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7

主演:陈晓楠

导演:内详

 剧照

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1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2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3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4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5
更新时间:2023-08-10 18:34

详细剧情

  在这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时代,晓楠带你去“和陌生人说话”,用普遍人性、共同的感同身受来连接一切孤独的现代人。  第一季包括十二期主片、号外:在北京、明日之子特别节目、爸妈谢谢你们尊重我,共15集。

 长篇影评

 1 ) 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①

今天看了三集和陌生人说话

从给自己肺写信的女孩

到为死囚写遗书的囚犯

以及“杀马特教父”罗福兴

看看纪录片,看看别人的世界人生

无形中也会多点人生的感悟,多点活下去的勇气

双肺移植,排异反应,LAM(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这些陌生的词是一个女孩突然面临的噩耗,但是她在坚持并且努力地活下去,带着放牛小哥哥捐赠的双肺。

算我孤陋寡闻,我还是第一次认识到监狱里有一种工作,是专门负责给死囚写遗书的。听死囚临死前讲的故事,书写他/她们的遗言。这对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场身心的冲击。前一晚听完他/她们的遗言,第二天一早天光乍亮,就目送他/她们离开。

杀马特是特别流行的一个时期,大家想到第一时间就是啊痞痞的、夸张的五颜六色发型、不学无术的搞怪。

只是没有想到背后的故事会这么心酸,不希望被忽视,希望引起注意,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关系不好,从小辍学,年纪轻轻便出来寻生计。还有杀马特原来谐音smart,这是聪明的意思。心酸中带点搞笑。

不管这个世界如何糟糕,大家还是在努力的生活啊

 2 ) 被倾听

《和陌生人说话》是女主持人陈晓楠以及她的团队在腾讯视频平台上推出的访谈类节目,主打的是与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交流的主题,一经上架就在各大评分网站上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在这个这个多数访谈节目都在用明星阵容,八卦作秀博眼球的时代,《和陌生人说话》可谓是一股清流,被采访者多是来自社会的中低层的普通人,但是每一个人却都带来了并不普通的故事,每集时长虽然只有十五分钟,但是从他们淳朴的话语之中,观众完全能够抹去社会大环境给他们贴下的固有标签。感受温情、人性、宽容,整个节目由浅入深,加之主持人很好的把握交谈的身份,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受访人,不但给受访人一些变化,更是让观者在看后不断的反思。


虽非英雄但却无法被取代

在多数家庭里孩子经常被教育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久而久之这样的规则刻入我们的心中,对于陌生人的态度多是以提防为主更谈不上什么信任可言了。久而久之在这个社会上难免会产生隔阂,不愿意与人交谈,但是却又感到让人恐惧的孤单。陌生人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匆匆而过的关系,剩下的只有冷漠,以及丧失聆听能力的人们。《和陌生人说话》这一节目可谓是正中时代的下怀,它反其道而行之,它将被遗忘在角落的一个个的生活展现给了大众,但这恰恰是引起共鸣的地方。 因为这些故事展示的是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是一个人的全貌,是去掉固有标签之后最真实的他们,他们的经历是无法被取代的。这个节目让人看到不只是我们习惯了的英雄人物、商业精英、政治能人、学术大家才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分享自己的故事。恰恰相反的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权利,因为这个节目再一次让人意识到,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欣赏的。


做一个聆听者,把叙述交给受访者

在每一集采访中都会有一个相同的现象,那就是主持人陈晓楠本人拥有的镜头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多数的镜头都是定位在受访者身上,基本上受访者穿插旁白把大部分故事讲完,主持人才会问上几个相关的问题,在短短的十五分钟内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叙述者本身,留给故事。这在谈话综艺节目中是很不常见的,从著名的电视谈话节目《鲁豫有约》给主持人留出大量的时间来陈述关于受访者的信息,以及多数镜头更愿意把主持人和嘉宾放在同一画面下;到同样评分很高的《圆桌派》尝试把话语权平分给主持人和嘉宾私人。大部分谈话节目多倾向于采用对话的方式来采访嘉宾,但是《和陌生人说话》却把更多的话语权给了受访者,主持人在整个节目里充当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对于陌生人有着许多好奇的聆听者。观众不但能看到更完整的故事,在讲述自己的全过程中也随着主持人充当了一位耐心的聆听者。


