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龙飞天

韩国剧韩国2015

主演:刘亚仁,金明民,卞约汉,申世京,千虎珍,尹均相,郑柔美,韩艺璃

导演:申景秀

播放地址

 剧照

六龙飞天 剧照 NO.1六龙飞天 剧照 NO.2六龙飞天 剧照 NO.3六龙飞天 剧照 NO.4六龙飞天 剧照 NO.5六龙飞天 剧照 NO.6六龙飞天 剧照 NO.13六龙飞天 剧照 NO.14六龙飞天 剧照 NO.15六龙飞天 剧照 NO.16六龙飞天 剧照 NO.17六龙飞天 剧照 NO.18六龙飞天 剧照 NO.19六龙飞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6 00:20

详细剧情

  李成桂(千浩振饰)为了正式的投身政治启程去往开京,李芳远(刘亚仁饰)也跟随着父亲去了开京。来到开京的李芳远看到了置百姓死活于不顾只为自己填饱肚子的权文势族,无法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愤怒。原本就对于李成桂的政界出仕很警惕的李仁谦(崔钟元饰)将李成桂邀请到自己家里并举办了宴会,在宴会上李仁谦给他看了以他背叛了曾经像兄弟一样的赵小生(安吉强饰)为题材的街头剧。在宴会结束后李成桂为了让李仁谦保守自己背叛赵末生的秘密,向李仁谦低下了头,李芳远目击到了这一幕

 长篇影评

 1 ) 45集纯属感悟

个人纯属感悟,可能有剧透,不喜勿点。
今天3月8号,上午我看了六龙飞天第45集,本来想在大结局的时候再写下我对这个剧的观感,可是看完45集,我却忍不住了。
一直单曲循环着六龙的主题曲《你的时间流逝》,估计宿舍的好友看着我一直流眼泪,肯定觉得莫名其妙吧。
在写下六龙第45集感想前,我想说什么呢?历史是很冰冷的东西吧,历史上发生的那些事情由史官记载,那些残忍的事件,短短几句交代完毕,
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我一直觉得那只是故事,是历史上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在看六龙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百度李芳远这个人,历史上对他的介绍也仅仅是“铁血君主”
和他的夺位事件,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他会成为这样的人?为什么他会走上这样的一条道路,历史和史记只会记载那些已经发生的事件,它不会解释原由,李芳远生下来就知道自己要
做什么吗?知道自己以后要走的道路是怎样残酷吗?他一点也不知道,很多微小的事情汇集成一条河流,决定了以后。
六龙飞天对于我来说,意义就在于它在讲诉的不是这个历史,而是历史上这些人。
历史很重要,可是历史是由人决定的啊!

我很心疼芳远,六龙飞天让我觉得这个“铁血君主”李芳远离我很近,我看着他成长,看着他哭,他笑,他迷失,他变得让我心疼。
即使编剧没有按照历史上完全讲诉,哪有怎样?我很任性的认为这就像作家经常说的一句话“笔下的人物不是由自己来决定,是由他们来决定,你只能创造他们,却不能决定他们。”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在45集里,芳远给三峰师傅送去了补药,他对三峰师傅说:“我觉得您这段时间过得很辛苦,您真的很了不起”那一刻的真心,和说完后长久的凝视三峰师傅那一刻,我认为那是真的
在为三峰师傅送礼物啊,芳远是真的认为三峰师傅很了不起啊,在对抗明国的气势上让芳远觉得自己真像个小孩,三峰的了不起之处就是他是一个让人真的很信服的人!
可是为什么我的心就不由自由的偏向芳远呢?因为他真的真的让我心疼.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英珪哥死了,他在临死前,一直挣扎着爬向门口,一直看着门口,无恤赶过来的时候他依旧对门念念不忘,他挣扎着,勉强拉住无恤的衣领说:‘关上门“,那一刻他让我彻底的泪目,
他害怕呀,害怕芳远他们因为这里被发现而活不成,他担心芳远比担心自己命不久矣都重要,他一直跟在芳远身边,对英珪来说,在芳远12岁那年,他就已经相信芳远,认可芳远并决心
守护芳远了。

<图片10>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图片14>
在芳远看到英珪的尸体的时候,在他哭出之前,他喊了四声哥,第一句哥喊出来的时候,那种不确定,不相信的神情让我刺痛,一声又一声的哥,那一刻我觉得芳远好像个孩子,好
像再喊一声“英珪哥”英珪就会起来拉着芳远的手。
英珪的死对芳远来说,就像是英珪口中那个决定,可以刺激芳远的决定,在45集快要结束的时候,芳远终于把12岁那年发生的事情对无恤说出来了,他最后那句,芳硕,郑道传,看来
都得杀掉了,让我难受不已,忽然就想起最近看《奇葩说》里马薇薇说的那一句话:“回首往事,皆是尸首。”
<图片15>
我已经想不起追这部剧的兴趣点和原因了,这是一部让我觉得莫名悲伤的电视剧,它的成功之处之一就是让我每次再看李芳远和郑道传的百度百科的时候,
读到的不再是冰冷的历史和枯燥的史记。
再见了,李芳远和三峰师傅。

 2 ) 韩版李世民上位史——全剧人物点评

网上有评把《六龙飞天》比做《纸牌屋》+《琅琊榜》,属实与否自然见仁见智。于我而言,这部剧确实结合了《纸牌屋》的多层次权谋和《琅琊榜》的东方浪漫。如果把这部2015年出品的韩剧全然作为历史剧,还是不太严谨的。应该叫做"历史演义"更为妥当。

既然是演义,情节逻辑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人。人的个性,经历,特点,你争我夺,爱恨情仇,造就了时势。在演义中最珍贵的是有血肉丰满的人物,足以让观众投射其中,透过史实,透过演绎,追问人性。《六龙飞天》这部剧,就是给我们展现了一批丰富的人物世界。P.S. 有让人欲罢不能的优秀(nan)演员担纲当然也是不可或缺滴。

总体上说,这部剧得我垂青,有以下几个元素使然:

一、编剧。好的编剧是整部剧的灵魂。逻辑缜密的剧情,抓人的悬念,符合人物性格的情节发展,有张有弛适度的节奏,从来没有那种上楼梯拍三分钟,咽气以前讲长篇报告的拖沓镜头,每一个细节情节都有前后呼应,没有废话。五十集的剧情,每集实打实的干货60分钟,不用黄暴感官刺激,完全用剧情吸引观众。更可贵的是全剧散发的颇具格局的家国情怀,而非隅于小我,像某些古装剧一样为得一猥琐皇帝之垂青一群女人忙得七荤八素。这一点和《琅琊榜》确实有相通之处。所有这些,奠定的是良心剧的骨架根基。

二、摄影,画面,精致唯美。配乐也兼顾流行和传统民族风。作为韩剧,没有美剧的大投资大制作大手笔大场面,却有精雕细刻的认真严谨。没有扣图P图,复古场景的拍摄不是在影视城,而是在民俗村,服装服饰真实考究,剧中的每一件器物都不违和;每一幅字匝,密信,都认认真真用不同的笔迹书写成,绝无敷衍。其毛笔书法的精到足以令国剧汗颜。这些特点足以给良心剧披上华服。

三、表演认真。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平民;不论是一线巨星还是横店群众;不论是男一女一还是路人甲乙,全部在自己的位置上认认真真地诠释自己,保证每一个眼神动作的精良到位。刻画人物细腻到位本来就是亚洲剧的强项,再加上小鲜肉大明星老艺术家这样的工作态度如何能不圈粉?这些是成就了全剧的血肉灵魂。

六龙之一:李成桂将军后成为创立朝鲜李氏王朝的朝鲜太祖。这位命里就带着真命天子的光环加外挂,百战百胜无敌手,百步穿杨箭术天下无双,气场强大到无以复加。可惜太阳总有黑子,李仁谦为了收服他利用了他的隐衷:当年家族为在高丽得一席之地而背叛自己的兄弟家族的往事。除此之外,李成桂其实自始至终有一种瞻前顾后的软弱,这也正是促使芳远一再挑战他的深层缘故。他一再标榜自己为自己的家人而战。而最后一刻当自己宠溺后妻立幼子为世子终酿大祸,剑抵李芳远的肩上斥骂他"猪狗不如"的时候,看到李芳远含泪眼中燃烧的决绝,是否有过些许悔恨?

六龙之二:李芳远无疑是本剧最立体,丰满的人物了。从将门虎子的爱憎分明,充满惩恶扬善理想的少年时代;到成均馆求学期间,理解江湖险恶朝堂黑暗,理解实力决定成败的青年时代;再到看到光明义无反顾追寻三峰的理想之境的后青年时期;而后逐渐走上与以郑梦周为代表的正统儒家和崇尚儒生士大夫为本的郑三峰正式决裂的"黑化"时期,最终扫平一切障碍于33岁登上王位;完整地演绎了李芳远20年成长的心路历程和王者之路。

韩剧,也包括优秀的国剧,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善于发掘,刻画和表达人物内心的细腻丰富。刘亚仁此剧充分地发挥了这一所长。作为凭借此剧获得"百想"视帝的重要作品,刘亚仁在剧里的表演绝对可圈可点,称得上名至实归。

作为一个大逆不道的王子大君,他弑杀大儒,师傅和亲兄弟世子,逼退开国父亲和哥哥两任朝鲜王,火烧杜门洞儒生,李芳远一路走来可说是"见佛杀佛,见鬼杀鬼"。可是偏偏这样的历史,却又伴随了另一半的真实:他在父亲的称王路上屡建奇功,最后以一己之力铲除异己,给父亲铺平道路。他因离经叛道之举屡获老师和父亲的责罚,甚至派遣他完成危险任务出使大明,也能不辱使命。他以鲜血夺得权力,大权在握之后却极大程度地延续了老师郑道传对于新朝鲜,新政权的治理思路。他深受不被父师承认之痛,捱过空有理想却无力量的年代,给了自己最有才华的儿子李祹自己所未曾有过的机会。他靠铁血上位却不贪恋权位,在位区区十八载便在51岁上禅位儿子世宗,以四年的时间提携引领,为世宗之后的朝鲜鼎盛30年奠定良好的根基。

李芳远与郑道传的分歧从现代政治学的视角看,应该是雏型的立宪君主与君主立宪的差异。词序之差实质是君权和相权的角逐。而治理国家的思想并无不同。刘亚仁作为偶像派明星出道,却有着将这种崇拜,震惊,无奈,背弃,种种情绪表达地淋漓尽致游刃有余的实力,圈粉无数。此剧和同时期的电影创作《思悼世子》是刘亚仁能够跻身演技派艺术家的重要作品。

作为偶像派的刘亚仁,在此剧里也承担了唯一条言情线的男方角色(李方地和妍熙基本上没有言情,只有忍忍忍)。不论是少年萌动时对焚伊的倾心,还是屡次表白不成的公子哥儿似的势在必得,之后在决心政治联姻后的冷静相处,再到决心黑化一搏之后,与焚伊划定身份的雪地宣言,再到大业已成之后对焚伊一人以及惠及她的百姓的守护,甚至最后一幕他决心为焚伊剿灭对马岛倭寇的romance,刘亚仁一路华丽丽的狗粮撒来,叫人目不暇接。

六龙之三:辅佐李成桂将军得大统的谋臣郑道传,号三峰。王氏高丽末期他一心推翻高丽王朝,拥戴李成桂创立朝鲜,尤为难得的是他以现代的政治思想,设计了一整套类似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社会管理体系,以保证朝鲜王朝的千秋万代,长治久安。如果说郑道传前期受益于自己的理想主义,那么后期就变得过犹不及。当李成桂无法战胜自己的怯懦在安边策上盖下大印之时,当郑梦周的围追阻截使整个团队岌岌可危之际,他的理想主义就成了一只可笑苍白的风车。当他于最后一刻从成均馆大殿走出,从容受芳远一剑时,内心应当是平静的吧:这小子,你终究是赢了,你的小虫子也终究是赢了呢!

六龙之四:李方地是虚构的人物,乃是三峰的护卫武士。他自幼丧父,母亲出走,自己带着妹妹焚伊踏上寻找母亲的路。途中各种波折,最终成长为三韩第一剑。

李方地的人设其实略显单薄,就是一个字的"悲",内在成长比起无恤来也略嫌不足。但毕竟是这位把整剧颜值提升一万点的卞耀汉出演,说唱艺人,落魄小生,超级剑客,深情恋人,义气兄弟,温暖兄长,失落儿子,隐忍卫士,文戏武戏样样出彩,各种妆容360度无死角,各种耍帅简直是人神共愤。

六龙之五:焚伊是李方地的妹妹,从小便表现出坚定果敢的品格。儿时与芳远有萍水之交,成年后经历苦难,成长为一方百姓的领头人。作为"李芳远情人"的虚构人设,她和李芳远有朦胧的初恋,但是在追寻大义的过程中她果断和芳远保持理性的距离;她用她的理解,行动支持郑道传的理念,而在李芳远,郑道传渐离初心之后,还努力保护自己的一队百姓能够远离漩涡中心而安定地生活。

对申世京这位面瘫女王我实在是一言难尽。对我来说她简直就是本剧这连绵的金沙滩里的唯一一粒硌脚的粗沙。不论喜怒哀乐狠狂痴,永远是一幅爱谁谁的表情演上五十集,也是没谁了。

唯一让我动容的一幕,可说是结尾李芳远带儿子李祹(演童年李芳远的演员再次出演)来见焚伊,她在与芳远维持淡泊隐忍之后,情不自禁在背后要深深地拥抱那个酷似芳远的少年那是她内心深处的柔软和情谊。

六龙之六:武士无恤,也是虚构的人物。他亦出身草根,只因为从小身材高大威猛,被奶奶送去洪师傅处习武。为实现奶奶"出人头地"的嘱托和养活老少一家,怀揣武士梦的无恤不断精进,最后终于成长为李芳远的第一护卫和名副其实的"朝鲜第一剑"。

由尹均相饰演的武士无恤,虽是本剧的卖萌担当,却绝不止于卖萌。人设最大的亮点在于作为目不识丁的武士,他内心的不断成长和强大。从最初的对芳远和焚伊的无条件追随,和单纯的打打杀杀建功立业,到渐渐地思考百姓的需求,希望他的主君能让百姓欢笑;从和英珪质疑主君的决定,到最终感觉芳远远离初心之后,决然离去,无恤经历了成长之痛,也就比李方地更加丰满可亲。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承诺的坚守,对奶奶承诺要守护家人,最后隐遁江湖守在家人身边;对大哥英珪承诺要为他报仇,他手刃仇人;对芳远承诺要守护主君,直到已经决心离去仍然听从内心的召唤回来营救。那运剑之间口诵的最后一句"武士无恤,听从主君的指令绝无差池",怎能不让人泪目!相对比与他亲如兄弟的李方地,无论是爱人还是主君都未能守护,无恤是何等的幸福。无恤的转变和成长,从外形和神态上,参加李成桂征辽东途遇千难万险是第一次,陪伴李芳远出使大明在朱棣帐中逗留两年是第二次,一次次的转变,深化,尹均相演绎得层次分明而令人信服。可以说无恤这个虚构的角色,承载了无力改变历史的小民对时代的感知,也是本剧从"百姓"层面上的"大义"所在。

作为无恤的主君,也是共同一路走来的小伙伴,芳远对无恤是爱护,是信任,也是懂得。他在朱棣帐中对无恤的万般维护,在遇到危急时一句放心开朗呼唤的"无恤!"但他也明白无恤不是英珪,他有着自己的坚守,他不愿无恤背上道德的重负,情愿亲自动手。而在最后持剑手刃世子的一霎,芳远看到的是无恤的震惊,失望,他的内心是否也是坍塌的呢!

