热搜妥妥预定,“三如”场面正在路上。

流量这一块算是被鹅厂玩明白了。

这两天,《导演请指教》第一期的上下集播出了,我也在第一时间去看了下,果不其然,是你,是我熟悉的味道。

简单来说,第一个阶段,《导演请指教》的规则是这样的。

16位导演从16个经典IP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创作,然后在演员池与演员们双向选择,之后拍摄成片,分成8组两两PK。

在PK现场,王晶、方励、陈祉希、郝蕾四位制片人,将对导演的作品进行点评,决定是否考虑与这个导演合作。

而除了制片人以外,现场观众里还分为大众观影组和专业鉴影组,他们在观看中决定是否按下离席键,这会影响影片的总票数和是否停播。

影片播放完毕后,他们将和制片人、现场其他演员一样,都有机会对影片进行点评和质疑。

这味道,是不是啧一下就上来了?

在第一期上里进行PK的是相国强和包贝尔,两人所选的IP都是《哪吒》。

相国强大家可能不熟,他是个大学老师,在学校里教的就是电影,理论扎实,经验也不少,《少年巴比伦》就是他拍的。

他带来的《哪吒闹海》主角一个名叫李拿的男孩,他的爸爸年轻时是这一片的老大,人称托塔爷。

现在时过境迁,托塔爷只能坐轮椅,当地已经换了搞强拆的龙哥当老大。

本来李拿就对龙哥不爽,听说女孩小芳被龙哥骗了后,他来劲了要替人家出头,于是戴着哪吒面具跑去给了龙哥一巴掌。

这一巴掌之后所有人都来埋怨他,怕老李家招致龙哥的报复。

他的爸爸也是如此,坐着轮椅都不能阻挡他对李拿连打带骂教训一翻。

本来李拿并不觉得怎么样,没想到,小芳翻脸不认人,所有人和他强调事态的严重性。

于是,他自己也开始害怕,最终在爸爸因为这事被找上门的人气到住医后,决定给龙哥道歉。

结果这时,警察来了,龙哥因为涉嫌黑社会被抓了。

在故事最后,李拿把一只塔交给了爸爸,父子俩达成了和解。

直观看来,故事非常老套。

王晶直指这个题材香港至少拍过五六十部,李诚儒评价它“毫无新意”。

然而,相国强对这些批评却完全不能接受。

在争辩的时候,他给出了很多解释,其中有一句,我看的时候当场就笑喷了:

“我没想过把它做得太过正常,用了很多技巧,还有很多形而上的东西。”

的确,就像郝蕾所说,这片子玩了不少花活。

分了章节,做了各种碎剪、跳剪,手持摄影、移动镜头通通搞起来,符号隐喻(比如塔)更是不能少。

可是,这些花活真的玩得好吗?并没有。

就比如有一场戏,李拿和一个哥们喝酒,对方在强调得罪龙哥的可怕,镜头一直就在那摇来摇去,摇得人脑瓜子生疼。

这是在暗示人物内心的波动?还是在制造紧张焦虑的氛围?或者为了形成一种临场感?

反正我是通通没get到,只感觉炫技和做作。

至于他所说的形而上,大概是指父权困境、群体之恶、生存焦虑之类的。

且不说这些话题被讨论过了多少次,已不能算多新鲜,单就呈现的效果而言,他也没有讲清楚啊!

在有限的时间内,只顾着玩深刻了,连人物的动机都没给予足够的铺垫,难怪方励大呼“一头雾水”。

面对质疑,相国强明确表态自己要走的不是一条商业影片的路,还搬出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给自己抬轿。

虽然态度还算诚恳,但骨子里的高傲自负却完全遮掩不住。

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我们还能说什么,祝福吧。

相比相国强,包贝尔带来的《哪吒》就简单多了。

故事分两条线展开,一条是男主看到一女孩被校霸欺负,于是打了校霸。

后来,家长找到学校,不分青红皂白指责男主,只见男主情绪上来了,直接跑上天台要用命赔偿。

一条是一个女人怀胎十个月,胎儿却只有三月大。

她被逼打胎,被逼离婚,最终怀孕三年后独自生下了孩子。

是的,男主就是这个孩子,女人给他取名为李哪吒。

李哪吒本想纵身一跃,却在迈出最后一步时想起了妈妈,于是放弃了跳楼。

这个故事比相国强的观感要好一些,但仍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比如,交叉剪辑的两条时间线并非同步,女人那一条是从怀孕到生娃的过去,而男主这一条则似乎就这几天的事。

这个交叉剪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形成彼此呼应的节奏,并恰好卡在最后做一个反转。

在片中,女人说出给孩子起的名字之时,也正是男主决定不再跳楼之刻。

而在这之前,影片则做了一个假的结尾:男主跳楼腾空,旁白里唱着“我命有我不由人”,瞬间长出三头六臂化身哪吒。

但也因此,碍于片长所限,每条线都不完整,很多地方没有说的特别清楚。

只不过,片中的瑕疵,都被包贝尔通过情绪和演员的表演给盖过去了。

这里面的情绪,一个是男主妈妈作为女人所受到碾压与苦难,一个是假结尾男主化身哪吒的高燃时刻。

这几年,观众爱看的不就是这?

