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猎人第一季

欧美剧美国2017

主演:乔纳森·格罗夫,霍特·麦克卡兰尼,安娜·托芙,汉娜·格罗斯,桑尼·瓦利森蒂,斯泰西·罗卡,乔·塔特尔,科特·史密斯,阿尔伯特·琼斯,劳伦·格莱齐尔,迈克尔·瑟沃瑞斯,当·诺伍德,朱恩·卡里尔,卡梅隆·布莱顿,内森·科德里,谢拉·艾琳娜·麦克莱恩,埃里克·詹森,雷吉·戴维斯,布莱斯·霍华德,约瑟夫·克罗斯,马克·库迪奇,海皮·安德森,杰西·C·博伊德,皮特·穆尔尼克,迈克尔·帕克,布伦特·塞克斯顿,保罗·卡拉夫特斯,德鲁·塞尔策,艾米莉·贝吉尔,Zachary Scott Ross,Gareth Willi

导演:大卫·芬奇,安德鲁·道格拉斯,阿斯弗·卡帕迪尔,托比亚斯·林道赫姆

 剧照

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1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2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3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4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5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6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13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14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15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16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17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18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19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0:20

详细剧情

  该剧根据1996年前FBI探员约翰·道格拉斯(JohnDouglas)和马克·欧夏克(Mark Olshaker)的著作《心理神探:美国联邦调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MindHunter: Inside the FBI's Elite Serial Crime Unit)改编。退休后的道格拉斯深入研究犯罪心理学,美剧《汉尼拔》(Hannibal)和《犯罪心理》(CriminalMinds)中的角色刻画也参考了书中的很多案例。

 长篇影评

 1 ) 为了这部新剧,我特意买了Netflix的会员

我最喜欢的导演就是大卫·芬奇,他不是一个高产的导演,想等到一部他的新作很难,上一部《消失的爱人》已经是三年前了。

为了第一时间看到新剧《心灵猎人》,我特意去某宝买了Netflix的会员,用SS翻墙观看,被检测出proxy,各种折腾之后,最后终于看到了前两集的官方在线。

一直觉得大卫·芬奇是世界上最变态的导演,能够吸引他的故事,都会让人不安。他的电影里,也没有让人省心的结局,都会揭露让人恐惧的真相。

他的导演作品里,只有一部异类,那就是1997年的《心理游戏》,这是一部最不大卫·芬奇的电影,芬奇也一直觉得当年拍这片子是一个错误。但CC收录了这部与众不同的电影,它的剧本是类型片写作的教科书,编剧始终在牵着观众的鼻子走。

从编剧的角度来看这片子,它很优秀,它把好莱坞惊悚片的各种类型片桥段展示了一遍,套着一个故弄玄虚的游戏噱头,有着一个严肃正经的主题。剧本的伏笔被分成好几个,你甚至注意不到,它们就像游戏的通关密匙,照应时的反转就显得很聪明,把荒诞的故事讲的像真的一样,你可以学学这个。

乍看之下,它的套路好像跟《七宗罪》一样,但再看一眼,就会发现两者完全不同,后者是变态杀手设计了一个大局,让警察一步步的成为他的棋子,反派始终占据着主动权,即使他被警察抓住,也是他在计划好的时间点上自首。而《心理游戏》那样的剧本实际上没有第三幕,它只有一个超长的尾声,这让大卫·芬奇一直耿耿于怀。

所有人都知道,《七宗罪》里布拉德·皮特最后在杀手快递来的盒子里看到了什么,故事还能更变态一点吗?

这里不剧透大卫·导演那些导演作品的变态结尾,反正是酸爽的让人难以置信,《消失的爱人》上映的时候,就有人说伴侣一起看完了片子会想分手。

 现在只要一看到大卫·芬奇的名字,就想知道他又有什么腹黑的兴趣点了。

2013年,大卫·芬奇接拍了美剧,跟Netflix合作了如今大名鼎鼎的《纸牌屋》,就是这套原创剧集让网飞成了可以对抗HBO的金字招牌。

当年芬奇只导演了两集,而新剧《心灵猎人》里,他直接导演了4集,差不多是两部电影的时长,可见他这部剧的偏爱。

提到了大卫·芬奇,还有两点不得不提,一个就是他标志性的导演风格,还有一个就是他对连环杀手题材的迷恋,《十二宫》就算是他的巅峰之作。

《心灵猎人》在某种程度上,会让人联想到《十二宫》,片中都出现了美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变态杀人案,都是用大量的对话在主导剧情,这和传统的侦探剧很不一样。