最后一幕,国泰民安之后,芳远带着颇有自己风姿的三子李祹来到无恤的家乡,再请无恤出山辅佐世子,将自己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交到无恤的手中。这是对肱股之臣最重的嘱托。

除了六龙以外,以下人物也颇具看点:

李芳雨,李成桂的长子,李芳远的长兄。这是一位在史书上记载不多的皇子。李成桂夺取天下之前,作为戍边将领身经百战。李芳雨自幼习武,文武双全,既是年少成名的武士,也是深得父亲信任喜爱的高参良将。只可惜寿运不长,在李成桂称王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特别提到这位不显眼的配角,完全是个人喜好。这位细眉细眼的男演员李承洨看起来超顺眼,能文能武的人设也非常到位,整体把控极佳,有眼缘。

洪仁邦:李芳远在成均馆的老师。芳远目睹了自己的老师,一面明里高唱儒学理学,一面暗里背信弃义勾结朝堂恶党。为了达到权力顶峰,他不惜以无限压榨百姓来换取朝上同盟。老师形象的崩塌,另一面也唤醒了他心中的"小虫子",那个可以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阴暗面。当洪仁邦被拘以后,对芳远说的一番言辞,更是预言一般地指出了芳远的终极道路。洪仁邦实际可以说是李芳远的心魔。他对洪仁邦有多少不齿,就有多少相似。最后那个坐在君王宝座上的而立之年的李芳远,恰是由洪仁邦,李成桂和郑三峰共同塑造的,他们的失败给了他教训,扶他一步步登上顶峰。

吉太味无疑是本剧最令人惊艳的反派亮点。他自幼因为好女儿装而被送去习武,由于聪颖用功,很快修成"三韩第一剑"的武功。加上运气好一路走到权力上锋。可是他深知自己不过是朝堂真正实权人物的走狗而已。当洪仁邦来找他结盟的时候,他表达的是掏心掏肺的渴望和天真的付出。他的真实正反衬了洪仁邦满口仁义道德而背后无所不用其极的虚伪。当他走向毁灭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并非预想的快意恩仇,竟是带着些许遗憾的唏嘘。而他的结局虽然是被追杀,但他的死却正如他的孪生兄弟吉善味所言,作为武士而尊严地死去。

李仁谦:自带"老奸巨猾"人设,鱼肉百姓并把高丽王控制于股掌之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整个都堂对自己俯首帖耳。在李仁谦倒台之前,他的政治盟友崔莹将军,人设超级正义的忠臣良将,一再对其妥协退让,最后爆出原来正是这一文一武两位在恭愍王之后一力扶持昏庸的禑王上位,为达到控制朝堂的目的。孰正?孰邪?

这位老演员表情动作十分到位,演活了一位朝堂恶党奸相。

赵英珪:李芳远最忠实的护卫和左膀右臂,从少年时期就跟随芳远,保护他,信任他,唯芳远马首是瞻。对芳远的所有指令都会不折不扣地执行。他对武士无恤所说的:"武士就是,你看准一个人,他值得你的信任和守卫,那么就只要去做,不论是什么,不必去想对不对,主君自然会去想。即使你不懂,主君要你做一定有他的道理。"也正是这样的忠诚和理念使得他作为李芳远的刽子手杀害了大儒郑梦周。而他的离去,也在生命的尽头仍不辱使命,给"王子之乱"提供了绝佳的联合起兵的时机。但也是由于他的缺席,李芳远在接下来刺杀师傅和世子的时候不得不亲自动手。弑杀世子之后,李芳远幻想英珪来到他的床边,并对英珪大哥说,你不在了,我不愿让无恤动手,我已经失去你,不愿再失去他!

这部剧十足的男神戏,阳盛阴衰,女性角色除了知名的扑克脸女神申世京饰演的焚伊老大以外,还有以下这三位颇值得一提:

李芳远正室闵多敬。按照剧情,李闵乃是不折不扣的政治联姻。李氏因洪仁邦的得势需要绑定海东甲族这一几百年来的名门望族,而闵氏也恰因自己家族的衰落而需要寻找下一个势力增长点。闵公举对小李子这位少年英雄还是颇有好感,而芳远则摆出一副讨价还价公平交易的谈判架势来强势求婚。毕竟芳远童鞋的真爱是焚伊老大嘛!

在之后剧情里,多敬每每遇到危机都坚定地和夫君站在一起,支持他辅佐她,看到她的坚毅,乐观,芳远是不是也该有多些力量呢?

妍熙这一角色几乎是从头至尾,一直作为李方地的另一半出现在剧中。地间(李方地原名)除了刚刚出场时为寻找母亲小忙了一阵之外,自从认识妍熙的那一天,就像师傅张三丰说的那样:这个女人会永远在你的生命里。两小无猜的年纪,妍熙就给地间亲手缝衣。而在妍熙遭受侮辱的时候地间却因心中顾念妹妹而不敢站出来和歹人搏斗(当然事实上也是没有去找死)。可是妍熙的屈辱,妹妹的悲愤,都让他内心更加绝望。于是他坚定地跟随张三丰学艺多年,内心装着为心爱的女子复仇的渴望来到开京。在这里他重新巧遇已沦为黑妾并做了双面知财女(间谍)的妍熙,辅佐保卫她的梦想(郑道传以及他的社会理想)。直到有一天,他的女人成了政治的牺牲,而他却又一次,也是此生最后一次既没能保全她,也没能搭救她的梦想,竟眼看着她走在自己的眼前。此中哀痛真真令人悲戚不已!

特别要感谢导演,最后让李方地救了母亲以后不知所终。其实他最后最应当的命运,不该是大仇得报之后随妍熙而去吗?但是仁慈的导演在他对批国寺灭门报复和同无恤联手战胜拓四光之后,最终给了本剧No. 1帅哥一条生路,善莫大焉!

拓四光是此剧最悲的女角没有第二。这本是一个极具才华的女子,出自将门,自幼习武,只因天资过人而学艺极精,竟被祖父点名授以拓家无敌谷山剑法的真传。正因如此,小小的四娘自小就生活在刀光剑影之中。虽然武艺精进,四娘却不喜杀戮,于是在家族遭到血光之灾以后隐姓埋名遁于江湖,辗转来到定昌王府化名芸娘做了一名舞女。造化弄人,定昌王对她一见钟情,不愿登王位做吉祥物,唯愿与芸娘一同闲云野鹤。在出逃途中遇各路人马追击,芸娘为了保护定昌君终于暴露了绝杀武功。更在接下来的定昌君继位和退位的全程陪伴和保护他,直至定昌君恭让王再次被李成桂胁迫退位并赐死。她再一次负起保护定昌君子嗣的使命,却恰因赵英珪在李芳远私藏的武器库中撞见定昌君子而狭路相逢。因为赵英珪死在她的剑下,几次与她惺惺相惜,刀下留情的无恤最后不得不联合李方地杀死了前来为恭让王寻仇的拓四光。

至此,拓四光一生始终处于想要逃避杀戮,却一直不得不面对打打杀杀的局面。正如戏里所言,在这乱世,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上至君王下至草民,谁又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演拓四光的演员韩艺里并非典型的美女,却十分耐看。起舞,弄剑,言情,该妥帖的妥帖,该利落的利落,风韵十足。

几场打戏:

作为武侠元素的历史剧,武打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紧张紧凑,充满千钧一发的悬念,动作既要灵动健美又要实用可观,还有摄影剪辑不能虚假狗血,也不能重复过多让人厌倦。这部剧的武美设计绝对是令人信服的!个人认为最佳打斗戏为:

一、李方地对吉太味的三韩第一剑争夺战;

吉太味在疲惫逃亡的时分,发现对手竟是他一直寻找的刺杀自己的剑客"毒蛇",他的眼中泛起的不是杀气,不是狠毒,竟是一种快意的见到对手的欣喜!此时他的心中已完全无所谓政治,甚至无所谓输赢,生死,唯一重要的乃是拼尽全力维护自己"三韩第一剑"的荣誉。这一场打斗行云流水令人炫目,最后的结局虽然作为观众早已有上帝视角,无非是惩恶扬善,却仍然免不了为大反派吉太味扼腕叹息!

二、结尾的三剑客互搏战。无恤和方地以二敌一,对无敌剑女拓四光。这次决战虽然已经有过几次两两对决和三人打斗互有输赢作为铺垫,但仍然作为最后的你死我活充满看点。每个人的心中都怀着对没能守护之人的歉疚和遗恨,也怀着报仇雪耻的希望,又怀着维护自己剑客清誉的高傲,连成你争我夺招招致命的连环杀技。

最后几句多余的话:朝鲜半岛的全部历史基本上相当于作为大中华藩属国的几个朝代而已。可是对于一个历史的横断面(与李世民上位史高度契合吧),韩国艺术家们:编剧,导演,演员和团队,尚且可以演绎出如此丰富的人性,在符合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没有狗血,不侮辱观众智商的讲清楚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和故事,让人扼腕,教人思索,是不是应当为手握天价投资却拍出只有扣图和无脑剧的天朝导演们汗颜呢?虽然本剧角色多为虚构,但凡是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无不符合其在历史记载中的命运。而所描绘的大事件,不论出征,出使还是朝堂争权夺利也无不有史书记叙为佐证。虚构的人物只是将没有或无法记载的留白合理填充使其逻辑丰满,而并非改变人设意淫历史。虚实相间的情节细节充满张力和说服力,而本剧每一位不论是大明星小角色都个个演技在线,亲力亲为,一个一个镜头揣摩的认真敬业,让观众感受到诚意满满,是不是应当令某些一部剧只出几个镜头,大面积使用替身的圈钱明星羞愧呢?究其原因不是差钱,也不是"审查"本剧五十小时的干货剧情看不出有任何黄赌毒或三观不正的值得被枪毙的片段,而是我们的导演,是不是有"文化";我们的明星,是不是有尊重观众的心。

 3 ) 我是金句小天使

看到十八集才后知后觉地想我要把这些句子写下来 以后就是看心情记一点 3集 李芳远:善是连恶都能包容忍受,但正义绝不会容忍恶。 正义之所以是正义,是因为放伐一切恶行。

洪仁邦:孔子所言的仁义,是种子,是生命。种子终归会发芽,虽然看上去很硬,仿佛已经死了,但生命会破壳而出。因此,仁心会韬匮藏珠,与万物息息相通。那是一股源远流长的气魄,越是压迫就越要生机勃勃。

李芳远:就算仁义很重要,但是作为一国之君,王不设想国家的利益的话,那是说王要轻视百姓的生死吗? 许强:要以统治哲学观大局。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哲学是以谋得利益为基础,那整个国家就会一门心思地扑在利益上,执政者只致力于开拓疆土,书生则为能有一席官位而活,民生随之凋敝。百姓就为了生存而不惜卖掉子女。 洪仁邦:人真的分善恶吗?人是因为做出了恶行才成为恶人,还是因为他本来就是恶人,所以才做出恶行呢?若不曾展翅,便不知自己是家鸡还是飞鸟,我当初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不知道自己面对那些时会是何等模样。善和恶,那又有什么用呢。 5集

洪仁邦:看来你们把百姓们看得太简单了。国家的朝代和君主不断更替,但数万年间百姓可从没有变化。所以伊西郡的百姓就算交了九成的赋税,照样有办法活下去。 焚伊:那我要做什么?活下去不就意味着要做些什么吗?但没有我能做的。我迷路了。那我就这样死掉吗?不是要做点什么,才算是活着吗? 6集

焚伊(对李芳远):是贵族,所以我怎么能相信。我看到的有权的人都抢我们的。

8集

郑道传对李成桂的演说 郑道传:在将军与倭寇战斗时,都堂里的家伙们以与倭寇战争为借口,大肆搜刮周边的村庄。 如果被倭寇杀死的百姓有十个,那么死在都堂那些家伙的战场上的百姓,超过一百个。 这样一来他们(百姓)问我,“我们的立足之地在哪里,生存的方法是什么”,所以我回答他们是咸州。 李成桂将军一定能理解我们的苦痛,李成桂将军一定和我们有一样的忧虑。这样告诉他们。 难道不是吗? 问您是不是。 如果不是,那说明我长久以来的计划漏洞百出并失败了。然后我们因扰乱军营之罪全都要死在这里。 所以请您回答我们所有的人。 不除掉都堂三人帮,我们真的还有活路吗?将军真的不明白吗?您是能假装不知道继续活下去的人吗? 我之所以来到这里,正是因为我拿自己的一切赌您不是这样的人。 所以,要么当场杀了我们所有的人;要么救下我们所有人,让我们做除掉都堂三人帮的先锋。 10集

李方地:在这所谓进行顺利的过程中,死去的百姓又有多少? 李芳远:这是需要坚持下来的过程,所有的大业,都会有牺牲的。 李方地:大业,牺牲,老师的话没错,做政治的人都这么想问题。得从大局上看问题。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树林之中遭到践踏的区区野草,根本就不被你们放在眼里吧。在这所谓的进行顺利的过程中,死去的百姓又有多少?这该死的平正之计,到底要再害死多少人,高丽才能走到尽头?可是却进行得非常顺利...是我开的头。 11集

妍熙:罪和死当初没有任何关系。既不是因为有罪才死,也不是因为无罪就活着。在这个国家里没有任何一种死亡,是和罪有关系的。 郑道传:是的,我一直很害怕。但是正因为我一直在害怕,才成就了我。

焚伊:但是我们百姓,实在是渴望至极才会如此。得到希望旋即失去希望,得到希望又失去希望,周而复始,才会性子急躁,做事不知轻重缓急,也不知该如何不择手段,事情就是如此。...我们并无不同。小女年幼之时来开京寻娘,第一次见到了李芳远。当时李芳远为了帮助陷于困境的我们,凡事走在前面。之后成为大人的李芳远,依然是为了帮助我们甘冒危险。小女所见强势之人,都只知道对我们肆意抢夺,那孩子是第一个帮助我们的贵族。那孩子比任何人,甚至比我还渴望大叔的计划得以实现,所以才会在那个房间等了又等,等大叔回来。

郑道传:聪明的蛇是不会吞下野猪的,若是如此,反倒会被撑破肚皮。

12集

李芳远:你可知道何谓战争?所谓战争最终就是杀人二字。我十二岁时便已参战。那正是我李芳远。 李成桂(对李仁谦):壬辰年收复双城总管府以来,我唯恐此事败露心怀恐惧挨到今日(背叛赵小生转而投靠恭愍王的过去)。但是,芳远出了这事,事到如今我才明白,我并不是噍主之家的一条狗,而是丢了幼崽的老虎。

