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迷航:皮卡德

欧美剧美国2020

主演:帕特里克·斯图尔特,桑地亚哥·卡布瑞拉,艾丽森·皮尔,哈里·崔德威

导演:乔纳森·弗雷克斯,Hanelle,M.,Culpepper

 剧照

星际迷航:皮卡德 剧照 NO.1星际迷航:皮卡德 剧照 NO.2星际迷航:皮卡德 剧照 NO.3星际迷航:皮卡德 剧照 NO.4星际迷航:皮卡德 剧照 NO.5星际迷航:皮卡德 剧照 NO.6星际迷航:皮卡德 剧照 NO.13星际迷航:皮卡德 剧照 NO.14星际迷航:皮卡德 剧照 NO.15星际迷航:皮卡德 剧照 NO.16星际迷航:皮卡德 剧照 NO.17星际迷航:皮卡德 剧照 NO.18星际迷航:皮卡德 剧照 NO.19星际迷航:皮卡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28 00:26

详细剧情

BuzzFeed News记者Kate Aurthur放出首张帕特里克·斯图尔特主演的《星际迷航:皮卡德》(StarTrek Picard,暂译)剧照。该剧将探索皮卡德人生的“下一篇章”,预计今年年底播出。

 长篇影评

 1 ) 我命由我不由天,自然也不由罗慕伦人

几十万年前一个高级的硅基生命文明做了一个超牛逼的太空奇景,用八个太阳围绕着一个星球,上面有一个类似纪念碑的东西,里面记录了这个文明的历史,还有就是留个信息给将来的硅基生命,意思就是如果机器人兄弟姐妹们你们要是过不下去了,就给我们发个信号,我们就来给你们出气!

我觉得呢,这个玩意就和自由女神像应该差不多,上面光环记录着这个文明的诞生史什么的,还刻着信息大概就是类似: 将你疲倦的,可怜的, 瑟缩着的,渴望自由呼吸的民众, 将你海岸上被抛弃的不幸的人,交给我吧。 将那些无家可归的, 被暴风雨吹打得东摇西晃的人, 送给我吧, 我在金门旁高高地举起我的灯!

本来呢,这也没啥,奈何它们做完了这玩意就跑到不知道什么位面去了。话说你在这个宇宙称王称霸不就好了,结果是除了这个纪念碑,在这个宇宙里头荡然无存.....

然后呢,这个宇宙先是出现碳基文明了

最后呢,最不幸的是,它们做的这个纪念碑光环,类似个USB接口吧,有电..........机器人大概摸了没事,对碳基生命来说,这电压也太高了!

于是古代 罗慕伦人 的女巫们发现这个遗迹,好奇宝宝不戴手套那么一摸,惨剧发生了!

大部分人给电死了,小部分人没死也都电疯了(效果类似治疗网瘾.......),脑子里头闪回都是毁灭啊,暴力啊什么的。大概是硅基生命留下的发家史影像资料,给电了一点到她们的脑子里头.....

要知道,一个文明的发家史,不杀人放火那是不行的!就如同美利坚建国史对美国人来说那是波澜壮阔,民主的建立者,自由世界的保护者云云,相对于印第安人看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网瘾不但给电好了,她们还害怕一切AI,计算机只能按低级的配,估计他们的AI连赛博朋克2077里头夜之城的NPC都不如(其实恐怕她们的计算机连2077都跑不动),而且创造了预言神话,就是机器人灭世那一套了。她们就好像扑火的飞蛾一样,哪里的文明造AI就灭了哪里.....

为了不被灭世,所以要消灭机器人,为了消灭机器人,不惜让拯救几亿同胞完蛋....

老话说得好:怕什么来什么...现代一点就是:一样事情你觉得得会变得怎么坏,就一定会变得那么坏

与其说机器人将会灭世,倒不如说 罗慕伦人 逼着机器人去灭世....

罗慕伦人一个不小心就有人偷偷摸摸开发了AI,然后这些个机器人不用去摸那个纪念碑,从罗慕伦人疯狂的大脑里头就复制出完整的信息了.....

好在到了最后,皮卡德一番嘴炮,高级的硅基文明就伸了个小爪爪来挥了两下就回去了。还想着就多高级呢,《三体》里头的高级文明给个坐标不就能降维打击了吗?你们爪子都伸过来了,信标一关闭就缩回去了。我看也没什么高级的.......

我一直觉得硅基生命的最高发展形态,不该是博格人么?

这片子呢,制作精良,特效精细,堪称太空史诗的大制作。不过剧本底子还就是和《哪吒》一样,魔胎灭世,感化魔胎,我命由我不由天那套....