采访非单向,而是超越屏幕连着另一端(观众)

在这个以新媒体为主流的时代,网络受众群一般是制作方最关注的一个方面,抓住观众不但意味着抓住了流量,也意味着抓住了舆论的方向。以《圆桌派》为例,在其评论区中经常就会产生下几期将会谈到的话题,观众不仅是简简单单的观者,而更多的是一个参与者。《和陌生人说话》在片尾都会显示这是节目采访的第几个人,一集基本上是以采访十个人以上的水平在进行着,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地位、社会经历,这样一些各形各色的人被凑到一起去讨论一个问题。在被问到要说一个"一句话的遗书"的时候,有的人说自己从没想过、有些人说还想继续活、有人很务实的要告诉家人自己的存款在哪、有人甚至选择什么都不说。当继续被问起有没有经历过生死的时候,每一位受访者又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是每一个答案对于观众又都那么似曾相识、感同身受。在《和陌生人说话》这个节目中,都有一个主题然而就像片头所说的那样,这些主题都与"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有关系,这十二个字表达出了人们最基本经历与感受。也正是因为这十二个字,这些最基本命题,把银幕两端的人连在了一起。受访者被问及的问题,都是最朴素的问题,《和陌生人说话》并没有选择只是把故事纯粹的给予观众,相反的它运用了一种交互的模式,让观众对于讲述者这个素不相识陌生人,有了超越身份、忘记职业的感同身受。


穿越不同的社会身份与年龄,却有着同样的情感身份

网络媒体的受众多是以青年为主的,而且有年龄不断降低的趋势。《和陌生人说话》截止到2018年在腾讯平台上有超过九百万的播放量,在这个靠着年轻艺人、选秀节目、挑战比赛、真人秀增加流量的时代,其主打的以与陌生人分享故事的主题取得这样的播放量已经是值得嘉奖的事情了。另外各大评分平台对其打出将近满分的分数也再一次证明了节目的价值。笔者在本文无意分析当今社会年轻人爱好的转变,或年轻人与其父辈之间的兴趣差异,更想要强调的是每一代人的共通之处。情感身份就是其中一个,不论观众还是受访者都有着相同的情感身份,或作为儿女、亦或是有一双儿女做着为人父母。《和陌生人说话》的受众正是所谓老少皆宜的,因为每一个人虽然都有着不一样的职业地位,却都在情感身份中分享着几个有限的角色,由于有着相同的角色多数观众才会透过屏幕而被打动。观众也会更多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哪些从没注意过的人,因为有可能那个建筑工人可能与自己一般,也是一位父亲,或者是尝试与和自己不同身份的人沟通。从某种程度上《和陌生人说话》完成了它的使命,科技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工具,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大众的沟通方式,虽然交流是更加频密的,但是并没有减少人们的孤单感。内心与内心的沟通,多数还是需要面对面的倾听与被倾听。

 3 ) 和陌生人说话——对人性的宽容

无意中看到的一篇推送,让我接触了和陌生人说话这档节目。第一期的“陌生人”就是“蠢贼”大力哥,我本来是抱有一种嬉笑的态度观看的,但他出现在镜头前面时我看到的是一位普通的中年人,主持人陈晓楠是出了名的知性女性,妆容气质都十分符合节目气质。大力哥说:“人性啊,太虚伪也太真实”。我以前总是不太能理解旁人的想法,也总喜欢单独行动,其实人类的通性思想无非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找寻自己生命的意义。经过那么多事情过后,大力哥现在在某直播平台直播糊口,养育自己的女儿,你看他在延续生命,这就很好,他的眼里常含泪水,在此刻他不是”蠢贼”大力哥,而是几经波折后哺育女儿的普通中年人。