在现场,专业鉴影组的北影副教授孟中就对上面的问题发出了质疑。

对此,包贝尔是怎么做的呢?

他拐来拐去,最终居然打起了感情牌。

不是我冷血,只是这一招,大家怎么还没腻歪?

而除了这点不算批评的批评以外,现场基本就成了夸夸群。

无论制片人、演员,还是大众组、专业组,基本上都在对包贝尔鼓励和赞赏。

不是说不能夸,但捧成这样,有没必要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包贝尔拍出了一部旷世神作呢。

结果显而易见,在这场PK中,包贝尔胜出,获得了所有制片人的青睐。

在周六播出的第一期下中,PK双方是梁龙和毕志飞。

梁龙带来的作品是《疯狂的外星人》。

黑白片,比较有实验性,也比较自我,表现的是一种情绪,刚播几分钟就因为按下离席键的观众太多而停播了。

这个片子,直接导致大众观影组和专业鉴影组撕了起来。

专业鉴影组说看到了异类、孤独、悲伤,大众观影组直接回怼:你们就是故作高深!

这其实,就是专业人士在解读影视作品时与大众间的一种隔膜。

品味的差异来自于审美训练,专业人士有着一整套自洽的美学体系、逻辑体系和语言系统,这并没有什么。

但与此同时,如果专业人士总是抱着一种俯视、启蒙大众的姿态,那么大众会接受吗?什么,你在教我做事?

如果你问我怎么看梁龙的片子,我会和梁龙的说法一样,没看完整原片,不予置评。

相比之下,毕志飞也比较“胆肥”,他直接搞了一部《新小城之春》。

要知道《小城之春》可是百年百大华语电影之首。

不开玩笑说,为了这片毕志飞还真挺受委屈,哪怕他的《逐梦演艺圈》烂出天际,我都与他共情了。

选演员时没人跟他,要走位演员有意见,到了PK现场,连一个参与的演员都没来。

整体来说,《新小城之春》对于他来说已经很有进步。

片子呈现出的状态很稳,但手法和故事内核则完全没啥新意。最要命的是,片子把《小城之春》改成了一个现代版的托妻故事,这价值观的保守程度,你敢信?

刚开始时,还是有一些人对毕志飞进行鼓励的,但紧接着,专业鉴影组和李诚儒开始对他轮番轰炸,越解释越错,越错越被狠批。

到了最后,制片人里,郝蕾和陈祉希为梁龙亮了牌,而他则无人问津,你说惨不惨?

上下期看下来,《导演请指教》还是有着非常高“可看”性的。

一方面,它制造了一个互怼闭环的场域。

制片人、导演、大众观影组、专业鉴影组,以及以李诚儒为代表的演员,他们之间,随意抽取两个都可以就一个作品,一个观点开撕。

比如,对包贝尔的作品,制片人的点评都集中在情感上,这让专业鉴影组的孟中不解,为什么评价标准不统一,有时只谈感情方面,有时又谈论技术。

接着,他为相国强鸣不平,表示我敢保证电影学院毕业的,技术方面不会成问题。

没想到,郝蕾直接来了句:

不是说哪个学校的他就一定技术好,从专业学校毕业了,拍得很烂的,改了行的多得是。

就这火药味,你说看着爽不爽?

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中窥见中国影视产业上下游各种有趣现象。

这里面首先是有一些学院派的尴尬,他们的理论和技术都不成问题,但往往过于自命不凡,既不愿做商业片,也尚未拍出优秀的艺术片。

于是,他们总是在小圈子内进行自我体认,执迷于文本的解读空间,拍一部片子,没等观众看出来啥,他们内心里就已经写了好几篇深刻的影评了。

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抱团效应。

仔细对比大家的点评,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根据作品本身进行客观评价,导演的咖位、交情、资源等等,都影响着他们下出什么样的菜碟。

对有些人,就明批实夸,以批带夸,对另外一些人,就可以批得体无完肤,甩开膀子。

这里面真的没有一点私心?

在我看来,《导演请指教》整个就一中国影视行业图鉴。

这样的一个综艺,它的质量很高么?不见得,但它的热度却一定很爆。

看了它别的不敢讲,但有一点可以保证,你绝对能知道为啥我们有那么多的烂片。

篇幅所限,更多内容我就不多说了,如果你也认同我的观点,那就点个赞,让更多的人看到吧。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沼泽

 4 ) 无论是结果正义还是程序正义,《导演请指教》都没做到

2017年,浙江卫视推出《演员的诞生》,标志着演技竞演类综艺的正式亮相。对当时的观众来说,这档“在电视上选演员”的节目,真的挺新鲜。先不说演技的炸裂与否,光章子怡、刘烨的扔鞋风波,就挺热闹。

但或许谁也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看到热度的跟风者必然会迅速跟上。于是,一系列演技竞演类综艺陆续出现。

《演员请就位》《演员的品格》《演技派》……虽然规则各异,导师不同,可从这些片名,也能看出它们的相似性。观众也被越来越多的同质化情节搞迷糊,常常将冯京认成了马凉,把这家综艺的热点安到那家综艺的身上。

穷则变,变则通。既然演技竞演类综艺的热度下降了,那么自然要开发新的游戏规则。台前的大家不感兴趣,那幕后呢?