 2 ) 仅播两集,就挤进美国热度前十的网剧,有星战大片的质感

2019年的热播剧《曼达洛人》 《猎魔人》 《黑暗物质三部曲》已经追完了?

2020年的各种美剧无从下手?

那么这里推荐一部很可能会成为开年爆款的大制作,它就是:

《星际迷航:皮卡德》

新剧由“星际迷航”系列的老朋友乔纳森·弗雷克斯执导,1月23日在美国CBS All Access平台上首播,第一季一共10集,每周更新一集。

豆瓣8.8分,IMDB 8.6分,烂番茄新鲜度更是高达90%。

才播出了短短2集便拿下了美国网剧热度前十榜单中的第七位,并且有一直上升的趋势。

口碑和热度都相当不错了,看过的网友纷纷表示:

“拍出了星战大片的质感,华丽的无与伦比!”
“2020年1月最好看的美剧之一。”
“有生之年!光老爷子的舰长就值五颗星。”

这里说的老爷子是谁呢?

他就是新剧的主演,英国著名演员帕特里克·斯图尔特

漫威粉肯定知道,帕特里克在《X战警》中饰演的X教授可谓是影片的灵魂人物。

而他更是自1987年开播的《星际迷航:下一代》中那个家喻户晓的皮卡德舰长。

如今已有80岁高龄的帕特里克,在演完2002年的《星际迷航:复仇女神》之后,便宣告不再出演。

时隔18年,认为皮卡德舰长已经圆满的帕特里克,却因这次的衍生剧赋予的新生命而重出江湖。

经典角色再回归,绝对可以列入有生之年系列!

到这里就不得不多说几句关于《星际迷航》系列的前世今生了。

很多人入坑也许是因为《生活大爆炸》里的铁杆“星际迷”谢耳朵,他时不时就来一个招牌动作,并说着:

“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实际上,这是“星际迷航”中的瓦肯人的举手礼,表示来自另一个星球的意思。

自1966年电视剧《星际迷航:原初系列》首播以来,在这55年的时间中,已有5部电视剧,13部电影,591本小说,515本漫画,122套游戏以及众多衍生作品。

可以说,这是一部比堪称“美国《西游记》”的《星球大战》系列还要早的经典大IP。

与“星战”系列的前传、正传、后传一样,“星际迷航”系列也可分为“原初系列”、“下一代”、“重启系列”三个部分。

而来自“下一代”系列的皮卡德舰长,正是该系列篇幅最长、口碑最高的全盛时期。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比较熟知的反而是2009年之后的系列电视剧和电影。

面对有着与“星战”后传倍受吐槽的相同命运的“重启系列”,皮卡德舰长能否让“星际迷航”ip重焕生机?

这里我们就来看看新剧前两集究竟表现如何吧。

新剧的故事时间设置在《星际迷航:下一代》的二十年后,讲述的是标志性人物星际舰队的企业号舰长让-卢克·皮卡德在星际中继续探索的故事。

前两集主要讲的是已从星际舰队辞职的皮卡德,为解救遭遇罗慕伦暗杀的合成人双胞胎,发现她们的身世之谜,而各种阴谋也逐渐浮出水面。

作为一部科幻剧,首先它的服化道有分量,有着漂亮的CGI。

整体在延续系列ip一以贯之的风格之外,更有了全新的发展。

从大的来说,有星际舰队量子档案馆,“索引”机器人,强大的博格方块飞船,充满新鲜的科技感。

剧中赛博朋克的大波士顿,看起来也有点像《银翼杀手》中的洛杉矶。

从小的来说,有动感的3D全息屏幕,照顾到了显示和划动的细节。

而在调查合成人达姬被袭击的犯罪现场之时,罗慕伦法医分子重建技术更是增添了一丝推理解谜的乐趣。

不仅如此,觉醒了的合成人达姬战斗力爆表,几场打戏动作干净利落,过肩摔翻栏杆,超飒!

而剧中充满悬疑感的“找自己”的达姬,不由得想让人感叹一句:

杰森·伯恩是你吗!

看了第一集后,当你以为这难道是科幻版《谍影重重》之时,达姬又瞬间领了便当。

纳尼?原来她不是主角?!

第二集中,又围绕在地球外的罗慕伦开垦基地的双胞胎姐姐索姬而展开。

在被废弃的博格方块飞船“神器号”之上,身为研究员的索姬是修理坏掉的合成人的一员。

随着她的目光,我们终于看到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一隅,星辰大海之中科技感十足的船舱。

有“星际迷航”内味儿了!