特别是《心灵猎人》里,整部剧基本上都是密集的对白组成,第一季10集里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杀人案被展开,并不是用情节推动故事,重点是主角的人物成长,出现的罪案只是对人物成长起辅助性的推动作用。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普通观众可能并不会太喜欢这部话痨剧。

这部剧改编自1996年,前FBI探员约翰·道格拉斯和马克·欧厦克的著作《心灵猎人:美国联邦调查局系列犯罪侦破揭秘》。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作品看到过,可能也对片中出现的连环杀手或者变态杀人狂的心理侧写并不陌生,比如常年热播的美剧《犯罪心理》。

片中乔纳森·格罗夫饰演的探员霍登·福特,他的人物原型就是约翰·道格拉斯。他被称为现代的美国福尔摩斯,也是《汉尼拔》系列三部曲里杰克·克劳福德的人物原型。

不过新剧的故事背景是1977年左右,那时候的FBI面对变态杀手的时候,还没有所谓的侧写师,也没有连环杀手这样的词,那时候还叫序列杀手或者连续杀手,而这部剧讲的就是FBI当年还在黑暗中摸索的日子。

剧集的三个主角属于一个不被FBI重视的行为科学部门,他们从行为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犯罪案件,帮助警察破案。

这部剧有很多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与探讨,对变态杀手的研究又引入了很多心理学的内容,现在但凡这类与心理侧写有关的影视剧,都会牵扯到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成长背景和童年经历决定了一个孩子会长成什么样的成年人。

而侧写有点反向推理的感觉,根据罪犯的行为方式推断他的心理状态,从而分析出他的职业、性格和成长等相关的东西。

片中的探员在这一季里,还是在摸索中前行,靠直觉来判断自己前进的方式,从社会学的角度入手,还处于犯罪心理学的初级阶段,所以剧中出现了很多案件在刺激着我们的主角,让他不断凭直觉找到新的研究方向。

看着主角不顾各方的压力和不解,不断探索,朝着正常的方向前进,这样的故事套路其实很熟悉,比如美剧《性爱大师》,讲1960年代那群人类性行为探索者的故事,他们当时的科学研究更加的惊世骇俗;或者《金赛性学教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阿尔弗雷德·金赛在1939年发表《金赛性学报告》,他研究了当时惊世骇俗的同性恋。

到了《心灵猎人》,换成了FBI不顾当时社会对变态杀手的看法,研究这些臭名昭著的家伙,对如今的犯罪心理学的贡献。

当然剧作叙事层面上的不同并不能满足大卫·芬奇的野心,能让他感兴趣,这个故事背后必定有更变态的东西。

这一季的剧情,其实想说的就是如果不了解这群变态杀手想什么,怎么能抓到他们。三人组计划采访40位变态杀手,分析他们的行为,弄清楚他们是怎么想的。这一季里,只采访了五六位,小乔就已经差不多疯了。

导演这一季还在挖天坑,我们不知道片头闪出几秒的女尸照片跟哪起案件有关,不知道探员比尔·坦奇的儿子在被领养之前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每集片头出现的男人叫什么,他杀了多少女人,有什么心理问题。

第一季在不断挖坑,其实最黑暗的是小乔的角色,他童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和剧中的好几位连环杀手差不多,他也是跟着母亲长大,跟父亲的关系疏远。他看上去是个妈宝,他的母亲可能也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女人,看到他手淫,就要送他去看心理医生。

如果给小乔的角色做一个心理侧写,他也是一个自大,懦弱,极需要他人认同的人。这个角色的心理变化很有意思,他靠自己的预测成功破了三起案件之后,他在心理上得到了某种快感,这种快感跟变态杀手杀人之后的快感一样。