在男子汉的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名誉。我为什么不惜隐瞒朝鲜的事情,守住了名誉,因为我若是得不到名誉,便保不住我的人。可是,李仁谦,你却做了绝对不该做的事,竟敢动我李成桂樊篱之内的人,更何况是我的家人,我的孩子。

13集

李芳远:我所见之百姓,喜欢胜者胜过喜欢正义之人。 李成桂(对李芳远):你为我多么地感到自豪。我想重新成为让你感到自豪的父亲,不会再向恶人低头,不与肮脏联手,会成为问心无愧、顶天立地的父亲。我定会重新来过,一定会努力。 妍熙:你不要故作高深。人是会变的,人生在世,会遭遇很多繁杂之事,在那些繁杂中,一个一个选择造就了如今的自己。我一直在做选择,如此才有今日之我。

14集

妍熙:没错,曾经是少女。没错。 乱世是什么?乱世是弱者的地狱。乱世里存在着各种弱者,在其中始终存在的弱者,就是女人和孩子。没错,我是孩子的同时,曾经是少女,因为是孩子,所以没有力量;因为是女人,所以有他们想要的部分。所以在这残酷的乱世,被人践踏。 你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吗?我作为弱者,在乱世中,在少女时期尽收屈辱。比起逃避的你,觉得我没有理由与乱世争锋吗?我们所认识的自己,已经在世间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复存在了。

李芳远:世间的一切都是人为所造,在某一瞬间之前都是假象。但是人们聚集在那里,融合了他们的血、汗、泪,就变成了现实。我们要在这块土地上开创那种从来没有见过的现实。 李方地:血,泪,对,问题就是这个鲜血,我曾经说过,未完成你们的大业,究竟需要多少鲜血,你这样回答我,这是无可奈何的牺牲。 李芳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管在哪里做什么,不管是何种身份,不管有没有力量,不管何时终会牺牲。不只是百姓和民族,包括任何人。我们要开创那种不会让人无故牺牲的世界。 李方地:但是你们开创的世界,我和焚伊是看不到了。是的,也许你能看到,但是焚伊终会被人利用而后丢弃,你们曾经的历史一直都是这样。这就是我想带焚伊离开的原因。 15集

李方地:像你说的现在是乱世,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各自...与乱世斗争。我是那么决心的。 焚依(对无恤):不管怎么说,武士算是个正常人,在这高丽像你一样正常又普通的可是没几个人呢,武士是高丽的希望。我的目标就是建造一个充满像武士那样的人的国家。

16集

李方地:我还要发表意见吗?...强大的势力,你也好,他们也好,那种力量都是假的,这世上真正的力量,只有这个(剑)。可还是用花言巧语蛊惑人心,假装成力量很强大。如果洪仁邦看透了这种力量,别说是海东甲族,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目标。 17集

洪仁邦(对李芳远):我也一样。三峰的话让我心动。可是吧,仔细想想吧,你的那份悸动,是因为三峰所说的那个国家吗?还是你想拥有那个国家?你现在恐怕不明白,但某一时刻你会明白的。而明白的那一时刻,你心中的虫子,就会开始对你轻言轻语。 18集

吉太味:亘古以来,就是适者生存弱肉强食。千年前如此,千年后亦是如此。弱者注定被强者欺,世上唯一的真理,便是弱肉强食,强者侵吞弱者,唯此才是不变的真理。 洪仁邦:因为孟子错了。孟子说过,见婴儿向井边爬去,即使不是自己的孩子也去救,那才是人的本性。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婴儿丢进井里的也是人,这种事在乱世中屡见不鲜。人无比羸弱且自私,从百姓到执政者无一不是,我也不过如此而已......每一件事是像书上所言,被包装的仁义礼智无力地消失,有多少学问,明白多少道理,就有多怀疑、多恐惧。 郑道传:彼此猜疑、嫉妒、擅长攻击是士大夫们的本性,这些我也要融入体制里。 19集

李成桂:高句丽何时征伐过隋国?高句丽何时征伐过大唐?高句丽的气概与气魄,只是对大陆的大国,寸土不让,不是用无谓的战事令百姓陷于水深火热。 崔莹:为了大业,需要牺牲,不要去想辽东征战中牺牲的士兵,想想我们辽东征伐之后,更多的子子孙孙。 22集(威化岛回军) 李成桂:没有私心的人,却拥有了权力,因为将军没有私心,所以不允许百姓或任何人的私心和愿将他们赶上战场,陷入痛苦之中。再者将军一个人,是不可能治好病入膏肓的这个国家的...将军一个人的清廉,是对抗不了当下腐败的形势的。 崔莹:...难道你对抗得了吗?你决定对抗的瞬间,你就需要权力,需要更多的兵力,为了更大的权力,就会不惜抢占百姓的土地,不知不觉中,你就会成为另一个辛旽,另一个洪仁邦,甚至是另一个崔忠献。 23集

郑道传(对李成桂):有句话说得好,就算忘记了杀父仇人,可夺财之仇会深藏心底,终不能忘怀。获得土地的百姓的欢呼,虽然在远处,听起来微小,可被夺走土地的人的诅咒、憎恶和怨恨,却近在咫尺,维持多时,声响巨大。赵浚就是在问您的这番决心。 24、25集

策士,一旦停止动脑就会死 历史里没有真理,比起真理的伟大,政治的必要性更伟大。

郑梦周:但师父也是人。不能把他看做不敢正面面对历史的一个人吗?

郑道传:我看与否,有何重要?师父已经走上属于他自己的道路。

河崙:师兄真的相信存在齐心协力吗?从在成均馆的时候起,我就一直很好奇,圃隐师兄为何就不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呢。圃隐师兄为何总是说人与人理当和睦相处。人们原本就不可能那样,每个人各自都有不同的想法。 郑梦周:你不相信孔孟之道吗? 河崙:师兄,政治只能以不信为基础。

李芳远:谁都不能把别人的幸福,强加在自己的幸福之上,不管是父母与孩子,还是兄弟姐妹之间。 郑道传:比起一个国家,更容易失去的就是人心。

其实每个人都是暴徒,只是爆发与否的差异罢了。

26集

李方地:原来都是骗人的,那个恶魔一般的混蛋,其实也不过是个,挣扎着想要在乱世中生存下去的人罢了。我没能杀死他。 焚伊:原来是这样啊 李方地:终究,那些家伙其实也只不过是弱者,为了好好活着,才依附在有权有势的人手下 焚伊:那种弱者最可恶。明明自己也是弱者,却要将比自己更弱的人找出来,肆意践踏,让弱者之间相互憎恶,相互争斗。做得好,哥哥。

郑道传:我以革命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救人的这一儒者的理念下,制订了这个计划。

圃隐师兄是在这革命之路上,能为我至死守护儒者理念的人。是让我们的革命能维持正当性的人。

郑道传:这些书是无用之物,孔孟之道都是谎言,说政治和正义其实是一个。

郑梦周:儒家思想和佛家的不同之处是什么?离开了书籍,人类无法逾越阻碍和局限,只能在这俗世中,靠人类自己争取的信任,要靠自己的努力和不断求索去完成。可是你,对这个世道付出过多少努力和求索,居然这么做!

27集

李芳远:哪怕是一滴雨滴落下来,人也会改变。

郑梦周:断不可再用这种方式践踏百姓,断不可为了守住社稷而进行改革,却没能守住百姓。你现在是心中有百姓才把百姓挂在嘴上,还是说只是为了你的家族的权力和发达,才会从嘴里蹦出这个词来?好好看看你的内心。

看重自己的名字和名誉的人,至少不会伤害到历史。

李芳远:历史不过是看后代的百姓们如何议论罢了。

我的心,不管在哪一刻,从未有过历史这个名字,从未有过未具象化的百姓,只有眼下和我踩在这片土地上,呼吸着,咬牙活着的,这一世的百姓。他们会铭记在我心中。 30集 无恤:太平盛世真的会到来吗? 李芳远:估计吧 无恤:什么? 李芳远:人类不管在什么样的状况下,都会寻找自己缺少的东西。所以才会永远需要政治。

32集

【1390年,高丽的土地台账在开京被烧毁,其火势燃烧数日不灭】

郑道传:如果以那些资料为基础进行土地改革,可以找回大部分被抢走的土地,而租税仅仅只有如今的十分之一罢了。可是,就如大家在市集里看到的,那些个兼并土地、抢夺土地的人,耍出许多政治手段反对此事。

政治,何谓政治?政治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实非常单纯。政治就是分享、分配,所谓政治问题说白了就是把某人的东西收过来分给某人,把某人的东西抢过来,填饱某人的肚子。而你们,从谁身上抢来,又填饱了谁的肚子?

本人,密直副使,郑道传,现在开始参与政治。

50集

李芳远:

“你们,真是难以处置的人,没有现在对立面,也没有对我不利,但也没有把整颗心交给我,也没有进到我手心里,就如这风一般,就如百姓一般。”

 4 ) 剧集过半,随便说说喜欢的角色和感受

(搬运自己的评论,顺便再润色一下。)

他终于能亲手救下自己心爱的女孩,亲口说出那句对不起。

焚伊以前说过,哥哥那样懦弱的人,是不适合在这样的乱世里生存的。但是乱世改变了他,如今的他,不再懦弱,但是依然善良。那一刀他依然没有刺下去,即使成为了最强的剑客,他还是做不了一个残忍的人。

保护弱者,和杀人泄愤,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意义。

桃花殿鸿门宴前半局的时候,因为事先被叮嘱过不能闹事,方地拼命挣扎在大义和仇恨之间,直到阴谋暴露,血腥味唤起了他的求生本能和作为第一剑的骄傲,他说了一句:

“活下来,一起回去吧。”

犹记多年前,满腹沮丧和懊悔的哥哥被妹妹哭着捶打:“你应该和她一起去死啊!”

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被绝望笼罩的小男孩,如今的他已经足够强大,终于能够说出一起活下去这样的话。当他拖着重伤的身体,追逐着那个改变了他一生走向的恶人的时候,即使不用闪回,每个人都想到了当年在麦田里的那个身影。

意料之内的镜头语言,但是感动却成倍扩大。

我喜欢看成长类的角色,如果遭遇没有打垮一个人,反而让他更加强大,那真是最好看的剧情了。

多年的噩梦终于要醒来了,跨过了这个,他一定能成为更优秀的人。

李方地这个角色写得太出彩,前二十五集除了斗智斗勇的部分以外,情感戏几乎被他包揽了,以至于观众看到他就有一种肝肠寸断的感觉。从一个善良胆小的男孩,蜕变成侠骨柔情的剑客,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设定,但是李方地又和一般的设定不同。李方地没有普通武侠剧里的剑客身上那种仙气和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更突出了他作为平民的一面,即使他有可怕的剑术,但是对他人性化的刻画更细腻。他强大,但是不冷酷,他急人所急,他是好哥哥,好护卫,好男人,他执剑的手一定是温暖的。



再来夸夸卞耀汉。

我是去年一月看未生喜欢上这个演员的,他的脸真的很复杂,或者更应该说他信息量大。只稍一个眼神就让你觉得他已经表达了五味杂陈的东西。也难怪他在独立电影圈被评价为“一张善与恶、反抗与顺从互相交织并能够自由切换的脸。”

25集在桃花殿由于无法夺剑陷入苦战的那一场戏,我读出了不疯魔不成活的感觉,隐藏在身体里的第一剑的身份,在他拿到剑的那一刻像浴血的凤凰一样飞了出来。

拿到剑的李方地是无敌的。

卞耀汉把先前不太有机会表现的,属于李方地厉害的一面,用一种骇人的方式演了出来,被逼入绝境后有些疯狂的笑容,拿到剑以后那种畅快的自信,相信大部分观众见此都对着画面发出“WOW”的感叹吧。

这个角色卞耀汉拿下真是对了,一定能成为他演艺事业中的里程碑。


在喜欢卞耀汉之前,我看过的韩剧一只手数得过来。韩国史剧更是可以说从来没接触过。虽然我看过的韩影不少,但是自认为对剧还是很挑剔的。

说实话我真的很震惊,原来韩国史剧能好看到这个地步。即使没有大场面,却能如此扣人心弦,每次看完都觉得不够,想继续看下去,一个星期两集都似乎太少。

六龙飞天是基于史实的群像剧,不少人物算野史中的人物,“史”和“戏”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一个是纵向的,一个是横向并放大的。编剧如何去写人物,演员如何去理解这个人物,都会对人物的成像造成巨大的影响。是人物的成功,让这部没有大场面的史剧,变得如此恢弘。编剧功夫了得,等结束以后一定要去补补其他的作品。

祝六龙飞天有更好的发展,完全期待。

 5 ) 李芳远的妻子和恋人:闵多敬和焚伊的对比。

《六龙飞天》是我认为为数不多值得力荐、值得回顾的历史剧。我们先看看豆瓣的评分(截止2017年7月):

然而,在这样一部以权谋和战斗戏为主的史剧中,我想重点分析两位影响了最终结局走向的女性人物——闵多敬和焚伊。 ♔先论人设♔ 在历史上: 闵多敬:李芳远的原配——元敬王后 焚伊:虚构人物,历史上不存在 在电视剧中: 闵多敬:女配 焚伊:女主(六龙之一) 闵多敬对芳远:付出+忠诚→携手王座 焚伊对芳远:吸引+偏执→分道扬镳 论付出,多敬完胜焚伊;论吸引,焚伊绝大于多敬。 多敬的胆识是观众们有目共睹的——面对想借助自己家族的力量“起义造反”的陌生人芳远,仅凭他的劝说和自己对天下局势的看法,就对他有十足的信心。这种果断和勇气,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为人所津津乐道。

多敬看人的眼光不俗,敢作敢为。看中了芳远的潜力,便下决心以自己和整个家族的未来做赌注:她劝说整个家族与他合作,为他生儿育女,付出的不仅是利益、感情,还有完全的忠诚和信任——在走向王座的道路上,他们不仅是夫妻,更是战友。

焚伊虽也支持芳远,可到最后她依然坚持自己作为百姓的立场。除了倾听芳远的苦衷,她对芳远的霸业其实并无实质性帮助,甚至有时候起到的是反作用。对于芳远最后的“黑化”,她也未必能懂得背后的苦衷,否则也不会说出想让芳远回头的话。就像剧中借芳远口中说出,“我比你想象得更加了解你”,焚伊不如芳远了解她那样彻底了解芳远(帝王心,海底针,谁说不是呢)。 至于为什么设定对芳远帮助不大的焚伊为芳远的恋人,我认为这点并不那么重要。本剧是历史正剧(稍有艺术加工),权谋戏是重点,感情戏只为添色。铁血君主李芳远也不可能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在感情上,他的重心始终很明确,那就是坚持他所认为的正义——从开始的推翻高丽王朝,到后面的自己当王,他从未动摇。 诚然,芳远和焚伊之所以会走到一起,除了因为他青年时的他的确希望自己是一个“不一样”的贵族(当在山坡上焚伊说她见到的贵族都只会抢百姓的东西、欺压他们时,芳远反驳道:我跟他们不一样)之外,更多是因为他和焚伊的确都有相似的品质,比如坚持,执着,隐忍,不甘心认输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叛逆。相似相惜也相吸,造就一对乱世中的恋人。

(焚伊为了给一个饿死的平民小女孩报仇,烧了粮草库,可谓是很叛逆的举动,然而芳远的看法是:......很浪漫!)