其次,新剧更加侧重于剧情本身,进行了与时俱进地改编。

看过了那么多一言不合就开打的飞船大战,作为衍生剧在剧情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

要说“星际迷航”系列核心的思想,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建立乌托邦社会。

“星际迷航”描述了一个乐观的未来世界,人类同众多外星种族一道战胜疾病、种族差异、贫穷、偏执与战争,建立起一个星际联邦。

第二点,探索新世界。

从进取号舰长寇克到企业号舰长皮卡德,一代又一代的舰长们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宇宙,探索银河系,寻找新世界,发现新文明,就像“星际”系列的经典台词:

“宇宙,人类的终极边疆。这是星舰进取号的一次旅程。它的五年任务是探索未知的世界,寻找新生命和新文明,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而到了皮卡德的衍生剧中,一切似乎发生了巨大反转

曾经星际舰队企业号舰长,被誉为银河系最勇敢的探险家之一。

是资深外交官,军事战略家,人道主义者以及许多广受赞誉的历史分析著作的作者。

有这么多头衔加持,看起来威严气派的皮卡德舰长,在新剧中已经成了一位94岁的老人。

他从星际舰队辞职,在舒适的葡萄园中养老等死。

而他之所以脱离了舰队,是因为他曾经负责转移因为超新星爆发面临灭种危机的九亿罗慕伦人。

却没想到合成人最后从中作梗,背叛了联邦,引燃了将被转移的目的地火星。

最后星际联邦决定舍弃罗慕伦人,并永远禁止制造合成人。

“联邦无权决定一个种族的生死。”

可以说,剧中的情节与当下产生了紧密的关联。

这不就是在谴责川普政府下美国插手中东与移民政策嘛!

与此同时,剧中还留下了一个疑问:

“合成人为什么会变坏?”

不论是达姬的“我是个冷血杀人机器吗?我不是真实的吗?”,对自己存在的意义的追问。

还是14年前的火星开垦基地,成批的合成人被叫“塑料人”,遭到嘲笑玩弄。

“他们不是人,他们不会伤心的。”

人类该如何对待一个有感知力且有血有肉的机器人,这也是永恒的伦理难题。

最后它还提到了罗慕人情报局里流传的神话扎瓦社,他们行动不考虑条约或管辖权,范围也不仅限于罗慕伦人的领土,还侵略其他国。

说的是谁很明显了,它还留下了一个悬念:

“扎瓦社保守的秘密是什么?”

相信已经有所行动的皮卡德之后会逐步给我们带来答案。

从对充满光明的乌托邦社会的希冀,到新剧中的反乌托邦色彩,一直延续的是“星际”系列对现实的隐喻与关怀。

面对危机四伏的现代社会,人类似乎难以乐观起来了。

总的来说,新剧前两集不着急一上来就来个星际大战直接硬刚,而是把各种线索有条不紊地铺展开来,足见主创们的野心。

剧中集合阴谋、动作、科幻、情感等各种元素却互不打架,对于观众来说很友好。

也因此,新剧还没开播前,就已经预订了第二季。

面对“星际迷航”重启系列的乏力,很容易让人想到有相同境况的“星球大战”系列。

而2019年的“星战”衍生剧《曼达洛人》剑走偏锋,在延续内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呈现了一部精彩的西部科幻剧,由此火遍全球,至今热度不减。

从前两集看来,同样别出心裁的《星际迷航:皮卡德》很有这种潜质。

就让我们拭目以待,追起来!

青石电影编辑部|晨晨

 3 ) 理想主义不断给人以希望

此次来毕节,带了不少电子书。工作太忙,压力太大,偶有一点时间也想着能发发呆,让自己好过一些。看书就成一种奢望的事情,没有平和的心情,哪看得下书呢?于是看了一部美剧,《Star Trek:Picard》,也看了一部电影《Star Wars IX:The Rise of Skywalker》。在同人世界,星球大战的粉丝和星际迷航的粉丝属于水火不容的两个群体,而在我这,两种状态可以无缝切换,

理想主义不断给人以希望

卖给了迪士尼的卢卡斯影业,已经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情怀。没有了卢卡斯的卢卡斯影业,这和没有了盖茨的微软、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没有了韦尔奇的通用,我看到了他们跌落神坛的窘态。星际迷航的美剧,因为有了熟悉的面孔,Picard船长(也是X-man中光头教授的扮演者),熟悉的Data指挥官,以及一位位老面孔的客串,这个情怀牌我是买账的。

可以说,星球大战9,完全就是一场肥皂剧,因为它基本上失去了卢卡斯营造的关于黑暗与光明的永恒对峙的调性,毕竟这就是我们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天堂,从来没有说好人必胜的规律,好人反而死得快,看一位位绝地武士的惨死,他们没有一位不是拥有过人的睿智,宽广的情怀,精湛的武艺,然而也会有私心,毕竟屁股决定脑袋,而这正是悲剧的来源,天行者的困惑与变节。