也许,他之所以能够破案,理解变态杀手所想,可能他自己的童年经历让他骨子里跟这群罪犯是同一种人,所以最后一集,小乔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去看望那位话痨的变态杀手艾德。被艾德认同拥抱,让小乔意识到了什么,他才拼命的逃跑,连恐慌症都发作了。

变态杀手之所以有趣,就是因为他们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们是疯子,无可救药,但他们却觉得自己是正常人。

变态杀手有两种,一种是天生的罪犯,一种是后天养成的罪犯。大多数的变态杀手都是因为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他们的家庭环境出了问题,这些孩子从小就得不到父母的爱和关注,在痛苦和仇恨中逐渐养成了反社会人格。

对于小乔的角色,当他意识到自己在某种程度上跟这些变态杀手很像之后,不知道这个角色下一季会有什么更复杂更变态更黑暗的人物成长和心理转变。

大卫·芬奇这次导演了这一季的前两集和后两集,摄影和剪辑都是他标志性的风格,他本来就是最会拍话痨的导演,这部剧更是大卫·芬奇最擅长的所有元素大集合。

对于我这种脑残粉来说,简直就像看毛片一样上瘾。如果这两天在跑欧盟影展看电影,我可以一口气轻轻松松的看十集。

 
配图版请扫码

 2 ) 每集思考汇总……

第一集思考 1、龙勃罗梭打开的历史新纪元确定的几种犯罪模式:天性使然犯罪、激情犯罪、精神疾病犯罪、偶然性犯罪以及习惯性犯罪。 2、社会的异化使得犯罪动机走向复杂,缺乏逻辑。 3、随时代,人本身的复杂性更深层次被挖掘,人本身就不太好下定义,片中探员两次被问从哪里来,他无法具体回答就证明了这点。 4、单纯犯罪动机判断这个人是不可靠的,第一集想证明的是人在社会里受到的各种异化导致犯罪行为。 5、值得注意的是犯罪人并不知道自己被异化。 6、无逻辑犯罪值得被研究,犯罪是异化者的社会反应,这样的研究有利于人类探索自我。 龙勃罗梭曾就天性使然犯罪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长期在监狱里研究罪犯,研究罪犯的相貌特征,证明什么相貌更易犯罪,但这个数据来源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被推翻,另一方面继续解剖罪犯死者的大脑,以求得犯罪者的共同点,然而不能作为判断犯罪动机的可靠线索,反而为种族歧视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二集 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小乔的女朋友就是用来做证明题的。

第三集

犯罪动机的研究可以转向犯罪对象和犯罪人。 随机杀人如果不及时阻止,犯罪行为就回越加成熟。 无逻辑杀人者共同点自信 喜欢和执法者打交道 原生家庭真的很重要 犯罪对象都能从母亲那里找到原型

第四集

极恶的"善"的真实性

熟人社会中程序无法得到保障。

第五集

情绪的伪装及自我欺骗

第六集

父亲的缺失是否合理

如何面对研究成果不能和其他专业有效沟通的挫败感?

第七集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会在小时候形成某种偏好,但是否会因介入导致偏好的改变,比如责骂等方式?

第八集

小乔身上发生的是在论证深渊理论。

教授和猫之间的引诱投食行为暗示的就是探员和罪犯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你自得掌握了犯罪模式,到最后会发现根本没有规律这件事情。

 3 ) 音乐列表

摘录自Tunefind:

第一集 :

1.Peter Frampton/Do You Feel Like We Do

2.10CC/I'm Not in Love

3.TOTO/Hold the Line

4.Don McLean/Crying

5.George Benson/Breezin

6.Billy Clone and the Same/She's So Primitive

7.The Jetzons/I Love You

第二集:

1.Steve Miller Band/Fly Like An Eagle

2.Walter Murphy/ A Fifth of Beethoven

3.Talking Heads/Psycho Killer

第三集:

1.Atlanta Rhythm Selection/So Into You

2.David Bowie/Right

第四集:

1.Klaatu/Calling Occupants of Interplantery Craft

第五集:

1.The Sweet/Fox on the Run

2.Gerry Rafferty/Baker Street

第六集:

1.Fleetwood Mac/Albatross

2.Gino Vannelli/I Just Wanna Stop

3.The Boomtown Rats/I Don't Like Mondays

4.Gerry Rafferty/Baker Street

第七集:

1.Herb Alpert/Rise

2.Nick Gilder/Hot Child in the City

3.Bobby Caldwell/What You Won't Do for Love

4.Meat Loaf/Two Out of Three Ain‘t Bad

5.Exile/Kiss You All Over

第八集:

1.Tubeway Army & Gary Numan/Zero Bars (Mr.Smith)

第九集:

1.The Alan Parsons Project/I Wouldn't Want to Be Like You

第十集:

1.Led Zeppelin/ In the Light

2.B.T.Express/Express

==一份周推的美剧、港剧手册

 4 ) 关于每一集开头的那个男人

个人推测应该是丹尼斯雷德(Dennis Rader),于1974-1991在堪萨斯至少杀害了10人。自称是“BTK”即捆绑(Binding)虐待( Tyrannize)杀害(Killing),于2005年被逮捕并审判。每次杀完人他都会写信给警察局和报社,描述杀人细节,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于2004年的信件才使警方获得线索,得以将其抓捕归案。他被判处终生监禁,目前在监狱中服刑。

  丹尼斯雷德作案时不断把被害人掐到昏迷,等被害人苏醒后在此掐晕。通过观察被害人挣扎来获得性高潮。他犯罪时很有计划性,他有自己的一套专门用于虐待杀人的工具,甚至有一套杀人专用的服装。按照剧中Wendy的分类标签就是非常有“组织性(organized)”

  
  下面是剧中透露的一些线索:
练习捆绑技巧

寄信

最后一集末尾他烧掉的稿纸,上面应该是他的犯罪计划(犯罪幻想,




现实中丹尼斯雷德的形象和剧中的形象
现实中的Dennis Rader

剧中的Dennis Rader


可以说十有八九是他了...不过时间跨度那么大...奶飞怕是要拍个好几季...

 5 ) 疯子是如何思考的

‘ how do we get ahead of crazy, if we don't know how crazy thinks.' 当比尔和霍顿面对上司对他们访问变态杀手的意义的质疑时,这句话显然有很有说服力。这部设定在1977年的电视剧是以FBI犯罪心理分析的祖师级人物为原型,看着他们从和变态杀手的谈话中归类分析,从无到有建立一套系统,然后再实践运用到破案的过程,让这种犯罪片有了一种新鲜的角度,而近乎学术性的分析,能给人一种智识上的愉悦感。

这种变态杀手的题材让拍过《七宗罪》和《十二宫杀手》的大卫.芬奇来执导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这次他执导了第1.2.9.10集,呈现了很显著的个人风格。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标志性的阴沉灰暗的冷色调,而且第一集就是罪犯爆头,血奖和脑浆齐飞的刺激场面,不过后面都是以谈话为主,需要你用想象力在脑中重现对话中描述的血腥场面,个人觉得这种更为恐怖。

我看这部剧,需要丢开以前看过的许多犯罪剧,清空脑袋从一个处于混沌的世界,和主人公一起探索,不然就会发现根据以往的复杂案情的观影经验所积累的知识,会很不屑这帮什么都不懂的家伙。

主人公们都处于这样一个年代,在这里‘连环杀手’这个词还没有被定义。变态杀手的犯罪动机在没有分析系统的支持下,处于黑洞状态。

好像几千年的历史纪录以来,人们犯罪都是有明显动机的,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我们看到人们犯罪的动机非常明确,报杀父之仇,争夺权力,嫉妒等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非常容易理解。然而犯罪模式开始改变,从熟人之间有原因的行为能变成陌生人之间没有来由的恶行。结合时代背景,当时美国正处于混乱时期,越战,水门世界,世界规则不再清晰,人们的认知也重大变化。连环杀手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

当时警察都认为犯罪时天生的,并没有人关心问一下为什么?