《导演请指教》应时而生。不过,相比起演技竞演类综艺刚出时的大众热情,这档敢于“指教导演”的节目俨然遭遇了滑铁卢。从微博到豆瓣,从知乎到虎扑,差评颇多。更有甚者发出了“中国电影已死”的哀嚎。

透过一档综艺直接给影视产业下定义,是网友在表达一种情绪,不能当真。然而,从技术层面和表达方式上来看,《导演请指教》的确有颇多不尽人意之处。这档综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们真的需要把影视幕后拍成综艺吗?

说好的“机会”给了谁?

如果从官方阐述的意义——节目希望为导演提供一次能够得到最为直接与快速的市场反馈的低成本试错机会,挖掘、扶持优秀导演,帮助他们通过这个平台脱颖而出——来看的话,《导演请指教》的存在貌似有其合理性。

毕竟,疫情当前,原本就处在凛冬中的影视行业更加雪上加霜。破产的公司不计其数,失业的同行随处可见,不少成名已久的导演都陷入了困境。基于此,年轻的影人们就更加需要曝光的机会。创投会能提供的坑位还是少了些。

所以,一档能给年轻导演提供机会的综艺,似乎可以被视为一剂良方。至少,也是颗“大力丸”。更何况,是和腾讯视频这样的头部平台合作。演技竞演类综艺虽然噱头很大,那些出色的演员,还是得到了机会、收获了认可。

但看完先导片和首期节目,顿时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所谓“挖掘、扶持优秀导演”更像是一句用来招商的空话,尽管16位导演的短片并未完全亮相,但可以肯定的是,话题炸点的热搜可能不会少,最终目的很难达成。

《导演请指教》一共请来了16位导演,按照不同标准分为几类。

首先,关锦鹏独一档。虽不知他为何来参加节目,但像他这种级别的导演,来了就得坐制片人位。王晶坐得,关锦鹏也坐得。

其次,是蔡康永、韩雪、梁龙、吴镇宇、吴中天等跨界导演,他们想拍电影,远比其他新人导演要容易得多,没必要来参与竞演。尤其是韩雪,顶级团队都配齐了,需要被扶持吗?

宁元元、王文也都是“圈二代”。宁元元的父亲是第六代导演张元,母亲是编剧宁岱;王文也的父亲是华谊兄弟传媒集团CEO王中磊。

相国强、包贝尔、德格娜,其实都拍过影视作品,且名气不小。

相国强虽是学院派出身,但契合时代网感。今年在B站播出的《突如其来的假期》,更算得上是部圈层“爆款”。包贝尔更已有《胖子特工队》《阳光姐妹淘》两部电影在大银幕上映。德格娜则擅长文艺片,颇受“迷影”人认可。

数来数去,真正缺乏机会的,也就曾赠、钱宁黄、王暘、王一淳四人。至于毕志飞,这更像是节目组特意炒作的噱头,所有人都没有真正尊重过他。

一档要给新人导演机会的综艺,选出来的导演没几个需要机会;而真正需要机会的年轻创作者,似乎又闯入不了这档节目。这么一瞧,倒还不如创投会了。毕竟,后者的坑位再少,也是几百选几十,总会让你有上台亮相的时机。

更遑论,这档综艺的难度,可比创投会要大得多。限定时间交出规定作品的设计,像极了从小到大的应试教育。搭配今年新出台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今后不再艺考”新规则来看,别有一番讽刺。一边要求好的内容,一边追求能拍快活的创作者,何其荒诞。放在这个节目,王家卫出不了头,杨德昌也喊憋屈。

是谁在“指教导演”?

除了16位导演,《导演请指教》还请了三组嘉宾。

其中,专业鉴影组50人,里面有擅长写长影评、喜欢看电影的“迷影”人,也有专业对口的大学老师,还有有过成功经验的业内创作者;大众观影组200人,代表的是普通观众;以及方励、王晶、陈祉希、郝蕾组成的制片人团队。

算上导演在内,四个群体形成了制片人-导演-观众-影评人的产业闭环。导演产出作品,制片人负责预算,观众花钱买票,影评人则聊深度、谈价值。但很可惜,在《导演请指教》中,大家都是“鉴赏者”,只是阵营不同罢了。

这就导致了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所有人都可以对导演提出意见。

更可怖的是,这种“指示”是一种即时反馈。

你的短片可能还没播完,观众就给叫停了。经常参加点映的读者清楚,哪怕一部电影再难看,只要主创在场,多数观众也是不会轻易离席的。这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基本礼貌。

所以,当看到相国强、毕志飞在台上被不断批评,梁龙连短片都没放完的时候,所有热爱电影的网友想必都会感到一种内心的悲哀。这些举动并不能促进电影产业的进步,甚至都无法促进个别导演的进步,只能产生热搜。

从职能身份来看,制片人是挑项目的,每年经过他们手的剧本成百上千。但他们并不一定懂创作。座上的四位制片人中,最懂创作的是王晶。但他在节目里,经常处于一种“划水”状态。更多的时候,他们相信市场的力量。

编剧陈彤曾说过,有的制片人凭能不能请到大咖来判断一个剧本的好坏。能磕下来,你的本子就是好的;磕不到,说明“水平”不够。一个上游工作者来到下游,那他就只是个观众。可以提供某些经验,但不应当仗职欺人。

演员同样也是如此。当郝蕾、李诚儒来评价一部作品时,要不要剥离演员身份呢?如果不剥离的话,这种身份附加性所产生的“权威感”,必然会影响普通观众对影片水平的真实判断。

谁有资格来指教导演呢?抛却制片人、“迷影”群体的特殊职能,答案只有一个:观众。

但被指教者,是导演本人还是其作品呢?

