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未来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7

主演:张绍刚,张大大,寇乃馨,李锐,何猷君

导演:内详

 剧照

我是未来第一季 剧照 NO.1我是未来第一季 剧照 NO.2我是未来第一季 剧照 NO.3我是未来第一季 剧照 NO.4我是未来第一季 剧照 NO.5我是未来第一季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2

详细剧情

《我是未来》是由湖南卫视和唯众传媒联合打造,中科院特别支持的中国首档原创科技综艺秀。节目以科学为题眼,邀请全球范围内的顶级科学家和企业家,分享他眼中的未来,尤其是他正在研究探索的最前沿领域,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引领更多人在人工智能的洪流下,乐观科技,知道生活在 未来将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节目共12期,由两位主持和四位科技体验官组成,每期邀请两位科技类专家进行pk对决,共同探讨科技意义。2017年7月30日起,湖南卫视周日晚20:30播出。

 长篇影评

 1 )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芒果再扛创新大旗

近年来,科学与电视艺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正在进行激烈的碰撞,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电视艺术科学化、科学电视艺术化成为当代一种发展趋势。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湖南卫视再次扛起创新的大旗,首次尝试全新科技节目—《我是未来》,其独辟蹊径的壮举可谓是日趋同质化的中国综艺节目市场中的一股清流。


《我是未来》每期邀请两位全球顶级科学家来到节目现场,由主持人带领4位未来体验官和现场500位观众通过三轮卡牌对决,体验两位科学家的酷炫科技成果,最后由两位科学家分别进行与科技有关的主题演讲,共同探讨人类美好的未来。科学和未来是节目最大的定位,为了体现其权威性,科学家和最新的科技成果成为其主角。从第一期及已公布的信息看,该节目一方面很注意将世界顶级的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比如第一期节目中的“无人机教父”拉菲罗·安德烈,据悉,整季节目中,还将有更多全世界顶级科学家陆续亮相。另一方面,该节目由其注重展现本土科学技术成果和风貌,比如第一期节目中的“蓝色闪电”电跑车和“移动之家”人性房车。《我是未来》中展现的不仅仅是未来的技术,展现的更是世界与民族未来的生存空间,在泛娱乐化的电视市场环境下,尤显其节目风骨,令业界可敬!


《我是未来》很好地把握住了“我”的概念,“用户体验”式的观看感受打破了传统科技类节目的科普局限,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嘉宾设置上,节目包括两位主持人(张绍刚和机械萝莉小冰)、4位未来体验官(分为两组)和两位科学家,两组未来科学战队分别有3场卡牌展示机会,这样的设置保证了科学家的重要性,4位未来体验官的角色被定位为“体验”,加之张绍刚和机械萝莉小冰两位主持人一实一虚,两人的互动也是一种科技体验;第二,科学与生活的交互体验,《我是未来》很好地说明了科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真理,比如首期节目展示了零度智控所发明的无人机对农业发展及灾后重建作出过重要贡献;第三,科学(家)与观众的互动体验,观众们面对着科学家的最新科技的最炫潮流,不再仅仅作为一个“他者”,观众能够真切体验科技带来的心跳,节目最值得注意的是可以测量观众心跳的手环,来决定战队得分情况,以此证明了人类的情感是可被测量的,这一小创意很好地将观众纳入到了节目建构之中。


作为科技节目,《我是未来》酷炫的舞美是节目一大亮点,灯光设计成为参与建构未来的重要成员,从目前呈现出来的舞美设计上来看,可谓是科技十足。节目开始和结尾的设计分别是飞船的形状,很好地将节目“未来”的定位揭示出来,片头为外星球飞向节目演播室的飞船,片尾则是飞船飞往“未来”,沉浸式的视觉设计为观众带来连接现实与虚拟的360°的环绕式试听体验。在首期节目的“魔法精灵”无人机表演秀中,翱翔的无人机正如浩瀚的星际一般,既展现了科技的魅力,也加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和情景感。科技感和未来感作为节目舞美特有的创意基因,使参与者与虚拟环境、气氛相吻合,让观众在沉浸之感中享受认知的同时又好奇而期待这个未来环境带来的惊喜!