星际迷航走的是另一条路,代表着西方世界中和平与理想主义的一派,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所有文明之间的争端,硬科幻的外壳里包含着的软软的理想主义情怀。作为理想主义的我,看到了这个让人悲伤的世界,怎么会不买星际迷航的账,甚至把Spork的名言与vacan手势,变成了自己的口头禅。Picard船长是星际迷航系列中,最深人人心的角色吧,在我心里Krik船长应该是第一,但Picard船长和Krik不分伯仲,然而Krik开创了星际迷航,所以Krik在我心里永远是第一,当上一部星际迷航的电影致敬了Krik一伙人的时候,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心情久久难以平复。picard船长出现在80年代的电视荧屏,毫无疑问Picard船长就是山姆大叔的代言人,没办法那个年代山姆大叔太成功了,以至于他们的理想主义的人文情怀出现在各种作品。Picard船长遇到Q的质疑,Q说人类是一种粗鲁自私的物种,会给宇宙带来不安和灾难,Picard船长用自己的言行为人类正名,通过自己的智慧化解了一个个文明和星球的争端,以联邦的名义给这个宇宙带来了安宁。

这部新剧的Picard船长,变成了一位年长的退休老头,因为自己的仗义执言,用辞职来逼迫联邦接受自己的意见,出人意料的是联邦接受了他的辞呈,一下子跌落了神坛。同时,Data为了救他而牺牲了自己,Picard内心怀着深深的歉疚,回到了法国的Picard庄园,种上葡萄酿上酒,过着隐居的贵族生活。12年过去了,他忽然发现Data(生化人)还有两个女儿,而罗姆伦人正不惜一切代价要将她们杀害,怀着对老朋友的歉疚,在星际舰队联邦不同意给他派船派人支援的情况下,找到了老部下,找到了一艘商船,开始了新的救赎之旅。这个故事的背景,多少和当下山姆大叔的遭遇有点关联,美利坚引以自豪的理想主义情怀不断萎缩,官僚和资本再次扼杀了他们理想主义的感情,正如接受Picard的辞职是罗姆伦间谍的阴谋,那些在Picard船长光环下找不到自我的人,走到了前台身居要职,拒绝Picard的要求是他们情感的需要,而不是出于对事实的客观判断,联邦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口碑和形象。

然而一艘小破船(如当年汉·索罗驾驶的千年隼),带着星际舰队的前船长,前领航员,前船员,私下的干着原本是星际舰队应该干的活,这本来就很令人伤感,不过这就是事实,你要么带着情怀躲在自己的小庄园,要么就自己带钱带人干公家的活,如果是你,你怎么选?

虽然我是一位拥有科学精神的工程师,我依然对易经着迷,依然能在混沌和易经中找到对未来的诠释:确定性的未来,但人类无法预测,然而你还有可以选择。在这部剧里,罗姆伦人通过一种神秘的仪式,看到了未来,生化人要毁灭有机生命,于是她们撒了弥天大谎,引燃火星,发布了灭绝生化人的禁令。Data的女儿,便是打开地狱大门的使者。这个世界是注定的,Data的女儿(索吉)终究打开了地狱的门,千钧一发的时候,Picard还是用自己的生命和外交能力感动了索吉,最后一刻的时候关闭了地狱的门。

I gave you choice.Not being the Destroyer was up to you.It always was.

这是Picard作为人类形态临死前说的话,无论注定的未来是怎么样的,选择依然在你手上,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凡人畏果,菩萨畏因,虽然我不是菩萨,我也选择了畏因。

若果你的知识背景更加丰富,你会从从另一个维度认识这部美剧,包括蝴蝶(蝴蝶效应),佛陀(命运),Data做梦(仿生人会梦到电子羊吗),Data放弃永生(生命的意义在于它是有限的),Picard与Data下棋(人无法战胜机器,但data时常让船长胜利),罗姆伦与瓦肯人(理智的正义与邪恶)等等。

在这里,我的身体是孤独的,我的灵魂是痛苦的,生而为人,就是为了受苦的(西方的原罪说),生而隐忍为来生(东方的因果说)。可是我要说,我不是神,我不是万能的,我受不了太多的苦;我不知道来生如何,我不能太隐忍,该爆发的时候要爆发。不要和我谈哲学,除非在某个领域你的造诣让我诚服,我已经过去了哪个没事和稀泥的年纪。

结语

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看到美好的事物在眼前活生生的毁坏而无能为力的事情,归结做命运。

即便如此,选择依然在你手上。

 4 ) 星际梗和彩蛋粗提取

蹭上热度啦哈哈,这年头,凡是有个IP出电影,豆瓣影评里怎么会少了篇扒梗扒彩蛋的呢,何况《星际迷航(star trek)》这个有着六十多年历史(since 1966),五大完整电视剧系列,13部电影(这些数字还会不断刷新的),与《星球大战(star war)》比肩的流行文化经典呢?