罗兰·巴特有个很著名的观点,叫“作者已死”。

意思是当一部作品在完成之际,作者就已经死亡。当鉴赏者评价一部作品时,作者的神圣地位就不存在了。不过,这并不是所谓的“观众中心制”,而是指文本可以跳脱出作者进入一个自由阐释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对其解释。

但“作者已死”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意发挥。从首期节目来看,鉴赏者对作品的点评,完全是基于个人好恶,缺乏统一评定标准。

同拍《哪吒》,相国强和包贝尔的底气是不同的。包贝尔不缺资金,相国强很穷。影像效果上,包贝尔更自然,也更舒适。但这并不是判断一个影片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更不用说,文艺片和商业片本不应当放到一起对比。

而且,既然是应试教育,不应当提供统一的文具吗?

观众和影评人之间,其实也不存在天然的对立。首期节目最大的噱头,就是专业鉴影组和大众观影组对梁龙短片《疯狂的外星人》的不同意见。前者认为这是一个足以动人的作品,后者则觉得这个作品令人费解,“我看不懂”。

可从最终的评分来看,两者的喜恶也没有太大的差异。

大众观影团上座率是45%,批评观众不懂艺术的专业影评人上座率58%,都没及格。那问题来了,怎么就产生了这么大矛盾呢?谁在“撒谎”?

把幕后拍成综艺,真的有意义吗?

看《导演请指教》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这档综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们真的需要把影视行业的幕后细节拍成综艺吗?事实上,这两个问题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要回答它们就得先思考平台做这档综艺的初衷。

透过现象看本质,平台通过综艺“选导演”不难理解。

一方面,视频网站想要涉足电影产业很久了。近几年,海外流媒体与电影的关系越来越“甜蜜”。国内流媒体也想分一杯羹。比如,爱奇艺就推出了“爱奇艺出品电影”。

平台需要越来越多的好导演来替自己做事。但从前文“最终目的”和“评判过程”两个维度来看,这一重考量能达成的机会暂时为零。

另一方面,这也可以被视为一个单纯的策划。能不能选到好导演另说,把毕志飞请来拍短片,把李诚儒请来评价,起码热度能有所保证。然而,从目前腾讯视频的前台播放量来看,数据也不容乐观。热搜是上了,但看的人不多。

要我说,《导演请指教》呈现的是如今国产综艺的通病:重术而轻道,轻本而逐末。如今大多数节目只在形式上下功夫,忽略了内容的深耕。竞演类综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如果说,在电视上选演员,还能给那些被忽略的有演技的年轻演员更多机会的话;那么,选导演就完全违背了这一初衷。

往大了说,“导演选秀”本就是一种资本逻辑下的操作。

影视行业不能缺乏资本,但不能被资本所捆绑,更不要想着利用资本的同时还能凌驾于资本之上。一个导演,追求自我电影美学的前提,就是对资金的有效控制。近期的失败案例,首推口碑新低的《永恒族》。拿了奥斯卡奖的导演,都拍了一部“四不像”。

如果真的要拍幕后综艺,应当遵循何种规则?

首先,在文化科普、规则设置、传播方式上应当更具合理性。

观众看综艺是为了消遣娱乐,但不是为了看“耍猴”。网友所在意的矛盾和八卦,更多时候是基于演员——他们具有强曝光度——而不是谁人都可。导演和制片人闹矛盾,实际上没多少人关心。与其炒热度,倒不如规矩行事。

其次,把节目的重心回归到内容本身。凯撒的归凯撒,文化的归文化。

这一点,不如像去年的《戏剧新生活》取经。相比电影,在国内戏剧更加小众。全国开设戏剧专业的学校,可能都不到一掌之数。

但这样一部综艺,却数次“破圈”,还收获了业界人士的认可。无论它有没有起到让观众走进剧场的效果,最起码向普罗大众普及了戏剧。

说到底,不论是影视还是综艺,形式还是为内容服务的。品质的确立、提升和突破,首先要从立意和骨架抓起,然后才是有趣的游戏规则和喧嚣热闹。

【文/马二】

 5 ) 娱乐至死?节目组比导演们更会编和导

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曾在一次饭局中谈及想搞一个导演竞技的综艺节目,在座的朋友们自然七嘴八舌地“出谋献策”。讨论结束后,这位朋友说回去要写一份节目策划书,然后去找电视台碰碰运气。后来,当然就没有下文了。