主持人 陈晓楠
大力哥

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中国没有杀马特那一期,以前我看他们真的就是不可理喻,并不能把他们当成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来看。

街头杀马特

看了和陌生人说话我体会到了他们内心对被社会认可,被接纳,希望被关怀的冰冷的心。

当他说出出名和好感度还是有区别的那句话时,我真真感受到了他追求的本真:即不被消费的自我。即使沦为时代的弃儿,他也愿意按照自我的方式去生活。杀马特的存在是必然的,它的消失也是必然的。作为时代的产物,再拿出来消费不过是无聊的炒作。

人对自我的追寻总是在不断尝试和失败中前进的。

我现在也在和陌生人说话,你们好,陌生人。

 4 ) 做个有脑的普通人

如果人们会盲目崇拜强者,并把成功归结于天才,相对地,人们也一定会盲目谩骂鄙视罪犯和一切他们认为低人一等的人。在人们不愿意互相理解的环境下,大家只在乎你做了什么,没人在乎你这么做背后的原因和想法。因此在看见有伟大成就的人时,就会安慰自己伟人都是天才,而不去想为什么自己不能成为伟人:在看见有人犯错时,就会高高在上取笑犯错者 而不是去想自己是否也会犯相同的错。如此让自己的大脑罢工下去,什么都改变不了,既不能让世界更好,也不能让自己更好,永远只能当个一叶障目易于操控的愚民。看见成功者则应仔细分析可取之处再向其学习,看见失败者则应仔细分析错误并反思自己避免落入相同的境遇。这样才有助于了解真相,提高自己,防患于未然。在盲目推崇强者的主流下,《和陌生人说话》不带偏颇地,缓缓道来地,甚至有点反主流地,让我们接近这些普通的陌生人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放下狭隘和偏激,好好体会人应有的感觉,人应有的样子。力荐这个节目,因为它让观众做回一个有脑的普通人。

 5 ) 所思所记

①ep3 给死囚写遗书 于生命尽头窥见人性与敬畏;

②ep4 中国没有杀马特 但永远有人渴望被关注 最终懂得知名度≠名声;

③ep9 黑帮恶徒到煮面天使 把你从迷途中拉回来的是家人 治愈他人所带来的成就与满足感是更长远的;

④ep10 酒瘾者 AA人群的相互救赎 切勿放纵 成瘾难治;

⑤ep11坚持治疗父亲的赵先生 只要有最后一丝希望就不愿放弃 一边是对“好起来”的希冀 一边是对“他或许能感知到我过得并不好”的心痛;

⑥ep12 有警察梦的英雄扒手 愿正义能被善待;

⑦番外篇

毛不易和马伯骞都是很有自己态度的人

毛不易很可爱 很真实“我不想说的你们也问不出来”

马伯骞是幸运的小孩儿 能被父母理解 去做做爱之事 他在做喜欢的事情的时候 身上永远有一股酷酷的韧性

郎平和她的女儿 “女儿是我最好的作品”

同性恋女儿和她的母亲 “没有什么是比一个真实的孩子更好的礼物”

 6 ) 第五集

不小心误入某公司,当兵时还是标兵,结果复员后,被无意中拉入一场谋杀,人很多时候都是一念之间,不断忏悔,不断回忆那个细节,我突然想到今天同事说的,要注意安全,我一直都很心大,从来没想过生活中其实充满了意外,诚然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是安全的,但是这个意识不能少,还是要谨慎。犯罪嫌疑人,还有一个仍在逃。

第六集,把人体放在-196℃,细胞还在存活。人体低温保存手术,保证大脑的活性。中国第一例。。。爱一个人,就是都能接受,,,把她看做小孩,生活中她是家里的顶梁柱。中国人的观念不太能接受,这和我刚开始看的时候想法一样,这人有毛病吧,都这样了,做人体低温意义在哪,而且感觉有点可怕,是不是单纯因为控制欲,但是听着他再说,我却突然想起,未来的技术不可预知,那是不是也许会有一些奇迹出现呢!这个人想的真开