此外,未来感、科技感也体现在嘉宾频出的金句中。不管是十万个为什么式的询问:“有没有想过无人机在火星上飞?”、“编程变成可以适应环境嘛?”;还是嘉宾对未来的独特看法:“你们眼中的科技就是我的日常”、“科技是可以炫酷到像魔法一样”,都很好地将未来感、科技感的主题表达出来,并以此说明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许就会成为下一个灵感的来源”,“每一个人都可描述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节目的良心制作更是引发了众多网友欢呼。节目一经播出,便毫无悬念的位列同时段央卫视节目首位,同时也占据了微博热门话题总榜和综艺榜首位,口碑更是刷爆了朋友圈,成为当天最热的话题。不少网友给出了高度评价:“节目意想不到的惊喜,异想天开的惊奇,看得我热泪盈眶!这些科技创造者就是靠改变世界的初衷来创造着这美好的世界!”“很有意义的节目,可以吸引人们对科技感兴趣,了解中国的成长,世界的变化!”“从追赶者到成为行业引领者,我深深地为中国汽车行业感到自豪!”“所有成就都是苦出来的,所有成功的梦想都是靠骨气和志气支撑的。村长说得好”,更有家长表示:“5岁的小朋友从头看到尾,该让他写篇读后感了。”


《我是未来》的出现对电视行业而言是又一次开拓和引领,其未来和科学的节目定位势必引爆一轮舆论磁场,电视艺术化的呈现方式势必吸引会带动更多年轻人热爱科学,更有效地实现科学的传播,其独具魅力的创新形式和内涵更值得其他电视媒体借鉴学习。

 2 ) 泛科技类综艺连击黄金档,且看暑期荧屏“架构”未来

文|一惊(珞思影视研究组)

以开阔的时空格局写下《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两本著作的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写给16岁孩子的建议中说道:“不要太相信大人。在过去大人们很了解世界,那时世界变化很慢,但21世纪的大人对于世界的理解都过时了。”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

关于未来,这位声名大振的年轻历史学家作出以下预判:

到2050年,你和你的手机将不是分离的,它被植入你的身体,通过生物识别技术24小时地监测着你的心率、血压、大脑活跃状态。 无论是在选举投票、购买商品还是选择配偶上,算法算得更精更准。人类无力处理大量数据,只能将手中的权力交给人工智能。 全球最富有的前60人的财富比底层35亿人的财富总和还要多。人工智能的兴起还会加剧这种局面,就在几十年内AI会使大部分人无用。 算法越来越独立于人类。算法开始从它们的经验中学习,连发明它的工程师也不一定能懂它做出的某些决定。 没人知道2040年的就业市场是怎样。很有可能现在孩子们在学校里学的大部分知识与他们40岁的世界毫不相关。

今晚,尤瓦尔的身影将出现在央视二套开播的《未来架构师》中,他会作为开场嘉宾和中国观众共话未来。而与此同时,伴随着《加油!向未来》第二季的业已开播,以及湖南卫视《我是未来》、深圳卫视《极客智造》的即将上档,一场关于“未来”的遐想和思索,正在暑期荧屏燃起一股热潮。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塑造科学人物、讲述科学故事,这类节目到底会激发哪些群体的厚爱?从目前来看,青少群体、高知人士对其偏爱有加,其总体呈现出一股比文化综艺更趋“高冷”的态势,至于天然门槛是否会阻挡一些大众的收视热情,有待进一步观察。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一场让学生群体目不转睛的科普知识大爆炸

去年暑期的黑马综艺,今年再度高能归来。第一季8.9的豆瓣高分,让以科普为主题的《加油!向未来》成为孩子和家长的心头爱。令人目不暇接的科学实验,洋溢着知识的火光。

第二季节目于上周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正式开播。由央视名嘴撒贝宁和尼格买提搭档,组成最强兄弟组合“撒贝尼”,两人在节目中的幽默互动让节目充满欢乐。本季《加油!向未来》获得了科学界的鼎力支持,中科院等多家国家级专业科学机构与节目进行了深度合作,科学家曹则贤、张双南也作为科学顾问参与节目录制,为观众解释科学原理。同时,节目还邀请到《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之一叶永烈先生参与节目,并发起“新十万个为什么”向科学提问的互动活动。

植物大战“撒贝尼”

航天器返回舱隔热效果如何?AI机器人能否识别看似复制粘贴的萌宠?厨房里随处可见的瓜果蔬菜,又有哪些是潜在的绿色能源?本着架起生活与科学桥梁的宗旨,《加油!向未来》力求以直观的科学实验给观众呈现复杂的科学原理。

在接受捕娱记采访时,总导演王宁表示,《加油!向未来》尤为吸引人的地方,可能就是最原初的好奇心,“每个人都有的好奇心是看这个节目的动力之一。小朋友的好奇心可能比成年人更强一些,然后我们用了一个比较传统的方式来吸引大家,就是猜想,就是答题。我们第一季的口号叫‘加油向未来,科学一起嗨’,是想说把科学描述成一种盛宴,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找到快乐。第二季我们改成‘加油向未来,科学一起猜’,就更加强化了‘猜’,因为这是一个很具体的动作。观众可以来参与科学的猜想,而且有很多科学界伟大的发现,也都是研究者的基于某种理论的一种猜想,所以我们把这一理念推广给普通人。虽然科学理论你不懂,但是你有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当中若干事情积累得出结论,这也可能也是正确答案。”