当时的敏感的‘偏差术语’ 比如fuck shit ,还是pussy, 而现在成了总统的更衣室轻松谈资。

前面两集入戏比较慢,但看完一季觉得前面的铺垫长是合理的,因为可能会拍很长的系列吧,第二季在第一季还没播之前就被订购了。

该剧中的人物性格丰富有趣。

比尔是经验丰富的老探员,算是正常人的代表,代表了对于事物正常的看法,可以和普通人更好地沟通,可以弥补霍顿社交上的不足。

卡尔博士有丰富的学术知识,通过理论知识让他们的工作更合理、系统化。经常能提出有趣的论点。

比如大企业的老板也都是精神变态者,和变态杀手有相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只是企业老板有不同的倾向而已,我想大卫芬奇在《社交网络》里的扎克伯尔挺符合这种特征的。

能当上美国总统的都是反社会人格,感觉trump很符合这一点。

带深度眼镜的大块头肯培是里面最有魅力的一个变态杀手,他侃侃而谈,非常冷静有条理。聪明好学,解剖知识丰富,而且能客观地自我分析,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霍顿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有精神变态的特质,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对罪犯畸形变态的犯罪行为描述在情绪上免疫。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转变,从好奇求知的态度开始,慢慢从自信走向自负。在最后一集他面对调查人员能自负到说出“the only mistake I made is ever doubting myself.”而在肯培的病房里,当近距离面对死亡而完全崩溃,质疑的声音在脑中里涌现。Jonathan Groff把这个角色演得非常棒,把他的神经质的执着,热情,自负都表现地非常好。

可惜的是每次片头出现的,看上去像重量级罪犯的人最后还是没有透露一点线索,而下一季要等一年,让人抓狂。

 6 ) Edmund Kemper - an intriguing case

在看mindhunter,同时在看youtube上SKD的纪录片。serial killer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状态真是有意思的论题。目前印象最深前三,Edmund Kemper, Ted Bundy, Charles Manson。其中让我在观看过程中感情最复杂、其行为和心理呈现形式矛盾性最强也最有趣的应该就是本剧里频繁出现的Edmund Kemper了。【建议观看Kemper真人的几个访谈。虽然很多人觉得Cameron Britton did a wonderful job,但真正的Kemper比剧中还要让人觉得intriging得多】

His story is a combination of abusive mother, psychological trauma, rage, loss of control, confusion, self-testing, self-loathing, self-battling, high intelligence and clear-minded crimes. 这是我看的这么多serial killer纪录片中,采访者(包括本部剧男主角原型John Douglas)表示同情和痛心最甚的killer,甚至有几位一度表示”I like him”, “he is a likable guy”, “never, ever felt unsafe in his presence”。

几个让人震惊的事实。

他的智商145,曾通过记忆survey的题目来通过精神测试。

他第一次杀人在15岁,对象是他爷爷奶奶。他讨厌他奶奶,但很喜欢爷爷。他说杀爷爷的原因是——不想让他deal with奶奶死了的这个事实,怕他受不了。

他跟很多警察关系不错,还曾经想做警察,因为2米多的身高被拒绝了。

他杀的几个女孩都是非常pretty, young, outgoing, innocent 的姑娘。但他杀死她们,然后砍下她们的头,与头和身体分别发生关系,然后肢解尸体扔掉。残暴至极。

他接触受害者的方式是开车偶遇hitchhiker,然后带到偏远处杀死,把尸体运回家处理。在开始杀人之前,他接了几个月的hitchhiker,车里藏着的作案工具不断升级,他说他想看看到底能控制自己到什么程度。杀了最后两个女孩以后,他又接了两个女孩。这次他非常努力的控制了自己,甚至没有走女孩们要求走的一条通向他第一次杀人现场的偏远的错误的路,而是坚持把她们从正确的路线送到正确的地方。(他在采访的时候非常细节且冗长的叙述了这一段经历和心理过程。我觉得他很“proud”和“满意”自己控制住了。虽然他在一个星期以后就杀了他母亲。)

他母亲从小口头和精神上虐待他。他声称他其实一直把其他女孩当母亲的替代品来杀。他最后两起谋杀的对象是他母亲和母亲的朋友。他对母亲的尸体做了同样残暴的事。他对母亲非常憎恨,但又非常渴望得到她的爱。有一次他在复述母亲生前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居然哽咽了。一个平静地叙说自己残暴的杀人经过、分析自己动机、让人觉得几乎没有感情的人,哽咽了。