本人不算什么骨灰级忠死粉(trekkies),只是带着对这个宇宙单纯的喜爱,借粗略梳理本剧梗和彩蛋的机会,重拾初入坑时的震撼与感动,安抚一下激荡于心中那份浓烈的情怀,尽管只是远去后的朦胧。


TOS,TNG之类的缩写曾让尚为萌新的我一头雾水,所以为了大家更好的阅读体验,容我先不厌其烦地扫一遍盲。

TOS( The Original Series )原初系列

“复古不失前卫,高能而不乏内涵”

还有动画版(TAS

TNG( The Next Generation )下一代

“X教授在此”

DS9( Deep Space Nine)深空九站

“边疆太空站上的故事”

VOY( Voyager)航海家号

“流浪,重点在于浪”

ENT( Enterprise)进取号

“前传,填坑兢兢业业,又自成风格”

最近的发现号(Discovery)DIS皮卡德(Picard)PIC,就不再一一赘述了电影则以st+数字表示,st11~13三部电影均属平行于原宇宙的开尔文时间线(官方命名),又称AOS(Again Original Series),JJ宇宙(据导演名)


本剧故事的时间线大致在st11后的主宇宙,标志性事件是罗慕伦超新星危机,(简而言之,就是那儿太阳要炸了!)然而风雨飘摇的罗慕伦帝国已无力开展一次流浪罗慕伦。

访谈时的回顾

星联方面派出瓦肯人斯波克(spock)去用红物质造黑洞把那恒星给吸了(也把斯波克吸进JJ宇宙),但由于提前爆发,罗慕伦还是灰飞烟灭。这也导致罗慕伦人在AOS中的“复仇”(炸了瓦肯星)和本剧中的罗慕伦难民问题。

(st11剧照) 炸得渣都不剩

罗慕伦( Romulan )这一支势力可谓是老牌经典了,最早作为反派出场于TOS的S1*14 Balance Of Terror,这集贡献了星际迷航系列首场精彩的舰斗戏,进取号与罗慕伦猛禽舰间有来有往,斗智斗勇的博弈,瓦肯与罗慕伦关系的交代,最后双方英雄惜英雄的对话,都值得一看。

当年罗慕伦服化道是这样的。。

罗慕伦这一名字一听就很罗马,剧中罗慕伦势力也会用到不少如百夫长、军团长等很罗马的名词,编剧本来的设定就是“充满罗马风格的厉害反派”,简直让精罗狂喜,但他们在生理学上可不是地球人,而更接近瓦肯人,(都是绿血,尖耳朵,区别在于罗慕伦人的眉毛更尖,额头有凸起)他们是很早就拒绝瓦肯正统的纯理性逻辑信仰而分裂出来的另类,在太空中自成一派,发展壮大的势力。

罗慕伦族标

展开的双翅,尖锐的利爪,表示了其充满扩张性及侵略性,而其行使风格又以阴险狡诈著称,TOS提到过,星联成立前,就有过惨烈的地球-罗慕伦战争;ENT中,进取号误入罗慕伦的太空雷区,光拆弹就拆了一集,罗慕伦还暗中挑拨离间星联创始国的关系,无悔于“星区搅屎棍”。TNG中,时不时就会遇到个罗慕伦的阴谋,这些剧集往往脑洞大开挺具备观赏性的,st10也算个了,还克隆了皮皮舰长出来;DS9我看得少,据说就有不少罗慕伦情报组织“塔煞”干的脏事(新剧里的“扎特瓦许”算新设定。。当然其实星联的31区也干了不少)

然而这么这样一个各种作的大反派势力就这么渐渐日薄西山,风雨飘摇,还遇上超新星爆炸,元气大伤,转入地下状态,真让人唏嘘。


然而瞧他们缩在哪了,本剧第一集末的那个充满压迫感的远景拉伸,让早通过内饰猜出些许的我在看见全景后不由得倒吸口凉气。一大颗废弃的博格方块

噔噔蹬——博格方块

博格(borg)这一势力可以说是星际宇宙中的全银河公敌了,它们不是某个种族,而是某种介于机械与生物的生命形式,十分莫得灵魂,看它们的舰船,都是外表黑漆漆,坑坑洼洼的方块呀,圆球呀,棱体呀之类,

博格个体

每个博格个体都会接入进博格集合体意识,所以它们的字典没有“我”,只有“我们”,个体个性被完全抹杀,成为一具具行尸走肉(这算不算是种对互联网技术过度发达的赛博朋克式反思呢?)