全民共同参与也是本季节目的全新看点。节目中,有60位科学爱好者组成科学猜想团,并以18岁为界分为加油队和未来队。那么对于科学来说,究竟是年轻的孩子代表的未来的希望更加厉害,还是现在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更能挺起科学的天空?王宁笑,“因为也有一种说法:很多重大的科学家发现,都是在科学家20岁上下的时候。”

“看见不可见,敢做不可能”

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一面憧憬,一面焦虑

“赛先生”喊了一百年,为什么还有人说我们仍然缺乏科学精神?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艺术家,但是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未知的好奇心,是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需要有人把它唤醒。

央视财经频道《未来架构师》和湖南卫视《我是未来》接踵来袭。两档节目的类型看似相似,都是融汇全球顶尖科学大师、集结地表最强人类智慧的超级科技盛典,主打“科学”和“未来”两大关键词,率先发布顶级科技成果,呈现令人瞠目结舌的科学奇观,向大众描绘未来蓝图。

汪涵担纲《我是未来》主持人

节目并没有把如此需要民众流量的“任务”交给常驻镁光灯下的人气明星,而是会邀请“一直做着推动未知边界的事情”的一群人,例如之前网传《我是未来》节目组将接洽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的斯蒂芬·威廉·霍金。

《未来架构师》首播嘉宾是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尤瓦尔·赫拉利,这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曾著有《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两本风靡世界的著作,比尔·盖茨等大批名人都推荐过。首播节目中,尤瓦尔·赫拉利教授直入主题,开门见山地将“未来的一些新挑战”这个话题首次抛给中国的观众,从大家分外关注的自然界“气候变化”谈到“人类内部系统的破坏”,又从“不平等程度的增长”谈到“无用阶层”,“到2040年,我们可能看到一个新的阶层产生——无用阶层。数十亿人不是失业,而是失去雇佣价值。”当这个观点首次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后,相信会有不少人对未来多了些许的危机感,因为“我们没有针对这种情形的经济模型。如何对待无用阶层将是21世纪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

看起来如此高冷和小众的节目,到底旨在吸引哪些受众人群?节目制片人杨晓晖表示,“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也常常反思,是不是给观众的收视菜单太单一了。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个时代一样离科学技术这么近,从每天我们出门拿出手机用软件呼叫出租车,再到导航给大家指路,再到我们讨论人工智能会不会颠覆我们未来的生活职业,让我们下岗待业,所有这些思考都让我们收获改变以及人生观的颠覆。”

让研究前沿的科技大咖讲述他们的思考,描述他们的愿景,就是做这类节目最基本的两大原因。

大开脑洞混搭喜剧元素

助力“中国制造2025”,展现科技力量

在泛科技类综艺真正大爆发之前,第一个喊出“让科学流行起来”的江苏卫视《最强大脑》,已经成功制作了四季。节目让看似小众的脑力科学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素人作为展示载体,成为现象级综艺中的一个“类型另类”。

在演讲、展示、竞赛类型之外,泛科技类综艺还可以通过什么形式来表达?日前,由深圳卫视、飞科星腾影视传媒、北京锦泉文化传媒、中国美术学院联合打造的全国首档原创大型科普类喜剧综艺节目《极客智造》,发布了首支概念宣传片。片中描绘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个伟大的科技创新瞬间,呈现了一个“从无到有”的科技世界:从生火照明到灯泡的出现,从人们靠单轮车出行到滑翔机一飞冲天,从牛顿发现重力到火箭反地心引力升空,从照相闪光拍下第一张照片到宇宙飞船传回图像,展现了科技创新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质的飞跃。

《极客智造》

节目具体操作层面,创新打造以科技为内核、喜剧为载体的综艺模式。现场实景搭建60个场景,在尊重历史事实及历史人物的前提下,加入脑洞大开的情节及有趣搞笑的台词,通过喜剧这一极具感染力的表现形式传递知识。据悉,场景从三国时期行军营帐、西方中世纪宫殿到现代摩登旅馆,风格迥异,穿越中外古今;化妆团队光假胡子就准备了数十种,搭配各色人物,制作相当考究。

导演团队曾操刀《欢乐喜剧人》、《天天向上》、《挑战不可能》、《加油!向未来》等节目,后期则由电影《驴得水》后期团队操刀。在明星阵容上,节目选择的演员拥有出演电影、电视剧、话剧等不同类型作品的经历,对于主题的把握能力强。