他在杀了母亲后开车离家,一直开了三天,最后停下在路边电话亭自首。”It had to stop.”他说。

他入狱后,帮助最早一批心理犯罪学家(比如John Douglas)建立了心理犯罪理论体系(像本剧里面一样,这是FBI的一个program,采访了很多serial killers,Kemper是其中一位)。他强大的分析能力和曾经的经验给心理犯罪学家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视角。

他在法庭宣判的时候,请求判自己死刑(而且是折磨致死)。他曾多次waive自己假释听证会,认为自己以无法融入外面的世界(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

他确实口头威胁过几个采访者说要趁他们独处时伤害他们(就像最后集对Holden那样)。但他后来说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看对方的反应。For fun。

有些人说他让他们毛骨悚然,因为他重述和分析自己罪行的时候冷静、有逻辑、语速快、正常得吓人。如果不知道他犯下的罪行,很可能觉得这就是一个犯罪心理学家在分析别人的案子。他极度疯狂和残暴的犯罪手法跟眼前这个看起来平和、理性和显然非常聪明的人完全无法联系到一起。有人说他是psychopath,完全不会remorse,是个操纵人心的大师,完全知道对方需要听到什么,然后表演出来(这更像Ted Bundy)。有人说他更多的是antisocial,在成长的社会化和identity形成过程中遭遇巨大挫折,无法建立跟人正常关系,但明显会有remorse和conscience。这个人的思想、心理、完全分裂的行为,像个巨大而intricate的谜团,让人着迷。

根据几个纪录片的一点主观分析(obviously there are a lot of other materials to dig in, and they may show different pictures)

他因为强势、控制欲强的母亲,一直处于强烈的loss of control/power的状态,觉得对自己和身边的事物都无法掌控。一方面,当出现矛盾的欲望和想法时(比如想杀人,但是知道杀人不对),他在做出行为前无法predict自己的行为,所以必须不断尝试、测试自己。如果能够“自控”,他也会觉得一定的控制/成就感。另一方面,Killing fantacy和真正实施killing让他得到了控制他人的快感,一种让他觉得更powerful的快感。因此他像沉迷毒品一样,先是沉浸在fantacy中,然后一旦开始杀人便无法停下。

从刚开始pick up hitchhiker的时候,他是用一种比较良性的方法获得掌控感:在pick up的过程中试着测试自己的自控能力,从能够控制自己的杀人欲望中可以获得满足和正面反馈。然而,他刚建立起的自信回家后马上会被母亲摧毁。光是自控已经不能填补他的失控感了,所以他turn to killing,一种让他获得更大快感和control的方式。一旦他lose self-control(第一次杀人),他就陷入了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在母亲面前被剥夺控制权的双重负面反馈中,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控制自己,以杀人的方式发泄自己在母亲身上的怒火,而这样的发泄让他觉得更难自控;另一方面,杀人的快感又不断给自己“in control"的delusion,不断增加正反馈。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他放弃了自控,投入到了killing spree中。也正因为如此,在最后终于说服自己“这样做不对”以后,他决定回到“自控”的轨道上来。在这次成功自控的经验后,他终于决定不再逃避和伤害其他人,而是deal with他认为的一切的源头:他的母亲。

我认为他是会有remorse,也会有负罪感和良知的。但是他因为从小没有得到爱,而且受到一定程度的abuse,无法与人形成情感联系,因此难以跟人达成共情。他从受虐待、逐渐心理变态、杀人、认罪、事后分析的过程中的关注重心一直是自己的感受,比如自己是否能控制自己,自己是否得到满足感。但是他的感受又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别人对他的看法,或者说,他对别人对他的看法。因为一直受到母亲的贬低,他一直觉得自己在所有人、尤其是女性眼里都是毫无魅力、笨拙、socially awkward的人。所以他说自己虽然不是生理上不举,心理上却是不举的,毫无自信。也因此他要杀死受害者后再与之发生关系,因为他觉得活着的她们肯定会厌恶、看不起他,觉得自己在性上很无能、笨拙。只有她们死后他才敢放任自己跟她们发生性行为。