*然而,芳远的终极目标是王座,哪怕这条路荆棘遍地他也非走不可。特别是从三十多集之后,他开始为了这个目标一步步不择手段——“黑化”,这时的他与焚伊便开始渐渐行渐远。 其实焚伊的内心很纠结:她一方面非常希望芳远成功,做自己一直渴望的事情;另一方面,这又注定和自己所代表的百姓为敌。她起初一直在百姓和芳远之间犹豫不决。 她天真地以为,芳远能够就此停下,安分地活下去。却不知,这一路风雨,芳远变了很多,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不会为任何人改变的野心。她不知,当初鼓励芳远“做点什么”的是自己,现在想让他收手的也是自己,在芳远看来,多么可笑多么难以忍受。 最终她选择站在百姓的立场。百姓们最直白的想法就是,只要有实际的好处,有个安定的生活,谁当王都无所谓。而芳远的帝王业一路走来满手鲜血,牵涉了太多无辜,早已无法回头。纵使谋事起初,芳远还能和焚伊谈心,但一旦到箭在弦上之时,他便回归成那个甚至不惜弑杀手足的冷血君主。

芳远和焚伊都是倔强的人,谁也不会也不可能妥协,所以他们之间产生难以逾越的隔阂,注定分道扬镳。 而多敬,局势人心她都看得一清二楚: 论建国,芳远出力可谓是几个王子中最多;论野心,也最大——王座一直是他梦寐以求之物,一路风雨,牺牲越多,他越会不惜一切代价。 新朝已建成,三峰由同僚变成了挡道石,与芳远的斗争一触即发。若芳远落败,自己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但若丈夫当了朝鲜的王,自己便自然是王后——他们是拴在同一根线上的蚂蚱。 于是,多敬无条件地在这一点上与芳远达成一致,利用自己的优势帮他解决问题(比如藏兵器,还找来自己的族人帮忙)、在关键时刻帮他下定决心。

相同的人生目标,是他们夫妻能长久扶持互助的基础。

芳远有着非同一般的自制力和冷静头脑,在他还在与焚伊热恋时就能提出为了家族利益与多敬联姻一事即可窥见一斑。

而多敬亦如是,后半部分中,她虽明知芳远和焚伊的关系,但因为焚伊身份重要,涉及芳远的王图大业,她依然冷静地劝说芳远以结婚的方式留住焚伊、以使她为他们所用。

没有一般韩剧女性角色的各种吃醋嫉妒,多敬的大气令人不得不服。 性格上的共同点:叛逆和执着,使芳远和焚伊相互吸引进而相恋;事业上的共同目标:王图霸业,使他和多敬能够长久合作并相互依靠。 和恋人最终离别,和妻子携手王座,或许才是最好的结局。毕竟,不是所有的恋人都能够长久保持恋情,谁能保证焚伊入宫以后不会被身处万花丛中的芳远遗忘? 年轻的芳远把喜怒哀乐包括初吻都毫无保留地给了焚伊。数年后,举事前夜,心绪复杂、即将发动政变的他给了依旧在为此忙碌的多敬一个疲惫而依赖的拥抱,一句“为了这一切,夫人辛苦了。“,是对他们之间多年情分的极大肯定。


以下为个人吐槽: 编剧对“焚伊”这个角色的偏爱使整部剧的剧情稍有不合理之处。 1)高度决定见识,生长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眼界。多敬是大家族的女子,饱读诗书,自小见惯了尔虞我诈,所以有谋略胆识很正常。但焚伊不过是百姓,甚至肯可能没有读书的机会。虽说为人聪明隐忍,但编剧出于偏爱(对不起,除了偏爱我实在想不出别的词来形容)给她的设定都要逆天了,还没有在剧中给出合理的解释,令人感觉莫名其妙。 比如,焚伊在剧情中没有体现出她作为百姓首领的领导力和主见,在剧中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按照三峰和芳远的计划行事,却莫名其妙地能够让百姓对她心服口服、称她为“焚伊老大”(???)。她没有芳远“见神杀神、见佛杀佛”的霸气、没有三峰号召儒生吓退元朝使者的说服力,反而常常心事重重的压抑样子,缺乏魄力,凭什么让人服气呢?(这一点不仅与人设有关,也和演员的气质和演技相关) 比如,她一介平民,有机会和贵族谋士相处许久,有时处理事情的方式却幼稚得可笑,但即便是这样,还总能有大人物肯为了她不惜铤而走险。在李氏王朝成立后,焚伊自己策划让试图三峰和芳远和好,深夜将他们召集于山洞,其结果却缺乏合理性:三峰贵为大臣,芳远贵为王子,岂是她一介平民递封信说叫来就来的(请问编剧是多想给焚伊女主光环???)更何况,这一举动还不巧暴露了:焚伊自以为掌控了芳远的死穴,实际上芳远早已看透了一切,不过是陪着焚伊演一出自编自导的戏剧而已。

焚伊最终因与芳远理念不合而离开他,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六龙》胜出许多其他剧的一个地方就是几乎没有工具人,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信念并愿意为之奋斗。

但为什么焚伊表现得那么令人感觉突兀?我想除了编剧把部分情节设置得有点不合理以外,更多是因为申小姐因为实在无法与焚伊这个角色感同身受,于是她把焚伊的矛盾与纠结演成了别扭,把焚伊的决绝演成了麻木。 2)焚伊缺乏成长的过程。

我们知道:剧中人物不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剧情的深入,每个角色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变。《六龙》中成长最显著的两位,私以为,是芳远和无恤,一个从单纯有抱负的热血少年成长为多面的铁血君主,一个从毛手毛脚各种犯傻的小伙子成长为有担当的武士。

最不明显的,毫无疑问是焚伊:一成不变的淡漠眼神,一言不合就两眼泪光。就算单独和同剧的女性角色,如妍熙、多敬相比,焚伊的形象依旧太过单薄,似乎那么多年岁那么多大事也没能使她成长起来,她看待人事的态度多年来毫无改变。 在这里我想提出一点不满:《六龙》称得上一部优秀的历史剧,情节饱满,有史实依据,虽有虚实结合但张弛有度,角色大多真实可感,演员敬业演出,细节处理也很到位——但是:男女主之间的感情线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应有的逻辑性,有时让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一部以男性为主导的戏里会有女主莫名其妙的抢戏,就好像给一个胖子穿上极不相称的塑形衣——这部分剧情和整体的恢宏大气非常不协调。 ♔再论演员♔ 私以为眼神是塑造人物、展现人物内心的关键所在。我喜欢的演员,如文彩元、刘亚仁、姜栋元,眼神都相当精彩,为角色加分不少。有时,一个传神的眼神胜过一千句台词,一次含情的回眸胜过一万句独白。这点上,孔升妍虽然在剧中戏份不多,出道时间尚短,年纪也比较轻,但已然超出申世京许多。作为演员,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多图预警)来一发多敬的美美剧照: 在新婚洞房里谈利益的夫妻:

与丈夫久别后相聚的明媚:

谋事前的谨慎:

和芳远的争吵、因兄弟之死而悲愤:

她的情绪是有层次感的:

努力克制

爆发

据理力争

失望,绝望

申世京,出道年岁久一些,但演技在某些时候(跟老戏骨的对手戏)依然令人捉急~ 从头到尾似乎都是一副“你是我的仇人,我不相信你”的冷酷/呆滞眼神和淡漠表情。

惊讶的时候,是这样:

伤感的时候,是这样:

思考的时候,是这样:

(这些乍一看好像一个样的表情......各位可以自行体会一下) 焚伊作为经常被贵族轻视掠夺的百姓,对贵族的反感是正常情绪。但,人一生不可能只有一种情感、一种表情——她的隐忍被刻画得有点不太真实,人物形象刻画得过于片面化、标签化。另外,若演员没有丰富的演技,角色人设再高能也只能给人空洞无力之感。一个一演戏就面瘫的演员,再多的颜路人粉也无用。 客观地说,申世京作为演员,虽然在《六龙飞天》中的表现优于之前不少作品,让观众看到了她的进步。但她依然需要继续磨炼演技才行。 ♔总结♔ 多敬和焚伊,都是芳远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女人。 也许,当芳远老去,他会由衷怀念曾经在民间和焚伊一起的种种美好过往,怀念那段单纯的年少时光和难忘的初恋;但当他环顾四周,阴谋和血雨腥风是王室不变的主题,他发现自己依旧紧握多敬的双手,眼前不变的是妻子坚定的眉眼。 ——END—— 本文配图来源:豆瓣、影视截图、百度贴吧、新浪微博Verchae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交流。 若转载,请务必标清作者及出处。

 6 ) 想吃爆豆上篇(更新至30集)