没想到几年后,导演竞技综艺真的来了,那就是11月5日在某视频平台开播的《导演请指教》。

自2005年《超级女声》火遍全国以来,各种选秀节目、竞技节目尽出不穷。继歌手、舞者、脱口秀演员、乐队、影视演员等表演者云集各大综艺舞台后,一直躲在幕后的导演们,也被推到了幕前,接受“老师们”、影评人们、观众们的检验和“拷问”。

其他竞技综艺中,出镜者本来就是表演者,他们本来就是被观看者或是在镜头下“讨生活”的从业者。导演们和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导演们是一群主要在镜头后面“讨生活”的从业者,现在,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不得不在镜头下“讨生活”了。

受邀的十六位导演中,吴镇宇、包贝尔、韩雪、吴中天、蔡康永、梁龙等导演本身就是表演者,他们对镜头下的“生活”是比较熟悉的,参加《导演请指教》,他们应该不会有不适应感。从目前已经播出的先导片和两期节目看,其他导演也大多是不惧镜头的——像毕志飞,不仅不惧镜头,还会在镜头下“强化”自身的人设,只有内向的钱宁黄和安静的德格娜是有点“慌张”的。从这个情况来看,导演们并不是不适合参加综艺的。只是,这档综艺所呈现出来的娱乐至死的精神,可能不仅对导演们的创作或活跃国内电影创作的氛围没有多少帮助,还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节目组邀请来的演员们,不乏大咖,如杨千嬅、惠英红、潘斌龙、薛凯琪、李诚儒等。但在“映后交流”中,我们几乎只看到李诚儒的“毒舌”。毫无疑问,这是节目组有意为之的,因为这样才能够制造“戏剧冲突”,并输出“流量”。而李诚儒对自己自以为是、高人一等、装腔作势的“人设”也甘之如饴,非常乐意与节目组“共谋”。

另一位乐于和节目组“共谋”的导演便是毕志飞。毕志飞顶着“史上最烂导演”的“威名”来参加节目,摆出一副谦虚、诚恳的姿态的同时,又“坦然”接受各方的嘲弄、嫌弃、挑剔甚至“欺凌”,其“老实人”的新“人设”确实博得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们的好感。从短片制作的花絮看,毕志飞在拍摄过程中的各种“翻车”,既表现了节目组和演员们的“不厚道”,更体现了毕志飞深藏不露的“聪明”。

毕志飞不是一个好导演,却对大众传播的规律了然于心。艾德·伍德一生以烂片为业,却能够一再找到拍片的资金,更在死后成为一代cult片“大师”。以毕志飞的聪明,他也许已经找到了在中国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上“青史留名”的“捷径”——相比起来,那位现场“拷问”毕志飞电影史的影评人就显得有点傻了。

四位制片人的搭配也让我看到了节目组的良苦用心。

郝蕾是四位制片人中“资历”最弱的,却是最懂导演创作与表演的一位。没想到没怎么当过导演的她,分析起导演技法、镜头运用来,也说得头头是道,可谓“艺术担当”了。

在很多人眼中,王晶是“烂片王”,我不这么看,王晶早年其实拍过不少好电影,近年也有《追龙》(2017)傍身。再看他写的《少年王晶闯江湖》,你会发现,他的文笔是非常不错的。作为制片人,王晶更是投资过《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天若有情》(1990)等佳作。节目中,王晶话不多,意见也不多,但比较有主见,算是“好人担当”吧。

陈祉希是四位制片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却也是近年最成功的一位(以商业论)。一再强调自己是一位“商业制片人”的她,却对文艺片“情有独钟”,已经“承诺”投资不受大众待见的梁龙和“中国电影的一个宝”德格娜。她也是四位制片人中最容易感动的一位,可谓“感性担当”了。

终于说到最后一位制片人方励了。这位以投资《安阳婴儿》(2001)入场的制片人,还投资过《红颜》(2005)、《夏宫》、《苹果》(2007)等影片,近年和韩寒等导演合作,也制作了几部颇为“成功”的商业片。但他闯入公众视野却是因为“跪求排片”(为吴天明遗作《百鸟朝凤》【2013】下跪求影院经理增加排片)事件。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营销”,此后,方励基本告别“文艺片”,并在“营销”上颇有建树,《后会无期》(2014)和《乘风破浪》(2017)都是他的“成功案例”。方励当然是有情怀的,但情怀也是可以今非昔比的。从方励在节目中的“表演”来看,他现在最大的情怀就是“尊重观众”。有“观众”作为靠山,方励在节目中是最敢“放炮”的人,“炮轰”梁龙的影片是“短视频”,又“炮轰”德格娜被“捧杀”。第一次“炮轰”之后,我就不禁怀疑他的艺术判断力了。等到看到他对王暘的“电视剧短片”前后不一的态度,我已经不再怀疑他的艺术判断力了——他其实以“尊重观众”之名,行“亵渎电影”之实。不过,对节目组来说,方励可能是四位制片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因为他是“火力担当”。我相信方励在后面的节目中一定会“火力全开”的,他那激情洋溢的“炮轰”,肯定可以提供更多的娱乐话题。