那么博格个体又是怎么来的呢?答案是:同化!如图,它会一手把你擒住,用又粗又长的管子插进你的颈动脉、颈静脉,往里注射纳米机器人,不一会儿,你也是一只生不如死的博格个体啦

看着都觉得疼

博格就这样像丧尸一样肆虐,同化吸收每个种族的生理特征以及科技成果(据说博格自身个性高度抹杀,已失去科研和创新能力了),他们高度发达的适应性护盾,使你只能打它第一下,第二下它就直接用护盾防住了,它还会识别你的科技特征,下下能打出暴击,所以十分难缠。博格的一句名言是“抵抗是无效的(Resistance is futility)

皮皮舰长的黑历史

博格早就盯上了地球人,编号为5618(谢谢评论区的指正!),意思是遇到的第5618个种族,在TNG第3季末第四季初,博格就把皮皮舰长给同化了,一颗方糖长驱直入,在天狼星359(谢谢评论区提醒!)歼灭了前来阻击的一百多艘星联飞船,都快到太阳系了,才被进取号D用计谋击溃,这次同化也使皮卡德深深内疚自责,落下了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st8中也是讲博格入侵地球的,皮卡德和博格女皇有很精彩的对手戏呢。

VOY中的九分之七,也曾是博格个体,看预告她会有客串

本剧中的博格方块应该凉透的了,ENT(S2*23)中st8事件(有时间穿越)坠毁于地球南极的博格残骸还被科考队意外激活了引发危机呢。博格那么多黑科技,虽然本剧中的博格方块已子空间崩溃无法与集合体联系,但我认为还有黑科技诈尸的可能哦。


本剧另一个矛盾点就出于合成人技术,这里就不得不提可爱的Data(译名有数据、百科等),

曾经的真·白面小生

浓妆厚抹的粉底,颜色诡异的美瞳,一丝不苟的发型,像是生怕八十年代的观众认不出这是人造人才弄出这么突兀的妆容。。 但作为TNG的常驻角色,他的角色分量相当于TOS中的斯波克(spock),是整部剧的灵魂人物,他的存在增添了新的讨论切入点,从机械理性的角度如何思考问题,又如何理解人性。

在岁月的打磨下。。你肿么了?

其实在TNG时代,联邦的人造人科技并没发达到能担任到舰桥上的高级官员的(DIS舰桥有个铁皮的,莫非是吃书?谢谢评论区的解答!),Data是怎么来的呢?可以说是在一个殖民地“小作坊”由宋博士做出来的,出场的人造人有三个(都一个样,但各有特色,可见演员功力深厚),除了Data还有他哥Lore(译名有知识、学问等),这货很不安分,在TNG中当个反派时不时就蹦出来作妖,还曾领导过一支博格,还有一个辈分更高但机能很原始的B4(before的谐音?),出场于st10,本剧中那一抽屉部件就是B4的。

Dr.soog TNG(S4*0 3)这集lore也有登场

在ENT中有填坑,其实是宋博士的祖先那时已经有这个想法,并付诸几代天才的心血才成功的,算给了星联科研人员点面子。

然而TNG的S2*09中联邦的科研人员Maddox,(本剧第一集中这名字好像出现过,算是个小彩蛋)就打算把我们可爱的data小天使带走,拆掉,为科研献身

就是这位蓝衫

皮皮舰长为保住data据理力争,最终为data赢得了生命权,这集的辩论十分精彩,也引人深思,正如本集标题 The Mesure Of A Man,度量是否为人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仅仅通过外在形式是不是太过武断而有偏见了?(后来Data在st10中牺牲了,本剧里的镜头暂时都只是皮皮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一脉相承的妆容

终于,星联终于量产人造人了,从外表上看,应该是借鉴了不少宋博士的设计了,但好像不怎么智能,在火星上当基层工人,好像还被黑进去,在火星“造反”了,这也导致现在星联禁掉了人造人科技。。

Data怎么还莫名其妙多了两个闺女,还有血有肉的。。其实在TNG的S3*16 The Offspring中,data就用零部件拼了个女儿出来,叫Lai,这样子有点cult。。

这集末崩溃拆掉了

当年data还在全息甲板跟牛顿,爱因斯坦,霍金打过牌呢(TNG的S6*26)

是霍金本人的客串!

往事还真的令人怀恋,但PIC这部剧显然不止步于情怀,在剧情发展上看来挺有布局的,希望能承载上它所承载的,后续能有更精彩的展开和更深刻的探讨吧!


说起全息投影,本剧第三集中EMH(紧急医疗全息程序)又出来啦!星联的全息技术可是十分发达的,不光光影生动,还融汇了力场科技,物理模拟也是真实的,有真实的质感,还能与外界充分互动(最简单的,这EMH能拿得起东西)

Just?