=============================== 31集以后在此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783306/ =============================== 泡菜国的史剧,除了见缝插针地看过几集《大长今》,后来大红的《善德女王》《树大根深》如此种种都不敢轻易下口去啃。一般而言,看剧喜欢带着一个心理预设,比如看韩剧时,还是喜欢找甜软易嚼的食材……题材来看。如果想看格局大的,气势如虹的,无论是天朝两千年的历史积淀,还是大河剧的精心制作,都比历史有限的泡菜历史看起来有味些,纯正些。 毕竟,泡菜从三国到高丽,高丽到朝鲜,时间短,且朝代更迭次数少。更何况还有小国寡民的先天不足。毕竟看史剧,很多时候都追求视效,想想韩阳宫那矮矮的城墙,狭窄的院落,史剧最重要的质感就追求不来。今年天朝红了一部《琅琊榜》,争议不少,负面评论也不少,但唯有一点,山影出品的帧帧电影质感,是被影楼红绿配色彩荼毒很久之后,荧屏上不可多得的一缕清风。 不造别人怎样。但在我,画面用心,这个剧一半就有了。演员稍微有感,情节不过分脑残,我就能追得下去。想想也是心疼自己,国产剧的色调已经好几年不能看了,荧光色遍地。据我所知,一般青光眼喜欢这种高饱和度用色,因为……他们的世界里,缺少暖色……眼都绿了。 铺垫好久,赶紧拐到六龙这部剧上来。 六龙之前,是老手。老手之前,是思悼。思悼之前,是……大概是缘分吧。 能和一部剧结缘不容易。能看一部剧,通常要下好久决心,要有天时地利人和来配合——看剧纠结症候群患者如是说。 看思悼是个挺偶然的事儿。很早之前,听说李俊益导演要拍思悼。无论是先后出品过王男和出云之月的李俊益,还是思悼这个在李氏朝鲜历史中最具悲剧色彩的题材,都一直是我念念不忘的存在。 第一次知道李俊益导演的大名,是很多年前买《看电影》杂志,里面介绍他的作品,记得他对演员的调教之功。而这次出演思悼的刘亚仁,原名严弘植(因为一个朋友的缘故,更喜欢叫他严弘植,也更喜欢他自己在严弘植罗马拼音上演绎出的sickyboy),几乎是精品保证,无论是当年温顺又执拗的菀得,还是《优雅的谎言》中蓄着长发的伤口少年,表演都可谓惊艳。所以,还挺想看,在李俊益的手下,亚仁同学,会是什么样子。 为了减少铺垫直接进入正题,我直接说结论吧,思悼中刘亚仁献上的演技,是近几年中,我在泡菜国换了一波又一波的二十代男演员中,遇见的最好的演技。于是就看了同样票房飘红的老手。 终于一发不可收拾。如果说,在这之前,对刘亚仁,是一个有粗糙了解和浅薄好感的旁观者,在思悼之后,我心里的某根弦却是被深深触动了。是的,即便是看完他同样被称道的老手之后,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仍是是思悼。 但是思悼可以单独一篇去写吧。这篇还是要捞住我胡乱发散的旁支症,赶紧往正题切! 就是因为思悼,突然在亚仁的身上看到很多东西。一个演员如果能在一刻,只需那么一刻,闪烁出打动人的光辉,我就愿意认定他是一个好演员,并且去仔细欣赏他其他的作品。只需要这么一刻就足够。 所以思悼的动力实在太强大了。怀着这样的心情,我打开了据说有五十集之长的六龙飞天。 六龙飞天,并不是可以满足我对史剧质感要求的那一挂。画面粗糙,场景简单。即便是小清新拗浪漫的低成本镜头,也拍得……不无粗制滥造之感。 总之,在画面上,完全不像以制作精致著称的韩剧。 但正如传言中的一样,我和每一个追剧的人一样,在第一集看完后就觉得追下去。 六龙,其实是六个人。李成桂,李芳远,郑道传,焚伊,李方地,无恤。以官方给出的说法,是以李芳远这一朝鲜铁血君主为核心的六人团体,用其野心和力量建立李氏朝鲜的故事。 突然觉得这个故事苏点好多……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一个一个来吧。 先说李芳远,亚仁同学扮演的男主角。李芳远是李成桂的第五子。李成桂呢,第一任妻子给他生了六个儿子。第二任妻子出现时间较晚,暂时忽略(后面就不能忽略了。)李芳远是第五子,排行较小,所以童年活泼自由,父亲在各方面对他很少管束。这是好处,养成了他爆豆一样的性格。 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其实在他的家庭中,李芳远的才能一直都没能被父亲重视。而他的两位哥哥,李芳雨和李芳果,才是李成桂大小事宜要共同商量,风雨同舟的第一人选。 这点,对从小就想成为詹特格尔的李芳远而言,实在是稍微虐了点。这点显然被洪仁访注意到,所以他才会说,李芳远啊,直到今天为止,你还是没有力量,还是没有亲信,没有人肯听你说话, 这样环境下生长的李芳远,性格就有趣得很了。在孩童时代就能为了心中的正义手刃三人,完事微笑面对老师,应答自如,自有一套强硬的价值观。一面是不羁而机变,这点和他听爸爸话的两位好老哥形成鲜明对比。一面则是长期的压抑,也让李芳远同学行事更加果决,对权力的渴望也更加激烈。 亚仁同学,兵役前,二十九岁,三十岁前的玄关上,出演李芳远,实在是妙之又妙。娃娃脸,稚气未脱,去演在朝鲜建国时仅有25岁却已立下赫赫战功的李芳远,面容是合适的,演技也是合适的。其实,第一次王子之乱发生时,李芳远也只有三十一岁。而两年之后的第二次王子之乱,李芳远也不过三十三而已。结合下此人在二十五岁时做的事,以及三十岁做的事,是该感慨少年英雄?还是少年辣手呢? 又,小李同学曾到明朝进贡,并与朱棣同学一见如故,在朱棣的住所一呆就是好几天——放到现在,真是不由得叫人多做联想的同人文题材。且,正是因为二人不正常的过从甚密,朱棣差点被他老子朱元璋给neng死,加上个里通外国勾结藩王的罪名。 要说这俩人能一见如故,也绝非偶然。朱棣亲征经验不少,和李芳远一样,都是兄弟中出类拔萃的翘楚。又偏偏都因为母亲的缘故,不被父亲待见。一个宠爱长孙朱允炆,一个宠爱幼子李芳硕。朱棣和朱元璋之间不存在父慈子孝,互相猜忌,剑拔弩张。而李芳远在帮助亲爹打下江山后,也终于和李成桂决裂,最后李成桂一箭射向李芳远,李芳远还是在随从提醒下才幸而避过,箭头入木,触目惊心。杀了哥哥,又杀弟弟,连同情谊深厚的老师都不放过的铁血君主李芳远,在这一刻,也是泫然欲泣,声泪俱下。 大概,我们这位一衣带水的邻邦,泡菜国,也是如同我们一样,在父权文化统治下,父子之间又虐又爱的戏码从不少见。正是互虐千百次,走到这个份上,再硬的心肠,还是会有徒然怅惘的失落吧。 话说回来,思悼讲的,不也正是这么一回事么?你拼命地想求得他的认同,只因为他是父亲,一个理由就足够。这里面,是对父权先天的崇敬感和奉献意识,并不见得是亲情所故。而这种意识,生在王室,就会被发酵至愈加鲜明。而悲剧也更为惨烈。 说不提思悼,还是擦着边在提了。 最后啊,朱允炆遇上了靖难之役,李芳硕和李成桂父子也在两次王子之乱后交出了王权。 他是日落龙鳞万点金,你是雨打羊毛一片毡。去做天资做不到的事,必然招致后祸。触龙说赵太后之时,也知道予取予求不是对燕山君真正的爱。可当局者总看不清这个道理,以为给了他,他就果真,拿得住,端得起了。 这倒不是因为主角光环而为李芳远开脱。仅仅是,为那些父母叹息一声,溺爱这种事,自古至今地存在着。 剧从开播以来,一直有观众好奇,这部剧会播到哪一步?会走到李芳远和亲友闹掰那一步么?那样岂不是有损主角伟光正的形象?毕竟,杀兄弑弟,逼走亲爹,又砍死人生导师这种事,轻易可洗白不了。编剧又会怎样,让童年时代,少年时代都心怀正义的李芳远,变成后来心狠手辣的李芳远呢? 编剧说了,这个剧会写到第一次王子之乱。其实该杀的人,第一次差不多就杀完了。有没有第二次,似乎对故事本身的表达上影响不大。编剧大大好野心,真心好奇乃要怎么写。 不过目前剧情似乎也有一点端倪。李芳远在还是个小破孩的时候就说了,善良是容忍邪恶,正义就绝对不容忍!也正是在这个理论支持下,李芳远人生中第一次杀人。 杀人,对李芳远而言,可不是什么道德上的缺陷。他不是圣父。他说他第一次杀人是为着正义。 不知道,后来的君权和相权之争,编剧又会如何诠释? 我觉得不会太差。至少目前为止,本剧还不存在圣父这种讨厌的生物。 李成桂,郑道传,两个正面的角色,也都是在两难的境地中做选择。所谓两难,就是无论站到哪一边,都会在道德上有可被攻讦之处的境地。 比如李成桂,好人和负责任就是两码事。 比如郑道传,平正之计和无辜卷入的百姓? 其实都是善良,正义,乱世,编剧在剧中一次又一次提出的问题。 是为了救黎民于水火,解苍生于倒悬?还是个人英雄主义的驱使?至少在郑道传身上,暂时还不算清楚。 于是就从李芳远说到郑道传。一首长平门的《无以异也》让李方地和李芳远愿终生追随,也让屏幕前的我不禁鼓掌叫绝:嘴炮打得好,最强演说家! 夜深了,暂时到这里——不安分的小封条——想说的还没说完,下次……嗯,下次…… 接着写吧。 编剧用一场从假倭寇虎口夺羊的戏,来显示李芳远的嘴炮,无恤的少年神力。 六人行中年轻一代的四个人,焚伊和李方地是兄妹,形成一对对比,焚伊从小就比哥哥聪明机灵有主见。与之相对,李芳远和无恤是另一对对比,每次危险,都是在二人智商和神力共存的情况下化险为夷。所谓智商与神力共存,另一面是,智商高那个,每天配着宝剑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却手无缚鸡之力。而神力高的的那个,身高异于常人,却光长肌肉,心眼一个没有。 同时破译出乱字码的浪漫CP,是依赖智商碾压众人的天生一对。 而对应的,李方地和无恤,一个成了三韩第一剑客,一个成了朝鲜第一剑客。三韩与朝鲜区别为何?暂时不明…… 郑道传,出场时时儒生领袖,后来在无意间又把李方地、李芳远和焚伊收服。乃至和李成桂谈判时,他的说法是“你是我选定的王”,而非“我要侍奉您为王”。 他从开始时,就是自带王者气质的呀。以至于李芳远一直以为,郑道传寻求的联合,是借其父亲的兵力,自己称王。在他的意识里,意志坚定而个人魅力超群的郑道传,比他内心软弱的父亲李成桂,可是高明到不知哪个地步去了。 这也是他在偷听到郑道传说,李成桂才是未来的王的时候,惊得掉了下巴的缘故。 前十二集,李芳远戏份并未明显吃重。但仔细一分析,官方给的概念就完全没差,这个六人团体,在真正成型之前,就已经是围绕着李芳远这个中心展开了。这里说的中心,是故事冲突与矛盾的制造点。 焚伊对李芳远的和解乃至相爱,是平民和贵族之间的交流。焚伊说,在她的世界里,不存在一定会怎样,以及一定不会怎样的人。可焚伊又说,他是唯一可信任的贵族。这个转变从何而来?月光下,李芳远对焚伊说,无论是你绑起我的时候,还是我被你咬胳膊的时候,还是此刻,我都是站在你这边的。我希望你也是站在我这边的。会有人拒绝如此深情款款的告白么?是恋人的情话,更是同志之间惺惺相惜的盟誓。所以,焚伊成了李芳远第一个盟友,这种亲密而信赖关系的建立,甚至早于他的父亲。 无恤……编剧大人与时俱进制造笑点的角色担当。两次救下李芳远性命后成为李芳远的麾下。其实倭寇手下救人那场戏真的写得很精彩,编剧新手可以多拿来揣摩学习的。 无恤看到人被倭寇抓走,通知了李芳远和赵英珪——三人小集团形成。 李芳远制定初步作战计划——此时无恤神力还未爆发,李芳远的计谋率先得到展示。一个不动手指单纯依赖嘴炮和助手的谋士形象跃然荧屏。 计划中间,第一个变动发生在焚伊误会李芳远,攻击前来救她的李芳远,误以为李芳远是贩卖奴隶的朝鲜人。 这个误会直接导致了第二个误会——猪队友无恤上线,说妹子啊你别急,他是来救你的!哇咔咔,无恤你有力气没脑子的特质还能更明显一点么? 更令人叫绝的是,这时故事再次反转,原来那群倭寇——都听懂了无恤这句话,他们不是霓虹金戴斯啊,他们是泡菜思密达假扮的倭寇,绑架同胞卖钱的人。 李芳远嘴炮再次发力,深知绑匪性格的他,以财货诱之,并企图制造内部分裂——看人下药,不可谓不高明。 不过,正如弹幕说的,绑匪真信了他的鬼话,就是编剧在嘲笑观众智商了。所以绑匪们在紧张一通后,还是不信他的话。 李芳远无奈,再次搬出救兵无恤,此时尚不知无恤是神剑的他,只求无恤拔剑吓唬吓唬这帮乌合之众即刻—— 无恤本来不敢拔剑……但是易被妹子下蛊的萌属性让他终于爆发洪荒之力,一个人……吓跑了整个匪徒团伙。。 就这么短短一段,转折了多少次且不说,无一处是闲笔。每一次转折,不仅增强故事的意外性,让你总是料不到下一步,又处处在烘托人物性格,如果无恤不是爱妹子又有神力的少年,如果妹子不是大义凛然又机智的少女,如果李芳远不爱打嘴炮,这出戏就不能按计划走下去,几乎每一部都是必然中的必然。 必然之中又有偶然,其实无恤只需拔剑一吓唬,李芳远的计划差不多就成了。结果无恤是个真高手……相当于超额完成了李芳远的计划。 这种意外,也就是郑道传说的爆豆。出现得巧是幸运,不巧是厄运。对有超强控制欲的郑道传来说,发现了来自爆豆的天助我也,更多的是局面可能失控的惶恐…… 所以,编剧的故事,一直都是必然和偶然的结合。必然是运筹帷幄者的尽人事,偶然是来自爆豆们的所谓听天命。可是站在爆豆的立场去看,其实不是天命,也是他们要尽人事的努力为之。 这种偶然与必然相生的集合,又一次体现在了安边策通过这件事上。 安边策的过程,就要复杂得多了,比救下百姓这场戏的脑洞也要更大。在极短篇幅内,把多股势力角力下形成的结果交代得如此自然而然,编剧也是和无恤一样有着神力的少年啊…… 我们来看看这场戏有多少人出场,他们的意见又是怎样地相似,怎样地不同,乃至于导致了他们在整个过程中不同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哪些是被提前计算,哪些又是不可预知,哪些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偶然,哪些是真正的偶然。 所谓组织,被称为本源的郑道传,手下已出场的可用的人,紫一色,焚伊,李慎迹。四个人立场各不相同。紫一色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果敢派,李慎迹是坚定着“要改变这样的高丽”的纯良少年,郑道传在两边摇摆一下,声称不为所谓人性感动,但最终还是救下李芳远。。。至于焚伊,一开始就倒戈李芳远。。所以这四个人之间,虽然是同一组织,利益相同,但对达成目标的手段和路径,却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理解。 且,郑道传动摇之后的坚定,也是我们焚伊一番话促成的。焚伊啊焚伊,其实细想下来,目前为止完全同心同德的真正同盟,只存在于你和李芳远之间啊! 李成桂一伙,李之兰,两个儿子,都是内心赞同安边策,然而又绝对服从李成桂的意志。服从程度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最终决定完全由李成桂来拿主意。李成桂说了,虽然他不从政,但不代表他不懂政治。他在这个时候,犹豫很久,还是想当个好人,不想为了推翻高丽去跟洪仁访之流结盟——他还是没能摆脱那个为了大义而小节有亏的心魔。他儿子李芳远为此痛骂他老爹,既然你是这种谨守小节的人,当年就别杀赵小生……以至于让李仁谦抓着把柄,为何当年还能有轻有重,现在就如此瞻前顾后。 李芳远啊,你老爹就是当年被骂了一次骂怕了,现在才如此畏首畏尾……不过你确实懂你爸爸,他真是软弱得很。 两大知财团体,批龙寺和花使团,一个是效忠洪仁访,一个则在洪仁访和李仁谦之间游走。偏偏郑道传的贴心秘书紫一色也是花使团的高级骨干……再一层,知财知财,除去财万事不入眼。效忠不效忠也就没了意义。知财团体这种特质,也是增强剧情偶然性的一个点了。 紫一色同学,和李方地同学,以及郑道传大叔的三角恋会如何展开?编剧乃铺的线怎么这么多……后面怎么写啊!紫一色同学又是花使团,又是组织的人,又有李方地这根软肋,她的三重属性又会怎样决定她的行为方式?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 都堂之上,草英分析了,有郑梦周的人,有崔莹的人,还有都堂三人帮的人,还有不成器的墙头草。 郑梦周和崔莹,一个儒生代表,一个武将代表,虽然也常常打架,因为儒生看不上武将,武将看不上儒生。但在安边策上,一个出于儒生的书生意气,一个出于武将对边境安危的天生敏感,都投了赞成票。 都堂三人帮,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各有算盘。吉太味没主意,只求保命。 李仁谦老狐狸,和崔莹结盟,又心存疑虑。 剩下一个洪仁访,在郑道传的离间之下,选择和李成桂结盟。 要说这个离间是怎么达到的,也是长长长长的故事——总之也是计划之内,和各种爆豆层出不穷后达成的结果。两相试探,真假交错,居然就真成了。 后来李芳远兴奋了,安边策的达成,是他,李方地,郑道传三股力量在互不沟通情况下,合力达到的成果。真的是丝毫没有沟通,误打误撞,还是步步为营,总之就是达成了。 只不过,对这一结果,开心的也仅仅是李芳远一人。李方地心疼为平正之计而被鱼肉的百姓,这来自他的平民出身。郑道传则愤怒李芳远不止一次使诈,为了最终结果还不惜破坏信任,这来自他身为士人对信义的绝对重视。 总之啊,出现在第一集,又在后面第二次出现的三人会集,真是把三个人因为不同出身而表达的不同立场表达个淋漓尽致。毛主席教导地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这么好,还是打了个三星。因为到三人会集时,编剧储存的蓄力已经发挥到极致。 后来营救李芳远的两集,让前面突飞猛进的节奏突然变慢。虽然这中间也出了很多可看的地方(妈蛋这剧想说说的地方太多了……吐槽都不能痛痛快快地吐!),但仍显冗长繁杂。本来么,看了第一集就想问,这可是五十集的剧啊,节奏一直这么快能撑下去么……所以十集过后变慢了么?其实没必要铺陈那么多啊,观众都能看得懂啊?后两集对都堂几个人立场的反复交代实在是,咳咳,慢啊。 ——暂时到这里,等下周更新再来撕封条—— 上午一关电脑,脑子里就立刻冒出很多想说的。。于是这封条就在几个小时候又被撕了。 六人小团伙的两只大大,李成桂和郑道传,一个和李芳远是父子关系,一个和李芳远是师生关系。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生关系,在儒家文化的语境下,也是如父如子一般,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这种关系的构建未见得多好看。可他是李芳远啊,是小时候一颗爆豆,长大变成暴龙的李芳远。李芳远可以在一秒钟轻易推翻父亲在自己内心辛辛苦苦树立起来的权威,那么郑道传呢?郑道传的师道尊严又会如何坚固呢? 答案仍然是可疑的。至少,在他们第一次交谈时,相互之间就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冲突。暂时,李芳远被师傅给了个“不通”。 李芳远虽生在贵族家庭,但从小属于某种意义上的“爹不疼娘不爱”。