“艺术担当”也好,“好人担当”也好,“感性担当”也好,都是节目组助力电影创作的“门面”,“火力担当”才是节目组的“王牌”。

至于导演与专业鉴影组、导演与大众观影组、专业鉴影组与大众观影组、制片人与专业鉴影组的各种撕逼大战,虽然不一定是节目组安排了“托儿”在其中煽风点火,但节目组的导向是非常明确的——事实上,节目组比导演们更会编和导。导演竞技的娱乐效果确实很难与各种才艺竞技相比,唯有“娱乐至死”这张牌,可以补上这个短板。那么,就让撕逼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看了这么多综艺节目,从未想到火药味最浓的一档综艺竟然是《导演请指教》。那里是是什么“指教”,这不过是把导演摆上台,借题开撕而已——不经意间,也撕开了中国电影的遮羞布。

《导演请指教》播出后,在某评分网站上获得了4.0分的超低分(10分制),但这丝毫不影响节目的热度。4.0这个评分主要是由热爱电影的观众给出的,可是,一个娱乐节目的“价值”主要是由吃瓜群众来定义的。有时候我不禁怀疑,毕志飞才是这个节目的幕后推手吧,毕竟,他和节目组都善于运用同样的“套路”。

隔壁视频平台也开发了一个把导演推向前台的综艺节目,叫《开拍吧电影》,即将开播。之前,新锐导演一般是以各种影展为竞技平台的,2021年开始,综艺舞台将成为他们重要的竞技舞台?看来,电影业真是不景气啊,导演们也得靠综艺来刷存在感了。

不过,这对新锐导演们来说不见得是坏事。在电影行业开工不足的大环境下,新锐导演们转型成为“综艺咖”,也不失为一种谋生手段。

电影,只是该死的电影而已。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导演请指教》本质上只是一个娱乐节目,看看就好,认真你就输了。

 6 ) 少数与多数——浅谈德格娜的三部短片

《导演请指教》将近尾声,豆瓣评分代表了它的争议。

不管新人导演多么热忱地希望自己的努力被看到,制片人多么掏心窝地希望好导演被看到,影评人又多么迫切地希望自己批评的声音被听到……最终呈现在观众手机屏幕上的,似乎是一场又一场辩论(吵架)大会。

这多少违背了影迷想看好电影的初心,最终它不可避免走向娱乐化——因为娱乐化才让人关注新导演,又因为娱乐化让人忘记作品本身。作为参加过两个赛段录制的观众,曾经热血推荐的我也猛然惊醒,体裁决定磁场。我在现场哭得稀里哗啦看的是电影,我在手机上看的是嬉笑怒骂,是综艺。

不过不管怎样,有意思的导演还是进入了大众视野。王一淳、钱宁黄、德格娜、曾赠等等,在短时间比拼才华的舞台,越聚焦的人越容易被记住。

这里我想仅从作品的角度聊一聊德格娜,一个多少给我带来惊喜和感动的导演。

三个赛段下来,德格娜的三部短片,《回到伯勒根河》、《巴德玛》、《两匹骏马》呈现出了一脉相承的主题和视角。她的个人风格也极为鲜明,专注拍摄少数民族题材。到了第三部,干脆用上一部最后点题的蒙古长调作为新一部片名,是聪明的聚焦。

专注这一题材的结果不可避免迎来质疑:德格娜除了拍少数民族题材还会拍什么?

实际上在一个短期比拼才华的舞台,反复磨利自己的剑是一项聪明的选择。至少观众记住了,德格娜是那个拍少数民族题材的导演——而大多数青年导演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被市场记住。

不过德格娜吸引我的并非题材,而是视角。——尽管不断有人质疑她的拍摄手法没有多新颖,但我认为她至少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角度,让我们重新观察周围的生活,这种视角离开了少数民族题材也是一样成立的。

在《回到伯勒根河》中,德格娜在意的是一位老去的母亲,而不是正在城市打拼的女儿。

在《巴德玛》中,德格娜在意的是一头受伤的骆驼,而不是卖骆驼赚钱的人。

在《两匹骏马》中,德格娜在意的是用手机拍摄现代都会的弟弟,而不是藏区游客。

“少数民族”就像一个象征,德格娜实际关注的,是社会群体中总在“少数”的那一方。

在《回到伯勒根河》中,我们始终是从一个年迈的母亲的眼去看周围的世界的。我们跟着她的回忆,想起遥远的故乡,看到现在疲惫的女儿,和外孙女费力交流语言,自己融入新的都市生活,而另一面又在眷顾亲情的同时,不断拉锯、割舍真实的自我。

母亲的自我主体性被放大,我们才能关注到,原来她是被忽视的那个人。她用即将被遗忘的语言,讲老旧的故事,她在逼仄的城市空间里,怀想辽阔的故乡。这种冲突并非表面说反转就反转的戏剧冲突,而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母亲日复一日地生活在矛盾中,放弃自我的主体性,融入新的生活方式。这种哀伤的情绪让我们感到心痛,也能够立马想到自己的父母,如果你也同样在城市打拼,有自己的家庭需要他们放弃自我来照顾。

一种朴实又普遍的情感,脱离了少数民族题材依然成立。当创作者能够想到把镜头对准老母亲时,故事的讲述就有了新的意义,不管她用如何陈旧的方式讲述。

在《巴德玛》一片中,德格娜放大了“少数”与“多数”的冲突。一位蒙古长调歌手,为维持家庭生计不得不改变歌唱技法。不仅唱歌的方式需要改变,作为牧民养骆驼的方式也需要改变。

人们理所当然地接收新的事物——比如骆驼就应该被拿去发展旅游业,歌手就应该学会快节奏赚钱。实际上快的、新的、更普遍的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适合的,德格娜的批判藏在骆驼的眼睛里——从骆驼的眼睛看你们快速追赶现代生活的人类,人是多么无情愚笨!