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势——智商。虽然他不是Ted Bundy那样典型的narcissist,而且在人际交往中更多的是自卑和逃避,但他在interview的时候,一旦讲到他显得比较聪明的地方,或者自己觉得有满足感的时候,会不经意流露出一点点得意的表情。他明显也认识到,或者自认为,他比很多人聪明很多。然而他在描述杀人的时候一般不会有这样的流露,大多时候是cold, distant, indifferent的,偶尔会皱皱眉头。他跟Douglas说,他第一次杀人想的不是“it felt great!”,而是“it's so damn tough"。他并不是sadist,enjoy的也不是killing本身(他后来选择用枪直接结束受害者的生命,而不是用刀多次捅刺),而是死后对她们身体的绝对拥有权。

他对受害者肢解、强暴的行为,是他在自动或者强迫自己dehumanize和objectify受害者后作出的行为。也正是基于这种对受害者的物化,他通过与她们被肢解的尸体发生关系、保存受害者头颅,能产生“拥有”“所有者”的感觉。这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和不被爱的人经常会有的渴求:我希望能拥有一个东西,完全是我的东西。只是他的病态心理让他完全超出了正常的“possess”的范围。然而一旦他把受害者看成“人”,他会表现出一定的负罪感。这在他的一次采访里也表现出来了:”those PEOPLE, not THINGs, those PEOPLE would still be with their families and loved ones, if I had the courage to make that decision (to turn myself in)”。他说这话的时候眉头微皱。

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和杀人冲动,但同时他的大脑又极度清醒。他可以清醒的知道自己这次会杀人,清醒的用小技巧打消受害者上车前的疑虑,清醒的知道要杀掉witness,清醒的提高自己的杀人技巧,清醒的利用反侦察手段处理尸体,也同时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做错事。但是他的情感需求太overwhelming了,理性聪明如他也无力reason himself out。他一方面是用各种技巧躲避被发现,一方面内心又呐喊着求别人发现他、制止他。所以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他没有顺从自己的理智逃走,而是打了那个电话。“It had to stop.” 他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拯救。

这是一个非常聪明、高效的大脑和非常失控、扭曲的心理的结合体。可怕的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的遭遇,他无法运用自己的理性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他一方面用着直觉和心理需求推动自己的暴行,一方面又用强大的大脑指导自己的具体行动步骤。普通人觉得这样的人可怕,因为他们看上去非常正常,因为他们在智商上压倒他们,普通人觉得在这样的人面前非常vulnerable。实际上,这样的人的内心也非常delicate和vulnerable。想象一下如果他的母亲能够充分给予他关爱,家庭和睦,父亲留在身边,他也许可以心理健康的成长,甚至可能成为社会精英。毕竟哪怕是他遭遇了那些遭遇,犯下残忍罪行,在监狱服刑赎罪的时候,都能为犯罪心理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他明明可以做个above-average的好人。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他是一个智商远超145的super-high functioning psychopath, and cleverly mixed up some truths with lies so that some facts could be accounted for without revealing his true nature. All those leaking emotions and remorse were just pure acting. A world-class liar.

一些对Kemper是否是psychopath的讨论://www.quora.com/Is-Edmund-Kemper-really-a-psychopath

以及Quora上对psychopath(primary psychopath),sociopath(secondary psychopath),antisocial disorder personality和bordline disorder persionality的讨论://www.quora.com/What-s-the-difference-between-a-psychopath-and-a-sociopath-1

按照“psychopath是天生的,(生物)化学上无法感受情感” vs “sociopath可能有先天的一些因素,但主要是后天遭遇trauma形成的,情感和良知的缺失主要是对自己受到trauma的心理保护机制引发的emotional disturbance”来粗略划分的话,Kemper应该更像是high-functioning sociopath。

Kemper因为受到母亲虐待而不能跟人产生情感链接,变得易怒、不能自控的想伤害他人,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受到child abuse的6岁小女孩。我在另一部剧的评论里提到了她://movie.douban.com/subject/26920281/discussion/615788010/

 短评

男主天真的过分但是是不惹人嫌的那种

9分钟前
  • addict_who
  • 推荐

不过瘾,逛了好一会儿wiki、买了原著的书、翻出《十二宫》的碟听音轨、再找《废柴联盟》s5e3看一遍,这剧简直david fincher fan club exclusive pornography. 视听语言来说,从《纸牌屋》开启电视剧电影化这几年,这部应该是个新高峰。