感觉EMH真是个伟大的设想,能在危急情况,医生不必再亲临火线,保证了医疗服务质量,又能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保障医生的生命安全。想不到EMH更新换代那么快,这是当年VOY那个满嘴骚话的谢顶大叔还让我记忆犹新,可能设计者的初衷是提供人道关怀(其实就是以设计者本人为范本的,自己就那么嘴贱哈哈),这也使初代EMH十分有个性。

在跟同样嘴贱的二代EMH吵架(VOY S4*14)

VOY中,航海家号在流浪δ象限时(st宇宙中,银河系被人为划分为4个象限,星联在α),首席医疗官阵亡后,航海家号上的舰载EMH就挑起医务工作的大梁,从一开始一把人治好就被无情地强行关机的工具人(最主要是嫌他嘴真的烦),到后来跟各船员谈笑风生,成为知心好友,反映出医者仁心即使是医疗程序也不会多少减损,也闪烁出一个全息程序的人性之光,他还学会了自我编程,不断开发自己呢。

左一 EMH设计主管 是本人了

DS9 S5*16中,EMH设计主管路易辛莫曼还找上深空九号的巴希尔医生(Dr.Bashir),要以他为范本开发船新的LMHE改成L,从“紧急”变为“全时”,反映了星联的全息技术,AI技术应用逐渐深入。

最新一代EMH也是那么俏皮而一针见血

新剧中,这EMH还像报菜名似的念出皮卡特的一大堆称号呢,为我们揭开了皮皮舰长光辉往史的一角,有空我会尽我所能扒一扒这些梗啊(施工中。。)

现在我才看了三集,觉得还是在铺垫,不温不火,还是挺期待后续发展和对整个星际主宇宙的拓展的!

感谢各位浏览本文,本人才疏学浅,本文仅为抛砖引玉之用,欢迎各位星际粉指正错漏及补充。

本剧评所有剧照版权归版权方所有。

本剧评文字为本人写作,请遵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本人ID,谢谢。

————————————————————————

很抱歉,我一直没法填下我挖下的坑。

我在那之后一直没继续把剧追下去了,我很想一鼓作气,但总是没继续下去。不是剧本身质量的问题,我能从前几集就感受到这部剧制作的精良以及对星际迷航宇宙进一步拓宽的努力。我不去看不是剧不好看,而是满载了回忆的我很难再去接受这种新的演绎方式了,久别重逢的熟悉背后更多是时过变迁的陌生,我渐渐认清了“她”变了的事实。星际迷航这个系列是我的科幻启蒙,特别在于那老电视剧一集集精彩纷呈的单元剧小故事,让我认识到科幻原来能以天马行空的方式制造戏剧冲突、科幻原来能含蓄但却又清晰的角度反映现实问题、科幻原来能包罗万象,大至思考生命的意义,微至日常生活中与亲友关系的处理,而且多线、多主角、多视角的剧本结构、轻快明朗的剧情节奏更带来了十分享受的观剧体验......可惜这些在这部剧中很难寻觅到的,当然这部剧的气氛渲染、场景布置、剧情发展等等都是有现在一线科幻剧的高水准的,但这不是我心目中那个星际迷航了。

可能这就是种“似曾相识燕归来”但最终“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惆怅在里头吧。我仍对这个系列充满了敬意与爱意,感谢她曾给我的精彩、启发以及欢乐,愿 生生不息,繁荣昌盛(live long and prosper.)

作为剧评可能真有点偏题了,我也不想弄得像个前朝遗老似地倚老卖老,只是这部剧牵动了我对这整个老系列的感受。要是你真的读到这里了,那我感谢你的耐心和包容,谢谢~

 5 ) 光头已老

偶然间得知星际迷航出了新剧,一天就看完了十集,老态龙钟的光头皮卡德看得有些尬,好多角色也已经老得一塌糊涂,德塔,威尔,顾问一个个的老脸在面前晃悠,却总是想起他们年青时候的样子,没有想到的是九分之七也来凑热闹,管起博格方块,拉菲是谁就不知道底细了,想起航海家号当时最后一季还没翻译完,一周一集的等着,旦疼,下一代是探索类型的也挺好看,而去年刚看的深空九号不是很好

 6 ) 三体问题已经难解 那八颗恒星被强行组成一个系统呢

第八集 承前启后。

解了前面诸多疑惑,又守得云开。

里欧斯提出疑问 一个星球的合成人假如对其他种族心怀敌意呢?

上将回答:过去的已成过去。对未知的恐惧是最大的敌人。

要补博格人、罗慕伦人知识,包括科技水平、战斗力等。

星际舰队是个什么玩意?欧准将怎么以间谍身份混进去,并负责安全部门?