好吃好喝好养活,但这么多年,他在成均馆书念得一般,在师门不受宠幸。武功上也是废柴一根。他所依赖的,就是与生俱来的心眼儿了。在士大夫郑道传眼中,李芳远的一切聪明都是枉然,都是未经统筹的意外,他渴求着李成桂的认可。但对当时二十岁不到的李芳远,他给予的却只有“你算什么”这种评语了。 和他爹是一样的。他们在一开始都不怎么看得上李芳远…… (只有焚伊咬了他几次后成了他的忠实小粉丝(●'◡'●)) 可李芳远还是重要的。郑道传和李成桂,是当时朝鲜良心的两个侧面,一个是要牺牲眼下利益的平正之计,通过加速高丽灭亡来寻求新国度的建立。一个则是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好人,忠心耿耿地伏在咸州的地界上,不踏雷池半步,只想照顾后东北面的流民。修身齐家,和平天下的区别,大概就在此? 在郑道传和李成桂分歧巨大的政治理念面前,李芳远是一座桥。两边的人都不向前走那一步。儒生的唯唯诺诺,和好人李成桂的疑虑重重,都让他们的合作迟迟打不开局面。李芳远说,乱世之剑有乱世之剑的用法,于是他在一连串造假、绑架、软磨硬泡、真枪假意之后,让合作猝不及防地发生了。 李芳远是想到就做,大不了被老爹把腿打断的行动派。 为了促使洪仁访相信李成桂那并不存在的合作诚意,同时也是为了隐瞒适龙被扣押的真正原因,他亲自跑到洪仁访家里,那个五次三番像他招降而被拒的洪仁访家里,堂而皇之地编出谎话:你扣押我当人质吧。我爸爸扣押适龙当人质。这样才能形成更坚实的合作。 看到这里你能不喜欢他么?是谎话又怎样呢?敢以身犯险,独自一人跑去当人质,且是为了一番大志心甘情愿地当人质,和躲在父母身后避风挡雨的温室花朵,不知好到哪里去了。 李芳远如此,还当不得“有胆有识”四个字么?胆量有之,智谋有之,少年如此,善哉善哉! 今天看到韩媒出了篇新闻,说李芳远是张口就能扯谎的“谎话精”。 小的谎话且略过,几次发生重大作用的谎话,也是颇显高明。除去刚提到的人质事件,在他劝李慎迹连夜送达安边策的时候,语气也是十足自然而恳切:赶紧连夜走,明天可就不是这个想法了! 真是当机立断,有情有景,好手腕,好心肠。 长期扯谎带来的另一项技能就是谎话识别力max! 被拷打时和审问方几次使诈的智斗也很好看……少年在牢里头,除了体力上要经受严刑拷打的折磨,脑力活动也丝毫不能少。君不见,人家骗他李成桂已经被攻破,劝他早点投降。他说,李成桂如果战败,开京失陷就是分分钟的事儿,你们这群蛀虫不逃跑反而来拷问我,也是闲情逸致!逻辑一流,嘲讽力一流!击破角度完美,帅气大通! 大骂“临阵逃脱就是你们的良风美俗”的李芳远,真是惹人心疼又惹人崇拜。怎么会有如此,如此既可激发母性又能激发荷尔蒙的人设! 只是为他哀叹一句,你这样透支你的信用,之后说话还会有谁信呢?这也是郑道传传达给他的理念。看样子爆豆已经记在心里了,以后会认真“从良”吧。 碎碎念,对于演员而言,能演这样的长篇史剧,无疑是锤炼演技的绝佳良机。 而电影,则是演技的另一面。如果说史剧是以其长度对演员的潜力挖掘到一个极致,电影则是以其精度去完成这一点。一帧一帧细抠的演技,一帧一帧细抠的画面,最终呈现的是艺术品。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它要完成的使命就与电视剧不同。一个演员,能在一个好的班底中演出,该是多么大的荣耀。而亚仁君目前为止,在思悼,菀得,老手,强哲,优雅的谎言中,带给我们的样子,较之他几部电视剧的代表作,成均馆和六龙,都是更为美丽而生动的。 听说他本人最满意的作品是密会。他说那是他在一个演了很多次,演了很久的形象类型上,所能达到的最为自信的程度。应该会去看密会吧。 --------------------这次真的暂封暂封TAT----------- 【13——14集】 李芳远啊,李芳远。 李芳远是谁啊? 李芳远是可以当着恋人的面,向另一个女人提亲的男人。也是向另一个女人提亲后,可以理直气壮地跑到恋人面前,质问她为什么自己会被拒绝的人。 问完了,他还会摆出一副受伤的样子,说我会爱你爱到死的那一刻为止。 坦坦荡荡,豪气干云。 我无话可说,焚伊也无话可说。 所以,率先拒绝了李芳远告白的焚伊,也只能是扔下一句“我爱你”走掉了。 她和他都一样啊。 她的退让是为这乱世,他的舍弃也是为这乱世。 乱世弄人,于是爱情与婚姻也被分割得彻底干净。 另外,男女主之间的感情一直没升华到位。芳远被拿一把火烧没了魂儿,后来就要分分钟爱她到死——理解稍微跟不上( ╯□╰ ) 且,焚伊对芳远的扇脸扇得很棒: ——我为你要疯了。 ——可你还是不会因为这个放弃提亲。 我觉得,和我一样,对芳远xi思路表示不大能跟得上的,应该人数不少。 志似鸿鹄倒不错。不过回过头做为爱痴狂状就难免有作秀之疑。 芳远虽是少年之姿,但并不似焚伊所说的“不懂事”。相反是太懂事。 不打算给编剧开脱了。男主与女主,如何相爱至此,如何相爱至此还要互相远离?都讲不通。想黑化也好,哪怕如《继承者们》里金元那样,背过头去,把最爱一片一片从身上撕下,连着皮扯着骨,也罢了。 现在的样子,看不懂。 闵氏,演员漂亮,目盈秋水,莲脸生春。白衣绿裙,干净的小配色。 端庄娴雅至此,洪仁访也是个蠢货,难道不是李仁谦说的,看一眼就知道,所谓与某公子一见钟情的丑事,分明就是拿来戏弄他姓洪的。 黄鹂闵氏,连女儿都管不好这种蠢话,洪狐狸倒真信了,也是怪怪怪了。 闵姑娘是家里的宝。 其宝贝属性不仅体现在智慧过人,更体现在心智过人。 对父亲说,如果赌注失败,您就放弃我吧,去寻找对家族更有利的势力。以及,为了能投注成功,不惜赌上女子最为珍惜的名誉,去替李芳远圆这个谎话,她,可真是对自己足够狠心。 笑盈盈地,捧着书,站在父亲身后指点江山,仿佛小女儿一般的闵多敬,转身间已经是可把自己逼入绝境而后生的人。 一般男人尚不可及的,自虐起来的手法,太干净利落。 去百度百科看了下角色介绍,貌似到最后,闵姑娘都没能得到芳远的爱。芳远该是如他自己所说,爱焚伊爱到死的那一刻。或许我一开始的想法有些狭隘,强行绑架爱情与婚姻,在乱世里根本就是笑谈。这一点,却是被身在局里的每一个人都深刻入髓的。 这样一想,倒也释然。就像芳远对焚伊说的那样,我不是在跟你谈论要不要做妾这件事,我要谈的是,是你是否允许我成为你的家人! 忍不住再次引用毛主席的话了,毛主席教育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历史。这时去看浪漫cp,就不能拿着现言的思路去套了,一旦代入时代背景,就发现许多死角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且,编剧又给芳远找了两处让步。 主动退让在先的,是焚伊。 主动依据利益而决定是否联姻的,是闵多敬。 总之都是女人的错。芳远君真是一朵长着小黑脸儿的盛世小白莲。 又……没看出焚伊,为什么可以成为芳远的一生挚爱……百度里的人设是典型的韩剧改良版女主人设,“任何时候都不会绝望”,“对她来说重要的不是一件事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而是这件事应不应该去做”。完美涵盖韩剧女主小强体质和水牛体质两大特点,又倔又正义女神上身的…… 焚伊是六龙之一。不知道之后会不会,给她点燃些配得上“龙”这一称号的气质。不然五十集长剧,谁知闵氏会不会逆袭……想起当年看《乔家大院》,乔致庸为挽救摇摇于风雨间的家族,也是放弃了青梅竹马的江雪琴,投向利益结盟的婚姻,最终却成就一段美满姻缘。谁说,如此相像的闵多敬和李芳远就做不到呢?仅仅因为焚伊是初恋么? 不过也不急,毕竟她还有个比她更搓的哥哥在等着挽救。 至少目前为止,地间也是挫到地心。 一会儿劝妍熙快走,一会儿劝焚伊快点走。一个是初恋,一个是血亲。 地间,六年后,还是那个听人一言就动手杀人的地间。还是那个对爱情,对亲情,对政治,对人心,都一无所知的地间。 长剑在手,腹中空空。懦弱至此,他并不比当年眼睁睁看着心上人被害的儿时强大多少。他的哲学仍旧简单粗暴——你们的假象,要让多少人流血? 他还是翻不过那个扣来。可是,如果不去这样做,流血的人不会少,只会更多的呀。 地间,紧锁着眉头的地间,歌唱着莽莽青山的地间,行动若猎猎北风的地间,她和她没有被任何人利用,她和她的选择都是此刻留给她们的唯一。 甚至于,也是你的唯一。 韩国受儒家文化颇深,多爱山中高士,贬抑世外仙隐。出仕总被鼓励,出世总被批驳。《成均馆绯闻》里,是佳郎爱惜大物地才华,软硬兼施逼迫其入馆读书。而在这部《六龙飞天》里,也是郑道传劝李成桂从政,李芳远纠集各色力量,为他天下大同的梦想向死而生。 地间,离他们的梦距离还有点远。连同无恤都被芳远的蓝图感染了,地间还是没能想通。 或许是因为曾经体验了最深的痛楚,比别人都更懂得失去的滋味吧。 无论如何,地间,和他爱的两个女人相比,在编剧这里都是矮了一头的。 说起来,无论是闵多敬,焚伊,甲芬,还是妍熙,都是果敢而英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且有能力做到,刀尖起舞,月下引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说起来,在地间对妍熙说“你曾经是少女”时,心里真的一阵恶寒啊:别人可以要求妍熙美丽而软弱,唯独你地间,怎么可能期待她在六年后仍然美丽而软弱。倒是妍熙的一番自我剖白恳切动人,乱世是弱者的地狱,而儿童和女人就是这个地狱里弱者中的弱者。少女时代的她,是女人也是儿童,所以才经历了凌虐的极致。这样的凌虐之后,她如何还能停留在那个柔软的少女身上,闭上眼睛,躲到天地一隅,和地间一起不问沧海与桑田。 这两集内容比较杂,剪辑也比较散乱,几条线交错得很没章法,看着眼晕。 六龙剩下的,还有个李成桂,在这一集里也和其他几只小鬼一样,渐渐被郑道传下的蛊引诱着向前走去。 不是一己名誉,也不是过分的野心,而是为了做个好父亲,这样想着的李成桂放弃了和洪仁访的结盟,但仍然要和郑道传联手,叫郑道传想出干干净净的计策来。 蛮喜欢~ 特别是,对洪仁访说, ——末将和家别抄从未能从任何一场政治斗争中抽身。 ——而末将也从未在任何一场斗争中失败。 李成桂大叔,你这在相声里叫“吃了吐”,也叫“逗你玩”。看着洪仁访被气得一鼓一鼓的腮帮,,来来来,快跟我一起大声说:姜还是,老,的,辣。 以及,和郑道传相视一笑的李成桂,编剧你是在麦麸么?快来告诉我就是的! ——你是在埋怨老夫么? ——日后还要多多埋怨。 如果说不是麦麸,就不要吐出如此傲娇的对话。如果不是麦麸,就不要在吐出如此傲娇的对话后,还让李成桂颇为狡黠地偷瞥郑道传一眼,后得意地笑。 以及,不要让郑道传说“你居然还会笑”。不要暗示,李成桂人生中第一个笑容,是送给郑道传的…… 【15——16集】 其实16集只看了一半,剩下的没看。不是因为不好看,是实在卡到心碎,一个小时的剧我花了两个半天还没看完……不能再拖了。 就先就着已经看了的一集半来写吧。 上次说想写李成桂和元敬,就连同这一集半接着谈这两个人好了。 先说李成桂。一谈桂花,总叫人想到其扑鼻香气。在咸州蛰伏历久的李成桂,也是如同一株桂树一般,爱惜着自己清洁而远弥的香气。 所以,三峰劝其出山的路途才会危困重重。这个人太在意自己的羽毛,心思沈重,不易作出决定。 不过一旦下了判断,这心志就宛若李将军从无虚发的箭羽,所向披靡,可御敌,亦可破敌。 李将军两次搭箭弯弓的仪态颇美,圆弓如月,好似李成桂在被洪仁访一逼再逼之后,破釜沉舟的心气,是满的,也是硬的。 李将军这次搭上的箭,拉开的弓,是为了他的儿子芳远。是家人的安危给他吃了最后一颗定心丸。不过想想,最后他也曾用这幅和李芳远比肩而立的弓箭对准了李芳远,虐心之至还真是十指蜷缩。 忍辱负重了数十年的李成桂,为流民布衣而兢兢业业着的李成桂,这次,敌人的爪牙碰到他亲儿子身上,确是坐立难安,不得不拔剑出鞘。 如此的造反,叫人不得不想起水泊梁山,想起雪夜红缨的林教头。这世上总有善良而聪慧的人,比如李成桂,懂政治,懂人心,有心机,有力量。难得是如此天资的政治家,却无意为政治,好比安居一隅的海东甲族一样,谨守着世代的无为清净。 插一句,和李成桂们对应着的,是这世上也总有洪仁访这样的人,对权力的追逐看不见边境,势力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就笃信这世上没有什么自己办不到的事了。李仁谦逼出了李成桂,洪仁访在这集紧跟着李仁谦的脚步,开始冲海东甲族下手,看好他把海东甲族一窝蜂地全赶到李成桂身边去。黄鹂闵氏本来是留后手的,如此危重时刻,洪仁访所作所为,究竟是拆散海东甲族与李成桂的联盟,还是正好相反,是给彼此之间本就不甚牢固的联合,加了一剂强大的聚合力眼药呢? 洪仁访把批龙寺都逼得快离他而去了。咳咳,看好他继续作死。 接着说李成桂。一旦接受了未来主君的设定,李成桂所表现出来的素质之高是惊人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更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箭一旦射出,就是要一招致命。 若说李芳远的魅力在机敏善变,李成桂吸引人之处就在其身上香远益清的醇厚之味。他轻易不变,轻易不相信什么人。但相信一经建立,在李成桂身上就是不容置疑的了。他收地间为义子,赐名李芳地,代表着花一样的“芳”,和土地的“地”。远播芬芳的土地,其实才是对未来朝鲜最希冀的图景。对没有姓氏的贱民如此礼遇,是容人之道,亦是纯良之心。 其实说起来,朝鲜的开国者们,技能大多满点,有长于脑的,有长于剑的。可以谈一谈“心”字的,李成桂将军表达出的诚意,那是大大超过其他所有人,包括三峰在内的。 他是因为幼子被欺才决定出山的。他的决定一开始就是极具人情味儿的。我们给予天才崇拜的目光,可我们总把毫无保留的信任留给那些散发着人情味道的人。他们是朋友,他们有软肋,他们会害怕。 三峰的筹码没有压错。好事只该难得。难得之事,才能算作好事。道路阻且长,行行重行行。 可是在这之后的李成桂,是值得三峰托付以智慧、甚至心血的同志。 闵多敬。 扮演闵多敬的妹子是93年,而剧中角色也是未满双十的弱龄少女。脸上baby肥尚未削去,一字一句吐出的话却已经叫人觉得凶险与悲凉了。 她和李芳远的交易,看上去公平,两不相欠。说好了只谈钱不谈心,你对我如此,我也只该队你如此。 只不过特殊时期特殊背景嘛,女性历来吃亏,这一段也不例外。男权社会下的李芳远,可以婚内搞利益联合,婚外搞灵魂伴侣,最后事业爱情两不误。闵多敬就不成了啊!她的婚姻是利益博弈的结果,且她最终在这次赌博中赢得大满贯。看上去,是有的放矢,招招必达。 不过,我又忍不住看百度百科了。如果编剧中途一直按着这个思路写下去,那闵多敬的后半生可真叫人扼腕而唏嘘了。长年累月伴君左右,却看他和别的女人同哭同笑,如此之下,少年时就已经坚毅而骄傲的闵多敬,只能把自己的自尊寄托在家族地位之上。她的余生,便都是为此而活了。 也就是,貌似是公平交易的结合,与李芳远而言,是爱情事业双收。于闵多敬而言,则是牺牲掉个人在情感上有所追求的全部可能。她是亲手给自己挖了一个坟。 我总是忍不住用转折和让步嘛。因为知道这人生总是甘苦自知,冷暖自洽。旁的人看过去也是雾里花水中月。大概这世上确有那样的人吧,可在无爱的生活中乐此不疲,如鱼得水。他们大概觉得谈谈情恋恋爱是多无聊的事。大概。 其实这话说到一半,脑海中已浮现出长串的名单。似乎总有那么些人,可在冷酷仙境中自在生活。不过,再转折一次,个中悲喜,谁知道呢?不揣测别人的遗憾与满足,才是身为旁观者的自觉。 旁观者和看剧人身份的裂痕就在此了。生活里的旁观者不喜欢对他人生活说三道四。看剧时的看剧人,却是忍不住想要和编剧那努力诉说着的心去靠近,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想给一声遥远而微弱的回音。 对闵多敬的心意就是如此。或许她自得其乐,或许她余下的生活尽是春暖炎夏中的漫漫寒夜,或许她在意,或许她不在意。可在看剧人心里,她的生活都会是一杯苦涩的汤了。 说完闵多敬,再说说柔美妹子这两集给我的惊喜吧。 最打动我的一刻,是她垂首低语,“就让我们生活得累一些吧。” 其实一旦具备这样的觉悟,一旦意识到累才是生活的常态,原本云山雾罩的真相可能会变得清晰起来。所需要的,不过是接受如此真相的勇气。 妍熙与地间的悲剧,是社会的,也是个人的。此类悲剧早已被先辈们书写了一遍又一遍,环境作恶,让人人皆成罪人,让善良的人失去自己最珍贵的勇敢与骄傲,以及对生活最后的信念。 李成桂和海东甲族是被逼上梁山的贵族。地间和妍熙,则是与之呼应的平民。 可就像妍熙说的那样啊,地间是受害者,但这并不能叫我原谅他。 所以我们才知道,原来这可恶的世界,最可恶之处不在于妍熙被害,而在于妍熙和地间,原本纯真善良的少年少女,再也不会拥有那种可以轻易与这世界和解的勇气与爱了。这才是,肌肤之痛被遗忘后,难以治愈的心魔。 身为被害者没什么难过的。而一个有良知的人,却要背着身为加害者的阴影,徒劳地在世界上一日日地过活,那才是洪仁访们,对善良与美好做过的最坏的事情。就像我们可以轻易忘却一个仇人的中伤,却很难走出亲人的背叛。所以你猜,在妍熙身上最痛的是哪一部分?是沉默的地间,还是那个直接作恶的坏人? 看《想你》时心疼着雪夜月光下仓促逃离的正宇。看《红楼梦》时曹公的”千红一窟”与“万艳同悲”而心碎。这种情绪在后来读到《1984》时升腾到极致,我在读到裘利亚在重压下最终否认掉她对温斯顿的爱时放声大哭。人与人之间柔软与温暖的东西,就那样消失掉了。因此我憎恨一切叫善良的人不得不自证其罪的世界与逻辑。 柔美在与焚伊交谈的一节表演得极好。笑中带泪,浮世悲欢。还好,笑容程式化的辣手黑妾紫一色,在焚伊这个儿时的小妹妹面前,还是有那么瞬间脆弱流露的。也正因为着这脆弱的流露,她的坚强才显得愈加叫人为之心颤。啊,原来是这样的人,原来心上的伤口一直没有愈合成坚硬的痂,原来她还是负伤行走的锦衣夜行人。 这两集,应该说是我看了的一集半,比之前两集好看很多。故事没有仓促地推进,一步一步,沉着文雅,有史剧风。饰演洪仁访的演员表现也极好,李仁谦说他是怪物,民间称他为妖物,你看他一颦一笑,真是把身为高位者得意而忘形之色,表达得盈至指尖。自负心机与手段,压力也从容不迫地推进着计划,挖坑给人跳,李成桂集团一开始还差点全军覆没。 不过可惜,小伎俩与大智慧的区别就在于此。你能赢一时之斗,却从为把目光投向三韩大地早已民不聊生的疮痍满目。这也是窃国者诸侯的死穴所在,利益本就是蝇营狗苟之事,心胸博大者无意于此,而汲汲营营之人却又从来缺乏可堪重任的笔直脊梁。所谓有大智慧者无意,有意者无大智慧,才是乱世离歌下政治博弈时依赖市场都无法调节的资源不匹配。 所以又回到一开始提及的李成桂。欣赏李成桂在于此吧。大智慧,大心胸。难得入世,难能入世。恰好还是被都堂一伙蛀虫逼的。世事之轮回果有妙趣。 想起看《北平无战事》时,最打动我的一个角色是廖凡饰演的梁经纶。