为更好展现中国创新发展,节目牵手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利用DIA获奖“中国设计作品”,《极客智造》致力生动形象地呈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过程,帮助更多国人了解“中国制造”的发展,助力“中国制造2025”。另悉,节目将于8月5日起每周六晚21:25登陆深圳卫视黄金档。

结语

国家广电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受众构成来看,文化类、科教类节目已经成为电视吸引年轻受众的关键力量,而且对于大学及以上程度的观众更具吸引力。尤其是新生的崛起力量科教综艺,成为满足大众精神需求、开辟竞争蓝海的主要形态。如何“趣”“益”兼备、“知”“娱”并存,是无形中对节目制作团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身并不容易。

泛科技类综艺蓄势齐发,到底能奉献多少精彩,不妨拭目以待。

编辑|厂长

 短评

还可以,无人机教授真的厉害👍,就是最后煽情看着很怪,虽说输赢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还是觉得无人机教授更厉害些!

6分钟前
  • 愚初
  • 推荐

至少比最强大脑有意义!魔方玩的再好又能怎样?算数再快能超电脑?…当奇闻逸事看也就罢了,关键把这些离我很远的事描述得墨迹冗长,简单的结果宣布得让人想砸电视…好吧,跑题了…看与我息息相关的未来,听听推动社会发展的能量,想起儿时想当科学家的口号,现在看来只是遥远但并不幼稚!

8分钟前
  • 新青年
  • 力荐

要怪就怪科学家

12分钟前
  • 茜茜公主
  • 力荐

一堆人天天叫嚷的原创科普节目来了,看的却没多少。

16分钟前
  • .
  • 推荐

湖南台奇葩的剪辑和尴尬的煽情毁了这节目,一星给节目创意,一星给用心的科学家。

20分钟前
  • 安静
  • 较差

好无聊的节目。以科技为切入点,但是场上嘉宾业余,布景简陋,完全没有未来感和知识感,只有噱头。切入点挺新奇,做的很烂。第一期

23分钟前
  • 凉凉冰淇淋
  • 较差

追了两集,内容可以的,但是内地娱乐的氛围之假之尬真的太刷不下去了。第一集凸显出一个非常鲜明的对照,无人机教授说训练就是允许犯错的过程,真诚的有点不合时宜了,衬托得那点庸俗的民族主义格外挂不住脸。

28分钟前
  • 尖儿~脆
  • 还行

这节目倒蛮好的 科技改变世界

32分钟前
  • 怎么又晚睡
  • 还行

真的很好看,而且可以知道很多高科技产品和高科技知识,非常适合我这样的好奇宝宝,希望第二季能马上出来!

36分钟前
  • 翠蝶🌸羽生✨💫
  • 力荐

节目超赞~特别下饭~哈哈哈哈

41分钟前
  • 森森
  • 力荐

有生之年看到这种综艺节目在中国出现,吊炸天.1)无人机和未来交通房车电动ai驾驶.2)机器人3)ai识别语言和识脸。4)柔性材料,随身健康监控,脑机接口.5)基因科学6)仿生鸟11飞行汽车10.量子计算机,meta眼镜,ai=节省时间.9.机器人8.全息眼睛73d打印器官

42分钟前
  • 银河系吐槽指南
  • 力荐

总是叫嚷着原创科技题材的节目太少,上映了却又没什么人看。

44分钟前
  • 暴打鹅
  • 力荐

植入广告太多!! 其实没看全 但脑电波那个印象深刻 让失去手臂的人再次拿笔写字真的感动到了 之前去天天向上的时候都没这么深刻地体会到这个发明的伟大 ps文科无用啊 最人文的其实都是科学家!

48分钟前
  • MonicaNoColor
  • 还行

挺有想法的综艺节目,总比跑男那种无脑综艺好太吧

50分钟前
  • 流星
  • 推荐

酒店随手看到的,科技感好酷!这期有杨振宁老先生,感动。

53分钟前
  • 乜乜™
  • 推荐

5分创意很好,只是有点无聊,科技感不强一期弃

57分钟前
  • 言身寸心
  • 还行

科学的力量真的很强大 之前不看还不知道 太震撼了

58分钟前
  • 雷慕黎
  • 力荐

与其说是未来的科技,倒不如说是更多的舞台效果和后期制作

59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那个手,太震撼了!

1小时前
  • 少翘二郎腿
  • 推荐

感谢那些走在世界最前面,带领我们人类走到更远的地方的科学家们。这些人是真真切切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是因为这样的人,才可以让我这样的人心安理得的懒惰并享受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的生活改变。韩博士带来的机械手环节,泪点

1小时前
  • dandelio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