骆驼的观看为《巴德玛》一片注入灵气。它让我们不禁换位思考,从一只猫、一只狗、一头牛的角度观看,我们的现代生活是否还这样理所当然。

骆驼的观看同样代表巴德玛的观看。现代生活中“少数”仍然坚持自己生活方式的人,是否就应该被嘲笑、被质疑。当“少数”的他们反过来质疑“大多数”时,他们看到的世界又会怎样?

为这批判敲下沉重一击的是最后巴德玛的蒙古长调。当她坚持自己的立场,让酒吧停下聒噪的音乐,悠远深沉的咏唱为我们的灵魂打了一剂清醒针。原来大多数人喜欢的快速的一切并非唯一的方式,也并不代表美的、合适的、正确的方式。德格娜的戏谑和讽刺在按下音乐暂停键的那一刻发生。看,受伤的骆驼依然有广阔天地。

《两匹骏马》相对于前两部,逐渐剥离沉重的基调,走向轻快。它在我的眼中甚至有点幽默,正如马蹄轻盈地在草原上奔跑,德格娜磨熟了技艺的手,把她的质疑和批判用更为轻巧的方式表达。

在这部短片中,丁真弟弟的手机最为关键,正如《巴德玛》中骆驼的眼、《回到伯勒根河》中母亲的眼。丁真弟弟用一部现代手机代表了“少数”人的观看,这种观看也为我们带来新奇和幽默。

去过藏区旅游的人都知道,当我们进入这片自然时,我们总是以游客的方式看山、看路、看周围的人。大自然和当地生活的人是我们大多数人眼中的“景观”,是我们手机里被拍摄的对象。

而在《两匹骏马》中,德格娜将视角做了一次对调。由藏区人民反过来去看汉族游客,看当地生活的人,你看他们的手机里会看到什么?

以公路片方式拍摄的短片在旅途中一次又一次呈现这种幽默的冲突。比方丁真兄弟在看到一位汉族游客想独自攀登雪山时告诫他,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对自然要保持敬畏。这时游客一厢情愿的孤勇在丁真弟弟的手机中显得十分幼稚可笑,而他藏住了锋芒,用可怕的小故事打断了游客的天真。

这时我们才能领悟到,“多数”游客将雪山视为征服的对象,在当地人看来是一种荒谬的行为。雪山在他们心中是信仰,不需要被征服,就像真诚的智者和朋友一样与他们同在。

对动物的态度同样如此。在“多数”人眼中,马是一种交通工具;在“少数”人眼中,马不仅是朋友,而且每一匹马是性格不同的朋友,它们有自己的名字(“白熊”、“黑熊”)和独立的个性,它们也需要被尊重、被平等对待。

正因有视角的转换,即使去过多次藏区的我也看到了截然不同的风景。因我随着德格娜的镜头变为不是游客的那一方,我看到了另一番奇趣壮阔景象。当兄弟俩在草原上肆意奔腾时,我也心驰神往,领略到真挚的自由。

德格娜的优点明显,缺点也很明显。

在第一赛段时,《回到伯勒根河》曾被郝蕾和孟中批评用陈旧的方式拍摄。他们期待青年导演德格娜能用更犀利的表达,用新的方法,提供新的讲述技巧。尽管短片运用了文艺片的老套路,但片中的质朴情感还是打动了我和许多观众。

随着比赛的深入,德格娜继续利用同一题材,把观察放在更广阔的空间。从截取一个生活片段,到放大一个事件,她在展示自己作为导演讲述故事的能力,也在不断强调自己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质疑和批判。

在我看来,她对“少数”与“多数”冲突的观察贯穿始终。并且她也始终在意“少数”一方的视角,从他们的眼来看“多数”,为我提供了一次又一次新鲜的感受。

当然我们不能说这三部短片多么卓越,毕竟它们缺少时间的打磨。但在《导演请指教》一众短片中,德格娜的作品还是迸发出一股灵气,以稳健的方式,吸引人们注意少数群体。这是难能可贵的。

《导演请指教》作为一个综艺节目,向大众展示了电影作为工业产品如何完整实现一系列复杂环节。但同时也提醒了我们,电影可以在许多流程上用钱实现好的环节,比如摄影、宣发,但真正的创作才华还是需要时间沉淀。一部作品里透露出的视野,钱买不到,关系换不到,那是属于一个创作者自己的东西。

我期待德格娜在《导演请指教》后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接受真正的考验。不管什么题材,人们始终愿意看到好的作品。好作品需要时间打磨,用人生阅历换来的灵气,也会打动更多人。