梁经纶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文士武将,懂经济,懂军事,懂政治,会谈诗歌,爱萨特和萨特孤独的远方。所以人人爱他,党派,学界,还有年轻的姑娘。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是老一辈留美救过派在辛稼轩之后侃侃而来的悲鸣,也是年轻的梁经纶,不得不忍受着的当下。他或许不遵从某一主义,某一党派,某一信仰。他身为有良知的精英,自觉要担起救国救民的担子。他不忍看这破碎的山河,离乱的故人。 可他还是不行。优秀至此的人,仅仅因为一颗良心,还是不得不最终被他所在的集团抛弃。他在被质疑的时候沉默,他在被不断搅乱计划的时候沉默,可在那红花一样的少女死在他怀中的时候,他突然醒了。他发现自己装不下去了,这一直闭着的眼睛必须得睁开了。 世人都说女人不懂政治。大概是吧。可我觉得,凡是有一颗暖心脏的人,都不能把自己全部交给政治。 焚伊说,她梦中的朝鲜,就是可以有很多很多无恤这样的人生活。他们都是目睹了同胞和血亲被伤害着的暖心脏,我也想看,这样的一群人,一群有良心的人,要建造怎样的朝鲜。 就到这里吧。。。 剧没看完,写了一半还闪退,又从头开始写。今天真是哭瞎TAT 【17——18集】 这两集主要说了两件事,都堂三人帮的完蛋,以及崔莹和李成桂之间的对决开始。 前半部分是武戏,结构整齐,抓洪仁访,抓吉太味,抓李仁谦,三个人结局各有特色,未一蹴而就,一招到底。 洪仁访,按照批龙寺的估测,原本可倚赖其在京城的势力和对巡禁府的掌控,把教旨在手的李成桂一伙PK掉的。批龙寺说虽然崔莹和李成桂都骁勇善战,却难敌洪仁访在开京的势力。岂料崔莹之所以骁勇善战,并非在武夫之勇,亦深谙心理战招数,一人上前,长剑在手,气势如虹,势不可当。勇者,是也。崔莹将军这一跃,确是完完全全打破了洪仁访所谓“假教旨”的攻防,叫洪仁访身后的伙伴,转瞬间化为拔剑相向的死敌。 他最后关头的失势,也不在于崔莹一人之力。 李成桂集团策略制定适当——一开始就叫带着巡禁府上门抓人的洪仁访扑了个空。 崔莹麾下曹敏修养的内鬼——渡船边上致命一击。 焚伊小妹如同夏洛克般的草根基础——早已让他被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包围。 你知我知的soulmate——原来那帽子之下的人是我的学生李芳远。 李芳远和被捕后的洪仁访之间有一席谈话。且不说“虫子论”背后兴亡百姓苦的逻辑究竟会走多远,单单是这师徒对谈,景象在数年之间倒置交错的情形,本身就可叫人有一番扼腕之叹了。李芳远有个死穴,亦是诅咒,他像洪仁访,是他可以加以利用的匕首,这匕首可杀敌,却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刻会扭头对准自己的心窝——他对这点是既得意又排斥的。 思路一跳,想起小时候看哈利波特,一面享受着自己与伏地魔相似的脑洞,一面苦恼着分院帽曾说过他其实更适合斯莱特林的低语。于哈利而言,伏地魔是仇人,也是隐形的偶像,他因为像他而存在着不为人知的开心,也因为像他而担心着走向自我毁灭。 类似心理其实不少见。憎恨是因为其伟岸,因为你的懦弱。而这力量对比之悬殊,尾随而来的大多是黑水潭里难以辩驳的、大多时候连其主人都不想承认的那种——渴望变成你的心态。前段时间看苏珊·桑塔格,对纳粹色情文学/电影多有分析,一如你爱制服,爱领袖,爱灵魂的受虐。 只是不知道,在看着洪仁访双膝着地的一刻,李芳远心里的虫子是会变小,还是会更大。 说起来,洪仁访又不是李芳远要杀掉的唯一一个老师。相爱还是相杀,相似还是相异,并肩还是掣肘,这个故事的悲剧都是早早写在前边的。 且再往下看,看三峰老师的结局就是了。 所以我说这故事好,既有叙事技巧,也有人心世情。不脱俗,却走心。在家人和亲信的合力围剿下,洪仁访走到了李芳远独钓的船头,六年前的成均馆时光乍然如昨,波光诡谲的刀剑一一落下,此刻唯余芳远君那半遮的渔帽,和二人之间早已开始,却远未结束的纠葛了。 另一场大戏是吉太味之死。 其实这对亲家的死,是对应着来写的。致洪仁访于死地的是李芳远,致吉太味于死地的是李方地。那句歌词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于是李芳远心里养起了虫子,李方地也变成了渴望死亡的三韩第一剑。 都是叫人胆颤的死。都是落地有声的死。 他看到地间时并没有害怕,反而催生了遇强则强的、身为剑客才有的兴奋的微笑。吉善味说,还好啊,他是以剑客,而非政治家的身份死掉的。 其实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干净一点。就像地间(我还是更喜欢这样称呼他)说的,在成为三韩第一剑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从前纯善的地间。在妍熙潸然而落的眼泪中,他变成了所谓的强者,可你不知这泪是悲是喜。 吉太味于地间而言,亦是一场不期而遇的诅咒。 ------------------------------------------------------------------ ps一句,打戏及格。但身为天朝看客,还是不满意。地间君表情有戏,眉眼间偶尔叫人跳脱至张震,于是一股脑儿嘀,起了回去重温《一代宗师》的想法——这是我每看完一场打戏后都会产生的冲动,那是我心中最沉稳而飘逸的武林。顺便打个广告,继《一代宗师》《道士下山》之后,徐皓峰终于肯让他的粉丝亲尝一道他亲历亲为的武侠大菜了——《师傅》上线就快了。 ------------------------------------------------------------------- 吉太味是戏剧性的存在。临终前手刃百姓揭示了其统治的“反动本质”( ╯□╰ ) 哼哼,死有余辜。 你成不了被逼成坏人的代言人。人人皆有的贪欲和泥淖一样的周遭并不是所有丑事的遮羞布。 还想再说几句这次对决。地间身为弱者的标签终于在一招之间揭去,其实在他一开始时,眼睛里的懦弱就已经消失了,换上了杀敌的决心——酝酿了很久的决心。所以第一回合落下风,后取得上风,在最后时,形似凌迟的一剑一剑接踵而至,吉太味死法已经算得上残忍。若论暴力美学,可作为一课来分析。换言之,是不是身为剑客飘逸绝伦的帅气之姿,必然建立在其早已坚硬痕绝的心肠之上? 第一次让人惊呼有点帅的地间,是第一次走出懦弱的地间,也是事后擦拭着锋刃,羡慕着仍旧可以懵懵懂懂的无恤的那个地间。 强者叫人羡慕。叫人惋惜。 最后是李仁谦。 与李仁谦对决的,是李成桂,以及他背后的三峰。由此牵扯而出的还有崔莹。 三峰对都堂三人帮被掰倒后的都堂形势分析得很清楚。新朝鲜容不下崔莹,他再清廉正直也不可能,借用《思悼》里的一句台词:你的存在本身就是谋逆——崔莹家族给土改带来的障碍,让他成了那种存在即是错误的人。于是,一开始就除掉崔莹,就成了避免日后崔莹实力壮大之时更大规模对决先招。私心说,是除敌于微时。往大了说,是让百姓免于兵戎相见之苦。 道理简单明了,剧情推动有力。 加上适龙身为爆豆的存在,导致崔、李正面对决的提前——写到这里,又是逻辑清晰、意外多多的,好看又好玩的故事了。 至此,六龙的定位基本清晰。 三峰是军师,着眼大局。 芳远是被炒熟了的升级版爆豆,机敏善变,较之三峰的全盘皆喔,他更擅长修复海东甲族、捉拿洪仁访等须应急的问题。 李成桂,兵力是造反的根本。在朝堂有政治资本。同时因为保守的作风偶尔给集团带来阻力。 地间,新任三韩第一剑,是沉沦后涅槃的平民。 无恤,亟待成长的剑客——希望他能生长为,那种强大却仍然惧怕死亡的人。毕竟,围观杀头而欢呼的百姓,某种程度上是叫人心惊的。以及那些面对着砍头而眼神平静的看客们,叫人怀疑生而为人最基本的恻隐之心。无恤身为剑客都惧怕直面死亡,而他们却……此处不是怜悯洪仁访或吉太味,却是怜悯善良的人得以直面世界的善良。 我一直觉得,勇气的背后永远是善良,不是暴戾。 元敬妹子真好看。百度了下,原来是SM外貌奖得主,又是演员部的。SM外貌奖从未失算,年年神颜。而其演员部旗下的妹子们也都是水葱似地可爱,都是不忍心放到组合爱豆里淹没,特意挑出来闪闪发光的一群。在孔升妍之前,有高雅拉和李延熙,都曾让我有惊为天人之感,无怪乎这个小姑娘也越看越叫人觉得赏心悦目,养心怡颜。赞赞赞,哪怕演技有限(并不),每集出来几分钟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壁花少女,也够我等看客美哉乐哉了! 【19-20集】 李成桂的路有两步,第一步是答应和三峰合作,第二步是起兵造反。其实看到这两集的时候有点诧异啊,本以为“改旗易帜,木子得国”的slogan一出,李成桂已经退无可退,早就是和三峰一条船上的人了。可是后来还是出了许多波折,比如在被三峰逼着喝崔莹对立时说“谁要做这样国家的主人了”,以及编剧写得超级棒的这两集里李成桂的一点点变化心路。 李成桂一开始态度强硬,不肯与三峰合作。后来是亲儿子被抓了,他才被逼同意加入三峰的组织。 就像李成桂后来写给三峰那封情真意切的信中所说:我就是栅栏里的人,只到这种程度的人。任何时候都会把家人放在百姓前面。 末了,还极具现代意识地补了一句:或许所有的王都是这样,可如果我也是如此,那么我的造反又能算得上什么革命? 看这两集的时候一直就在想,真正的李成桂是什么样子。编剧把他塑造得太好了。 李成桂在威化岛的大雨中给了自己答案。其实人对困境下的自己和他人都会估计不做,不到那个份儿上,你真的猜不透,猜不透别人,甚至是自己。 威化岛上,家人被软禁做人质,而士兵则被瘟疫和流水折磨着一个个死去,又或者因为逃亡而面临着杀头。把百姓视作至亲的李成桂犹豫了,真的要这样做么?真的要让这些人是死于自己而非敌人之手么? 在开京的时候,他做不出选择。在威化岛,他突然明白了,其实自己没想象中那么懦弱和自私。他并不是如自己所说的,知道那种程度而已。 编剧用心多狠。若是在家人平平安安的时候,自称把百姓置于家人之前,那李成桂的起兵正义性多少令人生疑。然而编剧没这么做。夜晚里飞奔而过的白马,把这一悬念继续往后拖。 这段故事的结尾是怎样大家都已知晓。在所有人以为飞奔而来的会是黑马时,故事这样改变了方向。这不单单是为了增强悬念,控制节奏,制造意外,更是想让李成桂的这一决心表露得更坚决一点,他的形象也因之更加立体。 他是切切实实的,说到做到的,把百姓和士兵放在了家人之前。 ——这一段真的太现代了。。。不知该如何评价。 ----------------一段废话--------------------- 说到这个,忍不住再翻翻旧账,说说浪漫CP的爱情观。 我之前提过,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历史。现在觉得当时理解并不深入。以现在的想法,所谓以历史的眼光看历史,就是要把自己完全代入,不要提及太超前的概念,导致价值系统不一,出笑话,太穿越。 最近看澎湃新闻,说古希腊人如何迷信而非理性。一条评论一语点醒梦中人:在科学极不发达的年代,迷信才是最高的理性吧。更何况,在没有科学的概念下,迷信又从何而来?通俗地讲,不能利用卫星预测天气,只好使用依据观察经验而觉得似乎可信的星象来判断天气,真的能叫做迷信么?? 其实是想说,在某个时候,一个概念根本不存在,你去拿现在的价值观去套,就会错位,也很幼稚。 就比如,苛求古代男子只“爱”一人这种设定,其实蛮搞笑了。加双引号,是我不确定这种情感是否是现代意义上的爱。我偏向于是。这里不展开细谈。 既然扯开了,就再往开扯一扯。 历来文人狎妓成风,怡红快绿之事多入诗入画,以为风流雅诗。但历史上肯下笔写正室妻子的文人则少之又少,此种情趣可见柳三变,可见周邦彦。然少之又少中,总有例外。比如《浮生六记》写闺房之乐,又比如东坡的“小轩窗,正梳妆”,还有元稹的”除却巫山不是云“,都是悼念亡妻,都是读之令人戚戚然,字字入心的佳句。情不可谓不真,意不可谓不长。不过令现代人感觉不舒服的是,亡妻之后,这些文豪们也并没闲着。苏轼有王朝云陪他一起研制东坡肉,元稹笔下的崔莺莺也是脱胎自自己的结交过的原型。更有意思的一个故事,沈复一次逛青楼,彼时妻子芸娘还健在,大约是要表示自己不是乡野粗客,特意挑了一位体格容貌与芸娘颇像的女子作陪过夜……大约这在沈复心中,亦是衷心的表现一桩。 无论是嫖妓还是娶妾乃至续弦这种小事,都不影响夫妇之间伉俪情深。说起来,芸娘还亲自为沈复筹谋过买入一名青楼女子做妾。说起来,林黛玉也只嫉妒薛宝钗,从来没对袭人生过什么闲气。 说这么多。其实是想说,在一个男子对”唯一“这种东西完全没概念的时代,你跟他谈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就好比你问一只猪,你为什么这么没追求,生来只知道吃喝睡——他脑子里没这个概念,他生活的周遭也没这个概念。 人亦不能免俗,能超脱环境和时代,观念极其超前的,不是没有,但真的太少。极少。 回到浪漫CP,其实李芳远爱焚伊没所谓。他冷落正室也没所谓。 不过如果李芳远为焚伊守身如玉——对她高度肉体忠诚的话…… KKKK,其实,这种东西就实在太超前了。 如果是古偶这么拍是没问题的。可是编剧这回写的是史剧。如果在全篇章力求写实庄重的风格下,来一段这么小言这么科幻的爱情故事,就会非常扎眼。很扎眼。 -------------废话分割线-------------- 上一集中,崔莹和李成桂的分歧是从三峰口里说出来的。李成桂并不完全买账,观众也觉得很是隔膜。一个土改论,三峰这么轻轻浅浅地讲,让人怀疑只是他想早点除掉崔莹罢了。清正英明的崔莹对新朝鲜的危害究竟能到哪种程度,在上周还只是三峰口中并不切实的图景。 这集,崔莹实力作死之后,他究竟代表着什么,观众看清了,李成桂看清了。 ”他虽然没有私心,可是他也没有百姓!“ 对啊李成桂,没有私心是你们的默契,没有百姓则是你们的分歧。 咸州境内把家别抄当家庭一样经营的李成桂,和口中说着”战争总有人要死“的崔莹,在这一刻是真真正正地决裂了。 写史剧嘛,总要动点脑子的。 三峰先生的话从来不是空话,不是为了凑时间在那里卖弄口舌。 比如前面坚决反对李芳远一意孤行地骗取安边策的通过,现在也会仍然以李成桂的意志为绝对核心。 比如面说崔莹和新朝鲜不能共存,这集就开始真真切切地来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能共存。 总有伏笔,总有前后呼应。理念就是理念,人物性格一定要前后统一,而编剧对政治的解读也会从一而终。 立个flag,已经给未来朝鲜设计好相互制约的行政系统,大概会成为三峰最终与李芳远决裂的原因。 李成桂的叛乱,一段从外写,写崔莹代表的王权如何不可救药;一段从内写,写他怎么把国字外面的栅栏从私宅扩到了三韩大地。两段又有交错,由外而内,是王权对李成桂家人的软禁,所谓王权之荒谬激发了李成桂对家国的忧心。由内而外,是他身后的家别抄,促使他射出了朝向高丽王朝的第一箭。 整整两集写这么一件事,写得好极了。编剧受我一拜。 这两集的现代感,除了李成桂的”民本位“思想,还有关于反战、身为小国该如自处的讨论。 作为一个王,要以民为本。上面说完了。 作为一个将军,要爱惜士兵。这点,历史只记录宏观意义上的兵家成败,对战乱中士兵的个体关怀,几乎为零。杜甫写三吏三别,陆游写家祭无忘告乃翁。诗词大家中,类陆游者多,类杜甫者少。投笔从戎意,从来不少见。即便是文人尚且如此,让一介武夫,让一个身在高位的李成桂,意识高到这种程度——微微一惊。所以开头说想知道真实的李成桂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就是这样的,性格洁白无瑕,仅有的弱点却名曰善良。 作为一个有尊严的小国,高句丽的气魄体现在寸土不让,而非挥霍冒进。这其中纠结的天平两端,对生在大国的我们来讲就更为陌生了。夹缝中求生存的哲学,特别是上升到国家这种大多数人都以为可称之为不可辱的尊严程度,该如何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平衡?现实?理想?大部分中国人不会多想。 注意啊,对于辽东,李成桂只是提了一句”那时所有权本就不明“,他没拿所有权这件事作为自己不出兵的论点。他的理由一直是这么打,自己和家别抄会完蛋,整个高丽也会完蛋。他几乎没从主权角度出发,他考虑最多的还是出兵结果。 不提主权,先提结果。这种思维,对大国的普通百姓而言,也是会很陌生。 即便是喊着敌疲我打敌退我进擅长游击的毛爷爷,最后的目的,也还是要包围城市的。 大国的政治家不是不会那么想。不然也就没外蒙和如今的台湾。只不过大国的电视剧从来不那么拍,于是我们忘掉了外蒙,台湾么——就是口号喊喊喊,口条强硬,手腕柔软了。 所以,我们的百姓,是从来不会去思考主权是不是可以放弃这种事的…… 李成桂在这里也没多做分析。一来答案太难,而来编剧考虑观众的敏感,亚仁还是要稍微考虑下海外市场。三来,可能对小国人民而言,这个分析又是另一条路。或许没我们想象中那么难,编剧一点人就懂了呢?只是看看大韩民国人民蓬勃旺盛的激情,又觉得不像。罢罢罢,再多说这篇审核发不出去了。 最后夸夸几个配角。 李之兰,李芳雨,李芳果,许强,个个有抓人眼球的表演。比如李之兰说出大哥家人被软禁的一段,比如芳远救出后李芳雨出现时智慧儒雅的长兄形象,比如芳果围攻吉太味时愤怒又被压制,比如许强眼含热泪又一言不发地疾驰白马而过。形象与角色气质相符,演技也撑得住。 真的是六龙飞天的故事。故事是多核心。目前为止,展开得很棒。很棒。李成桂是这两集的重中之重,这条龙,写好了。 【21——22集】 21集是两拨人质的自救与他救。其实还是尴尬点还是蛮多的。 比如正宫和情人定位太相似。几乎全程同步get到各种点。我几乎能看到屏幕背后编剧囧囧有神的一张脸,这俩角色该如何区分?正宫聪明毋庸置疑,人品端正毋庸置疑,气场强大撑得住局面毋庸置疑。情人聪明毋庸置疑,人品端正毋庸置疑,气场虽略弱,但撑得住局面也是妥妥的技能。 这种前情中早已显示出来的种种相似之处在二人被围困时变得更加明显。有时候,我甚至觉得编剧在犹豫啊,犹豫这个聪明绝顶的point到底是分给正宫还是情人,让她们俩人哪个来冒头才好? 于是,无奈的设定下,俩人就一次次,一次次,一次次不约而同地想到一起去了。折中而平庸的策略……远远的尴尬位弥漫而出。 又或者,因为女主的地位,情人总是比正宫先那么一两秒想出来……跟更尴尬了。 最大的区别大概是最后关头,焚伊选择一个人留下来殿后,而正宫护送着家人离开。虽说这个殿后除了拖累地间和芳远外几无必要,不过作为编剧对人物的强行区分,还是可对二人的性格乃至情感上的成败见一二分端倪。 一个是孤身犯险。一个大局为重。感情这东西,和人最隐秘的心理一样,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冒险。太四平八稳的抉择会无趣。相较之下,正宫的错倒不在她道德上是否有欠