12分钟前
  • zephyrus
  • 力荐

没什么真正有悬疑感的剧情,还特别话痨。里面的罪犯精神分析现在是个读书看报的都懂

16分钟前
  • 水脉
  • 还行

感觉在芬奇拍的那几集(尤其是最后两集)里,男主演技变好了,以前从来没这么切实的体会到导演对演员表演产生肉眼可见的影响。

20分钟前
  • \t^h/
  • 还行

审讯部分非常“沉默的羔羊”,最后两集像看到了“七宗罪”。傲慢自负不也是一种偏执人格?善泳者溺于水果然没错。(小乔演得太好了,完全忘记了是弯的!)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没什么激动人心的破案,而是讲一个人凝视深渊然后被深渊凝视的故事……

24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问:大卫芬奇的作品和发电量不足的北朝鲜冬天有什么共同点?答:室内灯光永远不足,室外光线永远阴沉,人物基本不苟言笑,禁欲系的灰暗氛围,静水深流的死亡主题,一个日渐黑化扭曲的男主。

27分钟前
  • TimberNord
  • 力荐

求以后不要拍Groff的床戏,他演弯演直都不适合性感路线啊。

30分钟前
  • helenharris
  • 推荐

4.5;摒弃戏剧情节,聚焦饱含科研信息的对话,理论调查与实践运用结合完美,数案并行的脑力考验让人沉溺其中,谈话制造的情境模拟使观众拥有身临其境感,从而在对照案例时,引发剧内外的心理比照,专业性一流,编剧也是厉害;典型的「深渊回望」,探究人性黑洞,永无规则可寻,这正是迷人之处。

3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剧版《十二宫》,并非常规意义上的侦探剧,几乎完全就是靠着俩犯罪心理学专家之间的聊天以及同联邦罪犯们的对话来展开对犯罪动机的调查和追溯,更侧重于心理分析,不开挂重写实,整部剧质感很好,完全照着电影的拍法,但故事节奏偏缓慢,少了一些情节的爆点,总让人感觉很平淡,总体不如《真探》

37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我最爱的一类犯罪剧,没有开挂神探和刺激剧情,而是阐述人究竟如何对待无法理解的事物。它将原作案例纪实全部按合理的虚构故事线重组,完全符合逻辑。台词极还原,氛围和角色却是自己的,从原点出发一路狂奔,直到深渊回以凝视。除此之外,场景时代感和镜头切换的美感也使我惊叹。我所见最好的改编作。

40分钟前
  • 予渊
  • 力荐

Debbie怎么能做到那么专注学习?

43分钟前
  • 江南小野田
  • 力荐

无论第一集多难看都要挺住,第二集就会渐入佳境,后面就欲罢不能了。

44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挺喜欢前四集,第5、6集围绕一个案子太多不必要的破案抓马感觉像在看CBS罪案剧,最后一集收尾还不错。Bottom Line:足够吸引人能一口气看下去。

4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说网飞没有中文字幕的,我怀疑你们看了假的网飞

53分钟前
  • WeirdFishes
  • 力荐

男主的选角可以说是非常失败了,外形出戏就要用演技去补坑,然鹅这演技别说被坎伯等一众变态秒掉,连那几个小镇懵逼警察都比不上。想想爱德华·诺顿、杰克·吉伦哈尔比小乔还年轻时已经贡献什么演技,这种顶配的剧为啥不找个顶配男主。第二季也不能换人,导演难道不绝望吗。。。

57分钟前
  • 小九儿
  • 推荐

好看,肌理极丰富,整部剧在灰色地带游走。探案的刺激与真相的不明朗互为抵消,执法者的热望与学术派的清高来回撕扯,男性向内坍缩的自尊与女性无远弗届的洞见彼此相照。乔的演技日趋层次丰满,天真而世故,专一又贪婪,温柔且薄情。最终集的急转直下点了深渊回望的题,一如那个爬满蚂蚁的金枪鱼罐头。

1小时前
  • SaturnianAir
  • 力荐

这是……最后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是基佬,窒息了?

1小时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久与恶龙缠斗,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1小时前
  • 渡边
  • 推荐

结尾真棒,整个剧都提升了。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