 短评

原来杀马特教父罗福兴是这样的,只要来看看这个世界就满足了。这是个多么美丽又遗憾的世界。

6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推荐

3.5 聚焦边缘化的社会热点人物那些背后的故事,杀马特和杀人犯两集很棒

11分钟前
  • 没有办法的事
  • 推荐

直视每一个平凡的灵魂

13分钟前
  • 小斌斌
  • 力荐

对于我们看到的各种新闻对于这个时代我们太喜欢用上帝视角看待了,这个节目让我看到的是完完全全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印象最深的就是洗剪吹教主那期最后的几句话打脸多少所谓的“艺术家”。

16分钟前
  • 广州舒淇
  • 力荐

五星。很喜欢,各种各样的人。看的王诺诺那一期,结果被吴晓辰圈粉,她价值观真好。节目形式很好。

21分钟前
  • 白驹过隙
  • 力荐

偶然看到一期,就是杀马特那期,看哭了

26分钟前
  • 褐色鸟群
  • 力荐

生而为人,常怀敬畏。

28分钟前
  • 筱筱凝深
  • 力荐

追看了四期了,越来越好看。每一期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感动。就像那些娓娓道来的好电影,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动作,但看完后好几天总有一条细细的线缠绕在你心里,让你不停回想某个片刻。

29分钟前
  • 非非
  • 力荐

杀马特教主,把妻子送进零下200度的男人。

30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力荐

看的丁克和生孩子的女性对话这一期,很喜欢42岁的姐姐对她自己人生观的解读。有点共鸣的感觉哈哈哈。我也是丁克坚定主义者

31分钟前
  • 啊哈哈哈哈哈
  • 推荐

我不太喜欢她找的对话对象,都是坏事做尽的人,不太真诚的

34分钟前
  • 丫丫布^念兒
  • 还行

补标。仅仅是陌生人之间的交谈,镜头前有克制,却仍可以揭开那层隔阂。我们现在缺少这种对话与交流。

36分钟前
  • 终结者
  • 力荐

今天我的肺还努力工作着,今天还可以吃到酸菜鱼,这些习以为常忘记感恩的事情都被那个陌生人以生命为戒尺衡量过。

37分钟前
  • 春妮
  • 力荐

都浸泡在生活的苦累里太久了,吸收了那么多雨水,轻轻一碰就碰出泪。

40分钟前
  • playellow
  • 推荐

特别好,特别棒。

45分钟前
  • 星辉斑斓里放歌
  • 力荐

这样一个时代,以这样一种平等而不是审视的角度去交流,去沟通,实在难得。这才是一档节目的意义所在吧。

46分钟前
  • alabiao
  • 力荐

每个人的故事都很特别,整个下来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你不是他人,所以不要随便评价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另外:主持人陈晓楠,是我目前看过的谈话类、对话类节目中,最容易让人共情,也最让人赏心悦目的主持人。没有压迫感。

49分钟前
  • 申由己
  • 力荐

挑了感兴趣的看,特好,而且竖屏放映,很妙

52分钟前
  • 伊夏🪀
  • 力荐

竖屏画幅把受访人聚焦于镜头之中,一点微小的表情和动作都能清楚发现,陈晓楠不带情绪的平等式交谈,内容又恰到好处的结束,给“陌生人”保留必要隐私和空间,也让观众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感受和感悟。

57分钟前
  • 24city
  • 力荐

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每一个生命都难能可贵。冰冻妻子的他说,爱情里没有牺牲她的陪伴就是最完美的回报最怕的不是她忘了他而是忘了自己;杀人犯的他说,付出了代价并不能被原谅背负一生的悔恨也换不回他的重生;给死囚写遗书的他说,因此对规则对生死有了敬畏他们在最后一道晨光亮起时也是想活的

1小时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