 短评

年度笑话综艺,郭敬明在500平的房间里用8k设备投屏看估计都要笑出鸭子叫。

7分钟前
  • 判官
  • 很差

大家都在假装拍电影,假装讨论电影,甚至算不上一场好看的秀,挺可悲的。

12分钟前
  • 至尊寶
  • 较差

资本请指教,后台请指教

15分钟前
  • 青蛙人
  • 较差

那个相国强拍的东西这么稀烂怎么好意思在那里说那一大堆啊还说别人是讨巧大众我就直说了现在这么多的烂片烂电影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群有些莫名优越感的业内,总觉得自己比大众要高贵,总觉得大众审美没有自己高级你要真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我就不说什么了问题是你只是烂而已你以为你是王家卫,其实你只是毕志飞

17分钟前
  • 👾
  • 还行

暴露了各学院影展多年来自嗨式的审美问题哈哈哈哈

22分钟前
  • 小叶无光
  • 较差

只有香港导演点评在线,也有那个资历,比如王晶 ,尔冬升,其他都是什么牛马导演,特别是李成儒,演了一辈子影视剧都没有 上个节目吐槽个嘉宾更有看点,也是个可悲的人生

25分钟前
  • ilihrtejsh
  • 较差

第一期看完,可以说被伤得最深的还是北京电影学院,学院派危。专业影评人一个个高高在上,面对风评不好的导演会先入为主,平等交流秒变艺考现场。面对观众的质疑,立刻用所谓的专业审美去教观众学会欣赏。连助演演员也会看人下菜碟,人间真实了。这台上台下百态可比短片本身有趣多了

27分钟前
  • 𝓜𝓪𝓭𝓲𝓼𝓸𝓷
  • 较差

还没演员带劲,唯一有意思的点就是北电和上戏的battle,要是都像这水准,电影哪还有未来?

32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较差

这综艺好啊!看完第一期料想到铁定骂声一片,但这不就更证明了咱这行妥妥的一泡污粪嘛……大家都来瞧瞧我们这华丽的袍子下面都是什么登西啊~

37分钟前
  • 闪电杰克
  • 推荐

韩雪说:请来韩红做音乐,请张艺谋的团队做摄影。这b又让她装到了,可惜演员都没演明白,就跑去导演了,她真的让人讨厌

39分钟前
  • 偷心贼
  • 很差

拍电影和教电影的别把大家笑死好吗。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说上一个短片因为是电影学院摄影系拍的,既然是学院的技术是不会差的。上戏表演系的评委说,技术跟学校没关系,改行的多了是,然后镜头切到底下两位来参赛的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生……怎么会有这么搞笑的场面,鹅是真懂。

41分钟前
  • 冷水浴缸
  • 还行

首先,是冲着郝蕾来的。相国强的片子有点普通,但不至于像纸片人嘴里的那么差;包贝尔的片子也没那么好,至少不像纸片人嘴里的那么好。两个人背后的资源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单看影片职员表就能看出来,包贝尔的名单里连后期公司都有首席执行官;相国强的名单连帧率都不高……呈现的节目效果就是有钱谁都可以拍电影,不管情节多荒诞,一样会有人捧。节目精彩的部分就是不同意见的人互撕,纸片人带有色眼镜评影片,像极了他们被观众透过有色眼镜去评判。

44分钟前
  • 浆糊面子
  • 较差

关锦鹏要拍《胭脂扣》的改编,郝蕾的疑惑就是我的疑惑,可以但没必要。但王晶说的戳到我了,“当年因为条件或者什么其他的关系,你有的话没说完,再拍也未必不是个好事”。王晶太懂了,或者说有阅历的导演太懂有阅历的导演了,对电影的执念让他们成为他们。

47分钟前
  • 炯之
  • 还行

各位导演们真就是:出走半生干行活,归来仍是学生作业。

52分钟前
  • 局外人psy
  • 较差

这一季节目唯一的亮点就是每一集中孟中老师的点评,尤其是在面对韩雪的时候,其他全员好感败光,只有孟老师刚正不阿,粉了!

57分钟前
  • 韧勉
  • 较差

第一集的想法:影评人真的挺可怜的,脑不够好,一辈子依赖自己的嘴,又没有动手的勇气和机会,其实蛮值得同情的……导演至少都有个长处在那,相国强脸皮厚,一直用同款笑容来化解,然后继续输出那些名词,久了就会有人信他;包贝尔脑子挺好,用「我买了你的课」,一下子就扭转了场面,扮猪吃老虎。制片人们倒是都蛮好,至少都是好的观众,会被好的东西打动,也可以一眼认出不ok的,唯一劣势在于不太会说话,不会扯名词,不过他们也不需要。这个节目挺好的,比脱口秀大会还drama,年度喜剧综艺。

59分钟前
  • 林西拿
  • 还行

这大概就是中国电影的末日了吧。

1小时前
  • 是海妖呀
  • 很差

看了之后居然觉得郭敬明以前导的都比这些二流坯子导演的还好哈哈哈

1小时前
  • F了个K💨
  • 还行

嗯,我觉得国内的电影学院应该全都关门。

1小时前
  • Yeun
  • 很差

不乏好的小片子,第一轮的吴中天、曾赠;第二轮吴中天、关锦鹏相继退赛,曾赠想拍一把个人情怀,观看欲望本就所剩无几,再给韩雪恶心了一把,彻底要弃了…

1小时前
  • 抑尘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