整个星际,最向往的科技是,一台仪器,可以凭空生产任何你要的食物和饮品,甚至不用口令,意念就行,比如拉菲去见里欧斯,直接取了一杯酒。

 短评

大气磅礴的太空史诗

9分钟前
  • 摩诃曼珠沙华
  • 力荐

ST万岁!

10分钟前
  • Trekkie
  • 力荐

Borg Cube洗白科考攻守,No.1匹萨救世界!民族仇恨的解决之道,老皮船长用生命来为大家上一课;作为一个九零年代初看明珠台Star Trek NG长大的死宅,前面有几集都能被无聊到想弃剧,但还是被最后一集整哭了;最大遗憾:为什么不直接CG一个当年的Data出来?中年发福版Data还是太违和了

12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剧情推进缓慢,虽然质感不错,但是鸡肋一般,看了后感觉没什么意思。

16分钟前
  • 豆友157010579
  • 较差

相信他人/异族有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不对他人/异族的选择,比如体制、策略,进行信口开河的评判,这是爆米花电视剧都懂的道理。开始的时候担心皮卡德老矣,尚能饭否,没想到垂垂暮年的星际舰长还是要义无反顾奔向洪荒。因为,宇宙就在那里。

20分钟前
  • 丛林宜歌
  • 推荐

愿你的旅程是星辰大海

24分钟前
  • lynyrd
  • 力荐

直白到只能變成一個粉絲向多劇。不是我說直白不好,是直白真的不好。

28分钟前
  • sean cheung
  • 还行

质感铺的是还行,没做太多功课也能看懂 有空把st10补了

30分钟前
  • 牛奶很忙
  • 推荐

其实我对这个IP不是太感冒,但老先生Patrick Stewart能重披战袍还是挺令人欣慰的。故事的话,总的应该是悬疑政治路线,大场面是不指望了,但总觉得有些清汤寡水,不太有高潮的样子。博格人威武,哈哈~~~个人评价:B

35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人类最高尚道德的实现:给予选择,并且相信他人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在放置于未来背景下的故事中,讨论着最古老的议题:若非我族,安能同心?一开始没想到能看完这剧,因为节奏的确冗长了。但也正是这一个小时的足量时长,稳扎稳打地构建角色人格与队伍关系,润物细无声地建立观众共情。

38分钟前
  • 恶隐息烙
  • 推荐

相比曼达洛人,我更喜欢皮卡德(多一星)。喜欢它面对大众的那种通俗的反思态度,那种对对与错的在意,那种“我们能做正确的选择”的信心以及对道德判断的客观性的坚持。这是一种越来越难得、也越来越难以维系的道德说教。这种道德说教是用那种让你我感动和羡慕的友谊、亲情、爱情浇灌的,尽管现实的世界多半是出悲剧,却也因为这份念想,让我们多了一些向往与坚持。

43分钟前
  • LMPP
  • 力荐

这才是星际迷航宇宙正确的打开方式,相比之下追求动作刺激大场面的JJ爆米花系列和他改编的星球大战一样失败😓

48分钟前
  • 夕阳の丘
  • 力荐

终于又有一个系列拍剧集了!等神盾局的时候来看一看!第一集剧情特效都不错,气氛好赞!动作戏很精彩!比发现号强多了!

50分钟前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推荐

太sentimental,太idealism,太叨叨,不停给speech对白,要写的像莎士比亚也就算了,但写的完全是给幼儿的.......快进还能一看.....

54分钟前
  • 安獭獭
  • 较差

哲学意味很浓啊

58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力荐

好奇下一季拍什么剧情,这一季其实是拿Data做招牌,唉皮头都复活了,为啥不把Data也复活呢,难道他那样好奇心旺盛的boy还有活腻味想死的一天么,即便是像人类那样真正的死亡?Anyway这个新旧混合的crew也不算排斥,继续等下一季吧,虽然Data的女儿实在远不如爹讨人喜爱啊。

1小时前
  • Favillae
  • 推荐

大写的尴尬

1小时前
  • 9 Crimes
  • 还行

有以往剧集的彩蛋,又有自己新的风格和故事发展。然而剧情好弱啊……高分给在怀旧上。

1小时前
  • 腻歪
  • 推荐

拍出了星战大片的质感,华丽得无与伦比!!!

1小时前
  • 力荐

比隔壁发现号不知道好到哪儿去了!这个剧情太绝了!!!给皮卡叔打call!!data真的赚足了我的眼泪,尤其最后一集,data决定”死去“的时候,哇我的眼泪不值钱!!!

1小时前
  • 粒子兄鱼子酱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