 短评

为什么你的梦想是梦想,而我的梦想就是野心私心?没有虚伪的李芳远。

4分钟前
  • Ivory
  • 力荐

很期待的一部剧,今年是亚仁大势年。狗壁哥带我走吧~~

9分钟前
  • 7000秒差距臂
  • 推荐

这种剧的分就是很难打,不高不下,比国产烂剧和某些韩国纯偶像爱情的韩剧自然高出许多,但在历史正剧中他又显得没那么出彩。看完19集,不想再看了

12分钟前
  • 黄桥烧饼
  • 还行

又刷新了亚洲史剧的高度。。

17分钟前
  • 我有一个小秘密
  • 力荐

终于明白琅琊榜在境外收视低迷的原因。胡歌,你离影帝的路还差一个李芳远的距离。

20分钟前
  • fun9898
  • 力荐

长平门的郑道传,善竹桥的李芳远。因缘际会少年遇见了他的展特格尔,又在历史的歧路上与之分道扬镳,既是乱世便无分对错,胜者王败者寇,如是而已。

24分钟前
  • meme
  • 力荐

申世京面瘫到仿佛让我看到了刘诗诗,因为她减一星…

26分钟前
  • Zhiiiyur
  • 推荐

居然有刘亚仁都没人看!有时候我觉得世界上只我一个不爱看狗血爱情韩剧康熙等综艺 只喜欢历史古装夺权内斗武打的女生了。 金英贤经历过大长今善德女王和树大根深后,群戏和历史拍得越来越细腻 少了很多狗血。三部曲也该结束了洒泪。 全卢民申世京安吉江等一众演员人又在三团聚了。

29分钟前
  • BlackScholes
  • 力荐

从《成均馆绯闻》到《密会》再到今年的《思悼》真是爱死刘亚仁😘看完了来补评论,这是我看的最长的韩剧了,人物刻画的都很丰满,李芳远你不会恨他,因为他太孤独,而你又不会爱他可怜他,因为他又活的太过明白,终究身居高位的人,都是孤独冷血的,也都是能成大器的非凡人

31分钟前
  • 圈不住的世界
  • 推荐

人物塑造得好细腻,其他不讲了,英圭死的时候真的泪奔!他是一个简单单纯的人,始终陪伴着芳远,当他得知芳远给师父送补药,询问他是否洗脸,我相信他其实什么都懂,也成为了芳远内心最后的依靠。他的离去使得芳远更加毫无畏惧,坚定信念。

35分钟前
  • skyrainbow61
  • 力荐

刘亚仁~

37分钟前
  • 绿里同学
  • 推荐

说实话真的很难有部剧追到36集还有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情,每个人物都很丰满,看到李芳远杀死郑梦周之后走向黑暗的那边,那种孤独感,未来的路只能他自己一个人走下去,属于他的王者之路

42分钟前
  • Margaret_
  • 力荐

个人认为比琅琊榜好看

47分钟前
  • 你(热死版
  • 力荐

想不到我有追韩国古装剧的这一天……每集都是高潮,几大主角智商一直在线简直感人,刘亚仁演技真的是秒杀同龄好几条街啊……

52分钟前
  • Chori
  • 力荐

真正的恢弘不在于千军万马的阵势,我朝几时才能拍出这么大气且极具感染力的历史剧啊。。

57分钟前
  • Louise
  • 力荐

我心中的名场面top1:李芳远杀郑道传top2:郑道传号召儒生吓退元朝使者top3:李方地杀吉太味top4:李芳远杀蒲隐top5:李芳远黑化 “游戏结束了”

58分钟前
  • 罐头小姐
  • 力荐

演员各个炸,铺垫有点长,刘亚仁赞赞赞,申世京跟突破不错,年轻演员都很好,老演员没的说。剧情比琅琊榜还真实点

1小时前
  • 王森林
  • 力荐

从编剧导演到演员后期剪辑,堪称精良!每一个小的人物小角色演出都很精准到位,六条龙唯一欠缺的是女一演技太牵强,整部剧应该拿大奖,亚仁视帝实至名归!

1小时前
  • 舍利shaly
  • 力荐

如果你只能看一部韩剧……

1小时前
  • 之由
  • 力荐

春光明媚赏花行,友人歌唱多么喜悦,五百年兢兢业业,建得大业付诸东流,可以铭刻韩国电视史的名场面,第二集就燃的不行,李氏王朝的开国史。

1小时前
  • 姬长安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